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6524A -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6524A
CN106936524A CN201511031584.XA CN201511031584A CN106936524A CN 106936524 A CN106936524 A CN 106936524A CN 201511031584 A CN201511031584 A CN 201511031584A CN 106936524 A CN106936524 A CN 106936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focus
spheroid
measured piece
wirele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15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6524B (zh
Inventor
漆宏
漆一宏
吴济宇
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NERAL TES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ERAL TES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ERAL TES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ERAL TES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15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6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6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6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6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被测件,被测件是无线终端;屏蔽箱体,屏蔽箱体内壁包括反射部和吸收部,反射部至少表面为金属,用于对无线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进行全反射,吸收部设有吸波材料,用于吸收无线电波;测试天线,用于和被测件进行无线通信;吸收屏,吸收屏的材质为吸波材料,吸收屏设置在被测件与测试天线之间,用于吸收无线电波;以及被测件,测试天线以及反射部的位置关系对应同一个椭球体,其中,被测件和测试天线分别设置在椭球体的两个焦点上,反射部设置在椭球体的椭球面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具有测试结果重复性误差小、测试结果稳定,测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技术的发展,无线终端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环节。无线终端的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导致了对无线终端进行快速测试的需求。因此一种能够快速对无线终端进行测试的射频测试系统有待提出,以保质保量地出产终端产品。
由于移动无线通信终端的天线通常不是定向天线,而是向空间各个方向都有辐射,因此,根据CTIA(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的测试标准,将对无线终端的无线性能进行的测试定义为OTA(Over-The-Air,空间端口通信性能)测试。OTA测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测试从无线终端在不同立体角辐射出来的能量来测定终端的总辐射功率TRP(TotalRadiated Power);同时通过在不同立体角测试出的终端接收灵敏度测定出终端的总接收灵敏度TIS(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目前,一种主要的测试方法是大圆切割法:将被测的移动终端置于一个三维转台的中心,被测件随着转台可以绕2个轴转动(分别与θ角和φ角对应),采用一个测试天线,被测件和测试天线都设置在微波暗室中,被测件朝向测试天线的直射信号被测试天线接收,被测件向其他方向的辐射信号被微波暗室内设置的吸波材料吸收,测试时根据测试需求,以预设的角度间隔转动被测件,每转动到一个位置就停下来进行信号强度的测试;可以通过调整转动角度间隔来减少测量时间。将各个方向的辐射信号测量后,经过积分等数据处理,生成测试结果。
另一种主要的测试方法是圆锥切割法:在球坐标的θ角方向按照预设间距布设多个正交双极化测试天线,而球坐标的φ角方位则由转台完成。其测试过程如下:在φ角从0°转动到360°的步进过程中,测试系统用电子开关依次指向θ角的每一个探头天线作该方向信号强度或灵敏度的测试。当完成同样方位、极化测试点数据采集后,经过球面积分数据处理,就可得出无线终端向自由空间辐射的总辐射功率TRP或终端接收机总辐射灵敏度TIS。
但是目前测试系统的测量速度较慢,又由于要求测试天线和被测件之间的距离大于远场距离,以使待测件处于测试天线的平面波照射,这就导致测量系统的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且适用范围小,不利于无线终端的大规模品质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简化了测试系统结构,减小系统尺寸,具有测试结果重复性误差小、测试结果稳定,测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包括:被测件,所述被测件是无线终端;屏蔽箱体,所述屏蔽箱体内壁包括反射部和吸收部,所述反射部至少表面为金属,用于对所述无线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进行全反射,所述吸收部设有吸波材料,用于吸收无线电波;测试天线,用于和所述被测件进行无线通信;吸收屏,所述吸收屏的材质为吸波材料,所述吸收屏设置在所述被测件与所述测试天线之间,用于吸收无线电波;以及所述被测件,所述测试天线以及所述反射部的位置关系对应同一个椭球体,其中,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测试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两个焦点上,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椭球面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通过椭球形反射面将被测件发射的多个方向的辐射信号汇聚到测试天线,使多个方向的辐射信号在测试天线处达到同相相位的叠加、功率合成,从而可以一次测得被测件发射的多个方向辐射信号的功率之和,相对于传统方法所用的测试系统来说,操作更简单,测试速度更快,避免了多次重复测试操作,测试结果重复性误差小、测试结果稳定,并且由于待测件不需要处于测试天线的平面波照射,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传统测试系统中所需的远场距离,从而简化了测试系统结构,减小系统尺寸,尤其适用于无线终端性能在生产线的快速通信性能检测。