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8288B -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88288B
CN106988288B CN201710291888.2A CN201710291888A CN106988288B CN 106988288 B CN106988288 B CN 106988288B CN 201710291888 A CN201710291888 A CN 201710291888A CN 106988288 B CN106988288 B CN 106988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able
water
oil
control
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18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88288A (zh
Inventor
李培超
李贤桂
范志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7102918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88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88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8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88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88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包括回收容器和控制机构,回收容器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回收容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将油水混合物注入到回收容器内的注入口,回收容器的底部或接近于底部的侧面上开设有流出通孔,回收容器置于水体中,水体的水平面高于流出通孔但不高于注入口;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打开或闭合流出通孔的控制活塞。本发明制作简易,操作方便,简单高效,适用于大范围水域漏油回收,尤其适用于海上漏油的回收和处理,可利用事发现场所能找到的一些整体密度比油小的容器进行简单改造后即可作为漏油回收器使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
背景技术
海上漏油是海上开采、运输、装卸和使用石油过程中发生的溢漏事故,造成石油污染。船舶沉没后,油柜中的燃料油仍能在较长时期不断地漏出来。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船舶失事流入海中的石油达50万吨。
然而,传统的海上漏油的处理装置无法适用于大范围的海上漏油的回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处理效率较低,不能满足需要;2、大型装置造价高昂;3、不能迅速到达现场投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包括回收容器和控制机构,所述回收容器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回收容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将油水混合物注入到回收容器内的注入口,回收容器的底部或接近于底部的侧面上开设有流出通孔,回收容器置于水体中,水体的水平面高于流出通孔但不高于注入口;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打开或闭合流出通孔的控制活塞。
进一步的,所述注入口开设于回收容器的顶面上且注入口的大小与回收容器的顶部的口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容器可以是能自由浮于水面的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容器可以是固定在水底的支撑物相连而稳定于水面上的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杆、连接件和销轴件,连杆的中部通过销轴件与回收容器的顶部的侧壁可转动相连,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控制活塞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伸出回收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控制管,控制管设于回收容器内且其底部与流出通孔相连通,控制管的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孔,控制活塞设于控制管内并可沿控制管的长度方向在连通孔的上、下侧之间移动;连接件从控制管的顶部伸入控制管中并与控制活塞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线或顶部与连杆的端部铰接相连的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容器的侧壁上设有标识。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方法,将回收容器置于水体中并浸没流出通孔,通过流出通孔使回收容器的内部与其外部水体相连通,通过连杆带动控制活塞并使控制活塞位于连通孔的上侧,把油水混合物源源不断送入回收容器内时,油水自动分层且下层的水会自动排到外部水体中去,送入回收容器内的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存留在回收容器内,当油层高度与标识相平齐时,通过连杆带动控制活塞并使控制活塞位于连通孔的下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回收容器底部直接开孔,和外部水体直接连通,结构简单,可以很方便利用手头物资组装,对于漏油紧急处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漏油回收的规模由容器的大小决定,不再受限于漏油回收装置的处理能力;
3.可以在海上漏油回收器上刻上标记,当容器内油面达到标记时,容器内基本是油,这时可以通过连杆关闭底部孔口,漏油回收完成;
