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83730B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83730B
CN111083730B CN201811224178.9A CN201811224178A CN111083730B CN 111083730 B CN111083730 B CN 111083730B CN 201811224178 A CN201811224178 A CN 201811224178A CN 111083730 B CN111083730 B CN 111083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anchor point
pdcp
pdcp anchor
data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41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83730A (zh
Inventor
黄雪英
杜高鹏
司伟
吴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22417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8373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9625 priority patent/WO20200782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083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83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83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5G,5th Generation)移动通信技术的到来,在5G应用的初级阶段,5G基站最可能通过热点插花的方式,与周围已经大量存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基站配合使用。同时,5G核心网和5G终端都未成熟商用,这种场景下,需要使用第四代(4G,4th Generation)核心网进行数据传输,终端通过LTE接入并通过双连接(DC,Dual Connectivity)技术使用5G的空口资源。
在双连接架构下,需要在LTE和NR以及核心网之间做大量的信令和数据协同,显著增加处理开销。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和/或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接入核心网,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接入核心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和/或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接入核心网,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接入核心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节点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独立的PDCP锚点来统一实现双连接网络中主节点侧和/或辅节点侧的数据链路的建立,PDCP锚点作为双连接网络的数据锚点中心,能很好地解决终端在双连接下数据来回反传的繁杂流程,极大减少了处理开销,保证了用户感受,并显著减少对核心网的大量信令冲击。
附图说明
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ption3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NDC架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NDC基站侧关于承载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PCE的外部接口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示意性结构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第三代合作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Option3架构,在Option3架构中,使用4G核心网进行数据传输,终端通过LTE接入并通过DC技术使用5G的空口资源,双连接技术将Option3架构定义为ENDC(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ENDC需要依托LTE网络来为终端提供服务。这种5G不能独立提供端到端服务,而需要依托LTE网络来提供服务的网络架构,统称为非独立架构(NSA,Non-standalone architecture)网络,为清晰起见,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或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指的是支持NSA架构和ENDC功能的终端。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一)Option3架构
Option3架构属于NSA,参照图1,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eNB通过S1-C(控制面接口)和S1-U(用户面接口)接入演进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Core),而gNB与EPC之间仅有S1-U接口。UE通过LTE网络接入EPC。
(二)ENDC架构
参照图2,在ENDC架构下,LTE eNB作为主节点(MN,Master Node),gNB作为辅节点(SN,Secondary Node),MN与EPC之间是S1接口(含S1-C接口和S1-U接口),SN与EPC之间仅有S1-U接口,MN与SN之间通过X2接口(含X2-C和X2-U)进行ENDC的流程协作。
(三)ENDC架构下的承载
参照图3,ENDC架构下的承载类型有:主小区组承载(MCG Bearer)、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分流承载(Split Bearer)。其中,MCG Bearer是指仅使用LTE RLC(也即图3中的E-UTRA RLC)的承载,但是其PDCP可以使用LTE PDCP(也即图3中的E-UTRA PDCP)或NRPDCP(部署在LTE或NR上);SCG Bearer是指仅使用NR RLC的承载,且使用NR PDCP(部署在LTE或NR上);Split Bearer是指同时使用LTE RLC和NR RLC的承载,使用NR PDCP,进一步,Split Bearer又分为MCG Split Bearer和SCG Split Bearer,其中,MCG Split Bearer是指承载所使用的NR PDCP是MN管理,SCG Split Bearer是指承载所使用的NR PDCP是SN管理。需要说明的是,RLC是指RLC实体,RLC实体用于实现RLC层的协议功能,PDCP是指PDCP实体,PDCP实体用于实现PDCP层的协议功能。
(四)ENDC架构下各类型承载的要求
1、对于MCG Split承载、SCG承载以及SCG Split承载必须使用NR PDCP;
2、对于MCG承载,可以使用LTE PDCP或NR PDCP;
3、对于MCG承载和MCG Split承载,NR PDCP配置必须由MN产生,而对于SCG承载和SCG Split承载,NR PDCP配置必须由SN产生;
基于上述的协议架构,在做双连接时,需要在LTE和NR以及EPC之间做大量的信令和数据协同,显著增加处理开销,具体如下:
1、PDCP锚点迁移以及PDCP数据反传
当用户在进入/退出5G小区覆盖时,需要在4G和5G之间频繁迁移PDCP锚点;
当用户在连续的5G覆盖之间移动时,需要在5G和5G之间频繁迁移PDCP锚点。
2、当进行PDCP锚点迁移时,需要通知核心网进行S1下行地址修改,当用于频繁进入/退出5G小区覆盖时会对核心网造成大量的信令冲击。
3、当为5G终端建立MCG承载/MCG Split承载时,5G终端的PDCP流量是需要承载在LTE上的,势必会对存量LTE的能力造成影响。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将MN侧和SN侧用于处理承载的PDCP功能(也可以包括GTPU(GTP/UDP)功能)移到一个独立的实体上,本申请实施例将该独立的实体称为分组合作处理器(PCE,Packet Co-operate Engine),PCE不仅限于Option3下的ENDC,而适用于所有双连接场景。PCE也称为PDCP锚点,主要处理和管理PDCP承载为主,可以配置为处理NR PDCP协议LTE PDCP协议。PCE可以灵活部署,例如PCE可作为eNB/gNB的一部分,或者PCE与eNB/gNB共框,或者PCE在eNB/gNB之外单独部署。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节点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DCP锚点为上述方案中引入的PCE,值得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第二PDCP锚点是区别于第一PDCP锚点的另外一个PCE。PCE作为PDCP锚点具有如下功能:
1)PCE实现MCG承载、MCG Split承载、SCG Split承载、SCG承载中GTPU/PDCP协议的处理,具体地,具有如下处理功能:
1、对MCG承载、MCG Split承载、SCG Split承载、SCG承载上协议规定的上下行GTPU/PDCP的协议处理功能;
2、对所有MCG承载、MCG Split承载、SCG Split承载、SCG承载的承载管理和实例数据的管理功能。
在PCE中,以承载为最小粒度,以承载ID为主键进行管理,并基于此来存储和管理具体承载实例数据。以UE为单元进行接纳、配置等处理,以及该UE下与承载处理相关的实例数据管理。其中,承载管理方式是:全部实现承载级管理,通过承载关联信息获知该承载实例的属性(SCG承载、MCG承载、Split承载)、归属的UE与LTE或NR小区承载的关联信息。
2)PCE具备与eNB和gNB建立和维护信令链路、用户数据链路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
1、底层链路管理:维护与eNB或gNB的底层链路,包括底层链路(例如SCTP)的建立和保活维护,确保了上层信令链路建立。
2、信令链路的管理:主要负责建立与eNB或gNB的上层信令通道。通道的管理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与eNB(MN)/gNB(SN)的GTPU/PDCP间的MCG承载、SCG承载或Split承载的查找、建立和修改和删除。
3、用户面隧道管理:完成协议定义的用户面隧道的管理。
3)Split承载的流控处理。
对于Split承载,以下行数据为例,需要将PDCP数据在两个RLC实体间做分流,所以,PCE上需要做流控处理确保以最合适的分流策略来达到性能最优。
