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1312B -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1312B
CN107011312B CN201710359046.6A CN201710359046A CN107011312B CN 107011312 B CN107011312 B CN 107011312B CN 201710359046 A CN201710359046 A CN 201710359046A CN 107011312 B CN107011312 B CN 107011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ngermanniaceae
compound
preparation
formulas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90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1312A (zh
Inventor
娄红祥
孙斌
高云
郑泓波
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3590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11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11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1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1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1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of more than six member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R2和R3分别独立的选自:氢原子、硝基、氨基、酰胺基或(C1‑C10)烷氨基;R4、R5和R6分别独立的选自:氢原子或具有不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本发明的经结构修饰和改造后的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较片叶苔素D有了明显的改善,具有开发成为抗肿瘤新药的良好前景。

Description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 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 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类疾病,抗肿瘤药物的发现与研制一直 是药物研究人员们的工作重点与热点。目前肿瘤化疗有两大挑战,第一是药物选择性差,即 在肿瘤治疗的同时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治疗失败;第二是肿瘤耐药,肿瘤细胞对药物不 再敏感,而且对一种药物耐药后往往对其他药物也产生耐药,即多药耐药,最终也导致化疗 的失败。寻找肿瘤的致命弱点来设计抗肿瘤药物是药物化学家的长期追求。与正常细胞相比, 肿瘤细胞的亚细胞器包括线粒体、细胞核、溶酶体等结构和生理特性不同,利用这种差别来 设计药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诸多的亚细胞器中,溶酶体作为药物的靶点有着更多的优 势。由于肿瘤细胞溶酶体数量更多,体积更大,溶酶体膜稳定性更差,而溶酶体膜本身缺陷, 容易导致膜渗透,诱导溶酶体途径的细胞死亡,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新的靶点和途径。
双联苄是主要存在于苔藓植物中的一类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真菌、 抗细菌、抗氧化、昆虫拒食、植物生长调节和抗血小板凝集等广泛而又显著的生物学活性, 是发现和研制新药的重要来源。片叶苔素D是从干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a L.)中分离得 到的环状双联苄类化合物,呈无色块状结晶,分子式为C28H24O4,分子量为424,熔点为 194-196℃,易溶于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结构式如下:
近期研究发现,片叶苔素D的胺甲基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进一步的作用机 制研究发现,该类具有弱碱性的片叶苔素D衍生物能够在肿瘤细胞溶酶体中定向富集,进一 步引起溶酶体膜渗透的增加,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因此,针对片叶苔素D进行结构修饰,对于发现更有效的抗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对片叶苔素D进行了进一步的结构修饰和改造,分别通过直接在苯环上引入氨基和以醚化酚羟基的方式引入含氮基团,制备了一系列的具有更好抗肿瘤活性的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R2和R3分别独立的为氢原子;R4和R6分别独立的选自:氢原子或具有不 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R5选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
优选的,R4和R6分别独立的选自:氢原子、2-(二甲氨基)-乙基、2-(二乙氨基)- 乙基、2-(四氢吡咯-1-基)-乙基、2-(环己亚氨基-1-基)-乙基、2-(哌啶-1-基)-乙 基、2-吗啉基-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3-(二乙氨基)-丙基、3-(四氢吡咯-1-基)- 丙基、3-(哌啶-1-基)-丙基、3-吗啉基-丙基或3-(环己亚氨基-1-基)-丙基;R5选自选 自:2-(二甲氨基)-乙基、2-(二乙氨基)-乙基、2-(四氢吡咯-1-基)-乙基、2-(环己亚 氨基-1-基)-乙基、2-(哌啶-1-基)-乙基、2-吗啉基-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3- (二乙氨基)-丙基、3-(四氢吡咯-1-基)-丙基、3-(哌啶-1-基)-丙基、3-吗啉基-丙基 或3-(环己亚氨基-1-基)-丙基。
优选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无机酸 或者有机酸形成的盐。
所述无机酸优选为:盐酸、硫酸或氢溴酸;
所述有机酸优选为:甲磺酸、甲苯磺酸或三氟乙酸。
优选的,上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如下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片叶苔素D为原料, 在片叶苔素D的苯环上引入硝基、氨基、酰胺基或(C1-C10)烷氨基;