4.可以在漏油回收完成后将回收容器内的油倒出后已进行重新使用,或者将回收容器变成储油装置,直接将油运走。
本发明制作简易,操作方便,简单高效,适用于大范围水域漏油回收,尤其适用于海上漏油的回收和处理,可以利用事发现场所能找到的一些整体密度比油小的容器进行简单改造后即可作为漏油回收器使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大范围的漏油事件,如油轮海上漏油、钻井平台漏油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包括回收容器1和控制机构。回收容器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回收容器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将油水混合物注入到回收容器内的注入口2。回收容器1的底部或接近于底部的侧面上开设有流出通孔3,当然,流出通孔3的位置并不限于上述位置,只要能将回收容器1与外部水体相连通的回收容器1上其他位置的开孔也可,但以回收容器1的底部开孔为最佳。回收容器1置于水体中,水体的水平面高于流出通孔3但不高于注入口2。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打开或闭合流出通孔的控制活塞4。
注入口2开设于回收容器1的顶面上且注入口2的大小与回收容器1的顶部的口径相同,即回收容器1的顶部开口。
回收容器1可以是能自由浮于水面的容器,该容器的整体密度最好比油小,可以是大的塑料桶,使用时可以用绳索等固定在船体外,漂浮在海面。
回收容器1可以是与固定在水底的支撑物绑定或相连而稳定于水面上的容器。
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杆5、连接件6和销轴件7,连杆5的中部通过销轴件7与回收容器1的顶部的侧壁可转动相连,连杆5的一端通过连接件6与控制活塞4相连,连杆5的另一端伸出回收容器1。通过控制连杆5的另一端的升高或降低从而带动控制活塞4在控制管8中上下移动。连杆5的控制可以是通过人工观测后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电机(图中未画)控制,当通过电机进行控制时,在标识10的位置处设于检测油层的感应探头,当感应探头检测到油层达到标识10位置时将该信号传送给电机控制器,从而控制电机动作使其带动连杆5转动,使用十分方便。
控制机构还包括控制管8,控制管8设于回收容器1内且其底部与流出通孔3相连通。控制管8的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孔9,可在连通孔9处设置连接管。控制活塞4设于控制管8内并可沿控制管8的长度方向在连通孔9的上、下侧之间移动。连接件6从控制管8的顶部伸入控制管8中并与控制活塞4相连。
连接件6为连接线或顶部与连杆的端部铰接相连的连接杆。当连接件6为连接线时,可将控制活塞4上设置相应的配重块,控制活塞4依靠连杆5向上移动并依靠自身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当连接件6为连接杆时直接通过连杆5的转动即可带动控制活塞4的上下移动,使用十分方便。
回收容器1的侧壁上设有标识10,该标识10可以单一的标记线也可以是刻度线。在回收容器1上刻上标识10标记,当油层高度与标识基本齐平时即可停止输入油水混合物,此时回收容器1内已经几乎全部都是油。
回收容器1内油面的标记高度为
(其中为回收容器的整体密度,为油的密度,为回收容器的高度。)
本发明利用连通器原理,在回收容器1的底部直接开孔,位于回收容器1下层的水在与外部水体连通后,会随着上层油层的增厚而自动排到外部水体中去,从而保持回收容器1内外流体压强一致;利用拓扑学原理,分布在广阔海面上的漏油油层比较薄,但将其聚拢后油层就会变厚。
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回收容器1置于水体中并浸没流出通孔3,使回收容器1的底部与外部水体自然连通。通过流出通孔3使回收容器1的内部与其外部水体相连通。通过连杆5带动控制活塞4并使控制活塞4位于连通孔9的上侧,此时回收容器1通过连通孔9和流出通孔3与外部水体相连通。把油水混合物源源不断送入回收容器1内时,由于油和水都是流体且二者密度不同,因此油水混合物有自动分层的趋势,且总是密度较大的水位于下层,油水自动分层且下层的水会自动排到外部水体中去,最后就会剩下几乎充满回收容器1的一桶油。送入回收容器1内的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存留在回收容器1内,当油层高度与标识10相平齐时,通过连杆5带动控制活塞4并使控制活塞4位于连通孔9的下侧,从而关闭了连通孔4使回收容器1的内部与外部水体不连通。将装满油的回收容器1提升离开水面,清空回收容器1后再重新使用,或直接作为储油容器使用。
当然,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不限于对油和水的混合物的分离,也可以是其他两种密度不同的流体混合,用于对两种密度不同、互不混溶的流体混合物的分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容器和控制机构,所述回收容器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回收容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将油水混合物注入到回收容器内的注入口,回收容器的底部或接近于底部的侧面上开设有流出通孔,回收容器置于水体中,水体的水平面高于流出通孔但不高于注入口;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打开或闭合流出通孔的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连杆、连接件和销轴件,连杆的中部通过销轴件与回收容器的顶部的侧壁可转动相连,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控制活塞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伸出回收容器;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控制管,控制管设于回收容器内且其底部与流出通孔相连通,控制管的靠近其底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孔,控制活塞设于控制管内并可沿控制管的长度方向在连通孔的上、下侧之间移动;连接件从控制管的顶部伸入控制管中并与控制活塞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开设于回收容器的顶面上且注入口的大小与回收容器的顶部的口