CN110650502A -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50502A CN110650502A CN201810672666.XA CN201810672666A CN110650502A CN 110650502 A CN110650502 A CN 110650502A CN 201810672666 A CN201810672666 A CN 201810672666A CN 110650502 A CN110650502 A CN 1106505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rget
- source
- downlink tunnel
- tunnel
- down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04W36/385—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04W36/087—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between radio units of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在基站内CU‑CP/CU‑UP分离的场景下,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使得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不仅携带有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还包括保持指示信息,通过保持指示信息,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使得用户设备在与目标DU未连接时,还可以接收到下行数据,从而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系统中,无线接入网由多个基站组成,基站与核心网之间通过S1接口连接,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连接。在5G系统中,引入一个中心节点(central unit,CU)进行集中的控制和调度,并且,将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功能以及部分层2或/和层1的功能部署在中心节点CU,而基站的其他功能则部署在分布节点(distributeunit,DU)上。基于此,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NG)中止于CU,基站之间的接口(Xn)也中止于CU。此外,5G系统进一步引入了控制层CP(Control Plane,CU)/用户层(User Plane,UP)的分离,即对于CU进一步分离为CU-CP和CU-UP,以便于实现更加优异的管理和通信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以在基站内CU-CP/CU-UP分离的场景下,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中心节点CU和分布式节点DU分离的接入网设备,所述CU包括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和中心节点用户层CU-UP,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U-CP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所述CU-CP向CU-UP发送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通过该方法,使得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不仅携带有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还携带有保持指示信息,通过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可以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以便于在用户设备成功与目标DU连接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目标DU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保持指示信息,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使得用户设备在与目标DU未连接时,还可以接收到下行数据,从而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从而,在设置保持指示信息的内容时,并不限于只是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还可以是转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信息,使得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增加保持指示信息设置的灵活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
中心节点用户层CU-UP接收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发送的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CU-UP根据所述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并根据所述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通过该方法,使得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不仅携带有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还包括保持指示信息,通过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可以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以便于在用户设备成功与目标DU连接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目标DU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保持指示信息,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使得用户设备在与目标DU未连接时,还可以接收到下行数据,从而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还包括:
所述CU-UP确定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
从而,可以确定出CU-UP何时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CU-UP确定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具体包括:
所述CU-UP接收源DU发送的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消息;其中,所述源DU与所述源下行隧道相对应;
所述CU-UP在确定所述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CU-UP停止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由于在CU-UP根据所述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并根据所述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可以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时,源DU继续在用户面向CU-UP发送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信息,使得CU-UP可以获知相应无线链路的质量状况,在无线链路的质量不能满足预设条件时,CU-UP则可以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继续发送下行数据,而是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以减少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
可选地,所述CU-UP确定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具体包括:
所述CU-UP在接收到所述目标DU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时,所述CU-UP停止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在用户设备与目标DU成功连接后,目标DU会向CU-UP发送连接成功消息,所以CU-UP可以在接收到该连接成功消息时,即可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数据,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以减少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
可选地,所述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在中心节点CU和分布式节点DU分离的接入网设备中,且所述CU包括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和中心节点用户层CU-UP,所述切换装置如CU-CP;所述切换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CU-CP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CU-CP向CU-UP发送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如CU-UP,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中心节点用户层CU-UP接收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发送的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转换单元,用于所述CU-UP根据所述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
