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3527A - 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23527A CN107023527A CN201610061941.5A CN201610061941A CN107023527A CN 107023527 A CN107023527 A CN 107023527A CN 201610061941 A CN201610061941 A CN 201610061941A CN 107023527 A CN107023527 A CN 107023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layer
- collection
- water inlet
- wall surface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1/00—Pumps using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pressurised fluid medium acting directly on the liquid to be pump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05—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with one or more auxiliary sub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力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口、入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能量收集仓连通,所述能量收集仓包括排气口和放水口,且所述能量收集仓水平安装或接近水平安装,所述能量收集仓内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放水口之间,所述隔层与能量收集仓壁面之间设有通流口和/或所述隔层中设有通流口。本发明可用于泵水等多个技术领域,其能产生较多的有压气体,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力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体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申请号为201010278745.6,名称为《气液泵》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液泵,该泵由液管和气管组成,液管设置输气孔与气管相连接,气管气体压力大于大气压。该气液泵的能量来源是有压气体,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且可以节约大量的电能、石油能源等。
为了提供有压气体,上述专利还公开了一种供气装置,该供气装置通过过流液体将进气处附近的气体混入到液体中,并将气体分离成小气泡,当液体在重力加速度垂直方向的分量不大于零时,气泡向上运动浮出水面,在气泡溢出水面处收集溢出气体。该供气装置将液体中所蕴藏的动能、势能转换为气压差能,这个气压差能可以作为动力来驱动其它装置,比如上述气液泵。事实上,这些气体不仅可以用于气液泵进行泵水,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
但是,上述供气装置产生的有压气体较少,工作效率较低,极大地限制了供气装置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能产生较多的有压气体,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口、入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能量收集仓连通,所述能量收集仓包括排气口和放水口,且所述能量收集仓水平安装或接近水平安装,所述能量收集仓内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放水口之间,所述隔层与能量收集仓壁面之间设有通流口和/或所述隔层中设有通流口。
优选的是,所述通流口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之间。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放水口之间。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隔层包括隔层Ⅰ和隔层Ⅱ,所述通流口包括通流口Ⅰ和通流口Ⅱ;所述隔层Ⅰ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通流口Ⅰ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Ⅰ之间;所述隔层Ⅱ位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放水口之间,所述通流口Ⅱ位于能量收集仓下壁面与所述隔层Ⅱ之间。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包括入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所述放水口与能量收集仓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放水口之间;所述隔层包括隔层Ⅰ,所述通流口包括通流口Ⅰ;所述隔层Ⅰ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通流口Ⅰ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Ⅰ之间;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通流口Ⅰ的下方;
所述隔层还包括隔层Ⅱ,所述通流口还包括通流口Ⅱ,所述隔层Ⅱ位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入水口之间,所述通流口Ⅱ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Ⅱ之间;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通流口Ⅱ的下方。
