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7926A -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7926A
CN106917926A CN201710191682.2A CN201710191682A CN106917926A CN 106917926 A CN106917926 A CN 106917926A CN 201710191682 A CN201710191682 A CN 201710191682A CN 106917926 A CN106917926 A CN 106917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emale
public plug
valve element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16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7926B (zh
Inventor
蒋于良
李中和
杜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yang Yuqiao Precision El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蒋于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蒋于良 filed Critical 蒋于良
Priority to CN2017101916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17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17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7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17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7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 F16L37/3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each of two pipe-end fittings
    • F16L37/3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each of two pipe-end fittings at least one of two lift valves being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 F16L37/36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with fluid cut-off means in each of two pipe-end fittings at least one of two lift valves being opened automatically when the coupling is applied with two lift valves being actuated to initiate the flow through the coupling after the two coupling parts are locked against withdraw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de by inserting one member axially into the other and rotating it to a limited extent, e.g. with bayonet action
    • F16L37/24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de by inserting one member axially into the other and rotating it to a limited extent, e.g. with bayonet action the coupling being co-axial with the pipe
    • F16L37/248Bayonet-type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插接配合的公插头和母插头;公插头和母插头内使用可移动的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分别与套筒的环形密封部进行密封配合,结构简单,插合后由第二环形密封部与公插头第三套筒进行密封配合,有效避免泄露;人字形导向支架确保第一阀芯在公插头第三套筒内滑动时不会倾斜,导向稳定,同时人字形导向支架的外缘凸出第一密封盘的边缘设置,使得第一密封盘向公插头第三套筒滑动后,易于形成适于带压液体流通的通道,确保带压液体的快速流通。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散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液冷技术在电子产品散热领域的应用离不开连接技术的发展。流体连接技术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要求连接器可以无泄漏插拔,快速连接,具有止回、单向密封功能。流体连接器,又称快速接头,是一种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流体连通或断开的连接器,由公插头和母插头两部分组成,公插头和母插头各相当于一个单向阀,内有一个阀芯,未插合时,单向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关闭,公插头和母插头均为独立密封状态;公插头插入母插头后,弹簧被压缩,公插头和母插头的阀芯同时被推开,两个管路连通,流体便可以流通。现有的流体连接器产品可以实现快速连接,同时具备止回和单向密封功能,但是少有能做到无泄漏插拔,已有的产品中也存在冲击渗水等不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泄露的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快速接头,包括:插接配合的公插头和母插头;
所述公插头包括公插头第一套筒、公插头第二套筒、公插头第三套筒,所述公插头第一套筒的前端密封套接在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的尾端内,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尾端密封套接在所述公插头第一套筒的前端内,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前端置于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内;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内还设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设置第一密封盘,该第一密封盘的环状侧壁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的环状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母插头包括母插头第一套筒和母插头第二套筒,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前端密封套接在所述母插头第一套筒的尾端内,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内固定设置第二密封盘,该第二密封盘的环状侧壁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环状内壁之间设置可沿轴向滑动的筒状第二阀芯,该第二阀芯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密封盘的环状侧壁密封配合,该第二阀芯的外壁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环状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密封盘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密封盘的直径相同,所述筒状第二阀芯尾端的外径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前端的外径相同,且筒状第二阀芯尾端的环宽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前端的环宽相同,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尾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前端的内径;所述公插头与母插头插合时,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尾端插入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内,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前端推动所述第二阀芯在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内向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前端移动,以使所述母插头连通;同时第二密封盘推动所述第一阀芯在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内向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后端移动,以使所述公插头连通,实现公插头和母插头内流体的流通。
