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5911B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5911B
CN107005911B CN201580066642.4A CN201580066642A CN107005911B CN 107005911 B CN107005911 B CN 107005911B CN 201580066642 A CN201580066642 A CN 201580066642A CN 107005911 B CN107005911 B CN 107005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rc
attribute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66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5911A (zh
Inventor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5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5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使得中继UE能够区分接收数据,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该方法包括:传输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所述传输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设备间的D2D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用户设备之间的临近服务(英文全称: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 Service,简称:D2D ProSe),已经成为3GPP(英文全称: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英文全称:Long Term Evolution,中文:长期演进)系统Rel.12(英文全称:Release 12,中文:发布版本12)系统的研究课题。使用LTE系统的物理层(基于OFDM-MIMO,英文全称: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中文:正交频分复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供用户设备直连的服务既丰富了LTE系统的业务范围,也使得用户设备之间的D2D通信可以被更多的用户所使用。
在LTE D2D ProSe业务中,一个应用场景是通过UE到UE中继的方法,使用一个UE将另外一个UE的数据中转出去,从而使得传输距离增大。
在LTE的D2D系统中,UE发送D2D信号时,需要在SA(英文全称:schedulingassignment,中文:调度指配)资源中发送调度信令,然后在数据资源池中,发送相应的D2D信号。D2D终端在SA资源中发送调度信令时,调度信令中包含所发送信号的目的地址。
参照图1,示出一种LTE的D2D系统,该系统中示出了LTE基站和四个UE,如果UE1要发送D2D信号,需要在对应的SA资源中发送调度信令,并在SA资源匹配的数据资源池中发送相应的数据信号。UE1在SA资源中发送的调度信令中包含目的地址,假设UE1需要和UE3通信,那么此时目的地址就是UE3的地址。
如果UE2用作中继UE1发送的数据,UE2首先是需要先接收再发送,UE2中继UE1的信号存在时延;另外,UE2中继UE1发送的数据时,也需要先在SA资源中发送调度信令,然后在SA资源匹配的数据资源池中发送需要中继的信号。
由于UE2中继UE1的数据时,也需要在SA资源中发送调度信令,并且调度信令中的目的地址也是UE3的地址,若此时UE1需要发送另一数据,则UE1需要在SA资源中发送另一调度信令,并且该另一调度信令的目的地址也是UE3。此时对于图1中的UEx,若UEx参与另一数据的中继发送,UEx在SA资源中接收到两个调度信令的目的地址都是UE3,UEx已经不能区分UE1两次发送的数据的时序关系,从而出现了混淆和模糊,导致D2D通信不能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通信领域,使得中继UE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于设备间的D2D通信,包括:
传输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所述传输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根据所述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信息属性,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111、1010 1010 1010 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在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D2D数据,或者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或者D2D发现信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和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中的任一。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设备在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每个数据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111、1010 1010 1010 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传输设备,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根据所述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111、1010 1010 1010 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发送设备,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D2D数据,或者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或者D2D发现信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每个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11111111、1010 1010 1010 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传输设备,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处理器、第一接口电路、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第一接口电路、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接口电路,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第二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根据所述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111、1010 1010 1010 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发送设备,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处理器、第一接口电路、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第一接口电路、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第一接口电路,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口电路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D2D数据,或者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或者D2D发现信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每个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111、1010 1010 1010 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用于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传输设备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发送设备;
或者,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任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传输设备和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任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发送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中继传输的第二信息,使得中继UE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英文全称: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英文缩写:GSM)系统、码分多址(英文全称: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英文缩写: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英文全称: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英文缩写: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英文全称: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英文缩写:GPRS)、长期演进(英文全称:Long Term Evolution,英文缩写:LTE)系统、LTE频分双工(英文全称:Frequency DivisionDuplex,英文缩写:FDD)系统、LTE时分双工(英文全称:Time Division Duplex,英文缩写: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英文全称: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英文缩写:UMTS)或全球互联微波接入(英文全称: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英文缩写:WiMAX)通信系统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设备为用户设备(英文全称:User Equipment,英文缩写:UE)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英文全称: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英文缩写: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英文全称:Wireless Local Loop,英文缩写:WLL)站、个人数字处理(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英文缩写: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用户设备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英文全称:InternetProtocol,英文缩写: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用户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英文全称: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英文缩写:GSM)或码分多址(英文全称: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英文缩写:CDMA)中的基站(英文全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英文缩写: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英文全称: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英文缩写:WCDMA)中的基站(英文全称:Base Station,英文缩写:BS),还可以是长期演进(英文全称:Long Term Evolution,英文缩写LTE)中的演进型基站(英文全称:evolutional Node B,英文缩写:NodeB或eNB或e-NodeB),又如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宏基站和微基站,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以下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区别,如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等。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用于设备间的D2D通信,该系统包括至少3个UE,参照图1所示,还示出了基站eNB。
