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6189A - 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6189A
CN106916189A CN201611242160.2A CN201611242160A CN106916189A CN 106916189 A CN106916189 A CN 106916189A CN 201611242160 A CN201611242160 A CN 201611242160A CN 106916189 A CN106916189 A CN 106916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carbon number
unsubstituted
unsubstituted carb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21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16189B (zh
Inventor
原朋香
金元美树
井上英子
濑尾哲史
光森智美
渡部刚吉
大泽信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16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6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16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6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006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mpound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C07F15/0086Platin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006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mpound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C07F15/0033Irid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41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 H10K85/342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comprising iridiu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41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 H10K85/346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comprising platinu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40Organosilicon compounds, e.g. TIPS pentac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bridged by heteroatoms, e.g. N, P, Si or B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5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7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9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ther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5Metal complexes of the platinum group, i.e. Os, Ir, Pt, Ru, Rh or P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新颖的发光材料。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新颖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载流子传输性高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HOMO能级和/或LUMO能级深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荷注入性优异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呈现绿色至蓝色的磷光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载流子传输性优异且呈现绿色至蓝色的磷光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包含具有5‑(2‑吡啶基)‑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结构的配体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以及使用该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

Description

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及使用该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元件、显示模块、照明模块、显示装置、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注意,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上述技术领域。本说明书等所公开的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物体、方法或制造方法。或者,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程序(process)、机器(machine)、产品(manufacture)或者组合物(composition of matter)。因此,具体而言,作为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技术领域的例子,可以举出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发光装置、照明装置、蓄电装置、存储装置、它们的驱动方法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薄型轻量、对输入信号的高速响应性及低耗电量等潜能,已开发并发表了包括使用有机化合物或有机金属配合物作为发光物质的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的照明装置或显示装置。
在有机EL元件中,通过将发光层夹在电极之间而施加电压,从电极注入的电子及空穴重新结合而使发光物质成为激发态,并且当该激发态回到基底态时发光。发光物质的发射光谱是该发光物质特有的,并且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发光物质,可以得到呈现各种颜色的发光的发光元件。
虽然可以将这样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器或照明装置优选适用于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但是其性能的改善余地很大。尤其是,发射绿色至蓝色的磷光的材料种类并不多,有进一步提高其特性的需求。
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包含吩噻嗪骨架的配体的铱配合物。
[参考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81019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现在,呈现蓝色磷光的发光材料的种类比其它颜色的材料非常少。并且,呈现蓝色磷光的发光材料中的许多还有HOMO能级浅的缺点。呈现绿色至蓝色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一般都较浅,因此,有时注入到发光层中的载流子被俘获,而引起驱动电压上升、使用寿命降低等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流子传输性高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OMO能级和/或LUMO能级深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荷注入性优异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呈现绿色至蓝色的磷光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流子传输性优异且呈现绿色至蓝色的磷光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或者,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发光材料。或者,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发光元件。或者,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的发光元件。或者,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功耗低的显示模块、照明模块、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只要达到上述目的中的任一个即可。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需要达到所有上述目的。上述以外的目的是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自然得知且衍生出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使用包含具有5-(2-吡啶基)-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结构的配体的有机化合物的发光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包含具有以下述通式(G0)表示的结构的配体的有机化合物的发光材料。
但是,在通式(G0)中,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具有以下述通式(G1)表示的部分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
但是,在通式(G1)中,M表示第9族元素或第10族元素,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以下述通式(G2)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
但是,在通式(G2)中,M表示第9族元素或第10族元素,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L表示能够通过环金属化形成金属-碳键合的芳香族杂环双齿配体或单阴离子螯合配体。另外,当M为第9族元素时,n表示0至2的整数,m表示1至3的整数,n+m为3。另外,当M为第10族元素时,n为0或1,m为1或2,n+m为2。另外,L也可以与R1至R11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直接键合或者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取代或未取代的硅、氧、硫或氮交联键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以下述通式(G3)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
但是,在通式(G3)中,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L表示能够通过环金属化形成金属-碳键合的芳香族杂环双齿配体或单阴离子螯合配体。另外,n为0或1,m为1或2,n+m为2。另外,L也可以与R1至R11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直接键合或者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取代或未取代的硅、氧、硫或氮交联键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以下述通式(G4)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
但是,在通式(G4)中,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L表示能够通过环金属化形成金属-碳键合的芳香族杂环双齿配体或单阴离子螯合配体。另外,n表示0至2的整数,m表示1至3的整数,n+m为3。另外,L也可以与R1至R11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直接键合或者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取代或未取代的硅、氧、硫或氮交联键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发光材料,其中L由下述通式(L1)至(L12)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表示。
但是,在通式(L1)至(L12)中,R29至R32以及R71至R10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中的任何一个。Ar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0的芳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0的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0的萘基。另外,A1至A3分别独立地表示氮、与氢键合的sp2杂化碳或与取代基R键合的sp2碳,A4至A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氮或与取代基R键合的sp2碳,该取代基R表示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或苯基。另外,X1、Y1、Z1、X2、Z2、Y3、Z3、X4和Y4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另外,通式(L8)的X1、Y1和Z1中的两个或三个是碳原子,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另外,在通式(L9)的X2和Z2、通式(L10)的Y3和Z3以及通式(L11)的X4和Y4的各组中,当其中的一个为氮原子时,另一个为碳原子。在X、Y及Z为碳原子的情况下,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发光材料的发光元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中,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A表示五元芳杂环骨架,在该骨架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并且,Ar表示碳原子数为6至14的二价亚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至15且杂原子数为1至5的二价杂亚芳基。另外,在通式(G5)中,R1至R11所键合的碳中的任何一个与构成Ar的元素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直接键合或者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取代或未取代的硅、氧、硫或氮中的任何一个交联键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中,A表示以下述通式(p1)至(p4)表示的骨架中的任何一个。
但是,在通式(G5)以及通式(p1)至通式(p4)中,R1至R11以及R29至R3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在通式(G5)中,R1至R11所键合的碳中的任何一个与构成Ar的元素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直接键合或者通过氧、硫或氮中的任何一个交联键合。另外,在通式(p1)至通式(p4)中,X1、Y1、Z1、X2、Z2、Y3、Z3、X4和Y4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另外,通式(p1)的X1、Y1和Z1中的两个或三个是碳原子,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另外,在通式(p2)的X2和Z2、通式(p3)的Y3和Z3以及通式(p4)的X4和Y4的各组中,当其中的一个为氮原子时,另一个为碳原子。在X、Y及Z为碳原子的情况下,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1)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1)中,R1至R11以及R25至R28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A表示五元芳杂环骨架,在该骨架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另外,在通式(G51)中,R11所键合的碳与R28所键合的碳也可以直接键合或者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取代或未取代的硅、氧、硫或氮中的任何一个交联键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1)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1)中,A表示以下述通式(p1)至(p4)表示的骨架中的任何一个。
但是,在通式(G51)以及通式(p1)至通式(p4)中,R1至R11以及R25至R3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在通式(G51)中,R11所键合的碳与R28所键合的碳也可以直接键合或者通过氧、硫或氮中的任何一个交联键合。另外,在通式(p1)至通式(p4)中,X1、Y1、Z1、X2、Z2、Y3、Z3、X4和Y4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另外,通式(p1)的X1、Y1和Z1中的两个或三个是碳原子,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另外,在通式(p2)的X2和Z2、通式(p3)的Y3和Z3以及通式(p4)的X4和Y4的各组中,当其中的一个为氮原子时,另一个为碳原子。在X、Y及Z为碳原子的情况下,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2)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2)中,R1至R11、R25至R28以及R33至R35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在通式(G52)中,R11所键合的碳与R28所键合的碳也可以直接键合或者通过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取代或未取代的硅、氧、硫或氮中的任何一个交联键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3)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3)中,R1至R10以及R25至R27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A表示五元芳杂环骨架,在该骨架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另外,Q表示单键、碳原子、硅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当Q为碳原子或硅原子时,可以具有取代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3)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3)中,A表示以下述通式(p1)至(p4)表示的骨架中的任何一个。