进一步,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前端内壁凸出设置第一环形密封部,该第一环形密封部的内壁设置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盘的外径与第一环形密封部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一O形密封圈,以使所述述第一阀芯的第一密封盘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内时,由第一O形密封圈与所述第一阀芯相配合形成密封。
进一步,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内还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公插头第一套筒的内壁中设置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弹簧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一阀芯之间,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阀芯复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盘的内侧端面固定设置人字形导向支架,该人字形导向支架的边缘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盘边缘的外侧,所述第一阀芯置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内时,该人字形导向支架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内壁相接触,以使第一阀芯在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内沿轴向移动时形成支撑,并由所述第一环形密封部对所述人字形导向支架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内还设有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滑动配合的筒状阀芯套,该筒状阀芯套的外壁沿其周向上凸出设置第二环形凸台,所述人字形导向支架的边缘设置台阶部,装配时所述筒状阀芯套的尾端套接在所述第一弹簧内,人字形导向支架经台阶部卡接配合在所述筒状阀芯套的前端,以使所述第一弹簧可推动所述第一阀芯复位。
进一步,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内的轴心处沿轴向设置阀杆,该阀杆的前端经支架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密封盘与所述阀杆的尾端固定相连,以使所述第二密封盘设置在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内的轴心。
进一步,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尾端内壁凸出设置第二环形密封部,该第二环形密封部的内壁设置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二O形密封圈,用于和对置于第二环形密封部内的第二阀芯的外壁或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外壁形成密封配合;所述第二阀芯的内壁设置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三O形密封圈,用于和所述第二密封盘的环状侧壁密封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壁中部设置第三环形凸台,所述第三环形凸台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的侧壁相配合对所述第二阀芯进行限位;所述阀杆上套接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置于所述第三环形凸台的内侧端面与所述支架之间,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阀芯复位;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尾端外壁设置倒角部,方便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插入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内时形成导向,易于插合。
进一步,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侧壁上设置销轴,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的侧壁上设置贯穿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依次相通的第一轴向槽、第一周向槽和第二轴向槽,所述第一轴向槽的开口端置于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的前端;所述第一轴向槽、第一周向槽和第二轴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销轴的直径,以使所述销轴进入所述第一轴向槽、第一周向槽和第二轴向槽后间隙配合;使用时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插入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内,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分别被压缩,销轴沿所述第一轴向槽的开口进入,移动至所述第一轴向槽的尾端后,到达所述第一周向槽的进口;旋转所述母插头,销轴沿所述第一周向槽旋转,移动至所述第一周向槽的尾端后,到达所述第二轴向槽的进口;此时松开母插头,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回弹力使得销轴进入第二轴向槽,完成对母插头的限位。
上述快速接头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公插头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弹簧支撑第一阀芯到达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前端,第一密封盘的环状侧壁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的第一环形密封部经第一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配合,使得公插头处于封闭状态;母插头初始状态时,第二弹簧支撑第二阀芯到达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尾端,第二阀芯的外壁经第二O形密封圈与母插头第二套筒的第二环形密封部密封配合,第二阀芯的内壁经第三O形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盘的环状侧壁密封配合,使得母插头处于封闭状态。