结合上述的通信系统,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于设备间的D2D通信,其中该方法用于传输设备对数据的接收,其中以UE1有数据向UE3发送,则除UE1之外,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示出的其他UE均适用以下方法,参照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传输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任一:D2D数据、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和D2D发现信号。
102、传输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其中,可选的,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优先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来源用于指示发送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可选的,来源包括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其中,第一信息对应信息可以为第一信息本身或者第一信息指示的信息,例如: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时,第一信息对应信息可以为接收的一个或者多个D2D数据;第一信息为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时,第一信息对应信息可以为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指示的一个或者多个D2D数据;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时,第一信息对应信息可以为接收的一个或者多个D2D发现信号。
103、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进一步的,若传输设备为D2D通信中最终的接收设备,则执行至步骤103结束;若传输设备为中继设备,则该方法还包括步骤104;
104、传输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具体的,步骤104可以为根据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将数据发送至其他设备,其中,在步骤104中由于信息属性中包括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以传输层级为例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信息的每次转发均存在延时,假设通过传输设备转发一次的延时相同或接近,则传输层级越大则说明信息的发送时间越早,从而使得传输设备按照传输层级对第二信息进行转发,以实现对信息传输的优化,类似的传输设备也可根据优先级确定第二信息;当信息属性为来源时,传输设备可以区分第一信息是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发送,还是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发送,并据此确定第二信息,并发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中继传输的第二信息,使得中继UE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具体的,以第一信息为D2D数据,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201、传输设备接收至少一个D2D数据。
202、传输设备确定至少一个D2D数据中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
其中,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该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优先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来源用于指示发送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可选的,来源包括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203、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进一步的,若传输设备为接收设备,则执行至步骤203结束;若传输设备为中继设备,则该方法还包括步骤204;
204、传输设备发送中继D2D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D2D数据中所包含的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属性在接收到的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使得作为中继UE的传输设备能够区分接收的D2D数据,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具体的,以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301、传输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
302、传输设备确定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
其中,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转发的次数;优先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来源用于指示发送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可选的,来源包括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和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中的任一。
303、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并根据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进一步的,若传输设备为接收设备,则执行至步骤303结束;若传输设备为中继设备,则该方法还包括步骤304;
304、传输设备发送中继D2D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所包含的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属性确定中继D2D数据对应的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并根据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使得作为中继UE的传输设备能够区分接收的D2D数据,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具体的,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参照图5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401、传输设备接收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
402、传输设备确定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
其中,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该传输设备之前的次数;优先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来源用于指示发送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可选的,来源包括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403、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进一步的,若传输设备为接收设备,则执行至步骤403结束;若传输设备为中继设备,则该方法还包括步骤404;
404、传输设备发送中继D2D发现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D2D发现信号中所包含的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属性在接收到的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使得作为中继UE的传输设备能够区分接收的中继D2D发现信号,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参照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501、传输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任一:D2D数据、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和D2D发现信号。
502、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CRC的掩码用于指示信息属性。
其中,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该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优先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来源用于指示发送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可选的,来源包括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CRC中包含的CRC的掩码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CRC的掩码为预定长度的掩码序列,例如24bit。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时,CRC配置于数据结构的物理层。
可选的,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英文:Hamming)距离。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1010 1010 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具体的,参照图7所示,提供一种数据结构,包括D2D数据和D2D数据的CRC;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CRC中还包括一个CRC的掩码(mask)。
如表1所示,提供一种CRC的掩码的掩码序列和传输层级的对应关系:
Figure GPA0000231916680000201
Figure GPA0000231916680000211
表1
如表2所示,提供一种CRC的掩码的掩码序列和优先级的对应关系:
优先级 掩码序列
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
3 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4 110011001100110011001100
5 001100110011001100110011
6 111100001111000011110000
7 000011110000111100001111
表2
如表3所示,提供一种CRC的掩码的掩码序列和来源的对应关系:
Figure GPA0000231916680000212
Figure GPA0000231916680000221
表3
其中,以上表1-3中各掩码序列之间间隔为预设的汉明距离,其中上表1中传输层级0和传输层级1之间掩码序列的汉明距离为24;其他各传输层级之间最小汉明距离为12;上表2中优先级0和优先级1之间掩码序列的汉明距离为24;其他各优先级之间最小汉明距离为12,上表3中两个来源之间掩码序列的汉明距离为24;当然这只是一种示例,本发明的方案不限于上述方式。
进一步的,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时,步骤502具体为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以第一信息为D2D数据进行说明,通常,由于D2D UE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在物理层中,需要对数据增加循环冗余校验位CRC。当D2D数据的比特数和CRC的比特数的总数大于比特门限的时候(示例性的,LTE系统中是6144比特),D2D数据要分段,此时D2D数据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每个编码段都包括对应的CRC,此时信息属性由至少两个编码段中的CRC对应的CRC的掩码组成。
