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0185A -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70185A
CN106970185A CN201710398565.3A CN201710398565A CN106970185A CN 106970185 A CN106970185 A CN 106970185A CN 201710398565 A CN201710398565 A CN 201710398565A CN 106970185 A CN106970185 A CN 106970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product
auto parts
taste
parts machinery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85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70185B (zh
Inventor
赵彬希
叶菲菲
张娟娟
贾梦虹
曹建军
冯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spectrum Chemic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spectrum Chemic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spectrum Chemic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spectrum Chemical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85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70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70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0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70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70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1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by organolep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用于确认汽车配件的异味源类别,所述系统包含气味收集系统和气味检测系统;所述气味收集系统收集汽车配件中的异味气体,并对所述异味气体进行气味评价;所述气味检测系统根据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进行比较,判断出异味源类别。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机械气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技术背景
常规汽车在出厂前均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测才能安全出厂,例如VDA270标准测试等。同时由于汽车配件的制备原料都是橡胶、树脂,其在制备过程中会添加很多添加剂或者某一制备原料过量,使得制备原料未反应完全,因此新制品在初期会散发一些异味。
2008年3月1日实施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同时2009年底,环境保护部公布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该《要求》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要求,并确定以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作为主要控制物质。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往往某些对人体无害的气味物质,也会存在一些异味,使得在实际汽车使用过程中,即使出厂的检测通过,新的汽车内依然具有异味。而这些异味由于处在限定值之下,或者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小,现在还没有特别强硬的要求需要处理。
同时,现阶段对异味物质的查找是采用类似GCOMS等分析方法来进行具体的测试。但是在实际的生活生产中,这类方法耗时耗力,不具有普遍使用的特性。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所述系统可随时随地使用,快速检测出汽车配件异味源,而无需采用GCOMS等大型仪器进行具体的分析检测。该系统可以给予生产汽车配件的厂家一套简单的方法来判断自己的生产原料中,哪里存在问题,从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支持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用于确认汽车配件的异味源类别,所述系统包含气味收集系统和气味检测系统;
所述气味收集系统收集汽车配件中的异味气体,并对所述异味气体进行气味评价;
所述气味检测系统根据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进行比较,判断出异味源类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吸附物收集异味气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气体容器收集异味气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标样为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胺味标品为1wt%异丁胺的乙醇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硫味标品为0.01wt%二甲基二硫的乙醇溶液。
一种可快速检测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标样,所述标样为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人鼻或气味鼻来比较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体容器为玻璃瓶或泰德拉气袋。
一种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用于收集汽车配件的异味气体,所述右箱体用于检测汽车配件的异味气体;且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右箱体内设置有微量异味气体出口和气体收集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聚合物”意指通过聚合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化合物。通用术语“聚合物”包含术语“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与“共聚体”。
“共聚体”意指通过聚合至少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通用术语“共聚体”包括术语“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与术语“三元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三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其亦包含通过聚合四或更多种单体而制造的聚合物。“共混物”意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共同混合而形成的聚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用于确认汽车配件的异味源类别,所述系统包含气味收集系统和气味检测系统;