但是,在通式(G53)以及通式(p1)至通式(p4)中,R1至R10、R25至R27以及R29至R3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在通式(G53)中,Q表示单键、碳原子、硅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当Q为碳原子或硅原子时,可以具有取代基。另外,在通式(p1)至通式(p4)中,X1、Y1、Z1、X2、Z2、Y3、Z3、X4和Y4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另外,通式(p1)的X1、Y1和Z1中的两个或三个是碳原子,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另外,在通式(p2)的X2和Z2、通式(p3)的Y3和Z3以及通式(p4)的X4和Y4的各组中,当其中的一个为氮原子时,另一个为碳原子。在X、Y及Z为碳原子的情况下,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4)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4)中,R1至R10、R25至R27以及R33至R35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Q表示单键、碳原子、硅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当Q为碳原子或硅原子时,可以具有取代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5)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但是,在通式(G55)中,R1至R10、R25至R27以及R33至R35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其中R33至R35为氢。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其中R25至R27为氢。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其中R5为甲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其中R1至R4以及R6至R10为氢。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以下述结构式(100)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有机金属配合物,该有机金属配合物呈现蓝色发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使用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EL层,其中所述EL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所述EL层包含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EL层包括发光层,并且所述有机金属配合物包含在所述发光层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呈现蓝色发光。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上述方式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载的发光元件、晶体管或衬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方式所记载的发光装置、传感器、操作按钮、扬声器或麦克风。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上述方式所记载的发光装置及框体。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发光装置包括使用发光元件的图像显示器件。另外,如下模块有时包括在发光装置中:发光元件安装有连接器诸如各向异性导电膜或TCP(Tape CarrierPackage:带载封装)的模块;在TCP的端部设置有印刷线路板的模块;通过COG(Chip OnGlass:玻璃覆晶封装)方式在发光元件上直接安装有IC(集成电路)的模块。再者,照明器具有时包括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新颖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载流子传输性高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HOMO能级和/或LUMO能级深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电荷注入性优异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呈现绿色至蓝色的磷光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载流子传输性优异且呈现绿色至蓝色的磷光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或者,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可以提供一种新颖的发光元件。或者,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可以提供功耗低的显示模块、照明模块、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只要有上述效果中的任一个即可。注意,这些效果的记载不妨碍其他效果的存在。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需要有所有上述效果。另外,上述以外的效果是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自然得知且衍生出的。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是发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有源矩阵型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有源矩阵型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有源矩阵型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无源矩阵型发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照明装置的图;
图7A、图7B1、图7B2、图7C和图7D是示出电子设备的图;
图8是示出光源装置的图;
图9是示出照明装置的图;
图10是示出照明装置的图;
图11是示出车载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的图;
图12A至图12C是示出电子设备的图;
图13A至图13C是示出电子设备的图;
图14A和图14B是[Pt(ppzObibipy)]的1H NMR谱;
图15示出[Pt(ppzObibipy)]的吸收光谱及发射光谱;
图16示出发光元件1的亮度-电流密度特性;
图17示出发光元件1的电流效率-亮度特性;
图18示出发光元件1的亮度-电压特性;
图19示出发光元件1的电流-电压特性;
图20示出发光元件1的外量子效率-亮度特性;
图21是示出发光元件1的发射光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说明,而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个事实就是其方式及详细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及其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被变换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因此,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仅局限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中。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含具有5-(2-吡啶基)-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结构的配体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发光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包含具有以下述通式(G0)表示的结构的配体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发光材料。
包含上述配体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具有发射蓝色磷光的结构,此时,由于该有机化合物包含具有5-(2-吡啶基)-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结构的配体,所以其HOMO能级较低,从而可以实现容易注入空穴且不容易俘获空穴的发光材料。因此,通过使用上述发光材料,可以容易得到驱动电压小且能量效率优异的发光元件。
另外,当将上述有机化合物作为以第9族元素或第10族元素为中心金属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时,可以高效率地获得绿色至蓝色的磷光。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是具有以下述通式(G1)表示的部分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也可以为包括以上述通式(G0)表示的配体和其它配体的有机金属配合物。该有机金属配合物可以以下述通式(G2)表示。
在上述通式(G1)及(G2)中,M表示第9族元素或第10族元素。尤其是,铂或铱容易从三重激发态得到发光,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在上述通式(G2)中,当M为第9族元素时,n表示0至2的整数,m表示1至3的整数,n+m为3。另外,当M为第10族元素时,n为0或1,m为1或2,n+m为2。
另外,当中心金属M为铂时,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呈现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为短波长的良好的绿色至蓝色磷光。由此,以下述通式(G3)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是优选的。
但是,在通式(G3)中,n为0或1,m为1或2,n+m为2。
另外,当中心金属M为铱时,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呈现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为短波长的良好的绿色至蓝色磷光。由此,以下述通式(G4)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是优选的。
但是,在通式(G4)中,n表示0至2的整数,m表示1至3的整数,n+m为3。
另外,在上述通式(G2)至(G4)中,L也可以与R1至R11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直接键合或者通过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取代或未取代的硅、氧、硫和氮中的一个交联键合。
另外,在以上述通式(G2)至(G4)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中,L表示能够通过环金属化形成金属-碳键合的芳香族杂环双齿配体或单阴离子螯合配体。另外,L优选为由下述通式(L1)至(L12)中的任何一个表示的配体。其中,以通式(L1)至(L6)表示的配体是单阴离子螯合配体,以通式(L7)至(L12)表示的配体是能够通过环金属化形成金属-碳键合的芳香族杂环双齿配体。
但是,在通式(L1)至(L12)中,R29至R32以及R71至R10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中的任何一个。Ar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0的芳基,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0的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0的萘基。另外,A1至A3分别独立地表示氮、与氢键合的sp2杂化碳或与取代基R键合的sp2碳,A4至A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氮或与取代基R键合的sp2碳,该取代基R表示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或苯基。另外,X1、Y1、Z1、X2、Z2、Y3、Z3、X4和Y4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另外,通式(L8)的X1、Y1和Z1中的两个或三个是碳原子,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另外,在通式(L9)的X2和Z2、通式(L10)的Y3和Z3以及通式(L11)的X4和Y4的各组中,当其中的一个为氮原子时,另一个为碳原子。在X1、Y1、Z1、X2、Z2、Y3、Z3、X4及Y4本身为碳原子的情况下,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在具有以上述通式(G3)表示的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中,为了呈现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为短波长的良好的绿色至蓝色磷光,配体L优选为其五元芳杂环骨架与取代基Ar键合且能够通过环金属化形成金属-碳键合的芳香族杂环双齿配体。
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可以由下述通式(G5)表示。
另外,在通式(G5)中,Ar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具有该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可以由下述通式(G51)表示。
另外,在通式(G51)中,R11和R28可以以单键键合或者通过碳原子、硅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一个交联键合。具有该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可以由下述通式(G53)表示。
另外,在上述通式(G5)、(G51)及(G53)中,如上所述,A优选为五元芳杂环骨架。作为五元芳杂环骨架,可以使用以下述通式(p1)至(p4)表示的骨架等。
在上述通式(p1)至(p4)中,R29至R31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X1、Y1、Z1、X2、Z2、Y3、Z3、X4和Y4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另外,通式(p1)的X1、Y1和Z1中的两个或三个是碳原子,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另外,在通式(p2)的X2和Z2、通式(p3)的Y3和Z3以及通式(p4)的X4和Y4的各组中,当其中的一个为氮原子时,另一个为碳原子。在X1、Y1、Z1、X2、Z2、Y3、Z3、X4及Y4本身为碳原子的情况下,该碳原子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另外,在上述通式(G51)及(G53)中,以A表示的五元芳杂环骨架优选以上述通式(p1)表示且具有X1、Y1和Z1都为碳的结构。就是说,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2)及(G54)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另外,在上述通式(G53)及(G54)中,Q表示单键、碳原子、硅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当Q为碳原子或硅原子时,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可以使用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等。另外,Q优选为氧原子。本发明的更优选的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55)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另外,在上述通式(G0)至(G5)以及(G51)至(G55)中,R1至R11、R25至R28以及R33至R35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另外,在由上述通式表示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中,当R33至R35为氢时,其化学稳定性及电稳定性优异,所以是优选的。此外,当R25至R27为氢时,其化学稳定性及电稳定性优异,所以是优选的。当R1至R4以及R6至R10为氢时,其化学稳定性及电稳定性优异,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作为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1-乙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2,2-二甲基丙基、具有支链或没有支链的己基等。另外,作为卤基,可以举出氟基、氯基、溴基、碘基等。作为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alkoxy group),可以举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以及己氧基等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氧基(alkyloxy group)、如乙烯氧基、丙烯氧基、丁烯氧基、戊烯氧基、己烯氧基等烯氧基(alkenyloxy group)等。作为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可以举出三氟甲基、2,2-二氟乙基等。作为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可以举出甲硫基、乙硫基等。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当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的记载或者对于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有“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记载时,该烷基上的取代基相当于卤基及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另外,当对于元素或除烷基以外的基团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的记载或者对于元素或除烷基以外的基团有“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记载时,作为该元素或除烷基以外的基团上的取代基,可以使用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等。
