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0811A -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20811A
CN107020811A CN201611244702.XA CN201611244702A CN107020811A CN 107020811 A CN107020811 A CN 107020811A CN 201611244702 A CN201611244702 A CN 201611244702A CN 107020811 A CN107020811 A CN 107020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utilization rate
aggregate value
group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47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20811B (zh
Inventor
吉川英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20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0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20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20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 G06K15/1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by matrix printers using ink jet print heads
    • G06K15/105Multipass or interlaced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4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the variation of dot disposition or characteristics, e.g. dot number density, dot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降低图像的不均匀,并提高图像品质。本发明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头,其在预定方向上设置有具有多个喷嘴的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以及第三喷嘴组,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喷出液体;主扫描部,其使所述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副扫描部,其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头与所述介质进行相对移动;控制部,在使所述液体喷出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多个光栅线时,所述控制部分别将与各个所述光栅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所述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以及所述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通过交替地重复输送动作和点形成动作,从而在输送方向上形成多个由在移动方向上排列的点所构成的点列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动作为,将介质向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动作,点形成动作为,使在输送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第一喷嘴的第一喷嘴列以及在输送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第二喷嘴的第二喷嘴列向移动方向移动的同时,从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喷出液体从而在介质上形成点的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上述装置中,由于与第一喷嘴列和第二喷嘴列相对应的喷嘴的使用比率不平衡,因此存在有图像的深浅不均容易被目视确认从而使图像品质下降的这类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72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头,其在预定方向上设置有具有多个喷嘴的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以及第三喷嘴组,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喷出液体;主扫描部,其使所述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副扫描部,其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头与所述介质进行相对移动;控制部,在使所述液体喷出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多个光栅线时,所述控制部分别将与各个所述光栅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所述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以及所述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
根据该结构,由于与所形成的各个光栅线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因此在由第一喷嘴组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深浅被均匀化。此外,由于与所形成的各个光栅线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使固定的,因此在由第二喷嘴组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深浅被均匀化。此外,由于与所形成的各个光栅线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因此在由第三喷嘴组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深浅被均匀化。由此,由于使用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以及第三喷嘴组而形成的图像是通过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的图像的组合而形成的,因此降低了整体的图像的深浅不均。由此,能够提高图像品质。另外,喷嘴使用率是指,构成光栅线的所有点数中的、在一次向主扫描方向的扫描中从一个喷嘴被喷出的液滴(液体)数的比例。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与各个所述光栅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所述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以及所述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相同。
根据该结构,由于各个光栅线中的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和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相同,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品质。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从所述第一喷嘴组的中心起到预定位置为止为恒定,且从所述预定位置起随着趋向于所述第一喷嘴组的端部喷嘴而减少。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端部喷嘴的喷嘴使用率进行抑制,从而能够提高喷出稳定性。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喷嘴的喷嘴使用率为零。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喷出稳定性。
应用例5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还具备第四喷嘴组,所述第四喷嘴组具有多个喷嘴。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使图像的深浅不均降低的同时,提高生产率。
应用例6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喷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如下液体喷出装置的液体喷出方法,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头,其在预定方向上设置有具有多个喷嘴的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以及第三喷嘴组,并且具有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使所述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副扫描部,其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头与所述介质进行相对移动;控制部,在所述液体喷出方法中,在使所述液体喷出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多个光栅线时,分别将与各个所述光栅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所述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以及所述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
根据该结构,由于与所形成的各个光栅线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因此在由第一喷嘴组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深浅被均匀化。此外,由于与所形成的各个光栅线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因此在由第二喷嘴组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深浅被均匀化。此外,由于与所形成的各个光栅线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因此在由第三喷嘴组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深浅被均匀化。由此,由于使用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以及第三喷嘴组而形成的图像是通过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的图像的组合而形成的,因此降低了整体的图像的深浅不均。由此,能够提高图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的形成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区域中的对应喷嘴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掩膜图案的图。
图8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带区域中的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
图9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带区域中的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
图10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三带区域中的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
图1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他的掩膜图案的示例的图。
图12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头的结构的框图。
图13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的形成处理方法的说明图。
图1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区域中的对应喷嘴的说明图。
图1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掩膜图案的图。
图16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带区域中的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
图17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带区域中的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
