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1873A -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01873A
CN106901873A CN201710138598.4A CN201710138598A CN106901873A CN 106901873 A CN106901873 A CN 106901873A CN 201710138598 A CN201710138598 A CN 201710138598A CN 106901873 A CN106901873 A CN 106901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aocular lens
lens
intraocular
formula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385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01873B (zh
Inventor
朱思泉
袁博伟
李霄洋
宋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101385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01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01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1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01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01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40/00Manufacturing or designing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40/001Designing o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制作领域,尤其适用于个性化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分析步骤包括:根据获取的眼部检查数据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根据人工晶状体度数和眼部检查数据,设计人工晶状体三维形状;对人工晶状体的三维形状进行数据切片;利用光固化3D打印对数据切片进行打印,得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对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进行后处理,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本发明根据眼部检查数据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并对应设计人工晶状体三维形状,然后通过光固化3D打印技术打印获得人工晶状体。因为该人工晶状体由眼部检查数据获取,因此具备针对性,更贴近患者自身的眼部屈光状态与眼前节图像信息,个性化使用效果明显,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和晶状体植入稳定性。

Description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个性化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晶状体是眼科白内障摘除手术中不可或缺的替代性植入性医疗耗材,其透光度高、符合人眼屈光度的特点,使其能够良好的替代人眼老化的自然晶状体,从而使白内障摘除手术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觉效果。目前较为理想的制造人工晶状体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其不但具有第一代人工晶状体材料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良好的透光度,而且因其柔软性强、可折叠的特性,使白内障手术切口得到大幅度缩小,这对于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因切口渗漏造成的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减少切口愈合瘢痕散光度数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的人工晶状体制造方法是用雕刻机在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材料方砖上进行打磨切削作业,切削后通过表面抛光处理提高人工晶状体透光度;通过材料表面改性,改变材料亲疏水性、添加肝素等,达到临床医疗器械使用标准。
人工晶状体的这种切削打磨制造方法,决定其材料利用率较低,往往在一块原材料方砖中,打磨切削的废料比保留的人工晶状体材料还要多。同时,由于工厂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往往为标准固定的整数或0.5的小数,这往往不能满足临床患者对于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每一个散光患者都具有不同的散光度数和散光轴位,这使得工厂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人工晶状体根本不可能满足不同患者对于各式各样散光度数的需求。此外,作为人工晶状体支撑结构的囊袋,由于患者眼部结构和病情变化的差别、手术医生撕囊和超声乳化手术操作习惯的差别,不同患者的囊袋情况往往千差万别。标准化量产的人工晶状体固定的晶体攀结构,往往不能很好的和患者囊袋相互吻合,这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患者术后植入眼内人工晶状体的不稳定性,增加了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掉落、刮伤视网膜组织、损伤角膜内皮细胞、阻滞瞳孔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等疾病的风险几率,造成不必要且不可修复的严重后果,增加患者痛苦,加大二次手术费用,降低患者对手术医生的信任,恶化医患矛盾。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制作方法,解决现有现有人工晶状体无法个性化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析步骤,根据获取的眼部检查数据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所述眼部检查数据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散瞳后眼前节的晶状体囊袋和悬韧带图像;
