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9063A - 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9063A
CN106999063A CN201580063552.XA CN201580063552A CN106999063A CN 106999063 A CN106999063 A CN 106999063A CN 201580063552 A CN201580063552 A CN 201580063552A CN 106999063 A CN106999063 A CN 106999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lluminating part
detection signal
detected body
ti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35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泽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517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30012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517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30011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999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9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44Details of sens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82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dical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03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 A61B5/7207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 A61B5/721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for noise prevention, reduction or removal of noise induced by motion artifacts using a separate sensor to detect motion or using motion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signals other than the physiological signal to be measu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19Inertial sensors, e.g. accelerometers, gyroscopes, tilt swit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33Special features of optical sensors or probes classified in A61B5/00

Abstract

提供根据多个特性不同的信号来获取高精度的脉波信息的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等。传感器单元(40)包括:第一发光部(150),向被检测体射出光;第二发光部(151),向被检测体射出光;以及受光部(140),对来自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当设在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1、且设在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2时,H1>H2。

Description

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 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等。
背景技术
由于脉波表现为血液的容积的变化,因此光电脉波传感器能够通过捕捉作为测定对象的部位的血量所发生的变化来测定脉波。然而,被测定的部分的血液的容积除了心脏的搏动(即脉波)以外,还因人体的活动(以下称为体动)而变化。因此,当通过光电脉波传感器测定脉波时,在从心脏传输至被测定的部位的过程中,有时由体动产生的噪声包含于波动中。即,由于血液是流体且血管具有弹性,因此有时导致由于体动产生的血液的流动所引起血液量的变化被测定为伪脉动。
已开发出一种脉波测定装置,该脉波测定装置进行用于去除上述体动所产生的噪声分量的运算处理。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分别照射不同波长的光并同时测定它们的反射光而从测定值提取脉动分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在动脉血中主导氧化的血红蛋白和在静脉血中主导还原的血红蛋白具有不同吸光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昭55-120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检测反射光来测定脉波的传感器中所使用的波长不同的照射光朝向生物体内部照射的光的浸透深度也不同。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在多个传感器之间产生的吸光度之差还包括波长不同的光的浸透深度之差所产生的影响,难以降低体动所产生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检测具有在某种程度上相关且特性不同的多个信号的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根据从来自多个发光部的光获取的特性不同的信号来获取高精度的脉波信息的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等。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传感器单元,包括:第一发光部,向被检测体射出光;第二发光部,向所述被检测体射出光;以及受光部,对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当设在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1、且设在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2时,H1>H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具有多个发光部的传感器单元中,对在与各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的高度(具体而言与被检测体接触的部分的高度)设置差异。因此,由于在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向被检测体施加的按压中产生差异,因此能够在基于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的受光结果、和基于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的受光结果中,在信号的特性上具有差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H1是在所述第一发光部的配置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H2是在所述第二发光部的配置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
由此,能够以与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为基准来配置该发光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当设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在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为HA1、且设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在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为HA2时,通过HA1>HA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由此,通过对发光部的在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设置差异,从而能够使在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具有差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设于基板上,在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高度调整部件。
由此,能够使用高度调整部件来实现高度差。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高度调整部件是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经由所述第二基板的通孔而与设于所述基板的连接端子连接。
由此,作为高度调整部件能够使用第二基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经由导线而与设于所述基板的连接端子连接。
由此,由于能够使用导线来连接第一发光部和基板(主基板),因此作为高度调整部件,能够使用其自身无法电连接的部件(例如绝缘体)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当设在生物体信息的检测时从所述传感器单元朝向所述被检测体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设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H1、且设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H2时,通过LH1>LH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由此,通过使发光部自身的长度(高度、厚度)不同,从而能够在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上具有差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包括:第一部件,至少设于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受光部之间;以及第二部件,至少设于所述第二发光部与所述受光部之间,当设所述第一部件的高度为HC1、且设所述第二部件的高度为HC2时,通过HC1>HC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由此,通过设置与第一发光部对应的给予的部件、和与第二发光部对应的其它部件,并在该部件的高度上设置差异,从而能够在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上具有差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透光部件,所述透光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发光部而言设于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位置,使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透过,并且在所述被检测体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时与所述被检测体接触而施加按压,当设在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所述透光部件的高度为HD1时,通过HD1>H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由此,通过至少在第一发光部的被检测体一侧设置透光部件,通过提高该透光部件的高度,能够在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上具有差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透光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发光部而言设于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位置,使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透过,并且在所述被检测体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时与所述被检测体接触而施加按压,当设在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所述透光部件的高度为HD2时,通过HD1>HD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由此,在第二发光部的被检测体侧还能够设置透光部件,通过在第一发光部的透光部件的高度、和在第二发光部的透光部件的高度上设置差异,从而能够在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上具有差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当设在与所述受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3时,H1≧H3≧H2(但是,H1=H3=H2的情况除外)。
由此,能够使用不仅考虑与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对应的高度,而且还考虑了与受光部对应的高度的构造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受光部对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第一按压时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和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所述按压是小于所述第一按压的第二按压时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
由此,能够在受光部中对按压的状态不同的多个光进行接收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所述接触区域的高度是指所述接触区域所包含的各点处的高度的平均高度。
由此,作为“区域的高度”具体而言能够使用在该区域的平均高度。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包括上述的传感器单元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处理部,所述处理部根据第一受光结果和第二受光结果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所述第一受光结果是与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对应的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的受光结果,所述第二受光结果是与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对应的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的所述受光结果。