保持单元,用于所述CU-UP根据所述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CU-UP确定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所述CU-UP接收源DU发送的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消息;其中,所述源DU与所述源下行隧道相对应;所述CU-UP在确定所述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CU-UP停止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所述CU-UP在接收到所述目标DU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时,所述CU-UP停止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所述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如CU-CP,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向CU-UP发送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如CU-UP,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接收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发送的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根据所述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并根据所述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通过该方法,使得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不仅携带有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还包括保持指示信息,通过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可以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以便于在用户设备成功与目标DU连接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目标DU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保持指示信息,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使得用户设备在与目标DU未连接时,还可以接收到下行数据,从而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CU/DU分离场景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CU-CP/CU-UP分离场景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交互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交互流程图;
图7至图10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接入网设备中CU/DU分离的架构。
CU为中心节点(Central Unit),也可以称为中心单元;DU为分布式节点(Distribute Unit),也可以称为分布单元;CU/DU的分离方式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部署在CU中,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物理层、以及射频(Radio Frequency,RF)部署在DU中。
参见图1所示,对于控制面信令,在CU中,将RRC消息经过PDCP层影射成对应的PDCP数据流,然后将该PDCP数据流以容器(Container)的形式包含在CU/DU的接口AP(Application Protocol,应用协议)消息中,并通过控制面进行传递。DU接收到该数据流后分发到相应的层2实体上,继续对该数据流进行处理并通过RF发送给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其中,由于控制面采用了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Protocol,SCTP)协议栈,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对于用户面数据,CU与DU之间会对每一个数据承载(Data Resource Bearer,DRB)建立一个专门的用户面隧道(Tunnel),CU将DRB对应的数据在经过PDCP处理后,通过相应的Tunnel传递给DU。其中,不同的DU对应不同的Tunnel,且一个DU对应一条Tunnel。
2、CU中CU-CP/CU-UP分离的架构。
CU-CP中的CP为控制面(Control Plane),也可以称为控制层;CU-UP中的UP为用户面(User Plane),也可以称为用户层。
参见图2所示,一个基站内可以包括:一个CU-CP,多个CU-UP,以及多个DU;其中,一个CU-CP通过F1-C连接到DU,一个CU-UP通过F1-U连接到DU,一个CU-UP通过E1连接到CU-CP,一个DU只能连接一个CU-CP,一个CU-UP只能连接到一个CU-CP,一个DU可以连接到一个CU-CP控制下的多个CU-UP,一个CU-UP可以连接到一个CU-CP控制下的多个DU。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在CU/DU分离以及CU-CP/CU-UP分离的场景下,UE从一个基站下的DU1切换到DU2,相应的CU-UP会根据CU-CP的命令切换下行tunnel,这样,在UE接入到DU2的过程中,DU1没有下行数据发送到UE,而DU2由于还未与UE成功连接也不能收发数据,造成较长时间的数据发送中断,最终影响用户的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用以在CU-CP/CU-UP分离的场景下,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CU-CP和CU-UP;
CU-CP,用于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然后,向CU-UP发送通知。
CU-UP,用于接收CU-CP发送的通知;然后,根据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并根据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可以采用更新承载(Bearer modification procedure)消息的形式发送;并且,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可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其中,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通过CU-CP发送的通知,可以使得CU-UP根据该通知,转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同时还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以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以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DU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情况:CU-CP在向CU-UP发送通知的过程中,源下行隧道的无线链路质量还能够满足传输数据的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CU-UP接收到通知后准备按照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执行相应地操作时,源下行隧道的无线链路质量可能同样也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那么此时,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以减少因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若在CU-UP接收到通知后准备按照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执行相应地操作,源下行隧道的无线链路质量已经无法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时,那么CU-UP则无法再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因此,在CU-UP在接收到通知之后,按照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CU-UP可以继续向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但具体是否能够发送成功,还与源下行隧道的无线链路质量有关。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包括的保持指示信息,可以具体为: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者,转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也就是说,CU-CP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第一种方式为,CU-CP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告知CU-UP所要执行的操作,如在保持指示信息中告知CU-UP转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如此,使得CU-UP在明确了原因了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第二种方式为,CU-CP可以直接在保持指示信息中明确指明CU-UP所要执行的动作,以使CU-UP在接收到保持指示信息后,可以直接执行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并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的操作,从而加快处理速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设备完成与目标DU的连接后,此时需要CU-U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以保证用户设备的通信正常。其中,如何确定出CU-U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就变得尤为重要。
具体地,在确定CU-U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确定CU-U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