设计步骤,根据人工晶状体度数、眼部检查数据和眼前节图像信息,设计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和支撑襻三维形状;
切片步骤,对所述人工晶状体的三维形状进行数据切片;
打印步骤,利用光固化3D打印对所述数据切片进行打印,得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
后处理步骤,对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进行后处理,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所述分析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眼轴长度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所述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包括:Haigis公式、Holladay公式、SRK/T公式;
将所述眼轴长度、所述角膜曲率代入确定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的预计屈光度数;
结合所述屈光度和人工晶状体使用者用眼习惯,确定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所述眼部检查数据还包括:对侧眼显然/散瞳验光结果;则,
所述结合所述屈光度和人工晶状体使用者用眼习惯,确定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包括:
将所述屈光度、所述人工晶状体使用者用眼习惯和所述对侧眼显然/散瞳验光结果相结合,确定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并增加人工晶状体散光度数、散光轴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当眼轴长度<22.0mm时,选择Haigis公式或Holladay公式;当22.0mm≤眼轴长度<26.00mm,选择SRK/T公式、Haigis公式或Holladay公式;
当眼轴长度≥26.00mm,选择Haigis公式或Holladay公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所述设计步骤包括:
根据确定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根据预制函数设计人工晶状体光学部三维形状;所述预制函数为:人工晶状体材料屈光度函数-材料收缩系数+材料在36°生理盐水中吸水膨胀系数26%=产品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确定人工晶状体类型,并根据确定的人工晶状体类型设计人工晶状体支撑襻三维形状;所述人工晶状体类型包括:常规植入囊袋内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房植入型人工晶状体、悬吊型中的任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所述人工晶状体类型的确定方法包括:
当晶状体囊袋结构及360度悬韧带结构完整,悬韧带稳定时,选择常规植入囊袋内型人工晶状体;
当晶状体囊袋结构及360度悬韧带结构完整,悬韧带稳定,预计手术时后囊破裂时,选择植入睫状沟型人工晶状体;
当晶状体囊袋结构不完整,360度悬韧带缺损,悬韧带不稳定时,选择虹膜夹持型或前房植入型人工晶状体或悬吊型人工晶状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所述后处理步骤包括:表面抛光处理、光学质量检测、消毒灭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在所述打印步骤中,使用的原料包括:N-乙烯基吡咯烷酮、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光引发剂、交联剂和稀释剂,所述稀释剂包括:丙三醇;所述交联剂包括:EGDMA/EDMA;
所述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分子量比范围从1:2至1:0.125组成混合溶液,所述光引发剂和所述交联剂EGDMA/EDMA的添加量分别为所述混合溶液总质量的0.2%,所述稀释剂的添加量为所述混合溶液总质量的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光固化3D打印的设备包括:光源组件、料槽、可升降平台,其中,所述料槽处于所述光源组件的上方,且所述料槽的底面处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投射路径上;所述可升降平台处于所述料槽的上方,且所述可升降平台的升降驱动输出端可下降至所述料槽的底部;所述升降驱动输出端安装有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选为,所述光源组件的光包括:可见光或紫外光;和/或,
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波长为230nm至405nm;和/或,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投影仪、平行光透镜,所述平行光透镜的光入口朝向所述投影仪,光出口朝向所述料槽的底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根据眼部检查数据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并对应设计人工晶状体三维形状,然后通过光固化3D打印技术打印获得人工晶状体。因为该人工晶状体由眼部检查数据获取,因此具备针对性,更贴近患者自身的眼部解剖及病理变化情况,个性化使用效果明显,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光固化3D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注:
1投影仪;2平行光透镜;3料槽;4可升降平台;5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6升降驱动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由于目前人工晶状体的批量生产,很难适应患者个性化眼部问题,患者使用感受差,本发明给出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方法和相应设备等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其步骤包括:
步骤110,根据获取的眼部检查数据确定(选定)人工晶状体度数;
该眼部检查数据可以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晶状体360度囊袋结构及悬韧带结构的图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眼部问题获取更多的眼部检查数据,此处列出的各数据仅为部分,不代表全部。
