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8925A - 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8925A
CN106998925A CN201580049494.5A CN201580049494A CN106998925A CN 106998925 A CN106998925 A CN 106998925A CN 201580049494 A CN201580049494 A CN 201580049494A CN 106998925 A CN106998925 A CN 106998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by
platform
training
chest
ches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94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8925B (zh
Inventor
玛丽安·巴尔比-罗特
文森特·福马
卡洛琳·特利耶
大卫·安德森
若埃尔勒·伯瓦西
伯努瓦·史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Universite Pierre et Marie Curie Paris 6
Universite Paris 5 Rene Descartes
Original Assignee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Universite Pierre et Marie Curie Paris 6
Universite Paris 5 Rene Descart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Universite Pierre et Marie Curie Paris 6, Universite Paris 5 Rene Descartes filed Critical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06998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8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8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89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13/00Other nursery furniture
    • A47D13/08Devices for use in guiding or supporting children, e.g. safety harn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2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using rollers, wheels, castors or the like, e.g. gliding means, to be moved over the floor or other surface, e.g. guide tracks, during exerci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9B19/003Repetitive work cycles; Sequence of mov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8/00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 A63B2208/12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协助婴儿(2)在训练表面(3)上爬行的装置,其包括:平台(1),其包括用于支撑以俯卧姿势安置在所述平台(1)上的婴儿(2)的胸部的胸部支撑表面;以及滚动元件(9),其以它们能够旋转360度(1)的此种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平台上并且布置为定位在平台(1)与训练表面之间,其中平台(1)成形为使得,当滚动元件(9)与训练表面接触时,平台(1)的胸部支撑表面相对于训练表面倾斜,使得婴儿(2)的骨盆与腿部与训练表面接触。

Description

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协助婴儿从出生起爬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尽可能早的训练运动对于处于发展运动延迟风险的婴儿来说是关键的。在这些婴儿中,尤其是从出生起,由于他们身体张力低因此难以练习直立运动。爬行是较好的候选,因为其不仅消除了直立姿势问题,而且还实践手臂与腿部协调移动,在成年两足动物的运动中手臂移动是重要因素。此外,爬行在出生就自然地存在,并且其本身就是用于运动的早期训练的卓越候选。在生下来时尤其是在具有低的身体张力的婴儿中,在垫子上训练爬行仍然需要克服一个障碍:支撑婴儿的头部与胸部的重量远离表面以便不阻挡婴儿的向前推进并且允许婴儿手臂移动。儿科医生和运动治疗师通常试图通过手动地升高婴儿的头部与躯干离开地面并且向前推动它们来克服此问题以协助婴儿爬行。此实践要求全部儿科医师都不具有的非常特定的技能,并且根据其中儿科医师支撑婴儿的方式影响婴儿的移动。
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是已知的,而且设计为用于至少几个月龄的婴儿。例如,文件WO2011/146795公开了促进至少4个月龄并且不能推进自己的婴儿的爬行的装置。此装置包括机动化的水平轮式平台,婴儿以水平俯卧姿势被放置在水平轮式平台上,所述水平轮式平台传感婴儿的意图以移动他们的腿部与手臂并且根据婴儿的意图保证轮的移动,而不考虑婴儿的移动是否有效。由于移动此装置需要的手臂与腿部肌肉的力量最小,因此此装置不是设计为使婴儿能够通过他自身力量移动。由此,它未推动婴儿以展示他的最大爬行肌肉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其允许婴儿展示与发展他自己的最大手臂与腿部肌肉活动以便进行四肢推进。
根据本发明,多亏用于协助婴儿在训练表面上爬行的装置而使得此问题得以解决,所述装置包括:
平台,其包括用于支撑以俯卧姿势安置在平台上的婴儿的胸部的胸部支撑表面;以及
滚动元件,其可旋转地安装在平台上并且定位在平台与训练表面之间,
其中平台成形为,使得当滚动元件与训练表面接触时,平台的胸部支撑表面相对于训练表面倾斜,使得婴儿的骨盆和腿部与训练表面接触。
提出的装置允许婴儿的骨盆与腿部与训练表面保持接触,同时升高胸部并且允许婴儿将他的前臂置于所述表面上。由此,婴儿可以通过使用其手臂与腿部肌肉的最大力相对于训练表面移动,同时使其身体的上部从重力释放。
此外,该装置可以具有以下特征:
胸部支撑表面相对于训练表面倾斜15°与30°之间的角度;
此平台包括:
刚性板,当滚动元件与训练表面接触时,所述刚性板与训练表面平行;
扩展材料内部结构,其具有第一刚性、与刚性板接触的下表面、以及相对于下表面倾斜的上表面,以及
泡沫结构,其具有大于第一刚性的第二刚性、与刚性板接触的下表面以及相对于下表面平行的上表面;以及
泡沫外层,其覆盖内部结构的上表面;
此平台包括由泡沫结构形成的用于支撑婴儿头部的头部支撑表面,当所述装置定位为使得滚动元件与训练表面接触时,所述头部支撑表面与训练表面平行;
扩展材料内部结构包括:
胸部支撑元件,其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
联接元件,其将胸部支撑元件与头部支撑元件接合在一起并且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