较佳地,所述能量收集仓下壁面包括下壁面ⅰ、下壁面ⅱ、下壁面ⅲ,所述下壁面ⅰ和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隔层Ⅰ的同一侧,所述下壁面ⅱ位于隔层Ⅰ与隔层Ⅱ之间,所述下壁面ⅲ和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隔层Ⅱ的同一侧;所述隔层Ⅰ的底端与下壁面ⅰ连接,所述隔层Ⅰ的顶端与下壁面ⅱ连接;所述隔层Ⅱ的底端与所述下壁面ⅲ连接,所述隔层Ⅱ的顶端与下壁面ⅱ连接。
优选地,所述能量收集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截面面积。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是竖直安装或接近竖直安装。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水管内部,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水管外部,且所述进气口与大气相通。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排水口位于能量收集仓内液面的上方。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出水管是竖直安装或接近竖直安装。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出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本发明中,所述隔层可以阻止或减小液体中的气泡随液体一起从放水口流出,其原理是:在能量收集仓中,气泡在液体的带动下会随着液体一起运动,但同时气泡也具有上浮的作用;当液体与气泡遇到隔层时,由于隔层的阻挡作用,会促使液体从通流口进入另一侧,而气泡水平方向的速度降低了,但是仍在进行上浮,因此液体流到放水口时,大部分的气体已经上浮,减少了随液体一起流出的气泡的量。
本发明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工作过程:液体从进水口处进入进水管,入气口处的气体在液体的带动下,经入气口进入进水管;进入进水管中的液体带动气体一起沿进水管运动,经出水口进入能量收集仓内;在能量收集仓内,气体进行上浮,并可以经排气口排出,液体经通流口进入隔层的另一侧,并经放水口排出能量收集仓。在排气口处排出的气体为有压气体,该有压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即是指气体收集装置所在地的大气压强)。
为了方便收集或直接利用排气口处的有压气体,通常在排气口处可以设置气体导流管。
本发明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从液体中浮出后,可以从排气口处排出,在排气口处可以收集到有压气体。由于隔层的设置,使得更多的气体进行上浮,减少了随液体一起穿过通流口的气体的量,进而减少了从放水口中流出的气体的量,所以在排气口处收集到的气体的量增加了,因此提高了该装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的剖面图。
其中:1-进水管,2-进水口,3-入气口,4-出水口,5-能量收集仓,6-排气口,7-放水口,8-隔层,9-能量收集仓壁面,10-通流口,11-能量收集仓上壁面,12-能量收集仓下壁面,13-隔层Ⅰ,14-隔层Ⅱ,15-通流口Ⅰ,16-通流口Ⅱ,17-出水管,18-入水口,19-排水口,20-下壁面ⅰ,21-下壁面ⅱ,22-下壁面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示例性的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无实质形的改进,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5中,虚线示例性地表示液体,圆环示例性地表示气体。
如图1所示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包括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包括进水口2、入气口3和出水口4,所述出水口4与能量收集仓5连通,所述能量收集仓5包括排气口6和放水口7,且所述能量收集仓5水平安装或接近水平安装,所述能量收集仓5内设有隔层8,所述隔层8位于所述出水口4与放水口7之间,所述隔层8与能量收集仓壁面9之间设有通流口10和/或所述隔层中设有通流口。
所述能量收集仓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或其他合适的中空结构。所述能量收集仓水平安装,是指能量收集仓中的液体流动稳定时,液体流动方向是水平方向的,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之所以说明液体流动稳定时,是因为液体刚进入能量收集仓时或者液体即将流出能量收集仓时,液体可能具有竖直方向的速度。所述能量收集仓接近水平安装,一般是指工程中的误差或者安装环境所需,使得能量收集仓并不能是标准的水平方向安装;通常,能量收集仓中的液体流动稳定时,液体的流动方向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可以为30°-150°,优选60°-120°,更优选80°-100°。这里的液体速度,是指液体的整体速度,而非某个质点的速度。
所述能量收集仓水平安装或接近水平安装,是为了方便从进水管进入的气体在能量收集仓内进行上浮。
所述进水管通常是管道结构,根据不同需求,也可以设置成其他中空结构。
所述进水管、能量收集仓和隔层,可以是塑料、陶瓷、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质。
进水口的设置,可以使液体进入进水管;入气口的设置,可以使气体进入进水管。进水口也可以当做入气口(如图1所示),当液体从进水口处进入进水管时,进水口附近的气体也可以进入进水管;进水口和入气口也可以分开设置。
所述排气口通常位于能量收集仓的上侧,这是为了方便气体上浮后,从排气口中排出。
所述隔层是阻挡或减少气体通过的装置,其可以是薄片结构或其他立体形状, 且隔层的表面可以是曲面状的。所述薄片结构的厚度可以与进水管的厚度相等或者与能量收集仓壁的厚度相等或者是其他合适的厚度。
隔层表面的具体形状可以依据能量收集仓的截面形状,比如能量收集仓的截面是圆形时,隔层可以是圆形或其他形状;能量收集仓的截面是长方形时,隔层可以是长方形或其他形状。隔层表面(某一侧的面积)的面积可以是小于能量收集仓的截面面积,但根据情况所需,若隔层不与能量收集仓的截面平行时,隔层表面的面积(某一侧的面积)也可以大于或等于能量收集仓的截面面积。隔层的具体形状和大小不做限制,其需要阻挡或减少液体中的气泡随着液体流走即可。
通流口的设置,是便于隔层一侧的液体进入到另一侧。
