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3907A - 寝具及靠垫 - Google Patents

寝具及靠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3907A
CN106993907A CN201610053386.1A CN201610053386A CN106993907A CN 106993907 A CN106993907 A CN 106993907A CN 201610053386 A CN201610053386 A CN 201610053386A CN 106993907 A CN106993907 A CN 106993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air
opening
state
inne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533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3907B (zh
Inventor
穴泽康二
中村勤
古川雅嗣
山田志奈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HIKAWA IND KK
Nishikawa San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HIKAWA IND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HIKAWA IND KK filed Critical NISHIKAWA IND KK
Priority to CN2016100533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3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3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3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3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3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8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 A47C27/088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incorporating elastic bodies, e.g. fo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1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 A47C27/142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with projections, depressions or cavities
    • A47C27/144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with foamed material inlays with projections, depressions or cavities inside the mattress or cush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2009/1018Foam pillo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制造上所耗费的工夫及成本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厚度调节、适合各使用者的睡眠感舒适的寝具及靠垫。其具有非通气性的袋体2、设置在袋体2上并用于开闭袋体2的内外的空气流通的吸气排气阀、相对于袋体2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的状态填充在袋体2的内部空间的多个弹性发泡体5。袋体2,通过吸气排气阀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内部空间而变厚,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袋体施加外力而使空气从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袋体2的厚度;在袋体2为最大容量时,多个弹性发泡体5被填充在袋体2内,形成其体积为压缩比1.5~5.8的压缩状态。

Description

寝具及靠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载使用者身体的寝具及靠垫。
背景技术
寝具,通过承载使用者的身体并发生变形而可以使使用者放松。尤其是,枕头承载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介于头部及颈部与铺垫寝具之间,由此使得使用者的身体保持自然的形状,发挥使使用者轻松地休息的功能。另外,人在笔直站立时脊椎的形状为渐缓的S字形状,理想的是,睡眠时也能维持该脊椎形状。因此,以往,预先测定使用者笔直站立时头部及颈部等的形状,利用该测定结果来制造适合使用者的枕头。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8-113789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弹性床垫,通过在袋状且非通气性的膜体内容纳由聚氨酯等弹性发泡体而构成。所谓弹性床垫,表示具有弹性的寝具,是枕头、靠垫或褥子等的总称。弹性发泡体是具有弹性的发泡体,作为弹性发泡体可以使用纤维块或粒状物集合体等。另外,在袋状的膜体上设置有空气可以进出内部的吸气排气阀。上述公报中所记载的弹性床垫,通过打开吸气排气阀来调节厚度,通过闭塞吸气排气阀来维持厚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137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利用头部及颈部等的测定结果来制造适合使用者的寝具的情况下,可以提供适合各个使用者睡眠感舒适的寝具。但是,在此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即:有必要对应于使用者的特性而通过手工作业一个个地制造寝具,因此在寝具的制造上费工夫且费用也较高。
另一发面,上述公报中所记载的寝具,通过吸气排气阀的开闭来调节厚度,因此可以由使用者来调节寝具的厚度。但是,该寝具的结构仅仅为在膜体内容纳弹性发泡体,因此通过吸气排气阀的开放寝具的厚度发生急剧变化。即,由于寝具急剧增厚或变薄从而难以对厚度进行微调节,从而难以知晓寝具对于使用者而言是否为最佳厚度。因此,使用者不能有效地利用厚度调节功能,因而也存在不能提供舒适睡眠感的寝具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制造上所消耗的工夫以及成本且能够容易地调节厚度、适合各使用者的睡眠感舒适的寝具及靠垫。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寝具,具有:非通气性的袋体;开闭部,该开闭部设置在袋体上用于开闭袋体的内外空气流通;以及多个弹性发泡体,上述多个弹性发泡体相对于袋体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状态填充在袋体的内部空间。上述袋体通过开闭部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内部空间而变厚,并且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袋体施加外力作用而使空气从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上述袋体的厚度。