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4392B -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14392B CN107014392B CN201710205523.3A CN201710205523A CN107014392B CN 107014392 B CN107014392 B CN 107014392B CN 201710205523 A CN201710205523 A CN 201710205523A CN 107014392 B CN107014392 B CN 1070143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int
- name
- route
- geographic position
- end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3—Calculating itineraries, i.e. routes leading from a starting point to a series of categorical destinations using a global route restraint, round trips, touristic trip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38—Rendez-vous, i.e. searching a destination where several users can meet, and the routes to this destination for these users; Ride sharing, i.e. searching a route such that at least two users can share a vehicle for at least part of the rou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本申请通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基于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对规划路线的规划,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还提高了路线的规划效率;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能够基于规划路线准确到达对应的目的终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的发展,多人一车、定时定线的定制巴士业务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尝试,定制巴士业务以其直达特性不仅满足了乘客诸如上下班出行难问题,而且产生了对节能减排、提升资源利用率等社会价值。随着业务的深入发展,很多高端用户,提出了需要将精准的指定位置作为上车点,到达相同目的地的需求,比如高端酒店去迪士尼,需要在酒店固定门前停车,供乘客上下车。
现有技术中的对定制路线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通过用户设备中的应用程序(APP)来采集各个途径地点和目的地的位置信息,并上传给云端服务器,接着云端服务器则利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将各个途经点的位置信息在数字地图上进行还原展示或映射至真实的纸质地图上进行标注,然后采用手动进行线路规划。由于数量较多的用户设备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各途经点和目的地位置信息,导致规划得到的路线之间的重复路线较多,今儿影响用户的最终上座率,又由于手动进行路线规划导致小号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路线规划过程中的效率低且消耗人力物力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的路线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候选终点至少为两个,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包括:
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B4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并聚合完所有所述候选终点,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作为初始终点;
分别计算所述初始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目的终点为所述初始终点。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包括:
若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间隔距离阈值,且所述间隔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和对应的间隔时间所对应的其他候选终点,确定为所述起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将所述初始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将所述初始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均确定为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从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规划完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
基于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第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对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初始规划路线;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与所述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的条件,则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进行筛选,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包括: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
基于预设的提前时间间隔对所述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用户设备端的获取路线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发送给网络设备;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接收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返回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包括: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所述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包括:
调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在预设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打点筛选,得到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路线规划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位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路线生成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路线发送装置,用于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设备中,所述候选终点至少为两个,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设备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并聚合完所有所述候选终点,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作为初始终点;
分别计算所述初始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目的终点为所述初始终点。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设备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若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间隔距离阈值,且所述间隔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和对应的间隔时间所对应的其他候选终点,确定为所述起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设备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将所述初始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均确定为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设备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从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规划完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
基于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第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对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初始规划路线;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与所述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设备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的条件,则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进行筛选,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网络设备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
