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01587U -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01587U
CN204401587U CN201420749424.3U CN201420749424U CN204401587U CN 204401587 U CN204401587 U CN 204401587U CN 201420749424 U CN201420749424 U CN 201420749424U CN 204401587 U CN204401587 U CN 204401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uction
suction bucket
collapsible
umbrella skeleton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94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菊霞
王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id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id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id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id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494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01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01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0158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吸油桶,所述吸油桶为中空结构,包括伞状骨架、盖布、连接骨架和浮力材料,所述吸油桶具有两个伞状骨架,所述伞状骨架上连接有盖布,所述盖布形成吸油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连接骨架设置在上、下底面之间并与伞状骨架活动连接,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形成吸油桶的圆柱面,所述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所述吸油桶可折叠。本实用新型的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吸油桶能够折叠起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体积,减少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污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世界的水上油运输量日益突飞猛进。水上运输业的漏油事件也频频发生。给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巨大的威胁。治理海上、江上的溢油,漏油污染是目前全世界人们共同面对、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目前治理水上溢油事故的主要手段是先将溢油用充气式和浮子式橡胶围油栏或PVC围油栏先围住,然后再用其他能吸油的材料或设备对其进行处理。这种传统做法既非常费力、效率低,而且操作成本很大,且传统围油栏只能吸,不能收油,布控围油栏非常麻烦,围油栏的重量很重,在海上、江面上布放围油栏又具有很大危险性,且传统的吸油围栏、吸油绳、吸油索能承受的吸油重量很低,用吊车吊起时均会断裂。目前吸油装置体积较大、重量较重,运输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克服现有的吸油装置吸油效果不好、吸油装置较重、运输不方便等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吸油桶,所述吸油桶为中空结构,包括伞状骨架、盖布、连接骨架和浮力材料,所述吸油桶具有两个伞状骨架,所述伞状骨架上连接有盖布,所述盖布形成吸油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连接骨架设置在上、下底面之间并与伞状骨架活动连接,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形成吸油桶的圆柱面,所述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所述吸油桶可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盖布和浮力材料上具有多个将吸油桶内部和外部导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伞状骨架具有多个长度相同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在上底面或下底面的中心处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骨架具有与所述支杆数量相同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相互平行,沿着相同方向或相向方向按压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吸油桶折叠成竖直状。
进一步地,所述吸油桶还包括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设置在吸油桶的中心轴线上,沿着中心轴线推或拉所述推拉杆,所述吸油桶折叠成竖直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并可拆卸地与所述支杆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杆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开口尺寸大于连接杆直径,所述吸油桶为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杆卡入所述支杆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按一定规则或者无规则地排列在圆柱面、上底面和下底面上。
具体地,所述伞状骨架和连接骨架的材料为不锈钢或硬质塑料。
具体地,所述浮力材料为软质充气材料,可以将吸油棉或吸附碳等吸附材料填充到吸油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吸油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而不用布控围油栏,不仅减少了成本,而且轻易地实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另外,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时,体重较轻,随着吸油量的增大,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最后所有的吸油棉都可以吸附到油污,效果非常好。
2、本实用新型的浮力材料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使得油污可以顺利进入到筒形骨架内,进而与吸油棉接触并将油污吸附,吸附材料设置在吸油桶内,能随着吸油桶的运动而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吸附油污。
