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28274A -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28274A
CN106928274A CN201710115410.4A CN201710115410A CN106928274A CN 106928274 A CN106928274 A CN 106928274A CN 201710115410 A CN201710115410 A CN 201710115410A CN 106928274 A CN106928274 A CN 106928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hydroartemisinine
dliploid
derivativ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54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28274B (zh
Inventor
李新松
司马
凌龙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1154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282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28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8274A/zh
Priority to US16/488,568 priority patent/US1113633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82649 priority patent/WO201815787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28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282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oxygen atoms, with or without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F9/6552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oxygen atoms, with or without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the oxygen atom being part of a six-membered ring
    • C07F9/655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oxygen atoms, with or without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the oxygen atom being part of a six-membered ring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carbocyclic ring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519/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7D453/00 or C07D45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27Liposo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6Antipsoria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9/00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 A61P19/02Drugs for skeletal disorders for joint disorders, e.g. arthritis, arth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3/00Antiparasitic agents
    • A61P33/02Antiprotozoals, e.g. for leishmaniasis, trichomoniasis, toxoplasmosis
    • A61P33/06Antimala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5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oxygen atoms, with or without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F9/655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having oxygen atoms, with or without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the oxygen atom being part of a seven-(or more) membered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547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 C07F9/6561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containing phosphorus as a ring hetero atom containing systems of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condensed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or ring system, with or without other non-condensed hetero 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该衍生物是一种青蒿素二倍体,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药物、治疗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是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本类疾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可见到,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见,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多,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疫源较多的劳动人民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
疟疾是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寄生虫疾病,也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患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疟疾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在严重的病例中会引起黄疸、癫痫发作、昏迷或死亡。
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有二十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位于赤道周围的宽大带状区域,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以非洲疫情最甚,那里的任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每年感染这种疾病多次。据WHO统计,2013年全世界的疟疾病例共有1.98亿例,造成约800,000人死亡,90%发生在非洲。
奎宁最早用于治疗疟疾,氯喹也是非常有效的抗疟疾药物。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药物,中国科学家研制的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等有很好的抗疟疾效果,但是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的水溶性均非常差。
目前疟疾逐渐对于几种药物发展出抗药性,例如:具有氯喹抗药性的恶性疟已经遍及世界各地。对两种药物磺胺多辛/乙胺嘧啶联合使用的抗药性在南亚和南美用氯喹难治的地带也已经扩散。另外,青蒿素的抗药性问题在部分东南亚地区日益严重。近年来,柬埔寨西部和北部地区、泰国、越南和缅甸东部地区,疟原虫已普遍发展出对最有效的抗疟药物青蒿素的抗药性;在缅甸中部地区、老挝南部地区和柬埔寨东北部地区,疟原虫也开始出现对青蒿素的抗药性。现今出现的对现有多种抗疟疾药物的抗药性是非常可怕的。疟疾的建议治疗是并用青蒿素及另一种抗疟疾药物,包括甲氟喹、苯芴醇或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有效的抗疟疾药物,克服抗药性,提高水溶性,提高药效。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重症肌无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伴慢性萎缩性胃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寻常天疱疮、类天疱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等。还有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Wegener肉芽肿病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受损导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失所引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使免疫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损导致的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B细胞缺陷病、T细胞缺陷病、T和B细胞联合缺陷性疾病、吞噬细胞缺陷病以及补体系统缺陷病。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系后天诸因素造成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所引起免疫缺陷病。可以继发于肿瘤、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或感染性疾病等。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确切病因不明。病情呈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过程。
类风湿关节炎也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这种炎症会造成关节变形直至残废,并会因关节痛楚及磨损而失去部份的活动能力。这种病症亦会有系统地影响其他关节外的组织,包括皮肤、血管、心脏、肺部及肌肉等。
前人的研究工作中发现,青蒿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更有效的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提高药效。
青蒿素二倍体是将两个分子的青蒿素通过连接基团结合在一起,可以一定提高抗疟疾药效。但是至今没有青蒿素二倍体两亲性分子的报道,也没有将青蒿素二倍体两亲性分子组装成纳米粒子的报道。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氧化物水溶性优异,具有自组装和共组装能力,提高药物包裹的效率,低毒性,易于被细胞吞噬,且具有靶向作用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能够发挥治疗或预防寄生虫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白血病、肿瘤的作用。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该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抗寄生虫病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白血病药物和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是具有下列通式(1)的化合物或所述通式(1)的化合物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1)中,双氢青蒿素的羟基与L的羰基相连,L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取代基:
其中,X是如下基团:
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S-S-CH2、CH2-CH2-S-S-CH2-CH2、CH2-O-CH2、O-CH2-CH2-O、O-CH2-CH2-CH2-O、O-CH2-CH2-CH2-CH2-O、O-CH2-CH2-O-CH2-CH2-O、O-CH2-CH2-O-CH2-CH2-O-CH2-CH2-O、O-CH2-CH2-SS-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O-CO-CH2-CH2、NH-CH2-CH2-NH、NH-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CH2-CH2-NH、O-CH2-CH2-S-S-CH2-CH2-O或NH-CH2-CH2-S-S-CH2-CH2-NH;
