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3791B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3791B
CN106953791B CN201611089972.8A CN201611089972A CN106953791B CN 106953791 B CN106953791 B CN 106953791B CN 201611089972 A CN201611089972 A CN 201611089972A CN 106953791 B CN106953791 B CN 106953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ime
sending
browse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99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3791A (zh
Inventor
周豪杰
李其
李辉
许卫杰
陈轶闻
刘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899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3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3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3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for tracking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将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后,获取预设时长内该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根据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及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浏览;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提高信息被用户点击,即信息浏览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随之出现了信息曝光率低的问题。
通常,运营方为了使得信息能尽量快的让用户知道,一般是采用将信息主动发送给用户的方式,这样可以让用户能够及时获取各类有用的资讯。
现有技术中,信息发送通常是采用一次性发送的方式。例如,一次性对用户名单里的所有用户发送信息。然而,这种方式下,一旦出现发送失败或者发送的信息在失效前没有被用户浏览,就会导致该信息的曝光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信息曝光率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将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后,获取预设时长内该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
根据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及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浏览;
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及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包括:
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
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
可选的,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刻;
则,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失效时刻;
若是,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可选的,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长;
则,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具体包括:
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该信息的失效时长,计算得出失效时刻;
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所述失效时刻;
若是,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可选的,在所述信息发送的方式为消息盒子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
则,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包括:
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可选的,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PUSH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其中,所述应用为:接收PUSH方式发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
则,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包括:
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可选的,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CARD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预设字段;其中,所述预设字段为CARD方式下表示信息是否被浏览的字段;
则,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预设字段是否表示信息被浏览;
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可选的,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具体包括:
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后,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可选的,所述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区别于前次的发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使得该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浏览到。
可选的,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具体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发送包含该信息的短信;
或者,
向所述目标用户的邮箱发送包含该信息的邮件。
可选的,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消息盒子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PUSH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PUSH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CARD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PUSH。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在将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后,获取预设时长内该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
判断单元,根据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及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浏览;
发送单元,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
第二判断子单元,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发送时间数据和所述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
可选的,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刻;
则,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失效判断子单元,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失效时刻;
失效确定子单元,在该当前时刻晚于所述失效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可选的,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长;
则,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计算子单元,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该信息的失效时长,计算得出失效时刻;
失效判断子单元,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所述失效时刻;
失效确定子单元,在该当前时刻晚于所述失效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可选的,在所述信息发送的方式为消息盒子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
则,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不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可选的,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PUSH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其中,所述应用为:接收PUSH方式发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
则,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不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可选的,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CARD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预设字段;其中,所述预设字段为CARD方式下表示信息是否被浏览的字段;
