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5221A -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5221A
CN104105221A CN201310130364.7A CN201310130364A CN104105221A CN 104105221 A CN104105221 A CN 104105221A CN 201310130364 A CN201310130364 A CN 201310130364A CN 104105221 A CN104105221 A CN 104105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ubscriber equipment
data
connection
dual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03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5221B (zh
Inventor
和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1303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5221B/zh
Priority to EP14785499.6A priority patent/EP2947951B1/en
Priority to US14/776,704 priority patent/US9986462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4/073635 priority patent/WO20141697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5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5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5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入的第一基站,通过本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实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所述基站包括:管理模块,用于在本基站作为用户设备接入的第一基站时,通过本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接受模块,用于作为第二基站时,通过本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接受所述第一基站对用户设备在本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采用本发明后,网络侧和UE之间可以根据网络环境或资源状况灵活调度数据的分流分发方式。

Description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双连接数据传输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标准的不断演进,移动分组业务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单终端的数据吞吐能力不断在提升。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为例,在20M带宽内可以支持下行最大速率100Mbps的数据传输,在后续增强的LTE(LTE Advanced)网络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将进一步提升,甚至可以达到1Gbps。
现有LTE的用户面数据协议栈如图1所示,演进基站(Evolved eNB)从核心网经用户层面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for the UserPlane,简称为GTP-U)收到的下行数据,经解包后通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为PDCP)子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简称为RLC)协议子层、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协议子层和物理层(PHY)处理后发送给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上行数据的发送与下行正好相反。其中,Evolved eNB与核心网的连接上的不同业务的用户面GTP-U数据采用演进无线接入承载(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简称为ERAB)来承载。而Evolved eNB与UE之间的用户面的连接采用若干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来承载。
目前网络侧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连接是一对一的专用连接,因此这条连接链路的信号质量和使用的资源大小决定了两者间的数据传输性能。如果链路使用的资源受到限制或者信号质量比较差,则UE的用户体验就会下降,这是现在移动运营商面临的巨大挑战,虽然网络容量逐年扩增,但仍赶不上用户终端数量的增加和用户对数据业务量需求的提高。
为了满足数据业务量的增长需求以及业务在地域上不平均的特点,运营商在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比如LTE)的过程中,也在增加低功率节点(LowPower Node,简称为LPN)或称小小区(Small Cell)或微基站(Pico eNB)来进行热点增强。随着LPN小区的增加,网络部署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因为LPN小区的覆盖范围相比于宏小区(MacroCell)要小得多,容量也相对较小,某些LPN小区可能会轻易被用户占满而导致负荷过高,从而影响用户数据的吞吐量,而另外一些LPN小区或宏小区却处于相对较低的负荷水平上。如果要平衡负荷,需要网络侧执行负荷均衡操作,但该过程不够灵活,尤其当小区较多时,这种由于灵活性的缺乏而导致的负荷不均的现象就会更加严重;另外,由于LPN小区数量比较多,因此用户设备或称终端在网络内发生移动时,会导致频繁的进行小区间切换(Handover),从而引起频繁的数据业务中断甚至掉话等,这也会导致用户的数据吞吐量和用户体验的下降。同时这种频繁的切换也会导致终端与网络尤其是核心网会收到大量的信令冲击,从而可能导致系统资源拥塞甚至瘫痪。
随着将来运营商以及个人部署的LPN小区数量的增加,上述情况会愈来愈严重,因此目前不少公司和运营商都倾向于寻求一种新的增强方案,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就是其中之一。双连接下终端可以同时与两个以上的网络节点保持连接,比如UE同时与宏小区和LPN小区保持连接。在网络负荷不均衡时,网络侧可以实时调控终端在两个节点上的传输数据量。同时如果UE发生移动或由其他原因导致LPN小区发生变更时,另外一个小区还可以保持连接,且这种变更不会导致过多的信令冲击。
但是上述的双连接方式目前只是处在需求论证阶段,在现有网络架构和流程下还无法实现上述的增强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以克服在现有网络架构和流程下还无法实现双连接的增强方案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入的第一基站,通过本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实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
进一步地,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的连接分别承载一条以上的无线承载(RB)数据和/或演进无线接入承载数据。
进一步地,
所述RB数据包括控制面数据和/或用户面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面数据为信令无线承载数据,所述用户面数据为数据无线承载数据。
进一步地,
所述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进行添加、修改或者删除。
进一步地,
所述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上下文进行建立、修改或删除。
进一步地,
所述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地,