式(1)中,Y与L的侧基相连,Y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取代基: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上述通式(1)的化合物由二个双氢青蒿素分子通过含有阳离子、阴离子或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连接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与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与增效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胶囊剂、颗粒剂、凝胶剂、注射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为粒径10-1000纳米的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寄生虫病药物、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应用是将所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或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与增效剂,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寄生虫病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肿瘤药物、白血病药物、皮肤病药物,该应用是将所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或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与增效剂,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疟疾、血吸虫病、弓形虫病、利什曼病、丝虫病或钩虫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天疱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甲状腺自身免疫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和抗肿瘤药物是含有上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含有上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制成药剂。
用于治疗或预防由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白血病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含有上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增效剂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制成药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优选方案中,药物组合物为粒径10-1000纳米的脂质体纳米颗粒,该药物组合物中还包括助剂。助剂优选磷脂、胆甾醇。
本发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可以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包括所有可能的立体异构体以及两种或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用于此目的时,如果需要,可将本发明化合物或本发明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固体或液体药物赋形剂和/或辅剂结合,制成可作为人药使用的适当的施用形式或剂量形式。
本发明化合物或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单位剂量形式给药,给药途径可为肠道或非肠道,如口服、肌肉、皮下、鼻腔、口腔粘膜、皮肤、腹膜或直肠等。
本发明化合物或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可为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和穴位注射等。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如液体剂型可以是真溶液类、胶体类、微粒剂型、乳剂剂型、混悬剂型。其他剂型例如片剂、胶囊、滴丸、气雾剂、丸剂、粉剂、溶液剂、混悬剂、乳剂、颗粒剂、栓剂、冻干粉针剂等。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制成普通制剂、也可以是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及各种微粒给药系统。为了制成各种剂型,可以广泛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载体。
将本发明化合物制成注射用制剂,如溶液剂、混悬剂溶液剂、乳剂、冻干粉针剂,这种制剂可以是含水或非水的,可含一种和/或多种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如稀释剂可选自水、乙醇、聚乙二醇、1,3-丙二醇、乙氧基化的异硬脂醇、多氧化的异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磷脂等。
由本发明化合物制成纳米颗粒,颗粒粒径10-1000纳米。
由本发明化合物制成脂质体纳米颗粒,颗粒粒径10-1000纳米。由本发明化合物和助剂制成脂质体纳米颗粒,粒径10-1000纳米,使用的助剂是磷脂。助剂还含有一种靶向基团叶酸、半乳糖、抗体、生物素或多肽。由本发明化合物或本发明化合物和助剂制成脂质体纳米颗粒,脂质体纳米颗粒中负载增效剂,粒径10-1000纳米。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脂质体纳米颗粒,是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胶囊剂、颗粒剂、凝胶剂、注射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从活性筛选来看,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良好的杀灭寄生虫作用。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抗寄生虫病药物用于动物,优选用于哺乳动物,特别是人。
从活性筛选来看,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良好的杀灭疟原虫作用。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抗疟疾药物用于动物,优选用于哺乳动物,特别是人。
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抗治疗药物用于人。
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用于人。
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用于人。
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用于人。
本发明的过氧化物脂质体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是由本发明化合物过氧化物或本发明化合物与助剂的混合物,通过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冷冻干燥法、超声波分散法、喷雾干燥法、膜挤压法、或高压均质法等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含有两个过氧基团,含有阴离子、阳离子或两性离子基团,亲水性好,水溶性好;本发明将过氧化物制备成纳米颗粒,具有脂质体的特性,具有可形成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的特性;本发明的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用于抗疟疾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治疗肿瘤药物;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具有抗耐药性,无明显毒副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有两个过氧桥,本发明涉及该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疟疾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和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是由二个双氢青蒿素分子通过含有阳离子、阴离子、或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连接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下列通式(1)的化合物或所述通式(1)的化合物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1)中,双氢青蒿素的羟基与L的羰基相连,L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取代基:
X的具体结构见技术方案;Y与L的侧基相连,Y是含有阳离子、阴离子、或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结构的亲水性取代基,具体结构见技术方案。式(1)结构中含有亲水头部分Y,使过氧化物水溶性优异,具有自组装和共组装能力;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的两个双氧键(OO)在体内环境下,直接释放过氧自由基,发挥治疗或预防寄生虫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白血病、皮肤病的作用;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的两个双氧键(OO)在体内环境下,直接释放过氧自由基,发挥治疗或预防疟疾、弓形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白血病的作用;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在体内控制释放青蒿琥酯或双氢青蒿素;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具有抗耐药性;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具有抗疟原虫耐药性;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具有治疗寄生虫病、肿瘤、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的作用;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具有治疗疟疾、弓形虫病、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含有阳离子、阴离子、或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结构的亲水性取代基,具有双亲性,可以自组装或与磷脂共组装成稳定的纳米颗粒,克服了通用纳米颗粒包裹药物时药物易于泄漏的缺点,同时提高药物包裹的效率;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组合物组装成的脂质体或纳米颗粒,延长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的释放和作用时间,同时通过脂质体或纳米颗粒形式易于进入细胞内,发挥药效;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组合物组装成的脂质体纳米颗粒具有抗耐药性;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组合物组装成的脂质体纳米颗粒具有抗疟原虫耐药性;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组合物可以采用薄膜法等非常容易地自组装成脂质体或纳米颗粒,粒径10-1000纳米;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组合物组装成的脂质体或纳米颗粒可以负载增效剂,提高药效;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脂质体纳米颗粒的脂质体结构与细胞膜结构具有相似性,易于被细胞吞噬,并释放活性药物分子,具有抗寄生虫病、抗肿瘤、抗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脂质体纳米颗粒的脂质体结构与细胞膜结构具有相似性,易于被细胞吞噬,且具有被动靶向作用;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和常规药物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具有低毒性;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脂质体纳米颗粒,可用作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可在水、磷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等水相体系下形成脂质体或纳米颗粒溶液;
本发明的过氧化物脂质体结合含有靶向基团的助剂,具有主动靶向作用;
本发明所涉及式(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脂质体纳米颗粒制备工艺简单;
本发明所涉及式(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脂质体纳米颗粒也是一种全新的前药,在体内直接发挥药效或经水解发挥药效,能延长药物释放半衰期,并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通式(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以及这些化合物所形成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含有抗衡离子的盐,及其组合物,具有抗疟疾作用,能够克服一般青蒿素导致疟原虫出现的抗药性的缺陷,也就是本发明的通式(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药物组合物应用于抗疟疾药物,不引起寄生虫出现抗药性,对有青蒿素抗性的疟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结构通式。
图2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合成路线。
图3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合成路线。
图4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合成路线。
图5双氢青蒿素二倍体丝氨醇酯盐酸盐合成路线。
图6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羟基磺酸甜菜碱合成路线。
图7双氢青蒿素二甘醇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合成路线。
图8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磺酸甜菜碱合成路线。
