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7358A -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7358A
CN106917358A CN201710294274.XA CN201710294274A CN106917358A CN 106917358 A CN106917358 A CN 106917358A CN 201710294274 A CN201710294274 A CN 201710294274A CN 106917358 A CN106917358 A CN 106917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end bay
counterweight
blocks
scaf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942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7358B (zh
Inventor
马德元
刘贵宾
李东旭
陈卫彬
罗斌
谭宗成
刘长宇
孙圣明
胡赫桐
罗海彭
张鑫
赵伟
马德利
彭浩
陈敏
程东峰
曲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942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17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17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7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17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7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1/00Suspension or cable-stayed bridges
    • E01D11/04Cable-stayed bridges

Abstract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基础结构体系,该施工方法包括设计脚手架基础、在边坡区对大坝的开挖坡度和台阶高度进行设计、对中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进行设计、大坝进行开挖、整体浇筑脚手架基础和配重基础、对主梁的边跨和中跨采用两侧对称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方法逐块进行对称施工、施工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等步骤。本发明的配重体系包括脚手架基础和配重结构体系。本发明采用主梁前支点挂篮悬臂浇筑与支架现浇法组合施工技术,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使不能满足挂篮悬臂浇筑的边跨主梁得以进行施工,同时保证中跨主梁和边跨主梁的对称进行,整体上满足斜拉桥的受力状态,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桥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斜拉桥的挂篮悬浇施工和支架现浇施工的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在工程建设设计方面,在跨越山谷、河流、沟壑以及跨海大桥等自然地貌时多采取斜拉桥、悬索桥、大跨径系杆拱桥等几种主要的桥梁形式,而斜拉桥是近年来应用最多,出现最广泛的桥梁形式。斜拉桥主要由基础、主塔、主梁、斜拉索构成。
斜拉桥混凝土主梁施工多采用前支点挂篮悬浇,前支点挂篮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挂篮形式,而主梁在跨越河流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大多主梁会与河流的大坝相交,同时该外界因素也无法改变,例如防洪大坝因为安全性和整体性无法挖除,如果两者之间的净空不能满足挂篮悬浇的要求,现场施工将非常困难从而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要解决现有的斜拉桥混凝土主梁与河流大坝相交时净空不能满足挂篮悬浇的要求,传统的主梁两侧对称悬臂浇筑施工工艺无法实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该斜拉桥主梁的边跨的第n号块至第n+m号块与大坝区域斜向相交,其中n>2,m≥1,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计脚手架基础:脚手架基础的宽度大于斜拉桥主梁的宽度,脚手架基础的长度大于待施工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长度;大坝区域分为坝上区、边坡区和坝下区,脚手架基础包括沿坝上区场地浇筑的坝上基础、在边坡区顺坝向台阶状开挖后沿台阶表面浇筑的边坡基础和沿坝下区场地浇筑的坝下基础;
步骤二,在边坡区对大坝的开挖坡度和台阶高度进行设计:其中每阶台阶的尺寸按照脚手架的模数进行匹配设计,画出台阶开挖线,保证后续步骤中每个脚手架均可以支设在台阶上;
步骤三,对中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进行设计:该配重结构体系包括设置在脚手架基础底部的配重基础和后续已施工完成的各个边跨块混凝土,还包括底部预埋在配重基础中、顶部穿过各个边跨混凝土的顶面并张拉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中的开挖坡度和台阶高度在边坡区的坡脚线位置开始对大坝进行开挖,并在步骤三配重基础的设计位置向下深挖配重基础的基坑;
步骤五,在坝上区、边坡区、坝下区和配重基础的基坑内整体浇筑脚手架基础和配重基础,其中边坡基础和边坡基础位置处的配重基础可以先行浇筑,再浇筑坝上基础、坝下基础和位于这两部分的配重基础,并且在配重基础内预埋反向预压预应力筋;
步骤六,施工0号块并在0号块上安装挂篮,自1号块开始对主梁的边跨和中跨采用两侧对称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方法逐块进行对称施工,直至边跨与大坝相交块时的前一个块即第n-1号块施工完毕,然后两侧挂篮同时停止施工;
步骤七,对边跨和中跨进行斜拉索的体系转换,体系转换完成后边跨挂篮下放并后退;
步骤八,施工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按步骤二中的设计在脚手架基础上满堂搭设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脚手架和主梁模板,在主梁模板内绑扎主梁钢筋并整体浇筑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边跨混凝土,边跨块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全断面对边跨钢筋施加预应力并压浆,此时反向预压预应力筋穿过边跨混凝土的顶面并固定;
步骤九,位于第n-1号块上的边跨挂篮和边跨已施工完成的第n号块混凝土自重同时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n号块;