所述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对于接收的下行数据,将从核心网处接收到的部分或全部无线承载对应的数据通过本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并最终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对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基站将通过双连接管理接口传递给第一基站,并由所述第一基站将上行数据路由到所述核心网。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以及上下文的管理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控制面信令流程实现。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管理模块,用于在本基站作为用户设备接入的第一基站时,通过本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实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
接受模块,用于作为第二基站时,通过本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接受所述第一基站对用户设备在本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进行添加、修改或者删除。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上下文进行建立、修改或删除。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于接收的下行数据,将从核心网处接收到的部分或全部无线承载对应的数据通过本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并最终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还用于对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上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到本基站的上行数据路由到所述核心网。
采用本发明后,可以使网络侧和终端之间的连接不再单独受限于一条链路的传输性能,网络侧和UE之间可以根据网络环境或资源状况灵活调度数据的分流分发方式。在UE发生小小区间的频繁切换时,用户数据可以被分流到另外一条连接上,因而可以保证数据业务的连续性,提升了用户数据业务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同时,业务连接在多流之间的业务切换可以通过用户面连接变更实现,从而减少了对于网络的控制面的信令冲击。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充分保证网络的后向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LTE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连接网络实现方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连接场景下第二基站的用户面路由协议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接口协议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应用示例一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示例二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示例三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应用示例四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应用示例五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施例中,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应用在终端同时接入两个以上无线接入网节点的情形下,如图2所示,包括:
用户设备接入的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完成对该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实现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双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对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1)对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的管理,其中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A)添加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
B)修改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
C)删除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
2)对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上下文的管理,其中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
A)用户设备上下文的建立
B)用户设备上下文的修改
C)用户设备上下文的删除
3)路由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上的连接承载包括无线承载(RadioBearer,简称为RB)和/或演进无线接入承载(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简称为ERAB),所述RB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简称为SRB)数据和/或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简称DRB)。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的连接分别可以承载一条以上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简称为RB)数据和/或演进无线接入承载(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简称为ERAB)数据。
进一步地,第一基站路由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是指:对于接收的下行数据,第一基站将从核心网(具体的是指S-GW(System Gate Way,系统网关))处接收到的部分或全部无线承载对应的数据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给第二基站,并最终发送给UE;相应的,对于UE通过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第二基站将通过上述双连接管理接口传递给第一基站,并由第一基站将该上行数据路由到S-GW。其中,上述上下行数据在双连接管理接口上的传递可以使用现有的任何协议栈完成,比如使用GTP-U隧道协议完成,如图3a所示。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也可以不经过第一基站的路由,而直接发送给核心网,如图3b所示。至于是否使用第一基站对第二基站的路由功能,可以由具体实现而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站对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以及上下文的管理可以通过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控制面信令流程实现,如图4所示,连接接口的协议栈也可以采用现有S1接口协议或其他协议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是LTE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网网元的统称,可以是宏基站(Macro)、微基站(Pico)、低功率节点(LPN)、小小区基站(Small Cell)或家庭基站(HeNB)。在具体实现中依网络部署而定。
进一步的,对于核心网控制面实体,即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简称为MME)与第一基站通过S1接口协议栈进行交互。
下面结合不同的应用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应用示例一