图18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三带区域中的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
图19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四带区域中的第四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附图中,为了将各层或各部件设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而使各层或各部件的尺度与实际有所不同。
此外,在图2以及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而图示了X轴、Y轴以及Z轴,并且将对轴向进行图示的箭头标记的顶端侧设为“+侧”,将基端侧设为“-侧”。此外,在下文中,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或“主扫描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或“副扫描方向”,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头,其具有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使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副扫描部,其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头和介质进行相对移动;控制部。另外,液体喷出装置为,例如串行方式的喷墨打印机。以下,对液体喷出装置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液体喷出装置100具有作为副扫描部的输送单元20、作为主扫描部的滑架单元30、头单元40以及控制部60等。液体喷出装置100例如根据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图像形成数据),而通过控制部60来对各单元(输送单元20、滑架单元30、头单元40等)进行控制,从而在作为介质的纸张10上印刷图像(图像形成)。
滑架单元30为,用于使头41在预定的移动方向(图2所示的X轴方向,以下称为“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移动)的扫描单元。滑架单元30具有滑架31和滑架电机32等。滑架31对头41和墨盒6进行保持,所述头41具有能够相对于纸张10而喷出作为液体的油墨的多个喷嘴43(参照图3)。墨盒6对从头41被喷出的油墨进行贮留,并以相对于滑架31而拆装自如的方式被安装。滑架31能够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并通过滑架电机32而被驱动。由此,头41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被移动。
输送单元20为,用于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图2所示的Y方向)上对纸张10进行输送(移动)的输送单元。该输送单元20具有供纸辊21、输送电机22、输送辊23、压印板24和排纸辊25等。供纸辊21为,用于将被插入至纸插入口(未图示)中的纸张10向液体喷出装置100的内部进行供纸的辊。输送辊23为,将通过供纸辊21而被供给的纸张10输送至可进行印刷的区域的辊,且通过输送电机22而被驱动。压印板24对印刷中的纸张10进行支承。排纸辊25为,将纸张10向液体喷出装置100的外部排出的辊,且相对于可进行印刷的区域而被设置于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
头单元40为,用于将油墨作为液滴(以下也称为“油墨滴”)而向纸张10喷出的部件。头单元40具备头41,所述头41具有多个喷嘴43。由于该头41被搭载在滑架31上,因此当滑架31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时,头41也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头41在移动中于主扫描方向上喷出油墨,从而在纸张10上形成了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点的列(光栅线)。
控制部60为,用于实施液体喷出装置100的控制的部件。控制部60包括:接口部6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62、存储器63、单元控制电路64以及驱动信号生成部65。接口部61在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110与液体喷出装置100之间实施数据的发送与接收。CPU62为,用于实施打印机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为用于确保对CPU62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或作业区域等的部件,且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存储元件。
CPU62根据存储器63中所存储的程序,经由单元控制电路64而对各单元(输送单元20、滑架单元30、头单元40)进行控制。驱动信号生成部65生成用于对压电元件45(参照图4)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所述压电元件45使油墨从喷嘴43喷出。
在实施印刷时,控制部60在从喷嘴43朝向作为介质的纸张10喷出油墨的同时,通过作为扫描单元的滑架31而使头41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将该动作称为“循环”。由此,在纸张10上印刷有沿着主扫描方向而被形成的点的列(光栅线)。接下来,控制部60通过作为输送单元的输送单元20而在副扫描方向上对纸张10进行输送。通过控制部60重复进行上述动作,从而使光栅线被排列在纸张10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而在纸张10上形成了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与副扫描方向上的头41的宽度相比较窄的宽度而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输送纸张10,从而通过多次循环而形成一条光栅线。将上述动作称为n循环(n:整数)印刷,将第n次循环称为“循环n”。
接下来,对头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表示头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图4为表示头的结构的剖视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对由三个头41(第一头41a、第二头41b、第三头41c)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第一头41a、第二头41b、第三头41c分别针对每种油墨色而具备喷嘴列91。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黑色(K)、蓝绿色(C)、浅蓝绿色(LC)、品红色(M)、浅品红色(LM)、黄色(Y)每种油墨色而具备喷嘴列91。各喷嘴列91具备以固定的喷嘴间距dp而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嘴43。第一头41a的喷嘴列91的端部的喷嘴43a、以及第二头41b的喷嘴列91的端部的喷嘴43b在副扫描方向上偏离与喷嘴列91中的喷嘴间距dp相同大小的距离。此外,第二头41b的喷嘴列91的另一端部的喷嘴43c、以及第三头41c的喷嘴列91的端部的喷嘴43d在副扫描方向上偏离与喷嘴列91中的喷嘴间距dp相同大小的距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头41a、第二头41b和第三头41c沿着副扫描方向而交替(交错状)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三个头41(第一头41a、第二头41b、第三头41c)的对应一种颜色的喷嘴列与具有一个头41的对应一种颜色的喷嘴数的3倍的喷嘴数的喷嘴列95(图3的左侧所图示的假想的喷嘴列)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喷嘴列95而执行对应一种颜色的点记录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的头41成为,在喷嘴列95中具备对应于第一头41a而排列有多个喷嘴43的第一喷嘴组95a、对应于第二头41b而排列有多个喷嘴43的第二喷嘴组95b、和对应于第三头41c而排列有多个喷嘴43的第三喷嘴组95c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喷嘴间距dp与印刷介质P上的像素间距相等。
此外,如图4所示,各头41具备喷嘴板42,并且在喷嘴板42上形成有喷嘴43。在喷嘴板42的上侧(+Z轴侧)且与喷嘴43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与喷嘴43连通的空腔47。并且,在头41的空腔47中被供给有墨盒6中所贮留的油墨。
在空腔47的上侧(+Z轴侧)配置有振动板44和压电元件45,所述振动板44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进行振动从而使空腔47内的容积扩大以及缩小,所述压电元件45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伸缩从而使振动板44振动。通过压电元件45在上下方向上进行伸缩而使振动板44进行振动,从而使得振动板44使空腔47内的容积扩大缩小,由此使空腔47被加压。由此,空腔47内的压力发生变动,从而使被供给到空腔47内的油墨通过喷嘴43作为油墨滴46而被喷出。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纵向振动型的压电元件45的加压单元,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对下电极、压电体层和上电极进行层叠形成而得到的挠曲变形型的压电元件。此外,作为压力产生单元,也可以使用在振动板与电极之间产生静电并通过静电力而使振动板变形从而从喷嘴喷出油墨滴的、所谓的静电式致动器等。而且,也可以为具有如下结构的头,即,使用发热体而在喷嘴内产生气泡,通过该气泡而使油墨作为油墨滴被喷出的结构。
接下来,对液体喷出方法(图像的形成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图5为表示图像的形成处理方法的说明图。具体而言,其图示了各点形成动作时的纸张与假想的喷嘴列9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液体喷出方法为,在使液体喷出而在介质上形成多个光栅线时,分别将与各光栅线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以及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的方法。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第一喷嘴组95a、第二喷嘴组95b以及第三喷嘴组95c喷出油墨而在纸张上形成多个光栅线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以由第一喷嘴组95a、第二喷嘴组95b和第三喷嘴组95c构成的假想的喷嘴列95(参照图3)为示例来进行说明。另外,为了简化说明,而将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的数量设定为16个。具体而言,将第一喷嘴组95a的副扫描方向最上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设为#1并沿着第一喷嘴组95a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而依次标记喷嘴编号,将第一喷嘴组95a的副扫描方向最下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标记为#16。此外,将配置于第一喷嘴组95a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的第二喷嘴组95b的副扫描方向最上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设为#17并沿着第二喷嘴组95b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而依次标记喷嘴编号,将第二喷嘴组95b的副扫描方向最下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标记为#32。此外,将配置于第二喷嘴组95b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的第三喷嘴组95c的副扫描方向最上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设为#33并沿着第三喷嘴组95c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而依次标记喷嘴编号,将第三喷嘴组95c的副扫描方向最下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标记为#48。
并且,控制部60通过对输送单元20、作为主扫描部的滑架单元30、头单元40等进行控制,从而形成光栅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循环8而形成光栅线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虽然在图5中,以喷嘴列95相对于纸张而进行移动的方式来描绘,但实际上是纸张在输送方向上进行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循环与循环之间所实施的输送动作中,以与6个点的量的输送量相对应的方式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纸张。并且,通过循环1至循环8而形成点(图像)。以后,同样地,通过循环2至循环9而形成点(图像)。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方法所涉及的带区域Ba(参照图6)中的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使用率进行说明。带区域Ba为,通过循环8而形成的图像的6×8像素的单位区域。