在袋体为最大容量时,多个弹性发泡体被填充在袋体内,从而形成其体积为压缩比1.5~5.8的压缩状态。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寝具,可以通过使用者自己操作开闭部而将寝具的厚度调节到所希望的厚度。因此,由于无需根据使用者的特性来制造寝具,从而能够抑制寝具在制造上所消耗的工夫以及成本。进一步,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寝具,在袋体为最大容量时,多个弹性发泡体被填充从而形成其体积为压缩比1.5~5.8的压缩状态。因此,在对袋体施加外而使寝具变薄时,因被压缩的多个弹性发泡体而产生斥力。如此,由于向袋体施加外力时因弹性发泡体而产生斥力,因而可以使寝具缓慢变薄。另外,当使空气流入袋体内部而使寝具变厚时,所流入的空气流经被压缩的弹性发泡体之间而缓慢地流入袋体内部空间。因此,可以缓慢地进行空气流入袋体内部空间,由此,可以将寝具缓慢地增厚。如上所述,可以将寝具缓慢地变薄和增厚,因此可以容易地对厚度进行微调节。因此,可以容易地知晓寝具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否为最佳厚度,使用者可以有效利用厚度微调节功能,由此,可以提供适合各使用者的具有舒适睡眠感的寝具。
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寝具,具有:非通气性的袋体;开闭部,该开闭部设置在袋体上用于开闭袋体的内外空气流通;以及多个弹性发泡体,上述多个弹性发泡体相对于袋体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状态填充在袋体的内部空间。上述袋体通过开闭部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内部空间而变厚,并且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袋体施加外力作用而使空气从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上述袋体的厚度。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变薄的量的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并且,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增厚的量的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寝具,使用者可以自己操作开闭部以将寝具的厚度调节到所希望的厚度,因此,与上述寝具同样地,能够抑制寝具在制造上所消耗的工夫以及成本。另外,该寝具,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变薄的量的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增厚的量的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此处,假设凹陷速度不足0.62cm/s或恢复速度不足0.29cm/s的情况下,由于速度太过缓慢而难以知晓寝具的厚度是否得到调节。另外,在凹陷速度快于2.00cm/s或恢复速度快于0.73cm/s的情况下,由于速度过快,难以进行微调节从而难以进行厚度调节操作。相对于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寝具,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并且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厚度的微调节,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自己简单地改善睡眠舒适感。
另外,可以具有分割所述袋体的内部空间的拼条部,并且,弹性发泡体以被压缩的状态填充在由拼条部分割出的各区域内,拼条部可以具有内部空间的空气在区域之间流通的通气部。在此情况下,拼条部将袋体的内部空间分割,在由拼条部所分割的各个区域内多个弹性发泡体以压缩的状态被填充在其中。因此,袋体内弹性发泡体膨胀的力发生作用,因而袋体形成以拼条部为始点的膨胀后的形状。由此,使用者身体承载在多个膨胀部分,因此,可以使使用者的睡眠感良好。另外,通过在拼条部具有通气部,在由拼条部分割的多个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由此,空气在多个区域间穿行,因此可以对多个区域进行寝具厚度调节。
另外,弹性发泡体可以为长方体状。如此,通过使弹性发泡体的形状为长方体状,可以容易地进行弹性发泡体的制造及加工。
另外,可以在弹性发泡体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孔穴。在此情况下,通过在弹性发泡体的至少一面上形成孔穴,可以使弹性发泡体柔软,可以使弹性发泡体的凹陷速度、及弹性发泡体的膨胀速度缓慢进行。
另外,弹性发泡体可以为一边的长度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立方体状。由此,通过使弹性发泡体的形状为立方体状,可以进一步容易地进行弹性发泡体的制造及加工。另外,通过使容纳在袋体内的弹性发泡体的一边的长度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不仅可以使袋体的触感较好,且可以使在袋体内装入弹性发泡体的作业有效地进行。
另外,开闭部可以从袋体突出且同时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当开闭部向其中一个方向旋转时空气流通可以被打开,当开闭部向着与上述其中一个方向相反的其他方向旋转时空气流通可以被闭塞。如此,通过使开闭部形成从袋体突出的形状的同时能够进行开闭部的旋转操作,从而能够仅仅通过单手抓住并旋转开闭部即可简单地进行厚度调节。另外,在使用者的身体的一部分承载在寝具上的状态下也可以调节厚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容易地调节寝具的厚度。
另外,还可以具有包覆袋体的布制的罩子(側地)。如此,通过布制的罩子包覆袋体,使用者的身体与布制的罩子接触。因此,不管内部的袋体材料如何,都可以使寝具的触感良好。另外,通过使罩子为布制,可以使寝具的通气性良好,因此也可以抑制寝具使用时的闷热感。
另外,罩子可以具有内袋,在内袋的内部可以容纳多个粒状体。在此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改善从外侧触摸罩子时的触感,因此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睡眠感。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靠垫,具有:非通气性的袋体;开闭部,该开闭部设置在袋体上用于开闭袋体的内外空气流通;以及多个弹性发泡体,上述多个弹性发泡体相对于袋体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状态填充在袋体的内部空间。通过开闭部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内部空间而变厚,并且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袋体施加外力作用而使空气从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上述袋体的厚度。在袋体为最大容量时,多个弹性发泡体被填充在袋体内,从而形成其体积为压缩比1.5~5.8的压缩状态。该靠垫因为与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寝具结构相同,因此可以得到与该寝具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靠垫,具有:非通气性的袋体;开闭部,该开闭部设置在袋体上用于开闭袋体的内外空气流通;以及多个弹性发泡体,上述多个弹性发泡体相对于袋体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状态填充在袋体的内部空间。