如图5所示,部署网络中存在Macro和Pico,其中UE在第一基站即Macro存在业务连接承载,其中网络侧接入层(Access Stratum)和非接入层(Non-Access Statum)控制面分别终结于Macro和MME,Macro侧用户面终结点在核心网网关(S/P-GW)。本实施例以添加UE在第二基站(即Pico基站)的连接以及建立UE上下文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Macro向Pico发送切换请求,其中携带了需要在Pico建立的连接承载信息。因为UE之前在Pico上不存在连接,所以切换请求中还需要携带该UE的上下文信息(Context)。其中该步骤可以复用现有S1接口的信令,比如通过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既有信令或新增信令实现。
进一步地,触发Macro发起上述流程的条件,可以是由Macro内部算法实现,也可以是由核心网或UE侧触发,比如MME主动发起新承载建立。
进一步地,上述切换请求中携带的连接承载信息至少包括:ERAB的标识信息、ERAB的承载地址和端口标识等信息。其中承载地址为上行数据传输地址,可以设置为Macro的地址或核心网网关S/P-GW的地址,依具体实现而定。
进一步地,上述切换请求中携带的UE上下文信息至少包括UE的标识信息、UE能力信息以及安全上下文信息等。
步骤2.Pico根据切换请求进行接纳、资源分配以及其他内部处理,并根据切换请求保存且建立UE在Pico的上下文信息,成功后向Macro发送切换响应,其中携带了Pico为UE分配的标识以及资源和用户面连接承载信息。其中该步骤可以复用现有S1接口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或通过其他既有信令或新增信令实现。
其中用户面连接承载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信息的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承载信息,以及在地面的ERAB承载连接信息。
步骤3.Macro将Pico回复的切换响应中的相关信息发送给UE,指示UE在Pico建立连接承载。其中上述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现有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来携带,也可以通过其他新增消息携带。为了区别于单连接的正常信令,可以在消息中增加特殊标志或特定字段。
步骤4.UE与Pico取得同步,其中该步骤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执行。
步骤5.UE根据Macro的命令消息完成上下文建立,以及与Pico取得同步后,向Macro发送回复消息。
因为Pico在步骤2中没有分配控制面承载信息,所以UE与Pico只建立用户面DRB承载,不建立控制面连接。因此在本步骤中,UE只能向Macro发送回复消息。
如果Pico在步骤2中为UE分配了控制面SRB承载信息,则在本步骤中,UE可以直接在UE与Pico的控制面连接上发送回复消息。
步骤6.Macro向Pico转发UE的回复消息,通知Pico承载建立完成。
经过上述步骤,完成了UE在Pico基站上的连接承载建立。其中对应承载的数据可以从Pico上进行收发,而另一部分承载仍留在Macro上,从而实现了数据在Macro侧的分流,或者说实现了双连接的数据传输。在上述步骤中,Macro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比如网络负荷)或其他算法实时管理连接承载。而从核心网看仍然只关心Macro的连接和管理,因此该方案既解决了UE双连接的管理,又保证了对核心网的后向兼容性。
应用示例二
如图6所示,部署网络中存在Macro和Pico,UE在Macro和Pico存在双连接,其中UE在Pico只存在用户面连接,其中网络侧接入层和非接入层控制面分别终结于Macro和MME,核心网用户面节点为核心网网关。本实施例以添加UE在第二基站即Pico基站的连接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MME向Macro发送ERAB建立请求消息,其中携带要建立的ERAB承载信息。
步骤2.Macro收到消息后,根据本基站以及Pico基站负荷信息,或根据其他既定算法决定将新建的ERAB建立到Pico上去。因此Macro向Pico转发上述ERAB建立请求消息。
因为UE在Pico上已经有连接,即已经有上下文,因此本步骤中可以不携带UE的其他上下文信息,或者可以携带对UE上下文的修改信息。具体实施依实现而定。
上述ERAB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的ERAB承载信息至少包括ERAB的标识信息、ERAB的承载地址和端口标识等信息。其中承载地址为核心网网关S/P-GW的地址。
如果Macro想作为Pico的路由节点,则将ERAB的地址设置为Macro的地址,Macro需要做ERAB在S/P-GW的地址与其在Macro地址的转换。
步骤3.Pico根据请求消息进行接纳、资源分配以及其他内部处理,成功后Pico通过发送切换响应将新建承载信息发送给Macro,其中携带了Pico为新建承载配置的信息和用户面连接承载信息。
其中该步骤可以复用现有S1接口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HandoverRequest Acknowledge),或通过其他既有信令或新增信令实现。
上述用户面连接承载信息包括空口承载信息的DRB承载信息,以及Pico分配的Pico侧的ERAB承载的地址和端口信息。
步骤4.Macro将Pico回复的切换响应中的相关信息发送给UE,指示UE在Pico建立连接承载。其中上述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现有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来携带,也可以通过其他新增消息携带。为了区别与单连接的正常信令,可以在消息中增加特殊标志或特定字段。
步骤5.UE根据Macro的命令消息完成新承载建立,向Macro发送回复消息。
因为UE在Pico中没有控制面承载,所以UE只能向Macro发送回复消息。步骤3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Pico只能通过Macro的转发与UE发生交互。
如果UE在Pico存在控制面连接,则UE可以直接在UE与Pico的控制面连接上发送回复消息。此时,步骤3中Pico也可以直接向UE发送消息。
步骤6.Macro向Pico转发UE的回复消息,通知Pico承载建立完成。
步骤7.Macro向MME发送ERAB建立响应消息,其中ERAB在接入网侧的地址和端口信息为Pico在步骤3中所分配的ERAB承载信息。
经过上述步骤,完成了UE在Pico上的连接承载建立。
在上述步骤中,Macro管理UE在Pico上的连接承载,且Macro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比如网络负荷)或其他算法实时管理连接承载。而从核心网看仍然只关心Macro的连接和管理,因此该方案既解决了UE双连接的管理,又保证了对核心网的后向兼容性。
进一步地,如果Macro根据其具体实现算法决定要把Macro上的承载迁移到Pico上去,也可以向Pico发送ERAB承载建立消息。其步骤与上述过程类似,只是此过程由于不是由核心网触发的,所以在流程最后Macro根据用户面的路由信息决定是否要通知核心网所迁移的承载信息。
应用示例三
如图7所示,部署网络中存在Macro和Pico,UE在Macro和Pico存在双连接,且在两个节点上都存在控制面和用户面连接,其中网络侧接入层和非接入层控制面分别终结于Macro和MME,核心网用户面节点为核心网网关。本实施例以释放UE在第二基站即Pico上的连接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MME向Macro发送ERAB释放命令消息,其中携带要释放的ERAB承载信息。
步骤2.Macro收到上述消息后,判断要释放的ERAB承载对应的连接存在于Pico上,因此Macro向Pico转发ERAB释放命令消息,其中携带的ERAB承载信息至少包括ERAB的标识信息。
步骤3.Pico根据接收到的ERAB释放命令消息向UE发起RRC连接重配,其中指示需要释放的DRB信息;
步骤4.UE收到后,释放在Pico上的对应的DRB承载,并向Pico回复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因为UE在Pico上存在控制面,所以步骤3和4可以由Pico直接与UE交互。否则,上述消息只能通过Macro转发。
步骤5.Pico收到UE的回复并释放本地资源后,向Macro回复ERAB释放响应消息。
步骤6.Macro向MME发送ERAB释放响应消息。
经过上述步骤,完成了UE在Pico上的连接承载释放。
进一步地,如果MME发起的是ERAB修改过程,也可以通过类似上述方式完成,只是消息流程变成了ERAB修改流程。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应用示例四
如图8所示,部署网络中存在Macro和Pico,UE在Macro和Pico存在双连接,且在两个节点上都存在控制面和用户面连接,其中网络侧接入层和非接入层控制面分别终结于Macro和MME,核心网用户面节点为核心网网关。本实施例以释放UE在第二基站即Pico上的所有连接承载和上下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Macro根据基站负荷或UE测量等信息,或根据其他内部算法,判断要释放UE在Pico上的ERAB承载对应的连接承载,并将其迁移到Macro上。因此Macro向Pico发送承载迁移指示,其中携带要迁移的目标基站的标识信息,即Macro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如果只释放Pico上的部分承载连接,则该消息中还需要携带要变更的连接承载信息,其中至少包括ERAB的标识信息;如果要释放Pico上的所有承载,则该消息可以只携带一个指示信息即可。