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测件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第一焦点,所述测试天线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第二焦点,经过所述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所述第二焦点之间的任意点作垂直于所述椭球体长轴的平面,并将所述椭球面中从所述第一顶点到所述平面之间的部分作为所述反射部,将所述屏蔽箱体内壁除所述反射部以外的部分作为所述吸收部,其中,所述第一顶点为所述椭球体的长轴的端点,且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一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椭球体长轴长度的一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被测件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第一焦点,所述测试天线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第二焦点,经过所述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所述第二焦点之间的第一任意点作垂直于所述椭球体长轴的第一平面,经过所述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所述第一焦点之间的第二任意点作垂直于所述椭球体长轴的第二平面,并将所述椭球面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部分作为所述反射面,将所述屏蔽箱体内壁除所述反射部以外的部分作为所述吸收部,其中,所述第一顶点为所述椭球体的长轴的端点,且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一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椭球体长轴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任意点与所述第一顶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任意点与所述第一顶点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的距离相等;或者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所在的垂直于所述长轴的平面的球面距离与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所在的垂直于所述长轴的平面的球面距离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球面距离大于测试频段中最小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一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部为所述屏蔽箱体的内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屏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两个焦点连线的中点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屏为圆形或多边形,且所述吸收屏外接圆的直径不小于λ/2,其中,所述λ为测试频段中最小频率所对应的波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测试仪表,所述测试仪表与所述测试天线相连,用于检测所述测试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和/或所述测试天线发射的无线信号。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包括:屏蔽箱体1(图1中未示出)、被测件200、测试天线300和吸收屏400。其中,屏蔽箱体1内壁包括反射部102和吸收部103。
具体地,被测件200是无线终端,可向反射部102发射无线信号。其中,被测件20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硬件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器控制被测件200发送无线信号。
屏蔽箱体1内壁的反射部102用于对无线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进行全反射,吸收部103设有吸波材料,用于吸收无线电波。
其中,反射部103可为平板形、锥形或夹层复合结构。通过吸收部103可吸收入射到屏蔽箱体1内壁的无线电波,减少屏蔽箱内部的反射,从而提高测试的精度。
反射部102至少表面为金属。也就是说,反射部102可为金属材料,如铜、铝等,或对其他材质(如塑料、玻璃钢等)进行表面金属化得到的材料。
测试天线300用于和被测件200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测试天线300可根据不同的测试目标向被测件200射无线信号或者接收被测件200发射的无线信号。具体地,当对被测件进行接收测试时,则测试天线用于发射无线信号;当对被测件进行发射测试时,则测试天线用于接收无线信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被测件200、测试天线300以及反射部102的位置关系对应同一个椭球体,其中,被测件200和测试天线300分别设置在椭球体的两个焦点上,反射部102设置在椭球体的椭球面上。其中,反射部102设置在椭球面上是指反射部102与其设置位置处的椭球面重合。下面以被测件200所在的焦点为第一焦点,测试天线300所在的焦点为第二焦点为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在实际测试中并不在系统中设置一个椭球体。上述椭球体为虚拟的椭球体,仅用于对被测件200、测试天线300和反射部102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以明确三者的位置关系。
吸收屏400设置在被测件200与测试天线300之间,用于吸收无线电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吸收屏400可设置在上述椭球体的两个焦点连线的中点处。
被测件200向测试天线300方向发射的无线信号不经过反射可直接发射到测试天线300,此部分不经过反射的信号可被称为直射信号。由于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所经过的传播路径不同,则由传播路径引起的相位差也可能不同,因此,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在到达测试天线300时会因为相位不同而,而可能产生抵消或者部分叠加的效果,从而不一定能达到同相叠加、功率合成的目的。因此,为了避免此种影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被测件200与测试天线300之间的直线上设置了吸收屏400,用于吸收无线电波,从而,可通过吸收屏400吸收(或阻挡)被测件200到测试天线300的直射无线信号。
由于被测件200到测试天线300的直射信号被吸收屏400吸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再考虑直射信号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吸收屏400的材质可为吸波材料。进一步地,吸收屏400可为圆形或多边形,且吸收屏400外接圆的直径不小于λ/2,其中,λ为测试频段中最小频率所对应的波长。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吸收屏400为圆形,则其外接圆即其本身,也就是说,如果吸收屏400为圆形,则吸收屏400的直径不小于λ/2。从而吸收屏400即可对绝大部分直射信号进行吸收。此外,吸收屏400的直径或外接圆直径也不应设置得过大,以免妨碍反射信号的路径。
其中,吸收屏400可以为平板形、锥形或夹层复合结构。
由此,通过合理设置吸收屏400的位置和尺寸,可避免被测件200向测试天线300方向发射的直射信号通过衍射到达测试天线300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可以是电磁波信号。根据椭球面反射的物理原理可知,从一个焦点发送的电磁波信号经过椭球面的反射后会入射到另一个焦点,且椭球面上任意一点到椭球的两个焦点的距离和为一固定值。因此,无线终端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经反射部102后会反射至测试天线300,且从无线终端发射的多个电磁波信号经过反射部102反射后入射到测试天线300所经过的传播路径的长度是相同的。从而传播路径引起上述多个电磁波信号的相位差是相同的,测试天线300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可以实现同相叠加。