所述能量收集仓壁面,是指能量收集仓的内壁面。所述能量收集仓壁面通常包括能量收集仓上壁面和能量收集仓下壁面。所述隔层与能量收集仓壁面之间设有通流口,可以是隔层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之间设有通流口或者隔层与能量收集仓下壁面之间设有通流口。所述隔层中设有通流口,即是在隔层上设置通流口。
所述隔层可以阻止或减小液体中的气泡随液体一起从放水口流出,其原理是:在能量收集仓中,气泡在液体的带动下会随着液体一起运动,但同时气泡也具有上浮的作用;当液体与气泡遇到隔层时,由于隔层的阻挡作用,会促使液体从通流口进入另一侧,而气泡水平方向的速度降低了,但是仍在进行上浮,因此液体流到放水口时,大部分的气体已经上浮,减少了随液体一起流出的气泡的量。
本实施例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工作过程:液体从进水口处进入进水管,入气口处的气体在液体的带动下,经入气口进入进水管;进入进水管中的液体带动气体一起沿进水管运动,经出水口进入能量收集仓内;在能量收集仓内,气体进行上浮,并可以经排气口排出,液体经通流口进入隔层的另一侧,并经放水口排出能量收集仓。在排气口处排出的气体为有压气体,该有压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即是指气体收集装置所在地的大气压强)。
为了方便收集或直接利用排气口处的有压气体,通常在排气口处可以设置气体导流管。
本实施例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中,气体从液体中浮出后,可以从排气口处排出,在排气口处可以收集到有压气体。由于隔层的设置,使得更多的气体进行上浮,减少了随液体一起穿过通流口的气体的量,进而减少了从放水口中流出的气体的量,所以在排气口处收集到的气体的量增加了,因此提高了该装置的效率。
通常,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放水口之间,这是为了避免气体还未进入到排气口就随液体排出。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流口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之间。
通常,能量收集仓的横截面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中点作为分界点,中点以上的称为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中点以下的称为能量收集仓下壁面;或者,也可以是气体收集装置正常工作时,位于通流口上侧的能量收集仓壁面为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位于通流口下侧的能量收集仓壁面称为能量收集仓的下壁面。所述壁面,是指能量收集仓的内壁面。
所述通流口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之间,说明通流口位于所述隔层的上侧、能量收集仓上壁面的下侧。在能量收集仓中,当液体与气泡遇到隔层时,由于隔层的阻挡作用,会促使液体从通流口进入另一侧,而液体中的气泡在液体的流动及隔层的作用下,会加快上浮到隔层的上侧,这就促使气泡可以从排气口处排出,以便于收集到更多的有压气体。
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放水口之间。在能量收集仓内,液体从放水口中流出之前,需要先经过排气口,以便于液体中的气泡上浮到排气口附近,并可以在排气口处进行收集。
如图2所示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隔层包括隔层Ⅰ13和隔层Ⅱ14,所述通流口包括通流口Ⅰ15和通流口Ⅱ16;隔层Ⅰ13位于出水口4与所述排气口6之间,通流口Ⅰ15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11与隔层Ⅰ13之间;隔层Ⅱ14位于排气口6与所述放水口7之间,通流口Ⅱ16位于能量收集仓下壁面12与隔层Ⅱ14之间。
通常,能量收集仓的横截面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中点作为分界点,中点以上的称为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中点以下的称为能量收集仓下壁面;或者,也可以是气体收集装置正常工作时,位于通流口Ⅰ上侧的能量收集仓壁面为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位于通流口Ⅱ下侧的能量收集仓壁面称为能量收集仓的下壁面。所述壁面,是指能量收集仓的内壁面。
所述通流口Ⅰ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Ⅰ之间,说明通流口Ⅰ位于所述隔层Ⅰ的上侧、能量收集仓上壁面的下侧。
所述通流口Ⅱ位于能量收集仓下壁面与所述隔层Ⅱ之间,说明通流口Ⅱ位于所述隔层Ⅱ的下侧、能量收集仓下壁面的上侧。
隔层Ⅰ、隔层Ⅱ及通流口Ⅰ、通流口Ⅱ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随液体流出的气泡的量,增加从排气口处排出的气泡的量,即在排气口处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有压气体,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避免能源的浪费。
如图3所示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还包括出水管17,出水管17包括入水口18和排水口19,入水口18通过所述放水口与能量收集仓连通。
所述入水口通过所述放水口与能量收集仓连通,是指入水口直接与放水口连通,也可以是出水管穿过放水口,即是入水口位于能量收集仓内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
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是指排气口的最低处高于入水口的最高处。所述“下方”、“最高处”、“最低处”是相对而言的,即可以是相对于能量收集仓内流动液体的最低液面所在的水平面。
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可以避免气体从入水口处进入出水管,从而在排气口处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气体。