步骤2.Pico根据接收到的承载迁移指示向Macro发起切换需求,其中携带要迁移的承载信息。可选的,Pico同时向Macro发起数据前传(DataForwarding)过程,将Pico上的缓存数据发送给Macro。
其中,上述过程可以通过复用S1信息切换需求(Handover Required)消息完成。
步骤3.Macro根据从Pico收到的切换需求,为迁移的承载分配资源,并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指示UE释放在Pico上的相应连接,并在Macro建立对应连接承载。
步骤4.UE完成连接建立后,向Macro回复完成消息。
步骤5.Macro收到后,向Pico指示释放对应的连接承载。
步骤6.Pico按照指示释放相应的连接承载和本地资源。
可选的,如果之前Pico上的用户面承载数据是直接发送给S/P-GW的,如图3b所示,则Macro最终还要向MME指示将所涉及的ERAB承载的本地地址和端口更新为Macro分配地址和端口。
经过上述步骤,完成了UE在Pico基站上的连接承载释放,并在Macro上建立了对应的连接承载,实现了Macro对UE在双连接上的承载的灵活控制。
进一步地,上述过程也可以由Pico做决策,并主动发起,此后过程同上述流程Pico与macro的交互过程,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应用示例五
如图9所示,部署网络中存在Macro和Pico,UE在Macro和Pico存在双连接,且在两个节点上都存在控制面和用户面连接,其中网络侧接入层和非接入层控制面分别终结于Macro和MME,核心网用户面节点为核心网网关。本实施例以Macro管理UE在第二基站即Pico基站的上下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Macro根据基站负荷或UE测量等信息,或根据其他内部算法,判断要修改UE在Pico上的ERAB承载对应上下文。因此Macro向Pico发送UE上下文修改消息,其中携带如下的任意一项或任意组合:UE标识信息、UE安全上下文信息、UE能力信息,以及其他可能修改的上下文信息。
进一步地,该步骤也可以由MME发起,比如MME向Macro发起UE上下文修改消息,Macro判断对应修改涉及到了UE在Pico上的上下文信息,因此Macro向pico发起上下文修改消息。
步骤2.Pico保存该UE上下文修改消息,并判断修改的上下文信息是否会影响到空口DRB承载,如果影响到DRB,则需要通过Macro或者Pico直接(具体依Pico上是否有控制面连接而定,如果有则Pico可以直接发送消息,否则需要通过Macro转发)向UE发起RRC连接重配置过程,指示UE修改上下文。在确保UE以及Pico本地的UE上下文信息修改完成后,向Macro发起UE上下文修改响应。
经过上述步骤,Macro完成了UE在Pico基站上的上下文修改。
进一步地,Macro也可以通过上述类似过程完成Macro对UE在Pico上的上下文释放,区别在于,释放过程会更加简单,Pico收到后释放UE在Pico上的连接承载和上下文资源,然后回复Macro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第一基站可以灵活实现对第二基站的管理控制。并可以最大限度的复用现有的消息流程,且可以做到对核心网和第二基站的修改的最小化,同时保证了对标准协议的后向兼容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只是对Macro和Pico部署场景,的一些典型流程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但同样适用于其他的部署场景,比如Macro与Macro,Pico与Pico,Macro与HeNB或LPN,以及HeNB与Pico等等任意组合场景,另外本发明所述流程也不限制还有其他的消息流程,但都可以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
此外,在本实施,一种基站,包括:
管理模块,用于在本基站作为用户设备接入的第一基站时,通过本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实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
接受模块,用于作为第二基站时,通过本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接受所述第一基站对用户设备在本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进行添加、修改或者删除。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上下文进行建立、修改或删除。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于接收的下行数据,将从核心网处接收到的部分或全部无线承载对应的数据通过本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并最终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还用于对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上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到本基站的上行数据路由到所述核心网。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本发明的发明内容,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入的第一基站,通过本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实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上的连接分别承载一条以上的无线承载(RB)数据和/或演进无线接入承载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B数据包括控制面数据和/或用户面数据;
其中,所述控制面数据为信令无线承载数据,所述用户面数据为数据无线承载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进行添加、修改或者删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上下文进行建立、修改或删除。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对于接收的下行数据,将从核心网处接收到的部分或全部无线承载对应的数据通过本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并最终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对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二基站将通过双连接管理接口传递给第一基站,并由所述第一基站将上行数据路由到所述核心网。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对所述用户设备在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以及上下文的管理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控制面信令流程实现。
9.一种基站,包括:
管理模块,用于在本基站作为用户设备接入的第一基站时,通过本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实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
接受模块,用于作为第二基站时,通过本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的双连接管理接口,接受所述第一基站对用户设备在本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承载进行添加、修改或者删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上下文进行建立、修改或删除。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对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基站的连接的相关管理,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路由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对于接收的下行数据,将从核心网处接收到的部分或全部无线承载对应的数据通过本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并最终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还用于对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基站上的双连接管理接口发送到本基站的上行数据路由到所述核心网。
