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3008A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3008A
CN107003008A CN201580067814.XA CN201580067814A CN107003008A CN 107003008 A CN107003008 A CN 107003008A CN 201580067814 A CN201580067814 A CN 201580067814A CN 107003008 A CN107003008 A CN 107003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display
display unit
heating device
top plate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78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3008B (zh
Inventor
石井哲夫
河野良夫
小林雅弘
小林信治
木下广
木下广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3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3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30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上部开口的主体;顶板,其在上表面的前侧具有操作显示部,并覆盖主体的上部开口;加热构件,其被设置在顶板的下方;固定金属板,其被安装于主体,并从下方支撑顶板;和操作显示单元,其由固定金属板固定在与操作显示部相向的位置,操作显示单元具备:设有操作用标识的片材,所述操作用标识被显示于所述操作显示部;和投光构件,其朝向操作用标识投光。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顶板具备操作显示部的加热烹调器,所述顶板载置锅、长柄平锅等被加热物。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有关在组装加热烹调器时进行操作显示基板和顶板的对位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具备:主体;被设置在该主体的上表面的顶板;保护该顶板的外周的顶板框;操作显示基板,其配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并具有基于静电容量式的触摸键方式的操作零件;和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外周,并由一体地具有的支撑部固定所述操作显示基板,其中,在所述顶板印刷并设置表示所述操作零件的位置的操作部标识和记号,在所述保持部件设置与所述记号进行对位的规定位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6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通过使被设置在保持部件的规定位置与被印刷在顶板的记号相吻合来进行固定有操作显示基板的保持部件和顶板的对位,但是,作业性差,容易产生操作显示基板相对于顶板的错位。而且,若产生这样的错位,则产生被设置于操作显示基板的投光构件相对于被设置于顶板的上表面的前侧的操作用标识的错位,存在操作用标识不完整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面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操作用标识不完整的加热烹调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上部开口的主体;顶板,其在上表面的前侧具有操作显示部,并覆盖所述主体的上部开口;加热构件,其被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固定金属板,其被安装在所述主体,并从下方支撑所述顶板;和操作显示单元,其由所述固定金属板固定在与所述操作显示部相向的位置,所述操作显示单元具备:设有操作用标识的片材,所述操作用标识被显示于所述操作显示部;和投光构件,其朝向所述操作用标识投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由于操作显示单元具备设有操作用标识的片材和朝向操作用标识投光的投光构件,所以容易进行操作用标识的位置和投光构件的光路的位置的对位。因此,能够抑制操作用标识不完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外观图。
图2是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内部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主体的纵剖视图。
图5是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固定金属板的立体图。
图6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固定金属板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7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9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部的操作说明图。
图11是侧面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固定前后的操作显示单元的图。
图12是仰视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固定前后的操作显示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俯视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固定前后的操作显示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侧面保持部以及侧面滑动部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非被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在下面的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的情形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前后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正视加热烹调器的状态下的方向。
实施方式.
