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6232A - 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6232A
CN106976232A CN201610020985.3A CN201610020985A CN106976232A CN 106976232 A CN106976232 A CN 106976232A CN 201610020985 A CN201610020985 A CN 201610020985A CN 106976232 A CN106976232 A CN 106976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permeability
semipermeability element
liquid
printing equipment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09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76232B (zh
Inventor
林文雄
黄见洪
阮开明
刘华刚
黄海洲
吴鸿春
张志�
陈金明
李锦辉
翁文
葛燕
林紫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Guo Rui Zhongke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of CAS filed Critical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0209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6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6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6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76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6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化抑制剂渗透的半渗透性元件,所述半渗透性元件的孔密度为107‑1011/cm2,和/或,所述孔径为0.01μm‑5μm。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半渗透性元件的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本发明提出的半渗透性元件具有良好的固化抑制剂透过率,通入空气即可实现连续三维物体制造对抑制固化层厚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三维制造(又称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层层累积的方式来构造三维物体的技术。特别地,采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光敏树脂逐层固化来构造三维物体,通常称之为立体光固化技术(SLA)。
在现有的SLA技术中,一种为逐层光固化方式,该种方式可参阅申请号为201410795471.6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具有刮平功能的激光3D打印机及其光固化打印方法》。在这种方式实施过程中,层与层之间需中断光照射,然后在已固化区域表面重新覆盖或填充精确、均匀的打印原液层,然后再进行光照射形成新的固化层,层层累积构造出三维物体。这种逐层固化的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每固化一层需启动复杂的机械运动装置进行液面刮平,以此来重新形成精确、均匀的液体光敏树脂覆盖层,因此采用这种方式系统复杂且耗时。
连续构造三维物体的方法见于申请号为201480008397.7的中国专利申请《三维制造的方法和设备》。该技术通过半渗透性元件引入聚合抑制剂在构建表面与聚合区域之间形成由光敏树脂液体组成的液膜脱离层,从而无需在一层固化完成后,停止光照射并进行新液面层的填充和刮平,可以连续地实施三维物体的构建工作。但这种技术所使用的半渗透性元件为高分子聚合物或多孔玻璃,这些元件要么是柔性材料,要么孔径较小且微孔结构均为海绵状迷宫结构,对固化抑制剂(主要是氧气)透气率差,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需要纯氧或加压的方式来增大透气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3D打印设备中半渗透性元件透气率低或柔性薄膜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固化抑制剂渗透的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该半渗透性元件固化抑制剂透过率高,只需通入空气即可实现连续三维物体制造对抑制固化层厚度的要求。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3D打印的固化抑制剂渗透的半渗透性元件,所述半渗透性元件的孔密度为107-1011/cm2,和/或,所述孔径为0.01μm-5μm。
根据本发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的气体渗透率不小于100巴。其用于透过气态的固化抑制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的具有108-1010/cm2的孔密度,和/或具有0.02μm-0.2μm大小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透过率不小于120巴,还可以不小于150巴。
进一步地,所述半渗透性元件采用核径迹蚀刻技术在光学透明的基底材料上刻蚀微孔制备而成,其中在制备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控制孔密度和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底材料包括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丙烯(PP)、石英晶体、云母或它们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基底材料为石英晶体或云母,或者,所述基底材料包括石英晶体和/或云母。
