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9873A - 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69873A CN106369873A CN201610750350.9A CN201610750350A CN106369873A CN 106369873 A CN106369873 A CN 106369873A CN 201610750350 A CN201610750350 A CN 201610750350A CN 106369873 A CN106369873 A CN 1063698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water
- gas
- water source
- heat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waste heat, e.g. from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燃气驱动系统、水源热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及末端供能系统;其中:所述燃气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工作;所述水源热泵系统,用于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所述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所述末端供能系统,用于利用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冷。因此采用本发明方案可以利用燃气和水源侧的能量同时为末端用户进行供暖与供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建筑物,如写字楼、商场、超市、航站楼等。在冬季与过渡季节,外区受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一般需要供热,而内区基本不受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影响,其负荷主要为灯光、设备、人体的散热形成的空调冷负荷,即建筑中同时存在热负荷与冷负荷。《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规定此类建筑的内外区宜分设空调系统,同时满足内外区的冷负荷与热负荷需求。
对于同时有冷负荷与热负荷需求的大型公共建筑,若采用传统的电制冷机供冷,增加高品位能源的消耗。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在同时存在冷负荷和热负荷时,采用传统的电制冷机供冷,增加高品位能源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用以利用燃气和水源侧的能量同时为末端用户进行供暖与供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燃气驱动系统、水源热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及末端供能系统;其中:
所述燃气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工作;
所述水源热泵系统,用于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
所述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所述末端供能系统,用于利用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冷。
较佳地,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用于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较佳地,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气水换热器,用于回收所述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较佳地,所述气水换热器设置于水源侧。
较佳地,所述末端供能系统包括吸收式制冷机组,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蒸汽制冷,所述蒸汽为所述余热锅炉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后产出的蒸汽。
较佳地,所述末端供能系统进一步包括电制冷机组,用于当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蒸汽制冷不能满足末端用户冷负荷需求时,作为调峰设备为末端用户供冷。
较佳地,所述末端供能系统进一步包括汽水换热器,用于当所述水源热泵系统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不能满足末端用户热负荷需求时,作为调峰设备为末端用户进行供暖。
较佳地,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水水换热器,用于回收燃气机缸套冷却水的热量。
较佳地,所述水水换热器设置于水源侧。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燃气驱动系统、水源热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及末端供能系统,燃气驱动系统的一部分能量用于驱动水源热泵系统工作,水源热泵系统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还有一部分以烟气余热的形式释放,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末端供能系统利用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冷,因此采用本方案可以利用燃气和水源侧的能量同时为末端用户进行供暖与供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具体实施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
燃气机热泵是一种以燃气(通常是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热泵装置,其以天然气为能量输入,实现向末端用户供冷或供热的目的。燃气机热泵具有一次能源利用率高、低温适应性强、部分负荷性好等优点。
对于同时有冷负荷与热负荷需求的大型公共建筑,若采用传统的电制冷机供冷,增加高品位能源的消耗。而在燃气机热泵系统中,燃气机余热量大,品味高,可以利用燃气机余热进行供冷。
另外,燃气机热泵由燃气机直接驱动,燃料燃烧的能量除一部分有用功驱动压缩机运转外,其余60%~80%热量均以余热的形式释放。为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主要包括燃气机缸套冷却水和排烟余热回收两部分。燃气机缸套余热以冷却水为介质,水温一般为80℃左右;排烟余热以烟气为介质,为530℃左右。传统的烟气余热利用方式多以加热用户侧循环水的方式进行,不利于能量的梯级利用。同时在冬季工况下,水源侧水温较低不利于热泵系统的高效运行。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系统中可以包括:燃气驱动系统101、水源热泵系统102、余热回收系统103及末端供能系统104;其中:
所述燃气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工作;
所述水源热泵系统,用于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
所述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所述末端供能系统,用于利用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冷。
对于燃气驱动系统101,可以包括燃气机,是系统的能量输入端。一定压力的燃气与空气在燃气机燃烧后,一部分能量用来驱动水源热泵系统工作,还有一部分能量通过烟气余热的形式进行释放。
对于水源热泵系统102,可以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以及循环水泵等设备,是系统的能量转换站。供暖时,从水源中提取低品位热能,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将低品位热能转移为高品位热能进行供暖。
水源热泵系统供暖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水源热泵系统供暖时,水源为该系统的吸热源,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取水源的热量蒸发,制冷剂再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进入冷凝器,加热循环水制取45度到50度(最高可达60度)的热水进行供暖。