由此,能够使用基于来自各发光部的光的受光结果来检测生物体信息等。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光部,向被检测体射出光;至少一个受光部,对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以及处理部,根据从所述受光部输出的检测信号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所述处理部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是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第一按压时的所述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是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所述按压是小于所述第一按压的第二按压时的所述检测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在第一按压的状态下获取到的第一检测信号、和在第二按压的状态下获取到的第二检测信号来检测生物体信息。通过按压的状态不同,受光结果(检测信号)的特性不同,因此通过使用特性不同的多个信号,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生物体信息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处理部根据在第一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在与所述第一定时不同的第二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由此,能够在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中,使受光部中的受光定时分别不同。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具有作为所述发光部的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所述处理部根据基于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发光而在所述第一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基于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发光而在所述第二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由此,通过使用两个发光部,控制因各发光部而产生的光在受光部中的受光定时,从而能够在适合的定时获取检测信号。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当所述第二定时是所述第一定时之后的定时、第三定时是所述第二定时之后的定时、第四定时是所述第三定时之后的定时时,所述处理部获取在所述第一定时及所述第三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并获取在所述第二定时及所述第四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
由此,在至少四个定时中,在受光部中交替获取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能够在时间上接近的定时获取特性不同的两个检测信号。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处理部根据在第一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在所述第一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由此,由于能够根据测定条件(按压)不同的检测信号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生物体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进行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校正处理,并根据校正后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由此,能够将第二检测信号用于第一检测信号的校正处理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进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校正处理,并根据校正后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由此,能够将第一检测信号用于第二检测信号的校正处理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的是,所述处理部进行作为所述校正处理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所述体动噪声降低处理降低所述检测信号中所包含的体动噪声。
由此,能够作为上述校正处理,进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能够抑制体动噪声的影响而高精度地检测生物体信息等。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的传感器单元的电子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中的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向被检测体射出光的至少一个发光部、以及对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的至少一个受光部,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中,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是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第一按压时的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是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所述按压是小于所述第一按压的第二按压时的所述检测信号。
附图说明
图1的(A)~图1的(C)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单元的构成例。
图2的(A)、图2的(B)是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外观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外观图。
图4是关于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佩戴以及与终端装置的通信的说明图。
图5是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传感器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受光部和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8是例示对按压的吸光度的变化的图。
图9是例示对按压的体动噪声灵敏度的变化的图。
图10的(A)、图10的(B)是说明未设置按压差的情况和设置了按压差的情况下的通过噪声降低处理而对MN比(SN比)的改善程度的图。
图11是腕按压和由受光部检测的DC分量、AC分量的关系图。
图12的(A)~图12的(C)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单元的另一构成例。
图13的(A)、图13的(B)是与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的说明图。
图14的(A)、图14的(B)是表示框架部的配置例的俯视图及截面图。
图15的(A)、图15的(B)是表示框架部的另一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16是说明发光部和受光部的距离对光的浸透深度造成的影响的图。
图17是表示发光部和受光部的距离与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18是关于发光部和受光部的距离与在深度方向上的测定距离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9的(A)、图19的(B)是在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距离设置差异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20是各发光部的发光定时及受光部的受光定时的例子。
图21的(A)、图21的(B)是说明使用了第二检测信号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的图。
图22是说明自适应滤波处理的图。
图23是说明信号处理的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未不当地限定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所有构成并非本发明的必须构成条件。
1.本实施方式的方法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脉波信息等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体动所产生的噪声成为问题。因此,为了检测出高精度的生物体信息,则通过某种方法降低体动噪声是必须的。在此,体动噪声是指因被检验者进行体动而引起的噪声,并且包括与被检测体的动作伴随的速度、加速度、动作、姿势等的变化所引起的物理上的噪声、通过被检测体的动作所产生的佩戴状态的变化而产生的外部光的入射、测定位置的偏移等、以及因光电传感器的测定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光学上的噪声中的至少任一个。
当降低体动噪声时,在光电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中,尽可能地维持与脉信号对应的分量,并降低(在狭义上去除)与体动噪声对应的分量。即,在体动噪声的降低处理中,需要知道与体动噪声对应的信号分量是什么样的信号。
相对于此,已知通过使用运动传感器,从而降低体动噪声的方法。由于运动传感器是检测用户(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佩戴者)的活动的传感器,因此通过使用该运动传感器,从而能够获取与体动对应的信号、即与体动噪声对应的信号。在此处的运动传感器中,考虑例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传感器、以及气压传感器等。
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不妨碍并用使用上述运动传感器来降低体动噪声的方法,但本申请人提出其它体动噪声降低方法。具体而言,使用与射出用于检测脉信号的光的第一发光部不同的第二发光部来获取包括大量体动噪声的信号。
如上所述,在光电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中包括体动噪声。利用该点,设定与第二发光部对应的信号,使脉信号的灵敏度变低、而使体动噪声的灵敏度变高,从而能够获取主要包含体动噪声的检测信号。
如果能够根据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检测出与体动噪声对应的信号的话,则通过从基于来自第一发光部的光的检测信号(第一检测信号),去除(降低)与基于来自第二发光部的光的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分量,从而能够降低体动噪声。此时,由于在第二检测信号中脉信号的灵敏度较低,因此不会引起在第一检测信号中包含的脉分量也过多地降低。
然而,为了能够进行这样的处理,需要在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中,使在各信号中包含的体动噪声的特性(例如频率特性)一致或者变得足够接近。即,以使第一检测信号主要包含脉信号、并使第二检测信号主要包含体动噪声的方式,在信号特性方面具有差异,并使两个检测信号的相关性不得不保持得较高。
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设置多个受光部来获取特性不同的信号,但在各受光部中,分别检测的光的频带具有很大不同。因此,即使能够使在各受光部的检测信号的特性不同,仍难以保持某种程度的相关关系。其原因为,如果光的波长不同则向生物体内的浸透深度也不同,由于作为检测对象的血管或者骨骼等的构造首先不同而导致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光的波长带设为在多个检测信号中相同的波长带。此外,相同的波长带的光是指并不意味着强度最大的波长完全相同,而是强度最大的波长收敛于预定的范围(例如同一颜色的范围)内。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所输出的光例如都是在470nm以上610nm以下的范围内包含的波长带的光。更具体而言,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所输出的光是在520nm以上570nm以下的范围内包含的波长带的光。该波长带的光相比于其它波长,易于被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反射。具体而言,是例如绿色(500nm~570nm)。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对如上所述满足在使各检测信号保有某种程度的相关关系的同时、并且特性不同这样的必要条件的传感器单元以及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如使用图8、图9、图17等后述可知,对脉信号的灵敏度、对体动噪声的灵敏度根据对被检测体施加的按压、或者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距离而变化。而且,能够通过在与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接触到被检测体的部件的高度来调整对被检测体施加的按压。此外,与被检测体接触的部件是指,既可以如使用图1的(A)~图1的(C)后述那样是发光部自身的面,也可以如使用图12的(A)~图12的(C)后述那样是相对于发光部而言设于被检测体一侧的透光部件50。
以下,对通过设置按压差而能够实现体动噪声降低处理进行说明,对用于设置该按压差的详细的构造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与发光部对应的位置(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区域)的高度、以及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距离的设定方法、具有通过该方法适当地设定的高度及距离的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具备:至少一个发光部,向被检测体射出光;至少一个受光部,对来自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以及处理部200,根据从受光部输出的检测信号(来自受光部的受光结果)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也可以是例如使用图5后述的构成。而且,处理部200根据当施加于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第一按压P1时的检测信号即第一检测信号、和当施加于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小于第一按压P1的第二按压P2时的检测信号即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作为用于实现按压差的传感器单元40的具体的构成,考虑图1的(A)~图1的(C)所示的构造等,例如图1的(A)的传感器单元40包括:第一发光部150,向被检测体射出光;第二发光部151,向被检测体射出光;以及受光部140,对来自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当设在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1、且设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2时,H1>H2。