图9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基氨基甲酸酯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合成路线。
图10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N,N-二甲胺基盐酸盐合成路线。
图11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甘醇碳酸酯二倍体丝氨醇盐酸盐合成路线。
图12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
图13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纳米颗粒透射电镜图。
图14不同药物给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图15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体外降解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
图16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体外降解后释放出的青蒿琥酯含量与时间的关系。
图17不同药物杀灭疟原虫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是由二个双氢青蒿素分子通过含有阳离子、阴离子、或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连接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具有下列通式(1)的化合物或所述通式(1)的化合物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1)中,双氢青蒿素的羟基与L的羰基相连,L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取代基:
其中,X是如下基团:
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S-S-CH2、CH2-CH2-S-S-CH2-CH2、CH2-O-CH2、O-CH2-CH2-O、O-CH2-CH2-CH2-O、O-CH2-CH2-CH2-CH2-O、O-CH2-CH2-O-CH2-CH2-O、O-CH2-CH2-O-CH2-CH2-O-CH2-CH2-O、O-CH2-CH2-SS-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O-CO-CH2-CH2、NH-CH2-CH2-NH、NH-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CH2-CH2-NH、O-CH2-CH2-S-S-CH2-CH2-O或NH-CH2-CH2-S-S-CH2-CH2-NH;
式(1)中,Y与L的侧基相连,Y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取代基:
本发明的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与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和增效剂与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增效剂可以是以下物质的任一种:苯芴醇、阿莫地喹、甲氟喹、磺胺多辛、乙胺嘧啶、氨酚喹林、氯喹、三哌喹、乙氢去甲奎宁、伯氨喹、常山碱、卤泛曲林、氯氟菲醇、奎宁、氟克吖啶、氨喹酯、氯胍、氨酚喹、卡马喹、克疟喹、磷酸伯氨喹、咯奈啶、磷酸氯喹、磷酸萘酚喹、羟基哌喹、阿替夫林、磷酸羟基哌奎、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乌苯美司、二溴卫矛醇、亚砷酸、佐柔比星、依托泊甙、促皮质素、卡莫司汀、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安吖啶、巯基嘌呤、异烟肼、替尼泊甙、氟达拉滨、氨基己酸、二丁酰环磷腺苷、依托泊甙、促皮质素、注射用去水卫矛醇、环磷腺苷、甲氨蝶呤、伊达比星、吡柔比星、多柔吡星、盐酸安西他滨、尼莫司汀、柔红霉素、米托蒽醌、表柔比星、阿柔比星、阿糖胞苷、长春新碱、羟基喜树碱、甲泼尼龙、甲磺酸伊马替尼、噻氯匹定、多柔吡星、硫唑嘌呤、硫酸长春碱、硫鸟嘌吟、秋水仙酰胺、维A酸、羟基脲、胺苯吖啶、表鬼臼毒比喃葡萄糖甙、足叶乙甙、醋酸可的松、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长春碱注射液、阿克拉霉素A、雷佐生、高三尖杉酯碱、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卡巴他赛、代号为BAY59-8862的化合物、代号为SB-T-11033的化合物、代号为SB-T-121303的化合物、代号为SB-T-121304的化合物、代号为SB-T-1213的化合物、代号为SB-T-12162的化合物、代号为BMS-184476的化合物、代号为DJ-927的化合物、代号为BMS-275183的化合物、喜树碱、羟基喜树碱、7-乙基-10-羟基喜树碱、喜树碱-10-O-乙基吡唑、伊立替康、拓扑替康、7-叔丁基二甲基硅基-10-羟基喜树碱、7-(2-三甲基硅乙基)-喜树碱、代号为Afeletecan的喜树碱衍生物、7-羟甲基喜树碱、9-硝基喜树碱、9-氨基喜树碱、六环喜树碱、代号为Gimatecan的化合物、代号为Belotecan的化合物、二氟替康、代号为BN80927的化合物、代号为TOP-0618的化合物、代号为Exatecan的化合物、代号为Lurtotecan的化合物、代号为DRF-1042的化合物、鬼臼毒素、去甲表鬼臼毒素、替尼泊苷、依托泊苷、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长春地辛、足叶乙苷、三尖杉酯碱、异三尖杉酯碱、去氧三尖杉酯碱、假去氧三尖杉酯碱、大花旋覆花内酯、考布他汀、秋水仙碱、氟维司群、伏立诺他、伊沙匹隆、艾日布林、辛伐他汀、罗替戈汀、利福喷汀、齐多夫定、溴呋啶、洛布卡韦、甲地孕酮、二溴卫矛醇、柳丁氨醇、白藜芦醇、高喜树碱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姜黄素、羊毛甾醇、曼巴韦、西多福韦、阿克拉霉素、洋红霉素、脱氧吡咯霉素、佐柔比星、8-氟-伊达比星、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米托蒽醌、大黄素、放线菌素D、雷帕霉素、光神霉素、埃坡霉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烟曲霉醇、甲基泼尼松龙、夫拉平度、灯盏花素、曲贝替定、大戟科植物二萜、2,5-己酮可可碱、苦参碱、伊沙匹隆、风车子抑素A4、乌苯美司、利巴韦林、马立马司他、甲羟孕酮、司他夫定、沙奎那韦、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沙丁胺醇、异丙肾上腺素、米索前列醇、拉坦前列素、前列环素、奎尼丁、普罗帕酮、普纳洛尔、地高辛、洋地黄毒苷、多巴酚丁胺、华法林、香豆素类化合物、洛伐他丁、氟伐他丁、恩格列净、地加瑞克、阿巴瑞克、诺雷德、加兰他敏、放线菌酮、米诺环素、美洛昔康、泊沙康唑、依维莫司、伏立诺他、瓦他拉尼碱、阿比特龙、双氢青蒿素、氢化泼尼松、地塞米松、代号为Monomethyl auristatin E的化合物、比卡鲁胺、维甲酰酚胺、安沙霉素、苔藓抑素、替西罗莫司、普马司他、替拉那韦、茚地那韦、利托那韦、阿扎那韦、奈非那韦、巴马司他、槲皮素、黄酮类药物、替格瑞洛、坎格瑞洛、替比夫定、曲氟尿苷、阿达帕林、洛匹那韦、达格列净、利福昔明、氟替卡松、艾沙康唑、雷特格韦、帕比司他、阿维巴坦、左炔诺孕酮、炔雌醇、地瑞拉韦、奥美沙坦、依伐卡托、苔藓虫素-1、α-半乳糖神经酰胺、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冬凌草甲素、染料木黄酮、雷公藤甲素、棉子酚、水飞蓟宾、泰拉万星、依折麦布、伪麻黄碱、替卡格雷、莫米松糠酸酯、去铁酮、奥昔布宁、羟吗啡酮、雷特格韦、米拉贝隆、特立氟胺、阿伐那非、坦西莫司、埃替格韦、度鲁特韦、卡奇霉素、瑞他莫林、托伐普坦、苯芴醇、他比特啶、加兰他敏、托瑞赛尔、卡格列净、拉替拉韦、丁丙诺啡、索氟布韦、曲前列素、丹曲林、糠酸氟替卡松、纳洛酮、坎格列净、索非布韦、N-羟甲基阿立哌唑、羟考酮、司利卡西平、他克莫司、帕潘立酮、N-羟甲基阿立哌唑、拉替拉韦、卡格列净、地塞米松、贝利司他、代号为DX-8951f的喜树碱衍生物、吉西他滨、C1-C20酰胺基吉西他滨、氟铁龙、克拉屈滨、氟尿嘧啶、替加氟、卡莫氟、双呋氟尿嘧啶、去氧氟尿苷、艾西拉滨、卡培他滨、5’-脱氧-5-氟胞苷、5’-脱氧-5-氟尿苷、2’-脱氧-5-氟尿苷、阿糖胞苷、环胞苷、曲沙他滨、沙帕他滨、地西他滨、伯舒替尼、他菲替尼、依罗替尼、达克替尼、来那替尼、多韦替尼、帕纳替尼、巴非替尼、司美替尼、卡扎替尼、鲁索替尼、卢佐替尼、艾乐替尼、卡博替尼、乐伐替尼、色瑞替尼、阿法替尼、舒尼替尼、拉帕替尼、克唑替尼、阿帕替尼、埃罗替尼、卡奈替尼、阿西替尼、博舒替尼、尼洛替尼、吉非替尼、达沙替尼、西他列汀、伊马替尼、6-巯嘌呤、甲氨蝶呤、氨蝶呤、羟基脲、肌苷二醛、腺苷二醛、依鲁替尼、曲美替尼、鲁索利替尼、阿扎胞苷、氯法拉滨、来那度胺、奈拉滨、帕唑帕尼、凡德他尼、卡非佐米、恩扎鲁胺、达拉菲尼、瓦他拉尼、替莫唑胺、艾夫他滨、贝他司汀、利拉利汀、氟西汀、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度洛西汀、阿托伐他汀、卡莫司汀、尼莫司汀、阿卡地新、4’-硫代-β-D-阿拉伯呋喃糖基胞嘧啶、阿德福韦、阿糖腺苷、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去甲氧基柔红霉素、吡柔比星、恩替诺特、西达苯胺、氨多索韦、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匹杉琼、他克林、来那度胺、美替沙腙、羟基脲、平阳霉素、更昔洛韦、泛昔洛韦、酚妥拉明、酚苄明、哌唑嗪、坦洛新、吲哚拉明、溴莫尼定、肼屈嗪、米诺地尔、美卡拉明、普鲁卡因胺、美西律、多巴胺、氨利酮、帕布昔利布、博赛泼维、特拉匹伟、石杉碱甲、美金刚、索拉非尼、瑞格非尼、达拉非尼、维罗非尼、芬戈莫德、尼达尼布、三氟胸苷、沃诺拉赞、奥拉帕尼、异环磷酰胺、艾瑞布林、替匹法尼、洛那法尼、安瑞那韦、拟肽药物、左乙拉西坦、艾司利卡西平、托吡酯、维拉佐酮、拉铁尼伯、多沙唑嗪、奥卡西平、恩曲他滨、阿德福韦酯、泰诺福韦、缬更昔洛韦、米那普仑、阿利吉仑、希美加群、依曲韦林、卢非酰胺、咪喹莫特、法莫替丁、拉莫三嗪、伯赛匹韦、依佐加滨、考来维仑、咪喹莫特、氯噻酮、阿哌沙班、阿巴卡韦、西罗多辛、地加瑞克、特拉万星、芬戈莫德、鞘氨醇、利奥西呱、奥比他韦、西地尼布、莫替沙尼、帕泊昔布、罗拉吡坦、达比加群酯、去乙酰基长春碱单酰肼、丁氧哌烷、利匹韦林、顺铂、螺铂、卡铂、奥沙利铂、赛特铂、米铂、奈达铂、庚铂、洛铂、环铂、草酸铂、甲啶铂、大黄酸、9-顺式维甲酸、桦木酸、维生素E琥珀酸单酯、双氯芬酸、卡谷氨酸、奥贝胆酸、脱氧胆酸、氨己烯酸、亮丙瑞林、雨蛙素、普兰林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杆菌肽、特立帕肽、戈舍瑞林、艾塞那肽、安替安吉肽、米伐木肽、罗米地辛、酪丝缬肽、西夫韦肽、艾博卫泰、酪丝亮肽、多尼培南、阿齐沙坦、后叶催产素、环孢菌素、普罗瑞林、他替瑞林、那法瑞林、布舍瑞林、组氨瑞林、戈那瑞林、色氨瑞林、生长抑素、分泌素、奥曲肽、齐考诺肽、恩夫韦肽、兰瑞肽、伐普肽、司格列肽、替度鲁肽、利那洛肽、西那普肽、帕瑞肽、曲普瑞林、替莫瑞林、利拉鲁肽、贝沙罗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苯达莫司汀、美法仑、氯尼达明、阿曲生坦、美法仑、舒林砜、培美曲塞、氮甲、地诺前列酮、卡前列素、前列地尔、吉非贝齐、西鲁瑞韦、抑肽素、格拉替雷、芦西纳坦、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地拉罗司、氟喹诺酮、普拉曲沙、坦诺司他、马马司他、普啉司他、西仑吉肽、阿加曲班、达比加群、青蒿琥酯、安立生坦、艾曲波帕、缬沙坦、莫西沙星、萘普生、伊卢多啉、格拉替雷、替罗非班、地拉罗司、头孢他啶、左旋多巴、卡别多巴、贝西沙星、非布索坦、普卢利沙星、头孢比普酯、头孢吡普、加巴喷丁酯、美沙拉嗪、艾替班特、利那洛肽、贝达喹啉、沙库必曲、依匹哌唑、多尼培南、巨大戟醇甲丁烯酸酯、屈昔多巴、卡柔比星、阿柔比星、伊巴他滨、加洛他滨、安西他滨、来他替尼、英丙舒凡、甘露舒凡、利曲舒凡、曲奥舒凡、依考莫司汀、雌莫司汀、司莫司汀、阿雌莫司汀、吉美拉西、美多比星、奈柔比星、吡柔比星、罗多比星、沙柔比星、戊柔比星、佐柔比星、流柔比星、伊达比星、加柔比星、依索比星、地托比星、氨柔比星、伐托他滨、扎西他滨、替扎他滨、非西他滨、氟西他滨、氨莫司汀、厄洛替尼、培利替尼、三甲曲沙、依达曲沙、酮曲沙、奥替拉西、米托拉酮、硼替佐米、丙酸倍氯米松、吗替麦考酚酯、普拉洛尔、甲氢泼尼松、硫酸羟氯喹、醋酸泼尼松、二氟尼柳、依托度酸、倍他米松、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地塞米松、塞来昔布、奥沙普秦、尼美舒利、布洛芬、托美丁钠、曲安缩松、来氟米特、氟比洛芬、氟芬那酸、氢化可的松、氢化泼尼松、氯芬那酸、阿司匹林、水杨酸、洛索洛芬、盐酸多奈哌齐、盐酸苄达明、美洛昔康、舒林酸、芬布芬、萘丁美酮、萘普生、赖氨匹林、酮洛芬、曲安奈德、氢化可的松、氟替卡松、丙酸氯倍他索、乌洛托品、依沙吖啶、左氧氟沙星、他克莫司、他扎罗汀、克林霉素、甲硝唑、克霉唑、利多卡因、氯己定、卡泊三醇、呋喃西林、咪喹莫特、咪康唑、哈西奈德、地奈德、地蒽酚、吲哚美辛、新霉素、氟米松、东莨菪碱、维生素、苯海拉明、酮康唑、醋酸氟轻松、头孢克洛、头孢地尼、布替萘芬、曲安奈德、林可霉素、氟尿嘧啶、氧氟沙星、氯霉素、沙利度胺、甲氧沙林、盐酸异丙嗪、洛美沙星、特比奈芬、环丙沙星、西替利嗪、赛庚啶、奈替米星、磺胺噻唑、红霉素、维生素B6、维胺酯、联苯苄唑、苯扎溴铵、苯海拉明、莪术油、莫匹罗星、过氧苯甲酰、阿伐斯汀、阿昔洛韦、阿达帕林、马来酸氯苯那敏。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胶囊剂、颗粒剂、凝胶剂、注射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为粒径10-1000纳米的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寄生虫病药物、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白血病药物、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该应用是将权利要求1所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与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疟疾、血吸虫病、弓形虫病、利什曼病、丝虫病、钩虫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应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天疱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甲状腺自身免疫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用于治疗或预防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的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和抗肿瘤药物是含有上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的药物组合物,或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和增效剂与药效学上可接受载体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疟原虫引起的抗疟疾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含有上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和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制成药剂。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优选方案中,药物组合物为粒径10-1000纳米的脂质体纳米颗粒,该药物组合物中还包括助剂。助剂优选磷脂、胆甾醇。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优选方案中,药物组合物为粒径10-1000纳米的脂质体纳米颗粒,脂质体纳米颗粒中负载增效剂。