则,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预设字段是否表示信息被浏览;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述预设字段表示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具体包括:
发送子单元,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后,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中,所述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区别于前次的发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使得该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浏览到。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具体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发送包含该信息的短信;
或者,
第二发送子单元,向所述目标用户的邮箱发送包含该信息的邮件。
可选的,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消息盒子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PUSH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PUSH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CARD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PUSH。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发送系统在发送信息给目标用户后,还可以接收所述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并且,所述信息发送系统中的分析模块可以通过对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及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的信息是否被浏览;在确定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可以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如此,可以提高信息被用户浏览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实现信息发送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中消息盒子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PUSH信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中CARD信息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220具体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发送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实现信息发送系统架构图,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的信息发送系统11,以及目标用户所持有的客户端12,在所述信息发送系统11中还包括有一个分析模块13。
所述信息发送系统11可以是一个应用服务器,用于向目标用户发送信息。例如,某应用推出一个新的业务时,为了推广该业务,所述应用对应的信息发送系统11通常会将该业务的信息直接发送给目标。
所述信息发送系统11中通常可以维护有一个名单池,该名单池中记录有若干的用户账户。通常,用户在第一次使用某个应用时,会选择注册账户;在注册成功后,就会生成一个唯一对应该用户的账户。所以,信息发送系统11往往可以根据用户账户来构建一个名单池。也就是说,信息发送系统11可以将待发送的信息发送给名单池中的每一个用户账户。通常,用户账户可以绑定有至少一个的客户端;所以,信息发送系统11向目标用户发送信息,其实是向目标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发送信息。例如,用户A绑定了手机和平板,则信息发送系统11都会向用户A的手机、平板发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用户可以是指所述目标用户的账户中绑定的客户端。
具体地,客户端12可以是安装有应用的终端,例如苹果的IOS系统中安装的移动应用(App)、Google的Android系统中安装的应用或微软的Windows/WindowsPhone系统中安装的应用。结合安装的应用,客户端12可以与信息发送系统11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客户端12与信息发送系统11之间还新增了一条反馈链路14。客户端12可以通过所述反馈链路14向信息发送系统11进行数据反馈。
相对应的,所述信息发送系统11中的分析模块,可以用于根据客户端12反馈的数据判断发送给用户的信息是否被浏览。
以下介绍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信息发送的应用场景:
1:在以消息盒子这种信息发送方式的场景中,
在信息以消息盒子的方式发送给用户时,如果信息发送成功,则该信息可以是存放在客户端上应用的消息盒子中。所述消息盒子一般是客户端上应用提供的一个存放信息的空间。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中消息盒子的示意图。在(a)所示的支付宝钱包应用界面,在接收到信息发送系统发送的信息后,不会直接展示给用户;而是先存储消息盒子中,即界面右下角的图标“消息”中。一般的在消息盒子的图标上还可以显示有用户未查看的信息条数。在用户点击了(a)中图标“消息”后,就可以进入(b)所示的消息中心,在消息中心中显示的即为历史接收到的信息。利用消息盒子可以便于用户管理信息发送系统发送的信息。
2:在以PUSH这种信息发送方式的场景中,
在信息是以PUSH的方式发送给用户时,如果信息发送成功,则该信息可以是显示在客户端的通知栏中。所述PUSH与上述消息盒子不同之处在于,消息盒子是需要基于应用的,信息是发送到应用中的;而PUSH方式下信息可以是发送到客户端的通知栏中的。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PUSH信息的示意图。客户端在接收到信息发送系统发送的信息后,可以是存放在操作系统的通知栏中的,用户可以进入通知栏中查看具体的信息。通常,用户对某个信息感兴趣时,会点击该信息,从而打开客户端中安装的该信息对应的应用。例如,用户点击“亲!支付宝推出车生活,可以为您爱车提供各种服务,期待您的使用”后,客户端会自动地打开支付钱包应用,并跳转到该信息指定的页面中,供用户浏览。
3:在以CARD这种信息发送方式的场景中,
在信息是以CARD的方式发送给用户时,如果信息发送成功,则该信息可以是显示在客户端上应用中用于展示信息的展示位。
如图4所述为本申请提供的CARD信息的示意图。用户在打开应用后,可以在展示位106中,显示信息发送系统发送的信息。本例子中展示位是位于同一个区域的。用户可以通过左右滑动的方式来控制客户端显示不同的信息。
在其它的一些例子中,展示位还可以是是位于不同区域的,相互明显区分的。用户在客户端上浏览信息,可以通过上下滑动查看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信息是显示在不同的展示位中的。上述所举的例子仅是针对展示位显示形式的示例,在具体实施例中展示位还可以是以其它形式显示的,例如同一个区域内上下滑动等。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CARD与上述消息盒子、PUSH不同之处在于,CARD的方式中,具有一个表示信息是否被浏览的预设字段;而消息盒子、PUSH中则没有。
通常,客户端接收到CARD方式的信息后,并不一定会立即展示。如图4所示,由于区域106中存在有5个展示位,但是只能显示1个展示位,所以只有在用户浏览到对应展示位时,客户端才会渲染该展示位并显示该展示位中的信息。如图4中由于此时显示展示位中“美食广场”,所以会记录下“美食广场”被浏览的预设字段。如果用户向左滑动后,显示了第二个展示位,那么可以将该第二个展示位中的信息记录下被浏览的预设字段。对于未展示的信息,默认地设置为未被浏览的预设字段。
以下集合图5所示的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加以说明,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在将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后,获取预设时长内该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
本实施例中,目标用户在接收到发送系统发送的信息之后,可以向信息发送系统反馈用户使用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发送给用户后,用户不一定会很快去查看,判断用户是否查看信息需要给用户一段预设时长。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客户端就可以采集用户使用数据。
所述预设时长可以是人为设置的一个经验值。例如1天,即信息发送系统在将信息发送给用户后,以发送的时间为准,在1天后获取用户客户端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
具体地,客户端中预先进行了日志埋点,之后通过客户端的日志采集模块采集用户使用数据,并统一反馈至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日志可以用于记录用户的操作。而日志埋点为在日志原本的功能逻辑中添加一些特殊的功能。具体地,可以是通过日志采集接口,在日志中进行配置。
步骤220:根据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及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浏览。
本实施例中,信息发送系统将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时,所述信息发送系统中会记录有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
所述信息发送时刻可以表示信息发出的时刻;
所述失效时间数据用于表示信息的有效时间。通常,信息失效后,用户就无法进行点击浏览了。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步骤220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21: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
步骤222: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失效时间数据可以为失效时刻或失效时长,区别之处在于,失效时刻是一个时间点如13点整,而失效时长是一段时间如3小时。