在此,虽然考虑各种如何定义高度的方法,但例如也可以设定给予基准面,将相对于该基准面的距离(具体而言,以基准面为起点,在与该基准面垂直的方向上的至对象位置的长度)设为高度。在此,为了在给予的部分中施加较大的按压,该部分需要相比于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在狭义上传感器单元40)的其它部分相对地向被检测体侧突出。如果考虑该点,则给予的基准面是指,在佩戴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时,与被检测体的距离变得均等的面,如果假设被检测体是平面,则成为与该平面平行的平面。此外,在佩戴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时,由于进行传感器单元40相对于被检测体倾斜那样的设备的封装的意义较小,因此期待作为传感器单元40的基准面的例如发光部(LED)、受光部(PD)封装的基板(主基板)160为与被检测体面平行或者接近被检测面的状态。实际上,被检测体并非理想上的平面,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佩戴状态也由于用户的运动状态等而变动,但在作为上述“给予的基准面”考虑传感器单元40的元件封装的基板面时,没有较大的问题。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给予的基准面是指,考虑例如基板160的面或者与其平行的面即可。另外,此处的给予的基准面不限于考虑设置某种部件的物理上的面的例子,也可以是假想上的面。
另外,与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是指,既可以是各发光部的中心位置,也可以是各发光部的配置区域,还可以是包括各发光部的配置区域的区域,关于具体例后面详述。
另外,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是指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传感器单元40)与被检测体接触的位置或区域。此外,虽然设想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和被检测体在多个位置处或在某种程度宽广的区域中与被检测体接触,但在此考虑在与其中的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接触。在狭义上,考虑从与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与基准面垂直的方向的直线和被检测体的交点即可。关于与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以及其高度的具体例在后面详述。此外,在以下的本说明书中,为了简化,对基本的接触位置进行说明,但以下的接触位置还能够扩展到接触区域来考虑。
此外,在图1的(A)~图1的(C)中,为了简化,示意性地图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构成,图中的尺寸、比例与实际的情形不同。另外,该点在图12的(A)~图12的(C)等中也是同样的。
由此,在与从第一发光部150所射出的光对应的受光结果即第一受光结果(第一检测信号)、和与从第二发光部151所射出的光对应的受光结果即第二受光结果(第二检测信号)中,能够使按压的状态不同。具体而言,第一检测信号与第一按压P1对应,第二检测信号与成为P2<P1的第二按压P2对应。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单元40当设第一发光部150和受光部140的距离为L1、且设第二发光部151和受光部140的距离为L2时,也可以如图19的(A)所示成为L1<L2。使用图17、图18详细后述。
由此,能够在与各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的高度、和受光部与各发光部之间的距离的至少一方中设置差异,能够如上述那样根据来自第一发光部150的光,主要检测脉信号,根据来自第二发光部151的光,主要检测体动噪声。因此,能够对第一检测信号进行使用了第二检测信号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根据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之后的第一检测信号求出高精度的生物体信息等。
此外,也可以如图1的(A)~图1的(C)等所示,在两组光电传感器中发光部与受光部140之间的距离相等。即,在发光部与受光部140之间的距离中设置差异的构造并非必须,而根据需要使用即可。
2.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等的构成例
2.1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整体构成例
在图2的(A)、图2的(B)、图3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外观图。图2的(A)是从正面方向一侧观察了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图,图2的(B)是从上方向侧观察的图,图3是从侧面方向一侧观察的图。
如图2的(A)~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具有腕带部10、壳体部30、以及传感器单元40。壳体部30安装在腕带部10上。传感器单元40设置于壳体部30中。另外,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如后述的图5所示具有处理部200。处理部200设置于壳体部30中,根据来自传感器单元40的检测信号,检测生物体信息。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不限定于图2的(A)~图3的构成,能够实施省略其构成成分的一部分、或者置换为其它构成成分、或者追加其它构成成分等各种变形。
腕带部10是用于绕在用户的手腕上而佩戴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部件。腕带部10具有腕带孔12及带扣部14。带扣部14具有腕带插入部15和突起部16。用户通过将腕带部10的一端侧插入到带扣部14的腕带插入部15,并将带扣部14的突起部16插入到腕带部10的腕带孔12,从而将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佩戴到手腕上。在该情况下,根据将突起部16插入到哪个腕带孔12来调整后述的传感器单元40的按压(对手腕表面的按压)的大小。此外,腕带部10也可以为具有代替带扣部14的卡扣的构成。
壳体部30相当于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主体部。在壳体部30的内部中,设置有传感器单元40、处理部200等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各种构成部件。即,壳体部30是收纳这些构成部件的框体。该壳体部30具有例如顶壳体34和底壳体36。此外,壳体部30也可以并非分离成顶壳体34和底壳体36形式的结构。
在壳体部30中设置有发光窗部32。发光窗部32通过透光部件形成。而且,在壳体部30中,设置有在柔性基板上封装的发光部(LED、与光检测单元的发光部150不同的通知用的发光部),来自该发光部的光经由发光窗部32被射出到壳体部30的外部。
如图3所示,在壳体部30中设置有端子部35。如果将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安装到未图示的支座上,则支座的端子部和壳体部30的端子部35被电连接。由此,能够对设置于壳体部30中的蓄电池(电池)进行充电。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中设置microUSB等的端子,使用microUSB电缆来进行充电。
传感器单元40是检测被检测体的脉波等生物体信息的元件。例如,传感器单元40如图1的(A)等所示,具有受光部140、第一发光部150、以及第二发光部151。另外,传感器单元40也可以如使用图12的(A)~图12的(C)后述那样,具有透光部件50。而且,在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处施加有按压的状态下,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射出光,受光部140对该光被被检测体(血管)反射来的光进行接收,并将该受光结果作为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而输出到处理部200。
然后,处理部200根据来自传感器单元40的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第一检测信号的噪声降低处理,根据噪声降低处理之后的第一检测信号,检测脉波等生物体信息。此外,成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检测对象的生物体信息不限定于脉波(脉搏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也可以是检测脉波以外的生物体信息(例如血液中的氧饱和度、体温、心律等)的装置。
图4是关于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佩戴以及与终端装置420的通信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作为被检测体的用户将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如手表那样佩戴到手腕410上。如图3所示,在壳体部30的被检测体一侧的面上设置有传感器单元40。因此,如果佩戴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则传感器单元40接触到手腕410的皮肤表面而施加按压,在该状态下,传感器单元40的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发出光,受光部140对反射光进行接收,从而检测脉波等生物体信息。此外,佩戴部位也可以是脚腕、手指及上臂等。
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和终端装置420被通信连接而能够交换数据。终端装置420是例如智能手机、便携电话机、功能型手机等便携型通信终端。或者,终端装置420也可以是平板型计算机等信息处理终端。作为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和终端装置420的通信连接,能够采用例如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NFC)。通过这样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和终端装置420被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在终端装置420的显示部430(LCD等)中,显示脉搏数以及消耗卡路里等各种信息。即,能够显示根据传感器单元40的检测信号求出的各种信息。此外,脉搏数、消耗卡路里等信息的运算处理既可以在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中执行,也可以将其至少一部分在终端装置420中执行。
在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中,设置有发光窗部32,通过通知用的发光部的发光(亮灯、灭灯),向用户通知各种信息。例如,当进入到脂肪燃烧区、脱离脂肪燃烧区时,将其通过隔着发光窗部32的发光部的发光来进行通知。另外,如果在终端装置420处接收到邮件等,则将其从终端装置420通知给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然后,通过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发光部发光,从而对用户通知邮件等的接收。
在图2的(A)~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中未设置LCD等显示部,需要用文字、数字等通知的信息显示于终端装置420的显示部430中。这样,在图4中,不设置LCD等显示部,而通过发光部的发光向用户通知所需最低限度的信息,从而实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小型化。另外,通过在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中不设置显示部,从而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美观性也能够提高。但是,还能够实施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具有LCD、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部的变形。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不限定于应用于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而也可以应用于传感器单元40。关于传感器单元40的详细的构成在后面详述。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还能够应用于包括传感器单元40的电子设备、或者包括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电子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还能够应用于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中的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光部,向被检测体射出光;以及至少一个受光部,对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其中,根据对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施加的按压是第一按压时的检测信号即第一检测信号、和对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施加的所述按压是比所述第一按压小的第二按压时的所述检测信号即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动作方法)。
2.2功能框图
在图5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功能框图。在图5中,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包括传感器单元40、运动传感器部170、振动发生部175、处理部200、存储部240、通信部250、天线252以及通知部260。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不限定于图5的构成,能够实施省略其构成成分的一部分、或者置换为其它构成成分、或者追加其它构成成分等各种变形。
传感器单元40是检测脉波等生物体信息的单元,并包括受光部140、第一发光部150以及第二发光部151。但是,传感器单元40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发光部。另外,在此示出了如图1的(A)~图1的(C)等所示在多个发光部中共用受光部140的例子,但关于受光部侧,也不限定于一个而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受光部。
通过这些受光部140、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等来实现脉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在图5的情况下,通过受光部140和第一发光部150,实现第一脉波传感器,通过受光部140和第二发光部151,实现第二脉波传感器。传感器单元40输出通过多个脉波传感器所检测出的信号来作为检测信号(脉波检测信号)。