本发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可以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包括所有可能的立体异构体以及两种或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制备。用于此目的时,如果需要,可将本发明化合物或本发明化合物与一种或多种固体或液体药物赋形剂和/或辅剂结合,制成可作为人药使用的适当的施用形式或剂量形式。
本发明化合物或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单位剂量形式给药,给药途径可为肠道或非肠道,如口服、肌肉、皮下、鼻腔、口腔粘膜、皮肤、腹膜或直肠等。
本发明化合物或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途径可为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和穴位注射等。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如液体剂型可以是真溶液类、胶体类、微粒剂型、乳剂剂型、混悬剂型。其他剂型例如片剂、胶囊、滴丸、气雾剂、丸剂、粉剂、溶液剂、混悬剂、乳剂、颗粒剂、栓剂、冻干粉针剂等。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制成普通制剂、也可以是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及各种微粒给药系统。为了制成各种剂型,可以广泛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载体。
将本发明化合物制成注射用制剂,如溶液剂、混悬剂溶液剂、乳剂、冻干粉针剂,这种制剂可以是含水或非水的,可含一种和/或多种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粘合剂、润滑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如稀释剂可选自水、乙醇、聚乙二醇、1,3-丙二醇、乙氧基化的异硬脂醇、多氧化的异硬脂醇、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磷脂等。
由本发明化合物或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制成纳米颗粒,颗粒粒径10-1000纳米。
由本发明化合物或含有它的药物组合物制成脂质体纳米颗粒,颗粒粒径10-1000纳米。由本发明化合物和助剂制成脂质体纳米颗粒,粒径10-1000纳米,使用的助剂是磷脂。助剂还含有一种靶向基团叶酸、半乳糖、抗体、生物素或多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脂质体纳米颗粒,是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胶囊剂、颗粒剂、凝胶剂、注射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从活性筛选来看,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良好的杀灭疟原虫作用。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抗疟疾药物用于动物,优选用于哺乳动物,特别是人。
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抗治疗药物用于人。
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用于人。
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用于人。
本发明化合物或组合物表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试验表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无明显体内毒性。因此可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用于人。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脂质体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是由本发明化合物过氧化物或本发明化合物与助剂的混合物,通过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冷冻干燥法、超声波分散法、喷雾干燥法、膜挤压法、或高压均质法等方法制备。
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含有两个过氧基团,含有阴离子、阳离子或两性离子基团,亲水性好,水溶性好;本发明将过氧化物制备成纳米颗粒,具有脂质体的特性,具有可形成液体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的特性;本发明的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用于抗疟疾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治疗肿瘤药物;本发明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具有抗耐药性,无明显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通式(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用于抗疟疾药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具有抗疟疾作用,能够克服青蒿素导致疟原虫出现的抗药性的缺陷,也就是本发明的通式(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应用于抗疟疾药物,不引起寄生虫出现抗药性,对有青蒿素抗性的疟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下述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以下为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部分试剂代号:
DMAP 4-二甲氨基吡啶;CDI N,N'-羰基二咪唑;DMSO二甲亚砜;GPC甘油磷酰胆碱;DBU 1,5-二氮杂二环[5.4.0]十一-5-烯;TEA三乙胺;DIEA N,N-二异丙基乙胺;TFA三氟乙酸。
实施例1: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2)
青蒿琥酯0.128g,CDI 0.162g溶于15mL二氯甲烷中,室温下反应4小时,旋干除去二氯甲烷,残留物溶于二甲亚砜10mL,加入甘油磷酸胆碱0.026g,DBU 0.05g,40℃下反应过夜。产物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二氯甲烷/甲醇),产物为白色固体,产率35%,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为97.3%,20℃水中溶解度为16.96g/L(青蒿琥酯仅为0.36g/L)。质谱(MS)(m/z):[M+Na]+1012.42。1H-NMR(500MHz,DMSO-d6)见图3:δ5.67(d,J=8.3Hz,2H,H-10,10'),5.55(s,2H,H-12,12'),4.29–4.10(m,1H,H-20),4.03-3.75(m,4H,H-21,22),3.51-3.47(m,4H,H-23,24),3.13(s,9H,H-25,26,27),2.72-2.54(m,8H,H-18,18',17,17'),2.42–1.29(m,24H,H-8a,8a',5a,5a',7,7',8,8',4,4',5,5',6,6',9,9'),1.29(s,6H,H-13,13'),0.89(d,J=6.2Hz,6H,H-15,15'),0.77(d,J=7.1Hz,6H,H-14,14')。13C-NMR(500MHz,CDCl3):δ(ppm)172.08,171.79,171.29,171.21,104.41,92.26,92.21,91.43,80.12,70.85,66.32,62.92,59.38,54.36,51.56,45.19,37.14,36.21,34.07,31.78,28.96,28.90,25.88,24.55,21.91,20.17,12.04。
实施例2: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3)
双氢青蒿素1.5g,二硫代二乙酸酐1g,溶于20mL氯仿中,加入三乙胺0.5g,40℃下搅拌反应过夜。去除溶剂,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分离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二氯甲烷/甲醇),得到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为白色固体1.8g。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为白色固体0.5g,CDI 0.3g溶于15mL二氯甲烷中,室温下反应3小时,旋干除去二氯甲烷,残留物溶于二甲亚砜10mL,加入甘油磷酸胆碱0.12g,DBU0.3g,40℃下反应过夜。产物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氯仿/甲醇),得到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为白色固体,产率30%,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为95%,水中溶解度为13.6g/L。
质谱分析(m/z):[M+H]+1119.29。
实施例3: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4)
实施例10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0.3g,CDI 0.2g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室温下反应2小时,旋干除去二氯甲烷,残留物溶于二甲亚砜10mL,加入3-二甲氨基-1,2-丙二醇0.1g,DBU 0.2g,35℃下反应过夜。产物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氯仿/甲醇),得到产物A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酯二倍体-1,2-丙二醇-N,N-二甲胺基0.24g,为白色固体。
取产物A 0.12g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DIEA 0.1g,25℃搅拌20min,向反应体系中缓慢加入溴乙酸叔丁酯0.2g,加热55℃反应24h。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至50mL,1M盐酸洗涤3遍,Na2SO4干燥,旋转蒸发干溶剂,得产物B 0.1g。
取产物B 0.1g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10mLTFA和1mL三异丙基硅烷,25℃反应2h。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至50mL,饱和NaHCO3洗涤3遍,Na2SO4干燥,旋转蒸发干溶剂,得粗产品。粗产品通过硅胶柱纯化(流动相为二氯甲烷:甲醇/65:25)的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产物为白色粉末0.08g,产物纯度为96.6%,水中溶解度为15.3g/L。MS:[M+H]+1039.27。
实施例4: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丝氨醇酯盐酸盐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5)
青蒿琥酯0.1g,CDI 0.1g溶于15mL二氯甲烷中,室温下反应4小时,旋干除去二氯甲烷,残留物溶于二甲亚砜10mL,加入丝氨醇0.06g,DBU 0.1g,40℃下反应过夜,用盐酸调节pH为6。产物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二氯甲烷/甲醇),产物双氢青蒿素二倍体丝氨醇酯盐酸盐为白色固体,产率65%,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为98.3%。产物质谱(m/z):[M+Na]+1012.42。
实施例5: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羟基磺酸甜菜碱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6)
实施例11的产物A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酯二倍体-1,2-丙二醇-N,N-二甲胺基0.12g,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DIEA 0.1g,25℃搅拌20min,向反应体系中缓慢加入3-氯-2-羟基丙磺酸钠0.3g,加热55℃反应24h。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至50mL,1M盐酸洗涤3遍,Na2SO4干燥,旋转蒸发干溶剂,得粗产品。粗产品通过硅胶柱纯化(流动相为二氯甲烷:甲醇/50:50)的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羟基磺酸甜菜碱。产物为白色粉末0.06g,产物纯度为98.2%。MS:[M+H]+1119.37。
实施例6:
双氢青蒿素二甘醇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7)
双氢青蒿素1g,二甘醇酸酐1g,溶于20mL氯仿中,加入三乙胺1g,40℃下搅拌反应过夜。去除溶剂,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分离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二氯甲烷/甲醇),得到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甘醇酸为白色固体1.1g。