进一步地,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外侧或内部设置刚性的支撑元件,用于提高半渗透性元件的刚性。
并且,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前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在3D打印中的应用。
而且,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制备如前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核反应裂变碎片,或加速器重离子束流辐照光学透明的基底材料,在基底材料上留下辐照通道;
步骤(2):对前述经辐照的基底材料进行化学蚀刻处理刻蚀出微孔,从而制得半渗透性元件。
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3D打印设备,该3D打印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和液体槽,其中,半渗透性元件构成液体槽的底部或底部的一部分,液体槽和半渗透性元件组成可聚合液体容器;或者半渗透性元件构成液体槽的顶部或顶部的一部分,液体槽和半渗透性元件组成封闭或半封闭可聚合液体容器;或者半渗透性元件位于液体槽内部。
进一步地,该3D打印设备还包括固化抑制剂源,用以提供固化抑制剂存储或流通区域;该固化抑制剂源位于半渗透性元件与3D打印设备的光源之间,并贴覆于半渗透性元件;半渗透性元件中远离光源的表面为制造表面,固化抑制剂能够通过半渗透性元件在制造表面形成一层液态抑制固化层。
根据本发明,用于本发明的固化抑制剂或聚合抑制剂可为液体或气体形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气体抑制剂为气体。具体的抑制剂取决于聚合的单体和聚合反应。对于自由基聚合单体,抑制剂可方便地为氧,其可提供为气体形式,例如空气、富氧气体(任选地,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地包含其它惰性气体以减少它们的可燃性),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纯氧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其中通过光致产酸剂引发剂聚合单体,抑制剂可为碱,例如氨、微量胺(例如甲胺、乙胺、二和三烷基胺例如二甲胺、二乙胺、三甲胺、三乙胺等)或二氧化碳,包括它们的混合物或组合。
进一步地,当半渗透性元件构成液体槽的底部或底部的一部分时,半渗透性元件上表面为制造表面,该制造表面与该3D打印设备的工作台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三维物体的构建区域;固化抑制剂能够通过半渗透性元件进入构建区域,在制造表面形成液态抑制固化层。
进一步地,当半渗透性元件位于液体槽内部时,半渗透性元件的下表面为制造表面,该制造表面与该3D打印设备的工作台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三维物体的构建区域;固化抑制剂能够通过半渗透性元件进入构建区域,在制造表面形成液态抑制固化层。
根据本发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固定在支撑元件上,支撑元件为刚性、光学透明元件,在支撑元件表面刻有沟槽,用于气体流通。固化抑制剂可流经这些沟槽渗透至制造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半渗透性元件具有近圆柱型直孔结构,对气态固化抑制剂的透过率比一般聚合物好,在同样孔隙率(例如5%)的条件下,最少可以增加20%-30%的透过率,最高可以为半渗透性聚合物(如海绵状微孔聚合物)材料的透过率的5倍,甚至达到10倍。
2.本发明提出的半渗透性元件的制备方法可按要求控制半渗透性元件孔密度和孔径,提高3D打印的精度和速度。使用上述半渗透性元件的3D打印设备的三维物体成型速度可超过600mm/h。
3.本发明提出的半渗透性元件包含刚性支撑元件,如石英晶体、云母等,用以克服柔性材料的不足。所述的刚性支撑元件来固定或拉平半渗透性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3D打印设备的结构与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半渗透性元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3D打印设备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3D打印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3D打印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半渗透性元件的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附图和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的半渗透性元件采用核径迹蚀刻技术在光学透明的基底材料上刻蚀微孔制备而成,具体采用核反应裂变碎片,或加速器重离子束流辐照基底材料后再经化学蚀刻处理制备出近圆柱型直孔,并可按要求控制其孔密度和孔径。半渗透性元件具有107-1011/cm2的孔密度,和/或具有0.01μm-5μm大小的孔径,气体渗透率不小于100巴。优选地,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具有108-1010/cm2的孔密度,和/或具有0.02μm-0.2μm大小的孔径。
根据本发明,所述基底材料由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丙烯(PP)、石英晶体、云母或它们的组合组成。针对晶体材料,其由于各向异性的特点,可在特定方向获得均匀的柱状孔,又由于本身为刚性材料,可克服柔性材料的不足。
由于某些半渗透性元件具有柔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在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外侧或内部设置刚性的支撑元件,用于增加半渗透性元件的刚性,例如支撑元件对半渗透性与案件进行拉伸、压平、固定来增加半渗透性元件的刚性;当支撑元件位于光源的照射路径上时,该支撑元件允许该光源的能量透过;当支撑元件位于聚合抑制剂的渗透路径上时,该支撑元件允许聚合抑制剂透过。