此外,由于位于第一焦点的被测件200有一定的面积分布,该分布面积经反射部102反射后的能量被汇聚在第二焦点周围的一定区域的横截平面,故测试天线300需要有一定的面积分布才能更有效的接收汇聚的电磁波能量。也就是说,测试天线300可根据被测件200的大小设置为按照一定平面分布。
下面通过图1和图2对本发明中反射部102的设置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被测件200设置在椭球体的第一焦点,测试天线300设置在椭球体的第二焦点,经过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第二焦点之间的任意点作垂直于椭球体长轴的平面,并将椭球面中从第一顶点到平面之间的部分作为反射部102,将屏蔽箱体1内壁除反射部102以外的部分作为反射部103,其中,第一顶点为所述椭球体的长轴的端点,且第一顶点与第一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椭球体长轴长度的一半。
也就是说,定义椭球体上离第一焦点较近的长轴顶点为第一顶点,椭球体上离第二焦点较近的长轴顶点为第二顶点。过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第二焦点之间的任意点作垂直于椭球体长轴的虚拟平面,将该平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定义为反射第二边界。则反射部102为椭球面从第一顶点到反射第二边界之间的部分,吸收部103为屏蔽箱体1内壁除反射部102以外的部分。
其中,吸收部103可以位于该虚拟椭球面上,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举例来说,吸收部103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的一部分,从而便于加工,且便于设置吸波材料。
由此,通过设置反射第二边界的位置与反射部103配合可有效地避免二次反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被测件200设置在椭球体的第一焦点,测试天线300设置在椭球体的第二焦点,经过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第二焦点之间的第一任意点作垂直于椭球体长轴的第一平面,经过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第一焦点之间的第二任意点作垂直于椭球体长轴的第二平面,并将椭球面中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部分作为反射面,将屏蔽箱体1内壁除反射部102以外的部分作为反射部103,其中,第一顶点与第一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椭球体长轴长度的一半,第一任意点与第一顶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任意点与第一顶点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过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附近的点(位于第一顶点与第一焦点之间)作垂直于椭球体长轴的虚拟平面,该平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定义为反射第一边界。则反射部102为反射第一边界到图1中定义的反射第二边界的平顶椭球面部分,吸收部103为屏蔽箱体1内壁除反射部102以外的部分。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反射第一边界距第一顶点的距离比反射第二边界距第一顶点的距离近。
由此,通过反射第一边界的设置使反射部102为平顶椭球反射面。由于背向金属反射面的存在会导致测试天线300和被测件200的天线失配,而平顶椭球反射面可减小这种效应所带来的测试不准度的负面影响。此外,将平顶处设置为反射部103可进一步提高测试的可重复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平面到第二平面的球面距离大于测试频段中最小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一倍。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是基于图2所示的方式设置的反射部102。
如图3所示,该测试系统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包括:屏蔽箱体1、被测件200、测试天线300、吸收屏400和支撑件500。其中,屏蔽箱体1内壁包括屏蔽箱门101、反射部102和吸收部103。
具体地,屏蔽箱体1包括屏蔽箱门101,屏蔽箱门101设置在图2中的第二平面所在位置处。其中,屏蔽箱门101内壁设置为反射部103,设置有吸波材料。
支撑件500用于支撑被测件200和吸收屏400,以使其各自在对应的位置。
其中,支撑件500可为透波材料,或者为非金属材质,从而能够避免因使用金属材质的支撑件500而反射无线信号造成的干扰和误差,以免对测试造成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平面到第一焦点的距离与第二平面到第一焦点的距离相等。举例来说,如果被测件200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可将手机或平板电脑水平放置于支撑件500上。第一平面到第一焦点的距离与第二平面到第一焦点的距离相等,即为第一平面到被测件200的距离与第二平面到被测件200的距离相等。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平面到第一焦点所在的垂直于长轴的平面的球面距离与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所在的垂直于所述长轴的平面的球面距离相等。
从而通过上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位置关系,使得反射部102的位置正好位于被测件200的辐射能量主方向,被测件200辐射的能量大部分能够被反射部102所聚焦反射,从而能够提高测试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部102可为屏蔽箱体1的内壁,从而,将反射部102与屏蔽箱体合为一体,进一步缩小了测试箱的体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还可包括测试仪表。
测试仪表与测试天线300相连,用于检测测试天线300接收的无线信号,和/或检测所述测试天线300发射的无线信号。其中,检测测试天线300接收的无线信号用于对被测件200进行发射测试,检测测试天线300发射的无线信号用于对被测件200进行接收测试。具体地,测试仪表可检测测试天线300接收或者发射的无线信号的功率,并根据进行功率求和,以根据功率之和对被测件200进行测试。
具体地,测试天线300通过连接电缆连接测试仪表,测试仪表用于检测测试天线300获取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功率之和,并根据功率之和得到测试结果。
因为无线信号的接收、发射是互易的,同理上述描述也适用于被测件200接收测试,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通过椭球形反射面将被测件发射的多个方向的辐射信号汇聚到测试天线,使多个方向的辐射信号在测试天线处达到同相相位的叠加、功率合成,从而可以一次测得被测件发射的多个方向辐射信号的功率之和,相对于传统方法所用的测试系统来说,操作更简单,测试速度更快,避免了多次重复测试操作,测试结果重复性误差小、测试结果稳定,并且由于待测件不需要处于测试天线的平面波照射,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传统测试系统中所需的远场距离,从而简化了测试系统结构,减小系统尺寸,尤其适用于无线终端性能在生产线的快速通信性能检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测件,所述被测件是无线终端;