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容器是能自由浮于水面的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容器是与固定在水底的支撑物相连而稳定于水面上的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顶部与连杆的端部铰接相连的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容器的侧壁上设有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回收漏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回收容器置于水体中并浸没流出通孔,通过流出通孔使回收容器的内部与其外部水体相连通,通过连杆带动控制活塞并使控制活塞位于连通孔的上侧,把油水混合物源源不断送入回收容器内时,油水自动分层且下层的水会自动排到外部水体中去,送入回收容器内的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存留在回收容器内,当油层高度与标识相平齐时,通过连杆带动控制活塞并使控制活塞位于连通孔的下侧。
CN201710291888.2A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 Active CN106988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1888.2A CN10698828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1888.2A CN10698828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8288A CN106988288A (zh) 2017-07-28
CN106988288B true CN106988288B (zh) 2019-03-15

Family

ID=59417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1888.2A Active CN10698828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882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0392B (zh) * 2017-09-26 2023-07-18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 一种水面上油污分隔回收装置及其分隔回收方法
CN107938628A (zh) * 2017-12-27 2018-04-20 西华大学 一种海上泄漏石油的收集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4351A (zh) * 2003-04-15 2006-05-17 拉法尔A.C.S.有限公司 动态液体燃料收集器
CN2863769Y (zh) * 2005-01-10 2007-01-31 侯解民 用于回收水面浮油的装置
CN203324042U (zh) * 2013-04-25 2013-12-0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便携压水井式水样采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12757T3 (es) * 2002-12-23 2011-09-19 Richard J. Lazes Colector submarino de crudo.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4351A (zh) * 2003-04-15 2006-05-17 拉法尔A.C.S.有限公司 动态液体燃料收集器
CN2863769Y (zh) * 2005-01-10 2007-01-31 侯解民 用于回收水面浮油的装置
CN203324042U (zh) * 2013-04-25 2013-12-04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便携压水井式水样采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88288A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2797B (zh) 一种水上三体清污船及清理方法
US10514021B2 (en) Underwater energy storage and electricity
CN105547750B (zh) 水利水库淤泥水样采集装置及其采样方法
CN106988288B (zh) 一种简单高效的海上漏油回收器及回收方法
CN207311796U (zh) 一种小型三维度运动水下机器人
JP2015030455A (ja) 油回収装置
CN105115784A (zh) 一种水样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74385U (zh) 堰式收油机
CN108412466A (zh) 一种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装置及开采方法
CN201762696U (zh) 海底石油钻井失控喷油后抢救装置
CN104608879A (zh) 一种压载水置换系统
CN210562071U (zh) 潜浮式漂浮垃圾收集驳船
CN104452712B (zh)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CN203296029U (zh) 自动控制式的收油装置
CN2604429Y (zh) 海洋泄漏油料回收装置
CN203047508U (zh) 暗藏式可控臂旋流湾收油船
CN208604571U (zh) 一种能够快速布放的高效油膜回收装置
CN207060344U (zh) 收油船溢油回收模块的自动布放及回收装置
CN204401587U (zh)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CN201485837U (zh) 水面原油回收器
CN100575270C (zh) 油污水船油污水舱的滗油系统
CN205776607U (zh) 变量式冲水阀
CN206087215U (zh) 一种用于油品输送的水上浮筒
CN204368608U (zh) 一种加固可折叠吸油桶
CN216232306U (zh) 一种港口工程用运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