本步骤眼部检查数据来自患者的眼部,具体流程可以为:患者接诊后,裂隙灯检查确诊为白内障,评估其眼部条件符合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或白内障摘除术后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手术适应症。随后进行常规术前检查;然后进行眼部特殊临床检查,通过眼部超声技术,获得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ACD),根据眼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技术评估散瞳后眼前节的晶状体囊袋及悬韧带360度完整性、悬韧带稳定情况,根据照相获取眼前节图像信息(也可以采用临床观察的方式);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对侧眼显然/散瞳验光技术评估双眼屈光状态及散光度数、散光轴位。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给出了眼部检查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式,只是为了对眼部检查数据的获取进行说明,在本专利中对来源和采集方式不做保护。当然,在一些专门的制作部门,眼部检查数据可以来自于医院方或检查方的提供。
另外,此处提到的“常规”可以参考医院检查时对常规检查项的设定。前面提到散光的检查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列为统一检查,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进行对应检查。当然,一旦存在散光,在后续操作中需要有对应的步骤对人工晶状体进行适应性调整。
该步骤在本方法中为不可缺少的步骤,而该步骤又相对独立,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本步骤进行编程,形成统一化计算程序,借用加载有该计算程序的单片机或电脑设备进行机械化推算,能够增加数据处理的效率,而且提高精准度,成本低廉,计算稳定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该步骤分解为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1110,根据眼轴长度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包括:Haigis公式、Holladay公式、SRK/T公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取公式的方法可以参见表1:
表1公式选择表
采用不同的公式,会得到有稍微差别的结果,手术医生可根据个人习惯和喜好自行选取合适的结果进行操作。由于各结果都能够解决后续问题,因此,本技术只提供公式计算的结果。至于手术医生的具体选择,此处不做保护。
(1)Haigis公式是在短眼轴、正常眼轴以及中长眼轴范围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及术后眼屈光度预测上有较高的准确性,术后屈光度将出现轻度的过矫现象;
三个常数预测C:
ACpost=a0+a1AC+a2AL
a0=0.62467×Aconst-72.434
ACpost:术后前房深度;AC:术前前房深度;AL:眼轴长度;Aconst:人工晶体A常数,a1、a2用二元回归分析法得到,标准模型a1=0.4;a2=0.1。
(2)Holladay公式是在高度近视超长眼轴范围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及术后眼屈光度预测上有较高的准确性;
c的预测公式为:
ELP=aACD+S
aACD=0.56+R[R2-(AG)2(1/4)]-2
AG=L*12.5*(1/23.45);
S=A-constant*0.5663-65.60
aACD:术前前房深度;
S(S factor):虹膜前表面到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平面距离
R:角膜曲率半径
AG:前房直径。
(3)SRK/T公式在眼轴22mm至26mm范围内,测量精确度较高。
C=H+offset
Offset=ACD常数-3.336
ACD常数=0.62467A-68.747
H为角膜到虹膜平面的距离。
步骤1120,将眼轴长度、角膜曲率代入确定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的预计屈光度数;
该屈光度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预计屈光度。也就是说该值为预估值。
步骤1130,结合屈光度和人工晶状体使用者用眼习惯,确定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考虑到使用者不同的用眼习惯,因此在屈光度的基础上将使用者用眼习惯结合在一起确定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需要格外说明的是,针对部分散光患者,需要在该步骤中结合检测的散光数据,增加人工晶体散光度数、散光轴位等,调整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步骤120,根据眼部检查数据和眼前节图像信息,确定完整的人工晶状体三维结构;
由于人工晶状体的三维形状包括:光学部三维形状和支撑襻三维形状;因此,该步骤可以分解为如下步骤:
步骤1210,根据确定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根据预制函数设计人工晶状体光学部三维形状;
预制函数:人工晶状体材料屈光度函数—材料收缩系数+材料在36°生理盐水中吸水膨胀系数26%=产品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其中人工晶状体材料屈光度函数包含材料在36°生理盐水中的折射率1.460因素。
步骤1220,确定人工晶状体类型,并根据确定的人工晶状体类型设计人工晶状体支撑襻三维形状;
人工晶状体类型包括:常规植入囊袋内型、植入睫状沟型、虹膜夹持型、植入前房型、悬吊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工晶状体类型的确定方法见表2:
悬吊型人工晶状体的晶状体支撑襻根部添加悬吊缝线固定结构。
上表多次提到屈光度调整,原因在于,患者个体间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甚至每个患者的病变情况都不同,此处的人工晶状体类型是将相似病变进行归类,对每一类给出一种或多种人工晶状体类型进行治疗。基于该归类,在实际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变进行些微调整,具体为:人工晶状体植入位置不同,术后的屈光度也不同。公式计算的是每种晶状体类型在常规情况下植入囊袋内需要的屈光度数。以睫状沟人工晶状体为例,如果囊袋条件不好,植入睫状沟,人工晶状体位置相当于向前移动约0.25mm,它和角膜的距离就会变近。角膜相当于一个透镜,两个透镜之间距离移近1mm,近视度数加大300度。在临床上通常做法是用公式算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的度数,如果医生术前判断患者囊袋情况较差,根据自己经验或习惯将度数降低20到50度。
同理,根据手术医生个人习惯和喜好不同,支撑襻的结构也有一些区别。
步骤130,对人工晶状体的三维形状进行数据切片;