或者,以片叶苔素D为原料,和具有不同取代氨基的氯代烷盐酸盐反应,在片叶苔素D 的苯环上引入具有不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
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如下面详述地得到。
当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4、R5和R6分别选自氢原子时,其合成路线如下:
当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1、R2和R3分别选自氢原子时,其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肿瘤疾 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肿瘤疾病优选为肺癌、乳腺癌或白血病。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式I所示的化 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以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治疗肿瘤疾病的 唯一活性成分;还可以与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药物合用,其它抗肿瘤药物的原子组成或结构 均异于式(I)的化合物。
上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结合制备成各种药物剂型。
所述药物剂型可以为口服制剂、外用制剂或注射制剂。
固态形式的制剂包括粉剂、片剂、分散颗粒、胶囊、药丸及栓剂。粉剂及片剂可包含约 5%至约95%的活性成分。适当的固体辅料可以是碳酸镁、硬脂酸镁、滑石粉、糖或者乳糖。 片剂、粉剂、药丸及胶囊为适于口服用的固态剂型。液态形式的制剂包括溶液、悬浮液及乳 液,其实施例为非经肠注射用水溶液或水-丙二醇溶液,或添加甜味剂及造影剂的口服溶液。 此外,还可制成注射用小水针、注射用冻干粉针、大输液或小输液。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予面临肿瘤疾病风险 或经诊断患有肿瘤疾病的受试者治疗有效量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文使用的术语“治疗有效量”表示,治疗、改善靶向的疾病或病症或者表现出可检测 的治疗效果所需的治疗剂的量。
本发明的化合物在相当宽的剂量范围内是有效的。实际服用本发明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剂 量可由医生根据有关的情况来决定。这些情况包括:受试者的身体状态、给药途径、年龄、 体重、对药物的个体反应,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在治疗过程中,上述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还以与至少一种其它抗肿瘤药 物合用。所涵盖的其它抗肿瘤药物的原子组成或结构均异于式I的化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溶酶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器,含有50余种酸性水解酶,pH值为4.5-5。 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的溶酶体具有体积大、数量多、溶酶体膜稳定性差等特点。因 此,利用溶酶体自身偏酸性的特点,设计弱碱性化合物,使其更容易分布于溶酶体内,从而 起到靶向作用;其次,利用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的溶酶体数量更多、体积更大的特点, 使靶向溶酶体药物能够集中分布于肿瘤细胞内,提高药物对肿瘤的选择性,从而降低毒性; 再次,利用肿瘤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差的特点,使靶向溶酶体药物更容易引起溶酶体膜渗透 甚至破坏溶酶体膜,进而引起组织蛋白酶释放,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的目 的;最后,药物在破坏溶酶体的同时也克服了由溶酶体引起的肿瘤耐药。综上,溶酶体作为 抗肿瘤药物的靶标,具有靶向性强、肿瘤选择性高、作用机制明确和能够克服肿瘤耐药的特 点,是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理想靶点。因此,以溶酶体为靶点,设计、合成小分子化合物,对 于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大意义。
本申请发明人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片叶苔素D的胺甲基化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 活性,并且能够靶向肿瘤溶酶体。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发现和制备靶向溶酶体的效果更优 的抗肿瘤化合物,本申请从新的方向上对片叶苔素D进行了结构修饰和改造,本申请的设计 思路主要为:
一是通过对片叶苔素D的酚羟基进行醚化修饰,引入各类含氮碱性基团,同时封闭酚羟 基的酸性,从而提高分子的整体碱性。
二是通过直接将氮原子引入至片叶苔素D的苯环上,制备一系列的碱性苯胺类衍生物。
本发明通过对片叶苔素D进行上述的结构修饰和改造,得到系列的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 物,并对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经结构修饰和改造后的片叶苔素D含氮 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较片叶苔素D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与片叶苔素D的胺甲基化衍生物相 比,本申请经结构修饰和改造后的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其对溶酶体的靶向性更强,对某些 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更强,具有开发成为抗肿瘤新药的良好前景。