通过泡沫外层覆盖胸部支撑元件的上表面与联接元件的上表面,覆盖胸部支撑元件的上表面的泡沫外层的上表面与覆盖联接元件的上表面的泡沫外层的上表面倾斜以设定在35°与55°之间的角度γ;
平台包括用于防止装置翻转的稳定系统;
稳定系统包括从头部支撑表面的两侧延伸出的两个平衡臂;
至少一个滚动元件可旋转地安装在各平衡臂上;
每个平衡臂都弯曲为使得当婴儿爬行时平衡臂不阻挡婴儿手臂的移动;
平台包括布置在婴儿肩部的两侧上的两个槽口,以使婴儿手臂自由并且不受限制;
平台包括用于将婴儿固定在平台上并且将婴儿包在平台上的带束带外套(harness coat);
此带束带外套包括几件适于搭接的柔性织物材料,以及将搭接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元件。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如前面限定的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婴儿放置在装置上,以使得婴儿的胸部安置在胸部支撑表面上;
通过分析婴儿爬行模式来分析婴儿爬行。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如前面限定的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婴儿放置在装置上以使得婴儿的胸部安置在胸部支撑表面上;
刺激婴儿以使婴儿爬行;
通过测量婴儿对刺激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来分析婴儿爬行。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如前面限定的装置的方法,所述放啊发包括移动性测试,其中重复三个以下步骤:
通过使得婴儿的胸部安置在胸部支撑表面上来将婴儿放置在装置上;
在包括在1分钟与3分钟之间的时间期间过程中使婴儿通过爬行自由地移动;
记录婴儿爬行的特征与效率参数;
其中,移动性测试包括三个前述步骤的每个系列之间的停止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可能实施方式,如果婴儿在移动性测试过程中不爬行,那么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用推动支撑被动地协助婴儿爬行重复此移动性测试,使得所述婴儿能够利用他的处于推动支撑中腿进行推动;
根据本发明的可能实施方式,如果婴儿在具有推动支撑的移动性测试过程中不爬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推动所述婴儿而主动地协助婴儿爬行以便启动从婴儿开始的爬行移动,以及通过保持推动支撑而被动地协助所述婴儿来重复此移动性测试。
此外,可以如下执行两个先前方法:
将光流投射在婴儿(2)周围以便对所述婴儿(2)提供移动的幻觉;
改变训练表面(3)的斜度,以便增加或减小用于所述婴儿(2)的爬行难度;
使用如音乐、母亲声音、移动物体和/或气味的促动因素,以便促动所述婴儿爬行;
使用由所述婴儿穿戴的带粘性袜子,以便增加所述婴儿的脚与训练表面的粘性。
附图说明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婴儿定位在其中的图1中示出的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婴儿定位在其中的图1中示出的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与侧视图;
图5a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方法的示意性描述;
图5b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方法的变型的示意性描述;
图6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二方法的示意性描述;
图7a和图7b是描绘根据婴儿的年龄用于已训练婴儿与未训练婴儿的腿部与手臂的3D得分的倍增因数的两个图表;
图8a和图8b是描绘根据婴儿的年龄通过已训练婴儿与未训练婴儿在爬行期间行进的距离的两个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装置结构
根据图1、图2和图3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装置包括定位在训练表面3上的平台1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平台1上的滚动元件。滚动元件9定位在平台与训练表面之间。在使用中,婴儿2以俯卧姿势定位于平台1上。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装置还包括由轻质刚性材料制成的内部结构S,所述内部结构S与刚性板4和覆盖轻质刚性材料的内部结构的低刚性泡沫外层8接触。
轻质刚性材料是类似膨胀聚苯乙烯的扩展材料,以便在硬度与重量之间具有最佳的妥协。
内部结构S由轻质刚性材料制成,以便在刚性与重量之间具有最佳妥协。实际上,内部结构必须足够耐性以便支撑婴儿2的重量同时尽可能地轻质。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与刚性板4以及轻质刚性材料内部结构S接触的低刚性泡沫结构6。
板4具有长方形形状并且由诸如铝的刚性材料制成。板4包括顶部表面41与底部表面42。板4形成用于平台1的基部。
轻质刚性材料内部结构S包括胸部支撑元件5与联接元件7。
胸部支撑元件5包括布置为支撑婴儿胸部的上表面以及与板4的顶部表面41接触的下表面。
联接元件7将胸部支撑元件5与低刚性泡沫结构6接合在一起。联接元件7包括作为外层8的还支撑婴儿头部的上表面,以及与板4的顶部表面41接触的下表面。更准确地说,联接元件7的上表面支撑婴儿的下颌。
外层8是由定位在胸部支撑元件5的上表面以及联接元件7的上表面上的低刚性泡沫制成的舒适层。舒适层8使对非常敏感的婴儿皮肤的刺激最小化。
低刚性泡沫结构6形成头部支撑元件,所述头部支撑元件包括支撑婴儿头部的上表面以及与板4的顶部表面41接触的下表面。更准确地说,上表面布置为支撑婴儿面部。
滚动元件9以它们可以旋转360度的此种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板4的底部表面42下方。当装置在使用中时,滚动元件9定位在板4与训练表面3之间。当婴儿2通过他的腿部和/或通过他的手臂在训练表面上推动时,滚动元件9使平台1能够在训练表面3上沿着任意方向滚动。滚动元件的高度最小,以便保持装置的总体高度与婴儿将他的肘部和/或手舒适地放置表面3上的可能性相容。由此,在训练表面3与刚性平台之间的滚动元件9的高度必须低于1cm。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滚动元件9的高度是9mm。
平台1还包括稳定系统,所述稳定系统包括从低刚性泡沫结构6的两侧延伸出的两个平衡臂10。稳定系统防止平台1翻转。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平台1具有胸部支撑表面100、头部支撑表面101与联接表面102。
胸部支撑表面100支撑安置在平台1上的婴儿2的胸部。胸部支撑表面100由覆盖胸部支撑元件5的上表面的舒适层8的一部分制成。
头部支撑表面101支撑婴儿的头部。头部支撑表面101平行于训练表面。通过由低刚性泡沫结构6形成的头部支撑元件的上表面形成头部支撑表面101。
联接表面102将胸部支撑表面100与头部支撑表面101接合在一起。通过覆盖联接元件7的上表面的舒适层8的一部分形成联接表面102。
通过支撑婴儿2,此装置补偿在头部与胸部上的重力效果,所述重力实现了阻挡手臂的移动以及向前推进,是自然爬行的主要抑制器。实际上,当婴儿2以俯卧姿势定位在平台1上时,他不支撑他自身的头部与胸部重量以便移动,同时保持骨盆和腿部与训练表面接触,以使用于推进的他的腿部的作用力最大化。