此外,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使用率是指,相对于所形成的一条光栅线(例如,光栅线L1)的所有点数的第一喷嘴组95a所贡献的点数的比例。即,是指对光栅线L1的形成作出贡献的第一喷嘴组95a的所有喷嘴43的点数的比例。
同样地,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使用率是指,相对于所形成的一条光栅线(例如,光栅线L1)的所有点数的第二喷嘴组95b所贡献的点数的比例。即,是指对光栅线L1的形成作出贡献的第二喷嘴组95b的所有喷嘴43的点数的比例。
同样地,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使用率是指,相对于所形成的一条光栅线(例如,光栅线L1)的所有点数的第三喷嘴组95c所贡献的点数的比例。即,是指对光栅线L1的形成作出贡献的第三喷嘴组95c的所有喷嘴43的点数的比例。
图6为表示带区域中的对应喷嘴的说明图,图7为表示掩膜图案的图。此外,图8为表示带区域中的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图9为表示带区域中的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图10为表示带区域中的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另外,在图6中,对与带区域Ba相对应的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喷嘴编号#1至#48)进行标注。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带区域Ba由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43(喷嘴编号#1至#16)所对应的第一带区域Ba1、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43(喷嘴编号#17至#32)所对应的第二带区域Ba2、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43(喷嘴编号#33至#48)所对应的第三带区域Ba3构成。
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1与第一带线BL1相对应。在此,第一带线BL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1、#7、#13)、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9、#25、#31)和第三喷嘴组95c的两个喷嘴43(喷嘴#37、#43)。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2与第二带线BL2相对应。在此,第二带线BL2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2、#8、#14)、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20、#26、#32)和第三喷嘴组95c的两个喷嘴43(喷嘴#38、#44)。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3与第三带线BL3相对应。在此,第三带线BL3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3、#9、#15)、第二喷嘴组95b的两个喷嘴43(喷嘴#21、#27)和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3、#39、#45)。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4与第四带线BL4相对应。在此,第四带线BL4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4、#10、#16)、第二喷嘴组95b的两个喷嘴43(喷嘴#22、#28)和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4、#40、#46)。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5与第五带线BL5相对应。在此,第五带线BL5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a的两个喷嘴43(喷嘴#5、#11)、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7、#23、#29)和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5、#41、#47)。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6与第六带线BL6相对应。在此,第六带线BL6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a的两个喷嘴43(喷嘴#6、#12)、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8、#24、#30)和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6、#42、#48)。
并且,在从构成带区域Ba的第一喷嘴组95a、第二喷嘴组95b以及第三喷嘴组95c喷出油墨而在纸张10上形成多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时,控制部60根据图7所示的掩膜图案M1,而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并且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而且,还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掩膜图案M1为,针对每个喷嘴43(喷嘴#1至喷嘴#48)来分配喷嘴使用率的图案。更详细而言,其为根据相对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而出现的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的出现率,而对各个喷嘴43(喷嘴#1至喷嘴#48)的喷嘴使用率进行规定的图案。在此,在掩膜图案M1中,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使用率被设定为随着趋向于端部喷嘴(喷嘴#1以及喷嘴#16)而减少。同样地,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使用率被设定为随着趋向于端部喷嘴(喷嘴#17以及喷嘴#32)而减少。同样地,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使用率被设定为随着趋向于端部喷嘴(喷嘴#33以及喷嘴#48)而减少。这是为了确保喷出稳定性。另外,也可以将第一喷嘴组95a的端部喷嘴(喷嘴#1以及喷嘴#16)的喷嘴使用率设定为零。而且,能够提高喷出稳定性。此外,第二以及第三喷嘴组95b、95c的端部喷嘴(喷嘴#17以及喷嘴#32、喷嘴#33以及喷嘴#48)的喷嘴使用率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而设定为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第一带区域Ba1中的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使用率在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带线BL(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且固定。
详细而言,与第一带线BL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1、#7、#1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二带线BL2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2、#8、#1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三带线BL3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3、#9、#1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四带线BL4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4、#10、#1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五带线BL5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两个喷嘴43(喷嘴#5、#1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六带线BL6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两个喷嘴43(喷嘴#6、#1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根据以上内容,由于在通过第一喷嘴组95a所对应的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而被构成的第一带区域Ba1(参照图6)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33%且固定,因此由第一喷嘴组95a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另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说,与各个第一至第六带线BL1、BL2、BL3、BL4、BL5、BL6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
此外,如图9所示,第二带区域Ba2中的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使用率在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带线BL(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且固定。
详细而言,与第一带线BL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9、#25、#3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二带线BL2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20、#26、#3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三带线BL3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两个喷嘴43(喷嘴#21、#2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四带线BL4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两个喷嘴43(喷嘴#22、#2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五带线BL5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7、#23、#29)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六带线BL6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8、#24、#30)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根据以上内容,由于在通过第二喷嘴组95b所对应的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而被构成的第二带区域Ba2(参照图6)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33%且固定,因此由第二喷嘴组95b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另外,如图9所示,也可以说,与各个第一至第六带线BL1、BL2、BL3、BL4、BL5、BL6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
此外,如图10所示,第三带区域Ba3中的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使用率在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带线BL(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且固定。