如图8所示,每个D2D数据包括若干编码段(英文:code segment),每个编码段进行单独的CRC校验,因此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具体的,如图8所示,提供一种数据结构,包括D2D数据和D2D数据的CRC;所述D2D数据包括至少两个D2D数据的编码段;信息属性由至少两个编码段中的CRC对应的CRC的掩码组成,两个CRC的掩码之间间隔为预设的汉明距离;此时,通过所有编码段对应的CRC的掩码的掩码序列的组合来指示信息属性。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包括两个编码段,每个编码段有各自的CRC。每个编码段的CRC上增加CRC的掩码,假设CRC的掩码有N种掩码序列,则两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序列共可指示N^2个信息属性,其中符号^表示乘方运算。当然,图8仅是一种示例,当每个D2D数据包括M个编码段时,则M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序列共可指示N^M个信息属性。示例性的,CRC的掩码有2种掩码序列,则两个编码段的CRC可指示2^2=4个信息属性。如表2,示出了CRC中的掩码序列和序号的对应关系:
序号 掩码序列
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 101010101010101010101010
3 010101010101010101010101
4 110011001100110011001100
5 001100110011001100110011
6 111100001111000011110000
7 000011110000111100001111
表4
其中,以上表4中各掩码序列之间间隔为预设的汉明距离,其中上表中序号0和序号1之间掩码序列的汉明距离为24;其他各序号之间最小汉明距离为12。当然这只是一种示例,本发明的方案不限于上述表2。
使用上面8个掩码序列,针对2个编码段的情况,共可指示8*8=64个信息属性。当然如果不需要这么多信息属性,可以选择8个序列中的部分掩码序列,当信息属性为传输层级时,示例性的:前两个序列0、1,共可指示2*2=4个传输层级。
具体的如以下示例: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则代表传输层级是0;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则代表传输层级是1;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则代表传输层级是2;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则代表传输层级是3。以上仅仅是提供了一种示例,本发明的方案不限于上述示例。
当信息属性为优先级时,示例性的:前两个序列0、1,共可指示2*2=4个优先级。
具体的如以下示例: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则代表优先级是0;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则代表优先级是1;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则代表优先级是2;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则代表优先级是3。以上仅仅是提供了一种示例,本发明的方案不限于上述示例。
当信息属性为来源时,示例性的:前两个序列0、1,还可以指示来源。
具体的如以下示例: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0,则代表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者信息来自于小区覆盖范围内;
第一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第二个编码段的CRC的掩码对应的掩码序列的序号是1,则代表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或者信息来自于小区覆盖范围外;以上仅仅是提供了一种示例,本发明的方案不限于上述示例。
503、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进一步的,若传输设备为接收设备,则执行至步骤503结束;若传输设备为中继设备,则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04;
504、传输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的步骤504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传输设备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步骤504具体为传输设备发送更新信息属性后的第二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属性确定中继传输的第二信息,使得作为中继UE的传输设备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于需要通过中继方式发送数据的发送设备,如上述图1所示的系统中的UE1,参照图9所示,包括:
601、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可选的,其中,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转发的次数;优先级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来源用于指示发送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可选的,来源包括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第一信息包括D2D数据,或者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或者D2D发现信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在步骤601之前,还包括:
600、发送设备在第一信息中配置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发送设备能够在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属性确定中继传输的第二信息,使得作为中继UE的传输设备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601具体包括:发送设备对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其中CRC的掩码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可选的,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发送设备对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具体包括:发送设备为第一信息的每个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可选的,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1111 0000 1111。具体的掩码序列组合形式参见上表1-4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参照图10所示,提供一种传输设备10,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处理单元112,用于确定所述接收单元111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所述处理单元112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中继传输的第二信息,使得中继UE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参照图11所示,传输设备10还包括发送单元113,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单元112确定的所述第二信息。
可选的,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可选的,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112,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112,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根据所述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1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单元1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可选的,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1111 0000 1111。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12还用于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接收单元111可以为传输设备的接收机,发送单元113可以为传输设备的发射机。处理单元112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器,也可以集成在传输设备的某一个处理器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传输设备的存储器中,由传输设备的某一个处理器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单元112的功能。这里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英文全称:Central Processing Unit,英文简称: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英文全称: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英文简称: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参照图12所示,一种发送设备12,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发送单元121,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能够在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属性确定中继传输的第二信息,使得作为中继UE的传输设备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参照图12所示,发送设备12还包括:处理单元122,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121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D2D数据,或者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或者D2D发现信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122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单元122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每个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可选的,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 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发送单元121可以为传输设备的发射机。处理单元122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器,也可以集成在传输设备的某一个处理器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传输设备的存储器中,由传输设备的某一个处理器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单元122的功能。这里所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英文全称:CentralProcessing Unit,英文简称: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英文全称: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英文简称: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参照图13所示,提供一种传输设备13,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处理器131、第一接口电路132、存储器133和总线134;所述处理器131、第一接口电路132、存储器133通过所述总线13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处理器13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英文全称:digitalsingnal processor,英文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全称: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英文简称:FPGA)。
存储器133可以是一个存储装置,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且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或接入网管理设备运行所需要参数、数据等。且存储器133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Access Memory,英文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全称:non-volatile memory,英文简称:NVRAM),例如磁盘存储器,闪存(Flash)等。
