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41774A -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1774A
CN106941774A CN201710273413.0A CN201710273413A CN106941774A CN 106941774 A CN106941774 A CN 106941774A CN 201710273413 A CN201710273413 A CN 201710273413A CN 106941774 A CN106941774 A CN 106941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ixedly connected
movable plate
hole
electronic produ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34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丽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734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17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1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1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81Filters; Lou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所述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包括壳体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右侧的进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盖板装置、收容于所述盖板装置内的降温装置、位于所述降温装置左侧的支撑装置。本发明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能够对较高温度的电子产品进行集体降温,降温效率高,并且降温的效果理想,同时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封闭环境下依然可以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的性能不断的增强,其内部元器件的产热量也越来越多,因此,电子产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降温,以便防止电子产品损坏。现有的电子产品在温度较高时的降温方式主要是将其放置在通风处,并且停止使用,该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不理想,并且散热效率低,同时受环境的影响,在封闭环境下无法进行散热作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所述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包括壳体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右侧的进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盖板装置、收容于所述盖板装置内的降温装置、位于所述降温装置左侧的支撑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一阀门,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风机、第二阀门,所述盖板装置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下方左右两侧的摩擦块、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架,所述降温装置包括隔板、设置于所述隔板上的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隔板右侧的第二海绵块,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过滤网、位于所述移动板上方的集中块、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左右两侧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之间的限定杆。
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出气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进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摩擦块设有两个,所述摩擦块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述隔板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海绵块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的左端与所述隔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方。
所述移动板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右表面与所述隔板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内且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集中块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左侧,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能够对较高温度的电子产品进行集中降温,降温效率高,并且降温的效果理想,同时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封闭环境下依然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包括壳体装置1、位于所述壳体装置1右侧的进气装置2、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1上的盖板装置3、收容于所述盖板装置3内的降温装置4、位于所述降温装置4左侧的支撑装置5。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装置1包括壳体11、位于所述壳体11左侧的出气管12、设置于所述出气管12上的第一阀门13。所述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壳体1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壳体1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111、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12呈圆形且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气管12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12且与所述壳体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出气管12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13用于控制所述出气管12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装置2包括进气管21、设置于所述进气管21上的风机22、第二阀门23。所述进气管21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21的内部与所述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2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所述风机22提供电能,所述风机2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风机22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阀门23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21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装置3包括盖板31、位于所述盖板31下方左右两侧的摩擦块32、位于所述盖板31上方的握持架33。所述盖板31呈长方体,所述盖板31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盖板31的侧面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摩擦块3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3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摩擦块32呈长方体,所述摩擦块32的上端与所述盖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32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上,所述摩擦块32采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摩擦块32与所述壳体11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进而可以使得盖板31稳定的收容于壳体11内。所述握持架33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握持架33的两端与所述盖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
如图1所示,所述降温装置4包括隔板41、设置于所述隔板41上的第一海绵块42、位于所述隔板41右侧的第二海绵块43。所述隔板4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隔板41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41将所述壳体11内的空间分成左右两部分,所述隔板41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411,所述第三通孔411呈方形。所述第一海绵块4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42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411内且与所述隔板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4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海绵块43的左端与所述隔板4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43的右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43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42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移动板51、设置于所述移动板51上的过滤网52、位于所述移动板51上方的集中块53、位于所述移动板51下方左右两侧的弹簧54、位于所述弹簧54之间的限定杆55。所述移动板5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51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51的右表面与所述隔板41的左表面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移动板51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板5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511,所述第四通孔511呈方形。所述过滤网52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52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511内且与所述移动板51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53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集中块53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53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集中块53位于所述第四通孔511的左侧。所述弹簧54设有两个,所述弹簧54呈竖直状,所述弹簧54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4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移动板5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限定杆5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限定杆55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杆55可以防止所述移动板51过度向下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使用时,首先握住握持架33向上移动,使得所述盖板31向上移动,所述摩擦块32脱离所述壳体11。然后往所述第二海绵块43上滴入适量的水,使得水在第二海绵块43上均匀分布,防止在第二海绵块43上倒入过量的水。然后将温度较高的电子产品放置在所述移动板51上,且位于集中块53的右侧。然后将盖板31重新盖在所述壳体11的上端,所述摩擦块32顶靠在壳体11的内表面上。然后打开第一阀门13及第二阀门23,同时打开风机22的开关,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进气管21内,然后经过第一通孔111进入到壳体11内,由于隔板41的设置空气向上流动,且经过第二海绵块43的过滤,由于第二海绵块43上有水,进而可以对经过其过滤的空气进行降温,然后空气再经过第一海绵块42的过滤及吸干作用流动到隔板41的左侧,然后与移动板51上方的电子产品接触,由于此时的空气经过降温处理,进而可以对电子产品进行快速的降温,然后空气经过过滤网52的过滤流动到移动板51的下方,然后经过出气管12排出。当移动板51上方的气压较大时,所述移动板51向下移动,所述移动板51可以顶靠在所述限定杆55上,以便使得冷空气可以对电子产品进行持续有效的降温作用,直至电子产品温度降下来位置。至此,本发明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6)