1、针对所述失效时间数据可以为失效时刻;
则,所述步骤221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失效时刻;
若是,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举例说明,假设目标用户反馈的失效时刻为13点;如果当前时刻不晚于13点,则说明所述信息还未失效,则无需处理,流程结束;如果当前时刻晚于13点,则说明所述信息已经失效,进而可以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2、针对所述失效时间数据可以为失效时长;
则,所述步骤221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具体包括:
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该信息的失效时长,计算得出失效时刻;
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所述失效时刻;
若是,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举例说明,假设目标用户反馈的失效时长为6小时;信息发送时刻为13点;那么可以计算得出失效时刻为13+6=19点;而判断过程与前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消息盒子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可以为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
则,所述步骤222中,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可以包括:
A1: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A2: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该实施例是结合前述消息盒子的应用场景,
通常,用户发现有新信息后,可以点击进入消息盒子内进行查看,所以本实施例中,可以以用户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视为用户浏览信息的时刻。数据采集模块可以监控用户是否点击消息盒子,并一直更新用户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如此,在客户端向信息发送系统反馈数据时,即反馈所述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和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
在确定信息未失效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判断该信息是否已经被用户点击:如果所述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晚于所述信息发送时刻,则可以视为用户已经查看了该信息,流程结束。
如果所述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不晚于所述信息发送时刻,说明在信息发送后用户都没有打开过消息盒子,则显然用户还没有查看该信息,所以可以确定该信息未被曝光。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PUSH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可以为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其中,所述应用为:接收PUSH方式发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
则,所述步骤222中,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可以包括:
B1: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B2: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该实施例是结合前述PUSH的应用场景,由于PUSH方式下信息可以是发送到客户端的通知栏中的;如果用户触发(如点击)了通知栏中的信息,则会打开该信息对应的应用;所以,本实施例中,以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视为用户查看信息的时刻。
在确定信息未失效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判断该信息是否已经被用户点击:如果所述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晚于所述信息发送时刻,则可以视为用户已经查看了该信息,流程结束。
如果所述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不晚于所述信息发送时刻,说明在信息发送后用户都没有打开过应用,则显然用户还没有查看该信息,所以可以确定该信息未被曝光。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CARD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可以为预设字段;其中,所述预设字段为CARD方式下表示信息是否被浏览的字段;
则,所述步骤222中,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包括:
C1:判断所述预设字段是否表示信息被浏览;
C3: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该实施例是结合前述CARD的应用场景,由于CARD具有一个表示信息是否被浏览的预设字段,所以,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预设字段判断信息是否被用户查看。
在确定信息未失效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判断该信息是否已经被浏览:如果预设字段card_gmt表示信息已被浏览如card_gmt=1,则流程结束;
如果预设字段card_gmt表示信息未被浏览如card_gmt=0,则可以确定该信息未被浏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也可以是目标用户反馈的。即,目标用户除了反馈用户使用数据外,还可以反馈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
例如,信息发送系统向目标用户发送的信息,该信息还可以携带有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客户端在接收到该信息后,数据采集模块可以获取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以及采集用户使用数据。
步骤230: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了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信息发送系统就可以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给用户。
具体地,可以是立即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给用户;
也可以是: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后,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通过本实施例,信息发送系统在发送信息给目标用户后,还可以接收所述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并且,所述信息发送系统中的分析模块可以通过对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及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的信息是否被浏览;在确定发送给所述目标用户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可以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如此,可以提高信息被用户浏览的几率。
在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区别于前次的发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使得该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浏览到。
本实施例中,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消息盒子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PUSH和/或CARD;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PUSH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CARD;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CARD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PUSH。
本实施例中,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发送包含该信息的短信。
通常,用户注册账户时,需要绑定手机号,所以信息发送系统可以直接向目标用户的手机发送包含该信息的短信。由于短信在客户端中的优先级较高,接收到短信后,可以立即提示用户进行查看,所以提高了信息被用户浏览的几率。
其它实施例中,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的邮箱发送包含该信息的邮件。
类似的,用户注册账户时,还可能绑定邮箱,所以信息发送系统可以直接向目标用户的邮箱发送包含该信息的邮件。如此,也可以提高了信息被用户浏览的几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次数达到预设数量时,还可以更换发送方式后,再次向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例如,使用PUSH方式发送信息未被浏览的次数达到3次(预设数据),则可以更换发送方式,例如以CARD方式再次向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如此,通过不同的发送方式,提高信息被用户浏览的几率。
与前述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的实施例。
本申请信息发送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终端。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信息发送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7所示的处理器、网络接口、内存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根据该信息发送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装置的模块图,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10、判断单元320和发送单元330。