在该步骤中对人工晶状体的三维形状进行数据切片,并添加打印后可去除,打印时非常关键的打印支撑结构。
该技术可以借用现有技术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40,利用光固化3D打印对数据切片进行打印,得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
光固化3D打印技术,又称DLP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3D打印,其是目前打印精度较高、打印速度较快的一种新型光固化3D打印技术。这种技术要先把影像信号经过数字处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来。DLP投影技术应用了数字微镜晶片(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DMD)来作为主要关键处理元件以实现数字光学处理过程。
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将DLP3D打印机与1080P高清晰度激光LED投影仪相连,由2700流明的投影仪逐层地将影像数据投影到DLP3D打印机的光固化丙烯酸树脂槽面板上,借助可见光照射打印机的料槽,从而实现高精度3D打印。
使用的原料包括:N-乙烯基吡咯烷酮、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光引发剂、交联剂和稀释剂,
所述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分子量比范围从1:2至1:0.125组成混合溶液,所述光引发剂1173和所述交联剂EGDMA/EDMA的添加量分别为所述混合溶液总质量的0.2%,所述稀释剂丙三醇的添加量为所述混合溶液总质量的25%。
图2给出了光固化3D打印设备的结构图,其包括:光源组件、料槽3、可升降平台4,其中,料槽3处于光源组件的上方,且料槽3的底面处于光源组件的光投射路径上,光能够投射到料槽3的底面;可升降平台4处于料槽3的上方,且可升降平台4的升降驱动输出端6可下降至料槽3的底部;升降驱动输出端6安装有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5。
其中光引发剂可以选用光引发剂1173(化学名称为: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AIBN,效果相似,只是照射的紫外线波长略有不同,反应速度略有不同。
交联剂建议选用EGDMA/EDMA(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组件包括:投影仪1、平行光透镜2,平行光透镜2的光入口朝向所述投影仪1,光出口朝向所述料槽3的底面。
其工作原理为:
投影仪1经过平行光透镜2,将平行光投射到料槽3的底面,该平行光组成切片的图像,图像平行光照射在料槽3的光固化树脂(即原料的混合物)上。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5与底膜之间很薄的树脂液体在平行光透光照射下发生固化。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5将固化部分提起,让液体补充进来,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5再次下降,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5与底膜之间的薄层再次曝光。以此,逐渐打印得到人工晶状体初产品。
料槽内液体由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决定反应平面,当第一层平面照射可见光(或紫外光)发生聚合反应固化稳定后,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在步进电机(即升降驱动平台的升降驱动结构)驱动下发生位移,进行下一层平面的固化操作。本系统采用可加热料槽,温度调节范围从0度到70度,可根据反应固化情况和室温变化程度,选取最适反应温度。此外,各层次的光固化时间亦可调整,根据照射波长和引发剂量的不同,每一层的光照射时长可以从几分钟到2小时进行调整,从而有效保障各层次均能固化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紫外光替换可见光,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光波长优选230nm-405nm。当然在另一些情况下,还可使用高功率紫外波长,但需要加装人眼防护设备。
步骤150,对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进行后处理,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打印后去除前期添加的支撑结构,并做表面抛光处理,光学质量检测,消毒灭菌处理,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本发明旨在实现个性化人工晶状体的制作,能够针对患者不同的眼部问题及患者自身的情况对应制作人工晶状体,具体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针对术后视觉质量要求较高患者,根据其眼部各结构具体参数和患者习惯性的用眼方式,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与患者屈光状态更加匹配、具有较高术后视觉质量的人工晶状体。
2.针对散光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散瞳或显然验光结果,设计并制造具有特点散光度数和散光轴位的个性化人工晶状体,尽最大可能将患者散光度数加以矫正。
3.根据术者术中撕囊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情况,在参考囊袋实际形状、悬韧带离断的位置及范围、前囊膜撕口实际大小甚至前囊撕裂的具体情况之后,3D打印具有特定形状支撑襻的人工晶状体,最大限度提高人工晶状体与囊袋的吻合程度,尽最大可能提高其在囊袋内的稳定性。
4.改革的自定义人工晶状体结构,根据术者习惯,随意变换单片式、多片式人工晶状体结构。在术前或术中,根据手术方式的改变,可将常规植入囊袋内型人工晶状体随意自如的变换为植入睫状沟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带瞳孔虹膜隔型人工晶状体、有晶体眼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型人工状晶体等。
5.针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生理年龄小、细胞增殖能力强,后囊膜混浊几率高,后发障发生时间短等特点,3D打印特定的具有后表面直角方边结构的人工晶状体,强有力的增加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膜迁移难度,有效减少、延缓后发障的发生。