基于预设的提前时间间隔对所述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获取路线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位置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发送给网络设备;
路线获取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接收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返回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采集装置用于: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设备中,所述采集装置用于:
调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在预设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打点筛选,得到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在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在网络设备端对所述规划路线的规划,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还提高了路线的规划效率;最后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能够基于规划路线准确到达对应的目的终点,以使用户设备能够及时获取到网络设备端进行路线规划得到的规划路线中的各途经点和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预期到达时间,使得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能够及时到达途经点和目的终点。
进一步的,本申请通过在用户设备端首先采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之后,最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接收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返回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对网络设备端进行线路规划之后的规划路线,以便用户能够及时获取到个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用户设备端的获取路线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用户设备端的获取路线的方法中的采集途经点与候选终点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的路线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的路线规划方法中的对候选终点进行聚合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的路线规划方法中的将聚合后具有相同的目的终点对应的候选终点的途经点聚合到一组的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的路线规划方法中的基于目的终点和第一个途经点进行线路规划后得到的初始规划路线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的路线规划方法中的在同一目的终点下对应的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的条件时对应的各个途经点的示意图;
图8示出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获取路线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路线规划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图1示出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用户设备端的路线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路线规划过程中的网络设备端(例如云服务器等),该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2和步骤S13,其中,所述步骤S11,采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所述步骤S12,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之后,最后所述步骤S13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接收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返回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在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网络设备进行线路规划之后得到的规划路线,即实现了用户设备获取到该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既可以是路线规划过程中的用户所属的设备,亦可以是路线规划过程中的运维人员所属的设备,还可以是路线规划过程中的预约专车(例如出租车或公共汽车等)中设置的获取规划路线的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其他任何可以在路线规划过程中运用的所述用户设备如可适用于本申请,也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首先所述步骤S11采集各个用户所需经过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获取用户需到达该候选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例如获取用户1所需经过的候选终点为A及其对应的途经点为A1、A2、A3和A4,并获取用户需到达该候选终点A的预期到达时间为Tend;接着所述步骤S12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例如调用超文本传输协议接口等)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上传至网络设备,进而在用户设备端完成对所述候选终点及其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的采集;接着网络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线路规划,得到每条规划线路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最后所述步骤S13获取网络设备发送的每条规划线路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在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网络设备进行线路规划之后得到的规划路线,即实现了用户设备获取到该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11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包括: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例如,所述步骤S11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来对候选终点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进行定位,得到精确定位之后的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例如经纬度信息等)和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例如经纬度信息等),实现了对候选终点和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保证了获取的候选终点和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当所述步骤S11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所述候选终点和对应的途经点进行位置信息的采集失败之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所述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包括:调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在预设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打点筛选,得到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例如所述步骤S11调用地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在预设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搜索并打点筛选以调整地理位置,得到精确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以保证得到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在路线规划过程中,用户设备采集完成候选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发送给网络设备之后,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的路线规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完成对路线的规划,该方法应用于路线规划过程中的网络设备端,包括步骤S21、步骤S22和步骤S23,其中,
所述步骤S21,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所述步骤S22,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在网络设备端对所述规划路线的规划,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还提高了路线的规划效率,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人为进行路线规划导致的人力物力的消耗与路线规划过程的效率低的问题;最后所述步骤S23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能够及时获取到网络设备端进行路线规划得到的规划路线中的精确的各途经点和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预期到达时间,使得用户能够基于所述规划路线及时到达途经点和目的终点。
进一步地,所述候选终点至少为两个,其中,所述步骤S22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包括:
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先对所有的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该目的终点至少为一个;接着分别计算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其中,该第一间隔距离用于表示聚合后得到的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该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该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为了得到精确地个途经点的预期到站时间,然后以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站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为准,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进行反推,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各个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以实现对所述规划路线的规划,并保证了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和各个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的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并聚合完所有所述候选终点,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作为初始终点;
分别计算所述初始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目的终点为所述初始终点。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首先按照预期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所有的候选终点进行排序,若候选终点有A、B、C、……、Y和Z,且候选终点A的预期达到时间最早,其中候选终点A的名称为A,以此类推,得到候选终点Z的名称为Z;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A开始,将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A作为初始终点A,分别计算该初始终点A与其他的候选终点B、C、……、Y和Z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接着根据该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该初始终点A所包含的候选终点,例如如图4所示该初始终点A所包含的候选终点有候选终点B、C和D,接着将图4中的初始终点A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B、C和D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A,并得到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该目的终点为初始终点A,即候选终点A、B、C和D聚合为目的终点A,如图4所示;然后对没有聚合到目的终点A下的剩余的候选终点E、F、……、Y和Z按照预期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所有剩余的候选终点进行排序,从剩余的候选终点中的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重复上述聚合步骤,直至遍历并聚合完所有所述候选终点,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完成了对所有的候选终点A、B、C、……、Y和Z进行的聚合及得到目的终点对应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的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包括:
若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间隔距离阈值,且所述间隔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和对应的间隔时间所对应的其他候选终点,确定为所述起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中计算得到的与初始终点A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间隔距离阈值(例如200米),且间隔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阈值(例如5分钟)如图4所示,则确定所述初始终点A所包含的候选终点为B、C和D,并将初始终点A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B、C和D聚合为目的终点A,即在符合上述第二间隔距离和对应的间隔时间的候选终点聚合后依然是该初始终点A,也就是聚合后的目的终点A为初始终点A,则有目的终点A包含了4个候选终点,分别为候选终点A、B、C和D,实现了对候选终点的聚合。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的将所述初始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将所述初始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均确定为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22将初始终点A及其多包含的候选终点B、C和D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A,并得到该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其中该目的终点A为初始终点A,并包括4个候选终点,分别为候选终点A、B、C和D;接着将所述初始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B、C和D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均确定为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例如将初始终点A的途经点A1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A2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A3及其地理位置和途经点A4及其地理位置,候选终点B对应的途经点B1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B2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B3及其地理位置和途经点B4及其地理位置,候选终点C对应的途经点C1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C2及其地理位置和途经点C3及其地理位置,候选终点D对应的途经点D1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D2及其地理位置,均确定为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即如图5所示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分别为途经点A1、A2、A3、A4、B1、B2、B3、B4、C1、C2、C3、D1和D2,完成了将聚合到相同目的终点A时对应的候选终点A、B、C和D各自对应的途经点分为一组,都确定为相同的目的终点A的途经点。
进一步地,所示步骤S22中的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从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规划完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
基于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第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对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初始规划路线;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与所述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步骤S22按照所述第一间隔距离从长到短的顺序进行排序,从与所述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途经点(例如图6中的途经点D2)开始,将与所述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间隔距离最长的途经点D2,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D2;接着采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基于所述目的终点A及其地理位置和所述第一个途经点D2及其地理位置,对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A1、A2、A3、A4、B1、B2、B3、B4、C1、C2、C3、D1和D2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如图6中的初始规划路线,该初始规划路线的第一个途经点为D2,目的终点为A;接着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A1、A2、A3、A4、B1、B2、B3、B4、C1、C2、C3、D1和D2与图6中所示的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其中,该第三间隔距离表示目的终点A下的每个途经点分别与图6中的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径直距离;接着若根据该第三间隔距离来对该目的终点A对应的所有途经点进行筛选,得到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当前次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分别为途经点D2、A4、C3、C1、A2、B2、A1和B1;之后仍将与所述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间隔距离最长的途经点D2,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D2,重复上述步骤的基于目的终点A对应的剩余的其他途经点A3、B3、B4、C2、和D1进行线路规划,得到目的终点A与第一个途经点D2对应的另一条初始规划路线,接着重复计算目的终点A对应的剩余的其他途经点A3、B3、B4、C2、和D1分别与另一条初始规划路线的第三间隔距离,基于第三间隔距离来进行路线精准规划,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另一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为D2、B4、C2、D1、A3和B3,进而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遍历