总线13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英文全称: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英文简称: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英文全称:Peripheral Component,英文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英文全称: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英文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13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132,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器13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口电路132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所述处理器131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中继传输的第二信息,使得中继UE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可选的参照图13所示,传输设备13还包括还包括第二接口电路135,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131确定的所述第二信息。
可选的,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可选的,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器131,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器131,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根据所述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
所述处理器13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器13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可选的,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1111 0000 1111。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31还用于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
参照图14所示,提供一种发送设备14,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处理器141、接口电路142、存储器143和总线144;所述处理器141、接口电路142、存储器143通过所述总线14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处理器141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英文全称:digitalsingnal processor,英文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全称: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英文简称:FPGA)。
存储器143可以是一个存储装置,也可以是多个存储元件的统称,且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或接入网管理设备运行所需要参数、数据等。且存储器143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Access Memory,英文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全称:non-volatile memory,英文简称:NVRAM),例如磁盘存储器,闪存(Flash)等。
总线14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英文全称: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英文简称: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英文全称:Peripheral Component,英文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英文全称: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英文简称:EISA)总线等。该总线14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接口电路142,用于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能够在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传输设备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属性确定中继传输的第二信息,使得作为中继UE的传输设备能够区分接收信息,以实现D2D通信正常进行。
进一步的,参照图14所示,所述处理器141,用于在所述接口电路142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D2D数据,或者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或者D2D发现信号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141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器141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每个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可选的,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1111 0000 1111。
此外,还提供一种计算可读媒体(或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的101至104、201至204、301至304、401至405、501至506、或600至601的操作。
另外,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简称:ROM,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简称:RAM,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6)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传输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所述传输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包括: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的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根据所述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信息属性,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 1010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0000 11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传输设备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
9.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在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在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每个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配置的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 1010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 11110000 1111。
16.一种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单元确定的所述第二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根据所述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20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1111 0000 1111。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
24.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每个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配置的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1111 0000 1111。
31.一种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处理器、第一接口电路、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第一接口电路、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第一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接口电路接收的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口电路,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确定的所述第二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数据,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的每一个D2D数据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数据中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数据;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中的每一个第一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对应D2D数据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根据所述第二D2D数据调度指配SA信令,确定中继D2D数据;
或者,
所述第一信息为D2D发现信号,所述第二信息为中继D2D发现信号;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的每一个D2D发现信号的信息属性,在所述至少一个D2D发现信号中确定中继D2D发现信号。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编码段的CRC获取至少两个CRC的掩码,其中每个编码段对应一个CRC,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36.根据权利要求31或35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1111 0000 1111。
38.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更新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属性。