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所述排气口6位于所述出水口4与所述放水口7之间;所述隔层包括隔层Ⅰ13,所述通流口包括通流口Ⅰ15;所述隔层Ⅰ13位于所述出水口4与所述排气口6之间,所述通流口Ⅰ15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11与所述隔层Ⅰ13之间;所述出水口4位于所述通流口Ⅰ15的下方;
所述隔层还包括隔层Ⅱ14,所述通流口还包括通流口Ⅱ16,所述隔层Ⅱ14位于所述排气口6与所述入水口18之间,所述通流口Ⅱ16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11与所述隔层Ⅱ14之间;所述入水口18位于所述通流口Ⅱ16的下方。
通常,能量收集仓的横截面的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中点作为分界点,中点以上的称为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中点以下的称为能量收集仓下壁面;或者,也可以是气体收集装置正常工作时,位于通流口Ⅰ、通流口Ⅱ上侧的能量收集仓壁面为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位于通流口Ⅰ、通流口Ⅱ下侧的能量收集仓壁面称为能量收集仓的下壁面。所述壁面,是指能量收集仓的内壁面。
所述“下方”是相对而言的,即可以是相对于能量收集仓内流动液体的最低液面所在的水平面。
所述通流口Ⅰ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Ⅰ之间,说明通流口Ⅰ位于所述隔层Ⅰ的上侧、能量收集仓上壁面的下侧。所述通流口Ⅱ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Ⅱ之间,说明通流口Ⅱ位于所述隔层的上侧、能量收集仓上壁面的下侧。
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通流口Ⅰ的下方,可以给反冲上来的气泡一个向上的速度,使得气泡更快地逸出液面,因而可以进一步减少随液体流出的气泡的量,在排气口处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气体。
液体要流出能量收集仓,需要从入水口处进入出水管,并从排水口处排出。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通流口Ⅱ的下方,就促使液体需要穿过通流口Ⅱ并向下流到入水口处才能够进入到出水管,这就可以进一步减少进入入水口处的气泡的量,即减少可随液体流出的气泡的量。
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通流口Ⅰ的下方,且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通流口Ⅱ的下方,使得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在排气口处收集到更多的有压气体,在排水口处排出的气泡量得到了很大的控制,明显地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通常,所述隔层Ⅰ的底端与能量收集仓的下壁面连接,这是为了避免液体带动气泡从隔层Ⅰ的底端流出。同理,所述隔层Ⅱ的底端与能量收集仓的下壁面连接,也是为了避免液体带动气泡直接从隔层Ⅱ的底端进入入水口。
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所述能量收集仓下壁面包括下壁面ⅰ20、下壁面ⅱ21、下壁面ⅲ22,下壁面ⅰ20和出水口4位于隔层Ⅰ13的同一侧,下壁面ⅱ21位于隔层Ⅰ13与隔层Ⅱ14之间,下壁面ⅲ22和入水口18位于隔层Ⅱ14的同一侧;隔层Ⅰ13的底端与下壁面ⅰ20连接,隔层Ⅰ13的顶端与下壁面ⅱ21连接;隔层Ⅱ14的底端与下壁面ⅲ22连接,隔层Ⅱ14的顶端与下壁面ⅱ21连接。
隔层Ⅰ、隔层Ⅱ与能量收集仓下壁面的设置,不仅可以达到提高气体收集装置的工作效率,收集到更多的有压气体,更是减小了能量收集仓所占的体积,更便于施工。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收集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截面面积。
所述能量收集仓的截面,是指液体流动稳定时,垂直于能量收集仓中的液体流动方向的平面切割能量收集仓所得到的截面;所述进水管的截面,是指垂直于进水管中的液体流动方向的平面切割进水管所得到的的截面。
能量收集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截面面积,是为了在液体流入能量收集仓时,减小液体的速度,进而有利于收集到更多的气体。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是竖直安装或接近竖直安装。
当进水管是直管结构时,所述进水管是竖直安装,是指进水管的管轴线是竖直方向的;所述进水管接近竖直安装,是指进水管的管轴线是接近竖直方向的;所述接近竖直方向是指进水管的管轴线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0-45°,最好是0-15°。当进水管不是直管结构时,所述进水管是竖直安装,是指与能量收集仓连通的部分进水管是竖直安装的。进水管进行竖直安装,是为了使液体在向下流动时,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使液体流动速度更大,液体流动速度的提高,更便于带动气体一起运动,在能量收集仓的排气口处,就会收集到更多的有压气体。
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水管内部,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水管外部,且所述进气口与大气相通。
通常,液体从进水口进入进水管时,也会带入进水口附近的气体进入进水管,但此时进入的气体体积较大,需要液体带动的作用才能将大气泡体积减小,需消耗一定的液体能量,且进入液体中的气体量也较少。进气管的设置,可以减小进入液体中的气体体积,便于气体随液体一起流动,同时,可以增加进入液体中的气体的量。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位于能量收集仓内液面的上方。
所述能量收集仓内液面,是指当能量收集仓内气体的压强达到P′时,能量收集仓内的最低液面;所述P′大于大气压强;所述排水口位于能量收集仓内液面的上方,可以使能量收集仓内气体压强较大。所述排水口的具体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进行设定,如果需要较高压强的有压气体,就可以将排水口的位置设定较高一些,即实际情况需要多大压强的有压气体(大于大气压的气体),就可设定相应高度的排水口。所述大气压强是指能量收集仓所在地的大气压强。