步骤十,拆除边跨挂篮同时张拉边跨第n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n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n+1号块;
步骤十一,放张边跨第n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n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然后张拉边跨第n+1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n+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n+2号块;
步骤十二,重复步骤十一直至中跨第n+m号块完成,此时边跨第n+m-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
当边跨第n+m+1号块为合拢段,中跨第n+m+1号块为标准段时,其特征在于,替换步骤十二并在后面增加如下步骤:
步骤十二,重复步骤十一直至中跨第n+m-1号块完成,此时边跨第n+m-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
步骤十三,不放张边跨第n+m-2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保留边跨第n+m-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然后张拉边跨第n+m-1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n+m-2号块和第n+m-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同时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n+m号块;
步骤十四,放张边跨第n+m-1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n+m-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保留边跨第n+m-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边跨合拢段;
步骤十五,放张边跨第n+m-2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n+m-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中跨挂篮前移至中跨第n+m+1号块。
中跨第n号块,其中n>2,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a,挂篮移动:中跨挂篮前移至中跨第n号块;
步骤b,一张:两侧第一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步骤c,绑扎钢筋:然后绑扎中跨第n号块的主梁钢筋;随后对主梁钢筋施加预应力并开始浇筑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
步骤d,二张: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浇筑50%时,两侧第二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步骤e,三张: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中跨的斜拉索进行体系转换,然后两侧第三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一种应用于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的配重基础结构体系,该斜拉桥主梁的边跨与大坝区域斜向相交,所述大坝区域分为坝上区、边坡区和坝下区,所述配重基础结构体系包括钢筋混凝土的脚手架基础和设置在脚手架基础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的配重结构体系,
所述脚手架基础包括沿坝上区场地浇筑的水平的坝上基础、在边坡区顺坝向台阶状开挖后沿台阶表面浇筑的边坡基础和沿坝下区场地浇筑的水平的坝下基础;每阶台阶的尺寸与脚手架支架的模数相适应;
所述配重结构体系包括与脚手架基础混凝土整体绑扎浇筑的配重基础和后续已施工完成的各个边跨块混凝土,还包括底部预埋在配重基础中、顶部穿过各个边跨块混凝土的顶面并张拉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
所述脚手架基础包括设有沿台阶方向设置的台阶构造钢筋和脚手架基础混凝土,脚手架基础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30cm,混凝土标号为C30以上,台阶的根部增设有竖向挡块。
所述配重基础为顺桥向通长设置的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宽度和高度与脚手架基础相适应,所述条形基础对应斜拉桥主梁的横桥向两端部对称设计两道,条形基础内配有配重构造钢筋。
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为精轧螺纹钢筋,底部通过预应力锚垫板和配重构造钢筋固定连接。
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在每个边跨块内布置在顺桥向远离斜拉桥主塔的一侧,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对应配重基础对称设置两组,每组包括两列反向预压预应力筋,一列穿过边跨的主梁边肋,另一列穿过边跨的主梁顶板。
每列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包括至少三根,以边跨底部的主梁横梁中线为界线,顺桥向远离斜拉桥主塔的一侧至少设置两根,顺桥向靠近斜拉桥主塔的一侧至少设置一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传统的主梁两侧对称悬臂浇筑施工工艺无法实现,本发明采用主梁前支点挂篮悬臂浇筑与支架现浇法组合施工技术,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使不能满足挂篮悬臂浇筑的边跨主梁得以进行施工,同时保证中跨主梁和边跨主梁的对称进行,整体上满足斜拉桥的受力状态。由于施工工艺的改变,桥梁施工整体受力都在改变,所以为了尽量模拟主梁挂篮对称悬浇的主梁和主塔的受力状态,需要在中跨挂篮施工过程中对边跨主梁进行配重系统的设计。
本发明首先在大坝位置开挖台阶,支设支架现浇法的脚手架实现边跨主梁的施工,然后在边跨主梁上设计中主梁的配重体系,采用张拉精轧螺纹反向预压的方式,通过在脚手架基础底部制作抵抗精轧螺纹钢筋的配重基础里预埋精轧螺纹,并且在已浇筑完毕的主梁顶面张拉精轧螺纹钢筋来达到增加荷载的效果,施工过程中对精轧螺纹钢的放张和张拉完成配重的加载和卸载,使用方便,施加配重灵活。