图1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外观图。
如图1所示,加热烹调器具备上部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的主体1和覆盖主体1的上部开口的顶板2。该顶板2的整体由耐热强化玻璃、结晶化玻璃等非磁性的材料构成,顶板2的前后左右侧缘由外周框架3保持。在俯视时,顶板2的面积比主体1的上表面开口部的面积大,在将顶板2载置在主体1上的状态下,顶板2的外周像屋檐那样与主体1的外周相比向外侧伸出。
图2是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主体1的内部的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主体1的纵剖视图。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主体1的内部配置3个加热线圈5(5L、5C、5R)作为加热源。在顶板2的上表面分别通过印刷等方法设有表示3个加热线圈5的大致位置的圆形的引导标记2L、2C、2R。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2的底色是黑色,引导标记2L、2C、2R以相对于该底色显眼的颜色进行设置。但是,顶板2的底色并非限定于黑色。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线圈5为3个,然而并非限定于此。
另外,加热线圈5相当于本发明的“加热构件”。
在顶板2的上表面的前侧设有操作显示部2a,所述操作显示部2a用于进行加热线圈5的火力调整、定时器设定等各种操作,进行与各种操作状况相应的信息的显示。而且,在主体1的内部的与操作显示部2a相向的位置,也就是在操作显示部2a的下方设有操作显示单元30,所述操作显示单元30用于由操作显示部2a进行加热线圈5的火力调整、定时器设定等各种操作,进行与各种操作状况相应的信息的显示。该操作显示单元30是静电容量式。另外,顶板2的至少操作显示部2a具有光透过的性质。
另外,在主体1的下表面的前侧设有用于将冷却风获取到主体1的内部的吸气口7,另外,在外周框架3的后侧设有用于将被获取到主体1的内部的冷却风排出的排气口8。
图5是从后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固定金属板10的立体图,图6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固定金属板10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在主体1上安装图5所示的固定金属板10。固定金属板10大致具有画框形状,被配置在由顶板2和主体1夹着的位置,从下方支撑顶板2。
另外,如图5所示,在固定金属板10的前侧的内周端设有从该内周端朝向下方突出的前面内周壁11。另外,在固定金属板10的左右侧的内周端的前侧设有从该内周端朝向下方突出的侧面内周壁12。
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金属板10的前面内周壁11在左中右设有3个,但由于结构(大致)相同,所以,下面以右侧的前面内周壁11为中心进行说明。同样,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金属板10的侧面内周壁12在左右设有2个,但由于结构(大致)相同,所以,下面以右侧的侧面内周壁12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前面内周壁11的数量并非限定于3个。
另外,固定金属板10的前侧的内周端相当于本发明的固定金属板的“前端部”,固定金属板10的左右侧的内周端相当于本发明的固定金属板的“左右端部”。
该前面内周壁11以及侧面内周壁12用于固定操作显示单元30。另外,前面内周壁11以及侧面内周壁12可以与固定金属板10一体形成,也可以分体地设置。
在前面内周壁11设有金属板侧螺钉孔21以及前面定位孔22。另外,在侧面内周壁12设有朝向内侧突出的单元保持部24。
图7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30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30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9是从前方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30的侧视图。另外,图8(a)表示片材33未被保持于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状态,图8(b)表示片材33被保持于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状态。另外,图9(a)表示操作显示单元30被固定于固定金属板10之前的状态,图9(b)表示操作显示单元30被固定于固定金属板10之后的状态。
如图7所示,操作显示单元30具备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操作显示基板32和片材33。
该操作显示单元30由固定金属板10固定,被配置在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下方。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显示单元30由左中右3个部分构成,但由于它们的结构大致相同(仅中间的部分没有后述的侧面滑动部42),所以,下面以右侧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构成有操作显示单元30的部分并非限定于3个。
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是箱体形状,在内部设有多个筒状的光路部41。该光路部41形成后述的LED62的光路。另外,在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左右侧面设有向外侧突出的侧面滑动部42。