当滚动元件9与训练表面3接触时,板4平行于训练表面3延伸。
胸部支撑元件5的倾斜的上表面与水平的下表面形成15°与30°之间的角度β。有利地,β是大约23°。当滚动元件9与训练表面3接触时,覆盖胸部支撑元件5的上表面的舒适层8相对于训练表面3倾斜角度β。此角度β使得婴儿2能够使他的骨盆和腿部与训练表面3接触。胸部支撑元件5的上表面的长度适于婴儿2的尺寸,以便当婴儿2由胸部支撑元件5的上表面支撑时婴儿的前臂与训练表面3接触,并且使得他的骨盆和他的腿部与训练表面3接触。婴儿2使他的骨盆、他的腿部以及他的前臂与训练表面3接触同时他不支撑他自身重量的事实,使的婴儿2能够通过他自身力量的爬行与移动,由此开发他的运动能力,类似力量与协调性。
当装置1定位为使得滚动元件9与训练表面接触时,低刚性泡沫结构6的上表面与板4的上表面41平行并且由此还与训练表面3平行。
联接元件7相对于胸部支撑元件5的上表面倾斜以35°与55°之间的角度γ。有利地,γ是大约45°。此角度γ使头部支撑元件的上表面能够支撑婴儿头部,从而当婴儿爬行时婴儿无需在他的颈部肌肉是施加张力。通过此联接元件7,平台1可以用于协助新生儿以及具有非常弱的颈部肌肉的运动迟延婴儿。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联接元件7能够可旋转地安装到胸部支撑元件5以便跟随婴儿的头部移动。
舒适层8在联接元件7的顶部上的可压缩性,使得舒适层8使其自身的厚度适于婴儿颈部与头部,以将角度γ调节到可以使用此装置1的不同婴儿2的尺寸。实际上,角度γ的值对婴儿的颈部与头部提供了良好支撑。
轻质刚性材料具有包括在20kg/m3与35kg/m3之间的密度,并且低刚性泡沫具有大约40kg/m3的密度。
可以根据婴儿的重量(以及由此年龄)有利地调节轻质刚性材料的密度。例如,对于新生儿来说轻质刚性材料可以具有大约28kg/m3的密度,并且对于较大的婴儿来说轻质刚性材料可以具有大约32kg/m3的密度。
滚动元件9构造为使得他们能够使装置沿着与训练表面平行的任意方向移动。在非限定实例中,滚动元件9是轨迹球。在图1到图3中示出的实例中,装置1包括十个轨迹球。滚动元件布置在板4的底部表面下方以使装置1的稳定性最大化。
两个平衡臂10与头部支撑元件6的两侧对称地定位以防装置翻转。至少一个滚动元件9安装在各平衡臂10下方,并且优选地两个滚动元件9安装在各平衡臂10下方。平衡臂10定位在婴儿头部的高度处并且弯曲为使得当婴儿2爬行时平衡臂10不阻挡婴儿手臂的移动。
为了将婴儿2固定到平台1,平台1包括带束带外套。此带束带外套包括几件适于搭接的柔性材料,以及用于将搭接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元件。在非限定实例中,带束带外套包括三个织物条带与两个弹性吊杆。当婴儿定位在平台上时,带束带外套覆盖婴儿2并且还覆盖板4的底部表面。带束带外套张紧在婴儿2周围以便再现婴儿母亲的手臂的张紧。这在使用装置1时使婴儿2感觉自信与舒适。
参照图4a和图4b,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平台1包括胸部支撑元件5与形成两个槽口11的舒适层8。槽口11定位在处于婴儿肩部高度处的胸部支撑元件5和舒适层8的两侧上。槽口11使婴儿的手臂不受限制,以方便婴儿移动并且使得爬行对于婴儿来说更容易。
为了分析在婴儿在其爬行过程中的他的移动,使用3D捕获器(用于三维)与照相机,以便记录婴儿的移动。3D捕获器被置于婴儿身体部分上,这对于分析婴儿爬行(例如,腿部与手臂的关节、头部以及躯干)来说是有趣的。记录的婴儿移动被计算机装置处理,并且由此可以进行3D或2D分析。
使用此装置的方法
为了理解新生儿与婴儿如何能够使他们的动作适于他们环境的不同刺激,以及相互地,他们自身的动作如何能够描绘对他们的对环境的感知的发展,使用此装置的第一方法包括,如在图5a中描述的:
步骤A,其中婴儿2放置在装置上,使得婴儿2的胸部安置在胸部支撑表面100上;
步骤C,其中通过分析婴儿爬行模式来分析婴儿爬行。
例如,可以通过测量由婴儿2行进的距离和/或通过分析在婴儿爬行移动过程中其腿部与手臂的协调性来实现婴儿爬行模式的分析。
当将婴儿2放置在装置上时,婴儿2可以自由地移动,由此能够分析出当婴儿被放置在所述装置上时他的自发反应。此外,当婴儿被刺激时还能够分析婴儿的反应。
根据第一方法的变型,如图5b中所示,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其中婴儿2放置在装置上,使得婴儿2的胸部安置在胸部支撑表面100上;
步骤B,其中刺激婴儿2以使所述婴儿2爬行;
步骤C’,其中通过测量婴儿2对刺激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来分析婴儿的爬行模式。
用于鼓励婴儿2爬行的刺激可以以视觉(例如婴儿母亲的面部)、听觉(例如婴儿母亲的声音)、或嗅觉模式(例如婴儿母亲的味道)呈现。此刺激还可以是通过结合视觉、听觉和/或嗅觉刺激的多模式。
在此第一方法的变型中,例如可以通过测量由婴儿2朝向刺激行进的距离,通过分析婴儿2在其爬行移动过程中他的腿部与手臂的协调性,和/或通过测量婴儿2关于此刺激的定向来实现婴儿爬行模式的分析。
当将婴儿2放置在装置上时,婴儿2可以自由地移动,并且由此通过朝向刺激移动、和/或改变他的推进模式、和/或增加他的推进速率,婴儿2能够对在他前面显现的任何刺激自由地反应。全部这些改变都提供了关于通过婴儿2对他环境中的刺激的感知与他的移动性之间的结合的完整性的信息。此外,全部这些改变都能显示出婴儿2是否不仅区分他的环境,例如他母亲的面部,而且还执行朝向他母亲的面部的适当目标定向移动性。
此方法显示新生儿是否将响应于他母亲的面部开始完整的新动作(例如通过推进他自己以及朝向他母亲的面部定向他的身体)。不能通过根据心率、眼睛移动、头部移动、和/或脑活动在面部区分上的研究获得此信息,这试图检测新生儿对他母亲面部的反应。
此外,此方法使得能够调查用于婴儿2关于在多域、视觉、前庭、触觉等中的他的感知的发展其本身在装置上主动移动对抗其本身在装置上被动移动的不同反应。此调查是重要的,以便探索在婴儿2的发展中的并且尤其对于具有发展运动迟延的风险的婴儿2来说主动移动对被动移动的作用。
根据使用此装置的第二方法,如在图6中描述的,使用此装置的方法包括移动性测试。移动性测试包括重复三个以下步骤:
步骤A,其中通过将婴儿2的胸部安置在胸部支撑表面100上而将婴儿2置于装置上;
步骤D,其中在包括于1分钟与3分钟之间的、优选地2分钟的时间期间过程中婴儿(2)通过爬行保持自由移动;
步骤E,其中记录婴儿爬行的特征与效率参数;
移动性测试包括三个步骤A、D和E的每个系列之间的停止时间。此停止时间优选地是包括在4分钟与6分钟之间并且更优选地5分钟的时间期间。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移动性测试包括步骤A、D和E的三个系列。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婴儿爬行的特征参数是:在爬行过程中行进的距离、和/或身体、头部以及腿部与手臂的全部关节的移动的3D(用于3维x,y,z)或者2D(用于2维x,y)得分、和/或在爬行过程中通过婴儿2作出的腿部与手臂步进的数量、和/或在婴儿爬行过程中在通过婴儿作出的每个步进处的腿部(臀部与膝盖)与手臂(肩部与肘部)的关节的弯曲与延伸的幅度与角速度。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婴儿在步骤D处行进的距离、婴儿移动的对称性、和/或腿部、手臂、头部与躯干移动的协调性来评估婴儿爬行的效率参数。
通过使用3D捕获器与照相机来获取特征参数与效率参数,捕获器定位在婴儿2的成员中,以便记录在婴儿爬行过程中通过婴儿作出的移动。当婴儿的移动被记录在计算机装置中时,可以以3D或者以2D分析婴儿的移动。通过经由布置在婴儿2的成员中的每个3D捕获器获取的行进距离的平均值来获得3D或2D得分。
在使用此装置的第二方法中,如果婴儿2在移动性测试过程中不爬行,那么此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F,其中通过利用推动支撑被动地协助婴儿2爬行来重复移动性测试,使得所述婴儿2在推动支撑中能够通过他的腿部推动。