B、插合时,将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上的销轴对准公插头第二套筒上的第一轴向槽的开口,沿轴向快速推动母插头使得其尾端插入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内,销轴沿所述第一轴向槽移动至所述第一轴向槽的尾端后,到达所述第一周向槽的进口,在此过程中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前端推动所述第二阀芯在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内向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前端移动,第二弹簧被压缩,所述母插头连通;同时第二密封盘推动所述第一阀芯在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内向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后端移动,第一弹簧被压缩,所述公插头连通,实现公插头和母插头内流体的流通;快速旋转所述母插头,销轴沿所述第一周向槽运动,移动至所述第一周向槽的尾端后,到达所述第二轴向槽的进口,此时松开母插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回弹力使得销轴进入第二轴向槽,完成对母插头的限位,此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依然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二阀芯脱离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第二环形密封部,第一密封盘的环状侧壁脱离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的第一环形密封部,公插头第三套筒的外壁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第二环形密封部经第二O形密封圈密封配合。
C、拔出时,将所述母插头沿轴向推动并反向旋转,使得销轴经第二轴向槽退至第一周向槽的进口、到达第一轴向槽的出口处,松开所述母插头,此时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回弹作用下母插头第二套筒退出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在此过程中,第二阀芯和第一阀芯复位,第二阀芯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密封盘的环状侧壁经第三O形密封圈密封配合,该第二阀芯的外壁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的第二环形密封部经所述第二O形密封圈密封配合,第一密封盘的环状侧壁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的第一环形密封部经第一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配合,确保在插拔过程中无泄漏。
发明的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快速接头,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可移动的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分别与套筒的环形密封部进行密封配合,结构简单,插合后由第二环形密封部与公插头第三套筒进行密封配合,有效避免泄露;(2)人字形导向支架确保第一阀芯在公插头第三套筒内滑动时不会倾斜,导向稳定,同时人字形导向支架的外缘凸出第一密封盘的边缘设置,使得第一密封盘向公插头第三套筒滑动后,易于形成适于带压液体流通的通道,确保带压液体的快速流通;(3)母插头第二套筒的尾端外壁设置倒角部,插合时可进行导向,易于插合;(4)阀芯分别设置密封盘,采用密封盘的环状侧壁分别与第一环形密封部、筒状第二阀芯内壁进行密封配合,易于装配,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公插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母插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公插头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公插头与母插头插合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公插头第一套筒11,公插头第二套筒12,公插头第三套筒13,第一弹簧14,筒状阀芯套15,第一空腔16,第二空腔17,第一环形密封部18,第一环形凸台19,第二环形凸台20,母插头第一套筒21,母插头第二套筒22,销轴23,第二弹簧24,倒角部25,第三空腔26,第二环形密封部27,支架28,第一O形密封圈31,第二O形密封圈32,第三O形密封圈33,第四O形密封圈34,第五O形密封圈35,第一阀芯4,第一密封盘41,人字形导向支架42,台阶部43,斜坡部44,第二阀芯5,第三环形凸台51,阀杆61,第二密封盘62,第一轴向槽71,第一周向槽72,第二轴向槽7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快速接头包括插接配合的公插头和母插头(为方便论述,公插头内的部件涉及到前端时是指靠近公插头与母插头连接处的一端,其相对另一端为尾端;母插头内的部件涉及到尾端时是指靠近公插头与母插头连接处的一端,其相对另一端为前端);如图1所示,公插头包括公插头第一套筒11、公插头第二套筒12、公插头第三套筒13,公插头第一套筒11的前端密封套接在公插头第二套筒12的尾端内,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尾端密封套接在公插头第一套筒11的前端内,公插头第三套筒13尾端的外壁上设置第四环形凹槽,第四环形凹槽内设置第四O形密封圈34,用于对公插头第三套筒13和公插头第一套筒11之间进行密封;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置于公插头第二套筒12内;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还设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第一阀芯4,第一阀芯4的前端设置第一密封盘41,第一密封盘41的内侧端面固定设置人字形导向支架42,如图4所示,该人字形导向支架42的边缘凸出设置在第一密封盘41边缘的外侧,第一阀芯4置于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时,该人字形导向支架42的外侧边缘与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内壁相接触,以使第一阀芯4在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沿轴向移动时形成支撑。
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内壁凸出设置第一环形密封部18,该第一环形密封部18的内壁设置第一环形凹槽;第一密封盘41的外径与第一环形密封部18的内径相适配,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一O形密封圈31,以使述第一阀芯4的第一密封盘41置于第一环形密封部18内时,由第一O形密封圈31与第一阀芯4相配合形成密封。
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第一空腔16内还设有第一弹簧14和筒状阀芯套15,筒状阀芯套15与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内壁间隙配合,以使筒状阀芯套15可沿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内壁滑动;该筒状阀芯套15的外壁沿其周向上凸出设置第二环形凸台20,如图4所示,人字形导向支架42的边缘设置台阶部43,装配时筒状阀芯套15的尾端套接在第一弹簧14内,人字形导向支架42经台阶部43卡接配合在筒状阀芯套15的前端内;公插头第一套筒11的内壁中设置第一环形凸台19,第一弹簧14置于第一环形凸台19和人字形导向支架42之间,以使第一弹簧14可推动第一阀芯4复位。第一环形密封部18的相对内侧壁设置锥形过渡部,人字形导向支架42边缘台阶部43的前端面设置与锥形过渡部相适配的斜坡部44,以使第一阀芯4移动至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时,由锥形过渡部和斜坡部44相配合对第一阀芯4进行限位。
如图3所示,公插头第二套筒12的侧壁上设置贯穿的限位槽,限位槽包括依次相通的第一轴向槽71、第一周向槽72和第二轴向槽73,第一轴向槽71的开口端置于公插头第二套筒12的前端。