规划完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A1、A2、A3、A4、B1、B2、B3、B4、C1、C2、C3、D1和D2,得到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而完成对具有相同目的终点及同一第一个途经点的规划路线的规划,并得到准确的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和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的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的条件,则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进行筛选,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2中基于第三间隔距离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中,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例如500米)的条件,则满足该条件的目的A对应的途经点有D2、A4、C3、D1、C1、A2、B2、A1和B1如图7所示,接着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D2、A4、C3、D1、C1、A2、B2、A1和B1进行筛选,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进行筛选的方式为:除了第一个途经点D2之外,筛选出所述第三间隔距离从小到大排序中的距离较短的预设数量对应的途经点,其中该预设数量可以是任意数量,本申请该实施例中优选该预设数量为7个,则将满足该条件的目的A对应的途经点有D2、A4、C3、D1、C1、A2、B2、A1和B1进行筛选出除了第一个途经点D2之外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较短的7个途经点,分别为A4、C3、C1、A2、B2、A1和B1,进而剔除不满足条件的途经点D1,得到目的终点A的当前次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分别为D2、A4、C3、C1、A2、B2、A1和B1及目的终点为A,进而实现对同一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同一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的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包括: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
基于预设的提前时间间隔对所述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完成对所有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线路完成路线规划后,得到每条路线对应的途经点名称和地理位置及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以每条规划路线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为准,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各个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进行反推,例如,对目的终点A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D2、A4、C3、C1、A2、B2、A1和B1进行反推,若所述目的终点为A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8:30,则以目的终点A的预期到达时间18:30为准,首先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例如15分钟)对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D2、A4、C3、C1、A2、B2、A1和B1进行反推,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该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B1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8:15,途经点A1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8:00,途经点B2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7:45,途经点A2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7:30,途经点C1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7:15,途经点C3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7:00,途经点A4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6:45,及途经点D2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6:30;在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该条规划路线中的各个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之后,为了防止由于规划路线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停留或路况阻塞等因素而产生的时间误差,故基于预设的提前时间间隔(例如10分钟)对根据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的各个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进行调整,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该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B1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8:05,途经点A1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7:50,途经点B2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7:35,途经点A2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7:20,途经点C1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7:05,途经点C3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6:50,途经点A4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6:35,及途经点D2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6:20,实现了对所有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进行路线规划,进而得到每条规划路线的精确的各个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及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路线规划过程中,用户设备通过位置采集应用程序进行位置采集,采集到所有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例如经纬度信息等)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例如经纬度信息等),并获取每个候选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接着用户设备通过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及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上传给网络设备(例如云服务器);当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之后,所述网络设备利用聚合技术对所有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聚合,并将聚合得到的相同的目的终点对应的所有的途经点聚合到同一目的终点对应的路线下,之后进行线路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对应的途经点名称和地理位置及目的终点和地理位置,之后网络设备以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为准,反推得到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各个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进而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解决了人为手动进行路线规划导致的人力物力的消耗及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提高了路线规划的效率,完成规划路线的规划之后,网络设备将准确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中的长连接或套接字(socket)的方式发送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基于得到的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能够准确的获悉规划路线,有效地适应各规划线路的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及目的地的预期到达时间,并准确的到达各个途经点和/或目的终点。