推动支撑可以是婴儿2的父母的手,或者垂直于所述婴儿2的脚安装在婴儿2的脚处的小板。推动支撑用于向婴儿2提供对训练表面3的更好抓握,以方便他在所述训练表面3上的推进。在步骤F中提供的协助是被动的;由此婴儿2仅通过他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移动。
在使用此装置的第二方法中,如果婴儿2在移动性测试过程中即使通过推动支撑也不爬行,那么此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G,其中通过推动婴儿2而主动地协助婴儿2爬行以便开始从婴儿2起的爬行移动,以及通过保持推动支撑而被动地协助婴儿2爬行来重复移动性测试。
提供给婴儿的主动协助可以包括以交替方式通过到婴儿脚部的推动支撑提供的移动推进,以便推动婴儿2与装置,并且由此开始婴儿的爬行。与在步骤F中提供的其中推动支撑仅置于婴儿的每只脚后面的被动协助相反,在步骤G中提供的主动协助中,置于婴儿每只脚后面的推动支撑用于提供移动推进。此外,为了在将推进提供到装置以后保持婴儿2爬行,被动地使用此推动支撑以促进所述婴儿2的爬行。
在步骤E、F或G过程中记录婴儿爬行的特征与效率参数,使得不仅能够分析全部爬行参数,而且还能够分析通过婴儿2进行的全部身体的移动的协调性。尤其对于新生儿来说,此协调性分析对于检测运动延迟的发展的风险来说是重要的。其中手臂、腿部或头部的移动被单独地分析的此已知方法,不能分析婴儿2的不同肢体的移动协调性。
第一方法与第二方法具有多个变型。更准确地说,为了增加使用此装置的第一方法与第二方法的效率,所述第一方法与第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将光流投射在婴儿2周围以便向所述婴儿2提供移动幻觉的步骤;
改变训练表面3的斜度以便增加或减小用于所述婴儿2爬行难度的步骤;
使用如音乐、母亲声音、移动物体和/或气味的促动因素以便促动所述婴儿2爬行的步骤;
使用由所述婴儿2穿戴的带粘性袜子,以便增加所述婴儿2的脚与训练表面3的粘性的步骤。
光流的投射改变了婴儿2的环境感知,向婴儿提供了他在不同方向上移动和/或他以不同速率移动的幻觉。
训练表面3的斜度的改变使爬行难度能够适于婴儿的能力。
促动因素,诸如音乐、母亲声音、物体移动、和/或气味使能够促动婴儿2爬行,例如朝向叫喊他的母亲爬行。
带粘性袜子的使用通过增加到训练表面3的抓握而促进了婴儿2的爬行。
此步骤促进了婴儿2的爬行,并且对于具低重量、低肌张力、或者存在脑部问题(例如脑瘫)的婴儿来说,为了使他们实现爬行此步骤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实验结果
已经执行了通过婴儿测试使用此装置的效果的实验。
关于三个典型婴儿执行此实验(三个一周龄的新生儿)。三个新生儿中的每个都被从出生其就训练,在1个月期间,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以每天5分钟的训练节奏在儿科医师垫子上滚动。
已经测试了三个婴儿中的每个在此装置上的爬行能力、以及在1个月、然后在3个月龄、接着在5个月龄的训练项目的结束时的他的空气步进与触觉直立步进。
此实验使得能够比较已训练婴儿与未被训练的相同年龄的婴儿之间的技能。
此外,整骨理疗医师在训练结束时检查三个婴儿中的每个,以便检测任何异常。整骨理疗医师还检查了放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上的三个婴儿。
此训练通过每个婴儿的母亲来执行,母亲记录在每个日常训练项目中婴儿的覆盖距离、婴儿的知觉、婴儿的啼哭以及婴儿的行为。此外,母亲需要一周一次,记录训练视频。
除此以外,在每次访问婴儿与他的母亲时,已经分析婴儿的感觉运动发展,并且母亲需要回答问卷。
此实验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易于用于婴儿。
由于在进食以前训练婴儿,因此婴儿主要在训练开始时哭泣。
母亲的手似乎是对于婴儿脚的良好支撑,以便协助他用他的腿来推动。最好的方法是在一只脚后面使用一只手,以协助婴儿进行他的腿部的交替运动。
在一个月中婴儿爬行大约100米(每天0.5米到6米)。
整骨理疗医师检查婴儿,并且没检测到问题。相反地,整骨理疗医师发现婴儿的肌肉张力与对称性增加了。
与未训练婴儿相比,已训练婴儿具有更好的头部承载以及更好的躯体张力。
已练婴儿与未训练婴儿之间关于对他们的在不同年龄测试的自发爬行时的腿部与手臂的移动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别。然而,当在婴儿的脚后面使用支撑(类似于母亲的手)时,已训练婴儿比未训练婴儿的行进距离更远:这在婴儿训练结束时以及甚至在婴儿停止他们训练后2个月时是明显的。
此外,此训练对于出生1个月、3个月与5个月之间的婴儿的腿部与手臂的关节的移动的3D得分的进程具有影响。与未训练婴儿相比,每个已训练婴儿,尤其是在出生与刚1.5个月龄训练以后之间以及3个月龄与5个月龄之间的婴儿,都具有他们3D得分中他们性能的较高增加的曲率。
此训练对在空中行走有影响(接近于游泳的动作)。此结果是有趣的,因为其暗示通过此装置的训练增加了腿部的协调性。
此训练对双足行走没有影响,已训练婴儿的结果不比未训练婴儿的结果更好。看起来似乎一个月中每天5分钟的训练对于训练用于支撑婴儿重量的腿部的伸肌是不充足的。
如图7a和图7b中所示,这描述了三个已训练婴儿的3D得分的平均倍增因数以及四十个未训练婴儿的3D得分的平均倍增因数,此训练趋于增加婴儿的爬行能力。此外,此3D得分的倍增因数还优于3个月与5个月之间的已训练婴儿,然而此训练在该年龄完成。3D得分的倍增因数表示日期与先前日期之间的3D得分的增加。例如,在1.5个月的3D得分的倍增因数是在出生与在1.5个月处的3D得分之间的倍增因数,并且在3个月的3D得分的倍增因数是在1.5个月与在3个月处的3D得分之间的倍增因数。
如在图8a和图8b中所示,从1.5个月(在训练结束时)到三个月的已训练婴儿明显地比未训练婴儿爬行更长的距离。有效的行进距离是根据仅一个方向并且在1分钟内由婴儿行进的距离。绝对行进距离是无论沿着任何方向在1分钟内由婴儿所行进的距离。对于如图8a中示出有效行进距离来说,即使在5个月,已训练婴儿仍比未训练婴儿的爬行更长的距离。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协助婴儿(2)在训练表面(3)上爬行的装置,其包括:
平台(1),其包括胸部支撑表面(100),该胸部支撑表面用于支撑以俯卧姿势安置在所述平台(1)上的婴儿(2)的胸部;以及
滚动元件(9),所述滚动元件(9)以它们能够旋转360度(1)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平台上并且布置为定位在所述平台(1)与所述训练表面(3)之间,
其中所述平台(1)成形为使得当所述滚动元件(9)与所述训练表面(3)接触时,所述平台(1)的所述胸部支撑表面(100)相对于所述训练表面(3)倾斜,使得所述婴儿(2)的骨盆与腿部与所述训练表面(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胸部支撑表面相对于所述训练表面(3)倾斜15°与30°之间的角度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平台(1)包括:
刚性板(4),当所述滚动元件(9)与所述训练表面(3)接触时,所述刚性板(4)与所述训练表面(3)平行;
扩展材料内部结构(S),其具有第一刚性、与所述刚性板(4)接触的下表面、以及相对于所述下表面倾斜的上表面,以及
泡沫结构(6),其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刚性的第二刚性、与所述刚性板(4)接触的下表面、以及相对于所述下表面平行的上表面;以及
泡沫外层(8),其覆盖所述内部结构(S)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平台(1)包括由所述泡沫结构(6)形成的用于支撑所述婴儿(2)的头部的头部支撑表面(101),当所述装置定位为使得所述滚动元件(9)与所述训练表面(3)接触时,所述头部支撑表面(101)与所述训练表面(3)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中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扩展材料内部结构(S)包括:
胸部支撑元件(5),其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
联接元件(7),其将所述胸部支撑元件(5)与所述头部支撑元件(6)接合在一起,
所述元件(5)和(7)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
所述胸部支撑元件(5)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联接元件(7)的所述上表面通过所述泡沫外层(8)覆盖,覆盖所述胸部支撑元件(5)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泡沫外层(8)的所述上表面以及覆盖所述联接元件(7)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泡沫外层(8)的所述上表面倾斜以35°与55°之间的角度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平台(1)包括用于防止所述装置翻转的稳定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稳定系统包括从所述头部支撑表面的两侧延伸出的两个平衡臂(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滚动元件(9)以其能够旋转360度(10)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各平衡臂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平衡臂(10)都弯曲为使得当婴儿(2)爬行时所述平衡臂(10)不阻挡婴儿手臂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平台包括布置在婴儿肩部两侧上的两个槽口(11),以使婴儿手臂不受限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平台(1)包括用于将所述婴儿固定在所述平台上并且将所述婴儿包裹在所述平台上的的带束带外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带束带外套包括适于搭接的几件柔性织物材料,以及用于将搭接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元件。
13.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婴儿(2)放置在所述装置上,以使得所述婴儿(2)的胸部安置在所述胸部支撑表面(100)上;
通过分析婴儿爬行模式来分析所述婴儿爬行。
14.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婴儿(2)放置在所述装置上,以使得所述婴儿(2)的胸部安置在所述胸部支撑表面(100)上;
刺激所述婴儿(2)以使所述婴儿(2)爬行;
通过测量所述婴儿(2)对所述刺激的敏感性与反应性来分析所述婴儿的爬行模式。
1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的方法,包括移动性测试,其中重复以下三个步骤:
通过使得所述婴儿(2)的胸部安置在所述胸部支撑表面(100)上而将婴儿(2)放置在所述装置上;
在包括在1分钟与3分钟之间的时间期间过程中使所述婴儿(2)通过爬行自由地移动;
记录所述婴儿爬行的特征与效率参数;
其中,所述移动性测试包括三个前述步骤的每个系列之间的停止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婴儿(2)在所述移动性测试过程中不爬行,那么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利用推动支撑被动地协助所述婴儿(2)爬行重复所述移动性测试,使得所述婴儿能够利用他的处于推动支撑中的腿部进行推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婴儿(2)在利用所述推动支撑的所述移动性测试过程中不爬行,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推动所述婴儿(2)而主动地协助婴儿(2)爬行以便启动从婴儿(2)开始的爬行移动,以及通过保持所述推动支撑而被动地协助所述婴儿(2)来重复所述移动性测试。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增加所述装置的使用效率:
将光流投射在所述婴儿(2)周围以便对所述婴儿(2)提供移动的幻觉;
改变所述训练表面(3)的倾斜以便增加或减小用于所述婴儿(2)爬行难度;
使用如音乐、母亲声音、移动物体和/或气味的促动因素,以便促动所述婴儿(2)爬行;
使用所述婴儿(2)穿戴的带粘性袜子,以便增加所述婴儿(2)的脚与所述训练表面(3)的粘性。
CN201580049494.5A 2014-07-17 2015-07-16 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989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306163.8A EP2974624A1 (en) 2014-07-17 2014-07-17 Device for assisting the crawling of an infant
EP14306163.8 2014-07-17
PCT/EP2015/066359 WO2016009022A1 (en) 2014-07-17 2015-07-16 Device for assisting the crawling of an infa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8925A true CN106998925A (zh) 2017-08-01
CN106998925B CN106998925B (zh) 2020-06-26

Family

ID=5122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949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98925B (zh) 2014-07-17 2015-07-16 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1771B2 (zh)
EP (2) EP2974624A1 (zh)
JP (1) JP6674949B2 (zh)
KR (1) KR20170091575A (zh)
CN (1) CN106998925B (zh)
AU (1) AU2015289086B2 (zh)
CA (1) CA2956009A1 (zh)
ES (1) ES2821941T3 (zh)
WO (1) WO201600902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8447A (zh) * 2018-08-10 2018-12-1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婴儿助爬装置
CN112206497A (zh) * 2020-10-22 2021-01-12 河海大学 一种智能分析采集的运动训练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74624A1 (en) * 2014-07-17 2016-01-20 Universite Paris Descartes Device for assisting the crawling of an infant