所述气味收集系统收集汽车配件中的异味气体,并对所述异味气体进行气味评价;
所述气味检测系统根据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进行比较,判断出异味源类别。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吸附物收集异味气体。
吸附物:本发明中,所述吸附物为瓜环改性超支化壳聚糖。
本发明中所述瓜环指的是葫芦[6]脲。
所述瓜环改性超支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如下:
1、50g壳聚糖溶解于1000mL5%的醋酸水溶液并冷却至4℃。将5g NaNO2溶解于50mL水后滴加入上述壳聚糖溶液,0℃下反应9小时,加入浓NaOH水溶液至沉淀全部析出,过滤,并用甲醇和水洗涤多次,真空干燥得到的带有醛基端基的低分子量壳聚糖。低分子量壳聚糖经甲醇沉淀分级后的产物(Mw=2300,Mw/Mn=1.5,GPC/光散射法)溶解于0.1M醋酸(2mg/mL),10℃下搅拌1小时后滴加0.1M NaOH水溶液至pH为5.5。继续搅拌2小时后加入相当于醛基摩尔数1.0倍的NaCNBH3,10℃下反应24小时后再加入相同量的NaCNBH3,继续反应72小时。期间控制pH值不高于6.5。反应液用砂芯漏斗过滤,滤液用3倍甲醇沉淀,并用甲醇、水多次洗涤。洗涤后的产物40℃下真空干燥,得到超支化壳聚糖备用。
2、取100g超支化壳聚糖分散于200ml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入冰箱中冷冻过夜,解冻后加入装有回流、搅拌的三颈反应瓶中,加入200ml异丙醇,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加入5ml,质量分数25%的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搅拌均匀,缓慢滴入环氧丙烷400ml,于60℃反应4h,反应停止后,用1:1的盐酸中和至pH=7,产物用丙酮沉淀过滤,用乙醇水溶液(体积比为8:2)多次洗涤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改性超支化壳聚糖。
3、向反应器中加入瓜环、过硫酸铵、去离子水,搅拌,通入氮气,升温至80℃,反应2-3h,缓慢滴加步骤2中的改性超支化壳聚糖,滴加完毕后,80℃保温反应8-10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用乙醇洗涤3次后,在40℃减压干燥24h,得到瓜环改性超支化壳聚糖,密封保存;所述瓜环与所述过硫酸铵、所述超支化壳聚糖的摩尔比为1:3:15;所述瓜环与所述去离子水、所述丙酮的重量比为1:10:15。
采用吸附物来收集异味气体时,具体制备步骤为将待检测汽车配件和吸附物放置在密封袋中,放置48小时后,得到吸附有异味气体的吸附物,对所述附有异味气体的吸附物进行气味评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气体容器收集异味气体。
采用气体容器收集异味气体的方式采用VDA270标准测试或者10L袋子法测试。
VDA270标准测试具体步骤为:取某汽车配件,按VDA270标准测试。取50±5cm3样品放入1L玻璃瓶中。在80±2℃的烘箱中放置2小时后,取出冷却至60±5℃后,对其做气味评价。
10L袋子法测试具体步骤为:取某汽车配件,按10L袋子法测试。取100mm×100mm样品放入10L Tedlar气袋,在65±2℃的烘箱中放置2小时后,开袋对其气味做评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标样为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胺味标品:所述胺味标品为1wt%的异丁胺的乙醇溶液。
硫味标品:所述硫味标品为0.01wt%的二甲基二硫的乙醇溶液。
汽油味标品:所述汽油味标品为1wt%的2-甲基噻吩的乙醇溶液。
芳香味标品:所述芳香味标品为0.5wt%苯乙烯的乙醇溶液。
脂肪味标品:所述脂肪味标品为0.5wt%壬醛的乙醇溶液。
霉味标品:所述霉味标品为1wt%异龙脑的乙醇溶液。
动物味标品:所述动物味标品为0.1wt%吲哚的乙醇溶液。
木头味标品:所木头味标品为5wt%α-蒎烯的乙醇溶液。
松香味标品:所述松香味标品为5wt%松香烯的乙醇溶液。
腐烂味标品:所述腐烂味标品为0.01wt%丁酸的乙醇溶液。
苯酚味标品:所述苯酚味标品为1wt%苯酚的乙醇溶液。
酸味标品:所述酸味标品为2wt%醋酸的乙醇溶液。
本发明中所述标样还可以是胺味标品和硫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汽油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芳香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脂肪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霉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动物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木头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松香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胺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汽油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芳香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脂肪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霉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动物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木头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松香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硫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芳香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脂肪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霉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动物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木头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松香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汽油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芳香味标品和脂肪味标品的混合物、芳香味标品和霉味标品的混合物、芳香味标品和动物味标品的混合物、芳香味标品和木头味标品的混合物、芳香味标品和松香味标品的混合物、芳香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芳香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芳香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脂肪味标品和霉味标品的混合物、脂肪味标品和动物味标品的混合物、脂肪味标品和木头味标品的混合物、脂肪味标品和松香味标品的混合物、脂肪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脂肪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脂肪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霉味标品和动物味标