在各光路部41设有沿其外周被卷绕的螺旋弹簧61,该螺旋弹簧61作为检测静电容量的电极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螺旋弹簧61设置在光路部41的外周,以能够将光路确保得较宽,另外,为使螺旋弹簧61的位置稳定而沿外周卷绕地设置螺旋弹簧61,但是,并非限定于此。螺旋弹簧61可以沿光路部41的内周卷绕地设置,也可以设置成在螺旋弹簧61和光路部41之间空出间隙。另外,光路部41可以与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一体地设置,也可以分体地设置。
各螺旋弹簧61与操作显示基板32连接,该操作显示基板32具有检测静电容量的变化的检测部。也就是说,各螺旋弹簧61与操作显示基板32导通。而且,若用户操作(触摸)操作显示部2a,则操作显示基板32的检测部经螺旋弹簧61来检测由此而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变化。
操作显示基板32被设置在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下侧,在各光路部41的内侧设有作为投光构件的LED62。另外,操作显示基板32具有发光部,根据由检测部检测到的静电容量的变化也就是由用户进行的操作,使LED62点亮或熄灭。
片材33被设置在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上侧,在片材33的与各光路部41对应的位置设有基于文字、数字、图案等的操作部(操作键)的位置、操作部的名称等(下面,称为操作用标识33a)。片材33的底色是与顶板2的底色相同的颜色或同类色的颜色,操作用标识33a通过印刷等方法设置成相对于底色显眼的颜色(例如,白色)。
而且,通过使片材33的底色为与顶板2的底色同类色的颜色,能够提高设计性。但是,片材33的底色并非限定于与顶板2的底色同类色的颜色。另外,通过使顶板2的底色为黑色,在将操作显示单元30向固定金属板10固定时,即使在顶板2产生伤痕,也能够使其不显眼。
另外,片材33由光透过的材料形成。而且,通过使LED62点亮并向操作用标识33a投光,在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处显示操作用标识33a。
像上面那样,由于操作显示单元30沿光路部41的外周设有作为检测静电容量的电极发挥功能的螺旋弹簧61,上述光路部41形成朝向操作用标识33a投光的LED62的光路,所以,操作显示部2a中的操作部的位置和操作用标识33a的显示位置相同。
另外,在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前侧面设有:片材保持部44,其保持片材33并且能够使片材33上下方向可动;单元侧螺钉孔45,其用于将操作显示单元30螺钉固定于固定金属板10;和定位突起部46,其用于进行固定金属板10和操作显示单元30的对位。
片材保持部44的上部开口,在左右设有制约片材33前后方向的运动的片材定位肋51,在中央(严格地说,也可以不是在中央)设有能够使片材33上下方向可动的片材可动突起部52。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设有2个片材保持部44,但并非限定于此。
因为由设有形成LED62的光路的光路部41的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片材保持部44对设置有操作用标识33a的片材33进行保持,所以容易进行各操作用标识33a和各光路部41的对位。因此,能够抑制通过LED62的点亮而被显示于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操作用标识33a不完整。再有,由于操作显示单元30在进行各操作用标识33a和各光路部41的对位时,操作用标识33a和螺旋弹簧61的位置也相吻合,所以能够抑制操作敏感度迟钝。
另外,如图9(a)所示,各螺旋弹簧61将设有操作用标识33a的片材33向上侧弹压。因此,如图9(b)所示,在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被固定于固定金属板10的状态下,螺旋弹簧61将片材33弹压于位于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上侧的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下表面。此时,通过将螺旋弹簧61中的经片材33与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下表面接触的最上部做成多卷,能够提高操作显示部2a中的操作敏感度(触摸的检测精度)。
因为像上面那样,能够由片材保持部44上下方向可动地保持片材33,由螺旋弹簧61将片材33弹压于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下表面,所以顶板2和片材33紧贴,在它们之间不会空出间隙。据此,能够在操作显示部2a中抑制操作用标识33a的显示模糊,另外,能够提高操作敏感度。
另外,片材33具备将前侧的端部折曲而形成的折曲部34,在该折曲部34设有:片材肋47,其被设置在与片材保持部44对应的位置;单元侧螺钉孔用孔48,其被设置在与单元侧螺钉孔45对应的位置;和定位突起部用孔49,其被设置在与定位突起部46对应的位置。
另外,将片材33的前侧的端部折曲而设置折曲部34是为了抑制片材33的翘曲,并且提高片材33的操作用标识33a和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光路部41的位置精度。
片材肋47从大致中央至下方设有椭圆形状的片材肋孔53,从该片材肋孔53至片材肋47的下端设有狭缝54。这里,片材肋孔53的长径比片材可动突起部52的直径长,短径是与片材可动突起部52的直径大致相同的长度。另外,左侧的片材定位肋51的右端部和右侧的片材定位肋51的左端部之间的长度比片材肋47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短。
而且,从片材保持部44的上部的开口插入片材肋47,使片材肋孔53经狭缝54与片材可动突起部52相吻合,也就是说,将片材可动突起部52插入片材肋孔53,由此使片材肋47保持于片材保持部44。
这样,通过使片材肋47保持于片材保持部44,片材33在从片材肋孔53的长径减去片材可动突起部52的直径的范围内,能够相对于片材保持部44向上下方向可动。另外,还可与该可动的范围相应地决定单元侧螺钉孔用孔48以及定位突起部用孔49的上下方向的长度。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部2a的操作说明图。另外,图10(a)表示操作显示部2a的操作前的状态,图10(b)表示操作显示部2a的操作后的状态。