双氢青蒿素二甘醇酸为白色固体1g,CDI 0.6g溶于15mL二氯甲烷中,室温下反应3小时,旋干除去二氯甲烷,残留物溶于二甲亚砜10mL,加入甘油磷酸胆碱0.3g,DBU 0.6g,40℃下反应过夜。产物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氯仿/甲醇),得到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甘醇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为白色固体,产率,56%,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为96.5%。
质谱分析(m/z):[M+H]+1023.03。
实施例7: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磺酸甜菜碱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8)
实施例11的产物A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酯二倍体-1,2-丙二醇-N,N-二甲胺基0.1g,溶于20mL二氯甲烷中,加入DIEA 0.1g,25℃搅拌20min,向反应体系中缓慢加入丙磺酸内酯0.3g,加热55℃反应24h。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至50mL,1M盐酸洗涤3遍,Na2SO4干燥,旋转蒸发干溶剂,得粗产品。粗产品通过硅胶柱纯化(流动相为二氯甲烷:甲醇/50:50)的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磺酸甜菜碱。产物为白色粉末0.07g,产物纯度为98.2%。MS:[M+H]+1103.37。
实施例8: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基氨基甲酸酯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合成(路线见图9)
双氢青蒿素1g,二硫代二乙基二异氰酸酯0.4g,溶于20mL氯仿中,加入二丁基二月硅酸锡0.1g,40℃下搅拌反应6小时。加入甘油磷酸胆碱0.3g,40℃下继续反应10小时。去除溶剂,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分离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二氯甲烷/甲醇),得到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基氨基甲酸酯二倍体磷脂酰胆碱1.2g,为白色固体。质谱分析(m/z):[M+H]+1235.45。
实施例9: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N,N-二甲胺基盐酸盐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10)
实施例11的产物A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酯二倍体-1,2-丙二醇-N,N-二甲胺基0.1g加入盐酸酸化,得粗产品。粗产品通过硅胶柱纯化(流动相为二氯甲烷:甲醇/50:50)的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N,N-二甲胺基盐酸盐。产物为白色粉末0.06g,产物纯度为96.2%。MS(m/z):[M+H]+1017.23。
实施例10: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甘醇碳酸酯二倍体丝氨醇盐酸盐的合成(合成路线见图11)
双氢青蒿素1g,溶于20mL氯仿中,加入三乙胺1g和三光气0.4g,40℃下搅拌反应1小时。去除溶剂,加入二硫代二乙二醇0.3g,反应3小时。除去溶剂,粗品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分离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二氯甲烷/甲醇),得到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甘醇0.7g。中间产物溶于10mL二氯甲烷中,加入三乙胺1g和三光气0.3g,40℃下搅拌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叔丁氧羰基保护的丝氨醇0.3g,反应完毕后,用三氟乙酸脱除保护基团,并用盐酸处理,产物用快速制备色谱系统进行纯化(色谱柱:硅胶,淋洗液:氯仿/甲醇),得到产物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甘醇碳酸酯二倍体丝氨醇盐酸盐,为白色固体,产率35%,纯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为95.3%。质谱分析(m/z):[M+H]+1109.40。
实施例11:
薄膜法制备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
实施例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10毫克溶于10毫升甲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最后,过0.22微米滤膜,得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粒径分析结果(Autosizer 4700马尔文动态光散射仪)如下图12,平均粒径190纳米,表面电位-20.35mV。透射电镜(200kV,JEM-2100system,JEOL)测量纳米颗粒的形态如图13,显示脂质体双脂质层结构。
实施例12:
薄膜法制备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长循环脂质体
实施例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20毫克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DSPE-PEG,PEG分子量2000)6毫克溶于20毫升氯仿中,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2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最后,过0.22微米滤膜,得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长循环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粒径分析显示,平均粒径150纳米。冷冻干燥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得到粉末状纳米颗粒。
实施例13:
薄膜法制备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共组装脂质体
实施例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10毫克和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10毫克溶于20毫升甲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2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最后,过0.22微米滤膜,得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共组装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粒径分析结果,平均粒径185纳米。冷冻干燥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得到粉末状纳米颗粒。
实施例14:
薄膜法制备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
实施例2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10毫克溶于10毫升甲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最后,过0.22微米滤膜,得到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粒径分析显示,平均粒径170纳米。冷冻干燥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得到粉末状纳米颗粒。
实施例15:
薄膜法制备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纳米粒子
实施例3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10毫克溶于10毫升甲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最后,过0.22微米滤膜,得到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纳米颗粒溶液,粒径分析显示,平均粒径190纳米。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纳米颗粒。
实验例16: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药代动力学
BALB/c小鼠(雌性,5周,20-22g)分成4组(每组3只)。第一组青蒿琥酯;第二组实施例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第三组实施例1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第四组实施例12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长循环脂质体(青蒿琥酯给药剂量10mg/kg,均为等青蒿琥酯摩尔剂量)。尾静脉注射药物PBS溶液。
分别在预定时间(0.25h,0.5h,1h,3h,6h,12h,24h,and 48h)取血样,3,000rpm离心10分钟获得血浆。血液中的药物用甲醇抽提,用HPLC(Agilent 1100,CA)分析测量(HPLC分析,青蒿琥酯洗脱液:乙腈/水=51/49,含0.1%TFA;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洗脱液:乙腈/水=60/40,含0.1%TFA;流速:1.0mL/min;温度:25℃.测量波长:210nm),计算血液中药物浓度和动力学参数。
结果:血液中药物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14,计算得到药代动力学参数见表1。
可以看出,3-4小时内血液中青蒿琥酯基本代谢完毕,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半衰期高于原药,达到9小时以上,而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血液清除半衰期长达13小时,且最大药物浓度达到34.68μg/mL,高于青蒿琥酯的23.4μg/mL。此外,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生物利用度是青蒿琥酯的6倍以上,而血浆清除速率CL(0.019L/h/kg)远低于青蒿琥酯的值。长循环脂质体的药物血液清除半衰期长达20小时以上,更显示药物突出的长效作用,以及更高的药物生物利用度。所以,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有很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很低的血浆清除速度。
表1.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药代动力学参数(静脉给药)
*参数:AUC,0-t曲线下面积;MRT0-t,滞留时间;K,消除速度常熟;t1/2,消除半衰期;CL,血浆清除率;Vd,表观分布体积;Cmax,血浆峰值浓度。
实施例17: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体外降解试验
样品:实施例1制备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溶于5mL PBS(pH 7.4)、PBS(pH 7.4,含10%小牛血清FBS)、PBS(pH 5.0)溶液配制成浓度为0.1mg/mL的溶液;实施例11制备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用5mL PBS(pH 7.4)、PBS(pH7.4,含10%FBS)、PBS(pH 5.0)分别稀释至浓度为0.1mg/mL。37℃下孵育24小时。在预定时间(0.5h,1h,3h,5h,10h,15h,20h,24h),取20微升样品溶液,HPLC方法测量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含量。(Agilent 1100色谱仪,Zorbax反相C18柱,150×4.6mm,5μm,进样量20μL,柱温25℃,检测波长λ=254nm;梯度淋洗:2-90%缓冲液B/A,流速1.0mL/min,缓冲液A:0.1%TFA的去离子水,缓冲液B:0.1%TFA的乙腈)。
结果: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5。结果表明:pH7.4(不含或含有FBS)条件下,24小时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含量高达80%,说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体外降解很慢,也说明脂质体在模拟生理条件下比较稳定。pH 5.0条件下,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体外降解很快,24小时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降解率达到88%。所以,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在酸性条件下易于解体和降解。
实施例18: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体外释药试验
实施例1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溶液(浓度1mg/mL)各10mL,置于透析袋中(MWCO 1000)。透析袋浸入200mL PBS(pH 7.4)、PBS(pH 7.4,含10%小牛血清FBS)、PBS(pH 5.0)缓冲液(同时加入0.5%吐温80),37℃培养箱中孵育。在预定时间(0.5h,1h,3h,5h,10h,15h,20h,24h)取样透析液10mL并加入等体积新缓冲液。透析液冻干后溶于2mL甲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
结果:脂质体降解后释放出的青蒿琥酯含量如图16所示。显然,在中性条件下,24小时释放出的青蒿琥酯小于20%。酸性条件下,85%的青蒿琥酯释放出来。
