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能源需求逐年增加,同时环保压力也越来越高。其中的建筑能耗特别是供暖、热水等低温热源需求以及制冷需求都逐年扩大,不均匀的供需不平衡引起的电网负荷波动问题日益突出,且导致电厂、电网和用户间矛盾突出。
传统燃气联供系统采用并网模式,燃气动力输出用来发电直接利用,能源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包括燃气机组、烟气余热做功机组、第一梯级热泵机组、第二梯级热泵机组及烟气输出管道,所述燃气机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所述烟气输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燃气机组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上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烟气输出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用于将所述燃气机组排出的烟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并驱动所述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中,其中一个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的出气口与另一个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的进气口连通,位于首端的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的进气口与所述烟气输出管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包括烟气余热换热器、乏汽输出管道、乏汽液化管道及乏汽做功装置,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烟气余热换热器上,所述烟气余热换热器用于与所述燃气机组排放的烟气进行换热,所述烟气余热换热器、乏汽输出管道、乏汽做功装置与乏汽液化管道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第一乏汽循环通道,所述乏汽做功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还包括乏汽换热器,所述乏汽换热器设于所述乏汽液化管道上,所述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所述乏汽换热器之间形成第一换热循环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蒸发器设于所述乏汽液化管道上,所述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之间形成第二换热循环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乏汽联合换热器或乏汽冷凝换热器,所述乏汽联合换热器设于所述乏汽液化管道上,所述第一梯级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所述乏汽联合换热器之间形成第三换热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所述乏汽联合换热器之间形成第四换热循环回路;或所述乏汽冷凝换热器设于所述乏汽液化管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乏汽做功装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乏汽做功装置依次设于所述乏汽液化管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与所述第二梯级热泵机组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发电机组,其中一个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组,另一个所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缸套余热换热器,所述缸套余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机组连接,所述缸套余热换热器用于回收所述燃气机组的缸套冷却水的余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燃气机组用于驱动第一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当第一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工作时,第一梯级热泵机组可进行制冷制热循环,燃气机组排出的高温烟气可通过烟气输出管道进入烟气余热做功机组内,烟气余热做功机组利用高温烟气做功,用于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第二梯级热泵机组可进行制冷制热循环。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燃气机组可驱动第一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烟气余热做功机组可将燃气机组排出的烟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并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压缩机,使第一梯级热泵机组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均能完成制冷制热输出,利用第一梯级热泵机组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高热功效率特性,可充分利用燃气自身热值的热量,提高了燃气的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所述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所述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燃气机组,200、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10、烟气余热换热器,220、乏汽输出管道,230、乏汽做功装置,240、乏汽液化管道,250、乏汽换热器,300、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10、第一压缩机,320、第一冷凝器,330、第一膨胀阀,340、第一蒸发器,400、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10、第二压缩机,420、第二冷凝器,430、第二膨胀阀,440、第二蒸发器,500、烟气输出管道,600、乏汽联合换热器,700、乏汽冷凝换热器,800、发电机组,900、缸套余热换热器,1000、烟气尾气换热器,1100、烟气尾气处理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包括燃气机组100、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及烟气输出管道500。燃气机组100用于驱动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压缩机。烟气输出管道500的一端与燃气机组100的出气口连通,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上设有进气口及出气口,烟气输出管道500的另一端与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的进气口连通。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用于将燃气机组100排出的烟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并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压缩机。燃气机组100可驱动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压缩机,当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压缩机工作时,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可进行制冷制热循环,同时燃气机组100排出的高温烟气可通过烟气输出管道500进入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内,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可将高温烟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用于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压缩机,此时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可进行制冷制热循环。