3、本实用新型的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吸油桶能够折叠起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体积,减少运输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支杆上具有凹槽,使得所述吸油桶在折叠时占据空间更加小,且更加美观,且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导致连接杆变形,更加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可折叠吸油桶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可折叠吸油桶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杆和连接杆在可折叠吸油桶打开状态时的连接关系侧面示意图;
图4为支杆和连接杆在可折叠吸油桶打开状态时的连接关系正面示意图;
图5为支杆和连接杆在可折叠吸油桶打开折叠时的连接关系侧面示意图;
图6为支杆和连接杆在可折叠吸油桶折叠状态时的连接关系正面示意图。
图中:1-支杆,2-连接杆,3-推拉杆,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吸油桶,所述吸油桶为中空结构,包括伞状骨架、盖布、连接骨架和浮力材料,所述吸油桶具有两个伞状骨架,所述伞状骨架上连接有盖布,所述盖布形成吸油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连接骨架设置在上、下底面之间并与伞状骨架活动连接,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形成吸油桶的圆柱面,所述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所述吸油桶可折叠。
所述盖布和浮力材料上具有多个将吸油桶内部和外部导通的通孔。
所述伞状骨架具有多个长度相同的支杆1,所述支杆1的一端在上底面或下底面的中心处相互连接。
所述连接骨架具有与所述支杆1数量相同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之间相互平行,沿着相同方向或相向方向按压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吸油桶折叠成竖直状。
所述连接杆2可转动并可拆卸地与所述支杆1相互连接;所述通孔按一定规则排列在圆柱面、上底面和下底面上;所述伞状骨架和连接骨架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浮力材料为软质充气材料,可以将吸油棉或吸附碳等吸附材料填充到吸油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吸油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而不用布控围油栏,不仅减少了成本,而且轻易地实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另外,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时,体重较轻,随着吸油量的增大,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最后所有的吸油棉都可以吸附到油污,效果非常好。
2、本实用新型的浮力材料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使得油污可以顺利进入到筒形骨架内,进而与吸油棉接触并将油污吸附,吸附材料设置在吸油桶内,能随着吸油桶的运动而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吸附油污。
3、本实用新型的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吸油桶能够折叠起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体积,减少运输成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桶时,拉伸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位置处,即可将折叠的吸油桶打开。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吸油桶,所述吸油桶为中空结构,包括伞状骨架、盖布、连接骨架和浮力材料,所述吸油桶具有两个伞状骨架,所述伞状骨架上连接有盖布,所述盖布形成吸油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连接骨架设置在上、下底面之间并与伞状骨架活动连接,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形成吸油桶的圆柱面,所述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所述吸油桶可折叠。
所述盖布和浮力材料上具有多个将吸油桶内部和外部导通的通孔。
所述伞状骨架具有多个长度相同的支杆1,所述支杆1的一端在上底面或下底面的中心处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骨架具有与所述支杆1数量相同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吸油桶还包括推拉杆3,所述推拉杆3设置在吸油桶的中心轴线上,沿着中心轴线推或拉所述推拉杆3,所述吸油桶折叠成竖直状。
所述连接杆2可转动并可拆卸地与所述支杆1相互连接,所述支杆1具有凹槽4,所述凹槽4开口尺寸大于连接杆2直径,所述吸油桶为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杆2卡入所述支杆1的凹槽4。
所述通孔无规则地排列在圆柱面、上底面和下底面上,所述伞状骨架和连接骨架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所述浮力材料为软质充气材料,可以将吸油棉或吸附碳等吸附材料填充到吸油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吸油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而不用布控围油栏,不仅减少了成本,而且轻易地实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另外,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时,体重较轻,随着吸油量的增大,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最后所有的吸油棉都可以吸附到油污,效果非常好。
2、本实用新型的浮力材料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使得油污可以顺利进入到筒形骨架内,进而与吸油棉接触并将油污吸附,吸附材料设置在吸油桶内,能随着吸油桶的运动而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吸附油污。
3、本实用新型的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吸油桶能够折叠起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体积,减少运输成本,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桶时,沿着吸油桶的中心轴线推或拉推拉杆,即可将所述吸油桶折叠成竖直状。
4、本实用新型的支杆上具有凹槽,使得所述吸油桶在折叠时占据空间更加小,且更加美观,且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导致连接杆变形,更加方便运输。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吸油桶,所述吸油桶为中空结构,包括伞状骨架、盖布、连接骨架和浮力材料,所述吸油桶具有两个伞状骨架,所述伞状骨架上连接有盖布,所述盖布形成吸油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连接骨架设置在上、下底面之间并与伞状骨架活动连接,具有一定厚度的所述浮力材料形成吸油桶的圆柱面,所述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所述吸油桶可折叠。