此外,片叶苔素D存在水溶性低,口服生物利用度差等缺点,本发明通过在分子中引入 极性更强的含氮基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化合物的极性和水溶性,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 度。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 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 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 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 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 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针对片叶苔素D进行结构修饰,对于发现更有效的抗癌药物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 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1、R2和R3分别独立的选自:氢原子、硝基、氨基、酰胺基或(C1-C10)烷氨基;R4、R5和R6分别独立的选自:氢原子或具有不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给出了上述式I所示化合的制备方法。
当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4、R5和R6分别选自氢原子时,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1:低温条件下,将片叶苔素D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到硝酸的乙酸溶液中,室温搅 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加入至冰水中,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氯化 钠水溶液洗,干燥、过滤、蒸除溶剂、硅胶柱层析纯化,获得结构式如II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2:将结构式如II的化合物溶解于乙酸乙酯或甲醇溶液中,加入钯碳,氢气条件下, 搅拌,反应结束后,蒸除溶剂,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如III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3:低温条件下,将结构式如III的化合物和硼氢化钠的四氢呋喃溶液慢慢滴加至硫 酸和醛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 合并有机相,蒸除溶剂,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如IV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4:低温条件下,将乙酰氯慢慢滴加至结构式如III的化合物和三乙胺的二氯甲烷溶 液中,室温搅拌,反应结束后,水洗三遍,有机相干燥、过滤、蒸除溶剂,经硅胶柱层析纯 化,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如V所示的化合物;
步骤5:低温条件下,将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加至结构式如V的化合物的甲醇溶液中,室温 搅拌,反应结束后,加入盐酸终止反应,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 过滤,蒸除溶剂,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如VI所示的化合物。
其合成路线为:
当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R1、R2和R3分别选自氢原子时,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片叶苔素D和具有不同取代氨基的氯代烷盐酸盐以及碳酸钾溶解到丙酮溶液中,加热 回流搅拌,反应结束后,过滤、蒸除溶剂、硅胶柱层析纯化,获得结构式如VII所示的化合物。
合成路线如下:
在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案中,考察了上述的片叶苔素D衍生物对A549、MCF-7、K562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结果发现,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较片叶苔素D有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完成 了本发明。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 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化合物I-1至I-4的制备
化合物I-1的制备
在0℃条件下,将硝酸(5.3μL)的乙酸溶液(0.5mL)慢慢滴加至片叶苔素D(50mg)的二氯甲烷(0.7mL)中。室温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体系倒入冰水中,二氯甲 烷萃取,合并有机相,水洗三遍,硫酸钠干燥,过滤、蒸除溶剂,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 合物I-1。MS m/z 470(M+1);1H NMR(600MHz,CDCl3)δ10.72(s,1H),7.63(s,1H),7.38(t, J=7.8Hz,1H),7.28(s,1H),7.10(d,J=7.7Hz,1H),6.96(d,J=8.1Hz,1H),6.93(d,J=8.0Hz,1H),6.88(m,3H),6.84(d,J=8.1Hz,1H),6.56(s,1H),6.38(d,J=7.6Hz,1H),5.81(s,1H),4.96 (s,1H),4.94(s,1H),3.06-2.57(m,8H).
化合物I-2的制备
将化合物I-1(98mg)溶解于乙酸乙酯(5mL)中,加入钯碳(5mg),氢气环境下, 磁力搅拌,反应结束后,过滤,蒸除溶剂,所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2 纯品。MS m/z 440(M+1);1H NMR(600MHz,CDCl3)δ7.34(t,J=7.9Hz,1H),7.07(d,J=7.7 Hz,1H),6.91(d,J=7.8Hz,2H),6.82(m,3H),6.76(d,J=7.9Hz,1H),6.49(s,1H),6.34(d,J=7.6Hz,1H),6.28(s,1H),4.85(s,1H),3.06-2.82(m,3H),2.76-2.65(m,2H),2.60(m,3H).
化合物I-3的制备
在0℃条件下,将化合物I-2(30mg)和硼氢化钠的四氢呋喃溶液慢慢滴加至硫酸(3M) 和甲醛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反应完成后,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终止反应,加入二氯甲 烷萃取,合并有机相,蒸除溶剂,所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3纯品。 MS m/z 468(M+1);1H NMR(600MHz,CDCl3)δ7.35(t,J=7.9Hz,1H),7.07(d,J=7.7Hz,1H),6.91(d,J=8.0Hz,2H),6.82(m,4H),6.59(s,1H),6.53(s,1H),6.36(d,J=7.6Hz,1H),5.22 (s,1H),3.02-2.54(m,14H).