本发明提出的使用上述半渗透性元件的3D打印设备的结构与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a)主体框架,用于其他部件、元件的连接或固定;(b)工作台,在工作台上构建三维物体,并能带动三维物体上下移动;(c)半渗透性元件,为光学透明元件且可透固化抑制剂(氧气),半渗透性元件的靠近工作台的表面为制造表面,制造表面与工作台之间限制了三维物体的构建区域,固化抑制剂通过半渗透性元件渗透至制造表面;(d)液体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液体槽与半渗透性元件组成可聚合液体的容器,固定于工作台和固化抑制剂源之间,其中制造表面作为可聚合液体容器的内底面或内底面的一部分,在3D打印实施过程中,制造表面需始终覆盖一层厚度不小于0.1mm的可聚合液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液体槽固定于制造表面和工作台的下面,装入可聚合液体液面不低于制造表面,确保制造表面与可聚合液体接触;(e)固化抑制剂源,提供固化抑制剂存储或流通区域,优选的为光学透明容器;(f)光源,透过固化抑制剂源和半渗透性元件照射构建区域,引发可聚合液体固化;(g)控制器,连接工作台和光源,控制工作台运动和光源辐射的强度和形状。
光源透过固化抑制剂源和半渗透性元件照射构建区域,引发构建区域的可聚合液体固化,形成固化区域。由于固化抑制剂的存在,在固化区域和半渗透性元件之间,形成一层液态抑制固化层;当工作台带动三维物体移动时,由于形成有该液态抑制固化层,因此固化区域与半渗透性元件之间能够轻松地分离,抑制固化层与固化区域示意图如图2所示。使用上述半渗透性元件的3D打印设备可实现三维物体的连续构造,构造速度可超过600mm/h。
实施例1:
图3是前述使用上述半渗透性元件的3D打印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三维物体。
该设备包括以下结构:
主体框架1,构成该设备的框架结构;
工作台2,在工作台上构建三维物体,工作台2连接一个一维电动平台,一维电动平台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驱动工作台2上下移动;
半渗透性元件3,为光学透明、透氧气元件,采用核径迹蚀刻技术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具有107/cm2的孔密度,和1μm大小的孔径。气体渗透率不小于100巴。
液体槽4,半渗透性元件3与液体槽4组成可聚合液体容器,半渗透性元件3靠近工作台的表面为三维物体的制造表面,作为可聚合液体容器的底部;工作台2的下表面与制造表面之间形成三维物体10的构建区域;
固化抑制剂源5,用于提供固化抑制剂;半渗透性元件3下表面与固化抑制剂源5接触,固化抑制剂可通过半渗透性元件3渗透进入构建区域,在制造表面与固化区域8之间会形成一层液态抑制固化层9,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氧气或空气作为固化抑制剂;
光源6,位于半渗透性元件3下方,光源透过半渗透性元件3照射构建区域可以引发可聚合液体固化;
控制器7,连接并控制光源6和工作台2。
该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1)在液体槽4中加入足量可聚合液体(足以形成最终三维物体),工作台2下降并靠近覆盖表面;
(2)光源6照射构建区域同时通入固化抑制剂,在此步骤中,光源6照射构建区域形成固化区域8,固化抑制剂源5中的固化抑制剂透过半渗透性元件3富集在制造表面上,由于固化抑制剂的作用,在制造表面与固化区域8之间会形成一层液态抑制固化层9;
(3)控制器7控制工作台2移动,远离制造表面,由于液态抑制固化层9的存在,固化区域8与制造表面轻松地和无损伤地分离,形成后续构建区域,同时可聚合液体填充进入后续构建区域;
(4)重复上述步骤(2)和(3),层层沉积直至形成最终三维物体10。
与市售的海绵状微孔聚合物作为半渗透性元件相比,本发明的半渗透性元件产生的气体透过率增加5倍,3D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可达500mm/h。
实施例2:
图4是前述使用上述半渗透性元件的3D打印设备的另一个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构建三维物体。
该设备包括以下结构:
主体框架31,构成3D打印造设备的框架结构;
工作台32,在工作台上构建三维物体,工作台2连接一个一维电动平台,一维电动平台在控制器37的控制下驱动工作台32上下移动;
半渗透性元件33,为光学透明、透氧气元件,采用核径迹蚀刻技术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电镜扫描图,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具有108/cm2的孔密度,和0.15μm大小的孔径,气体渗透率不小于100巴;
半渗透性元件33的下表面为制造表面,其与工作台3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三维物体的构建区域;
液体槽34,为可聚合液体的容器,工作台32位于液体槽34的内部;
固化抑制剂源35,用于提供固化抑制剂;半渗透性元件33上表面与固化抑制剂源35接触,固化抑制剂可通过半渗透性元件33渗透进入构建区域,在制造表面与光固化区域38之间会形成一层液态抑制固化层39,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氧气或空气作为固化抑制剂;
照射6,位于半渗透性元件33上方,光源36通过半渗透性元件33照射构建区域可以引发可聚合液体固化;
控制器37连接并控制光源36和工作台32。
本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1)在液体槽34中加入足量可聚合液体(足以形成最终三维物体),且使液面不低于制造表面,工作台32上升并靠近制造表面;
(2)打开光源36照射构建区域同时通入固化抑制剂,在此步骤中,光源36照射构建区域形成固化区域38,固化抑制剂源35中的固化抑制剂透过半渗透性元件33富集在制造表面上,由于固化抑制剂的作用,在制造表面与光固化区域38之间会形成一层液态抑制固化层39;
(3)控制器37控制工作台2移动,远离制造表面,由于液态抑制固化层39的存在,固化区域38与制造表面轻松地和无损伤地分离,形成后续构建区域,同时可聚合液体填充进入后续构建区域;
(4)重复上述步骤(2)和(3),层层沉积直至形成三维物体30。
与市售的海绵状微孔聚合物作为半渗透性元件相比,本发明的半渗透性元件的气体透过率增加6倍,3D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可达550mm/h。
实施例3
采用如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其区别在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具有109/cm2的孔密度,和/或具有0.1μm大小的孔径。气体渗透率不小于120巴。