如图2所示,母插头包括母插头第一套筒21和母插头第二套筒22,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前端密封套接在母插头第一套筒21的尾端内,具体密封方式为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外壁上设置第五环形凹槽,第五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五O形密封圈35,用于对母插头第二套筒22和母插头第一套筒21之间进行密封;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三空腔26内沿其轴心处沿轴向设置阀杆61,该阀杆61的前端经支架28与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内壁固定相连;阀杆61的尾端同轴固定设置第二密封盘62。
第二密封盘62的环状侧壁与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环状内壁之间设置可沿轴向滑动的筒状第二阀芯5,第二阀芯5的内壁设置第三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三O形密封圈33,用于和第二密封盘62的环状侧壁密封配合。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尾端内壁凸出设置第二环形密封部27,该第二环形密封部27的内壁设置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二O形密封圈32,用于和对置于第二环形密封部27内的第二阀芯5的外壁形成密封配合。
第二阀芯5的外壁中部设置第三环形凸台51,第三环形凸台51的外侧端面与第二环形密封部27的侧壁相配合对第二阀芯5进行限位;阀杆61上套接第二弹簧24,该第二弹簧24置于第三环形凸台51的内侧端面与支架28之间,用于推动第二阀芯5复位;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尾端外壁设置倒角部25,方便母插头第二套筒22插入公插头第二套筒12内时形成导向,易于插合。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侧壁上设置销轴23;公插头第二套筒12上的第一轴向槽71、第一周向槽72和第二轴向槽73的宽度大于销轴的直径,以使销轴23进入第一轴向槽71、第一周向槽72和第二轴向槽73后间隙配合。
第二密封盘62的直径与第一密封盘41的直径相同,筒状第二阀芯5尾端的外径与公插头第三套筒13前端的外径相同,且筒状第二阀芯5尾端的环宽与公插头第三套筒13前端的环宽相同,母插头第二套筒22尾端的外径小于公插头第二套筒12前端的内径;公插头与母插头插合时,如图5所示,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尾端插入公插头第二套筒13的第三空腔17内,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推动第二阀芯5在母插头第二套筒22内向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前端移动,以使母插头连通;同时第二密封盘62推动第一阀芯4在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向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后端移动,以使公插头连通,实现公插头和母插头内流体的流通。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快速接头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公插头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弹簧14支撑第一阀芯4到达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第一密封盘41的环状侧壁与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第一环形密封部18经第一O形密封圈31进行密封配合,使得公插头处于封闭状态;母插头初始状态时,第二弹簧24支撑第二阀芯5到达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尾端,第二阀芯5的外壁经第二O形密封圈32与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二环形密封部27密封配合,第二阀芯5的内壁经第三O形密封圈33和第二密封盘62的环状侧壁密封配合,使得母插头处于封闭状态。
B、插合时,将母插头第二套筒22上的销轴23对准公插头第二套筒12上的第一轴向槽71的开口,沿轴向快速推动母插头使得其尾端插入公插头第二套筒12的第三空腔17内,销轴23沿第一轴向槽71移动至第一轴向槽71的尾端后,到达第一周向槽72的进口,在此过程中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推动第二阀芯5在母插头第二套筒22内向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前端移动,第二弹簧24被压缩,母插头连通;同时固定设置的第二密封盘62推动第一阀芯4在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向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后端移动,第一弹簧14被压缩,公插头连通,此时第一空腔16和第三空腔26连通,实现公插头和母插头内流体的流通;然后快速旋转母插头,销轴23沿第一周向槽72运动,移动至第一周向槽72的尾端后,到达第二轴向槽73的进口,此时松开母插头,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24的回弹力使得销轴23进入第二轴向槽73,完成对母插头的限位,此时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24依然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二阀芯5脱离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二环形密封部27,第一密封盘41的环状侧壁脱离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第一环形密封部18,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外壁与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二环形密封部27经第二O形密封圈22密封配合。
C、拔出时,将母插头沿轴向推动并反向旋转,使得销轴23经第二轴向槽73退至第一周向槽72的进口、到达第一轴向槽71的出口处,松开母插头,此时在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24的回弹作用下母插头第二套筒22退出公插头第三套筒13,在此过程中,第二阀芯5和第一阀芯4复位,第二阀芯5的内壁与第二密封盘62的环状侧壁经第三O形密封圈33密封配合,该第二阀芯5的外壁与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二环形密封部27经第二O形密封圈32密封配合,第一密封盘41的环状侧壁与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第一环形密封部18经第一O形密封圈31进行密封配合,确保在插拔过程中无泄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配合的公插头和母插头;
所述公插头包括公插头第一套筒(11)、公插头第二套筒(12)、公插头第三套筒(13),所述公插头第一套筒(11)的前端密封套接在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12)的尾端内,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尾端密封套接在所述公插头第一套筒(11)的前端内,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置于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12)内;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还设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第一阀芯(4),所述第一阀芯(4)的前端设置第一密封盘(41),该第一密封盘(41)的环状侧壁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环状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母插头包括母插头第一套筒(21)和母插头第二套筒(22),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前端密封套接在所述母插头第一套筒(21)的尾端内,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内固定设置第二密封盘(62),该第二密封盘(62)的环状侧壁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环状内壁之间设置可沿轴向滑动的筒状第二阀芯(5),该第二阀芯(5)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密封盘(62)的环状侧壁密封配合,该第二阀芯(5)的外壁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环状内壁密封配合;