化合物I-4的制备
在0℃条件下,将乙酰氯(33.7μL)慢慢滴加至化合物I-2(47mg)和三乙胺(104μL)的二氯甲烷(5mL)溶液中,室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加入稀盐酸终止反应。二氯甲烷萃取, 合并有机相,水洗三遍,有机相用硫酸钠干燥,过滤、蒸除溶剂,所得到的产物随后溶解于 甲醇(0.5mL)中,并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室温下磁力搅拌,反应结束后,加入 稀盐酸溶液终止反应,二氯萃取,合并有机相,硫酸钠干燥、过滤、整除溶剂,所得到的产 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4纯品。MS m/z 482(M+1);1H NMR(600MHz,(CD3)2CO) δ8.96(s,1H),8.65(s,1H),7.73(s,1H),7.20(m,3H),6.97(m,2H),6.87(d,J=6.9Hz,1H),6.80(d,J=7.5Hz,1H),6.73(m,3H),6.28(m,2H),5.18(s,1H),2.92-2.83(m,3H),2.73(m,1H),2.60 (m,5H),2.21(s,3H).
实施例2:化合物I-5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1.5mmol)和2-氯-N,N-二甲基乙胺(0.5mmol) 溶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 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5纯品。MS m/z 496(M+1);1H NMR(CDCl3) δ7.35(t,J=7.9Hz,1H),7.12(d,J=7.8Hz,1H),7.02(d,J=7.9Hz,1H),6.96-6.93(m,2H), 6.89(d,J=7.6Hz,1H),6.86-6.77(m,3H),6.75(dd,J=8.1,1.6Hz,1H),6.65(d,J=7.6Hz,1H), 6.21(s,1H),5.38(d,J=1.6Hz,1H),4.17-4.02(m,2H),3.07-2.96(m,2H),2.96-2.80(m,4H),2.70-2.61(m,1H),2.61-2.53(m,2H),2.42(t,J=12.0Hz,1H),2.29(s,6H)。
实施例3:化合物I-6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1.5mmol)和2-氯-N,N-二乙基乙胺(0.5mmol) 溶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 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6纯品。MS m/z 524(M+1);1H NMR(CDCl3) δ7.38(t,J=7.9Hz,1H),7.16(d,J=7.7Hz,1H),6.99(d,J=7.3Hz,1H),6.93(d,J=7.9Hz, 2H),6.94-6.82(m,4H),6.74(d,J=7.5Hz,1H),6.51(d,J=6.1Hz,1H),6.28(s,1H),5.40(s,1H),4.30-4.20(m,2H),2.98-2.90(m,4H),2.82(d,J=10.5Hz,2H),2.70(s,4H),2.63(t,J=11.1Hz, 1H),2.50(t,J=11.1Hz,1H),1.27(s,6H)。
实施例4:化合物I-7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1.5mmol)和N-(2-氯乙基)吡咯烷(0.5mmol) 溶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 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7纯品。MS m/z 522(M+1);1H NMR(CDCl3) δ7.33(t,J=7.9Hz,1H),7.10(dd,J=7.8,1.1Hz,1H),7.00(dd,J=7.8,1.1Hz,1H),6.91(dd,J =7.8,1.1Hz,1H),6.90(d,J=7.8,1H),6.84(d,J=7.6Hz,1H),6.83-6.74(m,3H),6.72(dd,J=8.1,2.0Hz,1H),6.57(dd,J=7.7,1.7Hz,1H),6.20(d,J=1.7Hz,1H),5.38(d,J=2.0Hz,1H), 4.24-4.03(m,2H),3.01-2.75(m,8H),2.72-2.47(m,5H),2.46-2.33(m,1H),1.90-1.75(m,4H).
实施例5:化合物I-8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1.5mmol)和1-(2-氯乙基)哌啶(0.5mmol)溶 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得 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8纯品。MS m/z 536(M+1);1H NMR(CDCl3)δ7.36 (t,J=8.0Hz,1H),7.13(d,J=7.8Hz,1H),7.02(d,J=7.4Hz,1H),6.93(d,J=8.0Hz,2H),6.84(d,J=7.6Hz,1H),6.83-6.78(m,3H),6.74(dd,J=8.1,1.5Hz,1H),6.55(d,J=7.6Hz,1H),6.29 (s,1H),5.40(d,J=1.5Hz,1H),4.30-4.25(m,1H),4.15-4.12(m,1H),3.03-2.71(m,8H), 2.65-2.40(m,6H),1.75-1.62(m,4H),1.50-1.42(m,2H)。
实施例6:化合物I-9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1.5mmol)和1-(2-氯乙基)吗啉(0.5mmol)溶 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得 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9纯品。1H NMR(CDCl3)δ7.34(t,J=7.9Hz,1H), 7.11(d,J=7.5Hz,1H),6.98(d,J=7.2Hz,1H),6.92(d,J=8.0Hz,2H),6.87-6.76(m,4H),6.73 (dd,J=8.1,2.0Hz,1H),6.56(d,J=7.9Hz,1H),6.23(s,1H),5.38(s,1H),4.23-4.02(m,2H),3.02-2.79(m,8H),2.71(s,4H),2.63-2.40(m,2H),1.64-1.58(m,8H);MS(ESI)550(M+H)+.