CN105662781B (zh) * 2016-03-07 2017-08-25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神经外科重症用多功能康复锻炼装置
CN105686933B (zh) * 2016-03-30 2016-11-30 深圳市人民医院 婴幼儿爬行站立行走仪
CA179522S (fr) * 2017-08-09 2019-12-03 Univ Paris Descartes Dispositif d'aide à la marche à quatre pattes d'un bébé
CN107469297A (zh) * 2017-09-15 2017-12-15 南京鼎世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爬行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1247096B2 (en) * 2018-04-24 2022-02-15 Marvel Us Blessings, Llc Mobility, muscle, and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apparatus
CN111111114B (zh) * 2020-01-13 2023-10-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111068251B (zh) * 2020-01-13 2023-10-0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US11517124B2 (en) * 2020-11-11 2022-12-06 Chollana Sok Infant mobility scoot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soothing an infant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72273A (en) * 1925-06-06 1926-02-09 Elton Nina May Baby crawler
GB636260A (en) * 1947-07-14 1950-04-26 James Henry Poss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alking and creeping toys
US3129952A (en) * 1962-12-07 1964-04-21 Frances B Rivers Child's baby crawler type vehicle
US4569532A (en) * 1984-08-01 1986-02-11 Mirkarimi Seyed A Infant crawler
US4796903A (en) * 1986-10-22 1989-01-10 Proctor David C Creeper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
WO1989000126A1 (en) * 1987-07-07 1989-01-12 Ulrike Heubl Rolling device for young children
US20050278857A1 (en) * 2004-06-09 2005-12-22 Fairchild Amy 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infant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US7367570B1 (en) * 2002-03-07 2008-05-06 Marsh Paul H Creeper
US20080134434A1 (en) * 2006-10-25 2008-06-12 Celauro Paul J Holistic face-down reco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130144475A1 (en) * 2010-05-20 2013-06-06 Peter E. Pidcoe Self initiated prone progressive crawler
ES2411970A1 (es) * 2012-01-03 2013-07-09 Idoia Gandarias Mendieta Aparato para desplazamiento de niños con discapacidad motora
CN103610350A (zh) * 2013-12-09 2014-03-05 薛剑敏 一种多功能婴儿爬行辅助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39766A (en) * 1955-03-21 1958-06-24 Lynn D Hull Torso support
US2876459A (en) * 1956-05-07 1959-03-10 Mildred O Ackerson Device for holding infants
US3271028A (en) * 1963-05-21 1966-09-06 Alvina K Albin Baby exerciser
US3532356A (en) * 1968-06-24 1970-10-06 Reba M Lillibridge Therapeutic creeping device
US3905054A (en) * 1974-01-21 1975-09-16 Robert K Windsor Vehicle for paralyzed persons
US3992023A (en) * 1975-04-07 1976-11-16 Moorer Donald K Baby crawler
JPS521269U (zh) * 1975-06-21 1977-01-07
US4189164A (en) * 1977-10-06 1980-02-19 Moorer Donald K Convertible baby vehicle
USD261378S (en) * 1979-06-11 1981-10-20 J. A. Preston Corporation Child's crawler
US4413832A (en) * 1981-11-19 1983-11-08 Pendleton James E Body sled
GB2124507B (en) * 1982-08-05 1985-11-27 Williams Christopher Temp Sims Crawling aid
JPS63300790A (ja) * 1987-05-30 1988-12-07 高城 光 じゅうたんにプリントされた絵に触れるとメロディが発生する乳幼児用心身発達玩具
JPH0234188A (ja) * 1988-07-07 1990-02-05 Ulrike Heubl 幼児用ころがり装置
US5599063A (en) * 1995-03-14 1997-02-04 Lister; Gary Baby bathing, feeding, sleeping and seating chair
US5639105A (en) * 1995-05-30 1997-06-17 Michael W. Summo Occupant propelled apparatus for therapy, exercise and mobility-particularly for children
US5675853A (en) * 1995-11-17 1997-10-14 Linge; Danny L. Infant seat cushion
US5588445A (en) * 1996-05-22 1996-12-31 Obaidi; Hemayatullah S. Head and neck protector for children
US5815862A (en) * 1997-04-08 1998-10-06 Rygiel; Witold W. Portable orthopedic bed