39.一种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处理器、接口电路、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接口电路、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接口电路,用于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包含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以便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传输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确定第二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个第一信息的冗余校验位CRC获取所述每一个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其中所述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属性;所述信息属性包括传输层级、优先级和来源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传输层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转发至所述传输设备之前被转发的次数;所述优先级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被处理的优先级;所述来源用于指示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发送设备的来源。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口电路发送的第一信息中配置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源包括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内,或所述发送设备位于小区覆盖范围外。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信息的CRC配置CRC的掩码。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至少两个编码段;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为所述第一信息的每个编码段配置CRC的掩码,其中所述至少两个CRC的掩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息对应信息的信息属性。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RC的掩码之间间隔预设汉明距离。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CRC的掩码至少包括以下任一形式: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1010 1010 10101010 1010 1010、0101 0101 0101 0101 0101 0101、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0011 0011 0011 0011 0011 0011、1111 0000 1111 0000 1111 0000和0000 1111 00001111 0000 1111。
4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用于设备间的临近服务D2D通信,包括:如权利要求16-23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设备和如权利要求24-30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设备;
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31-38任一项所述的传输设备和如权利要求39-45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设备。
CN201580066642.4A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7005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75574 WO2016154914A1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5911A CN107005911A (zh) 2017-08-01
CN107005911B true CN107005911B (zh) 2020-08-25

Family

ID=57006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6642.4A Active CN107005911B (zh) 2015-03-31 2015-03-31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5188B2 (zh)
EP (1) EP3270633B1 (zh)
JP (1) JP2018515002A (zh)
CN (1) CN107005911B (zh)
WO (1) WO2016154914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9409A (ja) * 2007-03-02 2008-09-18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0350B2 (ja) 2005-03-31 2010-08-04 株式会社国際電気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 無線装置
US9100897B2 (en) 2010-01-12 2015-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station identification
US9301123B2 (en) 2011-05-26 2016-03-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rming validity of candidate cooperative device list for client co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98765A (en) * 2012-01-27 2013-07-31 Renesas Mobile Corp Discovery signall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131234A1 (en) * 2012-03-05 2013-09-12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for relaying traffic in d2d communications
US9883496B2 (en) 2012-03-06 2018-0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4104627A1 (ko) 2012-12-30 2014-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통신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81877B (zh) 2013-10-10 2016-11-16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终端直通通信的多中继通信方法
CN103596241B (zh) 2013-10-14 2017-02-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终端直通通信的单中继通信方法
CN103607750A (zh) 2013-11-25 2014-02-26 南京邮电大学 下一代蜂窝系统中基于终端直通通信的中继选择方法
US20150264588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3163937B1 (en) * 2014-06-27 2021-12-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ement by device-to-device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576354B (zh) * 2014-07-07 2020-03-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中继终端发送和接收d2d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383135B2 (en) * 2014-07-23 2019-08-1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data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10326517B2 (en) * 2014-08-28 2019-06-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lay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me
WO2016089081A1 (ko) * 2014-12-04 2016-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링크를 릴레이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US10080206B2 (en) * 2014-12-10 2018-09-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selecting synchronization 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80054253A1 (en) * 2014-12-25 2018-02-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laying b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17922A1 (ko) * 2015-01-20 2016-07-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을 수행할 인접 ue를 선택하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9409A (ja) * 2007-03-02 2008-09-18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通信制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Solution for ProSe UE-to-UE Relay (stateless forwarding).《SA WG2 Meeting #107》.2015, *
Solution for ProSe UE-to-UE Relay (stateless forwarding);Intel;《SA WG2 Meeting #107》;20150120;第一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515002A (ja) 2018-06-07
WO2016154914A1 (zh) 2016-10-06
CN107005911A (zh) 2017-08-01
EP3270633A1 (en) 2018-01-17
EP3270633B1 (en) 2021-08-11
US20180069657A1 (en) 2018-03-08
EP3270633A4 (en) 2018-04-11
US10425188B2 (en)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9406B (zh) 傳輸下行控制訊息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CN108024340B (zh) 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与发送方法及设备
WO2017119467A1 (ja)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信号受信方法及び信号送信方法
CN111277390B (zh)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WO2018126364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126414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JP2019519147A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ユーザ装置
JP2017506448A (ja) 国家安全保障及び公衆安全通信をサポートするデバイスの事前構成
US1038309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CN110710296B (zh) D2d通信中资源池共享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6416399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9223605A1 (zh) Rrc重配置期间的数据发送与接收方法和装置
WO2016145594A1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7005911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8201344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33392A1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20230084619A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CN106465347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20160014814A1 (en) User equipment collision detec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19028748A1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237510A1 (zh) 控制信令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33575B (zh) 上行传输进程号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553379B (zh) 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686742B (zh) 一种子帧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18140574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