实施例7:化合物I-10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1.5mmol)和1-(2-氯乙基)环己基胺(0.5mmol)溶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 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0纯品。1H NMR(CDCl3)δ7.34(t,J=7.9Hz, 1H),7.11(d,J=7.5Hz,1H),6.98(d,J=7.2Hz,1H),6.92(d,J=8.0Hz,2H),6.87-6.76(m,4H),6.73(dd,J=8.1,2.0Hz,1H),6.56(d,J=7.9Hz,1H),6.23(s,1H),5.38(s,1H),4.23-4.02(m, 2H),3.02-2.79(m,8H),2.71(s,4H),2.63-2.40(m,2H),1.64-1.58(m,8H);MS(ESI)550(M+H)+.
实施例8:化合物I-11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1.5mmol)和3-氯-N,N-二甲基丙胺(0.5mmol) 溶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 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1纯品。MS m/z 510(M+1);1H NMR(400MHz, CDCl3)δ7.36(t,J=7.9Hz,1H),7.12(dd,J=7.8,1.1Hz,1H),6.94-6.87(m,4H),6.84(dd,J= 8.3,1.2Hz,1H),6.79(d,J=7.9Hz,2H),6.72(dd,J=8.1,2.0Hz,1H),6.43(dd,J=7.8,1.7Hz,1H),6.27(d,J=1.7Hz,1H),5.40(d,J=2.0Hz,1H),4.02-3.97(m,1H),3.90-3.86(m,1H),2.98-2.85(m,4H),2.82-2.71(m,3H),2.70-2.48(m,3H),2.21(s,6H),1.85-1.74(m,2H).
实施例9:化合物I-12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1.5mmol)和N-(3-氯乙基)吡咯烷(0.5mmol) 溶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 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2纯品。MS m/z 536(M+1);1H NMR(400MHz, CDCl3)δ7.38(t,J=8.0Hz,1H),7.15(dd,J=7.8,1.1Hz,1H),6.94-6.88(m,3H),6.84(dd,J= 8.2,1.1Hz,1H),6.82-6.77(m,3H),6.72(dd,J=8.1,2.0Hz,1H),6.42(dd,J=7.7,1.7Hz,1H),6.29(d,J=1.7Hz,1H),5.40(d,J=2.0Hz,1H),4.09-4.05(m,1H),3.92-3.87(m,1H),3.00-2.84 (m,6H),2.79-2.61(m,6H),2.58-2.48(m,2H),2.00-1.88(m,6H)。
实施例10:化合物I-13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3mmol)和2-氯-N,N-二甲基乙胺(1.5mmol) 溶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 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3纯品。1H NMR(CDCl3)δ7.28(t,J=7.9Hz, 1H),7.03(dd,J=7.7,1.1Hz,1H),6.90(d,J=8.0Hz,2H),6.81(d,J=8.0,2H),6.78-6.74(m, 2H),6.73-6.68(m,2H),6.37(d,J=1.6Hz,1H),6.28(dd,J=7.6,1.6Hz,1H),5.47(d,J=2.0Hz,1H),4.20(t,J=6.3Hz,2H),3.97-3.76(m,4H),2.99-2.84(m,3H),2.82(t,J=6.2Hz,2H),2.80-2.56(m,5H),2.52(q,J=6.5Hz,2H),2.44(td,J=6.0,2.7Hz,2H),2.37(s,6H),2.17(s,6H), 2.08(s,6H);MS(ESI)638(M+H)+.