图8示出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获取路线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路线规划过程中的网络设备端(例如云服务器等),该用户设备包括采集装置11、位置发送装置12和路线获取装置13,其中,所述采集装置11,用于采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所述位置发送装置12,用于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之后,最后所述路线获取装置13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接收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返回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在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网络设备进行线路规划之后得到的规划路线,即实现了用户设备获取到该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既可以是路线规划过程中的用户所属的设备,亦可以是路线规划过程中的运维人员所属的设备,还可以是路线规划过程中的预约专车(例如出租车或公共汽车等)中设置的获取规划路线的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其他任何可以在路线规划过程中运用的所述用户设备如可适用于本申请,也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首先所述采集装置11采集各个用户所需经过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获取用户需到达该候选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例如获取用户1所需经过的候选终点为A及其对应的途经点为A1、A2、A3和A4,并获取用户需到达该候选终点A的预期到达时间为Tend;接着所述位置发送装置12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例如调用超文本传输协议接口等)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上传至网络设备,进而在用户设备端完成对所述候选终点及其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的采集;接着网络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线路规划,得到每条规划线路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最后所述路线获取装置13获取网络设备发送的每条规划线路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在用户设备获取所述网络设备进行线路规划之后得到的规划路线,即实现了用户设备获取到该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采集装置11用于: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例如,所述采集装置11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来对候选终点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进行定位,得到精确定位之后的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例如经纬度信息等)和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例如经纬度信息等),实现了对候选终点和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保证了获取的候选终点和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当所述采集装置11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所述候选终点和对应的途经点进行位置信息的采集失败之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采集装置11用于:调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在预设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打点筛选,得到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例如所述采集装置11调用地图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在预设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搜索并打点筛选以调整地理位置,得到精确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以保证得到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在路线规划过程中,用户设备采集完成候选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发送给网络设备之后,如图9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的一种路线规划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完成对路线的规划,该方法应用于路线规划过程中的网络设备端,包括位置接收装置21、路线生成装置22和路线发送装置23,其中,
所述位置接收装置2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用于,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在网络设备端对所述规划路线的规划,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还提高了路线的规划效率,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人为进行路线规划导致的人力物力的消耗与路线规划过程的效率低的问题;最后所述路线发送装置23用于,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使用户设备能够及时获取到网络设备端进行路线规划得到的规划路线中的精确的各途经点和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预期到达时间,使得用户能够基于所述规划路线及时到达途经点和目的终点。
进一步地,所述候选终点至少为两个,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用于:
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先对所有的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该目的终点至少为一个;接着分别计算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其中,该第一间隔距离用于表示聚合后得到的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对应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该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该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为了得到精确地个途经点的预期到站时间,然后以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站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为准,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对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进行反推,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各个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以实现对所述规划路线的规划,并保证了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和各个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用于:
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并聚合完所有所述候选终点,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作为初始终点;
分别计算所述初始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目的终点为所述初始终点。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首先按照预期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所有的候选终点进行排序,若候选终点有A、B、C、……、Y和Z,且候选终点A的预期达到时间最早,其中候选终点A的名称为A,以此类推,得到候选终点Z的名称为Z;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A开始,将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A作为初始终点A,分别计算该初始终点A与其他的候选终点B、C、……、Y和Z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接着根据该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该初始终点A所包含的候选终点,例如如图4所示该初始终点A所包含的候选终点有候选终点B、C和D,接着将图4中的初始终点A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B、C和D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A,并得到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该目的终点为初始终点A,即候选终点A、B、C和D聚合为目的终点A,如图4所示;然后对没有聚合到目的终点A下的剩余的候选终点E、F、……、Y和Z按照预期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所有剩余的候选终点进行排序,从剩余的候选终点中的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重复上述聚合步骤,直至遍历并聚合完所有所述候选终点,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完成了对所有的候选终点A、B、C、……、Y和Z进行的聚合及得到目的终点对应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用于:
若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间隔距离阈值,且所述间隔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和对应的间隔时间所对应的其他候选终点,确定为所述起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中计算得到的与初始终点A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间隔距离阈值(例如200米),且间隔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阈值(例如5分钟)如图4所示,则确定所述初始终点A所包含的候选终点为B、C和D,并将初始终点A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B、C和D聚合为目的终点A,即在符合上述第二间隔距离和对应的间隔时间的候选终点聚合后依然是该初始终点A,也就是聚合后的目的终点A为初始终点A,则有目的终点A包含了4个候选终点,分别为候选终点A、B、C和D,实现了对候选终点的聚合。