运动传感器部170根据各种运动传感器的传感器信息,输出作为根据体动而变化的信号的体动检测信号。运动传感器部170包括例如加速度传感器172来作为运动传感器。此外,运动传感器部170也可以具有压力传感器、陀螺传感器、GPS接收机等位置传感器等来作为运动传感器。
处理部200是例如将存储部240作为工作区,进行各种信号处理、控制处理的部件,能够通过例如CPU等处理器或者ASIC等逻辑电路实现。处理部200包括信号处理部210、搏动信息运算部220以及通知控制部230。
信号处理部210是进行各种信号处理(滤波处理等)的部件,例如,对来自传感器单元40的脉波检测信号、来自运动传感器部170的体动检测信号等进行信号处理。
例如,信号处理部210包括体动噪声降低部212、和第二体动噪声降低部214。体动噪声降低部212进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在该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中,根据脉波检测信号中的第二检测信号,从第一检测信号降低(去除)因体动所引起的噪声的体动噪声。另外,第二体动噪声降低部214进行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在该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中,根据来自运动传感器部170的体动检测信号,从第一检测信号降低体动噪声。具体而言,在体动噪声降低部212中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中使用谱减法,在第二体动噪声降低部214的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中,使用自适应滤波等即可。关于体动噪声降低部212、第二体动噪声降低部214中的处理后面详细叙述。此外,在图5中,表示在体动噪声降低部212中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之后,进行第二体动噪声降低部214中的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的构成,但能够实施处理顺序的逆转、省略等各种变形。
搏动信息运算部220根据来自信号处理部210的信号等,进行搏动信息的运算处理。搏动信息是例如脉搏数等信息。具体而言,搏动信息运算部220进行如下处理:对体动噪声降低部212、第二体动噪声降低部214中的噪声降低处理之后的脉波检测信号,进行FFT等频率解析处理来求出频谱,并将在所求出的频谱中代表性的频率作为心律的频率。使所求出的频率成为60倍的值成为一般使用的脉搏数(心律数)。此外,搏动信息不限定于脉搏数自身,也可以是例如表示脉搏数的其它各种信息(例如心律的频率、周期、以及它们的变动等)。另外,既可以是表示搏动的状态的信息,也可以将例如表示血液量自身的值来作为搏动信息。
通知控制部230控制通知部260。通知部260(通知设备)通过通知控制部230的控制,向用户通知各种信息。作为通知部260,能够使用例如通知用的发光部。在该情况下,通知控制部230通过控制在LED中流过的电流,控制发光部的亮灯、灭灯等。此外,通知部260也可以是LCD等显示部、蜂鸣器等。
另外,通知控制部230进行振动发生部175的控制。振动发生部175是通过振动向用户通知各种信息的部件。振动发生部175能够通过例如振动马达(振动器)实现。振动马达例如通过使偏芯锤旋转来发生振动。具体而言,在驱动轴(转子轴)的两端处安装偏心锤并使马达自身摇晃。通过通知控制部230控制振动发生部175的振动。此外,振动发生部175不限定于这样的振动马达,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也可以通过压电元件等实现振动发生部175。
能够通过振动发生部175发生的振动,实现例如电源接通时的启动的通知、初次的脉波检测的成功的通知、无法检测脉波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时间时的警告、脂肪燃烧区的移动时的通知、电池电压降低时的警告、起床闹钟的通知、或者从智能手机等终端装置的邮件、电话等的通知等。此外,这些信息既可以通过通知用的发光部通知,也可以用振动发生部175、发光部这两者通知。
通信部250如在图4中说明,进行与外部的终端装置420的通信处理。例如,依照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标准,进行无线通信的处理。具体而言,通信部250进行从天线252的信号的接收处理、向天线252的信号的发送处理。该通信部250的功能能够通过通信用的处理器或者ASIC等逻辑电路实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等也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此处的处理器也可以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但是,处理器不限定于CPU,还能够使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或者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各种处理器。另外,处理器也可以是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形成的硬件电路。另外,存储器储存可由计算机读取的命令,通过由处理器执行该命令,从而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等的各部。此处的存储器既可以是SRAM、DRAM等半导体存储器,也可以是寄存器、硬盘等。另外,此处的命令既可以是构成程序的命令组的命令,也可以是对处理器的硬件电路指示动作的命令。
2.3传感器部的构成例
2.3.1传感器部的整体构成例
在图1的(A)~图1的(C)、以及图6、图7中,表示传感器单元40的详细的构成例。图6是传感器单元40的立体图,图1的(A)~图1的(C)是传感器单元40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基板160上的受光部140、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的配置的俯视图。图7对应于在图1的(A)等中观察了佩戴状态下的从被检测体向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方向(从相比传感器单元40设定于DR1一侧的始点向与DR1相反的方向)的情况的俯视图。
受光部140、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封装在基板160(传感器基板)上。但是,还有如后述那样第一发光部150隔着其它部件封装在基板160上的情况。受光部140对来自被检测体的光(反射光、透射光等)进行接收。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向被检测体射出光。例如,如果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将光射出到被检测体,且该光被被检测体(血管)反射,则受光部140对其反射光进行接收而检测。
受光部140能够通过例如光电二极管等受光元件实现。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能够通过例如LED等发光元件实现。例如,受光部140能够通过在半导体的基板上所形成的PN结的二极管元件等实现。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该二极管元件上形成用于调节受光角度的角度限制滤光片、限制入射到受光元件的光的波长的波长限制滤光片。
在以脉搏计为例子时,来自发光部的光进入到被检测体的内部,在表皮、真皮以及皮下组织等中扩散或者散射。之后,该光到达血管(被检测部位)并被反射。此时,光的一部分被血管吸收。然后,通过脉搏的影响而血管中的光的吸收率变化,反射光的光量也变化,因此受光部140对该反射光进行接收,来检测其光量的变化,从而能够检测作为生物体信息的脉搏数等。
也可以在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与受光部140之间,设置未图示的遮光用部件(遮光壁)。该遮光用部件对例如来自第一发光部150或者第二发光部151的光直接入射到受光部140进行遮光。
另外,也可以在传感器单元40中设置未图示的光圈部。光圈部在被检测体与传感器单元40之间的光路中,调节来自被检测体的光、或者调节从发光部直接入射到受光部的光。另外,也可以通过例如对金属进行板金加工来一体形成遮光用部件70和光圈部。
2.3.2按压与检测信号的关系
图8是例示对按压的吸光度的变化的图。横轴表示按压,纵轴表示吸光度。如果按压变化,则受到影响的血管变化。最易于受到影响、即以最低的按压受到影响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在图8的例子中,在按压超过p1的地方,吸光度的变化量变大,其意味着由于按压而毛细血管开始受到挤压。如果按压超过p2,则吸光度的变化变得平滑,其意味着毛细血管几乎完全受到挤压(闭塞)。接着毛细血管受到影响的部分是动脉。如果按压进一步增加而超过p3,则吸光度的变化量再次变大,其意味着由于按压而动脉开始受到挤压。如果按压超过p4,则吸光度的变化变得平滑,其意味着动脉几乎完全受到挤压(闭塞)。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检测信号中,通过检测与毛细血管对应的信号来提高体动噪声的比例,在第一检测信号中,通过测定与动脉对应的信号(脉信号)来提高脉信号的比例。因此,设计成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接触位置处的按压P2收敛于p1至p2的范围内,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接触位置处的按压P1收敛于p3至p4的范围内。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的按压之差期望是例如2.0kPa以上8.0kPa以下。
图9是例示对按压的体动噪声灵敏度的变化的图。在图9中,一并表示从发光部至受光部的距离L为2mm的例子以及为6mm的例子。在距离L为2mm以及为6mm的任意一个例子中,作为趋势是按压越低,噪声灵敏度越高,按压越高,噪声灵敏度越低。其考虑为,由于在毛细血管中流过的血液易于通过体动而活动,因此体动所产生的噪声易于附着到在生物体组织内通过在比较浅的位置存在的毛细血管反射的光。
另外,图10的(A)是表示在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中不设置按压之差而仅在与受光部140的距离L1和L2中设置了差异的情况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前后的第一检测信号的MN比(SN比)的变化的图。在此,作为成为体动噪声的发生主要原因的用户的活动,进行使水头压力(water head pressure)(心脏和测定部位的高度关系)变化的动作、和将手伸开并握拳的动作,测定出与各个动作对应的体动噪声的降低程度。此外,使水头压力变化的活动是指,例如使测定位置的高度变化的活动,具体而言能够通过将胳膊抬起或者放下的动作实现。手的伸开握拳是指,能够通过交替进行将手指全部弯曲而握拳的状态、和将手指用力地伸展而将手伸开的状态的动作实现。
如从图10的(A)可知,仅通过对距离设置差异,就能够确认体动噪声的降低效果。相对于此,图10的(B)是表示对与受光部140的距离L1和L2设置差异并进而在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中在按压中也设置了差异的情况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前后的第一检测信号的MN比的变化的图。如从图10的(A)和图10的(B)的比较可知,通过还设置按压之差,从而体动噪声的降低效果提高。因此在此,主要对设置按压之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即,在测定被检测体的生物体信息时,在将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处的按压设为P1,将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处的按压设为P2的情况下,P1>P2。如此一来,能够如上述那样,在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中,使在特性中具有差异。
图11的横轴表示腕按压(如果是图2的(A)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则表示通过腕带部10提供的压力),纵轴是检测信号的DC、AC分量。如从在图11的上部所示的DC信号可知,在按压比较高的第一检测信号中,即使在腕按压比较低的状态下,仍施加某种程度的按压来抑制DC分量。相对于此,由于第二检测信号中的按压比较低,因此在给予的腕压的状态下,DC分量的抑制程度小于第一检测信号。因此,在图11所示的“最佳腕按压”的范围中,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按压收敛于p3至p4的范围内,因此抑制噪声而脉信号的信号电平变大。另一方面,第二发光部151中的按压收敛于p1至p2的范围内,因此噪声的抑制得不充分,且体动噪声的比例变高。
其根据在图11的下部所示的AC分量的比较也明显,在最佳腕按压的范围中,在第一检测信号中AC分量的信号电平高,在第二检测信号中AC分量的信号电平低。如上述那样,由于脉信号是在检测信号的变化、即在AC分量中出现的信号,因此图11表示在第一检测信号中能够充分检测脉信号,相对于此在第二检测信号中体动噪声的比例相对高。
2.3.3与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的高度
具体而言,通过与被检测体接触的位置处的高度差来实现按压之差即可。如上所述,主要在检测脉信号的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接触位置处,提高按压,在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接触位置处,比第一发光部150按压变低。
其原因为,在此由于高度越高,越向被检测体侧突出,因此在给予的腕压下将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固定到手腕等上时,能够使与高度高的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按压比与高度低的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按压更强。将其图示的图是上述的图11。以下,对用于设置高度之差的具体的构造进行说明。
首先,上述的H1、即“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也可以是第一发光部150的配置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同样地,H2也可以是第二发光部151的配置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换言之,与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也可以是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的配置区域。
在此,配置区域是指在传感器单元40中配置元件的区域,在如图1的(A)等那样在基板160(或者在基板160中设置的高度调整部件)上封装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从与基板160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俯视观察中的元件自身的区域。此外,此处的“元件”也可以是仅指LED的部件,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指示具有该LED的封装整体的部件。例如,在将LED、光照射用的透镜、密封用树脂等成组而封装化的情况下,将该封装整体把握为“元件”(例如第一发光部150)。关于受光部140也是同样的,并非仅将通过PN结形成的PD作为受光部140,也可以把握为例如还包括构成为一个封装的光学滤光片等的受光部140。