实施例19: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细胞摄取实验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培养板每孔中种植MCF-7细胞(2.0×105),加入负载荧光探针Cy 5.5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50μg/mL),并孵育3h。同样条件下等量的Cy 5.5用作对照组(含有等当量青蒿琥酯)。然后,除去培养液,并用PBS洗涤2次,用4%甲醛溶液固定30min(25℃)。最后,细胞用100μL(10μg/mL)的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溶液处理5分钟,PBS洗涤三次。用Leica TCS SP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eica,Germany)观察。
结果:3小时后,对照组观察不到荧光,而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处理的细胞显示很强的荧光强度,说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被MCF-7细胞快速摄取。
实施例20: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细胞内降解实验
培养板6孔中每孔种植MCF-7细胞(1.0×105),DMEM培养基,并孵育24h。然后,除去培养液,并用PBS洗涤。加入实施例1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100μg/mL),37℃继续培养12小时。小心除去培养基,加入5mL甲醇和PBS混合液(体积比1:1)抽提,离心。上清液冻干后用质谱仪分析提取物。
结果:细胞提取物中,质谱分析发现青蒿琥酯分子离子峰385.6(M+H+,m/z)。说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被细胞内化,并在细胞内降解释放出青蒿琥酯原药。
实验例21:
薄膜法制备负载甲氟喹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
实施例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10毫克和甲氟喹3毫克溶于10毫升甲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最后,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负载甲氟喹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纳米颗粒溶液,粒径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粒子平均粒径170纳米。
实验例22:
负载全反式维甲酸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制备
实施例2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10毫克和全反式维甲酸3毫克溶于10毫升甲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最后,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负载全反式维甲酸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溶液,粒径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粒子平均粒径185纳米。
实验例23:
负载紫杉醇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制备
实施例2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10毫克和紫杉醇2毫克溶于10毫升甲醇,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最后,过0.22微米滤膜,得到负载紫杉醇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溶液,粒径分析结果显示纳米粒子平均粒径185纳米。
实验例24: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杀灭疟原虫试验
方法:SYBR Green I荧光法测量样品的杀灭疟原虫效果
药品样品:
a)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实施例11),PBS溶液,pH 7.4,浓度:5000nM,1000nM,200nM,40nM,8.0nM,1.6nM,0.32nM
b)青蒿琥酯,碳酸氢钠溶液
c)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实施例1),PBS溶液(10%DMSO)
材料:疟原虫株(3D7)感染的人红细胞(0.5%parasitemia),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二氧化碳培养箱(5%CO2,5%O2,平衡N2,37℃)
100μL含培养基的药品样品(均按等摩尔青蒿琥酯剂量)加入到96孔板,然后每个孔中加入100μL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0.5%parasitemia)。培养基为空白。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48h(37℃)。然后,避光条件下每个孔中加入50μL裂解缓冲液(含SYBR Green I),继续孵育30分钟.测量荧光强度.数据用GraphPad Prism(GraphPad Software,Inc.,SanDiego,CA)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IC50值(n=3)。
结果:不同样品杀灭疟原虫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如图17所示。结果表明,青蒿琥酯的IC50为10.3nM,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IC50为6.5nM,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IC50为1.2nM。结果表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杀灭疟原虫的效果显著优于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杀灭疟原虫的药效大约是青蒿琥酯的9倍,显示特别高效的杀灭疟原虫的作用。这是因为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纳米粒子利用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表面的“新渗透通道”(new permeability pathways,NPPs)高效进入红细胞,杀灭疟原虫。
实验例25: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杀灭疟原虫试验
方法:SYBR Green I荧光法测量样品的杀灭疟原虫效果
药品样品:
a)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实施例14),PBS溶液,pH7.4,浓度:5000nM,1000nM,200nM,40nM,8.0nM,1.6nM,0.32nM
b)青蒿琥酯,碳酸氢钠溶液
c)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实施例2),PBS溶液
d)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实施例3),PBS溶液
e)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纳米颗粒的PBS溶液(实施例15)
f)负载甲氟喹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实施例21)
材料:疟原虫株(3D7)感染的人红细胞(0.5%parasitemia),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二氧化碳培养箱(5%CO2,5%O2,平衡N2,37℃)
100μL含培养基的药品样品(均按等摩尔青蒿琥酯剂量)加入到96孔板,然后每个孔中加入100μL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0.5%parasitemia)。培养基为空白。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48h(37℃)。然后,避光条件下每个孔中加入50μL裂解缓冲液(含SYBR Green I),继续孵育30分钟.测量荧光强度.数据用GraphPad Prism(GraphPad Software,Inc.,SanDiego,CA)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IC50值(n=3)。
结果:不同样品杀灭疟原虫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青蒿琥酯的IC50为10.3nM,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的IC50为5.4nM,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IC50为0.8nM。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的IC50为7.6nM,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纳米颗粒的IC50为1.0nM,负载甲氟喹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IC50为0.6nM。
结果表明,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杀灭疟原虫的效果显著优于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杀灭疟原虫的药效大约是青蒿琥酯的12倍,显示特别高效的杀灭疟原虫的作用。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杀灭疟原虫的效果显著优于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羧基甜菜碱纳米颗粒杀灭疟原虫的药效大约是青蒿琥酯的10倍,显示高效的杀灭疟原虫的作用。负载甲氟喹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IC50最低,显示最优的抗疟疾作用,表明甲氟喹具有增效抗疟疾功能。
实验例26:
MTT法人癌细胞杀伤试验
药品及试剂:小牛血清为南京生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DMSO分析纯;RPMI1640为GIBCO产品。
仪器:BIORAD 680型酶标仪。
收集生长良好的肿瘤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配制成1×10-4/mL细胞悬液,于96孔培养板内接种,每孔100μL(含1000个肿瘤细胞),置37℃,5%CO2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加药物(见表2),实验设空白对照及溶剂对照,受试样品设4个浓度,每浓度3个平行孔,置37℃,5%CO2温箱内培养4天。弃去培养液,每孔加入MTT溶液(0.4mg/mL,RPMI1640配制)100μL,37℃孵育4小时。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MTT溶液150μL,溶解颗粒,轻度振荡后,用550型酶标仪在检测波长540nm,参考波长450nm下测定OD值。
结果计算:以药物的不同浓度及对细胞的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反应曲线,从中求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见表2。从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来看,本发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半数抑制浓度均高于青蒿琥酯,可能是因为青蒿琥酯释放较慢。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的半数抑制浓度均低于青蒿琥酯,显示较强的抗肿瘤效果。这是因为双硫键在细胞内谷胱甘肽作用下快速断裂,释放出青蒿琥酯原药。
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和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有良好的诱导凋亡作用,且明显优于青蒿琥酯。负载全反式维甲酸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具有最优的杀灭白血病细胞的效果,显示负载全反式维甲酸具有增效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功能。
负载紫杉醇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具有最优的杀灭人乳腺癌细胞、人肝癌细胞、人肺腺癌细胞的效果,显示负载紫杉醇具有增效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
表2.本发明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株和白血病细胞株的杀灭活性结果
MCF-7:人乳腺癌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A549:人肺腺癌细胞;HeLa:人血管内皮正常细胞;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实验例27
小鼠体内毒性试验
动物:ICR小鼠,雄性,18-22g,购自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口服给药。本发明化合物(表3)的体内毒性试验的结果,其口服半致死量大于2000mg/kg,表明毒性远低于双氢青蒿素。
表3药物在小鼠体内毒性试验结果
实验例28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动物试验
MRL/lpr小鼠狼疮模型制备(文献:梁涛,等.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3):288-291.)。MRL/lpr小鼠是一种基因突变小鼠,其Fas表达异常,导致淋巴细胞过度增生,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的改变,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模型小鼠。
取12只8周龄雌性MRL/lpr小鼠作为狼疮模型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双氢青蒿素组、实施例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组、实施例1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组),每组6只,其中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另两组每两天一次静脉注射药物2毫克(等双氢青蒿素摩尔量),另取6只同周龄的C57BL/6雌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周后处死取血及组织。