由此,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苯基、2-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6-二异丙基苯基、2,6-二异丁基苯基、2,6-二环丙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4-氟苯基、2,6-二氟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4-氰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3,4-二甲氧基苯基、3,4-亚甲基二氧苯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4-二甲胺苯基等。
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是新颖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另外,该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高载流子传输性。另外,由于其HOMO能级和/或LUMO能级深,所以该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电荷注入性。另外,由于其三重态激发能级高,所以该有机金属配合物能够呈现绿色至蓝色的磷光。另外,由于其HOMO能级和/或LUMO能级深且三重态激发能级高,所以该有机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载流子传输性且呈现蓝色磷光。另外,由于其发射光谱的峰值位于短波长,所以该有机金属配合物能够呈现深蓝色的磷光。
下面示出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具体实例的一部分。
下面,以包含由下述通式(G0-53)表示的配体的有机金属配合物(G53)的合成方法为例子,示出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以通式(G0-53)表示的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下面示出以通式(G0-53)表示的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结构。
在通式(G0-53)中,R1至R10以及R25至R27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A表示五元芳杂环骨架,在该骨架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另外,Q表示单键、碳原子、硅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当Q为碳原子或硅原子时,可以具有取代基。
如下述合成方案(a)所示,使卤化物(A1)与具有五元芳杂环骨架且被羟基、氨基、巯基、甲硅烷基、硼酸或硼酸酯取代的苯衍生物(A2)起反应,来得到以通式(G0-53)表示的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衍生物。
在上述合成方案(a)中,当Q为氧或硫时,R为氢,n表示1。另外,当Q为氮或硅时,R为氢或取代基,n表示2。作为该取代基,可以使用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等。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及丙基等。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可以举出苯基、萘基及联苯基等。作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可以举出吡啶基及噻吩基等。另外,当Q为碳或单键时,R为硼酸、硼酸酯或环状三醇硼酸盐,n表示1。另外,在通式中,X表示卤素。
另外,在上述合成方案(a)中,卤化物(A1)可以通过下述合成方案(b)合成。就是说,可以将包含氨基苯基的苯并咪唑-2-酮衍生物(B1)在磷酰氯中加热而得到卤化物(A1)。另外,也可以使用多聚磷酸代替磷酰氯,并且可以使被卤素取代的碳二亚胺衍生物(B2)与氨基吡啶衍生物(B3)起反应。
在上述合成方案(b)中,X、X5及X6表示卤素元素,优选为碘或溴。当X为氯时,X5及X6优选为溴或碘,而当X为溴时,X5及X6优选为碘。
《以通式(G53)表示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接着,如下述合成方案(c)所示,使用以上述通式(G0-53)表示的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衍生物、包含卤素的铂的金属化合物(四氯铂酸钾等)和醋酸或包含醋酸的溶剂,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加热。由此,可以得到以通式(G53)表示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在上述合成方案(c)中,R1至R10以及R25至R27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另外,A表示五元芳杂环骨架,在该骨架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另外,Q表示单键、碳原子、硅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当Q为碳原子或硅原子时,可以具有取代基。
《发光元件》
以下参照图1A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光元件的详细结构例子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包括由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构成的一对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101与第二电极102之间的EL层103。注意,在下面假设第一电极101被用作阳极且第二电极102被用作阴极来进行说明。
为了将第一电极101用作阳极,优选使用功函数大(具体为4.0eV以上)的金属、合金、导电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具体地,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铟-氧化锡(ITO:IndiumTin Oxide,铟锡氧化物)、包含硅或氧化硅的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锌、包含氧化钨及氧化锌的氧化铟(IWZO)等。虽然通常通过溅射法形成这些导电金属氧化物膜,但是也可以应用溶胶-凝胶法等来形成。作为形成方法的例子,可以举出如下方法:使用相对于氧化铟添加有1wt%以上且20wt%以下的氧化锌的靶材通过溅射法形成氧化铟-氧化锌的方法。另外,可以使用相对于氧化铟添加有0.5wt%以上且5wt%以下的氧化钨和0.1wt%以上且1wt%以下的氧化锌的靶材通过溅射法形成包含氧化钨及氧化锌的氧化铟(IWZO)。另外,可以举出金(Au)、铂(Pt)、镍(Ni)、钨(W)、铬(Cr)、钼(Mo)、铁(Fe)、钴(Co)、铜(Cu)、钯(Pd)或金属材料的氮化物(例如,氮化钛)等。也可以使用石墨烯。另外,通过将后面说明的复合材料用于EL层103中的接触于第一电极101的层,可以在选择电极材料时无需顾及功函数。
EL层103具有叠层结构,该叠层结构中的任一个层优选包括以上述方式中的任一个表示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
作为EL层103的叠层结构,可以适当地组合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载流子阻挡层、中间层等来构成。这里,对EL层103所具有的如下结构进行说明,即在第一电极101上按顺序层叠空穴注入层111、空穴传输层112、发光层113、电子传输层114以及电子注入层115的结构。下面示出构成各层的材料的具体例子。
空穴注入层111是包含空穴注入性高的物质的层。并且,可以使用钼氧化物、钒氧化物、钌氧化物、钨氧化物、锰氧化物等。另外,也可以使用酞菁类化合物如酞菁(简称:H2Pc)、铜酞菁(简称:CuPc)等;芳香胺化合物如4,4’-双[N-(4-二苯基氨基苯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DPAB)、N,N'-双{4-[双(3-甲基苯基)氨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简称:DNTPD)等;或者高分子如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等来形成空穴注入层111。
另外,作为空穴注入层111,可以使用在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中含有受主物质的复合材料。通过使用在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中含有受主物质的复合材料,可以在选择形成电极的材料时无需顾及电极的功函数。就是说,作为第一电极101,除了功函数大的材料以外,还可以使用功函数小的材料。作为受主物质,可以举出7,7,8,8-四氰基-2,3,5,6-四氟醌二甲烷(简称:F4-TCNQ)、氯醌等。此外,还可以举出过渡金属氧化物。另外,可以举出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4族至第8族的金属的氧化物。具体地,优选使用氧化钒、氧化铌、氧化钽、氧化铬、氧化钼、氧化钨、氧化锰、氧化铼,因为其电子接收性高。特别优选使用氧化钼,因为其在大气中也稳定,吸湿性低,并且容易处理。
作为用于复合材料的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可以使用各种有机化合物如芳香胺化合物、咔唑衍生物、芳烃、高分子化合物(低聚物、树枝状聚合物、聚合物等)等。作为用于复合材料的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优选使用空穴迁移率为10-6cm2/Vs以上的物质。以下,具体地列举可以被用作复合材料中的空穴传输物质的有机化合物。
作为可以用于复合材料的芳香胺化合物,可以举出N,N’-二(对甲苯基)-N,N’-二苯基-p-亚苯基二胺(简称:DTDPPA)、4,4’-双[N-(4-二苯基氨基苯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DPAB)、N,N'-双{4-[双(3-甲基苯基)氨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简称:DNTPD)、1,3,5-三[N-(4-二苯基氨基苯基)-N-苯基氨基]苯(简称:DPA3B)等。作为咔唑衍生物,可以具体地举出3-[N-(9-苯基咔唑-3-基)-N-苯基氨基]-9-苯基咔唑(简称:PCzPCA1)、3,6-双[N-(9-苯基咔唑-3-基)-N-苯基氨基]-9-苯基咔唑(简称:PCzPCA2)、3-[N-(1-萘基)-N-(9-苯基咔唑-3-基)氨基]-9-苯基咔唑(简称:PCzPCN1)、4,4’-二(N-咔唑基)联苯(简称:CBP)、1,3,5-三[4-(N-咔唑基)苯基]苯(简称:TCPB)、9-[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简称:CzPA)、1,4-双[4-(N-咔唑基)苯基]-2,3,5,6-四苯基苯等。作为芳烃,例如可以举出2-叔丁基-9,10-二(2-萘基)蒽(简称:t-BuDNA)、2-叔丁基-9,10-二(1-萘基)蒽、9,10-双(3,5-二苯基苯基)蒽(简称:DPPA)、2-叔丁基-9,10-双(4-苯基苯基)蒽(简称:t-BuDBA)、9,10-二(2-萘基)蒽(简称:DNA)、9,10-二苯基蒽(简称:DPAnth)、2-叔丁基蒽(简称:t-BuAnth)、9,10-双(4-甲基-1-萘基)蒽(简称:DMNA)、2-叔丁基-9,10-双[2-(1-萘基)苯基]蒽、9,10-双[2-(1-萘基)苯基]蒽、2,3,6,7-四甲基-9,10-二(1-萘基)蒽、2,3,6,7-四甲基-9,10-二(2-萘基)蒽、9,9’-联蒽、10,10’-二苯基-9,9’-联蒽、10,10’-双(2-苯基苯基)-9,9’-联蒽、10,10’-双[(2,3,4,5,6-五苯基)苯基]-9,9’-联蒽、蒽、并四苯、红荧烯、二萘嵌苯、2,5,8,11-四(叔丁基)二萘嵌苯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并五苯、晕苯等。另外,也可以具有乙烯基骨架。作为具有乙烯基骨架的芳烃,例如可以举出4,4’-双(2,2-二苯基乙烯基)联苯(简称:DPVBi)、9,10-双[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蒽(简称:DPVPA)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聚(N-乙烯基咔唑)(简称:PVK)、聚(4-乙烯基三苯胺)(简称:PVTPA)、聚[N-(4-{N'-[4-(4-二苯基氨基)苯基]苯基-N'-苯基氨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简称:PTPDMA)、聚[N,N'-双(4-丁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简称:Poly-TPD)等高分子化合物。
通过形成空穴注入层,空穴注入性变得优异,从而可以获得驱动电压低的发光元件。
另外,可以单独使用上面所述的受主材料或者与其他材料混合地使用该受主材料来形成空穴注入层。此时,受主材料可以从空穴传输层抽出电子,并将空穴注入到空穴传输层。受主材料将抽出了的电子传输到阳极。
空穴传输层112是包含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的层。作为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例如可以使用芳香胺化合物等,诸如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NPB)、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简称:TPD)、4,4',4”-三(N,N-二苯基氨基)三苯胺(简称:TDATA)、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简称:MTDATA)、4,4'-双[N-(螺-9,9'-联芴-2-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BSPB)、4-苯基-4'-(9-苯基芴-9-基)三苯胺(简称:BPAFLP)等。在此所述的物质具有高空穴传输性,主要是空穴迁移率为10-6cm2/Vs以上的物质。另外,也可以将作为上述复合材料中的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举出的有机化合物用于空穴传输层112。另外,也可以使用等高分子化合物,诸如聚(N-乙烯基咔唑)(简称:PVK)或聚(4-乙烯基三苯胺)(简称:PVTPA)。另外,包含具有空穴传输性的物质的层不限于单层,也可以为由上述物质构成的两个以上的层的叠层。
发光层113可以为呈现荧光发光的层、呈现磷光发光的层或呈现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的层。另外,发光层113既可以为单层,又可以为包含不同发光物质的多个层。在形成由多个层构成的发光层的情况下,可以层叠包含磷光发光物质的层和包含荧光发光物质的层。此时,在包含磷光发光物质的层中,优选使用后面说明的激基复合物。
作为荧光发光物质,例如可以使用如下物质。注意,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他荧光发光物质。可以举出5,6-双[4-(10-苯基-9-蒽基)苯基]-2,2'-联吡啶(简称:PAP2BPy)、5,6-双[4'-(10-苯基-9-蒽基)联苯基-4-基]-2,2'-联吡啶(简称:PAPP2BPy)、N,N'-二苯基-N,N'-双[4-(9-苯基-9H-芴-9-基)苯基]-芘-1,6-二胺(简称:1,6FLPAPrn)、N,N’-双(3-甲基苯基)-N,N’-双[3-(9-苯基-9H-芴-9-基)苯基]-芘-1,6-二胺(简称:1,6mMemFLPAPrn)、N,N'-双[4-(9H-咔唑-9-基)苯基]-N,N'-二苯基二苯乙烯-4,4'-二胺(简称:YGA2S)、4-(9H-咔唑-9-基)-4'-(10-苯基-9-蒽基)三苯胺(简称:YGAPA)、4-(9H-咔唑-9-基)-4'-(9,10-二苯基-2-蒽基)三苯胺(简称:2YGAPPA)、N,9-二苯基-N-[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3-胺(简称:PCAPA)、二萘嵌苯、2,5,8,11-四-叔丁基二萘嵌苯(简称:TBP)、4-(10-苯基-9-蒽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简称:PCBAPA)、N,N”-(2-叔丁基蒽-9,10-二基二-4,1-亚苯)双[N,N',N'-三苯基-1,4-苯二胺](简称:DPABPA)、N,9-二苯基-N-[4-(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9H-咔唑-3-胺(简称:2PCAPPA)、N-[4-(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N,N',N'-三苯基-1,4-苯二胺(简称:2DPAPPA)、N,N,N',N',N”,N”,N”',N”'-八苯基二苯并[g,p](chrysene)-2,7,10,15-四胺(简称:DBC1)、香豆素30、N-(9,10-二苯基-2-蒽基)-N,9-二苯基-9H-咔唑-3-胺(简称:2PCAPA)、N-[9,10-双(1,1'-联苯基-2-基)-2-蒽基]-N,9-二苯基-9H-咔唑-3-胺(简称:2PCABPhA)、N-(9,10-二苯基-2-蒽基)-N,N',N'-三苯基-1,4-苯二胺(简称:2DPAPA)、N-[9,10-双(1,1'-联苯-2-基)-2-蒽基]-N,N',N'-三苯基-1,4-苯二胺(简称:2DPABPhA)、9,10-双(1,1'-联苯-2-基)-N-[4-(9H-咔唑-9-基)苯基]-N-苯基蒽-2-胺(简称:2YGABPhA)、N,N,9-三苯基蒽-9-胺(简称:DPhAPhA)、香豆素545T、N,N'-二苯基喹吖酮(简称:DPQd)、红荧烯、5,12-双(1,1'-联苯-4-基)-6,11-二苯基并四苯(简称:BPT)、2-(2-{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6-甲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简称:DCM1)、2-{2-甲基-6-[2-(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简称:DCM2)、N,N,N',N'-四(4-甲基苯基)并四苯-5,11-二胺(简称:p-mPhTD)、7,14-二苯基-N,N,N',N'-四(4-甲基苯基)苊并[1,2-a]荧蒽-3,10-二胺(简称:p-mPhAFD)、2-{2-异丙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简称:DCJTI)、2-{2-叔丁基-6-[2-(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简称:DCJTB)、2-(2,6-双{2-[4-(二甲氨基)苯基]乙烯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简称:BisDCM)、2-{2,6-双[2-(8-甲氧基-1,1,7,7-四甲基-2,3,6,7-四氢-1H,5H-苯并[ij]喹嗪-9-基)乙烯基]-4H-吡喃-4-亚基}丙二腈(简称:BisDCJTM)等。尤其是,以1,6FLPAPrn或1,6mMemFLPAPrn等芘二胺衍化合物为代表的稠合芳族二胺化合物具有高空穴俘获性且高的发光效率及可靠性,所以是优选的。