本发明保证了大坝的安全性和整体性,保护了坝区人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同时还能够保证桥梁主梁施工按照既定的目标施工,避免了停工的现象,保证了施工进度目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边坡处的脚手架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础配重结构体系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基础配重结构体系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顺桥向左幅配重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顺桥向右幅配重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配重基础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边跨横桥向脚手架支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边跨顺桥向脚手架支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边跨、1.1-主梁边肋、1.2-主梁顶板、2-大坝区域、3-坝上基础、4-边坡基础、5-坝下基础、6-配重基础、6.1-左幅配重基础、6.2-右幅配重基础、7-反向预压预应力筋、8-台阶构造钢筋、9-配重构造钢筋、10-预应力锚垫板、11-主梁横梁中线、12-第n号块、13-第n+m号块、14-脚手架、15-坡脚线、16-主梁模板、17-边跨混凝土、18-台阶开挖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9所示,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该斜拉桥主梁的边跨1的第n号块12至第n+m号块12与大坝区域2斜向相交,其中n>2,m≥1,本实施例中n=8,m=4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计脚手架基础:脚手架基础的宽度大于斜拉桥主梁的宽度,脚手架基础的长度大于待施工边跨第8号块至第12号块的长度;大坝区域分为坝上区、边坡区和坝下区,脚手架基础包括沿坝上区场地浇筑的坝上基础3、在边坡区顺坝向台阶状开挖后沿台阶表面浇筑的边坡基础4和沿坝下区场地浇筑的坝下基础5。
步骤二,在边坡区对大坝的开挖坡度和台阶高度进行设计:其中每阶台阶的尺寸按照脚手架14的模数进行匹配设计,画出台阶开挖线18,保证后续步骤中每个脚手架均可以支设在台阶上。
步骤三,对中跨第8号块至第1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进行设计:该配重结构体系包括设置在脚手架基础底部的配重基础6和后续已施工完成的各个边跨块混凝土,还包括底部预埋在配重基础6中、顶部穿过各个边跨混凝土的顶面并张拉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中的开挖坡度和台阶高度在边坡区的坡脚线15位置开始对大坝进行开挖,并在步骤三配重基础的设计位置向下深挖配重基础的基坑。
步骤五,在坝上区、边坡区、坝下区和配重基础的基坑内整体浇筑脚手架基础和配重基础,其中边坡基础和边坡基础位置处的配重基础可以先行浇筑,再浇筑坝上基础、坝下基础和位于这两部分的配重基础,并且在配重基础内预埋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脚手架基础和配重基础整体浇筑来满足抗拉的效果。
步骤六,施工0号块并在0号块上安装挂篮,自1号块开始对主梁的边跨和中跨采用两侧对称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方法逐块进行对称施工,直至边跨与大坝相交块时的前一个块即第7号块施工完毕,然后两侧挂篮同时停止施工。
步骤七,对边跨和中跨进行斜拉索的体系转换,体系转换完成后边跨挂篮下放并后退。
步骤八,施工边跨第8号块至第12号块:按步骤二中的设计在脚手架基础上满堂搭设边跨第8号块至第12号块的脚手架14和主梁模板16,在主梁模板内绑扎主梁钢筋并整体浇筑边跨第8号块至第12号块的边跨混凝土17,边跨块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全断面对边跨钢筋施加预应力并压浆,此时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穿过边跨混凝土的顶面并固定。
步骤九,位于边跨第7号块上的挂篮和边跨第8号块已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自重同时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8号块。
步骤十,拆除边跨挂篮同时张拉边跨第8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8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9号块。
步骤十一,放张边跨第8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8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然后张拉边跨第9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9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10号块。
步骤十二,重复步骤十一直至中跨第12号块完成,此时边跨第1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
本实施例中,当边跨第13号块为合拢段,中跨第13号块为标准段时,替换步骤十二并在后面增加如下步骤:
步骤十二,重复步骤十一直至中跨第11号块完成,此时边跨第10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
步骤十三,不放张边跨第10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保留边跨第10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然后张拉边跨第11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10号块和第1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同时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12号块。
步骤十四,放张边跨第11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1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保留边跨第10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边跨合拢段。
步骤十五,放张边跨第10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10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中跨挂篮前移至中跨第13号块。
本实施例中,中跨第n号块,其中n=8、9、10、11或12,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a,挂篮移动:中跨挂篮前移至中跨第n号块。