实施例11:化合物I-14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3mmol)和2-氯-N,N-二乙基乙胺(1.5mmol)溶 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得 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4纯品。MS m/z 722(M+1);1H NMR(CDCl3)δ 7.23(t,J=8.0Hz,1H),6.98(d,J=7.8Hz,1H),6.84(d,J=8.2Hz,2H),6.77(d,J=6.6Hz,1H), 6.712-6.68(m,5H),6.36(s,1H),6.20(d,J=7.6Hz,1H),5.42(d,J=1.7Hz,1H),4.24(t,J=6.0Hz,2H),4.07-3.97(m,4H),3.13-3.06(m,2H),2.96-2.84(m,7H),2.81(q,J=7.1Hz,4H),2.78-2.71(m,1H),2.72-2.65(m,1H),2.61(q,J=7.1Hz,4H),2.58-2.52(m,2H),2.49(q,J=7.1 Hz,4H),2.44-2.41(m,1H),1.12(t,J=7.2Hz,6H),0.92(t,J=7.2Hz,6H),0.88(t,J=7.2Hz, 6H)。
实施例12:化合物I-15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3mmol)和N-(2-氯乙基)吡咯烷(1.5mmol)溶 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得 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5纯品。MS m/z 716(M+1);1H NMR(400MHz, CDCl3)δ7.27(t,J=7.7Hz,1H),7.03(d,J=7.7Hz,1H),6.91(d,J=8.2Hz,1H),6.89-6.86(m, 2H),6.80(d,J=8.2Hz,1H),6.78-6.73(m,3H),6.71(d,J=8.2Hz,1H),6.32(s,1H),6.30(dd,J =8.5,2.0Hz,1H),5.50(d,J=2.0Hz,1H),4.39(t,J=5.6Hz,2H),4.32-4.08(m,4H),3.40-3.26 (m,2H),3.24(t,J=5.6Hz,2H),3.11-3.02(m,6H),2.94-2.76(m,8H),2.72-2.51(m,8H), 1.97-1.87(m,4H),1.87-1.78(m,4H),1.77-1.60(m,4H)。
实施例13:化合物I-16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3mmol)和1-(2-氯乙基)哌啶(1.5mmol)溶解 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得到 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6纯品。MS m/z 758(M+1);1H NMR(CDCl3)δ7.21 (t,J=8.0Hz,1H),6.96(d,J=7.7Hz,1H),6.83(d,J=8.2Hz,2H),6.77(d,J=7.4Hz,1H),6.74(d,J=7.6Hz,1H),6.69(d,J=7.9Hz,2H),6.66-6.65(m,2H),6.30(s,1H),6.24(d,J=7.6Hz, 1H),5.41(d,J=1.7Hz,1H),4.18(t,J=6.3Hz,2H),3.95-3.76(m,4H),2.87-2.80(m,5H), 2.75-2.68(m,1H),2.66-2.56(m,4H),2.56-2.48(m,8H),2.28(s,4H),2.16(s,4H),1.61-1.52(m, 4H),1.45(dt,J=11.1,5.6Hz,4H),1.38(dt,J=11.4,5.6Hz,4H),1.36-1.22(m,6H)。
实施例14:化合物I-17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3mmol)和1-(2-氯乙基)吗啉(1.5mmol)溶解 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得到 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7纯品。1H NMR(CDCl3)δ7.29(t,J=7.9Hz,1H), 7.04(dd,J=7.8,1.1Hz,1H),6.92(d,J=8.2Hz,2H),6.85(d,J=7.5Hz,1H),6.81(d,J=7.6Hz, 1H),6.77-6.73(m,4H),6.38(d,J=1.5Hz,1H),6.30(dd,J=7.6,1.5Hz,1H),5.48(d,J=2.1Hz,1H),4.30(s,2H),4.03(s,4H),3.78(t,J=4.6Hz,4H),3.64(s,4H),3.56(s,4H),3.05-2.86(m, 5H),2.82-2.55(m,11H),2.45(s,4H),2.29(s,4H).MS(ESI)764(M+H)+.
实施例15:化合物I-18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3mmol)和1-(2-氯乙基)环己基胺(1.5mmol) 溶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 得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8纯品。1H NMR(CDCl3)δ7.28(t,J=7.8,1H), 7.02(dd,J=7.8,1.0Hz,1H),6.91(d,J=8.2Hz,2H),6.84-6.80(m,2H),6.77-6.72(m,4H),6.37(d,J=1.5Hz,1H),6.30(dd,J=7.6,1.5Hz,1H),5.47(d,J=2.1Hz,1H),4.21(t,J=6.6Hz,2H), 4.01-3.76(m,4H),3.05(t,J=6.6Hz,2H),2.97-2.86(m,3H),2.85-2.79(m,4H),2.78-2.72(m, 3H),2.70-2.65(m,4H),2.66-2.59(m,2H),2.58-2.57(m,4H),2.47-2.45(m,4H),1.69-1.66(m, 4H),1.62-1.57(m,4H),1.52(s,8H),1.46(s,8H).MS(ESI)800(M+H)+.
