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6061B -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6061B
CN107006061B CN201580063983.6A CN201580063983A CN107006061B CN 107006061 B CN107006061 B CN 107006061B CN 201580063983 A CN201580063983 A CN 201580063983A CN 107006061 B CN107006061 B CN 107006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code
terminal
processor
connector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39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6061A (zh
Inventor
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engb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6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6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36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common bus or bus system
    • G06F13/362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common bus or bus system with centralised access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和终端。当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处理器的识别码;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这样,终端检测到获取所述处理器识别码的触发条件满足时,终端就会获取并发送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就可以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查找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从而,因此,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该终端的识别码。

Description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每个终端会被分配全球唯一的识别码,例如: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移动设备识别码(MobileEquipment Identifier,MEID),序列号(Series Number,SN)等。现有技术中,在终端上印该终端的识别码,然后可以通过使用扫码枪扫印在终端上的识别码来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然而,将该识别码印在终端上存在多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存在各自的问题。方式一:将该识别码印在贴纸上,然后将该贴纸贴到终端的电池背面,然而,贴纸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对于一体化机身的终端,贴纸没地方贴;方式二:将该识别码镭射在SIM卡座上,这样,会给SIM卡座更换带来各种问题,而且随着在终端中使用越来越小的SIM卡座,在SIM卡座上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镭射该识别码;方式三:将该识别码镭射在终端的机身上,该种方式会给终端的生产带来巨大的挑战,而且机身上镭射这么多字也不美观;方式四:将该识别码印在贴膜上,然而,贴膜容易丢失。
综上,若采用上面提到的在终端上印该终端的识别码,然后通过使用扫码枪扫印在终端上的识别码来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式,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如何简单快速地获取终端的识别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终端识别码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终端的识别码。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当所述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接收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处理器的识别码;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接收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这样,当终端检测到获取所述处理器识别码的触发条件满足时,终端就会获取并发送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就可以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查找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从而,可以获取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因此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该终端的识别码。
接收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具体可以为,通过所述终端的连接器的预留引脚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这样,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只需要封装很简单的获取请求,所述终端只需要根据简单的规则来解析该获取请求即可,因此使得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整体方案非常简单。
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具体为: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通过所述终端的连接器的预留引脚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这样,终端设备可以以比较简单的封装方式封装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
所述处理器可以为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单元,因此可以在终端无法开机,但是所述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取并发送所述可编程处理或者微处理的身份识别码,然后,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就可以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查找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从而,可以获取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当所述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接收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这样,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触发条件满足后,自动获取终端的识别码,并将终端的识别码发送出去,使得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到终端的识别码。
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具体可以为,通过所述终端的连接器的预留引脚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这样,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只需要封装很简单的获取请求,所述终端只需要根据简单的规则来解析该获取请求即可,因此使得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整体方案非常简单。
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发送给识别码获取设备,具体为: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通过所述终端的连接器的预留引脚发送给识别码获取设备,这样,终端设备可以以比较简单的封装方式封装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所述处理器可以为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单元,因此可以在终端无法开机,但是所述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单元可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取到所述终端的身份识别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
图2为USB Type-C接口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识别码获取方法;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识别码获取方法;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图(仅示出与本发明相关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识别码的获取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和识别码获取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连接器,该终端通过该连接器与该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该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是独立于该终端的任何设备,例如:可以是笔记本,台式机,终端等。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判断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是否连接。
该终端的处理器为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可编程处理器(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需要说明的是应用处理器和FPGA、MCU不同,应用处理器是终端终端的主要处理器,处理大部分的控制功能。用户可以在FPGA、MCU中写入一些程序代码,且FPGA或MCU运行时,可以执行该程序代码的功能。FPGA或MCU可以独立于应用处理器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处理器存在一个唯一的识别码,例如:FPGA的识别码被称为Trace ID。