在发光层113中,作为可以用作磷光发光物质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物质。可以举出:三{2-[5-(2-甲基苯基)-4-(2,6-二甲基苯基)-4H-1,2,4-三唑-3-基-κN2]苯基-κC}铱(III)(简称:[Ir(mpptz-dmp)3])、三(5-甲基-3,4-二苯基-4H-1,2,4-三唑)铱(III)(简称:[Ir(Mptz)3])、三[4-(3-联苯)-5-异丙基-3-苯基-4H-1,2,4-三唑]铱(III)(简称:[Ir(iPrptz-3b)3])等具有4H-三唑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三[3-甲基-1-(2-甲基苯基)-5-苯基-1H-1,2,4-三唑]铱(III)(简称:[Ir(Mptz1-mp)3])、三(1-甲基-5-苯基-3-丙基-1H-1,2,4-三唑)铱(III)(简称:[Ir(Prptz1-Me)3])等具有1H-三唑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fac-三[(1-2,6-二异丙基苯基)-2-苯基-1H-咪唑]铱(III)(简称:[Ir(iPrpmi)3])、三[3-(2,6-二甲基苯基)-7-甲基咪唑并[1,2-f]菲啶根(phenanthridinato)]铱(III)(简称:[Ir(dmpimpt-Me)3])等具有咪唑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以及双[2-(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铱(III)四(1-吡唑基)硼酸盐(简称:FIr6)、双[2-(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吡啶甲酰合铱(III)(简称:FIrpic)、双{2-[3',5'-双(三氟甲基)苯基]吡啶根-N,C2’}吡啶甲酰合铱(III)(简称:[Ir(CF3ppy)2(pic)])、双[2-(4',6'-二氟苯基)吡啶根-N,C2’]乙酰丙酮合铱(III)(简称:FIracac)等以具有拉电子基的苯基吡啶衍生物为配体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上述物质是发射蓝色磷光的化合物,并且在440nm至520nm具有发光的峰值。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3-[6-(1H-吡唑-1-基-κN2)-1,2-亚苯基-κC1]氧基[7-甲基-5-(2-吡啶基-κN)-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3,4-二基-κC4]}铂(II)(简称:[Pt(ppzObibipy)])也是呈现绿色至蓝色磷光的磷光发光物质。通过使用该有机金属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可以获得驱动电压低且使用寿命优异的发光元件。
另外,可以举出:三(4-甲基-6-苯基嘧啶根)铱(III)(简称:[Ir(mppm)3])、三(4-叔丁基-6-苯基嘧啶根)铱(III)(简称:[Ir(tBuppm)3])、(乙酰丙酮根)双(6-甲基-4-苯基嘧啶根)铱(III)(简称:[Ir(mppm)2(acac)])、(乙酰丙酮根)双(6-叔丁基-4-苯基嘧啶根)铱(III)(简称:[Ir(tBuppm)2(acac)])、(乙酰丙酮根)双[6-(2-降冰片基)-4-苯基嘧啶根]铱(III)(简称:[Ir(nbppm)2(acac)])、(乙酰丙酮根)双[5-甲基-6-(2-甲基苯基)-4-苯基嘧啶根]铱(III)(简称:[Ir(mpmppm)2(acac)])、(乙酰丙酮根)双(4,6-二苯基嘧啶根)铱(III)(简称:[Ir(dppm)2(acac)])等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乙酰丙酮根)双(3,5-二甲基-2-苯基吡嗪根)铱(III)(简称:[Ir(mppr-Me)2(acac)])、(乙酰丙酮根)双(5-异丙基-3-甲基-2-苯基吡嗪根)铱(III)(简称:[Ir(mppr-iPr)2(acac)])等具有吡嗪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三(2-苯基吡啶根-N,C2')铱(III)(简称:[Ir(ppy)3])、双(2-苯基吡啶根-N,C2')乙酰丙酮合铱(III)(简称:[Ir(ppy)2(acac)])、双(苯并[h]喹啉)乙酰丙酮合铱(III)(简称:[Ir(bzq)2(acac)])、三(苯并[h]喹啉)铱(III)(简称:[Ir(bzq)3])、三(2-苯基喹啉-N,C2']铱(III)(简称:[Ir(pq)3])、双(2-苯基喹啉-N,C2')乙酰丙酮合铱(III)(简称:[Ir(pq)2(acac)])等具有吡啶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以及三(乙酰丙酮根)(单菲咯啉)铽(III)(简称:[Tb(acac)3(Phen)])等稀土金属配合物。上述物质主要是发射绿色磷光的化合物,并且在500nm至600nm具有发光的峰值。另外,由于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具有特别优异的可靠性及发光效率,所以是特别优选的。
另外,可以举出:(二异丁酰基甲烷根)双[4,6-双(3-甲基苯基)嘧啶根]铱(III)(简称:[Ir(5mdppm)2(dibm)])、双[4,6-双(3-甲基苯基)嘧啶根](二新戊酰基甲烷根)铱(III)(简称:[Ir(5mdppm)2(dpm)])、双[4,6-二(萘-1-基)嘧啶根](二新戊酰基甲烷根)铱(III)(简称:[Ir(d1npm)2(dpm)])等具有嘧啶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乙酰丙酮根)双(2,3,5-三苯基吡嗪根)铱(III)(简称:[Ir(tppr)2(acac)])、双(2,3,5-三苯基吡嗪根)(二新戊酰基甲烷根)铱(III)(简称:[Ir(tppr)2(dpm)])、(乙酰丙酮根)双[2,3-双(4-氟苯基)喹喔啉合]铱(III)(简称:[Ir(Fdpq)2(acac)])等具有吡嗪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三(1-苯基异喹啉-N,C2’)铱(III)(简称:[Ir(piq)3])、双(1-苯基异喹啉-N,C2’)乙酰丙酮合铱(III)(简称:[Ir(piq)2(acac)])等具有吡啶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2,3,7,8,12,13,17,18-八乙基-21H,23H-卟啉铂(II)(简称:PtOEP)等的铂配合物;以及三(1,3-二苯基-1,3-丙二酮(propanedionato))(单菲咯啉)铕(III)(简称:[Eu(DBM)3(Phen)])、三[1-(2-噻吩甲酰基)-3,3,3-三氟丙酮](单菲咯啉)铕(III)(简称:[Eu(TTA)3(Phen)])等稀土金属配合物。上述物质是发射红色磷光的化合物,并且在600nm至700nm具有发光的峰值。另外,具有吡嗪骨架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可以获得色度良好的红色发光。
另外,除了上述磷光化合物以外,还可以选择各种磷光发光材料而使用。
另外,优选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用作磷光发光物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高效地发光,由此可以得到发光效率高的发光元件。另外,由于该有机金属配合物的HOMO能级和/或LUMO能级深,所以可以得到电荷注入性良好且驱动电压低的发光元件。此外,可以得到呈现绿色至蓝色的磷光的发光元件。
作为TADF材料可以使用富勒烯及其衍生物、普鲁黄等的吖啶衍生物以及伊红等。另外,还可以使用包含镁(Mg)、锌(Zn)、镉(Cd)、锡(Sn)、铂(Pt)、铟(In)或钯(Pd)等含金属卟啉等。作为该含金属卟啉,例如,也可以举出由下述结构式表示的原卟啉-氟化锡配合物(SnF2(Proto IX))、中卟啉-氟化锡配合物(SnF2(Meso IX))、血卟啉-氟化锡配合物(SnF2(Hemato IX))、粪卟啉四甲酯-氟化锡配合物(SnF2(Copro III-4Me))、八乙基卟啉-氟化锡配合物(SnF2(OEP))、初卟啉-氟化锡配合物(SnF2(Etio I))以及八乙基卟啉-氯化铂配合物(PtCl2OEP)等。
另外,还可以使用由下面结构式表示的2-联苯-4,6-双(12-苯基吲哚并[2,3-a]咔唑-11-基)-1,3,5-三嗪(简称:PIC-TRZ)、9-(4,6-二苯基-1,3,5-三嗪-2-基)-9’-苯基-9H,9’H-3,3’-联咔唑(简称:PCCzTzn)、9-[4-(4,6-二苯基-1,3,5-三嗪-2-基)苯基]-9’-苯基-9H,9’H-3,3’-联咔唑(简称:PCCzPTzn)、2-[4-(10H-吩恶嗪-10-基)苯基]-4,6-二苯基-1,3,5-三嗪(简称:PXZ-TRZ)、3-[4-(5-苯基-5,10-二氢吩嗪-10-基)苯基]-4,5-二苯基-1,2,4-三唑(简称:PPZ-3TPT)、3-(9,9-二甲基-9H-吖啶-10-基)-9H-氧杂蒽-9-酮(简称:ACRXTN)、双[4-(9,9-二甲基-9,10-二氢吖啶)苯基]硫砜(简称:DMAC-DPS)、10-苯基-10H,10’H-螺[吖啶-9,9’-蒽]-10’-酮(简称:ACRSA)等具有富π电子型芳杂环和缺π电子型芳杂环双方的杂环化合物。另外,该杂环化合物具有富π电子型芳杂环和缺π电子型芳杂环,电子传输性和空穴传输性都高,所以是优选的。在富π电子型芳杂环和缺π电子型芳杂环直接键合的物质中,富π电子芳杂环的施主性和缺π电子型芳杂环的受主性都强而S1能级与T1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变小,高效地得到热活化延迟荧光,所以是特别优选的。另外,也可以使用键合有如氰基等吸电子基团的芳香环代替缺π电子型芳杂环。
作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可以使用如具有电子传输性的材料或具有空穴传输性的材料等各种载流子传输材料。
例如,作为具有电子传输性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双(10-羟基苯并[h]喹啉)铍(II)(简称:BeBq2)、双(2-甲基-8-羟基喹啉)(4-苯基苯酚)铝(III)(简称:BAlq)、双(8-羟基喹啉)锌(II)(简称:Znq)、双[2-(2-苯并噁唑基)苯酚]锌(II)(简称:ZnPBO)、双[2-(2-苯并噻唑基)苯酚]锌(II)(简称:ZnBTZ)等金属配合物;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简称:PBD)、3-(4-联苯基)-4-苯基-5-(4-叔丁基苯基)-1,2,4-三唑(简称:TAZ)、1,3-双[5-(对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简称:OXD-7)、9-[4-(5-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9H-咔唑(简称:CO11)、2,2',2”-(1,3,5-苯三基)三(1-苯基-1H-苯并咪唑)(简称:TPBI)、2-[3-(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1-苯基-1H-苯并咪唑(简称:mDBTBIm-II)等具有多唑骨架的杂环化合物;2-[3-(二苯并噻吩-4-基)苯基]二苯并[f,h]喹喔啉(简称:2mDBTPDBq-II)、2-[3’-(二苯并噻吩-4-基)联苯-3-基]二苯并[f,h]喹喔啉(简称:2mDBTBPDBq-II)、2-[3’-(9H-咔唑-9-基)联苯-3-基]二苯并[f,h]喹喔啉(简称:2mCzBPDBq)、4,6-双[3-(菲-9-基)苯基]嘧啶(简称:4,6mPnP2Pm)、4,6-双[3-(4-二苯并噻吩基)苯基]嘧啶(简称:4,6mDBTP2Pm-II)等具有二嗪骨架的杂环化合物;以及3,5-双[3-(9H-咔唑-9-基)苯基]吡啶(简称:35DCzPPy)、1,3,5-三[3-(3-吡啶基)苯基]苯(简称:TmPyPB)等具有吡啶骨架的杂环化合物。其中,具有二嗪骨架的杂环化合物或具有吡啶骨架的杂环化合物具有高可靠性,所以是优选的。尤其是,具有二嗪(嘧啶或吡嗪)骨架的杂环化合物具有高电子传输性,也有助于降低驱动电压。
另外,作为具有空穴传输性的材料,可以举出:4,4'-双[N-(1-萘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NPB)、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简称:TPD)、4,4'-双[N-(螺-9,9’-联芴-2-基)-N-苯基氨基]联苯(简称:BSPB)、4-苯基-4'-(9-苯基芴-9-基)三苯胺(简称:BPAFLP)、4-苯基-3'-(9-苯基芴-9-基)三苯胺(简称:mBPAFLP)、4-苯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简称:PCBA1BP)、4,4'-二苯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简称:PCBBi1BP)、4-(1-萘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简称:PCBANB)、4,4'-二(1-萘基)-4”-(9-苯基-9H-咔唑-3-基)三苯胺(简称:PCBNBB)、9,9-二甲基-N-苯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芴-2-胺(简称:PCBAF)、N-苯基-N-[4-(9-苯基-9H-咔唑-3-基)苯基]螺-9,9'-联芴-2-胺(简称:PCBASF)等具有芳香胺骨架的化合物;1,3-双(N-咔唑基)苯(简称:mCP)、4,4'-二(N-咔唑基)联苯(简称:CBP)、3,6-双(3,5-二苯基苯基)-9-苯基咔唑(简称:CzTP)、3,3'-双(9-苯基-9H-咔唑)(简称:PCCP)等具有咔唑骨架的化合物;4,4',4”-(苯-1,3,5-三基)三(二苯并噻吩)(简称:DBT3P-II)、2,8-二苯基-4-[4-(9-苯基-9H-芴-9-基)苯基]二苯并噻吩(简称:DBTFLP-III)、4-[4-(9-苯基-9H-芴-9-基)苯基]-6-苯基二苯并噻吩(简称:DBTFLP-IV)等具有噻吩骨架的化合物;以及4,4’,4”-(苯-1,3,5-三基)三(二苯并呋喃)(简称:DBF3P-II)、4-{3-[3-(9-苯基-9H-芴-9-基)苯基]苯基}二苯并呋喃(简称:mmDBFFLBi-II)等具有呋喃骨架的化合物。其中,具有芳香胺骨架的化合物、具有咔唑骨架的化合物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空穴传输性并有助于降低驱动电压,所以是优选的。另外,除了上述空穴传输材料以外,也可以从各种物质中选择空穴传输材料来使用。
在使用荧光发光物质作为发光物质的情况下,9-苯基-3-[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简称:PCzPA)、3-[4-(1-萘基)-苯基]-9-苯基-9H-咔唑(简称:PCPN)、9-[4-(10-苯基-9-蒽基)苯基]-9H-咔唑(简称:CzPA)、7-[4-(10-苯基-9-蒽基)苯基]-7H-二苯并[c,g]咔唑(简称:cgDBCzPA)、6-[3-(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苯并[b]萘并[1,2-d]呋喃(简称:2mBnfPPA)、9-苯基-10-{4-(9-苯基-9H-芴-9-基)联苯-4’-基}蒽(简称:FLPPA)等具有蒽骨架的材料是特别优选的。在将具有蒽骨架的物质用作荧光发光物质的主体材料时,可以实现发光效率及耐久性良好的发光层。尤其是,CzPA、cgDBCzPA、2mBnfPPA、PCzPA呈现非常良好的特性,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主体材料也可以是混合有多种物质的材料,当使用混合的主体材料时,优选混合具有电子传输性的材料和具有空穴传输性的材料。通过混合具有电子传输性的材料和具有空穴传输性的材料,可以使发光层113的传输性的调整变得更加容易,也可以更简便地进行复合区域的控制。具有空穴传输性的材料和具有电子传输性的材料的含量比例可以为具有空穴传输性的材料:具有电子传输性的材料=1:9至9:1。
另外,混合了的主体材料也可以形成激基复合物。通过选择混合材料的组合以形成发射与荧光发光物质、磷光发光物质以及TADF材料的最低能量一侧的吸收带的波长重叠的光的激基复合物,可以使能量转移变得顺利,从而高效地得到发光。另外,上述结构可以使驱动电压也得到降低,所以是优选的。
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发光层113可以通过利用真空蒸镀法的共蒸镀、使用混合溶液的凹版印刷法、胶板印刷法、喷墨法、旋涂法、浸渍涂布法等来形成。
电子传输层114是包含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的层。作为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可以使用以上所述的能够用于主体材料的具有电子传输性的材料或具有蒽骨架的材料。
另外,也可以在电子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设置控制电子载流子的移动的层。这是对如上所述的具有高电子传输性的材料添加了少量的具有高电子俘获性的物质的层,通过控制电子载流子的移动,可以调节载流子平衡。这样的结构对抑制因电子穿过发光层而引起的问题(例如元件使用寿命的下降)有很大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电子传输层114和第二电极102之间以接触于第二电极102的方式设置电子注入层115。作为电子注入层115,可以使用氟化锂(LiF)、氟化铯(CsF)、氟化钙(CaF2)等碱金属、碱土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将碱金属、碱土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包含在由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构成的层中的层。另外,也可以将电子盐(electride)用于电子注入层115。作为该电子盐,可以举出对钙和铝的混合氧化物以高浓度添加电子的物质等。另外,通过作为电子注入层115使用在由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构成的层中包含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层,可以从第二电极102高效率地注入电子,因此是更优选的。
另外,可以设置电荷产生层116代替电子注入层115(参照图1B)。电荷产生层116是通过施加电位可以对与该层的阴极一侧接触的层注入空穴并且对与该层的阳极一侧接触的层注入电子的层。电荷产生层116至少包括P型层117。P型层117优选使用上述构成空穴注入层111的复合材料来形成。另外,P型层117也可以将作为构成复合材料的材料分别包含上述受主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的膜层叠来形成。通过对P型层117施加电位,电子和空穴分别注入到电子传输层114和用作阴极的第二电极102,使得发光元件工作。在此情况下,在电子传输层114中的与电荷产生层116接触的位置存在有包含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化合物的层,从而可以抑制由于发光元件的驱动时间的积累而发生的亮度下降,因此可以得到使用寿命长的发光元件。
另外,电荷产生层116除了包括P型层117之外,优选还包括电子中继层118及电子注入缓冲层119中的任一个或两个。
电子中继层118至少包含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并且能够防止电子注入缓冲层119和P型层117的相互作用,并顺利地传递电子。优选将电子中继层118所包含的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的LUMO能级设定在P型层117中的受主物质的LUMO能级和电子传输层114中的与电荷产生层116接触的层所包含的物质的LUMO能级之间。电子中继层118中的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的LUMO能级为-5.0eV以上,优选为-5.0eV以上且-3.0eV以下。另外,作为电子中继层118中的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优选使用酞菁类材料或具有金属-氧键合和芳香配体的金属配合物。
电子注入缓冲层119可以使用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以及这些物质的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包括氧化锂等氧化物、卤化物、碳酸锂或碳酸铯等碳酸盐)、碱土金属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卤化物、碳酸盐)或稀土金属的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卤化物、碳酸盐))等电子注入性高的物质。
另外,在电子注入缓冲层119包含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及施主物质的情况下,作为施主物质,除了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和这些物质的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包括氧化锂等氧化物、卤化物、碳酸锂或碳酸铯等碳酸盐)、碱土金属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卤化物、碳酸盐)或稀土金属的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卤化物、碳酸盐))以外,还可以使用四硫并四苯(tetrathianaphthacene)(简称:TTN)、二茂镍、十甲基二茂镍等有机化合物。另外,作为具有电子传输性的物质,可以使用与上面所说明的用于电子传输层114的材料同样的材料。另外,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化合物。