另外,还考虑各种配置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的高度。如果假设第一发光部150在配置区域中在一点与被检测体接触,则该点成为第一发光部150的配置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但是,如上述那样,由于需要在脉波信息的测定中,对被检测体施加某种程度的按压,因此设想在第一发光部150的配置区域中,接触位置成为某种程度的区域(在狭义上是第一发光部150的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整个面)。在该情况下,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既可以是配置区域中的任意的一点,也可以是具有某种程度的面积的区域,还可以是整个配置区域。此外,在将接触位置设为区域的情况下,存在高度根据位置而不同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平均高度等来作为接触位置处的高度。
作为这样的情况的一个例子,考虑到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的各元件自身与被检测体接触的构造。具体而言,也可以当设第一发光部150的在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为HA1、且设第二发光部151的在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设为HA2的情况下,通过HA1>HA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即,各发光部的接触位置处的高度是指考虑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的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即可。
例如,在如图6等所示,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分别是长方体形状的情况下,该长方体的六面中的、被检测体侧的一面的高度成为接触位置处的高度。
此外,在图6等的例子中,设想了第一发光部150的被检测体侧的面成为与给予的基准面平行的面,因此接触区域中的高度在该整个区域中一定。但是,在第一发光部150的被检测体侧的面是曲面形状等而不与给予的基准面平行的情况下,根据接触区域中的位置,相对基准面的高度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与被检测体的接触区域的高度也可以是在接触区域中包含的各点处的高度的平均高度。由此,即使在将具有某种程度的面积的接触区域作为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定义其高度。
更具体而言,也可以如图1的(A)、图1的(B)所示,将第二发光部151和受光部140设置于基板160上,在第一发光部150与基板160之间设置高度调整部件(161、162)。此外,在图1的(A)~图1的(C)中,为了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受光部140的固定等,使用了树脂60。在图1的(A)~图1的(C)中,树脂60并未对接触位置处的高度作出贡献。
由此,通过使用高度调整部件,从而能够对第一发光部150的配置区域中的高度、和第二发光部151的配置区域中的高度具有差异。在该情况下,由于通过高度调整部件调整高度差,因此能够缓和第一发光部150自身的高度(第一发光部150的DR1方向上的长度且后述的LH1)和第二发光部151自身的高度(LH2)的制约。例如,由于作为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能够使用相同的构造的发光部(LH1=LH2),因此能够减轻元件的供应、调整等的负担。或者,即使在由于某种理由而在元件自身的高度上第二发光部151更高(LH1<LH2)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足够高的高度调整部件,而在相对给予的基准面的高度上使第一发光部150更高(HA1>HA2)。
在此,高度调整部件也可以如图1的(A)所示是第二基板161。在该情况下,第一发光部150的外部连接端子经由第二基板161的通孔而与在基板160中所设置的连接端子连接。
在图1的(A)等的构成的情况下,设想经由基板160(主基板)进行对各元件的电源施加、信号的输入输出。即,即使在设置有高度调整部件的情况下,第一发光部150也不得不与基板160电连接。关于该点,在作为高度调整部件使用第二基板161的情况下,由于高度调整部件自身具有布线,因此第一发光部150和基板160的连接容易。具体而言,使用第二基板161的通孔即可。
但是,第一发光部150和基板160的电连接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1的(B)所示,第一发光部150的外部连接端子经由导线WI与在基板160中所设置的连接端子连接。
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发光部150和基板160的连接通过导线WI实现,因此高度调整部件无需具有用于电连接的构造,能够通过例如绝缘体等实现。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高度调整部件,而在发光部150自身的高度上设置差异。具体而言,也可以如图1的(C)所示,当设第一发光部150的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为LHB1、且设第二发光部151的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为LH2的情况下,通过LHB1>LH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在此,如图1的(A)所示,DR1是在检测生物体信息时从传感器单元40朝向被检测体的方向。在此,方向DR1是与基板160垂直且朝向被检测体侧的方向。或者,是相对第一发光部150的上表面、第二发光部151的上表面、或者受光部140的上表面垂直、且朝向被检测体的方向。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发光部150的树脂密封壳体的高度,从而设置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的高度差。
由此,由于无需如图1的(A)、图1的(B)那样设置高度调整部件,因此能够实现部件点数的削减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感器单元不限定于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的各元件自身与被检测体接触的构造。例如,如图12的(A)所示,传感器单元40也可以包括透光部件50,该透光部件50相对于第一发光部150而言设于被检测体一侧的位置,使来自被检测体的光透射、并且在测定被检测体的生物体信息时,接触到被检测体而施加按压。在该情况下,当设在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设为HD1时,通过HD1>H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即,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高度也可以是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
在此,H2是指,具体而言,既可以是第二发光部151的在被检测体侧的面的高度HA2,也可以是第二发光部151的DR1中的长度LH2,还可以是如后述那样在第二发光部151的被检测体侧设置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HD2。
透光部件50设置于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的接触到被检测体的一侧的面中,使来自被检测体的光透射。另外,透光部件50在测定被检测体的生物体信息时,接触到被检测体。也可以是例如如图12的(A)所示,透光部件50的凸部52接触到被检测体的结构。此外,凸部52的表面形状期望是曲面形状(球面形状),但不限定于此,能够采用各种形状。另外,透光部件50相对来自被检测体的光的波长透明即可,既可以使用透明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有色的材料。通过使用有色的材料,从而还能够使透光部件50作为将检测对象波长波段以外的光遮蔽的带通滤光片发挥功能。
此外,关于如何定义透光部件50的高度,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也可以例如将从给予的基准面(例如与上述的例子同样地基板160的面)起的距离作为高度。
另外,由于能够形成高度差即可,因此如图12的(B)、图12的(C)所示,透光部件50的形状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透光部件50不仅设置于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而且也可以设置于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具体而言,也可以如图12的(C)所示,透光部件50相对于第二发光部151而言设于被检测体侧一的位置,使来自被检测体的光透过,并且在被检测体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时与被检测体接触而施加按压,当设在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为HD2的情况下,通过HD1>HD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在该情况下,凸部52也可以设置多个(例如与光电传感器的数量对应的数量)。在图12的(C)的例子中,对通过第一发光部150和受光部140实现的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有凸部52-1,对通过第二发光部151和受光部140实现的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有凸部52-2。
另外,与各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的定义也考虑多种。例如,也可以高度HD1是第一发光部150的代表位置处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高度HD2是第二发光部151的代表位置处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在此处的代表位置中,使用例如各发光部的中心位置等即可。
在该情况下,第一发光部150的中心位置是图13的(A)的A1,第二发光部151的中心位置成为图13的(B)的A2。而且,第一发光部150的中心位置A1处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是指,定义从A1在DR1方向(如图12的(A)所示与基板160垂直且朝向被检测体侧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和透光部件50的表面(在佩戴时与被检测体接触的面)的交点,使用该交点处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HD1即可。第二发光部151的中心位置A2处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HD2也是同样的。
或者,也可以在从被检测体侧观察的俯视观察时,将含有第一发光部150以及受光部140的区域设为第一区域,将含有第二发光部151以及受光部140的区域设为第二区域的情况下,高度HD1是第一区域中的透光部件50的平均高度,高度HD2是第二区域中的透光部件50的平均高度。
在此,从被检测体侧观察的俯视时是指,成为在图12的(A)中从相比于第一发光部150等设定于被检测体侧(DR1侧)的视角观察了DR2(如图12的(A)所示DR1的相反方向)的方向的状态,具体而言表示图13的(A)、图13的(B)的状态。另外,含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区域也考虑多种,作为一个例子,考虑含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并且面积成为最小的长方形的区域即可。在该情况下,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区域(第一区域)成为图13的(A)的R1,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区域(第二区域)成为图13的(B)的R2。
而且,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区域中的透光部件的高度是指,定义从在R1中包含的各点在DR1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与透光部件50的表面的交点,并对该交点处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进行平均化而求出即可。例如,图12的(A)所示的范围中的透光部件50的高度的平均值成为HD1。此外,在图12的(A)中,仅表示一个截面,但即使在图12的(A)中的纵深方向上也可以进行高度的平均化。关于第二发光部151,也可以同样地将R2中的平均高度设为HD2。
此外,与受光部14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透光部件50的形状也能够实施各种变形。在图12的(A)、图12的(C)中,在受光部140的被检测体一侧,也设有透光部件50。另一方面,在图12的(B)中,在受光部140的被检测体一侧,未设置透光部件50。
另外,也可以第一发光部150自身、或者透光部件50以外的部件接触到被检测体。例如,传感器单元40也可以包括至少在第一发光部150与受光部140之间设置的第一部件181、和至少在第二发光部151与受光部140之间设置的第二部件182。而且,当设第一部件181的高度为HC1、且设第二部件182的高度为HC2时,通过HC1>HC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即,也可以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高度是第一部件181的高度,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高度是第二部件182的高度。
此处的第一部件181以及第二部件182也可以是实现按压之差的构造、并且是使传感器单元40和被检测体的接触状态稳定的构造。此外,第一部件181和第二部件182也可以是不同的两个部件,但不限定于此,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例如,第一部件181和第二部件182也可以是框架部180的一部分。框架部180例如如图14的(A)所示设置于受光部140的周围。图14的(A)是与图7等同样地,从与基板160垂直的方向的俯视图。在图14的(A)的例子中,表示包围受光部140等的四边形形状的框架部180,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圆形形状、其它多边形等形状。或者,无需通过连续的形状来实现框架部180,而也可以使用具有间隙(例如通过不相互接触的多个圆弧构成)的框架部180。
在图14的(A)的情况下,第一部件181对应于框架部180中的、第一发光部150侧的一边,第二部件182对应于框架部180中的、第二发光部151侧的一边。在图14的(B)中表示该情况的第一部件181和第二部件182的高度。图14的(B)是与图1的(A)等同样地,从沿着基板的方向观察了的截面图,具体而言是图14的(A)的A-A’截面图。
另外,也可以如图15的(A)所示,框架部180由设置于第一发光部150的周围的第一框架部180-1、和设置于第二发光部151的周围的第二框架部180-2构成。在该情况下,第一部件181对应于第一框架部180-1中的、受光部140侧的一边,第二部件182对应于第二框架部180-2中的、受光部140侧的一边。
或者,也可以如图15的(B)所示,框架部180由设置于第一发光部150的周围的第一框架部180-1、设置于第二发光部151的周围的第二框架部180-2、以及设置于受光部140的周围的第三框架部180-3构成。在该情况下,第一部件181对应于第一框架部180-1中的受光部140侧的一边、以及、第三框架部180-3中的第一发光部150侧的一边的至少一方。另外,第二部件182对应于第二框架部180-2中的受光部140侧的一边、以及、第三框架部180-3中的第二发光部151侧的一边的至少一方。
另外,当设在与受光部14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的高度为H3时,也可以是H1≧H3≧H2(但是,H1=H3=H2的情况除外)。