屏蔽箱体,所述屏蔽箱体内壁包括反射部和吸收部,所述反射部至少表面为金属,用于对所述无线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进行全反射,所述吸收部设有吸波材料,用于吸收无线电波;
测试天线,用于和所述被测件进行无线通信;
吸收屏,所述吸收屏的材质为吸波材料,所述吸收屏设置在所述被测件与所述测试天线之间,用于吸收无线电波;以及
所述被测件,所述测试天线以及所述反射部的位置关系对应同一个椭球体,其中,所述被测件和所述测试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两个焦点上,所述反射部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椭球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件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第一焦点,所述测试天线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第二焦点,经过所述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所述第二焦点之间的任意点作垂直于所述椭球体长轴的平面,并将所述椭球面中从所述第一顶点到所述平面之间的部分作为所述反射部,将所述屏蔽箱体内壁除所述反射部以外的部分作为所述吸收部,其中,所述第一顶点为所述椭球体的长轴的端点,且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一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椭球体长轴长度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件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第一焦点,所述测试天线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第二焦点,经过所述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所述第二焦点之间的第一任意点作垂直于所述椭球体长轴的第一平面,经过所述椭球体长轴上第一顶点到所述第一焦点之间的第二任意点作垂直于所述椭球体长轴的第二平面,并将所述椭球面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部分作为所述反射面,将所述屏蔽箱体内壁除所述反射部以外的部分作为所述吸收部,其中,所述第一顶点为所述椭球体的长轴的端点,且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一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椭球体长轴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任意点与所述第一顶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任意点与所述第一顶点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的距离相等;
或者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所在的垂直于所述长轴的平面的球面距离与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第一焦点所在的垂直于所述长轴的平面的球面距离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第二平面的球面距离大于测试频段中最小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一倍。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为所述屏蔽箱体的内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屏设置在所述椭球体的两个焦点连线的中点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所述吸收屏为圆形或多边形,且所述吸收屏的外接圆的直径不小于λ/2,其中,所述λ为测试频段中最小频率所对应的波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测试仪表,所述测试仪表与所述测试天线相连,用于检测所述测试天线接收的无线信号,和/或检测所述测试天线发射的无线信号。
CN201511031584.XA 2015-12-31 2015-12-31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Active CN106936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584.XA CN106936524B (zh) 2015-12-31 2015-12-31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1584.XA CN106936524B (zh) 2015-12-31 2015-12-31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6524A true CN106936524A (zh) 2017-07-07
CN106936524B CN106936524B (zh) 2023-03-31

Family

ID=5944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1584.XA Active CN106936524B (zh) 2015-12-31 2015-12-31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652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846A (zh) * 2018-11-22 2020-05-29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CN111212177A (zh) * 2018-11-22 2020-05-29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CN111541497A (zh) * 2020-04-22 2020-08-14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无线通信性能空口测试装置
CN112073350A (zh) * 2020-11-02 2020-12-11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用于天线阵列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和系统及相位补偿方法
CN112394234A (zh) * 2019-08-16 2021-02-23 稜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空中产线测试平台
CN113659346A (zh) * 2021-07-30 2021-11-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一种天线罩电厚度测试天线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1798A (en) * 1987-06-03 1990-06-05 Toki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anechoic chamber with an inner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ion surface and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small ball disposed in the chamber