通过开闭部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内部空间而变厚,并且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袋体施加外力作用而使空气从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上述袋体的厚度。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变薄的量的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并且,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增厚的量的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该靠垫因为与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种寝具结构相同,因此可以得到与该寝具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靠垫中,弹性发泡体可以为长方体状,在弹性发泡体的至少一面上可以形成有孔穴。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与上述寝具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制造上所消耗的工夫及成本且能够容易地调节厚度、适合各使用者的睡眠感舒适的寝具及靠垫。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寝具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的IIA-IIA线的截面图;图2(b)表示弹性发泡体的立体图;图2(c)表示管材的立体图。
图3表示袋体的立体图。
图4(a)表示闭塞状态的开闭部的侧视图;图4(b)表示打开状态的开闭部的侧视图。
图5(a)表示罩子的俯视图;图5(b)表示罩子的仰视图。
图6(a)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寝具的罩子的表面侧的立体图;图6(b)表示图6(a)的罩子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7(a)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靠垫的外观的立体图;图7(b)是图7(a)的VIIB-VIIB线截面图。
图8是说明寝具实验的截面图;图8(a)是即将承载测定装置之前的图,图8(b)表示承载测定装置后枕头下沉状态的图。
图9是改变压缩比并测定各高度、时间及速度的试验的总结图表。
图10是改变压缩比并测定各高度、时间及速度的试验的总结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寝具及靠垫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寝具的一例的枕头1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枕头1形成为两侧凸起的形状,位于凸起部分1a、1b之间的凹陷部分,承载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另外,上述凹陷部分,从近前开始,依次分为颈部承载部分1c、后头部承载部分1d、以及头顶部承载部分1e。两侧的凸起部分1a、1b,是侧卧时承载使用者脸部的承载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枕头1为左右对称,但也可以左右不对称。
另外,枕头1能够利用空气调节枕头1的高度。即,通过调节封闭在枕头1内部的空气量,能够调节其厚度。能够调节枕头1承载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时的下沉高度及速度、以及头部及颈部离开时的恢复高度及速度。
以下说明中,以枕头1的厚度方向为厚度方向,以颈部承载部分1c、后头部承载部分1d及头顶部承载部分1e所排列的方向为纵向,以与厚度方向及纵向两者正交的方向为横向,进行说明。另外,相对于头顶部承载部分1e而设置颈部承载部分1c的一侧为近前,相对于颈部承载部分1c而设置头顶部承载部分1e的一侧为靠后侧。这些方向,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枕头1具有构成枕头1的表面的布制的罩子3、以及在枕头1内外对空气流通进行开闭的吸气排气阀(开闭部)4。如图2所示,在罩子3的内部容纳有袋体2,多个弹性发泡体5相对于袋体2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的状态填充在袋体2内。另外,即使枕头1的内部流入最大量空气,弹性发泡体5也保持被压缩的状态。弹性发泡体5作为袋体2的内填充材料(中芯)而发挥作用。
此处,所谓多个弹性发泡体5,表示在袋体2的内部全部填充可压缩程度数量的弹性发泡体5。在袋体2内部填充的弹性发泡体5的数量,例如为200个以上且30000个以下。另外,多个弹性发泡体5以其体积为压缩比1.5~5.8左右的压缩状态填充在形成最大容量的袋体2内。此处,所谓“压缩比”,表示在未被压缩的状态和在袋体2内部被压缩状态中的,作为多个弹性发泡体5总体的体积比。需要说明的是,将弹性发泡体5填充在袋体2的作业,可以是手工作业,也可以通过散弹枪(shotgun)等机械进行,对于将弹性发泡体5填充在袋体2内的手段没有特殊限制。
在未填充至袋体2内室温常压状态下,弹性发泡体5为长方体状,优选地,将发泡聚氨酯形成立方体状(骰子状)。弹性发泡体5也称作骰子状聚氨酯。构成弹性发泡体5的发泡聚氨酯,具有表面张力大,被拉伸时容易变形的性质。另外,由于各弹性发泡体5的内部包含有空气,因此弹性发泡体5可以压缩及膨胀。
在未被压缩时弹性发泡体5的形状为立方体形状的情况下,优选弹性发泡体5的一边的长度为3mm以上且50mm以下。并且,在本发明的寝具不是枕头1而是例如褥子的情况下,优选弹性发泡体的一边的长度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弹性发泡体5的密度为20kg/m3以上且90kg/m3以下,弹性发泡体5的硬度为15N以上且120N以下。这些密度及硬度,遵循JISK6401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填充入袋体2内部的弹性发泡体5的重量,例如为270g,但可以适当变更。
罩子3的内表面具有内袋7,内袋7内容纳有多个管材(粒状体)6。此处,所谓“多个管材6”,表示全部容纳在内袋7的内部程度的数量的管材6。另外,管材6呈圆筒状,例如聚乙烯制中空管。但是,作为管材6的材料,不限于聚乙烯,例如也可以使用聚苯乙烯、聚酯、聚烯烃或聚氨酯。管材6的直径,例如为2mm以上且20mm以下,管材6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例如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
此处,假设代替管材6而在内袋7内容纳棉花的情况下,则罩子3变得容易变形。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布制罩子3的内袋7中容纳管材6,使管材6的流动性良好的同时抑制了罩子3的过度变形。
如图3所示,袋体2呈扁平且横向长的长方体状,由非通气性薄布(sheet)构成。作为袋体2的材料,可以举出PVC等乙烯材料。但是,作为袋体2的材料不限于PVC,例如,可以使用聚氨酯或聚酯。袋体2,例如,通过将1块非通气性薄布使用高频焊机进行热粘结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粘结剂将非通气性薄布进行粘合来形成袋体2。另外,袋体2是透明的,但也可以附加不能看见内部的银色金属设计等。
袋体2的内部空间2q被分成5份。即,袋体2具有形成枕头1的左侧凸起部分1a的区域2a、形成枕头1的右侧凸起部分1b的区域2b、形成枕头1的颈部承载部分1c的区域2c、形成后头部承载部分1d的区域2d、形成头顶部承载部分1e的区域2e。
如上所述,袋体2具有在其内部填充弹性发泡体5的多个区域2a~2e,在各区域2a~2e内弹性发泡体5以被压缩状态填充。由此,来决定枕头1的各部分1a~1e的凸起程度、枕头1的下沉速度(凹陷速度)、以及枕头1的恢复速度。此处,所谓下沉速度(凹陷速度),表示由于枕头1承载后头部等而每单位时间内枕头1变薄的量,所谓恢复速度,表示由于后头部等从枕头1离开而每单位时间内枕头1变厚的量。