首先,在对加热烹调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如图10(a)所示,各LED62点亮,朝向被设置于片材33的操作用标识33a投光,操作用标识33a被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a。在该状态下,如图10(b)所示,若用户对操作显示部2a的操作部进行操作(触摸),则操作显示基板32的检测部经螺旋弹簧61检测由此而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能够根据由检测部检测到的静电容量的变化,使LED62点亮或熄灭。
图11是侧面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30固定前后的操作显示单元30的图,图12是仰视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30固定前后的操作显示单元30的立体图,图13是俯视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操作显示单元30固定前后的操作显示单元30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单元保持部24以及侧面滑动部42的侧视示意图。
另外,图11(a)、图12(b)以及图13(a)表示将操作显示单元30固定于固定金属板10之前的状态,图11(b)、图12(a)以及图13(b)表示将操作显示单元30固定于固定金属板10之后的状态。另外,图14(a)表示使操作显示单元30的下表面沿单元保持部24的上表面滑动前的状态,图14(b)表示使操作显示单元30的下表面沿单元保持部24的上表面滑动中的状态。另外,虽然在图12以及图13中,在固定金属板10的上侧设有顶板2,但省略图示。同样,虽然在图14中,在侧面内周壁12的上侧设有顶板2,但省略图示。
下面,使用图11~图14,对操作显示单元30向固定金属板10固定的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操作显示单元30的侧面滑动部42插入顶板2和单元保持部24之间,以使左右的侧面滑动部42的下表面的前侧与左右的侧面内周壁12的单元保持部24的上表面相向。而且,在该状态下,使操作显示单元30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以使侧面滑动部42的下表面沿着单元保持部24的上表面。此时,操作显示单元30相对于顶板2大致平行地滑动。
另外,如图14所示,侧面滑动部42的下表面的前侧相对于滑动方向(图14的左右方向)倾斜。详细地说,侧面滑动部42的下表面的前侧随着去向前侧(图14的左侧)而向上方倾斜。
因此,侧面滑动部42的前侧比后侧薄,容易插入顶板2和单元保持部24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将侧面滑动部42插入顶板2和单元保持部24之间,使顶板2和单元保持部24之间的间隔比侧面滑动部4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大。因此,在插入时,在操作显示单元30和顶板2之间空出间隙。但是,操作显示单元30随着使侧面滑动部42滑动而向上方移动。因此,与顶板2之间的间隙随着使操作显示单元30滑动而变小,最终能够消除操作显示单元30和顶板2之间的间隙。
另外,即使替代侧面滑动部42的下表面,使单元保持部24的上表面倾斜,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使操作显示单元30朝向前侧滑动,以使操作显示单元30的定位突起部46与固定金属板10的前面定位孔22的位置相吻合。然后使操作显示单元30滑动,将定位突起部46插入前面定位孔22。此时,操作显示单元30的前侧面与固定金属板10的前面内周壁11抵接,操作显示单元30的单元侧螺钉孔45与固定金属板10的金属板侧螺钉孔21的位置相吻合,能够进行操作显示单元30和固定金属板10的对位。
在该状态下,将螺钉63经金属板侧螺钉孔21插入单元侧螺钉孔45,进行螺钉固定,据此,操作显示单元30在侧面滑动部42的下表面由固定金属板10的单元保持部24从下方支撑的状态下,被固定于固定金属板10。此时,被设置在片材33的前侧的折曲部34被夹入并收纳在固定金属板10的前面内周壁11和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前侧面之间。
以往,为了将操作显示单元固定于固定金属板,需要将具有多个螺钉孔的螺钉固定部设置于固定金属板,由该螺钉固定部将操作显示单元的后侧在多处(上下方向)螺钉固定。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做成仅在被设置在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前侧面的单元侧螺钉孔45一处进行螺钉固定的结构,所以,与以往相比,操作显示单元30向固定金属板10的固定容易。另外,由于不需要在固定金属板10设置以往那样的螺钉固定部,所以,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金属板的使用量。另外,由于螺钉固定部被设置在与操作显示单元30的后侧对应的位置,所以,加热线圈5的配置受到限制,但是由于不需要螺钉固定部,所以,与以往相比,能够将加热线圈5配置在前侧。
通过像上述那样,将操作显示单元30向固定金属板10固定,能够抑制操作显示单元30相对于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错位。
因为由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的片材保持部44对设置有操作用标识33a的片材33进行保持,上述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1设有形成LED62的光路的光路部41,所以容易进行各操作用标识33a和各光路部41的对位。因此,能够抑制通过LED62的点亮而被显示在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操作用标识33a不完整。再有,由于操作显示单元30在进行各操作用标识33a和各光路部41的对位时,操作用标识33a和螺旋弹簧61的位置也相吻合,所以,能够抑制操作敏感度迟钝。