一般来讲,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有多种的连接方式,例如: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在不同的连接方式下,终端会使用不同的连接器与该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在有线连接方式中,连接器可以是USB连接器。该识别码获取设备通过USB连接器与终端连接之后,终端可以检测出终端上USB连接器的引脚的状态变化,通过该状态变化可以确定有识别码获取设备与所述终端连接。
USB连接器包含多种接口类型,例如:USB Type-A接口、USB Type-B接口和USBType-C接口。下面以USB Type-C接口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有关引脚的使用情况,如图2所示的USB Type-C接口的前视图。USB Type-C接口解决了USB 2.0接口或者USB3.0接口很难区分正反面的问题,在正面和反面设计了的相同排列结构的接口,从而,用户可以任意插USB连接器,不用区分正反面。从图2可以看出USB Type-C接口包含A面和B面,每个面都包含了1-12个引脚,分别是用于接地的GND;用于数据收发的TX+,TX-,RX+,RX-,D+,D-,其中TX+,TX-是USB 3.0时使用,D+,D-在USB 2.0时使用;用于给终端供电的VBus;用于识别正反面的CC;预留引脚SBU,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用这个预留引脚作为获取请求和终端的识别码的传输引脚。
终端检测VBus引脚的状态是否从空的状态变成连接状态,如果VBus引脚的状态从空的状态变成连接状态,则终端和识别码获取设备通过连接器连接;或者终端检测SBU引脚的状态是否从空的状态变成了连接状态,如果SBU引脚的状态是从空的状态变成了连接状态,则终端和识别码获取设备通过连接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现有技术定义的检测引脚检测是否有识别码获取设备与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也可以定义新的检测引脚用于检测是否有识别码获取设备与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该新定义的检测引脚可以为USB连接器中的预留引脚,如何对检测引脚进行检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当所述终端与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时,所述终端即可启动后面的操作,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因此可以有效的提升终端的用户体验。
步骤102,当终端与该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时,获取该终端的处理器的识别码,该处理器的识别码保存在终端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在出厂之前会被分配一个唯一的识别码,该处理器的识别码保存在终端中,可以理解为,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可以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写入所述处理器中。若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存储在存储器中,需要终端可以正常开机状态下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若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存在所述处理器中,即FPGA或者MCU的识别码存储在处理器中,在终端无法开机,但FPGA或者MCU可以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
若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存储在存储器中,则该识别码在出厂前被写入所述终端的存储器中,处理器可以通过读取存储器中的数据的方式获取该处理器的识别码;若该识别码被写入所述处理器中,并且在所述处理器中写入了获取该识别码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运行此程序代码的方式获取该处理器的识别码。
终端出厂之前会被分配一个或者多个的识别码,生产厂商会将该处理器的识别码和该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保存起来。
可以理解的是,该终端的识别码可以为: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移动设备识别码(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MEID)或者序列号(Series Number,SN),凡是可以唯一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都可以理解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识别码。
步骤103、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
如前所述,所述终端和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现有的数据传输的引脚和数据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或者该识别码获取设备也可以通过USB连接器的预留引脚(例如,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通过USB连接器连接,该USB连接器可以为Type C连接器)发送该处理器的识别码。
步骤104、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是终端的生产厂商在生产终端过程中保存的对应关系,图1中105为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存储在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上的存储设备,也可以是存储在终端生产厂商或者销售厂商的存储设备上,此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连接至终端生产厂商或者销售厂商的存储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该对应关系查找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举例说明,处理器为FPGA,FPGA的识别码为Trace ID,终端的识别码为IMEI和S/N,表1为终端的处理器的识别码和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的示例图。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Trace ID在该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TraceID对应的IMEI和S/N。例如:所述处理器的Trace ID为23456789012368,那么查找对应关系得到终端的IMEI为1101722343440,终端的S/N为A9Q0114C25000096。
表1
TraceID IMEI S/N
123456789012365 1101722343437 A9Q0114C25000091
123456789012366 1101722343438 A9Q0114C25000092
123456789012368 1101722343440 A9Q0114C25000096
…… …… ……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后,可以进一步使用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其中,使用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具体可以为:显示所述终端的识别码,或者,发送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给其他设备,比如:维修部门的设备,从而维修部门的设备可以根据此终端的识别码进一步判断该终端识别码对应的终端是否为正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终端识别码的方法,当所述终端与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终端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这样,当终端检测到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的触发条件满足时,终端就会获取并发送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就可以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查找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从而,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该终端的识别码。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识别码的获取方法。本实施例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实现,此处只描述与图1中不同的之处,与图1中相同的之处参见图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1还可以为步骤301,识别码获取设备向终端发送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与所述终端连接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获取请求;或者,在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上可以显示“获取”按钮,当该“获取”按钮被按下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获取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和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之间可以采用现有的数据传输引脚和数据传输方式传输所述获取请求。首先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封装所述获取请求,然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获取请求后,解析出所述获取请求;该识别码获取设备也可以使用USB连接器中预留引脚发送该获取请求,比如:可以封装一个字节的获取请求,例如:1,因为该一个字节的获取请求是从该预留引脚接收的,此预留引脚是用于接收该获取请求的,故当从该预留引脚接收的内容中解析出的内容是1,就可以确定终端接收到了该获取请求。
此种方式可以使得终端在接收获取请求后时才启动后面的操作,这样更加准确,节省了终端的资源。