进一步地,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用于: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将所述初始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均确定为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将初始终点A及其多包含的候选终点B、C和D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A,并得到该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其中该目的终点A为初始终点A,并包括4个候选终点,分别为候选终点A、B、C和D;接着将所述初始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B、C和D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均确定为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例如将初始终点A的途经点A1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A2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A3及其地理位置和途经点A4及其地理位置,候选终点B对应的途经点B1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B2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B3及其地理位置和途经点B4及其地理位置,候选终点C对应的途经点C1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C2及其地理位置和途经点C3及其地理位置,候选终点D对应的途经点D1及其地理位置、途经点D2及其地理位置,均确定为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即如图5所示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分别为途经点A1、A2、A3、A4、B1、B2、B3、B4、C1、C2、C3、D1和D2,完成了将聚合到相同目的终点A时对应的候选终点A、B、C和D各自对应的途经点分为一组,都确定为相同的目的终点A的途经点。
进一步地,所示路线生成装置22用于:
从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规划完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
基于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第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对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初始规划路线;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与所述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按照所述第一间隔距离从长到短的顺序进行排序,从与所述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途经点(例如图6中的途经点D2)开始,将与所述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间隔距离最长的途经点D2,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D2;接着采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基于所述目的终点A及其地理位置和所述第一个途经点D2及其地理位置,对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A1、A2、A3、A4、B1、B2、B3、B4、C1、C2、C3、D1和D2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如图6中的初始规划路线,该初始规划路线的第一个途经点为D2,目的终点为A;接着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A1、A2、A3、A4、B1、B2、B3、B4、C1、C2、C3、D1和D2与图6中所示的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其中,该第三间隔距离表示目的终点A下的每个途经点分别与图6中的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径直距离;接着若根据该第三间隔距离来对该目的终点A对应的所有途经点进行筛选,得到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当前次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分别为途经点D2、A4、C3、C1、A2、B2、A1和B1;之后仍将与所述目的终点A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间隔距离最长的途经点D2,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D2,重复上述步骤的基于目的终点A对应的剩余的其他途经点A3、B3、B4、C2、和D1进行线路规划,得到目的终点A与第一个途经点D2对应的另一条初始规划路线,接着重复计算目的终点A对应的剩余的其他途经点A3、B3、B4、C2、和D1分别与另一条初始规划路线的第三间隔距离,基于第三间隔距离来进行路线精准规划,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另一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为D2、B4、C2、D1、A3和B3,进而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遍历规划完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途经点A1、A2、A3、A4、B1、B2、B3、B4、C1、C2、C3、D1和D2,得到所述目的终点A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而完成对具有相同目的终点及同一第一个途经点的规划路线的规划,并得到准确的各途经点的地理位置和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用于:
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的条件,则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进行筛选,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中基于第三间隔距离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中,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例如500米)的条件,则满足该条件的目的A对应的途经点有D2、A4、C3、D1、C1、A2、B2、A1和B1如图7所示,接着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D2、A4、C3、D1、C1、A2、B2、A1和B1进行筛选,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进行筛选的方式为:除了第一个途经点D2之外,筛选出所述第三间隔距离从小到大排序中的距离较短的预设数量对应的途经点,其中该预设数量可以是任意数量,本申请该实施例中优选该预设数量为7个,则将满足该条件的目的A对应的途经点有D2、A4、C3、D1、C1、A2、B2、A1和B1进行筛选出除了第一个途经点D2之外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较短的7个途经点,分别为A4、C3、C1、A2、B2、A1和B1,进而剔除不满足条件的途经点D1,得到目的终点A的当前次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分别为D2、A4、C3、C1、A2、B2、A1和B1及目的终点为A,进而实现对同一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同一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路线生成装置22用于: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
基于预设的提前时间间隔对所述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完成对所有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线路完成路线规划后,得到每条路线对应的途经点名称和地理位置及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以每条规划路线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为准,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各个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进行反推,例如,对目的终点A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D2、A4、C3、C1、A2、B2、A1和B1进行反推,若所述目的终点为A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8:30,则以目的终点A的预期到达时间18:30为准,首先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例如15分钟)对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D2、A4、C3、C1、A2、B2、A1和B1进行反推,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该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B1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8:15,途经点A1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8:00,途经点B2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7:45,途经点A2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7:30,途经点C1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7:15,途经点C3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7:00,途经点A4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6:45,及途经点D2的反推到达时间为16:30;在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该条规划路线中的各个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之后,为了防止由于规划路线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