4)PCE和其他网元之间的接口。
PCE与其他网元的接口参照图5,各个接口对应的接口描述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1835520300000061
Figure BDA0001835520300000071
表1
本申请实施例引入PCE的目的是为了减少MN和SN之间PDCP锚点迁移所带来的数据反传,消除对核心网的频繁路径切换。基于此,需要保证在MN和SN上使用同一个PCE,这样就需要在MN和SN之间交互PCE信息,使得UE的PDCP锚点尽可能不发生变化。
步骤402: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中的一个为主节点,另一个为辅节点。
情况一:第一节点为主节点,第二节点为辅节点
对应于上述步骤401,所述第一节点有终端接入时,所述第一节点基于目标策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一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这里,当UE在MN中接入时,MN根据目标策略选择合适的PCE作为UE的PDCP锚点(称为第一PDCP锚点),目标策略包含但不限于:负荷均衡策略、时延优先策略。MN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MN侧的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进一步,第一节点需要添加第二节点组成双连接网络时,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需要添加所述第二节点作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举个例子:当UE进入5G覆盖需要添加双连接时,MN将UE的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也即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如PCE标识、PCE上的UE标识)带给SN,SN判决第一PDCP锚点可用,则直接选择此第一PDCP锚点,确保PDCP锚点不发生变化,SN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SN侧的数据链路。
情况二:第一节点为辅节点,第二节点为主节点
对应于上述步骤401,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举个例子:当UE进入5G覆盖需要添加双连接时,MN将UE的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也即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如PCE标识、PCE上的UE标识)带给SN,SN判决第一PDCP锚点可用,则直接选择此第一PDCP锚点建立SN侧的数据链路,并记录该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进一步,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双连接网络中需要删除辅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举个例子:当UE退出5G覆盖需要删除双连接时,SN将UE的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也即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如PCE标识、PCE上的UE标识)带给MN,MN判决第一PDCP锚点可用,则直接选择此第一PDCP锚点建立MN侧的数据链路,确保PDCP锚点不发生变化。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可用时,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不可用时,基于目标策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二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二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情况三:第三节点为主节点,辅节点从第一节点变更为第二节点
对应于上述步骤401,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进一步,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需要将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从所述第一节点变更为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从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举个例子:SN变更的情况下,原SN(第一节点)将UE的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也即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如PCE标识、PCE上的UE标识)带给MN(第三节点),MN(第三节点)再将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发给目标SN(第二节点),目标SN判决第一PDCP锚点可用,则直接选择此第一PDCP锚点建立SN侧的数据链路,确保PDCP锚点不发生变化。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可用时,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不可用时,基于目标策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二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二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PCE作为双连接下的PDCP锚点中心,能够很好地解决UE在双连接下数据来回反传的繁杂流程,极大减少了处理开销,保证了用户感受,并显著减少对核心网的大量信令冲击;另一反面,PCE可以独立部署,通过独立的CPU提高处理速度;再者,PCE可以灵活部署,以匹配不同传输网络下的数据时延要求。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UE在LTE(MN)中发起RRC建立过程。
2、MN向MME发送INITIAL UE MESSAGE。
3、MME向MN发起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
4、MN根据策略选择一个适合服务于UE的PCE,如:选择一个负荷最低的PCE。
5、MN向PCE发起承载建立请求。
6、PCE建立S1-U链路,并向MN回复承载建立响应。
7、MN建立F1-U链路,并向PCE发起承载建立请求。
8、PCE建立MN F1-U链路。
9、至此,S1-U和F1-U链路建立完成,UE可以通过UE<->MN<->PCE<->XGW进行正常的上下行数据传输。由于PCE可以部署在LTE之外,即PCE可以分担LTE上的NSA UE流量,可以减少对存量LTE的性能冲击。
10、当UE进入5G覆盖,UE发送MeasurementReport。
11、MN发起SN添加流程,向SN发起SGNB ADDITION REQUEST并携带锚点信息。
12、SN判断原先锚点(PCE)可用,则直接使用原先锚点。
13、SN向原先PCE发起F1-U链路建立流程,并建立F1-U链路。
14、PCE上建立SN F1-U链路,由于锚点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无需进行数据反传。
15、SN向MN回复SG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
16、MN给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携带SN添加的信息。
17、UE给MN响应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18、MN给SN发送SGNB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19、至此,SN添加过程完成,UE通过UE<->SN<->PCE<->XGW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由于PCE锚点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无需进行数据反传,也无需通知核心网进行下行路径切换。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7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UE已添加SN,UE通过UE<->SN<->PCE<->XGW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此时SN已经记录锚点信息。
2、UE退出5G覆盖,发送MeasurementReport给SN。
3、SN向MN发送SGNB RELEASE REQUIRED请求SN删除,并携带锚点信息(PCE信息)。
4、MN判断原先PCE可用,则继续使用原先PCE。
5、MN向原PCE发起F1-U链路建立过程并建立MN的F1-U链路。
6、PCE上建立MN的F1-U链路,由于PCE锚点没有迁移,所以无需建立反传链路。
7、MN给SN响应SGNB RELEASE CONFIRM。
8、MN给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9、UE给MN响应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10、MN给SN发送UE CONTEXT RELEASE消息。
11、SN与PCE之间执行承载释放过程。
具体地,SN向PCE发送承载释放消息,请求SN F1-U链路释放。
12、此时UE通过UE<->MN<->PCE<->XGW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由于PCE锚点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无需进行数据反传,也无需通知核心网进行下行路径切换。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如图8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UE已添加SN,UE通过UE<->原SN<->PCE<->XGW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此时原SN已经记录锚点信息。
2、UE进入5G交叠区,发送MeasurementReport给原SN。
3、SN向MN发送SGNB CHANGE REQUIRED请求SN修改,携带新的SN信息,并携带锚点信息(PCE信息)。