品的混合物、霉味标品和木头味标品的混合物、霉味标品和松香味标品的混合物、霉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霉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霉味标品和酸味标品标品的混合物、动物味标品和木头味标品的混合物、动物味标品和松香味标品的混合物、动物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动物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动物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木头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木头味标品和松香味标品的混合物、木头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木头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松香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松香味标品和腐烂味标品的混合物、松香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腐烂味标品和酸味标品的混合物、腐烂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酸味标品和苯酚味标品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标样还可以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各种组合,不限定是两者之间的混合物,也可以是三者、四者、五者等或者更多的标品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标品与标品之间的混合比例比做限定,但混合物中,任意两者的比例控制在3.5以下。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快速检测出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取待测汽车配件,采取吸附物收集异味气体、VDA270标准测试或者10L袋子法测试的方法收集得到异味气体;
2、采用电子鼻或者人鼻去对收集到的异味气体进行气味评价;
3、将气味评价结果和标样进行匹配,即可判断出异味源类别。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检验上述快速检测出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方法的方法,所述检验方法为采用GC-O-MS的方法对待测汽车配件进行异味源类别测试,具体测出异味源类别。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快速判断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标样,所述标样为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用于收集汽车配件的异味气体,所述右箱体用于检测汽车配件的异味气体;且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右箱体内设置有微量异味气体出口和气体收集口;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之间通过隔板连接,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透气薄膜。
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用于确认汽车配件的异味源类别,所述系统包含气味收集系统和气味检测系统;
所述气味收集系统收集汽车配件中的异味气体,并对所述异味气体进行气味评价;
所述气味检测系统根据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进行比较,判断出异味源类别。
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1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吸附物收集异味气体。
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1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气体容器收集异味气体。
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1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所述标样为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4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所述胺味标品为1wt%异丁胺的乙醇溶液。
实施方式6:实施方式4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所述硫味标品为0.01wt%二甲基二硫的乙醇溶液。
实施方式7: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快速判断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标样,所述标样为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实施方式8:实施方式1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采用人鼻或气味鼻来比较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
实施方式9:实施方式3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所述气体容器为玻璃瓶或泰德拉气袋。
实施方式10:本实施方式一种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用于收集汽车配件的异味气体,所述右箱体用于检测汽车配件的异味气体;且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右箱体内设置有微量异味气体出口和气体收集口。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用于确认汽车配件的异味源类别,所述系统包含气味收集系统和气味检测系统;
所述气味收集系统收集汽车配件中的异味气体,并对所述异味气体进行气味评价;
所述气味检测系统根据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进行比较,判断出异味源类别。
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吸附物收集异味气体,通过人鼻对收集到的异味气体进行气味评价,并和标样进行比较,判断出异味源类别。
所述吸附物为瓜环改性超支化壳聚糖。
所述瓜环改性超支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如下:
1、50g壳聚糖溶解于1000mL5%的醋酸水溶液并冷却至4℃。将5g NaNO2溶解于50mL水后滴加入上述壳聚糖溶液,0℃下反应9小时,加入浓NaOH水溶液至沉淀全部析出,过滤,并用甲醇和水洗涤多次,真空干燥得到的带有醛基端基的低分子量壳聚糖。低分子量壳聚糖经甲醇沉淀分级后的产物(Mw=2300,Mw/Mn=1.5,GPC/光散射法)溶解于0.1M醋酸(2mg/mL),10℃下搅拌1小时后滴加0.1M NaOH水溶液至pH为5.5。继续搅拌2小时后加入相当于醛基摩尔数1.0倍的NaCNBH3,10℃下反应24小时后再加入相同量的NaCNBH3,继续反应72小时。期间控制pH值不高于6.5。反应液用砂芯漏斗过滤,滤液用3倍甲醇沉淀,并用甲醇、水多次洗涤。洗涤后的产物40℃下真空干燥,得到超支化壳聚糖备用。