下面对余热回收系统103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中,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用于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具体的,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包括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回收燃气机排出的高温烟气。
实施中,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气水换热器,用于回收所述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具体的,余热锅炉回收燃气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的热量后会排出低温烟气,余热锅炉排放的低温烟气仍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余热回收系统还可以包括气水换热器,用于回收这部分热量,以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
实施中,所述气水换热器设置于水源侧。
具体的,在水源侧增设气水换热器,将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与水源侧供水进行换热,提高了蒸发器的进水温度,解决了在冬季工况下水源侧水温较低导致的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
首先余热锅炉吸收燃气机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再经过气水换热器进一步吸收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实现了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的梯级回收利用。
实施中,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水水换热器,用于回收燃气机缸套冷却水的热量。
具体的,余热回收包括燃气缸套冷却水和排烟余热回收两部分,余热回收系统还可以包括水水换热器,用于回收燃气缸套冷却水余热。
实施中,所述水水换热器设置于水源侧。
具体的,在水源侧增设水水换热器,将燃气缸套冷却水与水源侧供水进行换热,提高了蒸发器的进水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
接下来对末端供能系统104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末端供能系统104可以包括供冷系统和供暖系统。
对于供冷系统,实施中,所述末端供能系统包括吸收式制冷机组,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蒸汽制冷,所述蒸汽为所述余热锅炉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后产出的蒸汽。
具体的,末端供能系统包括吸收式制冷机组,余热锅炉产出一定压力的蒸汽,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该蒸汽制冷供给末端用户,满足建筑冷负荷需求。
实施中,所述末端供能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制冷机组,用于当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蒸汽制冷不能满足末端用户冷负荷需求时,作为调峰设备为末端用户供冷。
具体的,末端供能系统还可以包括电制冷机组,当吸收式制冷机组不能满足建筑冷负荷需求时,可将电制冷机组作为调峰设备启动运行共同满足建筑冷负荷需求。
对于供暖系统,实施中,所述末端供能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汽水换热器,用于当所述水源热泵系统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不能满足末端用户热负荷需求时,作为调峰设备为末端用户进行供暖。
具体的,末端供能系统还可以包括汽水换热器,当水源热泵系统不能满足建筑热负荷需求时,汽水换热器作为调峰设备启动运行共同满足建筑热负荷需求。
对于上述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首先燃气驱动系统与水源热泵系统为末端用户供暖,然后利用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余热为末端用户供冷,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1)在烟气余热利用方面,燃气机排放的烟气首先经过余热锅炉吸收部分热量,再经热泵系统的水源侧气水换热器进一步吸收烟气的热量,实现了烟气余热的梯级利用。
(2)在供暖系统与供冷系统运行稳定性方面,将汽水换热器作为供暖系统调峰设备,保障冬季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可将电制冷机作为供冷系统的调峰设备,保障供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3)在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方面,将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与水源热泵系统水源侧供水进行换热,提高了蒸发器的进水温度,解决了在冬季工况下水源侧水温较低导致的热泵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
(4)在建筑供能方式方面,燃气与水源侧储存的能量作为系统的能量输入,以烟气余热满足用户末端的冷负荷需求,以水源热泵系统供给用户末端的热负荷需求,同时燃气、水源侧储存的能量互为补充以保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为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主要包括4个子系统,分别是:
(1)燃气驱动系统,由燃气机201组成,是燃气机源热泵系统的能量输入端;
(2)水源热泵系统,由压缩机202、冷凝器203、节流阀204、蒸发器205及循环水泵212等设备组成,是系统的能量转换站;
(3)余热回收系统,由余热锅炉207、气水换热器211等设备组成;
(4)末端供能系统,包括由分汽缸208、蒸汽LiBr(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210组成的供冷系统与由循环水泵206、汽水换热器209组成的供暖系统。
下面对于图2中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实施进行具体说明。
图3为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具体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一定压力的燃气与空气在燃气机燃烧后,驱动压缩机工作,同时排出530℃左右的高温烟气,并同时转入步骤302和步骤305;
步骤302、将水源侧的低品位热能提取到冷凝器进行冬季供暖;
步骤303、判断是否满足建筑热负荷需求,若是,转入步骤302,若否,转入步骤304;
步骤304、启动汽水换热器,与水源热泵系统共同运行满足建筑热负荷需求,转入步骤303;
步骤305、余热锅炉回收燃气机排出的高温烟气,产出一定压力的蒸汽,并排出120℃左右的低温烟气,同时转入步骤306和309;
步骤306、蒸汽LiBr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该蒸汽制冷供给末端用户;
步骤307、判断是否满足建筑冷负荷需求,若是,转入步骤306,若否,转入步骤308;
步骤308、启动电制冷机组,与蒸汽LiBr吸收式制冷机组共同运行满足建筑冷负荷需求,转入步骤307;
步骤309、在水源侧增设气水换热器,回收余热锅炉排放的低温烟气;
步骤310、将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与水源侧供水进行换热。