此外,关于与受光部14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的高度考虑和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的高度相同即可。在图1的(A)~图1的(C)、或者图12的(B)中,是受光部140的配置区域中的高度,在图12的(A)、图12的(C)中,是透光部件50的平均高度等。
如图7等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在第一发光部150与第二发光部151之间设置有受光部14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受光部140相对第一发光部150以及第二发光部151极高的情况下(H3>H1>H2),与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按压主要依赖于受光部140的高度,关于与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按压,也主要依赖于受光部140的高度。即,即使在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的高度上设置差异,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的按压差仍变小,从而存在处理精度降低的忧虑。因此,为了使按压差变得明确,预先规定包括受光部140的高度关系即可、成为例如H1≧H3≧H2(但是H1=H3=H2的情况除外)即可。此外,虽然还能够实施H1>H2>H3等的变形,但由于来自被检测体的反射光的光强度弱,因此被检测体和受光部140的距离优选小。即,H3优选成为某种程度的大小,H1≧H3≧H2还考虑该点。
通过使用以上所示的构成,从而受光部140对当施加于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第一按压时来自被检测体的光、和当施加于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小于第一按压的第二按压P2时来自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由此,能够适当地降低在检测信号中包含的噪声(体动噪声),进行高精度的脉波信息的计算处理。
2.3.4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距离
接着,对第一发光部150与受光部140之间的距离L1、和第二发光部151与受光部140之间的距离L2进行说明。图16是用于说明发光部和受光部的距离对光的浸透深度造成的影响的图。第一发光部150以及受光部140、及第二发光部151以及受光部140接触到利用者的手腕的皮肤面Sf。在此如上述那样在两个发光部中共用受光部140。另外,在图12的(A)~图12的(C)等的实施方式中,透光部件50实际上接触到被检测体,但在图16中为了简化说明,省略透光部件50。
可知发光部和受光部的距离越短,对生物体内的深的部分的灵敏度相比于对生物体内的浅的部分的灵敏度相对降低。即,从第一发光部150所照射的光在生物体组织内的深度D1的位置处反射而到达受光部140的光的强度强于在比深度D1深的深度D2的位置处反射而到达受光部140的光的强度。另一方面,从第二发光部151所照射的光在深度D1的位置处反射而到达受光部140的光的强度强于在深度D2的位置处反射而到达受光部140的光的强度,但没有在第一发光部150中产生的程度之差。因此,第一发光部150适用于在处于相比于第二发光部151相对浅的位置处测定血管中的脉波。
图17是表示发光部与受光部140之间的距离LD和信号强度的关系的图。发光部与受光部140之间的距离LD是例如发光部、受光部的中心位置(代表位置)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受光部140是矩形形状(大致矩形形状)的情况下,受光部140的位置是该矩形形状的中心位置。另外,在发光部具有未图示的透镜部的情况下,发光部150的位置是例如透镜部的中心位置(LED芯片的位置)。
如从图17可知,发光部和受光部140的距离LD越近,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越高,灵敏度等检测性能提高。因此,关于主要检测脉信号的第一检测用的第一发光部150,与受光部140的距离LD越近越好。
在该情况下,如图17所示,受光部140与第一发光部150之间的距离期望为LD<3mm。例如,如从图17的特性曲线G1中的、距离大的一侧的切线G2可知,在成为LD≧3mm的范围中,特性曲线G1饱和。相对于此,在LD<3mm的范围中,随着距离LD变短,信号强度大幅增加。因此,在该意义下,期望是LD<3mm。例如,在第一发光部150和受光部140的距离L1中,使用L1=1.0mm~3.0mm左右。
另外,关于距离LD,还存在下限值,也不期望使距离LD过于接近。图18是表示从发光部所发光的光在生物体内反射、散射且其一部分被受光部受光的样子的示意图。在该情况下,来自发光部的光在被检测体的血管等中扩散或者散射,其光被入射到受光部140,而检测脉波。而且,在图18中,在发光部与受光部140之间的距离LD、和深度方向上的测定距离LB之间,一般LD=2×LB的关系成立。例如,通过光检测单元进行测定的测定界限距离成为LB=LD/2左右,该光检测单元由隔开距离LD的发光部和受光部140构成。而且,在距离LB成为例如100μm~150μm的范围内,不存在成为脉波的检测对象物的血管。因此,预想如果距离LD成为LD≦2×LB=2×100μm~2×150μm)=0.2mm~0.3mm,则脉波的检测信号变得极其小。即,如果距离LD变近,则相伴与此,深度方向上的测定距离LB也变小,如果在该距离LB的范围内不存在检测对象物,则检测信号变得极其小。即,距离LD越近,检测性能越提高,但在其中也有界限,存在下限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需要从第一发光部150的光,以足够的强度检测脉信号,因此设定为L1≧1.0mm左右。即,期望是1.0mm≦L1≦3.0mm。
相对于此,以相比于第一发光部150,使对脉信号的灵敏度更低、且使对体动噪声的灵敏度更高的方式,设定第二发光部151与受光部140之间的距离L2即可。例如,如果成为L2<1.0mm、或者3.0mm<L2,则相比于成为1.0mm≦L1≦3.0mm的第一发光部150,脉信号的程度降低,体动噪声的程度提高(MN比下降)。
但是,基于来自第二发光部151的光的检测信号的MN比(M表示脉信号,N表示噪声,MN比是脉信号和噪声的比例(一般的SN比))比基于来自第一发光部150的光的检测信号的MN比足够小即可。即,也可以相比于设定L2<1.0mm或者3.0mm<L2这样的作为绝对值的距离这样的点,更重视以能够在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之间形成某种程度(例如能够通过后述的谱减法进行噪声降低处理的程度)的差的方式,使L2相对L1的值变化的点。
即,在基于来自第二发光部151的光的第二检测信号中,既然MN比比第一检测信号小的话就足够,也不妨碍包含某种程度的脉分量,换言之,L2也可以是1.0mm≦L2≦3.0mm的范围内。
在此,作为用于使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产生差的L1、L2的关系,也可以是例如L2>2×L1等。在该情况下,由于如果L1=1.0mm,则L2>2.0mm,因此也可以是L2=2.5mm等,虽然以某种程度的强度检测脉信号,但能够满足相比于设定更短的L1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的MN比更小这样的条件。
此外,如果在第二检测信号中使体动噪声相对增加,则也可以如上述那样使L2成为非常小的值。即,也可以通过L2<L1、例如L2<L1/2这样的关系,确定受光部140和各发光部的距离。但是,如果考虑有为了遮蔽从各发光部向受光部140的直接光而设置遮光壁等的情况,则还可能有难以使L1、L2成为极端小的值的情况。例如,在L1=1.0mm的情况下,需要满足L2<0.5mm等,各部件的配置在空间上有可能困难。在考虑了该点的情况下,期望为L2>L1,但根据状况,并不能妨碍成为L2<L1。
另外,在使用具体的数值的情况下,也可以L1是1mm≦L1≦3mm,L2是2mm≦L2。但是,如上所述,如果重视与L1的相对关系,则L2的条件需要不仅满足2mm≦L2,而且还满足该相对关系。作为一个例子,成为L2>L1并且L2≧2mm。或者,也可以使条件更严格,而成为L2>2×L1并且L2≧2mm。
2.3.5发光部和受光部的配置的变形例
接着,对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基板160上的配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图1的(A)~图1的(C)等中,受光部140配置于第一发光部150与第二发光部151之间。
但是,受光部140和多个发光部的配置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9的(A)所示,也可以依照给予的方向,按照受光部140、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的顺序排列而封装。
在该情况下,自然地对发光部与受光部之间的距离施加差异,具体而言如图19的(A)所示成为L1<L2。进而,在狭义上成为L2>2×L1即可。
另外,即使在图19的(A)的配置的情况下,也使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的高度H1高于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的高度H2即可。设置高度差的构造也可以使用图1的(A)~图1的(C)等上述中的任意一个构造。
此外,在图7的配置(以下由于以受光部140为基准而多个发光部相对,因此还记载为相对配置)中,从第一发光部150向受光部140的光路、和从第二发光部151向受光部140的光路不重复。因此,在如图12的(C)等那样设置透光部件50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具有凸部52-1和凸部52-2也不易干扰,易于设置HD1和HD2的高度差这样的优点。
具体而言,如比较图13的(A)、图13的(B)和图19的(B)可知,相对配置相比于图19的(A)的配置,与第一发光部150对应的区域R1和与第二发光部151对应的区域R2的重复部分变小。因此,即使在求出高度的平均时,相比于图19的例子,重复部分更小,易于设置高度差。
另一方面,在图19的(A)中示出的变形例的情况下,由于各自的光路重复,因此具有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的相关程度的优点。如上所述,为了提高噪声降低处理的效果,优选在使各检测信号的特性不同的同时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关。即,考虑为如果重视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的相关,则使用图19的(A)而使用上述的配置时更有利。
另外,以上,对在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中包含的光电传感器包括两个、即至少一个受光部、和两个发光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也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光电传感器。在该情况下,既可以在所有发光部中共用一个受光部,也可以设置与各发光部成组的受光部,还可以组合它们。即,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也可以包括第一~N(N是三以上的整数)发光部、和第一~第k(k是满足1≦k≦N的整数)受光部。
3.定时控制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了在多个发光部中共用一个受光部140。在该情况下,如果来自多个发光部的光同时入射到受光部140,则难以在受光部140中对这些光进行分离来处理。作为结果,即使想要通过在按压中设置差来获取特性不同的两个信号,而它们彼此混合,无法进行适当的处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部200根据第一定时下的受光部140的第一受光结果(第一检测信号)、和与第一定时不同的第二定时下的受光部140的第二受光结果(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由此,能够在不同的定时获取(在排他的定时获取)按压是第一按压P1时的第一检测信号、和按压是第二按压P2时的第二检测信号。即,能够防止在受光部140中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彼此混合。
能够通过适当地控制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的发光定时及受光部140中的受光定时,从而实现这样的处理。即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传感器单元40)中,作为发光部,具有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处理部200根据基于第一发光部150的发光而在第一定时下的受光部140的第一检测信号、和基于第二发光部151的发光而在第二定时下的受光部140的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此外,关于对检测信号进行A/D变换之后的数字信号,无需在不同的定时处理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即,在此成为问题的是指,并非处理部200的检测信号的获取定时,而是受光部140中的受光定时(或者第一发光部150、第二发光部151的发光定时)。
具体而言,使用受光部140对基于第一发光部150的光进行接收的定时、和用受光部140对基于第二发光部151的光进行接收的定时成为不同的定时即可。在此,如果考虑在用发光部照射光之后,通过被检测体使该光反射,用受光部140对反射光进行接收,则发光定时和受光定时严密而言不同。但是,如果考虑光速、光程长的长短,则并不那么需要考虑发光定时与受光定时之间的时间差。
即,以使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排他性地发光的方式,控制发光定时即可。另外,在受光部140中,在预定的定时(例如与给予的时钟信号对应的定时)进行接收即可,但检测用的模拟电路需要明确地区分对第一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对第二检测信号的处理。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预先准备第一检测信号用的第一模拟电路、和第二检测信号用的第二模拟电路这两个,在第一发光部150的发光定时使第一模拟电路工作,在第二发光部151的发光定时使第二模拟电路工作。
另外,通过使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排他性地发光,从而能够区分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来处理。但是,如上述那样,在体动噪声的适合的降低处理中,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是重要的。即,在对第一检测信号进行噪声降低处理的情况下,不优选所使用的第二检测信号是在相对第一检测信号在时间上大幅不同的定时所获取的信号。其原因为,如果第一检测信号的获取定时(受光定时)和第二检测信号的获取定时大幅不同,则存在用户的状态等变化的可能性,还有可能两个信号的相关非常低。
因此,优选以高的频度变更第一检测信号的获取的状态、和第二检测信号的获取的状态。例如,当第二定时是第一定时之后的定时,第三定时是第二定时之后的定时,第四定时是第三定时之后的定时时,处理部200获取在第一定时及第三定时下的受光部140的第一检测信号,并获取在第二定时及第四定时下的受光部的第二检测信号即可。
由此,在至少第一定时之后直至第二定时(包括第二定时自身)的期间中,所获取的检测信号从第一检测信号变化为第二检测信号。同样地,在第二定时之后直至第三定时的期间、在第三定时之后直至第四定时的期间中,检测信号的特性也变化。因此,在例如想要使第二定时下的第二检测信号、和给予的定时下的第一检测信号成组来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由于在至少第一定时及第三定时获取第一检测信号,因此能够抑制两个检测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变得极大、即两个信号的相关变得非常低。