另外,通过调节填充在袋体2的各区域2a~2e内的弹性发泡体5的量,可以调节在初期状态下枕头1的各部分1a~1e的形状。另外,通过在各个被分割的区域2a~2e内填充预订数量的弹性发泡体5,可以提供适合使用者的睡眠感更好的枕头1。
在本实施方式中,枕头1的下沉速度为0.62cm/s(cm/秒)以上且2.00cm/s以下,优选为0.80cm/s以上且1.10cm/s以下。枕头1的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优选为0.40cm/s以上且0.60cm/s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袋体2的各区域2a~2e内填充弹性发泡体5后,对袋体2进行热封来密封袋体2。但是,袋体2的密封方法不限于热封。例如,可以在各区域2a~2e设置口袋,当在口袋内部的区域2a~2e填充弹性发泡体5后关闭口袋由此来密封袋体2。如此,可以适当改变在各区域2a~2e填充弹性发泡体5的结构和手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降低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所承载的部分1c~1e的同时,调节弹性发泡体5的量以使得横向两侧部分1a、1b增高。即,与区域2c~2e相比较,提高填充在区域2a,2b内的弹性发泡体5的密度,由此使得部分1a、1b高于部分1c~1e。由此,通过使横向两侧的部分1a、1b高于部分1c~1e,使横向两侧部分1a、1b成为使用者在侧卧时脸部的靠垫。
在袋体2的内部具有分割上述各区域2a~2e的4个拼条部2f、2g、2h、2j。各拼条部2f、2g、2h、2j,例如,可以将非通气性薄布热粘结在袋体2内部来形成。
拼条部2f分割出袋体2的左侧区域2a与位于袋体2的横向中央部分的区域2c~2e,拼条部2g分割出袋体2的右侧区域2b与区域2c~2e。拼条部2f、2g均为在袋体2的纵向整个区域上延伸的板状。
拼条部2f具有使区域2a与区域2c~2e之间可以空气流通的通气口(通气部)2k,该通气口2k在纵向上排列有5个。另外,拼条部2g具有使区域2b与区域2c~2e之间可以空气流通的通气口2m,该通气口2m也是在纵向上排列有5个。通气口2k、2m,均在横向上贯通。通气口2k、2m的形状,例如可以为圆形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四角形状。另外,通气口2k、2m的个数也不限于5个,可以适当变更。
拼条部2h在左侧区域2a与右侧区域2b之间在横向上延伸,分割出颈部承载区域2c与后头部承载区域2d。拼条部2j与拼条部2h同样,在横向上延伸,分割出后头部承载区域2d与头顶部承载区域2e。
在拼条部2h的横向两侧设有开口(通气部)2n,在拼条部2j的横向两侧也设有相同的开口2p。开口2n使得颈部承载区域2c与后头部承载区域2d之间可以空气流通,开口2p使得后头部承载区域2d与头顶部承载区域2e之间可以空气流通。另外,开口2n、2p的大小为弹性发泡体5不能通过的程度,开口2n、2p只能通过空气。
袋体2的左侧端部设有吸气排气阀4,该吸气排气阀4设在左侧区域2a的近前侧。作为吸气排气阀4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PVC或聚氨酯。需要说明的是,吸气排气阀4的材料,优选与袋体2的材料相同。在此情况下,在枕头1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将吸气排气阀4容易地结合在袋体2上。
如图4所示,吸气排气阀4具有安装在袋体2的开口2s上的安装部4a,以及通过旋转能够相对安装部4a在上下方向移动的圆柱状的盖部4b。安装部4a具有固定在袋体2的开口2s上的固定部4c,和在固定部4c位于与袋体2相反一侧的基座部4d。
如图4(a)及图4(b)所示,吸气排气阀4为旋转式,通过使用者的旋转操作可以打开和闭塞袋体2的开口2s。通过该吸气排气阀4的打开和闭塞,可以调节枕头1内部的空气量,从而可以调节枕头1的高度。
具体而言,盖部4b以中心轴线L为中心向着一个方向(例如逆时针旋转)进行旋转操作,由此,盖部4b相对基座部4d而上升,伴随着该盖部4b的上升袋体2的开口2s被打开。另外,盖部4b以中心轴线L为中心向着另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旋转)进行旋转操作,由此盖部4b下降,当盖部4b接触到基座部4d时袋体2的开口2s被闭塞。
并且,吸气排气阀吸气排气阀4相对于袋体2的开口2s的高度得以限制。具体而言,相对于以往的吸气排气阀的高度为40.0mm左右,吸气排气阀4的高度为15.5mm左右。如此,通过使吸气排气阀4的高度不足40.0mm来限制吸气排气阀4的高度,可以抑制使用者的身体等与吸气排气阀4接触或钩挂的状况发生。需要说明的是,构成吸气排气阀4的各部件的材料和形状,不限于上述内容,只要能够对袋体2内的空气流通进行开闭,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和形状。
如图5(a)及图5(b)所示,包覆袋体2的布制罩子3,是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状。作为罩子3,可使用通气性良好的素材。具体而言,作为罩子3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棉花或聚酯。
罩子3具有容纳袋体2的袋状部分,同时,在表面3b的背面侧具有上述内袋7。在罩子3的背面3a,设有用于将袋体2容纳在其内部的拉链8a。在纵向上罩子3的中央部分,拉链8a沿着罩子3的横向整个区域延伸。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拉链8a的位置,也可以在纵向上不处于罩子3的中央部分,例如,也可在纵向上位于背面3a的上端部分或下端部分。
罩子3的表面3b的背面侧,设有上述内袋7。在内袋7的内部具有4个区域。具体而言,内袋7具有:与枕头1的左侧部分1a相对应的区域7a、与枕头1的右侧区域相对应的区域7b、与枕头1的颈部承载部分1c相对应的区域7c、以及与枕头1的头部承载部分1d、1e相对应的区域7d。
如此,罩子3的内袋7具有在其内部容纳管材6的4个区域7a~7d,通过在各区域7a~7d内容纳管材6,使得罩子3的各区域7a~7d的触感良好。
另外,内袋7具有在其内部分割各区域7a~7d的3个拼条部7e~7g、以及在近前侧弯曲成拱形的拼条部7h。通过具有这样的拱形状拼条部7h,当在拼条部7h上承载使用者的后头部时,可以使其后头部易于安置在枕头1上。
另外,各拼条部7e~7h,例如,可以通过缝接布来形成,形成各拼条部7e~7h的窝边形成于罩子3的表面3b。需要说明的是,容纳在各区域7a~7d内的管材6,不得越过拼条部7e~7h。
拼条部7e分割左侧区域7a与位于横向中央部分的区域7c、7d;拼条部7f分割罩子3的右侧区域7b与区域7c、7d。拼条部7e、7f均在罩子3的纵向整体区域延伸。拼条部7g分割近前侧的区域7c与靠后侧的区域7d,并且在左侧拼条部7e与右侧拼条部7f之间在横向整个区域上延伸。拼条部7h在罩子3的大致中央部分为向近前侧弯曲的形状。
另外,在罩子3的内袋7的各区域7a~7d,设有用于容纳管材6的拉链8b~8e。拉链8b~8e在罩子3表面3b的背面侧沿横向延伸。可以打开各拉链8b~8e以将管材6放入各区域7a~7d,通过调节各区域7a~7d中所容纳的管材6的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爱好对枕头1的各部分1a~1e的触感进行调节。
接下来,对枕头1的使用方法的一例进行简单说明。首先,在枕头1未承载任何物体的状态下使用者将吸气排气阀4的盖部4b向着其中一个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以便打开袋体2的开口2s,使空气流入袋体2的内部空间2q,从而缓慢增加枕头1的高度。并且,通过将盖部4b向着另一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来闭塞袋体2的开口2s。