CN101750549A (zh) * 2008-12-15 2010-06-23 北方设计研究院 可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天线测量的电磁测量综合暗室
CN101802625A (zh) * 2007-09-28 2010-08-11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测定方法、发射功率测定用耦合器以及发射功率测定装置
JP2012163444A (ja) * 2011-02-07 2012-08-30 Anritsu Corp 無線端末送受信性能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40327586A1 (en) * 2013-05-03 2014-11-06 The Howland Company Reflective Ellipsoid Chamb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1798A (en) * 1987-06-03 1990-06-05 Toki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anechoic chamber with an inner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ion surface and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small ball disposed in the chamber
CN101802625A (zh) * 2007-09-28 2010-08-11 安立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测定方法、发射功率测定用耦合器以及发射功率测定装置
CN101750549A (zh) * 2008-12-15 2010-06-23 北方设计研究院 可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天线测量的电磁测量综合暗室
JP2012163444A (ja) * 2011-02-07 2012-08-30 Anritsu Corp 無線端末送受信性能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40327586A1 (en) * 2013-05-03 2014-11-06 The Howland Company Reflective Ellipsoid Chamber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846A (zh) * 2018-11-22 2020-05-29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CN111212177A (zh) * 2018-11-22 2020-05-29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CN111212177B (zh) * 2018-11-22 2021-06-25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CN111211846B (zh) * 2018-11-22 2022-05-17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CN112394234A (zh) * 2019-08-16 2021-02-23 稜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空中产线测试平台
CN111541497A (zh) * 2020-04-22 2020-08-14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无线通信性能空口测试装置
CN112073350A (zh) * 2020-11-02 2020-12-11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用于天线阵列的相位差测量方法和系统及相位补偿方法
CN113659346A (zh) * 2021-07-30 2021-11-1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一种天线罩电厚度测试天线及使用方法
CN113659346B (zh) * 2021-07-30 2023-11-2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一种天线罩电厚度测试天线及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6524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6524A (zh)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CN106160893B (zh)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及用于其的控制方法
US9964577B2 (en) Wireless terminal testing system
KR101009630B1 (ko) 안테나 방사 성능 측정 장치 및 그 설계 방법
EP3182144B1 (en) Wireless terminal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6161703B (zh)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及用于其的控制方法
CN103728321B (zh) 多功能材料电磁参数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6291145B (zh)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US7969367B2 (en) Antenna coupler
CN205356355U (zh)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US20200333389A1 (en) Freespace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CN107732460A (zh) Ka波段全极化超薄频率选择表面及天线罩
CN109884606A (zh) 基于单天线雷达散射截面rcs测量装置及性能分析方法
TW202018310A (zh) 用於量測天線的自動化系統
CN207399220U (zh) 无线终端的快速诊断系统
CN111212177B (zh)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of antennas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mal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latform
CN111211846B (zh) 无线终端的测试系统
JPH02163668A (ja) 放射電磁界測定装置
KR20210039683A (ko) 콘크리트 차폐율 측정장치 및 차폐율 측정시스템
CN214473624U (zh) 多探头的弓形架测试系统
EP4113745A1 (en) Simplified radome measu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566057B (zh) 无线终端的快速诊断方法和系统
JP3116928B2 (ja) Emi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Allen A 3-axis antenna array for polarimetric spectrum surve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