取小鼠血液,ELISA试剂盒测血清抗ds-DNA抗体及抗核抗体(ANA)水平,具体操作步骤根据说明书。取小鼠尿液,BCA试剂盒法检测小鼠尿蛋白浓度,用BCA检测尿蛋白浓度,具体操作步骤根据说明书。
小鼠肾脏病理学观察:取小鼠肾脏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将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摄片。
结果:8周后,脂质体组的MRL/lpr小鼠脾脏最小,双氢青蒿素组的MRL/lpr小鼠脾脏大于正常对照组,但与未治疗组相比显著减小。抗ds-DNA抗体和抗核抗体水平(其中抗ds-DNA抗体与狼疮疾病活动度相关):8周后,MRL/lpr小鼠发病后这两种自身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脂质体组的抗ds-DNA抗体水平与双氢青蒿素组和未治疗组相比显著下降,然而抗核抗体水平无明显改变。
MRL/lpr小鼠发病后也会出现肾炎改变,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内细胞数量增多,系膜细胞增生,肾间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8周后,脂质体组的肾小球内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浸润减少,并低于双氢青蒿素组和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组,但双氢青蒿素组高于后者。随着肾炎的出现,MRL/lpr小鼠尿蛋白浓度比同周龄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8周后,脂质体组的尿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当;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低于双氢青蒿素组;双氢青蒿素组虽然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与未治疗组相比有所下降。
结论: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对MRL/lpr小鼠的治疗效果优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后者优于双氢青蒿素。
实验例29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对皮肤银屑病动物的作用
制备银屑病动物模型(参考文献):取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正常组、咪喹莫特(imiquimod,IMQ)组。普萘洛尔组小鼠背部涂抹普萘洛尔乳膏;咪喹莫特组小鼠背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正常组小鼠背部涂抹空白的乳膏基质,涂抹面积1cm2,每天2次,每次涂抹乳膏各3mg,连续8d。咪喹莫特动物模型组的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皮肤增厚;涂抹7~8d后红斑由淡粉色的斑点,逐渐演变成为深红带褐色的斑块,鳞屑由原来的零星,变为成层状的密集状堆积;皮肤肥厚出现明显浸润的现象。
取制备好的咪喹莫特模型小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实施例1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组、双氢青蒿素组(PBS溶液,剂量3mg/20g体重,等双氢青蒿素摩尔量)、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小鼠背部涂抹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小鼠背部不做任何处理;给药组分别涂抹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和双氢青蒿素,每天2次,每次涂抹,连续8天,观察皮肤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相比,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组的皮损症状有明显的减轻,小鼠背部皮肤变得光滑、细腻,鳞屑明显减少,红斑色泽变淡,皮肤肥厚程度减轻。双氢青蒿素组的皮损症状也有改善,但不及脂质体组明显。结果表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有最好的修复皮肤损伤的效果。
实验例30
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作用
动物模型:大鼠2~3个月龄,体重160~180g,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Ⅱ型胶原溶于0.1mol/L的醋酸水溶液中,在4℃下搅拌充分溶解,浓度为2g/L,置4℃冰箱过夜,再将灭活卡介苗(BCG)置于液体石蜡中,配成2g/L的完全弗氏佐剂,将二者等体积混合、乳化,制成CⅡ乳剂。将该乳剂于小鼠的尾根部皮内注射0.1ml致炎,21天腹腔注射乳剂0.1ml作为激发注射。致炎后24d,小鼠出现关节肿胀,36d达高峰,用足爪仪测足爪变化,在致炎28d,足爪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为造模成功。
1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施例11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组、双氢青蒿素组(PBS溶液,剂量3mg/20g体重,等双氢青蒿素摩尔量),每组4只。阴性对照组给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给药组分别静脉注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和双氢青蒿素PBS溶液,每两天1次,连续20天。参考文献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3),190),观察大鼠足跖肿胀度,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IL-2)的含量和关节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模型大鼠足跖与踝部呈急性炎症性红肿,跖围较正常组明显增粗,血清中IL-1含量升高,IL-2水平降低,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经给药处理后,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组跖围减小,血清中IL-1含量降低,IL-2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双氢青蒿素组效果稍差,但指标优于未给药阳性对照组。所以,双氢青蒿素二倍体磷脂酰胆碱脂质体有较好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实施例31
薄膜法制备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纳米颗粒
实施例4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丝氨醇酯盐酸盐、实施例5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羟基磺酸甜菜碱、实施例6的双氢青蒿素二甘醇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实施例7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磺酸甜菜碱、实施例8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基氨基甲酸酯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实施例9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N,N-二甲胺基盐酸盐、实施例10的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甘醇碳酸酯二倍体丝氨醇盐酸盐各10毫克分别溶于10毫升氯仿中,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加入10毫升PBS缓冲液(pH 7.4),50℃下震荡10分钟,过0.22微米滤膜,得到双氢青蒿素二倍体丝氨醇酯、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羟基磺酸甜菜碱、双氢青蒿素二甘醇酸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磺酸甜菜碱、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基氨基甲酸酯二倍体磷脂酰胆碱、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乙酸二倍体-N,N-二甲胺基、双氢青蒿素二硫代二甘醇碳酸酯二倍体丝氨醇纳米颗粒溶液。动态光散射仪分析粒径,均在150-300纳米之间。透射电镜测量纳米颗粒的形态,均为球形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替换,这些对本发明权利要求进行改进和等同替换后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衍生物是具有下列通式(1)的化合物或所述通式(1)的化合物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1)中,双氢青蒿素的羟基与L的羰基相连,L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取代基:
其中,X是如下基团:
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S-S-CH2、CH2-CH2-S-S-CH2-CH2、CH2-O-CH2、O-CH2-CH2-O、O-CH2-CH2-CH2-O、O-CH2-CH2-CH2-CH2-O、O-CH2-CH2-O-CH2-CH2-O、O-CH2-CH2-O-CH2-CH2-O-CH2-CH2-O、O-CH2-CH2-SS-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CH2-O-CO-CH2-CH2、O-CH2-CH2-O-CO-CH2-CH2、NH-CH2-CH2-NH、NH-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CH2-NH、NH-CH2-CH2-CH2-CH2-CH2-CH2-NH、O-CH2-CH2-S-S-CH2-CH2-O或NH-CH2-CH2-S-S-CH2-CH2-NH;
式(1)中,Y与L的侧基相连,Y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取代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1)的化合物由二个双氢青蒿素分子通过含有阳离子、阴离子或同时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连接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3.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或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与药效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所述的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与增效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胶囊剂、颗粒剂、凝胶剂、注射剂、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粒径10-1000纳米的纳米颗粒。
6.一种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寄生虫病药物、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白血病药物、抗弓形虫病药物或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虫病是疟疾、血吸虫病、弓形虫病、利什曼病、丝虫病或钩虫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天疱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甲状腺自身免疫病或溃疡性结肠炎。
CN201710115410.4A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Active CN1069282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5410.4A CN106928274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US16/488,568 US11136339B2 (en) 2017-02-28 2018-04-11 Dihydroartemisinin diploid derivativ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thereof, and application
PCT/CN2018/082649 WO2018157874A1 (zh) 2017-02-28 2018-04-11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5410.4A CN106928274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8274A true CN106928274A (zh) 2017-07-07
CN106928274B CN106928274B (zh) 2019-09-10

Family

ID=59424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5410.4A Active CN106928274B (zh) 2017-02-28 2017-02-28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6339B2 (zh)
CN (1) CN106928274B (zh)
WO (1) WO201815787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1454A (zh) * 2018-11-22 2019-03-19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抗肿瘤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或抑制癌细胞药物方面的应用、抗肿瘤药物