如上所述,在闭塞袋体2的开口2s的状态,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承载在枕头1上从而对枕头1施加外力。在该状态下,将吸气排气阀4的盖部4b再次向着一个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来打开袋体2的开口2s,使得空气从袋体2的内部空间2q流出从而使枕头1缓慢下沉。并且,当对于使用者来说当枕头1的高度下沉到正好的高度时,再次将盖部4b向着其他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来闭塞袋体2的开口2s,使得枕头1的高度维持在所期待的高度。如此,枕头1对于使用者来说为最适当的高度。
接下来,对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枕头1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
枕头1,通过使用者自己操作吸气排气阀4可以将枕头1的高度调节到所希望的高度。因此,无需根据使用者的特性来制造枕头,从而可以抑制在枕头在制造上所消耗的工夫与成本。另外,在袋体2为最大容量时,多个弹性发泡体5被填充在袋体2内,形成体积为压缩比1.5~5.8的压缩状态。由此,当在袋体2上施加外力时,枕头1的高度降低时因多个弹性发泡体5而产生斥力。如此,当在袋体2上施加外力时因弹性发泡体5而产生斥力,因此可以使枕头1缓慢降低。另外,在空气流入袋体2内部而枕头1增高时,所流入的空气流经被压缩的弹性发泡体5之间缓慢地进入袋体2的内部空间2q。由此,可以使空气缓慢地流入袋体2的内部空间2q,因此可以缓慢地增高枕头1。
如此,可以使枕头1缓慢地增高或降低,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高度的微调节。由此,可以容易地知晓枕头1对于使用者而言是否为最佳高度,使用者可以有效利用高度调节功能,从而可以提供适合各使用者的睡眠感舒适的枕头1。进一步,即使在酒店等住宿设施多个使用者使用1个枕头1的情况下,对于各使用者也可以形成最佳的枕头1高度。
另外,调节弹性发泡体5的量以使得枕头1的下沉速度(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并且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此处,假设下沉速度不足0.62cm/s或恢复速度不足0.29cm/s的情况下,由于速度过于迟缓,存在难以知晓枕头的高度是否得到调节的问题。另外,下沉速度快于2.00cm/s或恢复速度快于0.73cm/s的情况下,由于速度过快,存在难以进行微调节从而难以进行高度调节的操作的问题。
相对于此,如前所述,枕头1的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并且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各速度为适当值。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微调节,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自己简单地改善睡眠舒适感。
另外,枕头1中,由拼条部2f、2g、2h、2j将袋体2的内部空间2q进行分割,在由拼条部2f、2g、2h、2j所分割的各区域2a~2e中,多个弹性发泡体5以压缩状态被填充。由此,袋体2内弹性发泡体5的膨胀力发生作用,因此袋体2形成以拼条部2f、2g、2h、2j为始点而膨胀的形状。由此,能够提高在承载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时的弹性,因此可以使得使用者具有舒适睡眠感。
进一步,拼条部2f具有使得袋体2的内部空间2q的空气在区域2a与区域2c~2e之间流通的通气口2k,拼条部2g具有使得内部空间2q的空气在区域2b与区域2c~2e之间流通的通气口2m。另外,拼条部2h具有使得内部空间2q的空气在区域2c与区域2d之间流通的开口2n,拼条部2j具有使得内部空间2q的空气在区域2d与区域2e之间流通的开口2p。
通过这样的通气口2k、2m及开口2n、2p,空气在区域2a~2e之间流通,可以使得袋体2的内部空间2q的空气在区域2a~2e之间游走。由此,可以调节枕头1相对于各个区域2a~2e的高度。进一步,通过拼条部2f、2g、2h、2j在区域2a~2e之间空气流通,可以使得各区域2a~2e中的空气量为最佳量。由此,对于使用者的颈部承载部分1c、后头部承载部分1d以及头顶部承载部分1e的高度可以分别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提供更进一步舒适的睡眠感。
另外,弹性发泡体5为长方体状。如此通过使得弹性发泡体5的形状为长方体状,可以容易地进行弹性发泡体5的制造及加工。
另外,弹性发泡体5为一边的长度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立方体状。此处,假设弹性发泡体的一边的长度不足3mm的情况下,弹性发泡体过小因此处理起来麻烦。具体而言,将弹性发泡体切成细小的作业等耗费工夫和成本,由于还需要防静电加工,因此存在麻烦且耗费成本的问题。
另外,在弹性发泡体的一边的长度长于100mm的情况下,由于弹性发泡体过大,从而存在如下问题,即触感不好且在袋体内部容纳弹性发泡体的作业麻烦。即,不仅有可能睡眠感变差而且存在弹性发泡体的容纳作业的作业性较低的问题。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发泡体,由于形成为一边的长度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立方体状,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弹性发泡体的制造及加工。另外,通过使收容于袋体内的弹性发泡体的一边的长度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从而不仅可以使袋体的触感良好,还可以有效地进行将弹性发泡体容纳在袋体内的作业。
另外,吸气排气阀4从袋体2突出的同时可以进行旋转操作,当吸气排气阀4向着其中一个方向旋转时打开空气流通,向着与其中一个方向相反的其他方向旋转时闭塞空气流通。如此,使得吸气排气阀4形成从袋体2突出的形状,同时可以对吸气排气阀4进行旋转操作,由此可以仅通过单手抓住并旋转吸气排气阀4就能够简单地进行高度调节。即,可以形成枕头1的空气调节方式易懂且易使用的枕头。
另外,由于在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承载于枕头1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高度调节,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枕头1的高度调节。进一步,吸气排气阀4设在靠近使用者肩部的颈部侧。由此,使用者将头部承载在枕头1上,仅在弯曲胳膊的状态下即可接触吸气排气阀4从而简单地进行吸气排气阀4的旋转操作,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单手旋转吸气排气阀4的操作。
另外,枕头1具有包覆袋体2的布制罩子3。通过用布制的罩子3包覆袋体2,从而使用者的头部及颈部接触布制的罩子3。此处,假设没有布制的罩子3的情况下,由于仅有乙烯材料的袋体2,使用时可能有闷热感。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包覆袋体2的罩子3,不管内部的袋体2的材料为何,可以使得枕头1的触感良好。另外,通过使罩子3为布制,可以使枕头1的通气性良好,从而能够抑制枕头1使用时的闷热感。
另外,罩子3具有内袋7,在内袋7的内部容纳有多个管材6。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从外侧触摸罩子3时的触感,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睡眠感。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考图6对第2实施方式的枕头的罩子13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枕头,除了具有罩子13来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罩子3之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以下省略与第1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