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燃气机组100可驱动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压缩机,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可将燃气机组100排出的烟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并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压缩机,使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均能完成制冷制热输出,利用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高热功效率特性,充分利用燃气自身热值的热量,提高了燃气的能源利用率。
此外,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包括第一压缩机310、第一冷凝器320、第一膨胀阀330及第一蒸发器340。第一压缩机310、第一冷凝器320、第一膨胀阀330与第一蒸发器340通过管道相互连接。工质通过管道在第一压缩机310、第一冷凝器320、第一膨胀阀330及第一蒸发器340之间流通。工作时,由燃气机组100驱动第一压缩机310运转,将工质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工质,并通过管道进入第一冷凝器320,此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工质放热并凝固为高压液态工质,随后高压液态工质进入第一膨胀阀330并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进入第一蒸发器340,在第一蒸发器340内吸热成为低压的气态工质,低压的气态工质再重新进入第一压缩机310,完成上述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一个制冷制热输出的循环。
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包括第二压缩机410、第二冷凝器420、第二膨胀阀430及第二蒸发器440,上述第二压缩机410、第二冷凝器420、第二膨胀阀430及第二蒸发器440与上述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运行原理相同: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驱动第二压缩机410,工质在上述第二压缩机410、第二冷凝器420、第二膨胀阀430及第二蒸发器440之间流通,通过工质状态的改变使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进行制冷制热输出。
上述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与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具有高热功效率特性,输出的制冷制热能量远大于输入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动能。因此可提高对燃气的能源利用率,提高燃气利用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中,其中一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的出气口与另一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的进气口连通,位于首端的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的进气口与烟气输出管道500连通。至少两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可依次与燃气机组100排出的烟气进行换热并做功,可进一步增加能源利用率。可选地,其中一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的出气口与另一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的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
本实施例中,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与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对应设置。每一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均有与之对应设置的一个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的动能均可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由于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率,此时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可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率。
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包括烟气余热换热器210、乏汽输出管道220、乏汽液化管道240及乏汽做功装置230。进气口与出气口设于烟气余热换热器210上。烟气余热换热器210用于与燃气机组100排放的烟气进行换热,烟气余热换热器210、乏汽输出管道220、乏汽做功装置230与乏汽液化管道240依次首尾连接,并形成第一乏汽循环通道。乏汽做功装置230用于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压缩机。燃气机组100排放的烟气由进气口进入烟气余热换热器210内,并与烟气余热换热器210内的工质换热,工质受热气化,通过乏汽输出管道220进入乏汽做功装置230,气化的工质带动乏汽做功装置230做功,此时乏汽做功装置230可用于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压缩机。上述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可将烟气的高品质余热转化为高品质机械功,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发电机组800。且至少两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中,其中一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用于驱动发电机组800,另一个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用于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压缩机。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既可进行制冷制热输出,也可输出电能。
发电机组800可利用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的机械功发电,发电机组800产生的电力可输出用于对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中的泵或风机等设备进行供电,使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能够脱离电网独立运行,也可产生多种经济效益。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与实施例一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还包括乏汽换热器250。乏汽换热器250设于乏汽液化管道240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乏汽换热器250之间形成第一换热循环回路。
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在运行时吸热。因此在乏汽液化管道240上设有乏汽换热器250,同时使乏汽换热器250与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之间形成第一换热循环回路。此时乏汽液化管道240内的工质通过乏汽换热器250可加热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提高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中工质的温度和换热量,减少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压缩机压缩工质所需要的动能,使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更省电;或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可吸收乏汽液化管道240内的工质的热量,使乏汽液化管道240内的工质在于燃气机组100排出的烟气进行换热时,可吸收更多的热量,提高对烟气的热量的利用,增加能源的利用率。