其中,获取单元310,在将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后,获取预设时长内该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
判断单元320,根据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以及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浏览;
发送单元330,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判断单元320,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根据所述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
第二判断子单元,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发送时间数据和所述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消息是否被浏览。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刻;
则,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失效判断子单元,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所述失效时刻;
失效确定子单元,在该当前时刻晚于所述失效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长;
则,所述第一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计算子单元,根据所述发送时刻和所述失效时长,计算得出失效时刻;
失效判断子单元,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所述失效时刻;
失效确定子单元,在该当前时刻晚于所述失效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信息发送的方式为消息盒子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
则,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判断所述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是否晚于所述信息发送时刻;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述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不晚于所述信息发送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PUSH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其中,所述应用为:接收PUSH方式发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
则,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是否晚于所述信息发送时刻;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述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不晚于所述信息发送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CARD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预设字段;其中,所述预设字段为CARD方式下表示信息是否被浏览的字段;
则,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预设字段是否表示信息被浏览;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述预设字段表示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330,具体包括:
发送子单元,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后,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中,所述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区别于前次的发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使得该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浏览到。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单元330,具体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发送包含该信息的短信;
或者,
第二发送子单元,向所述目标用户的邮箱发送包含该信息的邮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消息盒子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PUSH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PUSH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CARD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PUSH。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将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后,获取预设时长内该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
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
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被浏览;
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刻;
则,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具体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失效时刻;
若是,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长;
则,根据该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具体包括:
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该信息的失效时长,计算得出失效时刻;
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所述失效时刻;
若是,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发送的方式为消息盒子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
则,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包括:
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PUSH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其中,所述应用为:接收PUSH方式发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
则,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包括:
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CARD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预设字段;其中,所述预设字段为CARD方式下表示信息是否被浏览的字段;
则,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被浏览,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预设字段是否表示信息被浏览;
若否,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具体包括:
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后,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区别于前次的发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使得该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浏览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具体包括:
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发送包含该信息的短信;
或者,
向所述目标用户的邮箱发送包含该信息的邮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消息盒子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PUSH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PUSH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CARD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PUSH。
11.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在将信息发送给目标用户后,获取预设时长内该目标用户反馈的用户使用数据;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信息的失效时间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失效,并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所述用户使用数据判断所述信息是否被浏览;
发送单元,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刻;
则,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失效判断子单元,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失效时刻;
失效确定子单元,在该当前时刻晚于所述失效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效时间数据为失效时长;