罩子13在其表面13a具有内袋17,在内袋17内容纳薄布状聚氨酯16。薄布状聚氨酯16,在内袋17的内部,在表面13a的几乎整个区域延伸。在内袋17的纵向的端部,设有用于薄布状聚氨酯16出入内袋17的拉链18a,该拉链18a在罩子13的横向的整个区域延伸。
另外,在罩子13的背面13b,设有将袋体2容纳于其内部的拉链18b。拉链18b在纵向上在背面13b的中央部分,沿着罩子13的横向的整个区域延伸。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拉链18a、18b的位置,不限于上述,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如上,第2实施方式的枕头,具有容纳薄布状聚氨酯16的内袋17,来代替容纳管材6的内袋7。如此的第2实施方式的枕头,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进一步,第2实施方式的枕头可以得到如下效果,即可以简单地将薄布状聚氨酯16装入内袋17,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下沉速度及恢复速度的调节。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考图7(a)及图7(b)对第3实施方式的靠垫31进行说明。靠垫31的内部结构与枕头1的内部结构相同。因此,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枕头1共通的部分,适当省略记载进行说明。如图7(a)所示,靠垫31,例如,其平面形状为正方形状且中央膨胀。如图7(a)及图7(b)所示,靠垫31具有与袋体2相同材料构成的袋体32、与罩子3相同材料所构成的罩子33、吸气排气阀4、弹性发泡体5、和管材6。在罩子33的内侧,设有与内袋7相同的内袋37。
袋体32,在由吸气排气阀4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施加外力使空气从袋体32的内部空间流出。由于该空气流出使得袋体32变薄从而可以调节靠垫31的厚度。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当袋体32为最大容量时,袋体32内部的弹性发泡体5被填充于袋体32内,形成其体积为压缩比1.5~5.8的压缩状态。另外,靠垫31的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靠垫31的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
如上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靠垫31具有与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枕头1相同的结构。由此,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枕头1相同的效果,即,可以抑制在制造上所耗费的工夫及成本且能够容易地调节厚度,从而能够提供适合各使用者的舒适睡眠感的靠垫。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改变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或者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制品。即,本发明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枕头1的弹性发泡体5的一边长度为3mm以上且50mm以下的例子进行说明,但弹性发泡体的一边的长度也可以是上述范围之外的值。另外,弹性发泡体5的形状,可以不是立方体而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进一步,可以在弹性发泡体5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孔穴。例如,如图2(b)所示的弹性发泡体5,在弹性发泡体5的一面中央处,可以形成有贯通的圆柱状孔部。关于该孔部,例如,当弹性发泡体5的一边长度为4.0cm时,可以使得孔部的直径为1.0cm以上且2.0cm以下。具体而言,通过模具来形成上述孔部之后进行切断,由此可以一次制造带有多个孔部的弹性发泡体5。
如上所述,通过在弹性发泡体5的至少一面形成孔穴,可以使得弹性发泡体5变得柔软,从而可以使得弹性发泡体5的凹陷速度、及弹性发泡体5的膨胀速度变缓。例如,即使在所制造的弹性发泡体5较硬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上述孔穴,可以使得弹性发泡体5变得柔软。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于弹性发泡体5的一面的孔穴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长圆形,还可以是多角形。但是,当上述孔穴的形状形成为圆形或长圆形时,可以确实地避免孔穴开裂的问题。另外,该孔穴可以不贯通。更进一步,该孔穴的大小、数量或形状,可以对应于弹性发泡体5的硬度适当变更。
另外,可以使用破碎状或球状的弹性发泡体代替立方体状弹性发泡体5。此处,所谓破碎状的弹性发泡体,表示例如对不要的弹性发泡体块体通过粉碎机等进行粉碎得到的材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弹性发泡体5由发泡聚氨酯构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弹性发泡体5的材料,还可以使用聚氨酯以外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酯、硅、或丁腈橡胶(NBR)等橡胶制弹性发泡体,来代替聚氨酯制弹性发泡体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枕头1具有可进行旋转操作的吸气排气阀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打开和闭塞袋体2内外的空气流通的开闭部,还可以使用吸气排气阀4以外的结构。例如,代替吸气排气阀4,还可以具有滑动式开闭部。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例举通过将开闭部向着一个方向滑动来打开袋体2的开口2s,通过将开闭部向着其他方向滑动来闭塞袋体2的开口2s的例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枕头1具有1个吸气排气阀4,但也可以具有2个以上的吸气排气阀4。进一步,还可以将袋体2的内部空间2q分为颈部侧(近前侧)区域与后头部侧(靠后侧)区域,在各区域设置吸气排气阀4。在此情况下,颈部侧区域内的枕头高度调节与后头部侧区域内枕头高度调节可以分别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罩子3的内袋7容纳有管材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容纳于内袋7内的粒状体,还可以使用管材6以外的材料。例如,代替管材6,还可以在内袋7内容纳珠、天然材料的荞麦壳或粒状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拼条部2f、2g分别具有5个通气口2k、2m,拼条部2j、2h在各自的两侧分别具有开口2n、2p。但是,拼条部所具有的通气部的形状、大小及个数不限于上述通气口2k、2m或开口2n、2p,可以进行适当变更。进一步,拼条部的个数、形状及配置方式也可以进行适当变更,还可以省去拼条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的寝具以枕头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枕头1或靠垫31,可以适用于各种寝具或靠垫。例如,本发明的寝具可以是靠背、护理用椅子、垫子或铺垫寝具等。