停留或路况阻塞等因素而产生的时间误差,故基于预设的提前时间间隔(例如10分钟)对根据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的各个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进行调整,得到目的终点A对应的该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B1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8:05,途经点A1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7:50,途经点B2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7:35,途经点A2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7:20,途经点C1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7:05,途经点C3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6:50,途经点A4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6:35,及途经点D2的预期到达时间为16:20,实现了对所有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进行路线规划,进而得到每条规划路线的精确的各个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及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在网络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在网络设备端对所述规划路线的规划,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还提高了路线的规划效率;最后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能够基于规划路线准确到达对应的目的终点,以使用户设备能够及时获取到网络设备端进行路线规划得到的规划路线中的各途经点和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预期到达时间,使得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能够及时到达途经点和目的终点。
进一步的,本申请通过在用户设备端首先采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接着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并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之后,最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接收的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返回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实现了对网络设备端进行线路规划之后的规划路线,以便用户能够及时获取到个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申请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申请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20)
1.一种在网络设备端的路线规划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包括: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并聚合完所有所述候选终点,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作为初始终点;
分别计算所述初始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目的终点为所述初始终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包括:
若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间隔距离阈值,且所述间隔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和对应的间隔时间所对应的其他候选终点,确定为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将所述初始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均确定为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从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规划完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
基于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第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对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初始规划路线;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与所述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的条件,则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进行筛选,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包括: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
基于预设的提前时间间隔对所述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8.一种在用户设备端的获取路线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发送给网络设备;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包括: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包括:
调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在预设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打点筛选,得到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
11.一种用于路线规划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位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路线生成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所述候选终点至少为两个,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路线发送装置,用于将每条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和途经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其预期到达时间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并聚合完所有所述候选终点,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候选终点作为初始终点;
分别计算所述初始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
基于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及对应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其中,所述目的终点为所述初始终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若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间隔距离阈值,且所述间隔时间小于等于预设的间隔时间阈值,则将所述第二间隔距离和对应的间隔时间所对应的其他候选终点,确定为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将所述初始终点及其所包含的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的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并将所述初始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初始终点所包含的候选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均确定为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从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开始,重复如下步骤,直至遍历规划完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每次将与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隔距离最长的所述途经点,作为进行路线规划中的第一个途经点;
基于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和所述第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对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进行路线规划,得到初始规划路线;
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途经点与所述初始规划路线之间的第三间隔距离;
基于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满足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间隔距离阈值的条件,则对满足条件的所述第三间隔距离对应的途经点进行筛选,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路线生成装置用于:
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
基于预设的提前时间间隔对所述途经点的反推到达时间进行调整,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18.一种用于获取路线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位置发送装置,用于将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预期到达时间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发送给网络设备;