与市售的海绵状微孔聚合物作为半渗透性元件相比,本发明的半渗透性元件产生的气体透过率增加7倍,3D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可达570mm/h。
实施例4
采用如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其区别在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具有2×109/cm2的孔密度,和/或具有0.05μm大小的孔径。气体渗透率不小于150巴。
与市售的海绵状微孔聚合物作为半渗透性元件相比,本发明的半渗透性元件产生的气体透过率增加8倍,3D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可达600mm/h。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固化抑制剂渗透的半渗透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的孔密度为107-1011/cm2,和/或,所述孔径为0.01μm-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的气体渗透率不小于100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的孔密度为108-1010/cm2,和/或,所述孔径为0.02μm-0.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透过率不小于120巴,还可以不小于150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采用核径迹蚀刻技术在光学透明的基底材料上刻蚀微孔制备而成,其中在制备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控制孔密度和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材料包括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丙烯(PP)、石英晶体、云母或它们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基底材料为石英晶体或云母,或者,所述基底材料包括石英晶体和/或云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渗透性元件外侧或内部设置刚性的支撑元件,用于提高半渗透性元件的刚性。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在3D打印中的应用。
9.一种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核反应裂变碎片,或加速器重离子束流辐照光学透明的基底材料,在基底材料上留下辐照通道;
步骤(2):对前述经辐照的基底材料进行化学蚀刻处理刻蚀出微孔,从而制得半渗透性元件。
10.一种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该3D打印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半渗透性元件和液体槽,
其中,半渗透性元件构成液体槽的底部或底部的一部分,液体槽和半渗透性元件组成可聚合液体容器;或者,半渗透性元件构成液体槽的顶部或顶部的一部分,液体槽和半渗透性元件组成封闭或半封闭可聚合液体容器;或者半渗透性元件位于液体槽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该3D打印设备还包括固化抑制剂源,用以提供固化抑制剂存储或流通区域;该固化抑制剂源位于半渗透性元件与3D打印设备的光源之间,并贴覆于半渗透性元件;半渗透性元件中远离光源的表面为制造表面,固化抑制剂能够通过半渗透性元件在制造表面形成一层液态抑制固化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半渗透性元件构成液体槽的底部或底部的一部分时,半渗透性元件上表面为制造表面,该制造表面与该3D打印设备的工作台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三维物体的构建区域;固化抑制剂能够通过半渗透性元件进入构建区域,在制造表面形成液态抑制固化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半渗透性元件位于液体槽内部时,半渗透性元件的下表面为制造表面,该制造表面与该3D打印设备的工作台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三维物体的构建区域;固化抑制剂能够通过半渗透性元件进入构建区域,在制造表面形成液态抑制固化层。
CN201610020985.3A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Active CN106976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0985.3A CN106976232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20985.3A CN106976232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6232A true CN106976232A (zh) 2017-07-25
CN106976232B CN106976232B (zh) 2020-10-16

Family

ID=59340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0985.3A Active CN106976232B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62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4875A (zh) * 2019-08-23 2019-12-03 源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3d打印装置
WO2024086096A1 (en) * 2022-10-17 2024-04-2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olymeric structures having a micro-void space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791A (zh) * 2004-12-22 2008-02-06 德雷斯尔私人有限公司 膜卡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其用途