CN201310130364.7A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4105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0364.7A CN104105221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EP14785499.6A EP2947951B1 (en) 2013-04-15 2014-03-18 Double-connec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14/776,704 US9986462B2 (en) 2013-04-15 2014-03-18 Double-connec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PCT/CN2014/073635 WO2014169748A1 (zh) 2013-04-15 2014-03-18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0364.7A CN104105221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5221A true CN104105221A (zh) 2014-10-15
CN104105221B CN104105221B (zh) 2019-05-21

Family

ID=5167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0364.7A Active CN104105221B (zh) 2013-04-15 2013-04-15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86462B2 (zh)
EP (1) EP2947951B1 (zh)
CN (1) CN104105221B (zh)
WO (1) WO2014169748A1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7144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13091A (zh) * 2014-12-30 2016-07-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收发方法和系统、虚拟宏基站控制装置、微基站
CN105813098A (zh) * 2014-12-30 2016-07-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5873133A (zh) * 2015-01-23 2016-08-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双连接架构下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及设备
WO2017024781A1 (zh) * 2015-08-12 2017-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的迁移方法、装置和演进型节点
CN106572479A (zh) * 2015-10-10 2017-04-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承载的选择方法、触发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6658425A (zh) * 2015-11-03 2017-05-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分层异构组网的e-MBMS配置方法及微基站
WO2018018621A1 (zh) * 2016-07-29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建立辅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23726A1 (en) * 2016-08-05 2018-02-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transmission/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029037A (zh) * 2015-12-07 2018-05-11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Ip层的双连接和载波聚合
WO2018171321A1 (zh) * 2017-03-24 2018-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978857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通信方法、装置、基站以及用户面节点
CN109802982A (zh) * 2017-11-17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39324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57985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178433A (zh) * 2017-01-06 2019-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1466131A (zh) * 2018-01-24 202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个接入之间分割流量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WO2020151639A1 (en) * 2019-01-25 2020-07-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Dual protocol for mobility enhancement
CN112788650A (zh) * 2019-11-07 2021-05-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6445A1 (en) * 2013-06-25 2014-12-3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 of resources
JP2015012418A (ja) * 2013-06-28 2015-01-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9894519B2 (en) * 2014-03-14 2018-02-13 Htc Corporation Connection modific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KR102258016B1 (ko) * 2014-06-11 2021-05-28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로컬 콘텐츠 리다이렉션을 위한 매핑 서비스
CN109417743B (zh) * 2016-08-12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方法和装置
US10524277B2 (en) 2016-08-13 2019-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se station mobility
CN108282817B (zh) * 2017-01-05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0485048B2 (en) 2017-06-15 2019-11-19 Apple Inc. TDM transmission for inter-RAT dual connectivity UE
CA3078837C (en) 2017-10-28 2023-09-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dual-connectivity scenario,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7082572A (zh) * 2019-01-31 2023-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由无线通信节点执行数据转发的方法、计算设备、可读介质