6.针对外伤患者眼前节情况极差、马凡综合征晶体脱位、眼底病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3D打印具有人工晶状体悬吊功能、自带悬吊缝线连接结构的眼内悬吊型人工晶状体。降低复杂病例手术难度,缩减手术时间,大幅度减少因术后悬吊线松弛、脱落、牵拉断裂而导致的人工晶状体脱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析步骤,根据获取的眼部检查数据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所述眼部检查数据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散瞳后眼前节的晶状体囊袋和悬韧带图像;
设计步骤,根据人工晶状体度数、眼部检查数据和眼前节图像信息,设计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和支撑襻三维形状;
切片步骤,对所述人工晶状体的三维形状进行数据切片;
打印步骤,利用光固化3D打印对所述数据切片进行打印,得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
后处理步骤,对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初产品进行后处理,得到人工晶状体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眼轴长度确定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所述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包括:Haigis公式、Holladay公式、SRK/T公式;
将所述眼轴长度、所述角膜曲率代入确定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的预计屈光度数;
结合所述屈光度和人工晶状体使用者用眼习惯,确定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检查数据还包括:对侧眼显然/散瞳验光结果;则,
所述结合所述屈光度和人工晶状体使用者用眼习惯,确定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包括:
将所述屈光度、所述人工晶状体使用者用眼习惯和所述对侧眼显然/散瞳验光结果相结合,确定所述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并增加人工晶状体散光度数、散光轴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眼轴长度<22.0mm时,选择Haigis公式或Holladay公式;当22.0mm≤眼轴长度<26.00mm,选择SRK/T公式、Haigis公式或Holladay公式;
当眼轴长度≥26.00mm,选择Haigis公式或Holladay公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步骤包括:
根据确定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根据预制函数设计人工晶状体光学部三维形状;所述预制函数为:人工晶状体材料屈光度函数-材料收缩系数+材料在36°生理盐水中吸水膨胀系数26%=产品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确定人工晶状体类型,并根据确定的人工晶状体类型设计人工晶状体支撑襻三维形状;所述人工晶状体类型包括:常规植入囊袋内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房植入型人工晶状体、悬吊型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类型的确定方法包括:
当晶状体囊袋结构及360度悬韧带结构完整,悬韧带稳定时,选择常规植入囊袋内型人工晶状体;
当晶状体囊袋结构及360度悬韧带结构完整,悬韧带稳定,预计手术时后囊破裂时,选择植入睫状沟型人工晶状体;
当晶状体囊袋结构不完整,360度悬韧带缺损,悬韧带不稳定时,选择虹膜夹持型或前房植入型人工晶状体或悬吊型人工晶状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步骤包括:表面抛光处理、光学质量检测、消毒灭菌处理。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印步骤中,使用的原料包括:N-乙烯基吡咯烷酮、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光引发剂、交联剂和稀释剂,所述稀释剂包括:丙三醇;所述交联剂包括:EGDMA/EDMA;
所述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以分子量比范围从1:2至1:0.125组成混合溶液,所述光引发剂和所述交联剂EGDMA/EDMA的添加量分别为所述混合溶液总质量的0.2%,所述稀释剂的添加量为所述混合溶液总质量的2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固化3D打印的设备包括:光源组件、料槽、可升降平台,其中,所述料槽处于所述光源组件的上方,且所述料槽的底面处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投射路径上;所述可升降平台处于所述料槽的上方,且所述可升降平台的升降驱动输出端可下降至所述料槽的底部;所述升降驱动输出端安装有固化成型物件支撑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的光包括:可见光或紫外光;和/或,
所述光源组件的光波长为230nm至405nm;和/或,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投影仪、平行光透镜,所述平行光透镜的光入口朝向所述投影仪,光出口朝向所述料槽的底面。
CN201710138598.4A 2017-03-09 2017-03-09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6901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8598.4A CN106901873B (zh) 2017-03-09 2017-03-09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38598.4A CN106901873B (zh) 2017-03-09 2017-03-09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1873A true CN106901873A (zh) 2017-06-30
CN106901873B CN106901873B (zh) 2019-01-04

Family

ID=59187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38598.4A Active CN106901873B (zh) 2017-03-09 2017-03-09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0187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3579A (zh) * 2017-10-30 2018-03-13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凝胶及其应用