实施例16:化合物I-19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3mmol)和3-氯-N,N-二甲基丙胺(1.5mmol)溶 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得 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19纯品。MS m/z 680(M+1);1H NMR(400MHz, CDCl3)δ7.32(t,J=7.9Hz,1H),7.10(dd,J=7.8,1.1Hz,1H),6.91(d,J=8.1Hz,1H),6.89-6.77 (m,4H),6.76(dd,J=8.2,2.0Hz,2H),6.71-6.61(m,1H),6.41(dd,J=7.6,1.5Hz,1H),6.29(d,J =1.5Hz,1H),5.43(d,J=2.0Hz,1H),4.20(t,J=5.9Hz,2H),4.09-3.98(m,1H),3.92(t,J=5.4 Hz,2H),3.76-3.70(m,1H),3.18-3.02(m,2H),3.00-2.78(m,5H),2.75-2.68(m,3H),2.66(s,6H), 2.63-2.59(m,1H),2.57(s,6H),2.47(s,6H),2.35-2.11(m,3H),2.09-1.84(m,6H)。
实施例17:化合物I-20的制备
将片叶苔素D(0.5mmol)、碳酸钾(3mmol)和N-(3-氯乙基)吡咯烷(1.5mmol)溶 解于丙酮(10mL)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24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整除溶剂,所得 到的产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I-20纯品。MS m/z 758(M+1);1H NMR(400MHz, CDCl3)δ7.31(t,J=7.9Hz,1H),7.10(d,J=7.7Hz,1H),6.90(d,J=8.2Hz,1H),6.85(d,J=8.5 Hz,2H),6.84-6.81(m,2H),6.79-6.72(m,2H),6.65(s,1H),6.39(d,J=7.5Hz,1H),6.59(d,J=2.1Hz,1H),5.40(d,J=1.9Hz,1H),4.20(t,J=5.5Hz,2H),4.06-3.96(m,1H),3.94-3.91(m,2H), 3.81-3.76(m,2H),3.69-3.65(m,2H),3.58-3.47(m,2H),3.42-3.36(m,3H),3.10-3.04(m,2H), 2.95-2.81(m,5H),2.77-2.49(m,11H),2.45-2.40(m,2H),2.22-2.11(m,4H),2.09–1.86(m,13H)。
实施例18: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片叶苔素D衍生物对A549、MCF-7、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MTT法:取A549、MCF-7和K562三种肿瘤细胞株,2×104/孔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分别加入0.4% DMSO和不同浓度的片叶苔素D衍生物,培养24、48和72h后,每 孔加入5mg/ml MTT20μl继续孵育4h,离心并小心吸取上清液,加入200μl DMSO并轻微 振荡,使生成的甲臜完全溶解显色后,用Bio-Rad Model 550Microplate Reader以570nm波 长测OD值。实验在不同培养时间条件下分别进行3次,算出平均值。以片叶苔素D、阿霉 素和发明人课题组前期合成的片叶苔素D的氨甲基化的衍生物(RD-N)为阳性对照药,具 体结果见表1。
表1.片叶苔素含氮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具体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来表 示。
表1.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结果: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I-1至I-20在和肿瘤细胞A549、MCF-7和K562培养48小时条件下,通过MTT法测定各个衍生物对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全部衍生物对三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酚羟基烷基化的衍生物具有较为显著的抗肿瘤活 性。其中,化合物I-13的活性最强,对A549、MCF-7和K562三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51、0.23和0.19微摩尔,较片叶苔素D活性有极为显著的提高,而且比临床一线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的活性提高了3-10倍。此外,衍生物I-14、I-16和I-18也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也在均亚尔摩尔级别。值得注意的是,三烷基化衍生物明显高于单烷基化衍生物。
此外,本发明的多数醚化产物较片叶苔素D的氨甲基化产物RD-N(片叶苔素D的氨甲 基化产物RD-N的结构和合成方法参见“片叶苔素D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和鼠李糖 受体的发现”,王燕燕,山东大学)的抗肿瘤活性有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片叶苔素D衍生物I-13以及I-14、I-16和I-18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较片叶 苔素D有明显的改善,而且化合物I-13的抗肿瘤活性显著优于临床用药阿霉素,具有开发成为 抗肿瘤新药的良好前景。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 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R2、R3分别独立的为氢原子;R4和R6分别独立的选自:氢原子或具有不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R5选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
其中,所述具有不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选自2-(二甲氨基)-乙基、2-(二乙氨基)-乙基、2-(四氢吡咯-1-基)-乙基、2-(环己亚氨基-1-基)-乙基、2-(哌啶-1-基)-乙基、2-吗啉基-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3-(二乙氨基)-丙基、3-(四氢吡咯-1-基)-丙基、3-(哌啶-1-基)-丙基、3-吗啉基-丙基或3-(环己亚氨基-1-基)-丙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选自如下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式I所示的化合物与无机酸或者有机酸形成的盐。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片叶苔素D为原料,和具有不同取代氨基的氯代烷盐酸盐反应,在片叶苔素D的苯环上引入具有不同取代基的(C1-C10)胺烷基;
其中,当式(I)化合物中,R1、R2、R3分别为氢原子时,式(I)具有式(VII)所示结构,按如下合成路线制备:
其中,R4、R5、R6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