作为形成第二电极102的物质,可以使用功函数小(具体为3.8eV以下)的金属、合金、导电化合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这种阴极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锂(Li)或铯(Cs)等碱金属、镁(Mg)、钙(Ca)或者锶(Sr)等的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族或第2族的元素、包含它们的合金(MgAg、AlLi)、铕(Eu)、镱(Yb)等稀土金属以及包含它们的合金等。然而,通过在第二电极102和电子传输层之间设置电子注入层,可以不顾及功函率的大小而将各种导电材料诸如Al、Ag、ITO、包含硅或氧化硅的氧化铟-氧化锡等用作第二电极102。这些导电材料可以通过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等干式法、喷墨法、旋涂法等形成。另外,第二电极102可以通过利用溶胶-凝胶法等湿式法或利用金属材料的膏剂的湿式法形成。
另外,作为EL层103的形成方法,不论干式法或湿式法,都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例如,也可以使用真空蒸镀法、凹版印刷法、胶板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喷墨法或旋涂法等。
电极既可以通过利用溶胶-凝胶法等湿式法形成,又可以通过利用金属材料的膏剂的湿式法形成。另外,也可以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等干式法形成电极。
上述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经过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中的任一个或两个被取出到外部。因此,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由具有透光性的电极形成。
注意,设置在第一电极101与第二电极102之间的层的结构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但是,优选采用在离第一电极101及第二电极102远的部分设置空穴与电子复合的发光区域的结构,以便抑制由于发光区域与用于电极或载流子注入层的金属接近而发生的猝灭。
另外,为了抑制从在发光层中产生的激子的能量转移,接触于发光层113的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尤其是接触于离发光层113中的再结合区域近的一侧的载流子传输层优选使用如下物质构成,即具有比构成发光层的发光物质或者包含在发光层中的发光中心物质所具有的带隙大的带隙的物质。
接着,参照图1C说明具有层叠有多个发光单元的结构的发光元件(以下也称为叠层型元件)的方式。该发光元件是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具有多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元件。作为一个发光单元,具有与图1A所示的EL层103同样的结构。就是说,可以说,图1A或图1B所示的发光元件是具有一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元件,图1C所示的发光元件是具有多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元件。
在图1C中,在第一电极501和第二电极502之间层叠有第一发光单元511和第二发光单元512,并且在第一发光单元511和第二发光单元512之间设置有电荷产生层513。第一电极501和第二电极502分别相当于图1A中的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并且可以应用与图1A所说明的同样的材料。另外,第一发光单元511和第二发光单元512可以具有相同结构或不同结构。
电荷产生层513具有在对第一电极501及第二电极502施加电压时,对一个发光单元注入电子并对另一个发光单元注入空穴的功能。就是说,在图1C中,在以第一电极的电位比第二电极的电位高的方式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513只要是对第一发光单元511注入电子并对第二发光单元512注入空穴即可。
电荷产生层513优选具有与图1B所示的电荷产生层116同样的结构。因为有机化合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载流子注入性及载流子传输性,从而能够实现低电压驱动及低电流驱动。注意,在发光单元的阳极一侧的面接触于电荷产生层513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513可以具有发光单元的空穴注入层的功能,所以发光单元也可以不设置有空穴注入层。
另外,在设置电子注入缓冲层119的情况下,因为该层具有阳极一侧的发光单元中的电子注入层的功能,所以在该发光单元中不必需另外设置电子注入层。
另外,在发光单元中,接触于电荷产生层513的阳极一侧表面的层(典型为阳极一侧的发光单元中的电子传输层)包含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可以抑制随着驱动时间的积累发生的亮度下降,可以得到可靠性高的发光元件。
虽然在图1C中说明了具有两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元件,但是可以同样地应用层叠三个以上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元件。如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通过在一对电极之间将多个发光单元使用电荷产生层513隔开并配置,该元件可以在保持低电流密度的同时在高亮度区域中发光,并且能够实现使用寿命长的元件。另外,可以实现能够进行低电压驱动且耗电量低的发光装置。
另外,通过使各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同,可以以整个发光元件得到所希望的颜色的发光。例如,通过在具有两个发光单元的发光元件中获得来自第一发光单元的红色和绿色的发光颜色以及来自第二发光单元的蓝色的发光颜色,易于得到在整个发光元件中进行白色发光的发光元件。
《光学微腔谐振器(微腔)的结构》
使用反射电极和半透射·半反射电极来构成上述一对电极,由此可以得到具有微腔结构的发光元件。反射电极和半透射·半反射电极相当于上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反射电极与半透射·半反射电极之间至少包括EL层,EL层至少包括成为发光区域的发光层。
从EL层所包含的发光层射出的光被反射电极和半透射·半反射电极反射,并且谐振。注意,反射电极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为40%至100%,优选为70%至100%,其电阻率为1×10-2Ωcm以下。另外,半透射·半反射电极的可见光的反射率为20%至80%,优选为40%至70%,其电阻率为1×10-2Ωcm以下。
另外,在该发光元件中,通过改变透明导电膜、上述复合材料或载流子传输材料等的厚度而可以改变反射电极与半透射·半反射电极之间的光学距离。由此,可以在反射电极与半透射·半反射电极之间加强谐振的波长的光且使不谐振的波长的光衰减。
在发光层所发射的光中,被反射电极反射回来的光(第一反射光)会给从发光层直接入射到半透射·半反射电极的光(第一入射光)带来很大的干涉,因此优选将反射电极与发光层的光学距离调节为(2n-1)λ/4(注意,n为1以上的自然数,λ为要放大的颜色的波长)。由此,可以使第一反射光与第一入射光的相位一致,由此可以进一步放大从发光层发射的光。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EL层既可以含有多个发光层,又可以只含有一个发光层,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组合上述串联型发光元件的结构,在一个发光元件中夹着电荷产生层设置多个EL层,在每个EL层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发光层。
《发光装置》
参照图2A及图2B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光装置进行说明。图2A是发光装置的俯视图,图2B是沿图2A中的A-B及C-D切断的截面图。该发光装置作为用来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的单元包括由虚线表示的驱动电路部(源极线驱动电路)601、像素部602、驱动电路部(栅极线驱动电路)603。另外,附图标记604是密封衬底,附图标记605是密封材料,由密封材料605围绕的内侧是空间607。
引导布线608是用来传送输入到源极线驱动电路601及栅极线驱动电路603的信号的布线,并且从用作外部输入端子的FPC(柔性印刷电路)609接收视频信号、时钟信号、起始信号、复位信号等。注意,虽然在此只图示出FPC,但是该FPC还可以安装有印刷线路板(PWB)。本说明书中的发光装置不仅包括发光装置主体,而且还包括安装有FPC或PWB的发光装置。
下面,参照图2B说明截面结构。虽然在元件衬底610上形成有驱动电路部及像素部,但是在此示出作为驱动电路部的源极线驱动电路601和像素部602中的一个像素。
作为源极线驱动电路601,形成组合n沟道型FET623和p沟道型FET624的CMOS电路。另外,驱动电路也可以利用各种CMOS电路、PMOS电路或NMOS电路形成。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衬底上形成有驱动电路的驱动器一体型,但是不一定必须要采用该结构,驱动电路也可以形成在外部,而不形成在衬底上。
另外,像素部602由多个像素形成,该多个像素各包括开关用FET611、电流控制用FET612以及与该电流控制用FET612的漏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极613,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组合三个以上的FET和电容元件的像素部。
对用于FET的半导体的种类及结晶性没有特别的限制,而可以使用非晶半导体或结晶半导体。作为用于FET的半导体的例子,可以使用第14族(硅等)半导体、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氧化物半导体、有机半导体材料,尤其优选使用氧化物半导体。作为该氧化物半导体,例如可以举出In-Ga氧化物、In-M-Zn氧化物(M为Al、Ga、Y、Zr、La、Ce或Nd)等。另外,通过使用能隙为2eV以上,优选为2.5eV以上,更优选为3eV以上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可以降低晶体管的关态电流(off-state current),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以覆盖第一电极613的端部的方式形成有绝缘物614。在此,可以使用正型感光丙烯酸树脂膜形成绝缘物614。
另外,将绝缘物614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形成为具有曲率的曲面,以获得良好的覆盖性。例如,在使用正型感光丙烯酸树脂作为绝缘物614的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只使绝缘物614的上端部包括具有曲率半径(0.2μm至3μm)的曲面。作为绝缘物614,可以使用负型感光树脂或者正型感光树脂。
在第一电极613上形成有EL层616及第二电极617。它们分别相当于图1A或图1B所说明的第一电极101、EL层103及第二电极102或者图1C所说明的第一电极501、EL层503及第二电极502。
EL层616优选包含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该有机金属配合物优选被用作发光层中的发光中心物质。
再者,通过使用密封材料605将密封衬底604贴合到元件衬底610,形成如下结构,即发光元件618安装在由元件衬底610、密封衬底604以及密封材料605围绕的空间607中。注意,在空间607中填充有填料,作为该填料,除了惰性气体(氮或氩等)以外,还可以使用密封材料605。通过在密封衬底中形成凹部且在其中设置干燥剂,可以抑制水分所导致的劣化,所以是优选的。
优选使用环氧类树脂或玻璃粉作为密封材料605。另外,这些材料优选是尽可能地不使水或氧透过的材料。另外,作为用于元件衬底610及密封衬底604的材料,除了玻璃衬底或石英衬底以外,还可以使用由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玻璃纤维增强塑料)、PVF(聚氟乙烯)、聚酯、丙烯酸树脂等构成的塑料衬底。
例如,在本说明书等中,可以使用各种衬底来形成晶体管或发光元件。对衬底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该衬底的例子,例如可以使用半导体衬底(例如,单晶衬底或硅衬底)、SOI衬底、玻璃衬底、石英衬底、塑料衬底、金属衬底、不锈钢衬底、具有不锈钢箔的衬底、钨衬底、具有钨箔的衬底、柔性衬底、贴合薄膜、包含纤维状的材料的纸或者基材薄膜等。作为玻璃衬底的例子,有钡硼硅酸盐玻璃、铝硼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等。作为柔性衬底、贴合薄膜、基材薄膜等的例子,可以举出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砜(PES)为代表的塑料衬底。另外,可以举出丙烯酸等合成树脂。另外,可以举出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聚酯、聚氟化乙烯或聚氯乙烯等。另外,例如可以举出聚酰胺、聚酰亚胺、芳族聚酰胺、环氧、无机蒸镀薄膜、纸类等。尤其是,通过使用半导体衬底、单晶衬底或SOI衬底等制造晶体管,能够制造特性、尺寸或形状等的偏差小、电流能力高且尺寸小的晶体管。当利用上述晶体管构成电路时,可以实现电路的低功耗化或电路的高集成化。
另外,也可以作为衬底使用柔性衬底,并在柔性衬底上直接形成晶体管或发光元件。或者,也可以在衬底与晶体管之间或在衬底与发光元件之间设置剥离层。当剥离层上制造半导体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然后将其从衬底分离并转置到其他衬底上时可以使用剥离层。此时,也可以将晶体管转置到耐热性低的衬底或柔性衬底上。另外,作为上述剥离层,例如可以使用钨膜与氧化硅膜的无机膜的叠层结构或衬底上形成有聚酰亚胺等有机树脂膜的结构等。
也就是说,也可以使用一个衬底形成晶体管或发光元件,然后将晶体管或发光元件转置到另一个衬底上。作为晶体管或发光元件被转置的衬底,不仅可以使用上述可以形成晶体管的衬底,还可以使用纸衬底、玻璃纸衬底、芳族聚酰胺薄膜衬底、聚酰亚胺薄膜衬底、石材衬底、木材衬底、布衬底(包括天然纤维(丝、棉、麻)、合成纤维(尼龙、聚氨酯、聚酯)或再生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人造纤维、再生聚酯)等)、皮革衬底、橡皮衬底等。通过使用上述衬底,可以实现特性良好的晶体管、功耗小的晶体管、不易损坏的装置、耐热性的提高、轻量化或薄型化。
图3A及图3B示出通过形成呈现白色发光的发光元件,并设置着色层(滤色片)等来实现了全彩色显示的发光装置的例子。图3A示出衬底1001、基底绝缘膜1002、栅极绝缘膜1003、栅电极1006、栅电极1007、栅电极1008、第一层间绝缘膜1020、第二层间绝缘膜1021、周边部1042、像素部1040、驱动电路部1041、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1024W、1024R、1024G、1024B、分隔壁1025、EL层1028、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1029、密封衬底1031、密封材料1032等。
另外,在图3A中,着色层(红色着色层1034R、绿色着色层1034G、蓝色着色层1034B)设置在透明基材1033上。还可以另外设置黑色层(黑矩阵)1035。对准设置有着色层及黑色层的透明基材1033的位置,并将其固定在衬底1001上。另外,着色层及黑色层被保护层1036覆盖。另外,图3A示出光不透过着色层而透射到外部的发光层及光透过各颜色的着色层而透射到外部的发光层,不透过着色层的光成为白色光且透过着色层的光成为红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因此能够以四个颜色的像素显示图像。
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作为发光物质之一的发光元件可以实现发光效率高的发光元件以及功耗低的发光元件。
图3B示出将着色层(红色着色层1034R、绿色着色层1034G、蓝色着色层1034B)形成在栅极绝缘膜1003与第一层间绝缘膜1020之间的例子。如上所述,也可以将着色层设置在衬底1001与密封衬底1031之间。
另外,虽然以上说明了具有在形成有FET的衬底1001一侧提取光的结构(底部发射型)的发光装置,但是也可以采用具有在密封衬底1031一侧提取光的结构(顶部发射型)的发光装置。图4示出顶部发射型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在此情况下,衬底1001可以使用不使光透过的衬底。直到制造连接FET与发光元件的阳极的连接电极为止的工序与底部发射型发光装置同样地进行。然后,以覆盖电极1022的方式形成第三层间绝缘膜1037。该第三层间绝缘膜也可以具有平坦化的功能。第三层间绝缘膜1037可以使用与第二层间绝缘膜相同的材料或其他各种材料形成。
虽然在此将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1024W、1024R、1024G、1024B都用作阳极,但也可以将其用作阴极。另外,在采用如图4所示的顶部发射型发光装置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优选为反射电极。EL层1028采用如图1A或图1B所示的EL层103或者图1C所示的EL层503的结构,并且采用能够实现白色发光的元件结构。
在采用如图4所示的顶部发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设置有着色层(红色着色层1034R、绿色着色层1034G、蓝色着色层1034B)的密封衬底1031进行密封。可以在密封衬底1031上设置有位于像素与像素之间的黑色层(黑矩阵)1035。着色层(红色着色层1034R、绿色着色层1034G、蓝色着色层1034B)或黑色层(黑矩阵)也可以由保护层覆盖。另外,作为密封衬底1031使用具有透光性的衬底。
另外,虽然在此示出了以红色、绿色、蓝色、白色这四个颜色进行全彩色显示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以红色、绿色、蓝色这三个颜色或红色、绿色、蓝色、黄色这四个颜色进行全彩色显示。
图5A和图5B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源矩阵型发光装置。图5A示出发光装置的透视图,图5B是沿图5A的X-Y切断的截面图。在图5A和图5B中,在衬底951上的电极952与电极956之间设置有EL层955。电极952的端部被绝缘层953覆盖。在绝缘层953上设置有分隔壁层954。分隔壁层954的侧壁具有如下倾斜,即越接近衬底表面,两个侧壁之间的间隔越窄。换句话说,分隔壁层954的短边方向的截面是梯形,底边(朝向与绝缘层953的面方向相同的方向并与绝缘层953接触的边)比上边(朝向与绝缘层953的面方向相同的方向并与绝缘层953不接触的边)短。如此,通过设置分隔壁层954,可以防止因静电等引起的发光元件的不良。
以上说明的发光装置能够利用形成在像素部中的FET控制配置为矩阵状的微小的多个发光元件中的每一个,所以上述发光装置适合用作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
《照明装置》
参照图6A及图6B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图6B是照明装置的俯视图,图6A是沿图6B中的e-f切割的截面图。
在该照明装置中,在用作支撑体的具有透光性的衬底400上形成有第一电极401。第一电极401相当于图1A及图1B中的第一电极101。当从第一电极401一侧提取光时,第一电极401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
在衬底400上形成用来对第二电极404供应电压的焊盘412。
在第一电极401上形成有EL层403。EL层403相当于图1A及图1B中的EL层103或图1C中的EL层503等。另外,关于各结构,可以参照上述说明。
以覆盖EL层403的方式形成第二电极404。第二电极404相当于图1A中的第二电极102。当从第一电极401一侧提取光时,第二电极404包含反射率高的材料形成。通过使第二电极404与焊盘412连接,对第二电极404供应电压。
由第一电极401、EL层403以及第二电极404形成发光元件。通过使用密封材料405、406将该发光元件固定在密封衬底407,并进行密封来制造照明装置。也可以只使用密封材料405、406中的一个。另外,也可以在内侧的密封材料406(在图6B中未图示)中混合干燥剂,由此能够吸收水分而提高可靠性。
另外,通过以延伸到密封材料405、406的外部的方式设置焊盘412以及第一电极401的一部分,可以将其用作外部输入端子。另外,也可以在其上设置安装有转换器等的IC芯片420等。