详细而言,与第一带线BL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两个喷嘴43(喷嘴#37、#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二带线BL2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两个喷嘴43(喷嘴#38、#4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三带线BL3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3、#39、#4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四带线BL4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4、#40、#4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五带线BL5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5、#41、#4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此外,与第六带线BL6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6、#42、#4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
根据以上内容,由于在通过第三喷嘴组95c所对应的第一带线BL1至第六带线BL6而被构成的第三带区域Ba3(参照图6)内,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33%且固定,因此由第三喷嘴组95c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说,与各个第一至第六带线BL1、BL2、BL3、BL4、BL5、BL6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
以上,由于在各第一至第三带区域Ba1、Ba2、Ba3中,各个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因此由通过第一至第三带区域Ba1、Ba2、Ba3而被构成的带区域Ba所形成的图像是由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的图像的组合所形成的,因此不易被目视确认为深浅不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第一至第三带区域Ba1、Ba2、Ba3中,将各自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并且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和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相同。而且,还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相同。
具体而言,与光栅线L1相对应的第一带线BL1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1、#7、#1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一带线BL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9、#25、#3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一带线BL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两个喷嘴43(喷嘴#37、#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在与光栅线L1相对应的第一带线BL1中,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与对应于光栅线L1的第一带线BL1相对应的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2相对应的第二带线BL2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2、#8、#1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二带线BL2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20、#26、#3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二带线BL2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两个喷嘴43(喷嘴#38、#4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在与光栅线L2相对应的第二带线BL2中,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与对应于光栅线L2的第二带线BL2相对应的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3相对应的第三带线BL3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3、#9、#1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三带线BL3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两个喷嘴43(喷嘴#21、#2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三带线BL3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3、#39、#4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在与光栅线L3相对应的第三带线BL3中,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与对应于光栅线L3的第三带线BL3相对应的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4相对应的第四带线BL4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三个喷嘴43(喷嘴#4、#10、#1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四带线BL4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两个喷嘴43(喷嘴#22、#2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四带线BL4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4、#40、#4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在与光栅线L4相对应的第四带线BL4中,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对应于光栅线L4的、与第四带线BL4相对应的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5相对应的第五带线BL5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两个喷嘴43(喷嘴#5、#1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五带线BL5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7、#23、#29)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五带线BL5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5、#41、#4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在与光栅线L5相对应的第五带线BL5中,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与对应于光栅线L5的第五带线BL5相对应的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六带线BL6的第一喷嘴组95a的两个喷嘴43(喷嘴#6、#1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六带线BL6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b的三个喷嘴43(喷嘴#18、#24、#30)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与第六带线BL6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c的三个喷嘴43(喷嘴#36、#42、#4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33%,在与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六带线BL6中,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与对应于光栅线L6的第六带线BL6相对应的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根据以上内容,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6)中的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和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即,对于各个光栅线而言,各个第一至第三喷嘴组95a、95b、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被固定(均匀)地分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品质。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掩膜图案M1的结构并未被特别限定。在下文中,图示了其他的掩膜图案的示例。图11为表示其他的掩膜图案的示例的图。如图11所示,本示例的掩膜图案M1’也是,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而且,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进一步,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也成为固定的掩膜图案,且所述掩膜图案M1’是针对每个喷嘴43(喷嘴#1至喷嘴#48)而对喷嘴使用率进行分配的图案。而且,根据掩膜图案M1’,通过从各个喷嘴43(喷嘴#1至喷嘴#48)喷出油墨,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在此,掩膜图案M1’被设定为,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使用率从第一喷嘴组95a的中心起到预定位置为止为固定,并从预定位置起随着趋向于第一喷嘴组95a的端部喷嘴(喷嘴#1以及喷嘴#16)而减少。这是为了确保喷出稳定性。此外,也可以对掩膜图案M1和掩膜图案M1’进行组合。例如,能够对与掩膜图案M1的第二喷嘴组95b相对应的部分和与掩膜图案M1’的第二喷嘴组95b相对应的部分进行重组从而应用。即,能够针对每个喷嘴组单位而进行组合。以此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应用其他的方式的掩膜图案。即,只要是第一喷嘴组95a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第二喷嘴组95b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第三喷嘴组95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的掩膜图案即可,并未被特别限定。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由于在带区域Ba中,各个第一至第三带区域Ba1、Ba2、Ba3中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因而通过该带区域Ba而被形成的图像具有固定的浓度,因此不易被目视确认为深浅不均。此外,由于各个第一至第三带区域Ba1、Ba2、Ba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品质。此外,例如,即使在各个第一至第三头41a、41b、41c间的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下,由于各个第一至第三带区域Ba1、Ba2、Ba3中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因而形成图像的面内的组合是均匀的,因此也能够降低图像的深浅不均。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a的基本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0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参照图1以及图2)。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具体而言,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具备三个头41的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进一步具备拥有多个喷嘴的第四喷嘴组、即具备四个头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头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为表示头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如图12所示,由四个头410(第一头410a、第二头410b、第三头410c、第四头410d)构成。