US11329710B2 (en) * 2019-11-08 2022-05-1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beam failure indica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13784391B (zh) * 2020-06-09 2023-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自适应数据分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671A (zh) * 2008-12-23 201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封闭用户组订阅信息的切换控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2088A (en) * 1996-08-30 2000-08-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assisted handover between a private network and a public mobile network
US9072020B2 (en) * 2009-08-26 2015-06-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coordin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multi-tier networks
US20130109396A1 (en) * 2010-05-06 2013-05-02 Karol Drazynski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724371B1 (ko) * 2010-05-28 2017-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들이 중첩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2348244B (zh) * 2010-08-03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终端在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宏基站
WO2013112090A2 (en) * 2012-01-25 2013-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etergeneous network handover
US20150009923A1 (en) * 2012-02-07 2015-01-0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port and Handle Buffer Status for User Equipment Working i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Mode
US9801163B2 (en) * 2012-09-10 2017-10-24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Uplink configuration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i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EP2901586B1 (en) * 2012-09-28 2021-05-1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enhancements to flexible subframes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839060B2 (en) * 2012-10-08 2017-12-05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u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CN105432135B (zh) * 2012-12-14 2019-05-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建立辅助承载的节点装置和方法
WO2014121841A1 (en) * 2013-02-08 2014-08-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 plane management
EP2982198B1 (en) * 2013-04-02 2020-11-1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PL2984871T3 (pl) * 2013-04-12 2021-01-1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peracja pdcp w celu podwójnego połączenia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671A (zh) * 2008-12-23 201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封闭用户组订阅信息的切换控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TT DOCOMO, INC.: "《3GPP TSG-RAN WG2 #81 Tdoc R2-130324》", 1 February 2013 *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3091A (zh) * 2014-12-30 2016-07-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收发方法和系统、虚拟宏基站控制装置、微基站
CN105813098A (zh) * 2014-12-30 2016-07-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5813091B (zh) * 2014-12-30 2019-07-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收发方法和系统、虚拟宏基站控制装置、微基站
WO2016107144A1 (zh) * 2014-12-31 2016-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73133B (zh) * 2015-01-23 2021-10-2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双连接架构下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及设备
CN113873596B (zh) * 2015-01-23 2024-04-1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双连接架构下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及设备
CN113873596A (zh) * 2015-01-23 2021-12-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双连接架构下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及设备
CN105873133A (zh) * 2015-01-23 2016-08-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双连接架构下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及设备
US11051217B2 (en) 2015-01-23 2021-06-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local breakout in a dual-connectivity architecture
CN106454946A (zh) * 2015-08-12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的迁移方法、装置和演进型节点
WO2017024781A1 (zh) * 2015-08-12 2017-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承载的迁移方法、装置和演进型节点
CN106572479A (zh) * 2015-10-10 2017-04-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无线数据承载的选择方法、触发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6658425A (zh) * 2015-11-03 2017-05-10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分层异构组网的e-MBMS配置方法及微基站