US6128797A (en) * 1997-12-22 2000-10-10 Shaffer; Timothy A. Face down tanning and massage pad
US6019705A (en) * 1998-03-26 2000-02-01 Bel-Art Products Inc. Device for assisting in creeping exercises
JP2001054449A (ja) * 1999-08-19 2001-02-27 Kyouei:Kk ハイハイ補助具
US20020133881A1 (en) * 2000-05-18 2002-09-26 Vrbas Mark J. Baby pillow
JP4189298B2 (ja) * 2003-10-31 2008-12-03 農工大ティー・エル・オー株式会社 乳児運動解析システム
US20050248110A1 (en) * 2004-05-05 2005-11-10 John Stouffer Physical therapy scooter
US7107639B2 (en) * 2004-06-22 2006-09-19 Taricani Joseph F Infant support apparatus
US7182351B2 (en) * 2004-09-29 2007-02-27 Margaret Ellen Williams Crawling aid for handicapped infants
US20060096031A1 (en) * 2004-11-10 2006-05-11 Maryam Foster Baby sleeping cushion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7685656B1 (en) * 2005-10-26 2010-03-30 James Darrigo Transfer device
NO20065994A (no) * 2006-12-22 2007-12-27 Krabat As Hjelpemiddelanordning for å hjelpe barn å krabbe
US8038158B1 (en) * 2008-09-22 2011-10-18 White Cynthia M Infant crawler
US20100319133A1 (en) * 2009-06-23 2010-12-23 Whitlock Heather L Baby Crawling aid
US8028361B2 (en) * 2009-08-20 2011-10-04 Kevin Ramer Infant support device
US8640289B2 (en) * 2010-05-01 2014-02-04 Ralph F. Reeder, Inc. Infant head cradle with controlled head movement
US20120192354A1 (en) * 2011-02-02 2012-08-02 Yolanda Baldwin Modified infant angled pillow harness
US20120284925A1 (en) * 2011-05-11 2012-11-15 Bennett Douglas J Infant rolling prevention back panel to promote crawling
US20140189956A1 (en) * 2013-01-07 2014-07-10 Michelle l Sosi The baby wedge
US20140291952A1 (en) * 2013-03-26 2014-10-02 Kenneth Lehman Infant Crawling Assist Apparatus
US20160166083A1 (en) * 2013-03-30 2016-06-16 Jamie Lee Nicholls Carbone Children's crawling aid that rocks
EP2974624A1 (en) * 2014-07-17 2016-01-20 Universite Paris Descartes Device for assisting the crawling of an infant
US9693637B1 (en) * 2016-09-18 2017-07-04 Estacia R. Kanzler Child mobility assis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72273A (en) * 1925-06-06 1926-02-09 Elton Nina May Baby crawler
GB636260A (en) * 1947-07-14 1950-04-26 James Henry Poss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walking and creeping toys
US3129952A (en) * 1962-12-07 1964-04-21 Frances B Rivers Child's baby crawler type vehicle
US4569532A (en) * 1984-08-01 1986-02-11 Mirkarimi Seyed A Infant crawler
US4796903A (en) * 1986-10-22 1989-01-10 Proctor David C Creeper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
WO1989000126A1 (en) * 1987-07-07 1989-01-12 Ulrike Heubl Rolling device for young children
US7367570B1 (en) * 2002-03-07 2008-05-06 Marsh Paul H Creeper
US20050278857A1 (en) * 2004-06-09 2005-12-22 Fairchild Amy 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infant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US7117553B2 (en) * 2004-06-09 2006-10-10 Fairchild Amy D Apparatuses for infant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US20080134434A1 (en) * 2006-10-25 2008-06-12 Celauro Paul J Holistic face-down reco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130144475A1 (en) * 2010-05-20 2013-06-06 Peter E. Pidcoe Self initiated prone progressive crawler
ES2411970A1 (es) * 2012-01-03 2013-07-09 Idoia Gandarias Mendieta Aparato para desplazamiento de niños con discapacidad motora
CN103610350A (zh) * 2013-12-09 2014-03-05 薛剑敏 一种多功能婴儿爬行辅助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8447A (zh) * 2018-08-10 2018-12-18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婴儿助爬装置
CN112206497A (zh) * 2020-10-22 2021-01-12 河海大学 一种智能分析采集的运动训练装置