路线获取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候选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和预期到达时间从所述预期到达时间最早的所述候选终点开始,对所有所述候选终点进行聚合,得到目的终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及对应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分别计算所述目的终点的地理位置与对应的所述途经点的地理位置之间的第一间隔距离;基于所述第一间隔距离和所述目的终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进行路线规划,得到所述目的终点对应的每条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预设的时间间隔和所述规划路线中的目的终点的预期到达时间,反推得到所述规划路线中的途经点的预期到达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采集装置用于: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采集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采集装置用于:
调用地图应用程序接口在预设的电子地图上进行打点筛选,得到所述候选终点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至少一个途经点的地理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05523.3A CN107014392B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05523.3A CN107014392B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14392A CN107014392A (zh) | 2017-08-04 |
CN107014392B true CN107014392B (zh) | 2020-08-11 |
Family
ID=59444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05523.3A Active CN107014392B (zh) | 2017-03-31 | 2017-03-31 |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143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77402B (zh) * | 2017-10-31 | 2022-03-11 |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 一种海洋外业作业路径智能规划的方法及系统 |
CN109387215B (zh) * | 2018-09-28 | 2020-02-14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路线推荐方法和装置 |
CN111060102B (zh) * | 2018-10-16 | 2024-03-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导航方法、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816315B (zh) * | 2019-02-22 | 2023-07-21 |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2084276A (zh) * | 2020-08-31 | 2020-12-15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行程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819922B (zh) * | 2021-10-29 | 2024-05-03 | 成都清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1379A (zh) * | 2001-08-08 | 2004-10-27 | Ħ��������˾ | 公共交通系统中的路线规划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5046333A (zh) * | 2015-07-03 | 2015-11-11 | 深圳市小猪巴适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巴士拼车软件及拼车方法 |
CN105117206A (zh) * | 2015-07-24 | 2015-12-02 | 深圳市谷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统计公交人群聚集地的方法 |
CN105930910A (zh) * | 2016-05-16 | 2016-09-07 | 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公交个性化定制系统及方法 |
CN106127357A (zh) * | 2016-07-29 | 2016-11-16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预约数据的定制公交自动布线系统及方法 |
CN106228800A (zh) * | 2016-08-17 | 2016-12-14 | 成都聚美优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灵活高效的定制公交系统 |
CN106228252A (zh) * | 2016-07-11 | 2016-12-14 | 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专线公交车的定制方法 |
-
2017
- 2017-03-31 CN CN201710205523.3A patent/CN1070143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1379A (zh) * | 2001-08-08 | 2004-10-27 | Ħ��������˾ | 公共交通系统中的路线规划方法及控制装置 |
CN105046333A (zh) * | 2015-07-03 | 2015-11-11 | 深圳市小猪巴适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巴士拼车软件及拼车方法 |
CN105117206A (zh) * | 2015-07-24 | 2015-12-02 | 深圳市谷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统计公交人群聚集地的方法 |
CN105930910A (zh) * | 2016-05-16 | 2016-09-07 | 江苏智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公交个性化定制系统及方法 |
CN106228252A (zh) * | 2016-07-11 | 2016-12-14 | 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专线公交车的定制方法 |
CN106127357A (zh) * | 2016-07-29 | 2016-11-16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预约数据的定制公交自动布线系统及方法 |
CN106228800A (zh) * | 2016-08-17 | 2016-12-14 | 成都聚美优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灵活高效的定制公交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14392A (zh) | 2017-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14392B (zh) | 一种路线规划方法及设备 | |
CN105509743B (zh) | 定位处理方法、业务平台和网络系统 | |
US8532648B2 (en) | Generating an OD matrix | |
CN105674994B (zh) | 获取行车路线的方法、装置及导航设备 | |
Tao et al. | Real-time urban traffic state estimation with A-GPS mobile phones as probes | |
CN105677804B (zh) | 权威站点的确定以及权威站点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 |
CN105589939B (zh) | 识别群体运动轨迹方法和装置 | |
CN103149576B (zh) | 一种浮动车数据的地图匹配方法 | |
EP2370785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geographic region | |
CN107316098B (zh) |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汽车租赁点选址方法 | |
WO2015096379A1 (zh) | 一种公交站点优化评估方法和系统 | |
CN101673460B (zh) | 一种交通信息的质量评价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10489431B2 (en) | Digital location-based data methods and product | |
CN109688532A (zh) | 一种划分城市功能区域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680829B (zh) | 基于多用户协同的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8307316B (zh) | 基于s1-mme数据的快速移动用户高精度判别方法 | |
CN108288201A (zh) | 网约车系统中为目标用户提供行程费用账单的方法及装置 | |
Klopp et al. | Leveraging cellphones for wayfinding and journey planning in semi-formal bus systems: Lessons from digital matatus in Nairobi | |
CN110070711A (zh) |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的路段旅行速度区间估计系统和方法 | |
CN107101645A (zh) |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及路径规划装置 | |
CN108051011B (zh) | 基于出租车经验数据的可靠导航路径设置方法 | |
Zacepins et al. | Usage of GPS Data for Real-time Public Transport Location Visualisation. | |
Gracious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s | |
CN115759660A (zh)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15129769A (zh) | 一种居民出行调查扩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