CN105122135A (zh) * 2013-02-12 2015-12-02 卡本桑迪有限公司 连续液体中间相打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9791A (zh) * 2004-12-22 2008-02-06 德雷斯尔私人有限公司 膜卡及其生产方法以及其用途
CN105122135A (zh) * 2013-02-12 2015-12-02 卡本桑迪有限公司 连续液体中间相打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4875A (zh) * 2019-08-23 2019-12-03 源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3d打印装置
CN110524875B (zh) * 2019-08-23 2022-03-08 源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3d打印装置
WO2024086096A1 (en) * 2022-10-17 2024-04-2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Polymeric structures having a micro-void space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6232B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1677B2 (en) Three dimensional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ree dimensio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US20230191701A1 (e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foaming radiation-curable resin
CN106113499B (zh) 一种多材料底面曝光连续成型系统及方法
CN107283825A (zh) 一种基于dlp光固化的大幅面快速3d打印方法以及打印设备
CN106976230B (zh) 一种3d打印设备和方法
JP2013543801A (ja) 有体物を積層製造する付加造形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3543801A5 (zh)
WO2016172804A1 (en) Improved stereolithography system
CN108437452A (zh) 一种移动拼接式的上投影方式的3d成型系统
CN106976232A (zh) 一种半渗透性元件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及3d打印设备
US20210291451A1 (en) Semi-permeable element, use thereof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3d printing device
CN108274744A (zh) 无分层连续式3d打印系统和打印方法及光学透镜元件
US11661490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orous molded body
KR101851709B1 (ko) 삼차원 프린터의 속도를 향상시키는 장치
US11123920B2 (en) 3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617532B2 (ja) 三次元形状の形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0172899A1 (zh) 一种内部立体光投影固化成型3d打印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WO2019130734A1 (ja) 立体造形装置および立体造形物の製造方法
CN208789091U (zh) 一种移动拼接式的上投影方式的3d成型系统
JP6896388B2 (ja) 3次元造形装置および3次元造形物の製造方法
KR102415399B1 (ko) 다중 세포 및 재료의 프린팅이 가능한, 마그네틱 체결 수조가 포함된 바이오 DLP(digital lighting processing) 3D 프린터
JPH04144737A (ja) 樹脂立体形状形成装置と形成方法
RU2783378C2 (ru) Пористый полимерный трехмерный объект сложной формы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ристого полимерного трехмерного объекта сложной формы
CN206306454U (zh) 3d综合循环打印装置上的循环系统
RU2631794C1 (ru) Полимерный трехмерный объект сложной формы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олимерного трехмерного объекта сложной форм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6

Address after: 350108 304-A57, 3rd floor, Pioneer Building, Haixi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No. 8 Ea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Shangjie Town, Minhou Coun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ujian Guo Rui Zhongke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50002 Yangqiao Road No. 155

Applicant before: Fujian Institut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