现有技术中,用户可以通过在终端上键入“*#06#”即可获取到终端的识别码,但是这种方式的前提是终端可以正常开机,即应用处理器正常工作,如果终端无法正常工作,那么此种方法将不能获取终端的识别码。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处理器为FPGA或者MCU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所述FPGA或者MCU是可以独立于所述终端的应用处理器独立运行的处理器,所以即使所述终端应用处理器无法正常工作,但是该FPGA或者MCU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而且,当终端的电量耗尽时,有其他设备与终端连接时,该FPGA或者MCU可以利用其他设备的供电引脚进行供电,从而进一步的完成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即将FPGA或者MCU的识别码发送出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终端识别码的方法,当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终端获取所述终端的处理器的识别码;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这样,当终端检测到满足获取识别码的触发条件时,终端就会获取并发送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就可以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查找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从而,可以获取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因此,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该终端的识别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识别码获取方法。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连接器,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所述处理器为应用处理器、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单元。
步骤401,检测是否有识别码获取设备与所述终端连接;
具体的检测方法参见图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2,当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与所述终端连接时,所述终端的处理器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方式参见图1中获取所述终端的处理器的识别码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3,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检测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是否连接;当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时,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这样,检测到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触发条件满足时,自动获取终端的识别码,并将终端的识别码发送出去,使得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到终端的识别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识别码获取方法。本实施例基于图4所示实施例实现,此处只描述与图4中不同的设计,与图4中相同的设计参见图4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1可以为步骤501,判断是否接收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对于获取请求的发送可以参见图3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此种方式可以使得终端在接收获取请求时,才启动后面的操作,这样更加准确,节省了终端的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终端接收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这样,但是可以检测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触发条件满足时,自动获取终端的识别码,并将终端的识别码发送出去,使得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获取到终端的识别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连接器,所述处理器为应用处理器、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单元。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器与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通过所述连接器接收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其中,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以使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具体为: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的预留引脚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具体为: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的预留引脚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此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1,图3的方法,故相关内容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更加清晰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现,下面以处理器为可编程处理器FPGA,连接器为USB连接器为例,说明处理器和USB连接器的连接关系和数据传输流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结构图(仅示出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所述终端包括FPGA 601,USB连接器602,电源控制603,SS Switch 604。VBus引脚是FPGA 601的充电引脚,通过该VBus引脚可以给FPGA 601供电。SS Switch 604是根据FPGA 601的指令控制使用TX1/RX1或者TX2/RX2的进行数据传输,具体FPGA 601如何控制SS Switch切换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FPGA 601持续检测USB连接器602的SBU引脚是否从空的状态变成连接状态,若USB连接器602的SBU引脚从空的状态变成连接状态,则FPGA 601会检测到SBU引脚上的电路变化,故可以确定有其他设备与USB连接器连接,则会自动运行写在FPGA 601内的程序代码,运行该程序代码可以获取到FPGA601的身份识别码,并将该身份识别码通过USB连接器发送出去,其中,可以通过USB连接器的SBU引脚或者TX引脚发送出去。
FPGA 601持续检测是否有其他设备发送的消息,该消息可以从SBU引脚接收或者从RX引脚接收,如接收到该消息请求,则FPGA 601会根据预设规则解析该消息,如果该消息是从SBU引脚接收的,则预设规则可以很简单,因为SBU引脚是专用的引脚,功能单一,而如果该消息是从RX引脚接收的,则预设规则需要相对前一种方式复杂一些,若解析出的消息是获取请求,则会自动运行写在FPGA内的程序代码,运行该程序代码可以获取到FPGA 601的身份识别码,并将该身份识别码通过USB连接器602发送出去,其中,可以通过USB连接器的SBU引脚或者TX引脚发送出去。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此处不一一列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当所述终端与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终端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这样,当终端检测到获取识别码条件的触发条件满足时,终端就会获取并发送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使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查找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从而,可以获取到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因此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该终端的识别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码获取设备,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包括连接器和第一处理器: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处理器的识别码;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向所述终端发送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识别码。
需要说明的是,此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故相关内容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码获取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处理器的识别码;根据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从而,可以和终端一起配合完成终端的识别码的获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连接器,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器与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所述处理器为应用处理器、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单元。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其中,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具体为: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终端的连接器的预留引脚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具体为: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通过所述终端的连接器的预留引脚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此终端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4和图5的方法,故相关内容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通过所述连接器将所述终端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这样,当检测到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触发条件满足时,自动获取终端的识别码,并将终端的识别码发送出去,使得识别码获取设备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到终端的识别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终端与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接收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所述终端的处理器的识别码;其中,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