另外,如果根据减小两个检测信号的获取定时之差这样的观点考虑,则也可以在与第一检测信号相邻的定时,获取在该第一检测信号的噪声降低处理中使用的第二检测信号。具体而言,在第二定时是第一定时的接下来的定时,第三定时是第二定时的接下来的定时,第四定时是第三定时的接下来的定时的情况下,处理部200也可以获取第一定时及第三定时下的受光部140的第一检测信号,并获取第二定时及第四定时下的受光部140的第二检测信号。另外,也可以在如第一定时和第二定时、第二定时和第三定时、或者第三定时第四定时那样相邻的定时,改变发光部的发光强度。在该情况下,通过增强与第一检测信号对应的定时下的发光,从而第一检测信号的SN比提高,因此能够计算适合的脉搏数。另外,通过增强与第二检测信号对应的定时下的发光,从而第二检测信号的SN比提高,因此能够更正确地进行噪声降低处理中的噪声降低。
在此,对相邻四个定时下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的获取定时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在其它定时,也可以交替获取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在图20中表示该情况的控制例。图20的横轴表示时间。在图20的控制中,第一发光部150和第二发光部151与受光部140中的受光定时符合地交替发光。此外,也可以以使第一发光部的控制信号、和第二发光部的控制信号的振幅不同的方式控制。
此外,以上的定时控制以在多个发光部中共用一个受光部140为前提。相对于此,只要是如在传感器单元40中包括多个受光部的情况那样,一个受光部对来自一个发光部的光进行接收的构成,则也可以不使多个发光部的各发光部排他性地发光。例如,处理部200也可以根据第一定时下的受光部的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一定时下的受光部(在狭义上第二受光部)的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4.噪声降低处理
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的处理部200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第一检测信号的校正处理,根据校正之后的第一检测信号,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然后,在处理部200中,作为该校正处理,进行降低在检测信号中包含的体动噪声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由此,能够抑制体动噪声的影响,以高精度求出生物体信息。
以下,对在处理部200中进行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的谱减法、和根据来自运动传感器的信号进行的自适应滤波处理进行说明。
4.1谱减法
图21的(A)、图21的(B)是说明使用了谱减法的基于第二检测信号的第一检测信号的噪声降低处理的图。在谱减法中,对第一检测信号、第二检测信号分别进行频率变换处理来求出频谱。然后,进行根据第二检测信号的频谱推测噪声频谱,从第一检测信号的频谱减去所推测出的噪声频谱的处理。
在图21的(A)中,表示实际上求出的第一检测信号的频谱、和第二检测信号的频谱。如上述那样,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00,从而第二检测信号的频谱主要成为与噪声分量对应的频谱。即,能够推测为在第二检测信号的频谱中出现大的峰值的频率是与体动噪声对应的频率。实际上,也可以在第二检测信号的频谱中仅减去峰值,但不限定于此,进行例如从第一检测信号的频谱整体减去第二检测信号的频谱整体的处理即可。
在进行减法时,以使噪声相抵消的方式,例如,对第一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检测信号中的一方乘以系数。例如,根据预定的频率的信号强度,求出该系数。或者,也可以通过例如群集化等方法,将噪声和信号分离,以使第一检测信号的噪声和第二检测信号的噪声成为相同的强度的方式,计算系数。
在图21的(B)中,表示通过谱减法进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前后的第一检测信号的例子。从图21的(B)可知,通过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在0.7~0.8Hz(在脉搏数中所称的42~48)以及1.5Hz(脉搏数90)下出现的体动噪声被抑制得较小,能够抑制将它们误判定为是脉信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关于与在1.1Hz(脉搏数66)前后出现的脉信号对应的频谱,不会降低而能够维持信号电平。
谱减法是通过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等频率变换处理、和频谱中的减法处理实现的,因此具有算法简单且计算量少这样的优点。另外,由于无后述的自适应滤波处理那样的学习成分,因此具有瞬时响应性高这样的特性。
4.2自适应滤波处理
接着,对使用了自适应滤波处理的、基于来自运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进行说明。在图22中,表示使用了自适应滤波的噪声降低处理的具体例。具体而言,由于运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与体动噪声对应,因此进行从第一检测信号减去根据该检测信号确定的噪声分量的处理,考虑方法的梗概与谱减法相同。
但是,即使脉波检测信号中的体动噪声、和来自体动传感器的体动检测信号均是同一体动所引起的信号,却不一定其信号电平也相同。因此,设为通过对体动检测信号进行自适应地决定滤波系数的滤波处理,从而计算推测体动噪声分量,获取脉波检测信号和推测体动噪声分量的差分。由于自适应地(进行学习)决定滤波系数,因此能够提高噪声降低处理的精度,但需要考虑滤波系数的决定中的处理负荷、输出的延迟。此外,关于自适应滤波处理,由于是广泛已知的方法,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如图5所示具有运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172),处理部200进行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在该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中,根据来自运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降低第一检测信号的体动噪声。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进行使用了第二检测信号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为前提,但并不妨碍并用使用了运动传感器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由此,相比于仅进行使用了第二检测信号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的情况,能够以更高精度,降低体动噪声。例如,在图21的(B)中,未完全降低0.7Hz~0.8Hz、或者2.3Hz~2.4Hz中的噪声,但通过并用使用了来自运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处理,从而还能够降低这些噪声。
另外,处理部200也可以根据第二检测信号,进行对第一检测信号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对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之后的信号,根据来自运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
由此,能够按照预定的顺序,进行多个体动噪声降低处理。在此,设为还如图5的功能框图所示,首先,进行使用了第二检测信号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之后,进行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该情况的表示各信号的流动的图是图23。
如图23所示,能够从生物体,检测脉信号和噪声信号,但在多个检测信号的各检测信号中包含这两方。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比例对每个检测信号不同,在第一检测信号中,脉信号比较多,第二检测信号相比于第一检测信号,脉信号的比例更低(体动噪声的比例更高)。然后,使用该两个检测信号来分离脉信号和体动信号(体动噪声)。通过上述的谱减法,实现该处理。然后,对所分离出的脉信号(体动噪声降低处理之后的第一检测信号),进行使用了运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在图23中加速度信号)的第二体动噪声降低处理,根据其结果,推测脉搏数等。
此外,以上设为在按压高的第一按压P1下获取主要包含脉波分量的第一检测信号,在按压相对低的第二按压P2下获取主要包含体动噪声的第二检测信号。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不限定于此。如使用图8上述那样,即使在按压过量地大的情况下,脉波分量也变少,体动噪声分量的比例相对变高。即,能够实施并非将按压相对高的一侧作为脉波分量、将按压相对低的一侧作为体动噪声分量,而将按压相对高的一侧作为体动噪声分量、将按压相对低的一侧作为脉波分量的变形。例如,在图8的例子中,作为按压高的第一按压P1,使用P1>p4,作为按压低的第二按压P2,使用p3<P2<p4、或者p2<P2<p3即可。
在该情况下,处理部200根据第一检测信号,进行第二检测信号的校正处理,根据校正之后的第二检测信号,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此外,如以上那样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理解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新事项及效果不脱离实体的大量变形。因此,这样的变形例全部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能够将与更广义或者同义的不同的用语一起记载的用语,在说明书或者附图的任意的部位处,至少一次置换为其不同的用语。另外,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等的构成、动作也不限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例子,而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Sf:皮肤面;WI:导线;10:腕带部;12:腕带孔;14:带扣部;15:腕带插入部;16:突起部;30:壳体部;32:发光窗部;34:顶壳体;35:端子部;36:底壳体;40:传感器单元;50:透光部件;52:凸部;60:树脂;70:遮光用部件;140:受光部;150:第一发光部;151:第二发光部;160:基板;161:第二基板;162:高度调整部件;170:运动传感器部;172:加速度传感器;175:振动发生部;180:框架部;181:第一部件;182:第二部件;200:处理部;210:信号处理部;212:体动噪声降低部;214:第二体动噪声降低部;220:搏动信息运算部;230:通知控制部;240:存储部;250:通信部;252:天线;260:通知部;400: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410:手腕;420:终端装置;430:显示部。

Claims (26)

1.一种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光部,向被检测体射出光;
第二发光部,向所述被检测体射出光;以及
受光部,对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
当设在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1、且设在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2时,H1>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H1是在所述第一发光部的配置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
H2是在所述第二发光部的配置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设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在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为HA1、且设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在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面的高度为HA2时,通过HA1>HA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设于基板上,
在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高度调整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整部件是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经由所述第二基板的通孔而与设于所述基板的连接端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外部连接端子经由导线而与设于所述基板的连接端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设在生物体信息的检测时从所述传感器单元朝向所述被检测体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设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H1、且设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H2时,通过LH1>LH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
第一部件,至少设于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受光部之间;以及
第二部件,至少设于所述第二发光部与所述受光部之间,
当设所述第一部件的高度为HC1、且设所述第二部件的高度为HC2时,通过HC1>HC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透光部件,
所述透光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发光部而言设于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位置,使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透过,并且在所述被检测体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时与所述被检测体接触而施加按压,
当设在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所述透光部件的高度为HD1时,通过HD1>H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发光部而言设于所述被检测体一侧的位置,使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透过,并且在所述被检测体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时与所述被检测体接触而施加按压,
当设在与所述第二发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所述透光部件的高度为HD2时,通过HD1>HD2的关系成立,从而H1>H2。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设在与所述受光部对应的位置或区域中的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接触位置或接触区域的高度为H3时,H1≧H3≧H2,但是,H1=H3=H2的情况除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光部对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第一按压时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和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所述按压是小于所述第一按压的第二按压时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被检测体的所述接触区域的高度是指所述接触区域所包含的各点处的高度的平均高度。