CN110123807A (zh) * 2019-05-21 2019-08-16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包含DHA和HMGB1沉默性siRNA的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354270A (zh) * 2019-08-30 2019-10-2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青蒿琥酯聚乙二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防治肺炎的药物
CN110496121A (zh) * 2019-08-23 2019-11-26 西南大学 二氢青蒿素衍生物在制备抗利什曼原虫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3456627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东南大学 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复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14652681A (zh) * 2022-02-28 2022-06-24 东南大学 一种双青蒿琥酯甘油酯磷酰胆碱脂质体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4831982A (zh) * 2022-04-10 2022-08-02 莫汉有 青蒿琥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4279B (zh) * 2020-09-25 2022-11-18 西南大学 对氨基水杨酸双氢青蒿素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6683A (zh) * 1999-03-16 2000-09-20 屠呦呦 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的含双氢青蒿素的药物组合物
CN1520823A (zh) * 2003-02-12 2004-08-18 恒 沈 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复方制备方法
CN1561994A (zh) * 2004-04-02 2005-01-12 齐岩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免疫性疾病的含青蒿提取物药物组合物
CN101732250A (zh) * 2010-02-03 2010-06-16 杨林 一种双氢青蒿素液体制剂制备方法
CN102153564A (zh) * 2011-01-31 2011-08-17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含氮原子的青蒿素二聚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181901A (zh) * 2011-12-30 2013-07-03 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双氢青蒿素控释制剂
CN105213321A (zh) * 2015-10-28 2016-01-06 海南澋润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青蒿素或其衍生物的药浴颗粒剂及其用途
CN105288648A (zh) * 2015-10-14 2016-02-03 东南大学 一种亲水性药物的磷脂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5457038A (zh) * 2015-11-09 2016-04-06 东南大学 一种速释型药物磷脂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7468A (en) * 1995-06-29 1997-10-14 Hauser, Inc. Artemisinin dimer compounds having anticancer activity
GB0129215D0 (en) * 2001-12-06 2002-01-23 Ufc Ltd Trioxane derivatives
US6790863B2 (en) * 2002-10-15 2004-09-14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Dihydroartemisinin and dihydroartemisitene dimers as anti-cancer and anti-infective agents
FR2899586B1 (fr) * 2006-04-11 2008-06-20 Sanofi Aventis Sa Dimeres de derives d'artemisinine, leur preparation et leur application en therapeutique
FR2925495B1 (fr) * 2007-12-21 2010-09-10 Pf Medicament Derives dimeriques d'artemisinine et application en therapie anticancereus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6683A (zh) * 1999-03-16 2000-09-20 屠呦呦 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的含双氢青蒿素的药物组合物
CN1520823A (zh) * 2003-02-12 2004-08-18 恒 沈 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复方制备方法
CN1561994A (zh) * 2004-04-02 2005-01-12 齐岩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免疫性疾病的含青蒿提取物药物组合物
CN101732250A (zh) * 2010-02-03 2010-06-16 杨林 一种双氢青蒿素液体制剂制备方法
CN102153564A (zh) * 2011-01-31 2011-08-17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含氮原子的青蒿素二聚体、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181901A (zh) * 2011-12-30 2013-07-03 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双氢青蒿素控释制剂
CN105288648A (zh) * 2015-10-14 2016-02-03 东南大学 一种亲水性药物的磷脂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5213321A (zh) * 2015-10-28 2016-01-06 海南澋润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青蒿素或其衍生物的药浴颗粒剂及其用途
CN105457038A (zh) * 2015-11-09 2016-04-06 东南大学 一种速释型药物磷脂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MOND SLADE ET AL.: "Antiprotozoal, anticancer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dihydroartemisinin acetal dimers and monomer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
RASHMI GAUR ET AL.: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novel dihydroartemisinin monomers and dimers containing chalcone as a linker and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y",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1454A (zh) * 2018-11-22 2019-03-19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抗肿瘤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或抑制癌细胞药物方面的应用、抗肿瘤药物
CN110123807A (zh) * 2019-05-21 2019-08-16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包含DHA和HMGB1沉默性siRNA的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123807B (zh) * 2019-05-21 2022-06-14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包含DHA和HMGB1沉默性siRNA的阳离子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496121A (zh) * 2019-08-23 2019-11-26 西南大学 二氢青蒿素衍生物在制备抗利什曼原虫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0354270A (zh) * 2019-08-30 2019-10-2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青蒿琥酯聚乙二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防治肺炎的药物
CN110354270B (zh) * 2019-08-30 2022-04-1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青蒿琥酯聚乙二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56627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东南大学 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复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14652681A (zh) * 2022-02-28 2022-06-24 东南大学 一种双青蒿琥酯甘油酯磷酰胆碱脂质体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4652681B (zh) * 2022-02-28 2023-09-12 东南大学 一种双青蒿琥酯甘油酯磷酰胆碱脂质体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14831982A (zh) * 2022-04-10 2022-08-02 莫汉有 青蒿琥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28274B (zh) 2019-09-10
US11136339B2 (en) 2021-10-05
US20200040008A1 (en) 2020-02-06
WO2018157874A1 (zh)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28274B (zh) 一种双氢青蒿素二倍体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5288648B (zh) 一种亲水性药物的磷脂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5457038A (zh) 一种速释型药物磷脂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
CN104530415B (zh) 一种异官能化y型聚乙二醇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生物相关物质
CN101400358B (zh) 包含强心苷的scf提取物
CN108420793A (zh) 一种空白混合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83239B (zh) 一种蟾毒灵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99598A (zh) 稳定的大麻素类化合物制剂
CN103705943B (zh) 一种还原响应型聚乙二醇化药物纳米组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1098877A (zh)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
CN105055375A (zh) 具有抗多药耐药作用的阿霉素和白藜芦醇共递送纳米递药系统
CN106619588A (zh) 一种含辅酶q10的自微乳型营养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432432A (zh) 靶向至细胞内质网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CN103179967A (zh) 抗肿瘤药物组合物
CN106236752A (zh) 联合用药抗肿瘤药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131277A (zh) 一种含胆酸的高分子材料及其修饰的脂质体
Wei et al. A pH-sensitive prodrug nanocarrier based on diosgenin for doxorubicin delivery to efficiently inhibit tumor metastasis
CN106459011B (zh) 作为抗肿瘤化合物的σ-2受体配体药物缀合物、其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CN110025789A (zh) 一种药物磷脂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101926844B (zh) 瑞香狼毒提取物及其抗肿瘤作用
CN104368011A (zh) 一种药物甜菜碱缀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CN106946981A (zh) 一种四肽环氧丙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496152A (zh) 癸氧喹酯组合物的肌肉内库存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CN103768022B (zh) 一种用作靶向性输送紫杉醇的自组装纳米粒、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664986B (zh) 从藤黄中提取的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