CN107789093A (zh) * 2017-10-30 2018-03-13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自膨胀固定的人工鼻泪管
CN108078654A (zh) * 2017-07-28 2018-05-29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人工晶状体
CN108335757A (zh) * 2018-02-05 2018-07-27 王雁 一种预测smile手术中屈光度调整值的方法
CN109464214A (zh) * 2017-12-29 2019-03-15 张云峰 一种单焦点人工晶体的筛选方法及其获得的人工晶体
CN109646149A (zh) * 2017-10-12 2019-04-19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人工晶体套装、设计方法、选择方法及设备
CN111745975A (zh) * 2020-07-01 2020-10-0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义眼片制造方法、义眼片及义眼
CN113599021A (zh) * 2021-06-04 2021-11-05 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对抗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CN114248447A (zh) * 2021-12-22 2022-03-29 金晖博 基于3d电脑建模的义眼制作方法
CN115666914A (zh) * 2020-03-26 2023-01-31 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人工晶状体的方法以及生产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663A (zh) * 2007-06-14 2008-12-17 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
CN101617966A (zh) * 2008-07-02 2010-01-06 南开大学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的设计
CN102397117A (zh) * 2010-09-07 2012-04-04 郑泽钧 人工晶体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的方法
CN103533882A (zh) * 2011-03-09 2014-01-22 人工晶状体创新公司 预测人工晶状体术后位置的方法及该方法的用途
CN104049381A (zh) * 2013-03-14 2014-09-17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采用基于屈光不正水平的瞳孔尺寸矫正的老花镜片
CN105997303A (zh) * 2016-05-11 2016-10-12 张斌 一种3dp定制仿生镜片及其制作方法和装置
CN106362215A (zh) * 2015-07-23 2017-02-01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663A (zh) * 2007-06-14 2008-12-17 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
CN101617966A (zh) * 2008-07-02 2010-01-06 南开大学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的设计
CN102397117A (zh) * 2010-09-07 2012-04-04 郑泽钧 人工晶体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的方法
CN103533882A (zh) * 2011-03-09 2014-01-22 人工晶状体创新公司 预测人工晶状体术后位置的方法及该方法的用途
CN104049381A (zh) * 2013-03-14 2014-09-17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采用基于屈光不正水平的瞳孔尺寸矫正的老花镜片
CN106362215A (zh) * 2015-07-23 2017-02-01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7303A (zh) * 2016-05-11 2016-10-12 张斌 一种3dp定制仿生镜片及其制作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8654A (zh) * 2017-07-28 2018-05-29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人工晶状体
CN108078654B (zh) * 2017-07-28 2020-02-07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人工晶状体
CN109646149B (zh) * 2017-10-12 2022-07-08 东莞东阳光医疗智能器件研发有限公司 人工晶体套装、设计方法、选择方法及设备
CN109646149A (zh) * 2017-10-12 2019-04-19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人工晶体套装、设计方法、选择方法及设备
CN107789093A (zh) * 2017-10-30 2018-03-13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自膨胀固定的人工鼻泪管
CN107793579A (zh) * 2017-10-30 2018-03-13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凝胶及其应用
CN109464214A (zh) * 2017-12-29 2019-03-15 张云峰 一种单焦点人工晶体的筛选方法及其获得的人工晶体
CN108335757A (zh) * 2018-02-05 2018-07-27 王雁 一种预测smile手术中屈光度调整值的方法
CN108335757B (zh) * 2018-02-05 2021-05-25 王雁 一种预测smile手术中屈光度调整值的方法
CN115666914A (zh) * 2020-03-26 2023-01-31 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人工晶状体的方法以及生产装置
CN115666914B (zh) * 2020-03-26 2024-01-30 卡尔蔡司医疗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生产人工晶状体的方法以及生产装置
CN111745975A (zh) * 2020-07-01 2020-10-0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义眼片制造方法、义眼片及义眼