第一头410a、第二头410b、第三头410c、第四头410d分别针对每种油墨色而具备喷嘴列910。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黑色(K)、蓝绿色(C)、浅蓝绿色(LC)、品红色(M)、浅品红色(LM)、黄色(Y)每种油墨色而具备喷嘴列910。各喷嘴列910具备以固定的喷嘴间距dp而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喷嘴43。第一头410a的喷嘴列910的端部的喷嘴43a、以及第二头410b的喷嘴列910的端部的喷嘴43b在副扫描方向上偏离与喷嘴列910中的喷嘴间距dp相同大小的距离。此外,第二头410b的喷嘴列910的另一端部的喷嘴43c、以及第三头410c的喷嘴列910的端部的喷嘴43d在副扫描方向上偏离与喷嘴列910中的喷嘴间距dp相同大小的距离。此外,第三头410c的喷嘴列910的另一端部的喷嘴43e、以及第四头410d的喷嘴列910的端部的喷嘴43f在副扫描方向上偏离与喷嘴列910中的喷嘴间距dp相同大小的距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头410a、第二头410b、第三头410c和第四头410d沿着副扫描方向而交替(交错状)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四个头410(第一头410a、第二头410b、第三头410c、第四头410d)的对应一种颜色的喷嘴列与具有一个头410的对应一种颜色的喷嘴数的4倍的喷嘴数的喷嘴列950(图12的左侧所图示的假想的喷嘴列)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用喷嘴列950而执行对应一种颜色的点记录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的头410成为,在喷嘴列950中具备对应于第一头410a而排列有多个喷嘴43的第一喷嘴组950a、对应于第二头410b而排列有多个喷嘴43的第二喷嘴组950b、对应于第三头410c而排列有多个喷嘴43的第三喷嘴组950c、对应于第四头410d而排列有多个喷嘴43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喷嘴间距dp与印刷介质P上的像素间距相等。另外,由于头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参照图4)。
接下来,对液体喷出方法(图像的形成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图13为表示图像的形成处理方法的说明图。具体而言,其图示了各点形成动作时的纸张与假想的喷嘴列95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由第一喷嘴组950a、第二喷嘴组950b、第三喷嘴组950c和第四喷嘴组950d构成的假想的喷嘴列950为示例来进行说明。另外,为了简化说明,而将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数量设定为12个。具体而言,将第一喷嘴组950a的副扫描方向最上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设为#1并沿着第一喷嘴组950a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而依次标记喷嘴编号,将第一喷嘴组950a的副扫描方向最下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标记为#12。此外,将配置于第一喷嘴组950a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副扫描方向最上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设为#13并沿着第二喷嘴组950b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而依次标记喷嘴编号,将第二喷嘴组950b的副扫描方向最下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标记为#24。此外,将配置于第二喷嘴组950b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副扫描方向最上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设为#25并沿着第三喷嘴组950c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而依次标记喷嘴编号,将第三喷嘴组950c的副扫描方向最下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标记为#36。此外,将配置于第三喷嘴组950c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副扫描方向最上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设为#37并沿着第四喷嘴组950d的副扫描方向下游侧而依次标记喷嘴编号,将第四喷嘴组950d的副扫描方向最下游侧的喷嘴43的喷嘴编号标记为#48。
并且,控制部60通过对输送单元20、作为主扫描部的滑架单元30、头单元40等进行控制,从而形成光栅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循环6而形成光栅线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虽然在图13中,以喷嘴列950相对于纸张而进行移动的方式来描绘,但实际上是纸张在输送方向进行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循环与循环之间所实施的输送动作中,以与8个点的量的输送量相对应的方式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纸张。并且,通过循环1至循环6而形成点(图像)。以后,同样地,通过循环2至循环7而形成点(图像)。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方法所涉及的带区域Ba’(参照图14)中的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进行说明。带区域Ba’是指,与通过循环6而完成的光栅线相对应的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配置区域。
此外,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使用率是指,相对于所形成的一条光栅线(例如,光栅线L1)的所有点数的第一喷嘴组950a所贡献的点数的比例。即,是指对光栅线L1的形成作出贡献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所有喷嘴43的点数的比例。
同样地,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使用率是指,相对于所形成的一条光栅线(例如,光栅线L1)的所有点数的第二喷嘴组950b所贡献的点数的比例。即,是指对光栅线L1的形成作出贡献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所有喷嘴43的点数的比例。
同样地,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使用率是指,相对于所形成的一条光栅线(例如,光栅线L1)的所有点数的第三喷嘴组950c所贡献的点数的比例。即,是指对光栅线L1的形成作出贡献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所有喷嘴43的点数的比例。
同样地,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使用率是指,相对于所形成的一条光栅线(例如,光栅线L1)的所有点数的第四喷嘴组950d所贡献的点数的比例。即,是指对光栅线L1的形成作出贡献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所有喷嘴43的点数的比例。
图14为表示带区域中的对应喷嘴的说明图,图15为表示掩膜图案的图。此外,图16为表示带区域中的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图17为表示带区域中的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图18为表示带区域中的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图19为表示带区域中的第四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图。另外,在图14中,对各个喷嘴43标注喷嘴编号#1至#48。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带区域Ba’由与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43(喷嘴编号#1至#12)所对应的第一带区域Ba11、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43(喷嘴编号#13至#24)所对应的第二带区域Ba21、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43(喷嘴编号#25至#36)所对应的第三带区域Ba31、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43(喷嘴编号#37至#48)所对应的第四带区域Ba41构成。
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1与第一带线BL11相对应。在此,第一带线BL1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1、#9)、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7)、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5、#33)和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1)。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2与第二带线BL21相对应。在此,第二带线BL2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2、#10)、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8)、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6、#34)和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2)。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3与第三带线BL31相对应。在此,第三带线BL3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3、#11)、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9)、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7、#35)和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3)。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4与第四带线BL41相对应。在此,第四带线BL4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4、#12)、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20)、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8、#36)和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4)。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5与第五带线BL51相对应。在此,第五带线BL5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5)、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3、#21)、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29)和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7、#45)。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6与第六带线BL61相对应。在此,第六带线BL6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6)、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4、#22)、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0)和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8、#46)。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7与第七带线BL71相对应。在此,第七带线BL7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7)、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5、#23)、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1)和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9、#47)。