CN106658425B (zh) * 2015-11-03 2020-05-05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分层异构组网的e-MBMS配置方法及微基站
CN108029037A (zh) * 2015-12-07 2018-05-11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Ip层的双连接和载波聚合
CN108029037B (zh) * 2015-12-07 2021-07-30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Ip层的双连接和载波聚合
WO2018018621A1 (zh) * 2016-07-29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建立辅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US11234284B2 (en) 2016-07-29 2022-01-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econdary connection
US11647555B2 (en) 2016-07-29 2023-05-0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econdary connection
US10834770B2 (en) 2016-07-29 2020-11-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econdary connection
WO2018023726A1 (en) * 2016-08-05 2018-02-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transmission/process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78433A (zh) * 2017-01-06 2019-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10178433B (zh) * 2017-01-06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WO2018171321A1 (zh) * 2017-03-24 2018-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978857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通信方法、装置、基站以及用户面节点
CN109802982B (zh) * 2017-11-17 202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02982A (zh) * 2017-11-17 2019-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连接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83744B2 (en) 2018-01-24 2022-10-25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computing device for splitting traffic across multiple accesses
CN111466131A (zh) * 2018-01-24 2020-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个接入之间分割流量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10139324A (zh) * 2018-02-08 2019-08-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57985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1832322B2 (en) 2018-02-14 2023-1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backhaul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WO2020151639A1 (en) * 2019-01-25 2020-07-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Dual protocol for mobility enhancement
CN112788650A (zh) * 2019-11-07 2021-05-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7951A1 (en) 2015-11-25
CN104105221B (zh) 2019-05-21
US9986462B2 (en) 2018-05-29
EP2947951B1 (en) 2021-03-03
WO2014169748A1 (zh) 2014-10-23
US20160044540A1 (en) 2016-02-11
EP2947951A4 (en)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5221A (zh)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US20220159533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393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procedure for LTE/NR interwork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378793B (zh) 一种切换方法、主控基站及受控基站
EP3245813B1 (en)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123460B (zh)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组呼业务切换的方法
US1165324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nd reporting measurement for LTE/NR interwork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94170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和基站及ue
CN104427566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载波聚合系统
EP4167641A1 (en) Method for data forwarding in a small cell system
CN105009678A (zh) 用于在多个e节点b和用户设备之间提供同时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01955A (zh)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基站的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CN104509167A (zh) 通信网络中用于将无线终端连接到多个小区的方法
WO2018000644A1 (zh) 多连接通信方法和设备
KR2012000085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CN104602307A (zh) 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4113881B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宏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CN102131251A (zh) 一种进行数据前转的方法
US9503393B2 (en) S-GW relocation and QoS change without mobility
CN103517357A (zh)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64016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108373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03517340A (zh) 数据分流方法与设备
CN102281600A (zh) 一种实现本地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57958A (zh) 一种服务网关重定位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