步骤b,一张:两侧第一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步骤c,绑扎钢筋:然后绑扎中跨第n号块的主梁钢筋;随后对主梁钢筋施加预应力并开始浇筑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
步骤d,二张: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浇筑50%时,两侧第二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步骤e,三张: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中跨的斜拉索进行体系转换,然后两侧第三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一种应用于上述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的配重基础结构体系,该斜拉桥主梁的边跨1与大坝2斜向相交,所述大坝区域分为坝上区、边坡区和坝下区,所述配重基础结构体系包括钢筋混凝土的脚手架基础和设置在脚手架基础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的配重结构体系。
所述脚手架基础包括沿坝上区场地浇筑的水平的坝上基础3、在边坡区顺坝向台阶状开挖后沿台阶表面浇筑的边坡基础4和沿坝下区场地浇筑的水平的坝下基础5;每阶台阶的尺寸与脚手架支架的模数相适应。
所述配重结构体系包括与脚手架基础混凝土整体绑扎浇筑的配重基础6和后续已施工完成的各个边跨块混凝土,还包括底部预埋在配重基础6中、顶部穿过各个边跨块混凝土的顶面并张拉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
所述脚手架基础包括设有沿台阶方向设置的台阶构造钢筋8和脚手架基础混凝土,脚手架基础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30cm,混凝土标号为C30以上,台阶的根部增设有竖向挡块。
所述配重基础6为顺桥向通长设置的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宽度和高度与脚手架基础相适应,所述条形基础对应斜拉桥主梁的横桥向两端部对称设计两道,参见图5-6所示,分别为左幅配重基础6.1和右幅配重基础6.2,条形基础内配有配重构造钢筋9。
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为精轧螺纹钢筋,底部通过预应力锚垫板10和配重构造钢筋9固定连接。
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在每个边跨块内布置在顺桥向远离斜拉桥主塔的一侧,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对应配重基础对称设置两组,每组包括两列反向预压预应力筋,一列穿过边跨的主梁边肋1.1,另一列穿过边跨的主梁顶板1.2。
每列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包括至少三根,以边跨底部的主梁横梁中线11为界线,顺桥向远离斜拉桥主塔的一侧至少设置两根,顺桥向靠近斜拉桥主塔的一侧至少设置一根。
本实施例中,台阶开挖的坡度按照原有大坝的坡度1:2.182进行开挖,每阶台阶高度按照碗扣式脚手架的模数进行匹配,例如台阶可以设计高度为1.2m,宽度为2.62m。通过合理配置脚手架,使每个脚手架都落在台阶上,对开挖后的台阶,浇筑30cm厚C30钢筋混凝土基础,并在台阶上设置沿台阶方向的构造钢筋,以增强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台阶在受压的过程中产生滑移,同时在台阶根部增加竖向挡块防止基础在竖向力的作用下产生滑移。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脚手架形式如下:
主梁模板的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合板,次龙骨为10cm×10cm方木,主龙骨采用10cm×10cm方木,不同位置的脚手架布置方式不同。
侧模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自外向内依次为:双排φ48钢管主龙骨、10cm×10cm方木次龙骨以及15mm厚竹胶合板,在侧模上下设置四道φ16mm穿墙螺栓,间距为60×60cm。次龙骨采用10×10cm方木,中对中间距为25cm,主龙骨顺桥向间距为60cm。

Claims (9)

1.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该斜拉桥主梁的边跨(1)的第n号块(12)至第n+m号块(12)与大坝区域(2)斜向相交,其中n>2,m≥1,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设计脚手架基础:脚手架基础的宽度大于斜拉桥主梁的宽度,脚手架基础的长度大于待施工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长度;大坝区域分为坝上区、边坡区和坝下区,脚手架基础包括沿坝上区场地浇筑的坝上基础(3)、在边坡区顺坝向台阶状开挖后沿台阶表面浇筑的边坡基础(4)和沿坝下区场地浇筑的坝下基础(5);
步骤二,在边坡区对大坝的开挖坡度和台阶高度进行设计:其中每阶台阶的尺寸按照脚手架(14)的模数进行匹配设计,画出台阶开挖线(18),保证后续步骤中每个脚手架均可以支设在台阶上;
步骤三,对中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进行设计:该配重结构体系包括设置在脚手架基础底部的配重基础(6)和后续已施工完成的各个边跨块混凝土,还包括底部预埋在配重基础(6)中、顶部穿过各个边跨混凝土的顶面并张拉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
步骤四,按照步骤二中的开挖坡度和台阶高度在边坡区的坡脚线(15)位置开始对大坝进行开挖,并在步骤三配重基础的设计位置向下深挖配重基础的基坑;
步骤五,在坝上区、边坡区、坝下区和配重基础的基坑内整体浇筑脚手架基础和配重基础,其中边坡基础和边坡基础位置处的配重基础可以先行浇筑,再浇筑坝上基础、坝下基础和位于这两部分的配重基础,并且在配重基础内预埋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
步骤六,施工0号块并在0号块上安装挂篮,自1号块开始对主梁的边跨和中跨采用两侧对称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方法逐块进行对称施工,直至边跨与大坝相交块时的前一个块即第n-1号块施工完毕,然后两侧挂篮同时停止施工;
步骤七,对边跨和中跨进行斜拉索的体系转换,体系转换完成后边跨挂篮下放并后退;
步骤八,施工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按步骤二中的设计在脚手架基础上满堂搭设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脚手架(14)和主梁模板(16),在主梁模板内绑扎主梁钢筋并整体浇筑边跨第n号块至第n+m号块的边跨混凝土(17),边跨块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全断面对边跨钢筋施加预应力并压浆,此时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穿过边跨混凝土的顶面并固定;