其中,对于用户面数据,在CU-UP接收到CU-CP发送的通知后,仍然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时,源DU会继续在用户面向CU-UP发送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消息;并且,源DU与源下行隧道是相对应的。
当CU-UP在确定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若该预设条件为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小于阈值,也就是说,CU-UP发现源下行隧道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很差,已经无法再继续发送数据时,此时,CU-UP确定可以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而同时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上述内容中提及的预设条件并不限于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小于阈值,还可以是其他条件,在此并不限定。
第二种实现方式,根据目标DU提供的与用户设备的成功连接消息,确定CU-U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
其中,对于用户面数据,在CU-UP接收到CU-CP发送的通知后,仍然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时,源DU会继续在用户面向CU-UP发送的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消息;并且,源DU与源下行隧道是相对应的。
但在此实现方式中,并不是根据源下行隧道的无线链路的质量,而确定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的,所以虽然CU-UP会接收到源DU在用户面发送的检测信息,也不会对该检测信息进行响应。
此外,在用户设备与目标DU成功连接时,目标DU可以向CU-UP发送连接成功消息,以通知CU-UP自身已经与用户设备完成连接,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此时CU-UP则可以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同时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能够为用户设备确定出目标DU,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CU-CP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时,可以采用以下过程:
步骤一,用户设备向CU-CP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其中,该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源DU的相关信息,如源DU的标识,源DU对应的下行隧道编号等;并且,该切换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周边小区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设备会对周边小区的无线链路质量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汇总后发送给CU-CP,以便于CU-CP确定目标DU。
步骤二、CU-CP根据切换请求,选择出符合条件的目标小区,并向待定DU发送用户上下文建立请求(UE context setup请求)。
其中,符合条件的目标小区,可以理解为:目标小区的无线链路的质量较好,可以提高优质的业务服务。并且在一个基站中包括多个小区,一个小区对应一个DU,所以在选择出目标小区之后,即可选择出目标小区对应的DU,此处将目标小区对应的DU称之为待定DU。
步骤三、待定DU在根据UE context setup请求,确定能够为用户设备提供资源时,向CU-CP发送反馈消息。
其中,若待定DU已经无法为用户设备提供资源和业务服务时,说明待定DU并不是目标DU,所以CU-CP需要重新待定DU,即继续重复步骤二;若待定DU可以为用户设备提供资源和服务时,则可以确定待定DU即为目标DU。
并且,待定DU确定能够为用户设备提供资源的方式可以为建立用户设备的上下文,若成功建立则说明能够为用户设备提供资源。
步骤四、CU-CP在接收到反馈消息后,确定该待定DU即为目标DU。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CU-UP根据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转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且根据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之后,需要进行用户设备与目标DU的连接过程,具体可以采用以下过程:
步骤一、CU-CP向源DU发送用户上下文更新请求(UE context 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
其中,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中携带有RRC container。
步骤二、源DU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
步骤三、用户设备向目标DU发送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可以通过随机接入信道(Radom Access Channel,RACH)来完成随机接入。
步骤四、用户设备完成接入过程,并向目标DU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完成(RRCreconfiguration conplete)消息,完成与目标DU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CU-UP根据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转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且根据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之后,用户设备与目标DU进行的连接过程,具体可以参见目前技术中的连接过程,具体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CU-CP一侧,如图3所示,该切换方法可以包括:
S301、中心节点控制面CU-CP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其中,在CU-CP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向CU-CP提供的对周边小区的无线链路的质量的测量结果来确定,具体可参见上述内容,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S302、中心节点控制面CU-CP向中心节点用户面CU-UP发送通知;其中,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心节点用户面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中心节点用户面CU-UP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此外,对于用户设备如何与目标DU的连接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内容,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通过该方法,使得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不仅携带有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还包括保持指示信息,通过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可以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以便于在用户设备成功与目标DU连接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目标DU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保持指示信息,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使得用户设备在与目标DU未连接时,还可以接收到下行数据,从而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保持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从而,在设置保持指示信息的内容时,并不限于只是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还可以是切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信息,使得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增加保持指示信息设置的灵活性。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应用于CU-UP一侧,如图4所示,该切换方法可以包括:
S401、中心节点用户面CU-UP接收中心节点控制面CU-CP发送的通知;
其中,通知可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S402、中心节点用户面CU-UP根据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并根据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通过该方法,使得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不仅携带有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还包括保持指示信息,通过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可以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以便于在用户设备成功与目标DU连接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目标DU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保持指示信息,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使得用户设备在与目标DU未连接时,还可以接收到下行数据,从而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步骤S402之后,还可以包括:
CU-UP确定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
从而,可以确定出CU-UP何时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CU-UP确定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可以具体包括:
CU-UP接收源DU发送的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消息;其中,源DU与源下行隧道相对应;
CU-UP在确定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CU-UP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在上述步骤S402之后,由于源DU继续在用户面向CU-UP发送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信息,使得CU-UP可以获知源下行隧道的无线链路的质量状况,在无线链路的质量不能满足预设条件时,CU-UP则可以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继续发送下行数据,而是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以减少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
具体地,在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设置为: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小于阈值,但不限于此;并且,该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可选地,在申请实施例中,CU-UP确定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可以具体包括:
CU-UP在接收到目标DU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时,CU-UP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在用户设备与目标DU成功连接之后,目标DU可以向CU-UP发送连接成功消息,所以CU-UP可以在接收到该连接成功消息时,即可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数据,而是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减少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结合图5所示的交互流程图,以根据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确定CU-U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为例进行说明。
S501、UE向CU-CP提供对周边小区的无线链路质量的测量结果;
S502、CU-CP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DU,并且目标DU发送UE context setup请求,以使目标DU建立UE的上下文;
S503、CU-CP向CU-UP发送bearer modification procedure消息;
S504、CU-UP更新UE的下行隧道,同时可以继续向源DU发送下行数据;
S505、源DU向CU-UP发送RADIO link quality消息;
S506、CU-CP向源DU发送携带RRC container的UE context 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
S507、源DU向UE发送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
S508、UE向目标DU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S509、UE完成接入过程,并向目标DU发送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
S510、当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质量较差时,CU-C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实施例二:结合图6所示的交互流程图,以根据目标DU提供的与用户设备的成功连接消息,确定CU-U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为例进行说明。
S601、UE向CU-CP提供对周边小区的无线链路质量的测量结果;
S602、CU-CP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目标DU,并且目标DU发送UE context setup请求,以使目标DU建立UE的上下文;
S603、CU-CP向CU-UP发送bearer modification procedure消息;
S604、CU-UP更新UE的下行隧道,同时可以继续向源DU发送下行数据;
S605、源DU向CU-UP发送RADIO link quality消息;
S606、CU-CP向源DU发送携带RRC container的UE context 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
S607、源DU向UE发送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
S608、UE向目标DU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S609、目标DU确定UE成功接入后,向CU-UP发送连接成功消息;
S610、CU-CP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S611、UE向目标DU发送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如CU-CP,如图7所示,切换装置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701,用于CU-CP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发送单元702,用于CU-CP向CU-UP发送通知;其中,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暂时保持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如CU-CP,如图8所示,包括: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802,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向CU-UP发送通知;其中,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803,该网络接口803可以用于在处理器802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其中,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网络接口803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8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1可以存储处理器8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802,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如CU-UP,如图9所示,切换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901,用于中心节点用户层CU-UP接收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发送的通知;其中,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转换单元902,用于CU-UP根据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
保持单元903,用于CU-UP根据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还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904,用于CU-UP确定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单元904,具体用于CU-UP接收源DU发送的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消息;其中,源DU与源下行隧道相对应;CU-UP在确定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CU-UP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单元904,具体用于CU-UP在接收到目标DU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时,CU-UP停止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如图10所示,可以包括:
存储器10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1002,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接收CU-CP发送的通知;其中,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U-UP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根据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并根据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003,该网络接口1003可以用于在处理器1002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网络接口1003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0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01可以存储处理器10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02,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任意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向处理器提供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的程序。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方法。