4、MN向目标SN发起SGNB ADDITION REQUEST,携带锚点信息(PCE信息)。
5、目标SN判断原先PCE可用,则直接使用原先PCE。
6、目标SN向PCE发起目标SN F1-U链路建立。
7、PCE上建立目标SN F1-U链路,由于PCE锚点没有发生变更,所以无需建立反传链路。
8、目标SN向MN发送SG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
9、MN向原SN发送SGNB CHANGE CONFIRM。
10、MN给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11、UE给MN响应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12、MN给目标SN发送SGNB ADDITION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
13、MN给原SN发送UE CONTEXT RELEASE消息。
14、原SN向PCE请求承载释放。
15、PCE上释放原SN F1-U链路。
上述步骤完成后,UE可以通过UE<->目标SN<->PCE<->XGW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由于PCE锚点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无需进行数据反传,也无需通知核心网进行下行路径切换。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如图9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UE已添加SN,UE通过UE<->SN<->原PCE<->XGW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此时SN已经记录锚点信息。
2、UE退出5G覆盖,发送MeasurementReport给SN。
3、SN向MN发送SGNB RELEASE REQUIRED请求SN删除,并携带锚点信息(PCE信息)。
4、MN判断原先PCE不可用,则根据策略重新选择一个新的PCE。
5、MN向目标PCE发起S1-U和F1-U链路建立过程,由于PCE锚点发生变更,需要建立反传隧道进行数据反传。
6、目标PCE上建立S1-U链路、MN的F1-U链路以及反传链路。
7、MN给SN响应SGNB RELEASE CONFIRM,并携带反传地址信息。
8、MN给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9、SN给原PCE发送数据反传指示,获取SN信息。
10、原PCE开始向目标PCE发送反传数据。
11、SN给MN发送SN STATUS TRANSFER。
12、UE给MN响应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13、由于PCE锚点发生变更,MN给MME发送E-RAB MODIFICATION INDICATION消息请求S1下行地址修改。
14、MME给MN发送E-RAB MODIFICATION CONFIRM通知S1下行地址修改成功。
上述步骤完成后,UE可以通过UE<->MN<->目标PCE<->XGW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UE通过PCE进行上下行数据的传输,然而UE一般具有移动性,可能会移动到该PCE的管理边界,参照图5,PCE1是当前为UE提供服务的PCE,当UE移动到PCE1的管理边界后,继续移动到PCE2或者LTE2的管理区域上,则需要通过PCE1->PCE2或PCE1->LTE2进行数据反传,PCE1将UE数据传到PCE2或LTE上,从而实现UE的业务继续。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如图10所示,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和/或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
步骤1002: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接入核心网,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接入核心网。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DCP锚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的建立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节点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DCP锚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的建立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节点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DCP锚点所实现的处理流程可以参照前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进行理解。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该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1101,用于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通知单元1102,用于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1101,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有终端接入时,基于目标策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一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知单元11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需要添加所述第二节点作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11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知单元11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双连接网络中需要删除辅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1101,用于接收第三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知单元11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需要将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从所述第一节点变更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从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1101,用于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可用时,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1101,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不可用时,基于目标策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二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二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1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数据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11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该装置应用于PDCP锚点(也即PCE),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1201,用于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和/或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接入核心网,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接入核心网。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120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的建立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节点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单元120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的建立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节点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2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数据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12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600示意性结构图。该通信设备是网络设备,如主节点、辅节点、PDCP锚点(也即PCE),图13所示的通信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10,处理器6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3所示,通信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20。其中,处理器610可以从存储器6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6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6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610中。