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是竖直安装或接近竖直安装。
当出水管是直管结构时,所述出水管是竖直安装,是指出水管的管轴线是竖直方向的;所述出水管接近竖直安装,是指出水管的管轴线是接近竖直方向的;所述接近竖直方向是指出水管的管轴线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为0-45°,最好是0-15°。当出水管不是直管结构时,所述出水管是竖直安装,是指与能量收集仓连通的部分出水管是竖直安装的。出水管进行竖直安装,是为了在满足高度所需的情况下,更节约材料,且更方便安装。
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所述管径是指管的内径。出水管的设置,不仅是为了引流能量收集装置中的液体,更是为了保证排气口中排出的气体为有压气体;出水管的管径大于进水管的管径,可以使出水管中液体流动更稳定,进而使排气口中流出的气体压强更稳定。
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引水管,所述引水管与进水口连通。
本发明的能量收集装通常是利用现有的自然河流,而很多自然环境并不利于整个装置的安装,引水管的设置,可以为整个装置安装在合适环境下提供基础。所述引水管的作用是引出水流,使水流通过进水口进入进水管。
为了较好地利用有压气体,所述排气口可以与泵水装置连通。该结构可以直接应用于泵水,以节约电、石油等其他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进水口、入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能量收集仓连通,所述能量收集仓包括排气口和放水口,且所述能量收集仓水平安装或接近水平安装,所述能量收集仓内设有隔层,所述隔层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放水口之间,所述隔层与能量收集仓壁面之间设有通流口和/或所述隔层中设有通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口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放水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隔层包括隔层Ⅰ和隔层Ⅱ,所述通流口包括通流口Ⅰ和通流口Ⅱ;所述隔层Ⅰ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通流口Ⅰ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Ⅰ之间;所述隔层Ⅱ位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放水口之间,所述通流口Ⅱ位于能量收集仓下壁面与所述隔层Ⅱ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包括入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所述放水口与能量收集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放水口之间;所述隔层包括隔层Ⅰ,所述通流口包括通流口Ⅰ;所述隔层Ⅰ位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通流口Ⅰ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Ⅰ之间;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通流口Ⅰ的下方;
所述隔层还包括隔层Ⅱ,所述通流口还包括通流口Ⅱ,所述隔层Ⅱ位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入水口之间,所述通流口Ⅱ位于能量收集仓上壁面与所述隔层Ⅱ之间;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通流口Ⅱ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仓下壁面包括下壁面ⅰ、下壁面ⅱ、下壁面ⅲ,所述下壁面ⅰ和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隔层Ⅰ的同一侧,所述下壁面ⅱ位于隔层Ⅰ与隔层Ⅱ之间,所述下壁面ⅲ和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隔层Ⅱ的同一侧;所述隔层Ⅰ的底端与下壁面ⅰ连接,所述隔层Ⅰ的顶端与下壁面ⅱ连接;所述隔层Ⅱ的底端与所述下壁面ⅲ连接,所述隔层Ⅱ的顶端与下壁面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管的截面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是竖直安装或接近竖直安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水管内部,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水管外部,且所述进气口与大气相通。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位于能量收集仓内液面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是竖直安装或接近竖直安装。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61941.5A CN107023527A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61941.5A CN107023527A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23527A true CN107023527A (zh) | 2017-08-08 |
Family
ID=5952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61941.5A Pending CN107023527A (zh) | 2016-01-29 | 2016-01-29 | 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23527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3196A (ja) * | 1993-10-01 | 1995-04-18 | Kiyuudenkou:Kk | エアー式定量ポンプ |