《电子设备》
以下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作为电子设备,可以例如举出电视装置(也称为电视机或电视接收机)、用于计算机等的显示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框、移动电话机(也称为移动电话、移动电话装置)、便携式游戏机、便携式信息终端、声音再现装置、弹珠机等大型游戏机等。以下,示出这些电子设备的具体例子。
图7A示出电视装置的一个例子。在电视装置中,框体7101中组装有显示部7103。另外,在此示出利用支架7105支撑框体7101的结构。可以利用显示部7103显示图像,显示部7103通过将发光元件排列为矩阵状而构成。
可以通过利用框体7101所具备的操作开关或另行提供的遥控操作机7110进行电视装置的操作。通过利用遥控操作机7110所具备的操作键7109,可以控制频道及音量,由此可以控制显示在显示部7103中的图像。另外,也可以在遥控操作机7110中设置用来显示从该遥控操作机7110输出的信息的显示部7107。
另外,电视装置采用具备接收机、调制解调器等的结构。可以通过接收机接收一般的电视广播。再者,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到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网络,能够进行单向(从发送者到接收者)或双向(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或接收者之间等)的信息通信。
图7B1示出计算机,该计算机包括主体7201、框体7202、显示部7203、键盘7204、外部连接端口7205、指向装置7206等。另外,该计算机通过将发光元件排列为矩阵状并用于显示部7203而制造。图7B1中的计算机也可以为如图7B2所示的方式。图7B2所示的计算机设置有第二显示部7210代替键盘7204及指向装置7206。第二显示部7210是触摸面板,通过利用手指或专用笔操作显示在第二显示部7210上的输入用显示,能够进行输入。另外,第二显示部7210不仅能够显示输入用显示,而且可以显示其他图像。另外,显示部7203也可以是触摸面板。因为两个屏面通过铰链部连接,所以可以防止在收纳或搬运时发生如屏面受伤、损坏等问题。
图7C和图7D示出便携式信息终端的一个例子。便携式信息终端具备组装在框体7401中的显示部7402、操作按钮7403、外部连接端口7404、扬声器7405、麦克风7406等。另外,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其中发光元件被排列为矩阵状而制造的显示部7402。
图7C和图7D所示的便携式信息终端也可以具有通过用手指等触摸显示部7402来输入信息的结构。在此情况下,能够通过用手指等触摸显示部7402来进行打电话或编写电子邮件等的操作。
显示部7402主要有三种屏面模式。第一是以图像的显示为主的显示模式,第二是以文字等的信息的输入为主的输入模式,第三是混合显示模式和输入模式的两个模式的显示输入模式。
例如,在打电话或编写电子邮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将显示部7402主要用于输入文字的文字输入模式而进行在屏面上显示的文字的输入操作。在此情况下,优选在显示部7402的屏面的大部分中显示键盘或号码按钮。
另外,通过在移动电话机内部设置具有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等检测倾斜度的传感器的检测装置,可以判断移动电话机的方向(纵或横)而自动进行显示部7402的屏面显示的切换。
另外,通过触摸显示部7402或对框体7401的操作按钮7403进行操作,来进行屏面模式的切换。或者,也可以根据显示在显示部7402上的图像的种类切换屏面模式。例如,当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图像信号为动态图像的数据时,将屏面模式切换成显示模式,而当该图像信号为文字数据时,将屏面模式切换成输入模式。
另外,当在输入模式中通过检测显示部7402的光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而得知在一定期间内没有显示部7402的触摸操作输入时,也可以将屏面模式控制为从输入模式切换成显示模式。
另外,也可以将显示部7402用作图像传感器。例如,通过用手掌或手指触摸显示部7402,来拍摄掌纹、指纹等,能够进行个人识别。另外,通过在显示部中使用发射近红外光的背光源或发射近红外光的感测用光源,也能够拍摄手指静脉、手掌静脉等。
注意,上述电子设备可以适当地组合本说明书中所示的结构而使用。
另外,优选将包含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元件用于显示部。该发光元件可以成为发光效率高的发光元件。还可以成为驱动电压低的发光元件。因此,包括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电子设备可以成为功耗小的电子设备。
图8示出将发光元件用于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图8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框体901、液晶层902、背光单元903以及框体904,液晶层902与驱动器IC905连接。在背光单元903中使用发光元件,并且通过端子906将电流供应到背光单元903。
作为发光元件优选使用包含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元件,通过将该发光元件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能够得到低功耗的背光源。
图9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台灯的例子。图9所示的台灯包括框体2001和光源2002,并且作为光源2002采用使用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
图10示出室内的照明装置3001的例子。优选将包含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元件用于该照明装置3001。
图1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汽车。在该汽车的挡风玻璃或仪表盘中安装有发光元件。显示区域5000至显示区域5005是使用发光元件设置的显示区域。优选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通过使用该有机金属配合物可以实现功耗小的发光元件。另外,由此可以降低显示区域5000至显示区域5005的功耗,所以适于车载。
显示区域5000和显示区域5001是设置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的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通过使用具有透光性的电极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将该发光元件形成为能看到对面一侧的所谓的透视式显示装置。当采用透视式显示时,即使将该透视式显示装置设置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也不妨碍视野。另外,在设置用于驱动的晶体管等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透光性的晶体管,诸如使用有机半导体材料的有机晶体管或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晶体管等。
显示区域5002是设置在立柱部分的使用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区域5002上显示来自设置在车体上的成像单元的图像,可以补充被立柱遮挡的视野。另外,同样地,设置在仪表盘部分上的显示区域5003通过显示来自设置在汽车外侧的成像单元的图像,能够弥补被车体遮挡的视野的死角,从而提高安全性。通过显示图像以弥补看不见的部分,能够更自然且简单地确认安全。
显示区域5004和显示区域5005可以提供导航信息、速度表、转速表、行驶距离、加油量、排档状态、空调的设定以及其他各种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喜好适当地改变显示内容及布置。另外,这些信息也可以显示在显示区域5000至显示区域5003上。另外,也可以将显示区域5000至显示区域5005用作照明装置。
图12A和图12B是能够折叠的平板终端的一个例子。图12A是打开状态的平板终端,该平板终端包括框体9630、显示部9631a、显示部9631b、显示模式切换开关9034、电源开关9035、省电模式切换开关9036以及夹子9033。另外,通过将包括包含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用于显示部9631a和显示部9631b中的一个或两个来制造该平板终端。
在显示部9631a中,可以将其一部分用作触摸面板区域9632a,并且可以通过触摸所显示的操作键9637来输入数据。另外,例示出显示部9631a的一半只具有显示的功能,并且另一半具有触摸面板的功能的结构,但是不局限于该结构。也可以采用使显示部9631a的所有的区域具有触摸面板的功能的结构。例如,可以使显示部9631a的整个面显示键盘按钮来将其用作触摸面板,并且将显示部9631b用作显示屏面。
另外,显示部9631b与显示部9631a同样,也可以将其一部分用作触摸面板区域9632b。另外,通过使用手指或触屏笔等触摸触摸面板上的键盘显示切换按钮9639,可以在显示部9631b上显示键盘按钮。
另外,也可以对触摸面板区域9632a和触摸面板区域9632b同时进行触摸输入。
另外,显示模式切换开关9034能够切换竖屏显示和横屏显示等显示的方向以及黑白显示和彩色显示等。省电模式切换开关9036可以根据平板终端所内置的光传感器所检测的使用时的外光的光量,将显示的亮度设定为最合适的亮度。平板终端除了光传感器以外还可以内置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等检测倾斜度的传感器等的其他检测装置。
另外,图12A示出显示部9631b的显示面积与显示部9631a的显示面积相同的例子,但是不局限于此,可以使其中一个的尺寸和另一个的尺寸不同,也可以使它们的显示品质有差异。例如可以采用显示部9631a和9631b中的一个与另一个相比可以进行高精细的显示的结构。
图12B是合上状态的平板终端,并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平板终端具备框体9630、太阳能电池9633、充放电控制电路9634、电池9635以及DCDC转换器9636的例子。另外,在图12B中,作为充放电控制电路9634的一个例子示出具有电池9635和DCDC转换器9636的结构。
另外,平板终端能够折叠,因此不使用时可以合上框体9630。因此,可以保护显示部9631a和显示部9631b,而可以提供一种耐久性高且从长期使用的观点来看可靠性高的平板终端。
另外,图12A和图12B所示的平板终端还可以具有如下功能:显示各种各样的信息(静态图像、动态图像、文字图像等)的功能;将日历、日期或时刻等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功能;对显示在显示部上的信息进行触摸输入操作或编辑的触摸输入的功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软件(程序)控制处理的功能等。
通过利用安装在平板终端的表面上的太阳能电池9633,可以将电力供应到触摸面板、显示部或图像信号处理部等。另外,通过将太阳能电池9633设置在框体9630的一个面或两个面,可以高效地对电池9635进行充电,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参照图12C所示的方框图对图12B所示的充放电控制电路9634的结构和工作进行说明。图12C示出太阳能电池9633、电池9635、DCDC转换器9636、转换器9638、开关SW1至SW3以及显示部9631,其中,电池9635、DCDC转换器9636、转换器9638、开关SW1至SW3对应于图12B所示的充放电控制电路9634。
首先,说明在利用外光使太阳能电池9633发电时的工作的例子。使用DCDC转换器9636将太阳能电池9633所产生的电力的电压升压或降压到用来对电池9635进行充电的电压。并且,当利用来自太阳能电池9633的电力使显示部9631工作时使开关SW1导通,并且,利用转换器9638将该电力的电压升压或降压到显示部9631所需要的电压。另外,当不进行显示部9631中的显示时,使开关SW1关闭且使开关SW2导通来对电池9635进行充电。
注意,作为发电单元的一个例子示出太阳能电池9633,但发电单元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压电元件(piezoelectric element)或热电转换元件(珀耳帖元件(Peltierelement))等其他发电单元进行电池9635的充电。也可以使用以无线(不接触)的方式能够收发电力来进行充电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或组合其他充电单元进行充电,并且也可以不包括发电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于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体而言,它具有载流子传输性,因此可以将其用于载流子传输层。另外,它能够光激发,所以可以将其用于发电层。
另外,只要具备上述显示部9631,就不局限于图12A至图12C所示的平板终端。
另外,图13A至图13C示出能够折叠的便携式信息终端9310。图13A示出展开状态的便携式信息终端9310。图13B示出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时的中途状态的便携式信息终端9310。图13C示出折叠状态的便携式信息终端9310。便携式信息终端9310在折叠状态下可携带性好,在展开状态下因为具有无缝拼接的较大的显示区域所以显示一览性强。
显示面板9311由铰链部9313所连接的三个框体9315来支撑。另外,显示面板9311也可以为安装有触摸传感器(输入装置)的触摸面板(输入/输出装置)。另外,显示面板9311通过铰链部9313使两个框体9315之间弯折,可以使便携式信息终端9310从展开状态可逆性地变为折叠状态。可以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光装置用于显示面板9311。显示面板9311中的显示区域9312是位于折叠状态的便携式信息终端9310的侧面的显示区域9312。在显示区域9312中可以显示信息图标以及使用次数多的软件或程序的快捷方式等,能够顺畅地进行确认信息或开启软件。
实施例1
《合成例1》
在本合成例1中,具体地示出在实施方式中以结构式(100)表示的本发明的有机金属配合物{3-[6-(1H-吡唑-1-基-κN2)-1,2-亚苯基-κC1]氧基[7-甲基-5-(2-吡啶基-κN)-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3,4-二基-κC4]}铂(II)(简称:[Pt(ppzObibipy)])的合成例。下面示出[Pt(ppzObibipy)]的结构式。
<步骤1:N-(5-溴-2-硝苯基)-吡啶-2-胺的合成>
首先,将8.8g(91mmol)的2-氨基吡啶和20g(180mmol)的叔丁醇钾放入三口烧瓶中,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对该混合物添加250mL的四氢呋喃(简称:THF),以0℃进行1小时的搅拌。然后,滴加150mL的THF和21g(91mmol)的4-溴-2-氟硝基苯的混合液,以0℃进行50分钟的搅拌。对该反应物添加乙酸乙酯和水,进行过滤,使用乙酸乙酯对滤液进行萃取。利用饱和食盐水对萃取液进行洗涤,添加硫酸镁,进行过滤。浓缩所得到的滤液,并将其经过以硅藻土(Celite,日本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造,目录号码:531-16855,以下相同)、矾土、硅藻土的顺序层叠的助滤剂进行过滤。蒸馏去除滤液的溶剂,使用己烷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超声波洗涤,来获得16g(收率:61%,橙色固体)的目的物。下述式子(a-1)表示步骤1的合成方案。
<步骤2:5-溴-N-(2-吡啶基)-1,2-亚苯基二胺的合成>
接着,将在上述步骤1中合成的14g(47mmol)的N-(5-溴-2-硝苯基)-吡啶-2-胺、8.4g(470mmol)的水、480mL的乙醇和45g(230mmol)的氯化锡(II)放入安装有回流管的三口烧瓶,在氮气流下以80℃进行2小时的加热。将该反应物冷却到室温,将其缓慢滴加到2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1小时的搅拌。对所得到的反应物进行过滤,使用氯仿对该滤液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对萃取液进行洗涤,添加硫酸镁,进行过滤。蒸馏去除滤液的溶剂,使用己烷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超声波洗涤,来获得10g(收率:84%,淡紫红色固体)的目的物。下述式子(b-1)表示步骤2的合成方案。
<步骤3:6-溴-1-(2-吡啶基)-2-苯并咪唑啉酮的合成>
接着,将在上述步骤2中合成的11g(41mmol)的5-溴-N-(2-吡啶基)-1,2-亚苯基二胺放入安装有回流管的三口烧瓶,添加45mL的THF和8.6g(53mmol)的1,1’-羰基二咪唑,以80℃进行2小时的加热,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对所得到的混合物添加水,利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对萃取液进行洗涤,添加硫酸镁,进行过滤。蒸馏去除滤液的溶剂,使用乙酸乙酯使所得到的残渣再结晶,来获得8.8g(收率:75%,黑紫色固体)的目的物。下述式子(c-1)表示步骤3的合成方案。
<步骤4:5-溴-1-(3-甲基-2-硝苯基)-3-(2-吡啶基)-2-苯并咪唑啉酮的合成>
接着,将在上述步骤3中合成的8.8g(30mmol)的6-溴-1-(2-吡啶基)-2-苯并咪唑啉酮、5.2g(33mmol)的3-氟基-2-硝甲苯和8.4g(61mmol)的碳酸钾放入安装有回流管的三口烧瓶,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添加120mL的二甲亚砜(简称:DMSO),以100℃进行23小时的加热。对所得到的反应物进行过滤,使用乙酸乙酯对滤液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对萃取液进行洗涤,添加硫酸镁,进行过滤。蒸馏去除滤液的溶剂,通过以乙酸乙酯和甲苯(乙酸乙酯:甲苯=1:5)为展开溶剂的硅胶柱层析法使所得到的残渣纯化,使用己烷进行洗涤,来获得12g(收率:91%,黄色固体)的目的物。下述式子(d-1)表示步骤4的合成方案。
<步骤5:5-溴-1-(3-甲基-2-氨基苯基)-3-(2-吡啶基)-2-苯并咪唑啉酮的合成>
接着,将在上述步骤4中合成的12g(28mmol)的5-溴-1-(3-甲基-2-硝苯基)-3-(2-吡啶基)-2-苯并咪唑啉酮、6.2g的水、280mL的乙醇和26g(140mmol)的氯化锡(II)放入安装有回流管的三口烧瓶,在氮气流下以80℃进行5小时的加热。将所得到的反应物放入用冰冷却的2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1小时的搅拌。使用氯仿对该混合液进行萃取,利用水及饱和食盐水对萃取液进行洗涤。然后,添加硫酸镁,进行过滤,浓缩滤液。使用己烷对所得到的残渣进行洗涤,来获得9.1g(收率:83%,黄色固体)的目的物。下述式子(e-1)表示步骤5的合成方案。
<步骤6:3-溴-7-甲基-5-(2-吡啶基)-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的合成>
将在上述步骤5中合成的10g(25mmol)的5-溴-1-(3-甲基-2-氨基苯基)-3-(2-吡啶基)-2-苯并咪唑啉酮放入三口烧瓶中,将容器冷却到0℃。在此,滴加15mL(160mmol)的磷酰氯,以100℃进行5小时的加热。对所得到的反应物添加甲苯,边进行搅拌边将其缓慢添加到冰水中。添加3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1小时的搅拌。对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利用水及乙酸乙酯对过滤物进行洗涤,利用乙酸乙酯对滤液进行萃取,然后,利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利用硫酸镁进行干燥,然后,进行浓缩。合并洗涤后的过滤物与通过浓缩得到的残渣,利用乙醇进行超声波洗涤,来获得5.7g(收率:72%,浅褐色固体)的目的物。下述式子(f-1)表示步骤6的合成方案。
<步骤7:3-(1H-吡唑-1-基)酚的合成>
接着,将1.5g(8.8mmol)的2-溴酚、0.50g(7.3mmol)的吡唑、1.6g(15mmol)的碳酸钾、0.28g(1.5mmol)的碘化铜、210mg的反-N,N’-二甲基环己烷-1,2-二胺放入安装有回流管的三口烧瓶。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添加37mL的甲苯,以110℃进行13小时的加热。将所得到的反应物溶解于乙酸乙酯,对经过硅藻土后的溶液进行浓缩。通过以乙酸乙酯和己烷(乙酸乙酯:己烷=1:2)为展开溶剂的快速柱层析法使所得到的残渣纯化,来获得0.70g(收率:60%,黄色固体)的目的物。下述式子(g-1)表示步骤7的合成方案。