1.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包括壳体装置、位于所述壳体装置右侧的进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装置上的盖板装置、收容于所述盖板装置内的降温装置、位于所述降温装置左侧的支撑装置,所述壳体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左侧的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出气管上的第一阀门,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风机、第二阀门,所述盖板装置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下方左右两侧的摩擦块、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架,所述降温装置包括隔板、设置于所述隔板上的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隔板右侧的第二海绵块,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过滤网、位于所述移动板上方的集中块、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左右两侧的弹簧、位于所述弹簧之间的限定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出气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板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摩擦块设有两个,所述摩擦块的上端与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摩擦块的侧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述隔板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海绵块收容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且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的左端与所述隔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的右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右表面与所述隔板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过滤网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内且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块的左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集中块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左侧,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CN201710273413.0A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Pending CN1069417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3413.0A CN106941774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3413.0A CN106941774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1774A true CN106941774A (zh) 2017-07-11

Family

ID=59464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3413.0A Pending CN106941774A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417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0326A (zh) * 2022-02-10 2022-05-27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vissim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车道管控模拟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0326A (zh) * 2022-02-10 2022-05-27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vissim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车道管控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14550326B (zh) * 2022-02-10 2023-12-01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vissim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车道管控模拟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537708A5 (zh)
GB2428469A (en) Air purifier with cooling or heating the air
CN207442301U (zh) 一种用于全户内变电站的雾化喷淋散热装置
CN105258221B (zh) 空调内机
CN106941774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的高效的降温系统
CN202823407U (zh) 能自动控制温度的试验箱装置
CN205901124U (zh) 一种可移动式防潮电力箱
CN206875593U (zh) 一种高温除湿机
CN107687677A (zh) 空气净化片及空气净化模组
CN206944601U (zh) 一种生物工程用环保的干燥设备
CN203643935U (zh) 一种封闭式过滤散热座
DE602004016289D1 (de) Vorrichtung zum trennen und auffangen von teilchen
CN203571849U (zh) 一种带有电池供电的工业用便携式取暖器
CN206340877U (zh) 开关柜多功能空气调节器
CN201130266Y (zh) 一种用于光学显微镜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4923283U (zh) 微通道换热器底置型多联热管冷却系统
CN203432077U (zh) 矿用热风机
CN209312539U (zh) 一种安全性能好的船舶变压器
CN209214230U (zh) 一种压制植物腊叶标本的烘干装置
CN202509025U (zh) 一种炭黑冷却器
CN207105544U (zh) 一种环保的塑料造粒机滤网处理设备
CN202709268U (zh) 一种新型取暖器
CN206377976U (zh) 一种节能防尘式粮食烘干设备
CN205302123U (zh) 计算机设备内部散热除尘装置
CN206728480U (zh) 一种逆变器用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