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以使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具体为:
通过所述终端的连接器的预留引脚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具体为: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通过所述终端的连接器的预留引脚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应用处理器、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单元。
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连接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连接器与识别码获取设备连接,或者,通过所述连接器接收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时,获取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以使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根据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以及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和所述终端的识别码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终端的识别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具体为: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的预留引脚接收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发送的获取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具体为: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连接器的预留引脚将所述处理器的识别码发送给所述识别码获取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应用处理器、可编程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单元。
CN201580063983.6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Active CN107006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8647 WO2017035755A1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061A CN107006061A (zh) 2017-08-01
CN107006061B true CN107006061B (zh) 2020-09-04

Family

ID=5818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3983.6A Active CN107006061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26083A1 (zh)
EP (1) EP3334197B1 (zh)
JP (1) JP6586513B2 (zh)
CN (1) CN107006061B (zh)
WO (1) WO20170357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216720A1 (de) * 2017-09-21 2019-03-21 Bhs Corrugated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Gmbh Wellpappeanlag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260A (zh) * 2014-11-13 2015-03-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36796A (zh) * 2015-04-14 2015-08-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获取网络内容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3844A (ja) * 1992-02-19 1993-09-10 Sharp Corp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CN101137244A (zh) * 2007-10-15 2008-03-0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全球设备标识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FR2923051B1 (fr) * 2007-10-30 2010-01-01 Oberthur Card Syst Sa Authentification d'une etiquette electronique lors de l'acces a un service, procedes et systeme associes.
JP2008276794A (ja) * 2008-06-13 2008-11-13 Toshiba Corp 携帯通信端末
US8225019B2 (en) * 2008-09-22 2012-07-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SATA mass storage device emulation on a PCIe interface
US20100100876A1 (en) * 2008-10-21 2010-04-22 Enfora, Inc. Wireless device provisioning hardware tool
US8879526B2 (en) * 2009-01-22 2014-1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ressing a mobile terminal
US9395780B2 (en) * 2011-04-21 2016-07-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USB bridge circuit gating RID—A and RID—GND for IDGND
JP6024585B2 (ja) * 2013-04-24 2016-1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再送制御方法
US9503159B2 (en) * 2013-05-01 2016-11-22 Cellco Partnership Storing and retrieving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8260A (zh) * 2014-11-13 2015-03-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36796A (zh) * 2015-04-14 2015-08-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获取网络内容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061A (zh) 2017-08-01
EP3334197A4 (en) 2018-06-13
WO2017035755A1 (zh) 2017-03-09
JP2018533250A (ja) 2018-11-08
JP6586513B2 (ja) 2019-10-02
EP3334197B1 (en) 2020-01-15
US20200226083A1 (en) 2020-07-16
EP3334197A1 (en) 2018-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24247B (zh) 自动设备-触控笔配对
CN101957807B (zh) USB设备识别主机Windows操作系统版本类型的方法
CN102043751B (zh) Usb设备识别主机操作系统的方法
US9411990B2 (en) Working method of a multi-slot card reader based on the standard CCID protocol
US201901468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ug and play, networkable iso 18000-7 connectivity
CN106658756B (zh) 一种终端设备与热点连接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214478B (zh) 电子标签控制方法、装置、控制主机和电子标签系统
EP2688258B1 (en) Single board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single board
EP2858261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2073602B (zh) 计算机系统、连接控制装置及连接与断开方法
US20160261973A1 (en) Nfc device configuration after device power up
CN112256501A (zh) 一种拓展设备接口检测电路、接口拓展装置及拓展坞
CN107006061B (zh) 一种获取终端的识别码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560581B (zh) 充电处理方法、充电处理电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50125783A (ko) 디바이스 식별을 위한 플러그, 콘센트 및 그를 이용한 디바이스 식별 방법
CN103761135A (zh) 嵌入式设备的固件写入方法
CN105159714B (zh) 一种pmic初始化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242939A (zh) 将固件烧写到主板的连接器和利用连接器烧写固件的方法
CN103332075B (zh) 用于胎压感应系统的设定工具
CN104899164A (zh) 集成电路总线的地址寻址方法、集成电路总线设备和系统
CN112819115B (zh) 设备标识的校验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203331756U (zh) 用于胎压感应系统的设定工具
CN103561126A (zh) 分组设备中cpu扣板与板卡自动关联方法
CN106774853A (zh) 一种震感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15102634B (zh) 一种电能表蓝牙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Address after: 201800 Two Five Floors of 333 Huangqi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PENGBA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70 Room 518, 91 Kefe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Fa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Address after: 510670 Room 518, 91 Kefeng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Fang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