此外,在主扫描方向上,光栅线L8与第八带线BL81相对应。在此,第八带线BL81被分配给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8)、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6、#24)、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2)和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40、#48)。
并且,在从构成带区域Ba’的第一喷嘴组950a、第二喷嘴组950b、第三喷嘴组950c以及第四喷嘴组950d喷出油墨而在纸张10上形成多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时,控制部60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并且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而且,还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根据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而且,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进一步,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的掩膜图案M2,而从各个喷嘴43(喷嘴#1至喷嘴#48)喷出油墨。掩膜图案M2为,针对每个喷嘴43(喷嘴#1至喷嘴#48)来分配喷嘴使用率的图案。由此,形成了基于相对于各个喷嘴43(喷嘴#1至喷嘴#48)而规定了喷嘴使用率的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在此,掩膜图案M2被设定为,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使用率从第一喷嘴组950a的中心起到预定位置为止为固定,并从预定位置起随着趋向于第一喷嘴组950a的端部喷嘴(喷嘴#1以及喷嘴#12)而减少。此外,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使用率被设定为,从第二喷嘴组950b的中心起到预定位置为止为固定,并从预定位置起随着趋向于第二喷嘴组950b的端部喷嘴(喷嘴#13以及喷嘴#24)而减少。此外,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使用率被设定为,从第三喷嘴组950c的中心起到预定位置为止为固定,并从预定位置起随着趋向于第三喷嘴组950c的端部喷嘴(喷嘴#25以及喷嘴#36)而减少。同样地,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使用率被设为,从第四喷嘴组950d的中心起到预定位置为止为固定,并从预定位置起随着趋向于第四喷嘴组950d的端部喷嘴(喷嘴#37以及喷嘴#48)而减少。这是为了确保喷出稳定性。
图16为,图示了根据掩膜图案M2而从各个喷嘴43(喷嘴#1至喷嘴#48)喷出油墨时的各个带区域(Ba11至Ba81)的喷嘴使用率的图。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带区域Ba11中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使用率在从第一带线BL11到第八带线BL81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带线BL(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且固定。
详细而言,与第一带线BL1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1、#9)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二带线BL2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2、#10)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三带线BL3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3、#1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四带线BL4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4、#1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五带线BL5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六带线BL6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七带线BL7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八带线BL8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根据以上内容,由于在通过第一喷嘴组950a所对应的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而被构成的第一带区域Ba11(参照图14)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25%且固定,因此由第一带区域Ba11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另外,如图16所示,也可以说,与各个第一至第八带线BL11、BL21、BL31、BL41、BL51、BL61、BL71、BL81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
此外,如图17所示,第二带区域Ba21中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使用率在从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带线BL(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且固定。
详细而言,与第一带线BL1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二带线BL2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三带线BL3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9)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四带线BL4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20)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五带线BL5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3、#2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六带线BL6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4、#2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七带线BL7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5、#2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八带线BL8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6、#2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根据以上内容,由于在通过第二喷嘴组950b所对应的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而被构成的第二带区域Ba21(参照图14)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25%且固定,因此由第二带区域Ba21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另外,如图17所示,也可以说,与各个第一至第八带线BL11、BL21、BL31、BL41、BL51、BL61、BL71、BL8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
此外,如图18所示,第三带区域Ba31中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使用率在从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带线BL(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且固定。
详细而言,与第一带线BL1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5、#3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二带线BL2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6、#3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三带线BL3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7、#3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四带线BL4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8、#3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五带线BL5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29)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六带线BL6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0)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七带线BL7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八带线BL8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根据以上内容,由于在通过第三喷嘴组950c所对应的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而被构成的第三带区域Ba31(参照图14)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25%且固定,因此由第三带区域Ba31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因此,不易被目视确认为深浅不均。另外,如图18所示,也可以说,与各个第一至第八带线BL11、BL21、BL31、BL41、BL51、BL61、BL71、BL8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
此外,如图19所示,第四带区域Ba41中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使用率在从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带线BL(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且固定。
详细而言,与第一带线BL1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二带线BL2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三带线BL3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四带线BL4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五带线BL5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7、#4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六带线BL6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8、#4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七带线BL7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9、#4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此外,与第八带线BL8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40、#4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
根据以上内容,由于在通过第四喷嘴组950d所对应的第一带线BL11至第八带线BL81而被构成的第四带区域Ba41(参照图14)中,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25%且固定,因此由第四带区域Ba41所形成的图像的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另外,如图19所示,也可以说,与各个第一至第八带线BL11、BL21、BL31、BL41、BL51、BL61、BL71、BL8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