2、取100g超支化壳聚糖分散于200ml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放入冰箱中冷冻过夜,解冻后加入装有回流、搅拌的三颈反应瓶中,加入200ml异丙醇,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加入5ml,质量分数25%的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搅拌均匀,缓慢滴入环氧丙烷400ml,于60℃反应4h,反应停止后,用1:1的盐酸中和至pH=7,产物用丙酮沉淀过滤,用乙醇水溶液(体积比为8:2)多次洗涤后,再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改性超支化壳聚糖。
3、向反应器中加入瓜环、过硫酸铵、去离子水,搅拌,通入氮气,升温至80℃,反应2-3h,缓慢滴加步骤2中的改性超支化壳聚糖,滴加完毕后,80℃保温反应9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用乙醇洗涤3次后,在40℃减压干燥24h,得到瓜环改性超支化壳聚糖,密封保存;所述瓜环与所述过硫酸铵、所述超支化壳聚糖的摩尔比为1:3:15;所述瓜环与所述去离子水、所述丙酮的重量比为1:10:15。
采用吸附物来收集异味气体时,具体制备步骤为将待检测汽车配件和吸附物放置在密封袋中,放置48小时后,得到吸附有异味气体的吸附物,对所述附有异味气体的吸附物进行气味评价。
针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提供一种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之间通过隔板连接,且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透气薄膜。且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将密封袋放置在左箱体中,待密封袋中吸附物吸附待检测汽车配件48小时后,取出吸附物,然后打开加热装置,使得吸附物中吸附的异味气体解析,解析后的异味气体经透气薄膜进入到右箱体中,所述右箱体设置有微量异味气体出口和气体收集口,人鼻对微量异味气体出口出来的气体进行气味评价,并同时和标样进行比较,判断出异味源类别。从气体收集口出来的气体,用于GC-O-MS测试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坐靠垫。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采用VDA270标准测试。取50±5cm3样品放入1L玻璃瓶中。在80±2℃的烘箱中放置2小时后,取出冷却至60±5℃后,对其做气味评价。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某镀铬PC/ABS装饰条材料。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采用10L袋子法测试。取100mm×100mm样品放入10L Tedlar气袋,在65±2℃的烘箱中放置2小时后,开袋对其气味做评价。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仪表盘。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吸附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反应器中加入瓜环、过硫酸铵、去离子水,搅拌,通入氮气,升温至80℃,反应2-3h,缓慢滴加壳聚糖,滴加完毕后,80℃保温反应9h,停止反应,冷却至室温,用乙醇洗涤3次后,在40℃减压干燥24h,得到瓜环改性壳聚糖,密封保存;所述瓜环与所述过硫酸铵、所述壳聚糖的摩尔比为1:3:15;所述瓜环与所述去离子水、所述丙酮的重量比为1:10:1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吸附物为活性炭。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某镀铬PC/ABS装饰条材料。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仪表盘。
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橡胶备胎胎面材料。
实施例9: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橡胶备胎胎面材料。
实施例10: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汽车门内饰板。
实施例1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天窗遮阳板。
实施例1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汽车座椅的海绵。
实施例13: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仪表盘下面的骨架。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汽车用地毯。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待测汽车配件为方向盘。
气味种类
表1:常用于描述气味的词汇:
测试结果: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特征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而且在科技上的进步将形成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的原因而未被目前考虑的可能的等同物或子替换,且这些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被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用于确认汽车配件的异味源类别,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气味收集系统和气味检测系统;
所述气味收集系统收集汽车配件中的异味气体,并对所述异味气体进行气味评价;
所述气味检测系统根据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进行比较,判断出异味源类别。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吸附物收集异味气体。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收集系统通过气体容器收集异味气体。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样为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味标品为1wt%异丁胺的乙醇溶液。
6.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味标品为0.01wt%二甲基二硫的乙醇溶液。
7.一种可快速判断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标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样为胺味标品、硫味标品、汽油味标品、芳香味标品、脂肪味标品、霉味标品、动物味标品、木头味标品、松香味标品、腐烂味标品、苯酚味标品、酸味标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人鼻或气味鼻来比较所述异味气体的气味评价和标样。
9.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容器为玻璃瓶或泰德拉气袋。
10.一种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用于收集汽车配件的异味气体,所述右箱体用于检测汽车配件的异味气体;且所述左箱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右箱体内设置有微量异味气体出口和气体收集口。