步骤九,位于第n-1号块上的边跨挂篮和边跨已施工完成的第n号块混凝土自重同时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n号块;
步骤十,拆除边跨挂篮同时张拉边跨第n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n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n+1号块;
步骤十一,放张边跨第n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n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然后张拉边跨第n+1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n+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n+2号块;
步骤十二,重复步骤十一直至中跨第n+m号块完成,此时边跨第n+m-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当边跨第n+m+1号块为合拢段,中跨第n+m+1号块为标准段时,其特征在于,替换步骤十二并在后面增加如下步骤:
步骤十二,重复步骤十一直至中跨第n+m-1号块完成,此时边跨第n+m-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
步骤十三,不放张边跨第n+m-2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保留边跨第n+m-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然后张拉边跨第n+m-1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即边跨第n+m-2号块和第n+m-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同时充当配重,此时施工中跨第n+m号块;
步骤十四,放张边跨第n+m-1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n+m-1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保留边跨第n+m-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充当配重;此时施工边跨合拢段;
步骤十五,放张边跨第n+m-2号块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卸载边跨第n+m-2号块的配重结构体系,中跨挂篮前移至中跨第n+m+1号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跨第n号块,其中n>2,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a,挂篮移动:中跨挂篮前移至中跨第n号块;
步骤b,一张:两侧第一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步骤c,绑扎钢筋:然后绑扎中跨第n号块的主梁钢筋;随后对主梁钢筋施加预应力并开始浇筑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
步骤d,二张: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浇筑50%时,两侧第二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步骤e,三张:中跨第n号块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中跨的斜拉索进行体系转换,然后两侧第三次同步张拉第n号块斜拉索。
4.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的配重基础结构体系,该斜拉桥主梁的边跨(1)与大坝(2)斜向相交,所述大坝区域分为坝上区、边坡区和坝下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基础结构体系包括钢筋混凝土的脚手架基础和设置在脚手架基础底部的钢筋混凝土的配重结构体系,
所述脚手架基础包括沿坝上区场地浇筑的水平的坝上基础(3)、在边坡区顺坝向台阶状开挖后沿台阶表面浇筑的边坡基础(4)和沿坝下区场地浇筑的水平的坝下基础(5);每阶台阶的尺寸与脚手架支架的模数相适应;
所述配重结构体系包括与脚手架基础混凝土整体绑扎浇筑的配重基础(6)和后续已施工完成的各个边跨块混凝土,还包括底部预埋在配重基础(6)中、顶部穿过各个边跨块混凝土的顶面并张拉的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重基础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基础包括设有沿台阶方向设置的台阶构造钢筋(8)和脚手架基础混凝土,脚手架基础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30cm,混凝土标号为C30以上,台阶的根部增设有竖向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重基础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基础(6)为顺桥向通长设置的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宽度和高度与脚手架基础相适应,所述条形基础对应斜拉桥主梁的横桥向两端部对称设计两道,条形基础内配有配重构造钢筋(9)。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配重基础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为精轧螺纹钢筋,底部通过预应力锚垫板(10)和配重构造钢筋(9)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重基础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在每个边跨块内布置在顺桥向远离斜拉桥主塔的一侧,所述反向预压预应力筋对应配重基础对称设置两组,每组包括两列反向预压预应力筋,一列穿过边跨的主梁边肋(1.1),另一列穿过边跨的主梁顶板(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重基础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每列反向预压预应力筋(7)包括至少三根,以边跨底部的主梁横梁中线(11)为界线,顺桥向远离斜拉桥主塔的一侧至少设置两根,顺桥向靠近斜拉桥主塔的一侧至少设置一根。
CN201710294274.XA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 Active CN106917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4274.XA CN10691735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94274.XA CN10691735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7358A true CN106917358A (zh) 2017-07-04