CN113599021A (zh) * 2021-06-04 2021-11-05 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对抗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CN113599021B (zh) * 2021-06-04 2024-04-16 天津世纪康泰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对抗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CN114248447A (zh) * 2021-12-22 2022-03-29 金晖博 基于3d电脑建模的义眼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01873B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1873B (zh) 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Kershner Retinal image contrast and functional visual performance with aspheric, silicone, and acrylic intraocular lenses: prospective evaluation
JP6573973B2 (ja) 人工カプセル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Findl et al. Effect of optic material on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in intraocular lenses with sharp-edge optic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US666324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ustomized intraocular lenses
Iwase et al. Hydrophobic versus double-square-edged hydrophilic foldable acrylic intraocular lens: effect on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Werner et al. Analysis of elements of interlenticular opacification
Küçüksümer et al.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3 years after implantation of an AcrySof and a MemoryLens in fellow eyes
KR20030001557A (ko) 안내 수정체로 형성되는 중합성 유체를 사전선택하는 방법
Sacu et al. Influence of optic edge design and anterior capsule polishing on posterior capsule fibrosis
Verbruggen et al. Intraocular lens centration and visual outcomes after bag-in-the-lens implantation
Meldrum et al. Cataract extraction after silicone oil repair of retinal detachments due to necrotizing retinitis
Žemaitienė et al. Prevention of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using different intraocular lenses (results of one-year clinical study)
Wang et al. Position of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silicone intraocular lenses after phacoemulsificaxion
Mayer et al.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diffractive trifocal intraocular lens sutured to an artificial Iris
Vasavada et al. Technology and intraocular lenses to enhance cataract surgery outcomes—annual review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Oner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various anterior capsulotomies and radial tears on intraocular lens centration
Joshi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accuracy of immersion a-scan ultrasound biometry and optical biometry in cases undergoing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Prost Visual function after bilateral implantation of multifocal versus monofocal IOLs in children below 5 years of age
Ma et al. Observation of visual quality after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cataract surgery combined with trifocal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Nuijts et al. Clareon® IOL: A New Monofocal Platform
Schwiegerling Intraocular lenses
Sheehan Eye modelling for personalised intraocular lens design
Hamer Analysis and Correction of Corneal Astigmatism in Modern Pseudophakia
RU2665677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сонал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оптической силы интраокулярной линзы с внутрикапсульной фиксацией у пациентов с кератэктази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