另外,由螺旋弹簧61将片材33向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下表面弹压。此时,通过将螺旋弹簧61中的经片材33与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下表面接触的最上部做成多卷,能够提高操作显示部2a中的操作敏感度(触摸的检测精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能够抑制在操作显示部2a中操作用标识33a不完整,或者操作敏感度迟钝。
另外,以往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在顶板的操作显示部中,操作部的位置和操作用标识的显示位置不同,因而会进行误操作。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操作显示单元30中沿光路部41的外周设有作为检测静电容量的电极发挥功能的螺旋弹簧61,上述光路部41形成朝向操作用标识33a投光的LED62的光路,所以,操作显示部2a中的操作部的位置和操作用标识33a的显示位置相同。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操作性,能够谋求省空间化。
另外,以往,由于操作用标识被设置于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所以,即使在没有对加热烹调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也就是各LED62熄灭的状态下,也能够看到操作用标识。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操作用标识33a被设置于操作显示单元30的片材33,上述操作显示单元30被配置在顶板2的操作显示部2a的下方,所以,在没有对加热烹调器接通电源的状态下,在操作显示部2a不能看到操作用标识33a。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设计性。另外,即使在未对加热烹调器导通电源的状态下,也显示电源导通用的操作用标识33a(按钮标记等)。
符号说明
1:主体;2:顶板;2L:引导标记;2C:引导标记;2R:引导标记;2a:操作显示部;3:外周框架;5:加热线圈;7:吸气口;8:排气口;10:固定金属板;11:前面内周壁;12:侧面内周壁;21:金属板侧螺钉孔;22:前面定位孔;24:单元保持部;30:操作显示单元;31:操作显示基板保持器;32:操作显示基板;33:片材;33a:操作用标识;34:折曲部;41:光路部;42:侧面滑动部;44:片材保持部;45:单元侧螺钉孔;46:定位突起部;47:片材肋;48:单元侧螺钉孔用孔;49:定位突起部用孔;51:片材定位肋;52:片材可动突起部;53:片材肋孔;54:狭缝;61:螺旋弹簧;62:LED;63:螺钉。

Claims (7)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部开口的主体;
顶板,其在上表面的前侧具有操作显示部,并覆盖所述主体的上部开口;
加热构件,其被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
固定金属板,其被安装于所述主体,并从下方支撑所述顶板;和
操作显示单元,其由所述固定金属板固定在与所述操作显示部相向的位置,
所述操作显示单元具备:设有操作用标识的片材,所述操作用标识被显示于所述操作显示部;和投光构件,其朝向所述操作用标识投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显示单元的左右侧面具备向外侧突出的侧面滑动部,
所述固定金属板具备从左右端部朝向下方突出的侧面内周壁,所述侧面内周壁具备朝向内侧突出的单元保持部,
使所述操作显示单元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以使所述侧面滑动部的下表面沿着所述单元保持部的上表面,进行所述操作显示单元和所述固定金属板的对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显示单元的前侧面具备朝向前方突出的定位突起部,
所述固定金属板具备从前端部朝向下方突出的前面内周壁,所述前面内周壁设有前面定位孔,
所述定位突起部被插入所述前面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显示单元的前侧面具备单元侧螺钉孔,
所述固定金属板的前面内周壁具备金属板侧螺钉孔,
经所述金属板侧螺钉孔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单元侧螺钉孔。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滑动部的下表面或所述单元保持部的上表面随着去向前侧而向上方倾斜。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的底色是黑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的底色是与所述顶板的底色相同的颜色或同类色的颜色。
CN201580067814.XA 2014-12-18 2015-10-02 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3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6589 2014-12-18
JP2014-256589 2014-12-18
PCT/JP2015/078064 WO2016098420A1 (ja) 2014-12-18 2015-10-02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3008A true CN107003008A (zh) 2017-08-01
CN107003008B CN107003008B (zh) 2019-05-10

Family