所述第二密封盘(62)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密封盘(41)的直径相同,所述筒状第二阀芯(5)尾端的外径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前端的外径相同,且筒状第二阀芯(5)尾端的环宽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前端的环宽相同,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尾端的外径小于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12)前端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内壁凸出设置第一环形密封部(18),该第一环形密封部(18)的内壁设置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盘(41)的外径与第一环形密封部(18)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一O形密封圈(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还设有第一弹簧(14),所述公插头第一套筒(11)的内壁中设置第一环形凸台(19),所述第一弹簧(14)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9)和所述第一阀芯(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盘(41)的内侧端面固定设置人字形导向支架(42),该人字形导向支架(42)的边缘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盘(41)边缘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还设有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滑动配合的筒状阀芯套(15),该筒状阀芯套(15)的外壁沿其周向上凸出设置第二环形凸台(20),所述人字形导向支架(42)的边缘设置台阶部(43),装配时所述筒状阀芯套(15)的尾端套接在所述第一弹簧(14)内,人字形导向支架(42)经台阶部(43)卡接配合在所述筒状阀芯套(15)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内的轴心处沿轴向设置阀杆(61),该阀杆(61)的前端经支架(28)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密封盘(62)与所述阀杆(61)的尾端固定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尾端内壁凸出设置第二环形密封部(27),该第二环形密封部(27)的内壁设置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二O形密封圈(32);所述第二阀芯(5)的内壁设置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设置第三O形密封圈(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5)的外壁中部设置第三环形凸台(51),所述第三环形凸台(51)的外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密封部(27)的侧壁相配合对所述第二阀芯(5)进行限位;所述阀杆(61)上套接第二弹簧(24),该第二弹簧(24)置于所述第三环形凸台(51)的内侧端面与所述支架(28)之间;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尾端外壁设置倒角部(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侧壁上设置销轴(23),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12)的侧壁上设置贯穿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依次相通的第一轴向槽(71)、第一周向槽(72)和第二轴向槽(73),所述第一轴向槽(71)的开口端置于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12)的前端;所述第一轴向槽(71)、第一周向槽(72)和第二轴向槽(73)的宽度大于所述销轴(23)的直径,以使所述销轴(23)进入所述第一轴向槽(71)、第一周向槽(72)和第二轴向槽(73)后间隙配合。
10.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接头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公插头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弹簧(14)支撑第一阀芯(4)到达公插头第三套筒(13)前端,第一密封盘(41)的环状侧壁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第一环形密封部(18)经第一O形密封圈(31)进行密封配合,使得公插头处于封闭状态;母插头初始状态时,第二弹簧(24)支撑第二阀芯(5)到达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尾端,第二阀芯(5)的外壁经第二O形密封圈(32)与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二环形密封部(27)密封配合,第二阀芯(5)的内壁经第三O形密封圈(33)和所述第二密封盘(62)的环状侧壁密封配合,使得母插头处于封闭状态;
B、插合时,将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上的销轴(23)对准公插头第二套筒(12)上的第一轴向槽(71)的开口,沿轴向快速推动母插头使得其尾端插入所述公插头第二套筒(22)内,销轴(23)沿所述第一轴向槽(71)移动至所述第一轴向槽(71)的尾端后,到达所述第一周向槽(72)的进口,在此过程中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前端推动所述第二阀芯(5)在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内向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前端移动,第二弹簧(24)被压缩,所述母插头连通;同时第二密封盘(62)推动所述第一阀芯(4)在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内向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后端移动,第一弹簧(14)被压缩,所述公插头连通,实现公插头和母插头内流体的流通;快速旋转所述母插头,销轴(23)沿所述第一周向槽(72)运动,移动至所述第一周向槽(72)的尾端后,到达所述第二轴向槽(73)的进口,此时松开母插头,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24)的回弹力使得销轴(23)进入第二轴向槽(73),完成对母插头的限位,此时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24)依然处于被压缩状态,第二阀芯(5)脱离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二环形密封部(27),第一密封盘(41)的环状侧壁脱离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第一环形密封部(18),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外壁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二环形密封部(27)经第二O形密封圈(32)密封配合;
