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2250B -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2250B
CN106962250B CN201710195580.8A CN201710195580A CN106962250B CN 106962250 B CN106962250 B CN 106962250B CN 201710195580 A CN201710195580 A CN 201710195580A CN 106962250 B CN106962250 B CN 106962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illar
reef
disk
reef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55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62250A (zh
Inventor
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955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2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2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2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62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2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礁,包括混凝土支柱和若干个混凝土礁盘,其中,由混凝土支柱的顶端至底端上其截面尺寸逐渐增大,各混凝土礁盘的中心贯穿设置有与混凝土支柱配合设置的套接孔,各混凝土礁盘依次间隔设置并且通过各自套接孔套接至混凝土支柱上。使用时先安放混凝土支柱,再将各混凝土礁盘由混凝土支柱的顶端依次安放;运输时可将每套为一单元运输,或者将相同散件一起运输,并在每层散件之间放置垫木防颠簸磕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过程简单以及便于运输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礁采用以城市建筑垃圾为原料进行再生发泡而形成的再生发泡混凝土制作,达到废物利用节省现有资源的效果,造价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背景技术
伴随着既社会经济技术以及当代高科技的发展,当代建筑业可谓是如火如荼,许多老旧的建筑物逐渐被崭新的高楼大厦取代,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加速更新换代,许多老旧建筑拆除时产生的大量垃圾无处堆放,因此对城市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当务之急应该利用现有科技将现有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这样既能够节省资源又能够对环境进行美化。
与此同等重要的需要被解决的问题还有海洋生态问题,近些年由于各国争相发展工业,对海洋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污染排放,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型轮渡等都或多或少的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利影响,据调查,初步估算,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珊瑚礁面积减少约80%,珊瑚礁生态系统已出现退化迹象,剩余珊瑚礁处于健康和非健康状态的各占50%。针对珊瑚的生存现状,国家鼓励民众对珊瑚的人工养殖,以便用于对对浅海或者淡水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增加珊瑚礁的面积。
现有的养殖珊瑚用礁体多为带有多孔洞的石头或者耗费人力物力专门制造的混凝土礁体,少数为海底捞出的礁体,综合造价成本高昂,其安装过程较复杂,产品不便于运输。
中国专利CN100493340公开了一种抵御海胆捕食的人工藻礁,包括礁体,所述礁体是由若干个礁盘叠加制成的立体构造物,礁盘周边边缘部位的剖面形状类似锯齿状;礁体为钢筋混凝土制作。然而,上述礁体层叠一起,使得礁体的可使用面积受到限制。
中国专利公开了CN101391902A一种由废旧混凝土制作的发泡混凝土,由胶凝浆体和泡沫混合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浆体中含有废旧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后形成的再生混凝土骨料、水泥和水。而且,还公开了作为建筑填充材料的应用、作为路基或者桥基填充材料的应用、作为矿山坑道填充材料的应用、作为道路抢险材料的应用、作为管基填充材料的应用、作为墙体构筑材料的应用、作为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作为隔音材料的应用。然而,其并没有披露其在海洋养殖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过程简单且便于运输的人工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礁,包括混凝土支柱和若干个混凝土礁盘,其中,由所述混凝土支柱的顶端至底端上其截面尺寸逐渐增大,各所述混凝土礁盘的中心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混凝土支柱配合设置的套接孔,各所述混凝土礁盘依次间隔设置并且通过各自所述套接孔套接至所述混凝土支柱上。
优选的,沿所述混凝土支柱的顶端至底端方向上各所述混凝土礁盘的直径依次增大。
优选的,各混凝土礁盘均设置有向外侧上方弯折形成的边缘部。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柱为中空杆,且所述混凝土支柱的底端设置有插接开口,且所述插接开口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混凝土支柱顶端的截面尺寸。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柱为圆筒杆,其壁厚为3-8cm,其顶端的外直径为12-18cm,其底端的外直径为28-35cm。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柱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吊装孔。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柱与所述混凝土礁盘均采用以城市建筑垃圾为原料进行再生发泡而形成的再生发泡混凝土制作。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礁盘靠近所述套接孔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套接孔连通并且贯穿所述混凝土礁盘的底部设置;
所述混凝土支柱对应于各所述混凝土礁盘的部位设置有安装孔,且所述人工礁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并且与所述套接孔配合设置的固定杆。
优选的,各所述混凝土礁盘中有多个所述安装槽,各所述安装槽沿所述套接孔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混凝土支柱对应于每个所述混凝土礁盘的部位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与相应各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杆设为多个,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安装孔上。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柱的表面和混凝土礁盘的表面均设置为多空洞粗糙表面;所述混凝土支柱顶部设置有弧形端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礁,包括混凝土支柱和若干个混凝土礁盘,且混凝土支柱的顶端至底端上其截面尺寸逐渐增大,使用时先安放混凝土支柱,再将各混凝土礁盘由混凝土支柱的顶端依次安放;运输时可将每套为一单元运输,或者将相同散件一起运输,并在每层散件之间放置垫木防颠簸磕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过程简单以及便于运输的优点。
(2)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礁,采用以城市建筑垃圾为原料进行再生发泡而形成的再生发泡混凝土制作,达到废物利用节省现有资源的效果,造价低廉。
(3)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礁,混凝土支柱底部设置有插接开口,可以将插接开口套接在另一套混凝土支柱的顶端,达到多套人工礁盘组合使用的效果。