14.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处理部,
所述处理部根据第一受光结果和第二受光结果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所述第一受光结果是与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对应的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的受光结果,所述第二受光结果是与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对应的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的所述受光结果。
16.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部,向被检测体射出光;
至少一个受光部,对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以及
处理部,根据从所述受光部输出的检测信号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所述处理部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是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第一按压时的所述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是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所述按压是小于所述第一按压的第二按压时的所述检测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根据在第一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在与所述第一定时不同的第二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具有作为所述发光部的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
所述处理部根据基于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发光而在所述第一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基于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发光而在所述第二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定时是所述第一定时之后的定时、第三定时是所述第二定时之后的定时、第四定时是所述第三定时之后的定时时,
所述处理部获取在所述第一定时及所述第三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并获取在所述第二定时及所述第四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根据在第一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在所述第一定时下的所述受光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进行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的校正处理,并根据校正后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进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校正处理,并根据校正后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所述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进行作为所述校正处理的体动噪声降低处理,所述体动噪声降低处理降低所述检测信号中所包含的体动噪声。
2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
2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4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
26.一种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中的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包括:向被检测体射出光的至少一个发光部、以及对来自所述被检测体的光进行接收的至少一个受光部,
在所述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中,
根据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来进行生物体信息的检测处理,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是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按压是第一按压时的检测信号,所述第二检测信号是当施加于所述被检测体的测定部位的所述按压是小于所述第一按压的第二按压时的所述检测信号。
CN201580063552.XA 2014-12-12 2015-11-19 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69990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1723 2014-12-12
JP2014251724A JP5930012B1 (ja) 2014-12-12 2014-12-12 センサーユニット、生体情報検出装置、電子機器
JP2014-251724 2014-12-12
JP2014251723A JP5930011B1 (ja) 2014-12-12 2014-12-12 生体情報検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生体情報検出方法
PCT/JP2015/005787 WO2016092750A1 (ja) 2014-12-12 2015-11-19 センサーユニット、生体情報検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生体情報検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9063A true CN106999063A (zh) 2017-08-01

Family

ID=56106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3552.XA Pending CN106999063A (zh) 2014-12-12 2015-11-19 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11826A1 (zh)
CN (1) CN106999063A (zh)
WO (1) WO20160927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34089A (ja) * 2018-01-31 2019-08-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電センサー、光電センサーモジュール及び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57411A1 (en) * 2017-02-07 2018-08-0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ptical sensing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optical sensing method
JP7325101B2 (ja) * 2019-12-05 2023-08-14 株式会社Agama-X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3063A1 (en) * 2003-02-28 2004-09-30 Teiyuu Kimu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biological condition
US20060241359A1 (en) * 2005-04-25 2006-10-26 Denso Corporation Biosensor, slee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EP2502554A1 (en) * 2009-11-17 2012-09-26 H3 System Co., Ltd. Photoplethysmography apparatus
US20130178754A1 (en) * 2010-07-28 2013-07-11 Impact Sports Technologies, Inc. Monitoring Device With An Accelerometer, Method And System
JP2013180031A (ja) * 2012-03-01 2013-09-12 Seiko Epson Corp 脈波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3063A1 (en) * 2003-02-28 2004-09-30 Teiyuu Kimur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biological condition
US20060241359A1 (en) * 2005-04-25 2006-10-26 Denso Corporation Biosensor, slee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thereof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EP2502554A1 (en) * 2009-11-17 2012-09-26 H3 System Co., Ltd. Photoplethysmography apparatus
US20130178754A1 (en) * 2010-07-28 2013-07-11 Impact Sports Technologies, Inc. Monitoring Device With An Accelerometer, Method And System
JP2013180031A (ja) * 2012-03-01 2013-09-12 Seiko Epson Corp 脈波測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34089A (ja) * 2018-01-31 2019-08-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電センサー、光電センサーモジュール及び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JP7035576B2 (ja) 2018-01-31 2022-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電センサー、光電センサーモジュール及び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11826A1 (en) 2017-11-02
WO2016092750A1 (ja)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424B (zh) 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节能运行方法
US9044150B2 (en) Biometric monitoring device with heart rate measurement activated by a single user-gesture
US9042971B2 (en) Biometric monitoring device with heart rate measurement activated by a single user-gesture
JP6201469B2 (ja) 生体情報処理装置、生体情報処理方法
US20190069781A1 (en) Method of obtain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based on wearing st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10244953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detec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40221854A1 (en) Measuring device, including a heart rate sensor, configured to be worn on the wrist of a user
US10201287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detec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3961080A (zh) 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以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
US20180317785A1 (en) Electronic fitness device with optical cardiac monitoring
CN105249940A (zh) 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
US10653327B2 (en) Biological information detection device
CN106999063A (zh) 传感器单元、生物体信息检测装置、电子设备及生物体信息检测方法
CN104921700B (zh) 光检测单元
CN106419879B (zh) 基于桡动脉生物传感器技术的血压动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US20200237295A1 (e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recovery index based on rem sleep st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JP5930012B1 (ja) センサーユニット、生体情報検出装置、電子機器
JP5930011B1 (ja) 生体情報検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生体情報検出方法
CN110087545A (zh) 传感器模块及生物体关联信息显示系统
CN202458381U (zh) 一种带计步功能的可自动开关机指夹式血氧饱和度检测装置
CN114098668A (zh) 一种活体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JP2016015978A (ja) 生体情報検出装置
CN218943330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JP2016163731A (ja) 生体情報検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生体情報検出方法
JP2016202733A (ja) 携帯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