所述盖布和浮力材料上具有多个将吸油桶内部和外部导通的通孔。
所述伞状骨架具有多个长度相同的支杆1,所述支杆1的一端在上底面或下底面的中心处相互连接,所述连接骨架具有与所述支杆1数量相同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吸油桶还包括推拉杆3,所述推拉杆3设置在吸油桶的中心轴线上,沿着中心轴线推或拉所述推拉杆3,所述吸油桶折叠成竖直状。
所述通孔按一定规则排列在圆柱面、上底面和下底面上,所述伞状骨架和连接骨架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浮力材料为软质充气材料,可以将吸油棉或吸附碳等吸附材料填充到吸油桶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吸油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桶能够在轻松地随着波浪翻滚,在使用时只需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放置若干个所述吸油装置即可,而不用布控围油栏,不仅减少了成本,而且轻易地实现了有效收集油污的效果;另外,所述吸油装置刚放置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时,体重较轻,随着吸油量的增大,所述吸油装置逐渐下沉,最后所有的吸油棉都可以吸附到油污,效果非常好。
2、本实用新型的浮力材料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使得油污可以顺利进入到筒形骨架内,进而与吸油棉接触并将油污吸附,吸附材料设置在吸油桶内,能随着吸油桶的运动而在海面、湖面或水面上吸附油污。
3、本实用新型的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吸油桶能够折叠起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体积,减少运输成本。
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油桶时,沿着吸油桶的中心轴线推或拉推拉杆,即可将所述吸油桶折叠成竖直状。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桶为中空结构,包括伞状骨架、盖布、连接骨架和浮力材料,所述吸油桶具有两个伞状骨架,所述伞状骨架上连接有盖布,所述盖布形成吸油桶的上底面和下底面,所述连接骨架设置在上、下底面之间并与伞状骨架活动连接,所述浮力材料形成吸油桶的圆柱面,所述伞状骨架能够收缩,使得所述吸油桶可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布和浮力材料上具有多个将吸油桶内部和外部导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骨架具有多个长度相同的支杆(1),所述支杆(1)的一端在上底面或下底面的中心处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骨架具有与所述支杆(1)数量相同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之间相互平行,沿着相同方向或相向方向按压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吸油桶可折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桶还包括推拉杆(3),所述推拉杆(3)设置在吸油桶的中心轴线上,沿着中心轴线推或拉所述推拉杆(3),所述吸油桶可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可转动并可拆卸地与所述支杆(1)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具有凹槽(4),所述凹槽(4)开口尺寸大于连接杆(2)直径,所述吸油桶为折叠状态时,所述连接杆(2)卡入所述支杆(1)的凹槽(4)。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按一定规则或者无规则地排列在圆柱面、上底面和下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骨架和连接骨架的材料为不锈钢或硬质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吸油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材料为软质充气材料。
CN201420749424.3U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01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9424.3U CN204401587U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9424.3U CN204401587U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01587U true CN204401587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5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9424.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01587U (zh) 2014-12-03 2014-12-03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01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712A (zh) * 2014-12-03 2015-03-25 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712A (zh) * 2014-12-03 2015-03-25 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2710B (zh)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CN104452711A (zh) 一种新型吸油装置
CN104563073A (zh) 一种筒形高效吸油装置
CN104452712B (zh)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CN102080368A (zh) 吸油围栏
CN204401587U (zh) 一种可折叠吸油桶
CN207211107U (zh) 水面油污污染物收集处理系统
CN204368608U (zh) 一种加固可折叠吸油桶
CN102912776A (zh) 对海面微油膜处置系统
CN206522154U (zh) 一种地铁隧道排水设备
CN201924328U (zh) 吸油围栏
CN204589963U (zh) 一种具有膨胀箱式吸附装置
CN204225074U (zh) 一种高效吸油桶装置
CN104477475B (zh) 一种加固可折叠吸油桶
CN204298800U (zh) 一种新型吸油装置
CN208805395U (zh) 无人机水样采集装置
CN203714153U (zh) 一种收集船
CN205998462U (zh) 一种水上垃圾桶
CN204266181U (zh) 一种球形吸油装置
CN206501979U (zh) 一种景观河道清洁装置
CN207646703U (zh) 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吸油装置
CN108035325A (zh) 一种具有支撑结构的吸油装置
CN207646711U (zh) 一种快速插接的吸油装置
CN206368351U (zh) 一种水面液体化学品回收设备
CN205954592U (zh) 一种水上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0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