第一换热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循环管道。乏汽换热器250与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均设于第一换热循环管道上,乏汽换热器250、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分别与第一换热循环管道内的工质进行换热。第一换热循环管道上设有泵体,用于输送工质。
进一步地,将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乏汽换热器250之间形成第一换热循环回路,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的其他换热面积仍用于制冷输出,可保证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仍具有制冷输出的功能,用于同时需要制热和制冷的情况。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实施例四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四中,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设于乏汽液化管道240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乏汽换热器250之间形成第二换热循环回路。
本实施例中,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既可冷却第一乏汽液化管内的工质,又可进行制冷输出,同时结构简单。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实施例五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五中,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乏汽联合换热器600设于乏汽液化管道240上,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之间形成第三换热循环回路,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之间形成第四换热循环回路。
本实施例中,乏汽联合换热器600设于乏汽液化管道240上,因此至少两个乏汽液化管道240中的工质均进入上述乏汽联合换热器600内进行换热,同时由于上述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与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之间形成第三换热循环回路,上述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与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之间形成第四换热循环回路,至少两个乏汽液化管道240中的工质分别与第三换热循环回路、第四换热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循环回路将热量输送至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蒸发器,对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蒸发器进行加热,第四换热循环回路将热量输送至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对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进行加热。
可选地,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上设有乏汽输入口及乏汽输出口。乏汽液化管道240上设有断口,断口的一端与上述乏汽输入口连通,断口的另一端与上述乏汽输出口连通。当乏汽液化管道240为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乏汽液化管道240内的工质在乏汽联合换热器600内混合并统一进行换热。
可选地,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上设有阀门,上述阀门用于控制上述第三换热循环回路及上述第四换热循环回路中的流量,使阀门根据不同换热循环回路中的换热量调整不同换热循环回路中的流量,降低成本及热量损失。
此外,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积与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之间形成第三换热循环回路,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的部分换热面与乏汽联合换热器600之间形成第四换热循环回路,可保证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的蒸发器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蒸发器仍可具有制冷输出的能力。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实施例六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例六中,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乏汽冷凝换热器700。乏汽冷凝换热器700设于乏汽液化管道240上。
本实施例中,乏汽液化管道240内的工质进入乏汽冷凝换热器700中进行放热,使乏汽液化管道240内的工质进入烟气余热换热器210时可吸收更多热能,提高对烟气余热的利用率,同时使乏汽液化管道240内的工质液化。此外,也可将乏汽冷凝换热器700放出的热量进行收集,用于供暖;或当第一梯级热泵机组、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用于供暖的时候,对第一梯级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的蒸发器进行加热。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实施例七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相比,二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七中,乏汽做功装置23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乏汽做功装置230依次设于乏汽液化管道240上。
本实施例中,在一组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中,乏汽做功装置230可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乏汽做功装置230依次设于乏汽液化管道240上。至少两个乏汽做功装置230可充分将烟气余热做功组件内流通的工质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可进一步提高能能源利用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一组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中,乏汽做功装置230既可为一个,也可为至少两个,乏汽做功装置230的数量根据使用情况确定。此外,乏汽做功装置230可用于驱动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的压缩机,也可用于驱动发电机组800,乏汽做功装置230的用途可根据使用情况确定。
本发明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烟气余热做功机组200中,乏汽液化管道240上还设有泵体或风机,可用于运输乏汽液化管道240中的工质。此外,第一换热循环回路、第三换热循环回路及第四换热循环回路上也可设置泵体或风机。
本发明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缸套余热换热器900,缸套余热换热器900与燃气机组100连接,缸套余热换热器900用于回收燃气机组100的缸套冷却水的余热。
本发明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烟气尾气换热器1000及烟气尾气处理设备1100,位于尾端的烟气余热换热器210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烟气尾气换热器1000连接,可利用烟气中的残余热量,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烟气尾气处理设备1100主要用于处理烟气中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如硫化物等,使上述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更加环保。
本发明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还包括蓄能保温系统,蓄能保温系统可用于对第一梯级热泵机组300及第二梯级热泵机组400进行保温操作。
本发明的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工质可为水、氟利昂等无机物,也可为有机物。可根据工作温度等情况选择相应种类的工质。可选地,在高温段可采用水作为工质,在低温段可采用有机工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