(4)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礁,所述混凝土礁盘上设置有安装槽,混凝土支柱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时先将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至安装孔上,再各混凝土礁盘由混凝土支柱的顶端依次安放,并将固定杆的另一端放置于安装槽中,从而起到固定混凝土礁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人工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人工礁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3为将图1中人工礁的每套为一单元运输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将图1中人工礁进行散件运输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人工礁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混凝土支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礁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礁包括混凝土支柱1和5个混凝土礁盘2,其中,由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顶端至底端上其截面尺寸逐渐增大,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中心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混凝土支柱1配合设置的套接孔21,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依次间隔设置并且通过各自所述套接孔21套接至所述混凝土支柱1上;沿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顶端至底端方向上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直径依次增大;各混凝土礁盘2均设置有向外侧上方弯折形成的边缘部22;所述混凝土支柱1为中空杆,且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底端设置有插接开口11,且所述插接开口11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混凝土支柱1顶端的截面尺寸;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吊装孔12。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支柱1为圆筒杆,其壁厚为3-8cm,其顶端的外直径为12-18cm,其底端的外直径为28-35cm;所述混凝土支柱1与所述混凝土礁盘2均采用以城市建筑垃圾为原料进行再生发泡而形成的再生发泡混凝土制作;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表面和混凝土礁盘2的表面均设置为多空洞粗糙表面;所述混凝土支柱1顶部设置有弧形端角。
如图2所示,使用时先安放混凝土支柱,再将各混凝土礁盘由混凝土支柱的顶端依次安放;如图3所示运输时可将每套为一单元运输;或者,如图4所示,将相同散件一起运输,并在每层散件之间放置垫木防颠簸磕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人工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过程简单以及便于运输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柱和礁盘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变化,根据具体的水产养殖需求制作不同直径的模块,比如北方室内养殖田螺、河蚌等,这就不需要向海洋使用的礁盘那么大,根据实际养殖场地,礁盘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礁盘的层数也可以减少或增加。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与本实施例1提供的人工礁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人工礁区别在于:所述混凝土礁盘2靠近所述套接孔21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与所述套接孔21连通并且贯穿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底部设置;所述混凝土支柱1对应于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部位设置有安装孔13,且所述人工礁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孔13螺纹连接并且与所述套接孔21配合设置的固定杆3。
混凝土支柱与人工礁盘均采用再生发泡混凝土制作,模具为玻璃纤维,使得本发明强度高、造价低廉且做到了废物利用节省资源;通过对所述混凝土支柱7与人工礁盘进行抗高盐分海水侵蚀实验,使得本发明能够在海底高盐分环境下仍能够正常使用;所述混凝土支柱7与人工礁盘外表面均设置为多空洞粗糙表面,越粗糙越适合水生物种如珊瑚水草贝类着床,使得本发明更加适用于珊瑚的依附生长;通过所述混凝土支柱7顶端为弧形,使插接套口9能够方便的套接在混凝土支柱7顶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支柱(1)和若干个混凝土礁盘(2),其中,由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顶端至底端上其截面尺寸逐渐增大,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中心贯穿设置有与所述混凝土支柱(1)配合设置的套接孔(21),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依次间隔设置并且通过各自所述套接孔(21)套接至所述混凝土支柱(1)上,
所述混凝土支柱(1)为中空杆,且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底端设置有插接开口(11),且所述插接开口(11)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混凝土支柱(1)顶端的截面尺寸,
所述混凝土支柱(1)与所述混凝土礁盘(2)均采用以城市建筑垃圾为原料进行再生发泡而形成的再生发泡混凝土制作,
所述混凝土礁盘(2)靠近所述套接孔(21)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槽(23),所述安装槽(23)与所述套接孔(21)连通并且贯穿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底部设置;
所述混凝土支柱(1)对应于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部位设置有安装孔(13),且所述人工礁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孔(13)螺纹连接并且与所述套接孔(21)配合设置的固定杆(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顶端至底端方向上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直径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其特征在于:各混凝土礁盘(2)均设置有向外侧上方弯折形成的边缘部(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柱(1)为圆筒杆,其壁厚为3-8cm,其顶端的外直径为12-18cm,其底端的外直径为28-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吊装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混凝土礁盘(2)中有多个所述安装槽(23),各所述安装槽(23)沿所述套接孔(21)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混凝土支柱(1)对应于每个所述混凝土礁盘(2)的部位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3),与相应各所述安装槽(2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杆(3)设为多个,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安装孔(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柱(1)的表面和混凝土礁盘(2)的表面均设置为多空洞粗糙表面;所述混凝土支柱(1)顶部设置有弧形端角。