上述图3中实现了利用燃气和水源侧储存的能量同时满足建筑冷负荷与热负荷需求,进一步实现了烟气余热的梯级回收与利用。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燃气驱动系统、水源热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及末端供能系统,燃气驱动系统的一部分能量用于驱动水源热泵系统工作,水源热泵系统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还有一部分以烟气余热的形式释放,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末端供能系统利用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冷,因此采用本方案可以利用燃气和水源侧的能量同时为末端用户进行供暖与供冷。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驱动系统、水源热泵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及末端供能系统;其中:
所述燃气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水源热泵系统工作;
所述水源热泵系统,用于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
所述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所述末端供能系统,用于利用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回收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用于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气水换热器,用于回收所述余热锅炉排放的烟气的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换热器设置于水源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供能系统包括吸收式制冷机组,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蒸汽制冷,所述蒸汽为所述余热锅炉回收所述燃气驱动系统排放的烟气的热量后产出的蒸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供能系统进一步包括电制冷机组,用于当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利用蒸汽制冷不能满足末端用户冷负荷需求时,作为调峰设备为末端用户供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供能系统进一步包括汽水换热器,用于当所述水源热泵系统提取水源侧的热量为末端用户供暖不能满足末端用户热负荷需求时,作为调峰设备为末端用户进行供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水水换热器,用于回收燃气机缸套冷却水的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水换热器设置于水源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50350.9A CN106369873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50350.9A CN106369873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69873A true CN106369873A (zh) | 2017-02-01 |
Family
ID=57903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50350.9A Pending CN106369873A (zh) | 2016-08-29 | 2016-08-29 | 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69873A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7936A (zh) * | 2017-05-02 | 2017-06-30 | 苏州高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 |
CN107314571A (zh) * | 2017-07-11 | 2017-11-03 |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热回收方法 |
CN107830655A (zh) * | 2017-11-29 | 2018-03-23 | 大连派思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可实现冬夏一机两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
CN108332185A (zh) * | 2018-02-10 | 2018-07-27 | 山东省环能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稳燃发电安装系统 |
CN108489141A (zh) * | 2018-03-01 | 2018-09-04 | 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内燃机中冷器循环水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
CN109737637A (zh) * | 2019-01-18 | 2019-05-10 | 重庆华捷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节能系统 |
CN110220210A (zh) * | 2019-03-15 | 2019-09-10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灵活互动的分布式能源余热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360767A (zh) * | 2019-06-05 | 2019-10-22 | 天津城建大学 | 一种带有补燃装置的柔性燃气机驱动型压缩式热泵系统 |
CN111154504A (zh) * | 2020-01-17 | 2020-05-15 | 临汾淼森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热炭气多联产系统 |
CN111156734A (zh) * | 2020-01-15 | 2020-05-15 | 东北电力大学 | 可变工况运行的全热回收型吸收-压缩式耦合热泵系统 |
CN111156733A (zh) * | 2020-01-15 | 2020-05-15 | 东北电力大学 | 生物质烟气余热全热回收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系统 |
CN112856849A (zh) * | 2021-03-30 | 2021-05-28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回收烟气中潜热的火电系统储能调峰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4383120A (zh) * | 2022-01-14 | 2022-04-22 | 中节能国机联合电力(宁夏)有限公司 | 一种chp、水源热泵综合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4576693A (zh) * | 2020-11-30 | 2022-06-03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燃气热泵供热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74524A (ja) * | 1998-08-26 | 2000-03-14 | Tokyo Gas Co Ltd | エンジン駆動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CN2800160Y (zh) * | 2005-03-17 | 2006-07-26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燃气机热泵热水器 |
CN101285420A (zh) * | 2007-04-11 | 2008-10-15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燃气轮机循环与热泵集成的供能系统及方法 |
CN202867001U (zh) * | 2012-09-11 | 2013-04-10 | 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 | 小型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
CN103438610A (zh) * | 2013-08-20 | 2013-12-11 | 天津大学 | 利用太阳能光伏的脱电燃气机热泵系统 |
-
2016