<步骤8:3-[3-(1H-吡唑-1-基)苯氧基]-7-甲基-5-(2-吡啶基)-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简称:H2ppzObibipy)的合成>
接着,将在上述步骤7中合成的0.69g(4.3mmol)的3-(1H-吡唑-1-基)酚、在上述步骤6中合成的1.8g(4.7mmol)的3-溴-7-甲基-5-(2-吡啶基)-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0.25g(1.3mmol)的碘化铜、0.80g(6.5mmol)的吡啶甲酸、1.6g(15mmol)的磷酸钾、22mL的DMSO放入安装有回流管的三口烧瓶,用氮气置换烧瓶内的空气。在氮气流下以150℃进行27小时的加热。对所得到的反应物进行过滤,利用水及乙醇对过滤物进行洗涤,来获得固体。通过以乙酸乙酯和己烷(乙酸乙酯:己烷=1:20)为展开溶剂的硅胶柱层析法使所得到的固体纯化,来获得0.37g(收率:19%,黄白色固体)的目的物。下述式子(h-1)表示步骤8的合成方案。
<步骤9:{3-[6-(1H-吡唑-1-基-κN2)-1,2-亚苯基-κC1]氧基[7-甲基-5-(2-吡啶基-κN)-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3,4-二基-κC4]}铂(II)(简称:[Pt(ppzObibipy)])的合成>
接着,将在上述步骤8中合成的0.37g(0.80mmol)的H2ppzObibipy、0.37g(0.88mmol)的四氯铂(II)酸钾、15mL的冰乙酸放入安装有回流管的三口烧瓶,在氮气流下以130℃进行30小时的加热。对所得到的反应物进行过滤,将过滤物溶解于热氯仿,将其经过以硅藻土、中性硅胶、硅藻土的顺序层叠的助滤剂进行过滤。对滤液进行浓缩,利用氯仿使所得到的固体再结晶,来获得本发明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Pt(ppzObibipy)](收率:31%,黄白色固体)。下述式子(i-1)表示步骤9的合成方案。
下面示出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1H-NMR)对通过上述步骤9得到的黄白色固体进行分析的结果。另外,图14A和图14B示出1H-NMR谱。由此可知,在本合成例中,得到以上述结构式(100)表示的本发明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Pt(ppzObibipy)]。
1H-NMR.δ(CDCl3):2.72(s,3H),6.60-6.61(t,1H),6.99(d,1H),7.96(d,1H),7.15-7.23(m,5H),7.28(d,1H),7.48(d,1H),7.65(d,1H),7.71(ds,1H),8.05(ds,1H),8.16-8.19(t,1H),9.13(ds,1H)
<[Pt(ppzObibipy)]的物性>
接着,测定[Pt(ppzObibipy)]的二氯甲烷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下简单地称为“吸收光谱”)及发射光谱。在吸收光谱的测定中,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造的V550型),将二氯甲烷溶液放在石英皿中,并在室温下进行测定。此外,在发射光谱的测定中,利用绝对PL量子产率测定装置(由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制造的C11347-01),在手套箱(由日本Bright株式会社制造的LABstarM13(1250/780))中,在氮气氛下将二氯甲烷脱氧溶液放在石英皿中,进行密封,并在室温下进行测定。图15示出所得到的吸收光谱及发射光谱的测定结果。横轴表示波长,纵轴表示吸收强度及发光强度。图15示出两条实线,其中,细的实线表示吸收光谱,粗的实线表示发射光谱。图15所示的吸收光谱示出从将二氯甲烷溶液放在石英皿中进行测定时的吸收光谱减去只有将二氯甲烷放在石英皿中进行测定时的吸收光谱而得到的结果。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Pt(ppzObibipy)]在477nm处具有发光峰值,并且,在二氯甲烷溶液中观察到淡蓝色的发光。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对使用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元件1进行说明。以下示出用于发光元件1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发光元件1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玻璃衬底上通过溅射法形成包含氧化硅的铟锡氧化物(ITSO),来形成第一电极101。其厚度为110nm,电极面积为2mm×2mm。
接着,作为为了在衬底上形成发光元件的预处理,用水洗涤衬底表面,以200℃进行1小时的烘焙,然后,进行370秒的UV臭氧处理。
然后,将衬底引入到其内部压力被降低到10-4Pa左右的真空蒸镀装置中,并且在真空蒸镀装置内的加热室中以170℃进行30分钟的真空烘焙,然后,将衬底冷却30分钟左右。
接着,以使形成有第一电极101的面朝下的方式将形成有第一电极101的衬底固定在设置于真空蒸镀装置内的衬底支架上,并且,通过利用电阻加热的蒸镀法使用上述结构式(i)所示的4,4',4”-(苯-1,3,5-三基)三(二苯并噻吩)(简称:DBT3P-II)和氧化钼(VI)以DBT3P-II:氧化钼=2:1的比例在第一电极101上进行共蒸镀,来形成空穴注入层111。其厚度为45nm。
接着,在空穴注入层111上以20nm的厚度形成上述结构式(ii)所示的12-[3-(9H-咔唑-9-基)苯基]-5,12-二氢-5-苯基-吲哚[3,2-a]咔唑(简称:mCzPICz),来形成空穴传输层112。
接着,使用mCzPICz、上述结构式(iii)所示的3,5-双[3-(9H-咔唑-9-基)苯基]吡啶(简称:35DCzPPy)和上述结构式(100)所示的{3-[6-(1H-吡唑-1-基-κN2)-1,2-亚苯基-κC1]氧基[7-甲基-5-(2-吡啶基-κN)-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3,4-二基-κC4]}铂(II)(简称:[Pt(ppzObibipy)]),以0.15:0.60:0.25(=mCzPICz:35DCzPPy:[Pt(ppzObibipy)])的重量比且25nm的厚度进行共蒸镀,来形成发光层113。
然后,在发光层113上以10nm的厚度蒸镀35DCzPPy,之后以15nm的厚度蒸镀上述结构式(iv)所示的红菲绕啉(简称:BPhen),来形成电子传输层114。
在形成电子传输层114之后,以1nm的厚度蒸镀氟化锂(LiF)来形成电子注入层115,接着,以200nm的厚度蒸镀铝来形成第二电极102,由此制造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1。
发光元件1的元件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1
在氮气氛的手套箱中,以不使发光元件1暴露于大气的方式使用玻璃衬底对发光元件1进行密封处理(将密封材料涂敷在元件的周围,在密封时进行UV处理并在80℃的温度下进行1小时的热处理),然后对发光元件的初期特性及可靠性进行测量。该测量在室温(保持为25℃的气氛)下进行。
图16至图21分别示出发光元件1的亮度-电流密度特性、电流效率-亮度特性、亮度-电压特性、电流-电压特性、外量子效率-亮度特性以及发射光谱。另外,表2示出发光元件1的1000cd/m2附近的主要特性值。
表2
根据图16至图21以及表2可知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发光元件1是效率良好的绿色发光元件。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示出实施方式的结构式(100)所示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Pt(ppzObibipy)]以及比较材料的下述结构式(v)所示的{3-[6-(1H-吡唑-1-基-κN2)-1,2-亚苯基-κC1]氧基[9-(2-吡啶基-κN)-9H-咔唑-2,1-二基-κC1]}铂(II)(简称:[Pt(ppzOczpy)])的计算例子。以下示出[Pt(ppzObibipy)]及[Pt(ppzOczpy)]的结构。
分子轨道计算中使用Gaussian09。作为基底函数使用6-311G,利用B3LYP/6-311G对各分子的单重基态(S0)进行结构最适化。
表3示出通过计算得到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
表3
HOMO能级 LUMO能级
[Pt(ppzObibipy)] -5.28eV -1.76eV
[Pt(ppzOczpy)] -5.14eV -1.82eV
如此,与具有类似结构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均较深。由于其HOMO能级和LUMO能级较深,所以容易进行载流子注入,因此,可以提供驱动电压低的发光元件。
符号说明
101 第一电极
102 第二电极
103 EL层
111 空穴注入层
112 空穴传输层
113 发光层
114 电子传输层
115 电子注入层
116 电荷产生层
117 P型层
118 电子中继层
119 电子注入缓冲层
400 衬底
401 第一电极
403 EL层
404 第二电极
405 密封材料
406 密封材料
407 密封衬底
412 焊盘
420 IC芯片
501 第一电极
502 第二电极
503 EL层
511 第一发光单元
512 第二发光单元
513 电荷产生层
601 驱动电路部(源极线驱动电路)
602 像素部
603 驱动电路部(栅极线驱动电路)
604 密封衬底
605 密封材料
607 空间
608 布线
609 FPC(柔性印刷电路)
610 元件衬底
611 开关用FET
612 电流控制用FET
613 第一电极
614 绝缘物
616 EL层
617 第二电极
618 发光元件
623 n沟道型FET
624 p沟道型FET
901 框体
902 液晶层
903 背光单元
904 框体
905 驱动器IC
906 端子
951 衬底
952 电极
953 绝缘层
954 分隔壁层
955 EL层
956 电极
1001 衬底
1002 基底绝缘膜
1003 栅极绝缘膜
1006 栅电极
1007 栅电极
1008 栅电极
1020 第一层间绝缘膜
1021 第二层间绝缘膜
1022 电极
1024W 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
1024R 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
1024G 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
1024B 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
1025 分隔壁
1028 EL层
1029 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
1031 密封衬底
1032 密封材料
1033 透明基材
1034R 红色着色层
1034G 绿色着色层
1034B 蓝色着色层
1035 黑色层(黑矩阵)
1037 第三层间绝缘膜
1040 像素部
1041 驱动电路部
1042 周边部
2001 框体
2002 光源
3001 照明装置
5000 显示区域
5001 显示区域
5002 显示区域
5003 显示区域
5004 显示区域
5005 显示区域
7101 框体
7103 显示部
7105 支架
7107 显示部
7109 操作键
7110 遥控操作机
7201 主体
7202 框体
7203 显示部
7204 键盘
7205 外部连接端口
7206 指向装置
7210 第二显示部
7401 框体
7402 显示部
7403 操作按钮
7404 外部连接端口
7405 扬声器
7406 麦克风
9033 夹子
9034 开关
9035 电源开关
9036 开关
9310 便携式信息终端
9311 显示面板
9312 显示区域
9313 铰链部
9315 框体
9630 框体
9631 显示部
9631a 显示部
9631b 显示部
9632a 触摸面板区域
9632b 触摸面板区域
9633 太阳能电池
9634 充放电控制电路
9635 电池
9636 DCDC转换器
9637 操作键
9638 转换器
9639 按钮

Claims (26)

1.一种包括具有5-(2-吡啶基)-5H-苯并咪唑并[1,2-a]苯并咪唑结构的化合物的发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材料,
其中,所述结构由通式(G0)表示
并且,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材料,
其中,所述结构由通式(G1)表示
M表示第9族元素或第10族元素,
并且,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材料,
其中,所述化合物由通式(G2)表示
M表示第9族元素或第10族元素,
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L表示通过环金属化形成金属-碳键合的芳香族杂环双齿配体或单阴离子螯合配体,
并且,当M为第9族元素时,n表示0、1或2,m表示1、2或3,n+m=3,当M为第10族元素时,n表示0或1,m表示1或2,n+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材料,
其中,L与R1至R11中的一个或多个直接键合或者通过碳、硅、氧、硫和氮中的任一个交联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材料,
其中,M是铂,
并且,n表示0或1,m表示1或2,n+m=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材料,
其中,M是铱,
并且,n表示0、1或2,m表示1、2或3,n+m=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材料,
其中,L由通式(L1)至(L12)中的一个或多个表示
R29至R32以及R71至R10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中的任何一个,
Ar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0的芳基,
A1至A3分别独立地表示氮、与氢键合的sp2杂化碳或与取代基R键合的sp2碳;A4至A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氮或与取代基R键合的sp2碳;所述取代基R是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或苯基,
X1、Y1、Z1、X2、Z2、Y3、Z3、X4和Y4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
当X1、Y1和Z1中的两个或三个分别表示碳原子时,该碳原子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在X2和Z2、Y3和Z3以及X4和Y4的各组中,当其中的一个表示氮原子时,另一个表示碳原子,
并且,当X1、Y1、Z1、X2、Z2、Y3、Z3、X4及Y4分别表示碳原子时,该碳原子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9.一种由通式(G5)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R1至R1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A表示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的五元芳杂环骨架,
并且,Ar表示碳原子数为6至14的二价亚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至15且杂原子数为1至5的二价杂亚芳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与R1至R11键合的碳原子中的任何一个与Ar中的元素的任何一个直接键合或者通过碳、硅、氧、硫和氮中的任何一个交联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化合物由通式(G51)表示
并且,R25至R2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化合物由通式(G52)表示
R33至R3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13.一种由通式(G53)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R1至R10以及R25至R2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A表示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的五元芳杂环骨架,
Q表示单键、碳原子、硅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何一个,
并且,当Q表示碳原子或硅原子时,Q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化合物由通式(G54)表示
并且,R33至R35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化合物由通式(100)表示
16.根据权利要求9、11和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A表示由通式(p1)至(p4)表示的骨架中的任何一个
R29至R31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卤基、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卤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烃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硫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中的任何一个,
X1、Y1、Z1、X2、Z2、Y3、Z3、X4和Y4分别独立地表示氮原子或碳原子,
当X1、Y1和Z1中的两个或三个分别表示碳原子时,该碳原子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在X2和Z2、Y3和Z3以及X4和Y4的各组中,当其中的一个表示氮原子时,另一个表示碳原子,
并且,当X1、Y1、Z1、X2、Z2、Y3、Z3、X4及Y4分别表示碳原子时,该碳原子具有或不具有取代基。
17.根据权利要求9或13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R1至R4以及R6至R10为氢,
并且,R5为甲基。
18.根据权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R25至R27为氢。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R33至R35为氢。
20.根据权利要求9或13所述的化合物,
其中,所述化合物呈现蓝色光。
21.一种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的发光材料。
22.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化合物的发光材料。
23.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21和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材料的发光元件。
2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
25.一种包括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电子设备。
26.一种包括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CN201611242160.2A 2015-12-28 2016-12-28 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Active CN1069161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6781 2015-12-28
JP2015-256781 2015-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6189A true CN106916189A (zh) 2017-07-04