可选地,如图13所示,通信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630,处理器6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6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6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6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6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6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6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6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4所示的芯片700包括处理器710,处理器7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4所示,芯片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2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从存储器7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7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7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710中。
可选地,该芯片7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73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7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7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740。其中,处理器7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7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5所示,该通信系统900包括终端设备910和网络设备920。
其中,该终端设备9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9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节点利用第一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PDCP锚点为分组合作处理器PCE;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其中一个为eNB,另一个为gNB,且gNB与所述第一PDCP锚点之间仅有S1-U接口;
在eNB与所述第一PDCP锚点之间S1-U链路和F1-U链路建立完成后,gNB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向所述第一PDCP锚点发起F1-U链路建立流程,并建立F1-U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有终端接入时,所述第一节点基于目标策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一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需要添加所述第二节点作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双连接网络中需要删除辅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需要将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从所述第一节点变更为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从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可用时,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不可用时,基于目标策略确定终端的第二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二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二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10.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和/或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接入核心网,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接入核心网;所述PDCP锚点为分组合作处理器PCE;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eNB,所述第二节点为gNB,gNB与所述第一PDCP锚点之间仅有S1-U接口;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后,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具体为:
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接收所述第一PDCP锚点发起F1-U链路建立流程,并建立F1-U链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PDCP锚点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的建立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节点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PDCP锚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的建立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节点侧。
13.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利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PDCP锚点为分组合作处理器PCE;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通知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节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的其中一个为eNB,另一个为gNB,且gNB与所述第一PDCP锚点之间仅有S1-U接口;
在eNB与所述第一PDCP锚点之间S1-U链路和F1-U链路建立完成后,gNB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向所述第一PDCP锚点发起F1-U链路建立流程,并建立F1-U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节点有终端接入时,基于目标策略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一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需要添加所述第二节点作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双连接网络中需要删除辅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释放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用于接收第三节点发送的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所述辅节点添加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基于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需要将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从所述第一节点变更为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从所述第三节点发送给所述第二节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可用时,利用所述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PDCP锚点不可用时,基于目标策略确定终端的第二PDCP锚点,利用所述第二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并记录所述第二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
22.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为分组合作处理器PCE,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和/或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主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双连接网络中的辅节点;
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一节点接入核心网,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用于终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接入核心网;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eNB,所述第二节点为gNB,gNB与第一PDCP锚点之间仅有S1-U接口;在第一PDCP锚点建立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后,第一PDCP锚点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具体为:
基于所述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接收所述第一PDCP锚点发起F1-U链路建立流程,并建立F1-U链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所述第一节点侧的第一数据链路,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一数据链路的建立后,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节点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承载建立请求消息后,建立所述第二节点侧的第二数据链路,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二数据链路的建立后,第一PDCP锚点的锚点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二节点侧。
25.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224178.9A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083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4178.9A CN111083730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PCT/CN2019/109625 WO2020078220A1 (zh) 2018-10-19 2019-09-30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4178.9A CN111083730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3730A CN111083730A (zh) 2020-04-28
CN111083730B true CN111083730B (zh) 2023-01-31

Family

ID=70284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4178.9A Active CN111083730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83730B (zh)
WO (1) WO20200782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6584B (zh) * 2020-06-05 2022-07-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节点小区变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339843B (zh) * 2020-09-27 2023-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覆盖的锚点问题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3923664B (zh) * 2021-11-02 2023-06-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插花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7924A (zh) * 2010-10-21 2012-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18175817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Intel Corporation Advanc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next-gen multi-hop relaying cellular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3376B (zh) * 2010-07-26 2018-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个无线接入网聚合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和接入网网元
US9900923B2 (en) * 2013-11-01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60066222A1 (en) * 2014-09-02 2016-03-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ulti-connectiv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6165127A1 (en) * 2015-04-17 2016-10-2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ultiple conectivity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
US20170188259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istributing l2 buffer status information in 5g multi-connectivity for efficient radio scheduling
CN107302773B (zh) * 2016-04-14 2021-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30410B2 (en) * 2016-05-13 2020-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8000336A1 (zh) * 2016-06-30 2018-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Rrc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10505714B (zh) * 2017-01-06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08282836B (zh) * 2017-01-06 2020-10-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辅基站切换方法、装置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7924A (zh) * 2010-10-21 2012-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18175817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Intel Corporation Advanc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next-gen multi-hop relaying cellular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83730A (zh) 2020-04-28
WO2020078220A1 (zh) 2020-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36009B2 (en)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679417C1 (ru)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я контекста ключа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объект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обильностью 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US10701744B2 (en) Service continuity ensuring method, control plane gateway,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US116275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94679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handovers
JP6683383B2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装置および方法
EP3282754B1 (en) Data forwarding method
US100641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dual connectivity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4378793A (zh) 一种切换方法、主控基站及受控基站
CN11231248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US2022022520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4105221A (zh) 一种双连接的实现方法及基站
WO2022051900A1 (zh) 发送成功切换报告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669070A (zh) 基于条件的辅节点或主辅小区变更方法及设备
CN11108373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0248376A (zh) 一种链路维护的方法及装置
JP6055627B2 (ja)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JP2022043218A (ja) 通信方法、セカンダリ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端末
CN110972335B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数据流分流方法及装置
EP4164291B1 (en) Condition-based secondary node or primary secondary cell addi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399503B (zh) 链路失败报告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56236B (zh) 切换过程中安全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
JP6467396B2 (ja)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CN113271635A (zh) 系统间切换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