CN106917358B CN106917358B (zh) 2018-11-20

Family

ID=5956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94274.XA Active CN106917358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1735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2943A (zh) * 2018-09-30 2019-01-01 王能 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
CN111364363A (zh) * 2020-03-17 2020-07-03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斜拉索施工张拉方法
CN113699885A (zh) * 2021-05-31 2021-11-2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库内及坝体上的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搭设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18616A1 (de) * 1977-04-27 1978-11-02 Leonhardt Fritz Bauverfahren fuer die herstellung von schraegkabelbruecken aus stahlbeton oder spannbeton
CN104480862A (zh) * 2014-12-03 2015-04-01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斜拉桥边跨钢桁梁的架设方法
CN104631342A (zh) * 2015-02-15 2015-05-20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边跨合拢的装置和方法
CN106012797A (zh) * 2016-07-25 2016-10-12 同济大学 一种全地锚式独塔双跨斜拉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351124A (zh) * 2016-09-18 2017-01-25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18616A1 (de) * 1977-04-27 1978-11-02 Leonhardt Fritz Bauverfahren fuer die herstellung von schraegkabelbruecken aus stahlbeton oder spannbeton
CN104480862A (zh) * 2014-12-03 2015-04-01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斜拉桥边跨钢桁梁的架设方法
CN104631342A (zh) * 2015-02-15 2015-05-20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边跨合拢的装置和方法
CN106012797A (zh) * 2016-07-25 2016-10-12 同济大学 一种全地锚式独塔双跨斜拉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351124A (zh) * 2016-09-18 2017-01-25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2943A (zh) * 2018-09-30 2019-01-01 王能 一种梁体自重可变的桥梁
CN111364363A (zh) * 2020-03-17 2020-07-03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斜拉索施工张拉方法
CN111364363B (zh) * 2020-03-17 2021-09-21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斜拉索施工张拉方法
CN113699885A (zh) * 2021-05-31 2021-11-2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库内及坝体上的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搭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7358B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8831B (zh) 跨铁路桥转体连续梁施工方法
CN101838968B (zh) 跨越既有铁路运营线的双线桥施工工艺
CN106758841B (zh)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整体施工工艺
CN102031784B (zh) 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施工方法
CN108004928B (zh) 一种非对称式刚构连续梁施工工艺
CN102352632B (zh) 一种锚杆板桩组合结构及其加固斜坡一侧高填方体的方法
CN105201011B (zh) 一种复合锚定板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69170A (zh) 明挖型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及设计施工方法
CN107974942B (zh) 一种陡坡侧刚构连续梁边跨施工方法
CN101215815B (zh) 适于陡峻山区的整体式悬挑结构复合道路的修筑方法
CN107059882A (zh) 拱形锚网与桩锚联合支护结构
CN106917358B (zh) 一种斜拉桥主梁组合施工方法及其配重结构体系
CN206815376U (zh) 明挖型无柱大跨拱形地铁车站结构
CN106284414A (zh) 抗隆支护结构
CN102304927B (zh) 适用于岩石地基上的预应力锚索扶壁式挡墙
CN109184699A (zh) 明挖隧道下穿既有河道施工工法
CN204919602U (zh) 一种复合锚定板挡土墙
CN207376467U (zh) 一种斜拉桥主梁挂篮悬浇与支架现浇组合施工配重体系
CN209722993U (zh) 一种填方边坡框架微张拉托定锚板支护结构
CN207469262U (zh) 一种基坑与边坡相结合的支护结构
CN106245673A (zh) 一种肋桩式桩板挡土墙及其构筑方法
CN107587476B (zh) 一种设有预制反弧鹰嘴结构的挡浪墙及其设计施工方法
CN211690389U (zh) 用于相邻抗滑桩的桩间挡土板结构
CN209368866U (zh) 陡坡道路结构
CN106284072B (zh) 全地锚式斜拉桥锚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