5.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疾病为肺癌、乳腺癌或白血病。
7.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还包括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外用制剂或注射制剂。
10.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制剂中的用途。
CN201710359046.6A 2017-05-19 2017-05-19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Active CN107011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9046.6A CN107011312B (zh) 2017-05-19 2017-05-19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9046.6A CN107011312B (zh) 2017-05-19 2017-05-19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1312A CN107011312A (zh) 2017-08-04
CN107011312B true CN107011312B (zh) 2019-04-30

Family

ID=5944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9046.6A Active CN107011312B (zh) 2017-05-19 2017-05-19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113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9046B (zh) * 2021-06-23 2022-10-18 山东大学 一种双联苄地钱素s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25857B (zh) * 2021-10-15 2023-10-20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片叶苔素d氨甲基衍生物靶向vps18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7050A (zh) * 2011-01-06 2011-07-20 山东大学 一种双联苄Mannich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7050A (zh) * 2011-01-06 2011-07-20 山东大学 一种双联苄Mannich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iccardin D-26, a synthesized macrocyclic bisbibenzyl compound, inhibits human oral squamous carcinoma cells KB and KB/VCR: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Bin Yue;《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20121017(第1830期);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1312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75199A1 (zh) 一类芳香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在药物中的应用
CN103282365B (zh) 结晶的(8S,9R)‑5‑氟‑8‑(4‑氟苯基)‑9‑(1‑甲基‑1H‑1,2,4‑三唑‑5‑基)‑8,9‑二氢‑2H‑吡啶并[4,3,2‑de]酞嗪‑3(7H)‑酮甲苯磺酸盐
CN105131003B (zh) 6,7‑不饱和‑7‑氨基甲酰基吗啡喃衍生物的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75560B (zh) 5-取代粉防己碱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癌药增敏剂中的用途
CN107056772A (zh) 基于cereblon配体诱导BET降解的双功能分子及其制备和应用
BRPI0618096A2 (pt) composições farmacêuticas de gálio e métodos
JP6929857B2 (ja) 6,7,8,9−テトラヒドロ−5H−ピリド[2,3−d]アゼピンドーパミンD3リガンド
CN107011312B (zh) 片叶苔素d含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用途
CN107417695B (zh) 小檗碱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抗肿瘤用途
CN110627755A (zh) 一种γ-丁内酯二聚体抗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letskov et 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ovel comenic acid derivatives containing isoxazole and isothiazole moieties
CN104230912B (zh) 喹啉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565763A (zh) pH敏感的轴向取代硅酞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药上的应用
CN107344942A (zh) 调节电压门控钠通道的新化合物
WO2011131102A1 (zh) 含笑内酯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4592091A (zh) 一种含吲哚乙酸核心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04388B (zh) 4β-氮取代呋喃叔胺类鬼臼毒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892859B (zh) 苯并[c, d]吲哚-2(H)-酮-多胺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98457B (zh) 四氢姜黄素类似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JP2021528368A (ja) Ras腫瘍性タンパク質の阻害剤、その作製方法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2060792B (zh) 2′-胺基查尔酮唑类化合物及其吡唑啉和环丙基唑类衍生物、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1899051A (zh) 1-氮杂呫吨酮-3-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抗肿瘤用途
CN110092789B (zh) 一种吲哚并[2,3-b]咔唑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6188094B (zh) 异噁唑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40965A (zh) 2-取代-18β-甘草次酸衍生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