基于同一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用户设备,也可称之为终端、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可选的,该终端可以具备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的能力,例如,终端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或具有移动性质的计算机等,例如,终端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基站(例如,接入点),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方面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通过该方法,使得CU-CP向CU-UP发送的通知中不仅携带有隧道转换指示信息,还包括保持指示信息,通过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可以指示CU-UP将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以便于在用户设备成功与目标DU连接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目标DU发送的下行数据;通过保持指示信息,指示CU-UP可以继续通过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使得用户设备在与目标DU未连接时,还可以接收到下行数据,从而减少在DU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心节点CU和分布式节点DU分离的接入网设备,所述CU包括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和中心节点用户层CU-UP,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U-CP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所述CU-CP向CU-UP发送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3.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节点用户层CU-UP接收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发送的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所述CU-UP根据所述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并根据所述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CU-UP确定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UP确定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具体包括:
所述CU-UP接收源DU发送的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消息;其中,所述源DU与所述源下行隧道相对应;
所述CU-UP在确定所述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CU-UP停止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UP确定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具体包括:
所述CU-UP在接收到所述目标DU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时,所述CU-UP停止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8.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CU-CP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CU-CP向CU-UP发送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10.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中心节点用户层CU-UP接收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发送的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转换单元,用于所述CU-UP根据所述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
保持单元,用于所述CU-UP根据所述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CU-UP确定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的时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所述CU-UP接收源DU发送的携带有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信息的检测消息;其中,所述源DU与所述源下行隧道相对应;所述CU-UP在确定所述源DU对应的无线链路的质量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CU-UP停止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所述CU-UP在接收到所述目标DU发送的连接成功消息时,所述CU-UP停止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开始通过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向所述目标DU发送下行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指示信息包括: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暂时保持所述源下行隧道,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或,转换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隧道的原因为小区切换的原因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在因小区切换进行下行隧道转换时,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为用户设备确定目标DU;
向CU-UP发送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
接收中心节点控制层CU-CP发送的通知;其中,所述通知包括: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和保持指示信息,所述隧道转换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所述保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U-UP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根据所述通知中的隧道转换指示信息,将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下行隧道转换为所述目标DU对应的下行隧道,并根据所述通知中的保持指示信息,继续通过所述源下行隧道发送下行数据。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72666.XA CN110650502B (zh) | 2018-06-26 | 2018-06-26 |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9/084147 WO2020001148A1 (zh) | 2018-06-26 | 2019-04-24 |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
EP19826499.6A EP3817451A4 (en) | 2018-06-26 | 2019-04-24 | TRANSFER PROCEDURE AND DEVICE |
JP2020572727A JP7213898B2 (ja) | 2018-06-26 | 2019-04-24 | 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及び装置 |
KR1020217002616A KR102466409B1 (ko) | 2018-06-26 | 2019-04-24 |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
US17/255,427 US11277773B2 (en) | 2018-06-26 | 2019-04-24 |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72666.XA CN110650502B (zh) | 2018-06-26 | 2018-06-26 |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50502A true CN110650502A (zh) | 2020-01-03 |
CN110650502B CN110650502B (zh) | 2021-04-09 |
Family
ID=68986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72666.XA Active CN110650502B (zh) | 2018-06-26 | 2018-06-26 |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7773B2 (zh) |
EP (1) | EP3817451A4 (zh) |
JP (1) | JP7213898B2 (zh) |
KR (1) | KR102466409B1 (zh) |
CN (1) | CN110650502B (zh) |
WO (1) | WO202000114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09493A1 (en) | 2020-05-26 | 2021-06-10 | Zte Corporation | Tunnel reuse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 |
CN114390622A (zh) * | 2020-10-22 | 2022-04-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66817A1 (en) * | 2019-02-12 | 2020-08-20 | Lg Electronics Inc. |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in cu-du split |