则,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计算子单元,根据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和该信息的失效时长,计算得出失效时刻;
失效判断子单元,获取当前时刻,判断该当前时刻是否晚于所述失效时刻;
失效确定子单元,在该当前时刻晚于所述失效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述信息失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息发送的方式为消息盒子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
则,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在所述信息失效的情况下,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消息盒子的时刻不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PUSH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其中,所述应用为:接收PUSH方式发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
则,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判断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是否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反馈的最近一次打开应用的时刻不晚于该信息的信息发送时刻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信息的方式为CARD的情况下,所述用户使用数据为预设字段;其中,所述预设字段为CARD方式下表示信息是否被浏览的字段;
则,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浏览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预设字段是否表示信息被浏览;
浏览确定子单元,在所述预设字段表示信息未被浏览的情况下,确定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包括:
发送子单元,在所发送的信息未被浏览后,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中,所述再次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区别于前次的发送方式,向所述目标用户发送该信息,以使得该信息更容易被用户浏览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发送子单元,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手机发送包含该信息的短信;
或者,
第二发送子单元,向所述目标用户的邮箱发送包含该信息的邮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消息盒子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PUSH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PUSH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CARD;
或者,
在前次的发送方式为CARD时,再次的发送方式是消息盒子和/或PUSH。
CN201611089972.8A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953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9972.8A CN106953791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89972.8A CN106953791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3791A CN106953791A (zh) 2017-07-14
CN106953791B true CN106953791B (zh) 2021-01-26

Family

ID=59465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9972.8A Active CN106953791B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3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04667B (zh) * 2022-10-11 2023-07-21 广东欣农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712B (zh) * 2006-12-15 2011-09-1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达方法
CN102685034A (zh) * 2012-06-12 2012-09-19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针对即时通信消息进行提醒的方法及客户端
CN105323147B (zh) * 2014-08-01 2019-05-07 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群消息阅读反馈方法及其服务器和客户端装置
CN105871963B (zh) * 2015-01-23 2020-05-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操作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30072B (zh) * 2015-11-11 2019-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推送消息转发对象的选择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CN105634915A (zh) * 2015-12-11 2016-06-01 中青冠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通知、公告、重要信息发布的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3791A (zh) 2017-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141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message notification timing based on geographic location
US9098856B2 (en) Platform for delivery of heavy content to a user
US9936330B2 (en) Methods for exchanging data amongst mobile applications using superlinks
US95599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information in an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CN106878148B (zh) 一种处理电子邮件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032473A1 (en) Estimating potential message viewing rates of tweets
US2018015280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message notification based on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time
WO2012047676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ghost profile for a social network
US20200380199A1 (e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ynamic content
WO2014051866A1 (en) Calculating unique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users performing an action on a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object
US20160269340A1 (en) Message notification system
US9866454B2 (en) Generating anonymous data from web data
US10643239B2 (en) Monitoring an application on a processing device and generating rewards
US11509610B2 (en) Real-time messaging platform with enhanced privacy
KR20160105019A (ko) Sns 통합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WO20141768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information in an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US20120239741A1 (en) Inducement server, user inducement system and user inducement method
CN106953791B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5086194B (zh) 云应用的数据传输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203915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8073638B (zh) 数据诊断方法及装置
JP5169173B2 (ja)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方法および情報配信用プログラム
CN109889584B (zh) 运营方案推送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
US11182831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ntargeting users of an online service for advertising
CN106162540A (zh) 基于位置的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388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