CN201710195580.8A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Active CN106962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5580.8A CN106962250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5580.8A CN106962250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2250A CN106962250A (zh) 2017-07-21
CN106962250B true CN106962250B (zh) 2019-11-15

Family

ID=5933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5580.8A Active CN106962250B (zh) 2017-03-29 2017-03-29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2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1958A (zh) * 2021-11-25 2022-02-18 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烟台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烟台市海洋捕捞增殖管理站) 一种深远海鲍鱼养殖方法
CN114731977A (zh) * 2022-03-15 2022-07-1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塔式分层型人工珊瑚礁及其构建方法
CN116746529B (zh) * 2023-06-26 2024-01-05 广州陆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梯形人工鱼礁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37082A1 (fr) * 1995-07-24 1997-01-31 Marinaro Jean Yves Dispositif de recif artificiel destine a creer un habitat pour les populations de poissons
CN101627735A (zh) * 2009-07-24 2010-01-2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
KR20130118440A (ko) * 2012-04-20 2013-10-30 일진개발(주) 조립식 친환경 인공 어초 구조물
CN103882831A (zh) * 2014-01-27 2014-06-25 王晓进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建造礁盘人工岛的方法
CN204409262U (zh) * 2015-01-14 2015-06-24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依靠风力供电的分层式人工礁体
CN106242614A (zh) * 2016-07-28 2016-12-21 浙江大学 利用建筑垃圾细粉开发超轻泡沫混凝土的方法
CN205922486U (zh) * 2016-07-21 2017-02-08 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三棱锥形人工鱼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37082A1 (fr) * 1995-07-24 1997-01-31 Marinaro Jean Yves Dispositif de recif artificiel destine a creer un habitat pour les populations de poissons
CN101627735A (zh) * 2009-07-24 2010-01-2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浅海底播增养殖的多层组合式海珍礁
KR20130118440A (ko) * 2012-04-20 2013-10-30 일진개발(주) 조립식 친환경 인공 어초 구조물
CN103882831A (zh) * 2014-01-27 2014-06-25 王晓进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建造礁盘人工岛的方法
CN204409262U (zh) * 2015-01-14 2015-06-24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依靠风力供电的分层式人工礁体
CN205922486U (zh) * 2016-07-21 2017-02-08 深圳市绿志新型建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三棱锥形人工鱼礁
CN106242614A (zh) * 2016-07-28 2016-12-21 浙江大学 利用建筑垃圾细粉开发超轻泡沫混凝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2250A (zh) 2017-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2250B (zh) 一种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制造的人工礁盘
CN109169459A (zh) 一种生态友好型人工拟态珊瑚礁体
CN105660475B (zh) 一种适用于珊瑚礁生态修复的玄武岩纤维网格结构
CN104003669A (zh) 使用碳酸钙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10606715B (zh) 一种网格状混凝土人工珊瑚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3820546U (zh) 一种利用改良河道底泥作为幼苗生长基质的生态浮床
US7997231B2 (en) Composition suitable for aquatic habitat repair, replacement and/or enhancement
CN103232115A (zh) 一种基于碳素纤维的多功能圈养式浮岛
JP2006223297A (ja) 海草付着のためのセメント系硬化体の表面処理工法、網体に袋詰めした多孔質材料の水中暴露によるイカダ工法、吊り込み工法、マット工法、およびこれらの工法を用いた藻場および人工漁礁による魚介類の生息環境保全工法
CN109699548A (zh) 一种用于珊瑚礁生态修复的复合混凝土材质人工生态礁体
CN210133937U (zh) 一种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用便携式浮床
Ceccarelli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central Italy in the roman period: the amphora workshop of Montelabate in Umbria
Georgiev et al. The potential role of cattail-reinforced clay plaster in sustainable building.
CN209669788U (zh) 一种装配式人工鱼礁
JP4367773B2 (ja) 藻場造成方法
CN112219713B (zh) 一种装配式紫菜育苗基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29113B (zh) 碱激发人造鱼礁、采用的单球模具及单球的制备方法
Jakubovskis et al. Bio-colonization layered concrete panel for greening vertical surfaces: A field study
CN103250664A (zh) 一种鱼礁结构
CN207519431U (zh) 一种适合于软土地基的人工鱼礁结构
CN205492135U (zh) 一种三棱柱型钢渣混凝土人工鱼礁
CN109179921A (zh) 一种基于园林废弃物利用的多功能生态浮岛
CN112299780B (zh) 一种装配式贝壳固定板、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12210190A (ja) 人工漁礁の製造方法
DE102022111488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alciumcarbonat-Materialien oder Calciumcarbonat-enthaltenden Materiali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