(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钻研袋体内部的弹性发泡体,能够调节使用者的后头部及颈部承载在寝具或靠垫上时的凹陷速度、及使用者的后头部及颈部从寝具或靠垫离开时的恢复速度。即,通过调节弹性发泡体的压缩比,来控制凹陷速度与恢复速度。以下,参考图8~图10,对第1实施方式的枕头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实验中使用测定装置20,该测定装置20具有圆板21和挤压部件22,该圆板21在中央设有孔部21a;该挤压部件22具有:穿过圆板21的孔部21a的棒状部22a,以及位于棒状部22a的下端且从上方挤压枕头1的挤压板22b。圆板21是假定使用者头部的重量,具有与头部与枕头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与头部重量相对应的大小及重量。圆板21的直径为17.5cm,圆板21的重量为5.0kg。在该实验中,将圆板21承载在枕头1的最膨胀部分1a,来测定枕头1的静止高度与下沉高度。
所谓枕头1的静止高度,例如如图8(a)所示,表示承载测定装置20之前(在枕头1上未承载任何物体,枕头1为未施加外力的状态)枕头1的高度H1(单位:cm)。另一方面,所谓枕头1的下沉高度,例如如图8(b)所示,表示用秒表测定在承载测定装置20之后至枕头1的下沉量稳定之间的下沉时间(単位:s),到达下沉时间时枕头1的高度H2(单位:cm)。
在该实验中,利用(静止高度-下沉高度)/下沉时间公式来计算下沉速度(单位:cm/s)。进一步,使测定装置20离开枕头1,计算枕头1的恢复时间(单位:s)。该时间表示从测定装置20离开直至枕头1的高度恢复至静止高度的时间。另外,利用(静止高度-下沉高度)/恢复时间的公式来计算恢复速度(单位:cm/s)。
在该实验中,枕头1使用聚氨酯製的立方体状弹性发泡体5。压缩前的弹性发泡体5的体积,使用39cm×39cm×39cm(59319cc)的箱状测量盒(亚克力盒)进行测定。即,在测量盒内装满弹性发泡体5来测定非压缩时的弹性发泡体5的体积,此后压缩弹性发泡体5并填充进袋体2。作为管材6,使用聚乙烯制圆筒状管材。另外,弹性发泡体5的一边边长为40mm、袋体2内的弹性发泡体5的重量为270g、袋体2内的弹性发泡体5的个数为210个、弹性发泡体5的硬度为20N、弹性发泡体5的密度为20kg/m3。这些密度及硬度,遵照JISK6401标准。
在最大容量状态下,袋体2的横向长度为58cm、纵向长度为43cm、高度为5cm,袋体2的体积为12470cc。填充在袋体2内的弹性发泡体5的压缩比为未被压缩状态(装入测量盒内的状态)与在袋体2内部被压缩的状态下的弹性发泡体5的体积比,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改变压缩比的同时计算静止高度、下沉高度、下沉时间、恢复时间、下沉速度及恢复速度。
如图9及图10所示,关于下沉速度可知,压缩比为1.0~1.2时达到22.04cm/s非常快,压缩比为1.3、1.4时分别为2.84cm/s、2.06cm/s稍微有点快。并且,压缩比为1.5~5.8时,下沉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为优选值。另外,压缩比为6.1~6.8时下沉速度为0.56cm/s~0.60cm/s,稍微变慢,压缩比为7.1以上时下沉高度升高为不适合的枕头状态,因此省略在图10中记载其值。
另一方面,关于恢复速度,在压缩比为1.0~1.2时,为2.20cm/s变得非常快,在压缩比为1.3、1.4时,分别为1.08cm/s、1.00cm/s也比较快。并且,在压缩比为1.5~6.8时,恢复速度为0.29cm/s~0.73cm/s,达到优选值。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当压缩比为7.1以上时下沉高度较高,成为不适合枕头的状态,因此省略在图10中记载其值。
如上可知,将弹性发泡体5的压缩比压缩至1.5~5.8左右并装入袋体2的情况下,枕头1的下沉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枕头1的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下沉速度及恢复速度达到优选值。
在弹性发泡体5的压缩比为1.3以下的情况下,相对于袋体2的最大容量弹性发泡体5之间的空气的比例(以下称作空隙率)较大,因此认为下沉速度及恢复速度变快。另外,提高弹性发泡体5的压缩比至压缩比为1.5~5.8的情况下,空隙率减少,在袋体2内的弹性发泡体5的斥力增强,因此认为下沉速度及恢复速度变缓。
另外,可知在压缩比为1.0~6.8的情况下,下沉高度随着压缩比的増加而提高。另一方面,可知静止高度虽然在压缩比为1.0~4.8的情况下随着压缩比的増加而提高,但在压缩比为5.1~7.1的情况下稳定在12.5~13.3左右。
符号说明
1…枕头(寝具)、1a~1e…部分、2…袋体、2a~2e…区域、2f,2g,2h,2j…拼条部、2k,2m…通气口(通气部)、2n,2p…开口(通气部)、2q…内部空间、2s…开口、3,13…罩子、3a,13b…背面、3b,13a…表面、4…吸气排气阀(开闭部)、4a…安装部、4b…盖部、4c…固定部、4d…基座部、5…弹性发泡体、6…管材(粒状体)、7,17…内袋、7a~7d…区域、7e~7h…拼条部、8a~8e,18a,18b…拉链、16…薄布状聚氨酯、20…测定装置、21…圆板、21a…孔部、22…挤压部件、22a…棒状部、22b…挤压板、31…靠垫、32…袋体、33…罩子、L…中心轴线。

Claims (12)

1.寝具,其具有:
非通气性的袋体;
开闭部,所述开闭部设置在所述袋体上用于开闭所述袋体的内外空气流通;以及
多个弹性发泡体,多个所述弹性发泡体相对于所述袋体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状态填充在所述袋体的内部空间,
并且,
所述袋体,通过所述开闭部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所述内部空间而变厚,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所述袋体施加外力而使空气从所述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所述袋体的厚度,
在所述袋体为最大容量时,多个所述弹性发泡体被填充在所述袋体内,从而形成其体积为压缩比1.5~5.8的压缩状态。
2.寝具,其具有:
非通气性的袋体;
开闭部,所述开闭部设置在所述袋体上用于开闭所述袋体的内外空气流通;以及
多个弹性发泡体,多个所述弹性发泡体相对于所述袋体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状态填充在所述袋体的内部空间,
并且,
所述袋体,通过所述开闭部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所述内部空间而变厚,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所述袋体施加外力而使空气从所述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所述袋体的厚度,
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变薄的量的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并且,
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增厚的量的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寝具,
所述寝具具有分割所述袋体的内部空间的拼条部,并且,
所述弹性发泡体以被压缩的状态填充在由所述拼条部分割出的各区域内,
所述拼条部具有所述内部空间的空气在所述区域之间流通的通气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寝具,所述弹性发泡体为长方体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寝具,所述弹性发泡体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孔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寝具,所述弹性发泡体为一边长度为3mm以上且100mm以下的立方体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寝具,