EP4030841A4 (en) * | 2019-09-30 | 2022-09-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CN116938626B (zh) * | 2023-09-12 | 2023-12-19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客户端漫游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27153A (zh) * | 2017-03-16 | 2017-08-08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7347199A (zh) * | 2016-05-06 | 2017-11-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N107371155A (zh) * | 2016-05-13 | 2017-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安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37340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切换方法和控制器、终端、基站以及系统 |
KR102419981B1 (ko) * | 2016-02-19 | 2022-07-1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핸드오버시 데이터 전송 중단 시간을 최소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0178702B2 (en) * | 2016-06-10 | 2019-01-08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 switching |
CN106162730B (zh) | 2016-07-12 | 2019-11-1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WO2018029854A1 (ja) | 2016-08-12 | 2018-02-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無線装置、無線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端末 |
CN109803453B (zh) * | 2017-11-17 | 2023-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及其通信系统 |
CN110072297B (zh) * | 2018-01-23 | 2021-01-0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753247B (zh) * | 2018-09-27 | 2024-07-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进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双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
2018
- 2018-06-26 CN CN201810672666.XA patent/CN110650502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24 WO PCT/CN2019/084147 patent/WO2020001148A1/zh unknown
- 2019-04-24 US US17/255,427 patent/US1127777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4-24 EP EP19826499.6A patent/EP3817451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4-24 JP JP2020572727A patent/JP7213898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4-24 KR KR1020217002616A patent/KR10246640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47199A (zh) * | 2016-05-06 | 2017-11-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N107371155A (zh) * | 2016-05-13 | 2017-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安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7027153A (zh) * | 2017-03-16 | 2017-08-08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的切换方法、上下文迁移方法及相关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3GPP: "NG-RAN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3GPP TS 38.401 V15.2.0》 * |
3GPP: "Study of separation of NR Control Plane (CP) and User Plane (UP) for split option 2", 《3GPP TR 38.806 V15.0.0》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09493A1 (en) | 2020-05-26 | 2021-06-10 | Zte Corporation | Tunnel reuse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 |
CN114390622A (zh) * | 2020-10-22 | 2022-04-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817451A1 (en) | 2021-05-05 |
US11277773B2 (en) | 2022-03-15 |
KR20210022124A (ko) | 2021-03-02 |
CN110650502B (zh) | 2021-04-09 |
JP7213898B2 (ja) | 2023-01-27 |
US20210144594A1 (en) | 2021-05-13 |
KR102466409B1 (ko) | 2022-11-10 |
EP3817451A4 (en) | 2021-09-01 |
WO2020001148A1 (zh) | 2020-01-02 |
JP2021529468A (ja) | 2021-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50502B (zh) |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8924894B (zh) |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 |
EP3503620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ell handover | |
JP5920801B2 (ja) | データ転送方法、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
US20230247505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minal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 |
EP3487218B1 (en) | Inter-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controller | |
CN113507718B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1093232B (zh) | 一种切换方法、切换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313325A (zh) | 切换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10681605B2 (en) | Handover for video or other streaming services | |
US20150230144A1 (en) | Method of Handover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2237812A1 (zh) | 条件重配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4390602B (zh) |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741496A (zh) | 一种小区间定向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4339925B (zh) | 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054715A1 (en) | Service handover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 |
EP3016437B1 (en) | Handover in dual connection mode | |
KR20160138507A (ko) | 데이터 분배 방법 및 기지국 | |
WO2021169378A1 (zh) |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及设备 | |
CN108650691A (zh) |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
WO2021226967A1 (zh) | 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4567911A (zh) | 一种切片映射方法、第一网元、第二网元及存储介质 | |
WO2022148205A1 (zh) | 多连接下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
US20230345323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8524464A (zh) | 参考配置传输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8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