以上,由于在各个第一至第四带区域Ba11、Ba21、Ba31、Ba41中,各个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因而通过第一至第四带区域Ba11、Ba21、Ba31、Ba41而被形成的图像是由面内的深浅被均匀化的图像的组合而形成的,因此不易被目视确认为深浅不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第一至第四带区域Ba11、Ba21、Ba31、Ba41中,将各个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均匀,并且将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与各个光栅线(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相同。
具体而言,与光栅线L1相对应的第一带线BL11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1、#9)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一带线BL1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一带线BL1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5、#3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一带线BL1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因此,在与光栅线L1相对应的第一带线BL11中,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相对于与光栅线L1相对应的第一带线BL11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2相对应的第二带线BL21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2、#10)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二带线BL2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二带线BL2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6、#3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二带线BL2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因此,在与光栅线L2相对应的第二带线BL21中,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相对于与光栅线L2相对应的第二带线BL21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3相对应的第三带线BL31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3、#1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三带线BL3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19)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三带线BL3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7、#3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三带线BL3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因此,在与光栅线L3相对应的第三带线BL31中,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相对于与光栅线L3相对应的第三带线BL31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4相对应的第四带线BL41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两个喷嘴43(喷嘴#4、#1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四带线BL4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一个喷嘴43(喷嘴#20)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四带线BL4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两个喷嘴43(喷嘴#28、#3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四带线BL4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一个喷嘴43(喷嘴#4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因此,在与光栅线L4相对应的第四带线BL41中,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相对于与光栅线L4相对应的第四带线BL41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5相对应的第五带线BL51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五带线BL5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3、#2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五带线BL5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29)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五带线BL5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7、#45)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因此,在与光栅线L5相对应的第五带线BL51中,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相对于与光栅线L5相对应的第五带线BL51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均等的。
此外,与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六带线BL61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六带线BL6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4、#2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六带线BL6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0)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六带线BL6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8、#46)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因此,在与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六带线BL61中,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相对于与光栅线L6相对应的第六带线BL61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7相对应的第七带线BL71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七带线BL7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5、#2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七带线BL7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七带线BL7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39、#47)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因此,在与光栅线L7相对应的第七带线BL71中,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相对于与光栅线L7相对应的第七带线BL71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此外,与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八带线BL81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一个喷嘴43(喷嘴#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八带线BL81相对应的第二喷嘴组950b的两个喷嘴43(喷嘴#16、#24)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八带线BL81相对应的第三喷嘴组950c的一个喷嘴43(喷嘴#32)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与第八带线BL81相对应的第四喷嘴组950d的两个喷嘴43(喷嘴#40、#48)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大约为25%。因此,在与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八带线BL81中,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另外,也可以说,相对于与光栅线L8相对应的第八带线BL81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是固定的。
根据以上内容,各个光栅线(例如,光栅线L1至光栅线L8)中的第一喷嘴组950a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第二喷嘴组950b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第三喷嘴组950c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第四喷嘴组950d的喷嘴43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即,相对于各个光栅线而言,各个第一至第四喷嘴组950a、950b、950c、950d的喷嘴使用率被均等地分配。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品质。
以上,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由于在带区域Ba’内,各个第一至第四带区域Ba11、Ba21、Ba31、Ba41中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因而由该带区域Ba’所形成的图像始终具有固定的浓度,因此不易被目视确认为深浅不均。此外,由于各个第一至第四带区域Ba11、Ba21、Ba31、Ba41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相同,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图像品质。
此外,例如,即使在各个第一至第四头410a、410b、410c、410d间的位置发生偏离的情况下,由于各个第一至第四带区域Ba11、Ba21、Ba31、Ba41中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为固定,因而形成图像的面内的组合是均等的,因此也能够减少图像的不均匀。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或改良等。以下对改变例进行叙述。
改变例1
虽然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具备多个头41(41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头也可以为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相对于构成被设置于一个头上的多个喷嘴的喷嘴列,而构成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即可。即,只要是具备多个喷嘴组并以该喷嘴组的数量以上的循环数来形成各个光栅线的结构即可。即使采用这种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改变例2
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方法(图像的形成处理方法)中,应用了各个光栅线L(L1~L6)仅通过以多个循环(循环8)而使各个第一喷嘴组95a、95b、95c互相部分地重叠(POL)从而被构成的多循环记录方法(Full POL),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包括部分地重叠(POL)在内的多循环记录方法。即使采用这种方式,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符号说明
10…纸张(介质);20…输送单元(副扫描部);30…滑架单元(主扫描部);41…头;41a…第一头;41b…第二头;41c…第三头;43…喷嘴;60…控制部;95a…第一喷嘴组;95b…第二喷嘴组;95c…第三喷嘴组;100、100a…液体喷出装置;410…头;410a…第一头;410b…第二头;410c…第三头;410d…第四头;950a…第一喷嘴组;950b…第二喷嘴组;950c…第三喷嘴组;950d…第四喷嘴组;L(L1~L8)…光栅线。