CN112206497B (zh) * 2020-10-22 2024-04-09 河海大学 一种智能分析采集的运动训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74949B2 (ja) 2020-04-01
KR20170091575A (ko) 2017-08-09
AU2015289086B2 (en) 2020-01-23
CA2956009A1 (en) 2016-01-21
US20170202367A1 (en) 2017-07-20
EP3169194B1 (en) 2020-07-01
JP2017529194A (ja) 2017-10-05
EP3169194A1 (en) 2017-05-24
AU2015289086A1 (en) 2017-02-23
ES2821941T3 (es) 2021-04-28
EP2974624A1 (en) 2016-01-20
US10321771B2 (en) 2019-06-18
WO2016009022A1 (en) 2016-01-21
CN106998925B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8925A (zh) 用于协助婴儿爬行的装置
Garner et al. Human pelvis motions when walking and when riding a therapeutic horse
Steiner et al. Effects of therapeutic horse riding on gait cycle parameters and some aspects of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Ceyte et al. Effect of Achilles tendon vibration on postural orientation
CN106061369A (zh) 生物力学活动监测
Shurtleff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hippotherapy on one child with cerebral palsy: A research case study
Baik et al. The effects of horseback riding participation on the muscle tone and range of motion for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El-Shamy Effects of antigravity treadmill training on gait, balance, and fall risk in children with diplegic cerebral palsy
US2017011309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storing and developing hand functions
Lightsey et al. Physical therapy treatments incorporating equine movement: a pilot study explor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the horse
Bergmann et al. Perception of postural verticality in roll and pitch while sitting and standing in healthy subjects
Ambroży et al. The role of hippotherapeutic exercises with larger support surface in development of balance in boys aged 15 to 17 years with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Niiler Assessing dynamic balance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Park et al. The Effect of Ayres Sensory IntegrationⓇ Intervention on Sensory Processing Ability and Motor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Kang Effects of therapeutic horse-riding program on the walking ability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Ribeiro et al. Influence of a virtual reality-based exercise protocol on the sit-to-stand activity kinematic variables in pregnant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andoz et al. The mechanics of the in vivo infant and toddler trunk during respiratory physiotherapy
Severyn et al. Influence of 8-week horseback riding activity on balance and pelvic movements in an older adult population
RU2602960C2 (ru) Стимулятор для развития опорно-двигательных навыков у детей
Steiner et al. Effect of therapeutic riding on gait cycle parameters and behavioural skills of autistic children
Lightsey et al. Physical Therapy Treatments Incorporating Equine Movement: A Pilot Study Exploring Ki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the Horse
Lim et al.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horseback-riding training velocity on vestibular functions and static postural balance in healthy adults
Ga et al. Effect of Sensorimotor Training Using a Flexi-bar on Postural Balance and Gait Performance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 Preliminary Study
Smola et al. The Effect of Therapeutic Horseback Riding on Balance and Self-Efficacy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eigal et al. Motion Videocapture and Treadmill to Study Postural Reactivity and Transition: Application to the condition of “Dry” Immer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