ID=56126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781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03008B (zh) 2014-12-18 2015-10-02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415599B2 (zh)
CN (1) CN107003008B (zh)
WO (1) WO20160984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71765B1 (ko) * 2016-07-04 2019-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원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리기기
JP7186664B2 (ja) * 2019-05-14 2022-12-09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ガスコンロ
JP7117637B2 (ja) * 2019-06-14 2022-08-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878A (zh) * 2006-02-07 2009-03-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JP2012054243A (ja) * 2011-10-31 2012-03-15 Panason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2855028A (zh) * 2011-05-23 2013-01-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输入功能显示装置
JP2014153043A (ja) * 2013-02-14 2014-08-25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13220A1 (fr) * 2006-07-27 2008-01-31 Panasonic Corporation Appareil de cuiss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9878A (zh) * 2006-02-07 2009-03-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CN102855028A (zh) * 2011-05-23 2013-01-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带输入功能显示装置
JP2012054243A (ja) * 2011-10-31 2012-03-15 Panason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4153043A (ja) * 2013-02-14 2014-08-25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12394A (ja) 2018-07-19
JP6415599B2 (ja) 2018-10-31
JP6545309B2 (ja) 2019-07-17
JPWO2016098420A1 (ja) 2017-04-27
WO2016098420A1 (ja) 2016-06-23
CN107003008B (zh) 2019-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3008A (zh) 加热烹调器
JP2020112563A (ja) 分析物の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US10009448B2 (en) Mobile terminal
KR20120097550A (ko) 냉장고
EP3067731B1 (en) Lighting attachment
JP6444161B2 (ja) 加熱調理器
AU2015282309A1 (en) Refrigerator
KR20150118867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910462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8766687U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495047A (en) Film or plate viewer having a telescoping casing
US10816196B2 (en) Combustion device with heat dissipating design
JP3150529U (ja) 液滴形状測定装置、接触角測定装置
CN103217793A (zh) 一种医学影像照片观察装置
CN207946622U (zh) 点灯装置
CN105912087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797127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升降机构
CN211049317U (zh) 一种wifi皮肤检测仪
KR20150118865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9539054B (zh) 照明组件及床头灯
CN109737682A (zh) 一种冰箱搁物架及冰箱
JP2007123075A (ja) 加熱調理器
EP3138696A1 (en) Domestic cooling appliance comprising optical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
CN214752730U (zh) 一种led侧发光透明显示屏
CN209245765U (zh) 一种模块组合式led灯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