US6220822B1 (en) * | 1999-07-06 | 2001-04-24 | Boris Mikhailovich Khudenko | Airlift |
JP2003139097A (ja) * | 2001-11-05 | 2003-05-14 | Amuzu Kk | 容積式エアリフトポンプ |
CN200998609Y (zh) * | 2007-01-23 | 2008-01-02 | 章大初 | 气水分离器 |
CN102128151A (zh) * | 2010-01-15 | 2011-07-20 | 翟爱民 | 水流能量收集方法和装置 |
CN203694676U (zh) * | 2013-12-26 | 2014-07-09 | 金大地新能源(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 地热水供热系统地热水除气装置 |
CN103977602A (zh) * | 2013-02-07 | 2014-08-13 | 李进民 | 气液分离装置和具有该气液分离装置的污水处理装置 |
CN104696175A (zh) * | 2015-03-10 | 2015-06-10 | 陆明伟 | 一种低水头能量收集装置和方法 |
CN204570639U (zh) * | 2015-03-24 | 2015-08-19 | 绍兴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河道或小溪免电力水位提升供水系统 |
-
2016
- 2016-01-29 CN CN201610061941.5A patent/CN1070235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3196A (ja) * | 1993-10-01 | 1995-04-18 | Kiyuudenkou:Kk | エアー式定量ポンプ |
US6220822B1 (en) * | 1999-07-06 | 2001-04-24 | Boris Mikhailovich Khudenko | Airlift |
JP2003139097A (ja) * | 2001-11-05 | 2003-05-14 | Amuzu Kk | 容積式エアリフトポンプ |
CN200998609Y (zh) * | 2007-01-23 | 2008-01-02 | 章大初 | 气水分离器 |
CN102128151A (zh) * | 2010-01-15 | 2011-07-20 | 翟爱民 | 水流能量收集方法和装置 |
CN103977602A (zh) * | 2013-02-07 | 2014-08-13 | 李进民 | 气液分离装置和具有该气液分离装置的污水处理装置 |
CN203694676U (zh) * | 2013-12-26 | 2014-07-09 | 金大地新能源(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 地热水供热系统地热水除气装置 |
CN104696175A (zh) * | 2015-03-10 | 2015-06-10 | 陆明伟 | 一种低水头能量收集装置和方法 |
CN204570639U (zh) * | 2015-03-24 | 2015-08-19 | 绍兴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河道或小溪免电力水位提升供水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62756U (zh) | 一种反击式环空喷射吸气搅拌式浮选机 | |
CN208429896U (zh) | 一种旋流曝气气提污泥回流泵 | |
CN106830183A (zh) | 一种厨房用污水分离装置 | |
CN103406049B (zh) | 一种粉末活性炭投加方法及装置 | |
CN204563687U (zh) | 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 | |
CN206901980U (zh) | 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 |
CN208667161U (zh) | 一种基于多相流气浮的防堵塞溶气释放系统 | |
CN107023527A (zh) | 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收集装置 | |
CN107023521A (zh) | 一种能量收集装置 | |
CN205019779U (zh) | 分层浓缩装置 | |
CN107023525A (zh) | 一种设有隔层的能量收集装置 | |
CN107023524A (zh) | 一种设有隔层的气体产生装置 | |
CN107023526A (zh) | 一种设有隔层的有压气体收集装置 | |
CN110270140A (zh) | 一种自动排气气液分离器 | |
CN107023522A (zh) | 一种气体收集装置及排污方法 | |
CN107023528A (zh) | 一种有压气体收集装置 | |
CN107023523A (zh) | 一种有压气体产生装置 | |
CN2577970Y (zh) | 环流式旋风除尘器 | |
CN208123713U (zh) | 一种旋流立体四通管通 | |
CN209576290U (zh) |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塔溢流消泡结构 | |
CN209276196U (zh) | 一种旋流气浮分离装置 | |
CN201744202U (zh) | 沉淀池进水装置 | |
CN110876861A (zh) | 卧式泥水分离器 | |
CN106563347B (zh) | 一种湿法脱硫系统用石膏旋流的上清液缓存箱和应用 | |
CN107023520A (zh) | 一种能量过滤装置及能量收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8 Address after: 054100 No. 485, West Song Village, San Si Township, Nanhe County, Xingtai, Hebei Applicant after: Nanhe County Mi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7C, 1 building, 2 informatio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HUICHUANGXINNENG TECHNOLOGY CO., LTD.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