Claims (6)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头,其在预定方向上设置有具有多个喷嘴的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以及第三喷嘴组,并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喷出液体;
主扫描部,其使所述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
副扫描部,其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头与所述介质进行相对移动;
控制部,
在使所述液体喷出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多个光栅线时,所述控制部分别将与各个所述光栅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所述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以及所述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与各个所述光栅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所述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以及所述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从所述第一喷嘴组的中心起到预定位置为止为固定,且从所述预定位置起随着趋向于所述第一喷嘴组的端部喷嘴而减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部喷嘴的喷嘴使用率为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还具备第四喷嘴组,所述第四喷嘴组具有多个喷嘴。
6.一种液体喷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如下液体喷出装置的液体喷出方法,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头,其在预定方向上设置有具有多个喷嘴的第一喷嘴组、第二喷嘴组以及第三喷嘴组,并且具有能够相对于介质而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使所述头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扫描;副扫描部,其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使所述头与所述介质进行相对移动;控制部,
在所述液体喷出方法中,在使所述液体喷出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多个光栅线时,分别将与各个所述光栅线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所述第二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以及所述第三喷嘴组的喷嘴使用率的合计值设为固定。
CN201611244702.XA 2016-01-05 2016-12-29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方法 Active CN1070208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0396 2016-01-05
JP2016000396A JP6607043B2 (ja) 2016-01-05 2016-01-05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0811A true CN107020811A (zh) 2017-08-08
CN107020811B CN107020811B (zh) 2020-06-23

Family

ID=57737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4702.XA Active CN107020811B (zh) 2016-01-05 2016-12-29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5693B2 (zh)
EP (1) EP3228464B1 (zh)
JP (1) JP6607043B2 (zh)
CN (1) CN1070208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6473A (zh) * 2018-02-09 2019-08-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CN111319356A (zh) * 2018-12-17 2020-06-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4611B2 (ja) * 2018-11-30 2023-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吐出調整方法、及び吐出調整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2991A (ja) * 2000-02-03 2001-08-0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1327689A (zh) * 2007-06-19 2008-1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2039727A (zh) * 2009-10-14 2011-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US20150054871A1 (en) * 2013-08-26 2015-02-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oplet discharging method an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233216T2 (de) 1991-08-02 2004-07-08 Canon K.K.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erfahren
JP3184570B2 (ja) 1991-08-02 2001-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NL1013063C2 (nl) * 1999-09-16 2001-03-19 Ocu Technologies B V Printkop voor een inkjet printer.
JP4211280B2 (ja) * 2002-05-08 2009-01-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数の印刷ヘッドを用いる印刷
US6896348B2 (en) 2002-07-23 2005-05-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program, and printing medium
JP4411028B2 (ja) 2002-07-23 2010-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JP4502362B2 (ja) * 2003-10-01 2010-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177991A (ja) * 2003-12-15 2005-07-0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692054B2 (ja) * 2005-04-18 2011-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印刷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69189B2 (ja) 2007-12-10 2013-03-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方法、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12143B2 (ja) * 2008-04-15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2991A (ja) * 2000-02-03 2001-08-07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1327689A (zh) * 2007-06-19 2008-1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2039727A (zh) * 2009-10-14 2011-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US20150054871A1 (en) * 2013-08-26 2015-02-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oplet discharging method an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6473A (zh) * 2018-02-09 2019-08-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CN111319356A (zh) * 2018-12-17 2020-06-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11319356B (zh) * 2018-12-17 2022-07-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20811B (zh) 2020-06-23
EP3228464B1 (en) 2020-10-21
US10275693B2 (en) 2019-04-30
EP3228464A1 (en) 2017-10-11
JP2017121700A (ja) 2017-07-13
US20170190191A1 (en) 2017-07-06
JP6607043B2 (ja) 2019-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0811A (zh) 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方法
JP5636649B2 (ja)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CN102555463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US1049377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8340675A (zh) 图像处理方法、打印方法、图像处理装置、打印装置
US9802421B2 (en)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method and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apparatus
US9315024B2 (en) Droplet discharging method an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EP3909780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272530B2 (en) Droplet discharging method an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CN105538910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7266783B2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印刷方法、プログラム
JPH10323978A (ja) 複数のノズル群を用いた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並びに、その処理を行う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KR20060082340A (ko) 잉크젯 라인헤드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쇄장치의인쇄방법
CN205311073U (zh) 打印头底板、打印小车及喷墨打印装置
JP2017154336A (ja) 液滴吐出制御装置、液滴吐出制御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7249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6068185B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CN205498343U (zh) 打印头底板、打印小车及喷墨打印装置
CN107284028A (zh)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
CN105818538A (zh) 喷墨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JP2003182050A (ja) 高速相互割込印刷
JP2003182156A (ja) 相互割込印刷及び任意の飛越し走査のための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