C、拔出时,将所述母插头沿轴向推动并反向旋转,使得销轴(23)经第二轴向槽(73)退至第一周向槽(72)的进口、到达第一轴向槽(71)的出口处,松开所述母插头,此时在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24)的回弹作用下母插头第二套筒(22)退出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在此过程中,第二阀芯(5)和第一阀芯(4)复位,第二阀芯(5)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密封盘(62)的环状侧壁经第三O形密封圈(33)密封配合,该第二阀芯(5)的外壁与所述母插头第二套筒(22)的第二环形密封部(27)经所述第二O形密封圈(32)密封配合,第一密封盘(41)的环状侧壁与所述公插头第三套筒(13)的第一环形密封部(18)经第一O形密封圈(11)进行密封配合,确保在插拔过程中无泄漏。
CN201710191682.2A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6917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1682.2A CN106917926B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1682.2A CN106917926B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7926A true CN106917926A (zh) 2017-07-04
CN106917926B CN106917926B (zh) 2018-11-02

Family

ID=59460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1682.2A Active CN106917926B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179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995A (zh) * 2017-12-21 2019-06-2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连接器及使用该流体连接器的流体连接器组件
CN112856075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江苏益诚精密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密封圈防护结构的流体连接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07701A1 (en) * 2010-07-16 2012-01-18 Faster S.p.A. Compact cartridge coupling
CN103557393A (zh) * 2013-11-15 2014-02-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卡口连接的流体连接器
CN104565640A (zh) * 2013-10-22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母接头
CN105351652A (zh) * 2015-12-04 2016-02-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流体连接器
CN105972361A (zh) * 2016-07-19 2016-09-28 无锡市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用高压快速接头
CN206600546U (zh) * 2017-03-28 2017-10-31 蒋于良 一种快速接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07701A1 (en) * 2010-07-16 2012-01-18 Faster S.p.A. Compact cartridge coupling
CN104565640A (zh) * 2013-10-22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母接头
CN103557393A (zh) * 2013-11-15 2014-02-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卡口连接的流体连接器
CN105351652A (zh) * 2015-12-04 2016-02-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流体连接器
CN105972361A (zh) * 2016-07-19 2016-09-28 无锡市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用高压快速接头
CN206600546U (zh) * 2017-03-28 2017-10-31 蒋于良 一种快速接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995A (zh) * 2017-12-21 2019-06-28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连接器及使用该流体连接器的流体连接器组件
CN112856075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江苏益诚精密器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密封圈防护结构的流体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7926B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0852B (zh)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CN206600550U (zh) 一种自卸压快速接头
CA2006954C (en) Refrigeration coupling
CN206600551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快速接头
CN106917926A (zh) 一种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US8807525B2 (en) Quick-release coupling
CN104864208A (zh) 自动开闭接口的快速接头
CN110314410B (zh) 一种面膜精华液萃取装置
CN206600546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201262294Y (zh) 新型的管子快速连接结构
CA26504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sed, drip-free, and secure transfer of fluids
CN202392336U (zh) 自闭式快速锁接头以及自闭式插接头
CN207195917U (zh) 一种液压快速接头
CN109058629B (zh) 可带压拔插的盲插流体连接器
CN107013777B (zh) 一种自卸压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CN104048130A (zh) 一种流体快速连接器
CN206600547U (zh) 一种快速接头
CN110657291B (zh) 一种安全管件连接结构及其装拆方法
CN206206865U (zh) 管件用快接头
CN106917927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快速接头及其工作方法
CN213236930U (zh) 一种注油快插接头
CN203517105U (zh) 一种带保护功能的自动连接快换接头
CN206093314U (zh) 端接件及快速连接装置
CN209557880U (zh) 用于测试燃气阀门的自密封盲板
US20130291976A1 (en) Quick-release coup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1

Address after: 212300 Chiang Ka Tsuen 28, Yongan District, Danyang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Danyang Yuqiao Precision El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2300 Chiang Ka Tsuen 28, Yongan District, Danyang Development Zone, Zhenjiang,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Jiang Yuli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