CN201710398565.3A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Active CN106970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8565.3A CN106970185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8565.3A CN106970185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0185A true CN106970185A (zh) 2017-07-21
CN106970185B CN106970185B (zh) 2019-04-30

Family

ID=5932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8565.3A Active CN106970185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701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6328A (zh) * 2019-04-01 2020-10-13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车内气味源检测方法
CN112740033A (zh) * 2020-02-10 2021-04-30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121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嵌入式仿生嗅觉气味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02794085U (zh) * 2012-08-28 2013-03-13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检测装置
CN103776671A (zh) * 2014-01-06 2014-05-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纺织服装鱼腥味判定标准物质
CN104807904A (zh) * 2015-05-01 2015-07-29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检测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挥发物质单体气味的方法
CN106338568A (zh) * 2016-09-12 2017-01-18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汽车及汽车内饰气味物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0121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嵌入式仿生嗅觉气味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02794085U (zh) * 2012-08-28 2013-03-13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检测装置
CN103776671A (zh) * 2014-01-06 2014-05-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纺织服装鱼腥味判定标准物质
CN104807904A (zh) * 2015-05-01 2015-07-29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检测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挥发物质单体气味的方法
CN106338568A (zh) * 2016-09-12 2017-01-18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汽车及汽车内饰气味物质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6328A (zh) * 2019-04-01 2020-10-13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车内气味源检测方法
CN112740033A (zh) * 2020-02-10 2021-04-30 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材料气味评价参照样块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70185B (zh)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8568B (zh) 一种检测汽车及汽车内饰气味物质的方法
CN106905538B (zh) 一种含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37523B (zh) 一种检测乙酰甲胺磷的方法和试剂盒
Dickert et al. Synthetic receptors as sensor coatings for molecules and living cells
CN106970185A (zh) 一种可快速分辨汽车配件异味源类别的系统
CN110003887B (zh) 一种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检测土霉素的方法
CN101858897A (zh)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检测方法
CN106770496A (zh) 一种锌掺杂的三氧化二铁复合结构气敏元件的制备方法
CN114940902B (zh) 一种茉莉酸检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10483746B (zh) 一种新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金属离子识别和染料吸附中的应用
CN101806683B (zh) 烟草水分检测标准样品的制作及烘箱校准方法
CN106918569A (zh) 一种塑料零件质量监控方法
CN107748150A (zh) 利用氮掺杂碳量子点检测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方法
CN114755327A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中n,n’-乙撑双硬脂酰胺的定量分析方法
CN104407019B (zh) 一种基于dfa和simca模型的烟用包装纸品质判别方法
CN112341582A (zh) 一种检测水中钯离子的共价有机框架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76734A (zh) 基于荧光传感阵列的肉类新鲜度智能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9870559A (zh) 一种abs塑料再生料的鉴别方法
CN112782207A (zh) 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
CN115521781A (zh) 一种用于缩宫素检测高荧光性能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9980B (zh)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提取液及其细胞毒性测试方法
Sun et al. Determination of Parathion‐methyl in Vegetables by Fluorescent‐Labeled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
CN101477053B (zh) 一种生物化学品、食品、饲料中无机钴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9239000A (zh)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中冷凝组分定性定量测试方法
CN112679747B (zh) 检测烷基间苯二酚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