所述开闭部从所述袋体突出且同时能够进行旋转操作,
当所述开闭部向其中一个方向旋转时所述空气流通被打开,当所述开闭部向着与所述其中一个方向相反的其他方向旋转时所述空气流通被闭塞。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寝具,其具有包覆所述袋体的布制罩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寝具,
所述罩子具有内袋,
在所述内袋的内部容纳有多个粒状体。
10.靠垫,其具有:
非通气性的袋体;
开闭部,所述开闭部设置在所述袋体上用于开闭所述袋体的内外空气流通;以及
多个弹性发泡体,多个所述弹性发泡体相对于所述袋体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状态填充在所述袋体的内部空间,
并且,
所述袋体,通过所述开闭部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所述内部空间而变厚,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所述袋体施加外力而使空气从所述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所述袋体的厚度,
在所述袋体为最大容量时,多个所述弹性发泡体被填充在所述袋体内,从而形成其体积为压缩比1.5~5.8的压缩状态。
11.靠垫,其具有:
非通气性的袋体;
开闭部,所述开闭部设置在所述袋体上用于开闭所述袋体的内外空气流通;以及
多个弹性发泡体,多个所述弹性发泡体相对于所述袋体的最大容量以被压缩状态填充在所述袋体的内部空间,
并且,
所述袋体,通过所述开闭部形成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从而使空气流入所述内部空间而变厚,在打开空气流通的状态下通过对所述袋体施加外力而使空气从所述内部空间流出而变薄,由此能够调节所述袋体的厚度,
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变薄的量的凹陷速度为0.62cm/s以上且2.00cm/s以下,并且,
用于表示每单位时间内增厚的量的恢复速度为0.29cm/s以上且0.73cm/s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靠垫,
所述弹性发泡体为长方体状,
在所述弹性发泡体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有孔穴。
CN201610053386.1A 2016-01-26 2016-01-26 寝具及靠垫 Active CN106993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3386.1A CN106993907B (zh) 2016-01-26 2016-01-26 寝具及靠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53386.1A CN106993907B (zh) 2016-01-26 2016-01-26 寝具及靠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3907A true CN106993907A (zh) 2017-08-01
CN106993907B CN106993907B (zh) 2019-07-26

Family

ID=59428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53386.1A Active CN106993907B (zh) 2016-01-26 2016-01-26 寝具及靠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39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6658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温州超泰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表面无孔乳胶枕及成型模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0125A (zh) * 1997-12-19 1999-06-23 陈秋生 一种充气垫子及其制作方法
CN2834338Y (zh) * 2005-09-12 2006-11-08 际诺思(厦门)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枕头结构
CN201005392Y (zh) * 2007-02-08 2008-01-16 忻仕军 一种枕头
JP2008113789A (ja) * 2006-11-02 2008-05-22 Kb Seiren Ltd 弾褥体
JP2009011699A (ja) * 2007-07-09 2009-01-22 Nishikawa Sangyo K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0125A (zh) * 1997-12-19 1999-06-23 陈秋生 一种充气垫子及其制作方法
CN2834338Y (zh) * 2005-09-12 2006-11-08 际诺思(厦门)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枕头结构
JP2008113789A (ja) * 2006-11-02 2008-05-22 Kb Seiren Ltd 弾褥体
CN201005392Y (zh) * 2007-02-08 2008-01-16 忻仕军 一种枕头
JP2009011699A (ja) * 2007-07-09 2009-01-22 Nishikawa Sangyo K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6658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温州超泰乳胶制品有限公司 表面无孔乳胶枕及成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3907B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1179B2 (ja) 変形可能な壁部材を有するゼラチン状エラストマークッションを含んでいる枕及び関連の方法
KR101899145B1 (ko) 침구
JP2007175414A (ja)
JP2006246956A (ja) ウオッシャブル枕
CN201022564Y (zh) 多气囊式充气枕
CN106993907A (zh) 寝具及靠垫
KR102158943B1 (ko) 사용자 맞춤 베개
US20070180615A1 (en) Three-dimensional shaped bedding
JP3111334U (ja) 快眠枕
JP3169132U (ja)
JP6161591B2 (ja) 寝具及びクッション
US20060010603A1 (en) Comfort pillow
CN212000346U (zh) 一种凉感聚氨酯布料
JP2000070094A (ja)
CN203776536U (zh) 组合式枕垫结构
CN210144277U (zh) 一种双面树脂球床垫
CN207186448U (zh) 凝胶内置型支撑枕芯
JP3074823U (ja)
KR102518511B1 (ko) 완충성 및 통기성을 동시에 확보하도록 하는 기능성 베개
CN210018644U (zh) 充气垫
KR102646980B1 (ko) 독립 쿠션의 에어셀 분할구조를 갖는 기능성 베개
JP3107257U (ja)
CN218074369U (zh) 大波浪分区成长枕
CN220124411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鹅绒枕
CN218528378U (zh) 一种充气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