CN106916189B CN106916189B (zh) 2021-09-07

Family

ID=5908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2160.2A Active CN106916189B (zh) 2015-12-28 2016-12-28 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38309B2 (zh)
JP (3) JP6925802B2 (zh)
CN (1) CN10691618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8774A (zh) * 2018-02-09 2018-06-1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铂配合物及发光器件
CN109651443A (zh) * 2017-09-07 2019-04-19 环球展览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
CN111747988A (zh) * 2019-03-26 2020-10-09 环球展览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
CN112279875A (zh) * 2019-07-22 2021-01-29 环球展览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6983B2 (en) 2014-05-08 2020-04-28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KR102429875B1 (ko) * 2017-04-21 2022-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금속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US10975113B2 (en) * 2017-04-21 2021-04-13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11725022B2 (en) 2017-06-23 2023-08-1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11552261B2 (en) 2017-06-23 2023-01-10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11802136B2 (en) 2017-06-23 2023-10-31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11832510B2 (en) 2017-06-23 2023-11-28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11814403B2 (en) 2017-06-23 2023-11-14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11696492B2 (en) 2017-09-07 2023-07-04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10608188B2 (en) * 2017-09-11 2020-03-31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20200392172A1 (en) * 2019-06-14 2020-12-17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US11697653B2 (en) * 2019-10-21 2023-07-11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52280A1 (en) * 2011-11-10 2014-09-11 Basf Se 4h-imidazo[1,2-a]imidazoles fo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CN104662023A (zh) * 2012-09-20 2015-05-27 巴斯夫欧洲公司 供电子应用的氮杂二苯并呋喃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8108B2 (ja) 2003-02-14 2011-02-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有機金属錯体、及び電界発光素子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DE102010024542A1 (de) * 2010-06-22 2011-12-22 Merck Patent Gmbh Materialien für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en
CN103168043B (zh) 2010-10-22 2016-08-03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TWI529238B (zh) 2011-04-15 2016-04-1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發光元件、有機金屬錯合物發光裝置、電子用具及照明裝置
TWI532822B (zh) 2011-04-29 2016-05-1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磷光之發光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TWI663154B (zh) 2011-08-25 2019-06-2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電子裝置,照明裝置以及新穎有機化合物
JP5839912B2 (ja) 2011-09-22 2016-01-0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
US20130088144A1 (en) 2011-10-06 2013-04-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hosphorescent Iridium Metal Complex,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Appliance, and Lighting Device
TWI455942B (zh) 2011-12-23 2014-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有機金屬錯合物,發光元件,發光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US9059411B2 (en) 2012-02-29 2015-06-1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luorene compoun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JP6166557B2 (ja) 2012-04-20 2017-07-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燐光性有機金属イリジウム錯体、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US8921549B2 (en) 2012-06-01 2014-12-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ganometallic complex,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JP6234100B2 (ja) 2012-07-31 2017-11-2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素子、複素環化合物、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照明モジュール、発光装置、表示装置、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312960B2 (ja) 2012-08-03 2018-04-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照明装置及び複素環化合物
KR102495679B1 (ko) 2013-03-26 2023-02-0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화합물, 유기 화합물,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조명 모듈,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조명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US10439156B2 (en) 2013-05-17 2019-10-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65675B1 (ko) 2013-05-20 2021-06-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유기 금속 착체,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전자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JP6341772B2 (ja) 2013-06-28 2018-06-1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有機金属錯体、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15037548A1 (en) 2013-09-12 2015-03-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ganometallic iridium complex,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KR102331669B1 (ko) 2013-11-13 2021-11-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유기 화합물, 발광 소자,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조명 모듈,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KR102457008B1 (ko) 2014-05-23 2022-10-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JP6598513B2 (ja) 2014-05-30 2019-10-3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有機金属イリジウム錯体、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KR20160007380A (ko) 2014-07-11 2016-01-2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화합물,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조명 모듈,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조명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6538504B2 (ja) 2014-09-30 2019-07-0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有機金属錯体、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照明装置
KR20160038781A (ko) 2014-09-30 2016-04-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유기 금속 이리듐 착체,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KR102456659B1 (ko) 2014-12-26 2022-10-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유기 화합물, 발광 소자,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조명 모듈,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JP6775303B2 (ja) 2015-02-27 2020-10-2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有機金属錯体、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JP6697299B2 (ja) 2015-04-01 2020-05-2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有機金属錯体、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JP6764671B2 (ja) 2015-04-14 2020-10-0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複素環化合物、発光素子、発光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照明装置
KR102623039B1 (ko) 2015-05-15 2024-01-0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KR20160140393A (ko) 2015-05-29 2016-12-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52280A1 (en) * 2011-11-10 2014-09-11 Basf Se 4h-imidazo[1,2-a]imidazoles fo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CN104662023A (zh) * 2012-09-20 2015-05-27 巴斯夫欧洲公司 供电子应用的氮杂二苯并呋喃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RTHASARATHI SUBRAMANIAN等: "A Unified Strategy Towards N-Aryl Heterocycles by a One-Pot Copper-Catalyzed Oxidative C–H Amination of Azoles", 《EUR. J. ORG. CHEM.》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1443A (zh) * 2017-09-07 2019-04-19 环球展览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
CN108178774A (zh) * 2018-02-09 2018-06-1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铂配合物及发光器件
CN111747988A (zh) * 2019-03-26 2020-10-09 环球展览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
CN112279875A (zh) * 2019-07-22 2021-01-29 环球展览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6189B (zh) 2021-09-07
JP7167270B2 (ja) 2022-11-08
JP2021183620A (ja) 2021-12-02
JP2017119866A (ja) 2017-07-06
JP2023015131A (ja) 2023-01-31
US9938309B2 (en) 2018-04-10
JP6925802B2 (ja) 2021-08-25
US20170183368A1 (en)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6189A (zh) 有机金属配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KR102516496B1 (ko) 발광 소자,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CN111341927B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TWI721998B (zh) 發光元件、顯示裝置、電子裝置、及照明裝置
CN111710788B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KR102665364B1 (ko) 발광 소자,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CN107710444A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CN107043358A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07305926A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08369996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照明系统及引导系统
CN108604641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07925009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08137611A (zh) 化合物、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07665955A (zh)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06575713A (zh) 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CN106432157A (zh) 有机化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CN109075260A (zh)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KR20150055553A (ko) 유기 화합물, 발광 소자,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조명 모듈,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CN106631981A (zh) 二苯并咔唑化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10073510A (zh) 发光元件、有机化合物、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KR20140131271A (ko) 복소환 화합물, 발광 소자,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조명 모듈, 발광 장치, 표시 장치, 조명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10383522A (zh) 发光元件用材料、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照明装置及有机金属配合物
CN107304182A (zh) 有机化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
CN110054630A (zh) 有机化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CN116574137A (zh) 有机化合物、发光器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