- 2016-08-29 CN CN201610750350.9A patent/CN1063698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74524A (ja) * | 1998-08-26 | 2000-03-14 | Tokyo Gas Co Ltd | エンジン駆動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CN2800160Y (zh) * | 2005-03-17 | 2006-07-26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燃气机热泵热水器 |
CN101285420A (zh) * | 2007-04-11 | 2008-10-15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一种燃气轮机循环与热泵集成的供能系统及方法 |
CN202867001U (zh) * | 2012-09-11 | 2013-04-10 | 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 | 小型燃气轮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
CN103438610A (zh) * | 2013-08-20 | 2013-12-11 | 天津大学 | 利用太阳能光伏的脱电燃气机热泵系统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07936B (zh) * | 2017-05-02 | 2019-05-31 | 苏州高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 |
CN106907936A (zh) * | 2017-05-02 | 2017-06-30 | 苏州高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多次制冷制热输出的燃气系统 |
CN107314571A (zh) * | 2017-07-11 | 2017-11-03 |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热回收方法 |
CN107314571B (zh) * | 2017-07-11 | 2020-10-27 |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 热泵系统及其热回收方法 |
CN107830655A (zh) * | 2017-11-29 | 2018-03-23 | 大连派思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可实现冬夏一机两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
CN108332185A (zh) * | 2018-02-10 | 2018-07-27 | 山东省环能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稳燃发电安装系统 |
CN108489141A (zh) * | 2018-03-01 | 2018-09-04 | 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内燃机中冷器循环水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
CN109737637A (zh) * | 2019-01-18 | 2019-05-10 | 重庆华捷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节能系统 |
CN110220210A (zh) * | 2019-03-15 | 2019-09-10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灵活互动的分布式能源余热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360767A (zh) * | 2019-06-05 | 2019-10-22 | 天津城建大学 | 一种带有补燃装置的柔性燃气机驱动型压缩式热泵系统 |
CN111156734A (zh) * | 2020-01-15 | 2020-05-15 | 东北电力大学 | 可变工况运行的全热回收型吸收-压缩式耦合热泵系统 |
CN111156733A (zh) * | 2020-01-15 | 2020-05-15 | 东北电力大学 | 生物质烟气余热全热回收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系统 |
CN111156734B (zh) * | 2020-01-15 | 2022-11-08 | 东北电力大学 | 可变工况运行的全热回收型吸收-压缩式耦合热泵系统 |
CN111156733B (zh) * | 2020-01-15 | 2022-11-08 | 东北电力大学 | 生物质烟气余热全热回收型吸收-压缩耦合热泵系统 |
CN111154504A (zh) * | 2020-01-17 | 2020-05-15 | 临汾淼森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质热炭气多联产系统 |
CN114576693A (zh) * | 2020-11-30 | 2022-06-03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燃气热泵供热系统 |
CN114576693B (zh) * | 2020-11-30 | 2024-02-27 | 上海本家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燃气热泵供热系统 |
CN112856849A (zh) * | 2021-03-30 | 2021-05-28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回收烟气中潜热的火电系统储能调峰系统及工作方法 |
CN114383120A (zh) * | 2022-01-14 | 2022-04-22 | 中节能国机联合电力(宁夏)有限公司 | 一种chp、水源热泵综合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69873A (zh) | 一种燃气机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110173751B (zh) | 一种全热回收型一体式燃气热泵供热机组及其应用 | |
CN106705185A (zh) | 一种降低供热回水温度的节能供热系统 | |
CN105605709A (zh) | 回收厨房热能的空调系统 | |
CN101551136B (zh) | 一种利用锅炉与空气热源共同制备热水的装置 | |
CN108826418A (zh) | 一种基于燃气机热泵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204329323U (zh) | 适于回收利用厨房余热的热泵热水器 | |
CN107905897A (zh) | 燃气轮机循环烟气余热回收与进气冷却联合系统及方法 | |
CN102022773A (zh) | 回收洗澡水余热的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 | |
CN203100029U (zh) | 机房空调器 | |
CN201599983U (zh) | 一种可全热回收型风冷式热泵机组 | |
CN208704000U (zh) | 一种基于燃气机热泵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107830655A (zh) | 可实现冬夏一机两用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 |
CN201628301U (zh) | 火电厂机炉联合深度节能系统 | |
CN210638065U (zh) | 一种燃气锅炉烟气完全消白与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6439777B (zh) | 一种背压式汽轮机补水预加热系统 | |
CN107014109A (zh) | 一种梯级利用中低温余热的热电联供方法与装置 | |
CN202221254U (zh) | 一种车间中低温水蒸气余热梯级回收装置 | |
CN207065923U (zh) | 一种梯级利用中低温余热的热电联供装置 | |
CN206593131U (zh) | 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系统 | |
CN210242078U (zh) | 一种基于多种清洁能源的复合能源站系统 | |
CN208269627U (zh) | 一种间接式热泵干燥装置 | |
CN107621094B (zh) | 一种油气双燃料冷热电空调热泵装置 | |
CN206234894U (zh) | 一种分布式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 |
CN103574804B (zh) | 一种高效多功能太阳能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