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8890A -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8890A
CN106878890A CN201710240861.0A CN201710240861A CN106878890A CN 106878890 A CN106878890 A CN 106878890A CN 201710240861 A CN201710240861 A CN 201710240861A CN 106878890 A CN106878890 A CN 106878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ature
fixed part
vibration section
connecting portion
loop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408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llsing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408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8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8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8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1/00Transducers of moving-armature or moving-core type
    • H04R11/02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铁受话器领域。其提供了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该电枢包括:连接部;在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一表面;在连接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一容纳空间;振动部,所述振动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及折叠部,所述折叠部具有错开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振动部及连接部连接。通过设置折叠部,将振动部的位置上移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从而使容纳电枢的线圈结构所需要的高度减小的同时不需要减少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的高度,能够减少动铁受话器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铁受话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背景技术】
动铁受话器(又称动铁单元)是一种发声元件,其工作原理跟传统的动铁式扬声器相似。由于动铁受话器的工作特性,其发声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空间和体积,整体体积与动圈结构相比,非常的小巧,便于放入耳道中,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高端耳机、助听器等对体积要求较高的扬声器设备领域。
如图1所示,为典型的动铁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其是一个由上下外壳30组成的几乎封闭容器结构,内部通常可以包括:电枢10、线圈结构20以及连接部件40、可动部50等几个部分。
电枢10包括有一个振动部11以及固定部12。振动部11穿过线圈结构的开口,固定部12将电枢固定在线圈结构20上,使振动部11悬置在线圈结构20内。
在使用过程中,线圈结构在电枢中感生磁通量。磁通量的流向使得电枢的振动部11末端发生垂直方向上的振动。振动部11的末端通过连接线、连接带或者其它的连接部件40连接至振动膜组件的可动部50。通过振动部11的振动可以带动振动膜组件成比例的运动,进而将空气推入或者推出受话器外壳上的开口,产生声音。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为保证足够的声压级,电枢需要感生足够的磁通量。因此,电枢的体积不能无限制的缩减。另一方面,动铁单元为适应使用的要求(如助听器),希望能够尽可能的缩减体积。在动铁单元的体积与输出声压级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保持动铁单元具有较小体积的同时具有足够声压级的电枢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枢。该电枢包括:连接部;在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一表面;在连接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一容纳空间;振动部,所述振动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折叠部,所述折叠部具有错开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振动部及连接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垂直方向上的第一宽度;所述振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宽度的中点。
可选地,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
可选地,所述折叠部由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斜面形成。
可选地,所述折叠部由若干个曲面段连接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具有相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振动部以及折叠部为一体结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铁受话器。所述动铁受话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枢;所述电枢的固定部固定在动铁单元的线圈结构上,振动部穿过所述线圈结构的开口,悬置在线圈结构内。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至少包括一个如上所述的动铁受话器。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助听器。所述助听器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受话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折叠部,将振动部的位置上移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的容纳空间内,从而使容纳电枢的线圈结构所需要的高度减小的同时不需要缩减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的面积,尽可能的减小动铁受话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的动铁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典型的U形电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典型的E形电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U形电枢在线圈结构中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E形电枢在线圈结构中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枢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枢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枢在线圈结构中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E形电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E形电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动铁单元中,电枢是指能够根据线圈结构的电流变化,带动振动组件发声,在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过程中,起到枢纽作用的转换部件。动铁单元的电枢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结构。图2和图3为分别惯常使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枢结构。
图2所示的电枢10呈U字形,又称“U形电枢”。该电枢的一端延伸形成振动部11,另一端延伸形成固定部12。当然,固定部12和振动部11具体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形状。
在动铁单元中,如图4所示,该U形电枢10的固定部12固定在线圈结构20顶面上,从而令振动部11穿过线圈结构20的开口,悬置在线圈结构20内。振动部11因感生磁通量的流向,发生如图4所示,垂直方向Y上的振动。
图3为电枢未折叠前状态,其具有与E字相类似的结构,又称“E形电枢”。E形电枢中间的一端延伸形成振动部11,另外两端延伸形成固定部12。
在动铁单元中,为了进一步的缩减电枢占用的体积,电枢10通常会沿图3所示的虚线进行弯折,令固定部12与振动部11之间形成夹角(例如呈90°垂直),使两个固定部12之间具有相对的表面。
如图5所示,弯折后的固定部12固定在线圈结构20的两侧,振动部11穿过线圈结构20的开口,悬置在线圈结构20内。
同样的,振动部11在线圈结构20中,因感生磁通量的流向,发生如图5所示的,垂直方向Y上的振动。
图4和图5分别为U形电枢和E形电枢的振动部11在线圈结构20中的横截面示意图(线圈结构20具体可以包括线圈、磁轭等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振动部11在动铁单元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因此,振动部11需要悬置于线圈结构20接近中部的位置,以便于为振动部11预留出足够的自由振动空间。
电枢的磁通量与固定部和振动部的面积相关。对于图3所示的E形电枢10而言:由于固定部12固定在线圈结构的两侧,为了尽可能的压缩线圈结构20的高度,获得体积更小的动铁单元,一般考虑尽可能的减小固定部12的第一宽度x。但随着固定部12的第一宽度x减小,振动部的感生磁通量会因此下降。为了保证动铁单元能够具有足够的声压级,需要保持固定部12的第一宽度x大于等于一个较大的恒定数值。
可以考虑如何在满足固定部12具有较大第一宽度x以及振动部11需要悬置在线圈结构的中部这两个限制条件下,改变电枢的结构以尽可能的降低线圈结构20的高度,缩小动铁单元的体积。
图6和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枢10与图3所示的E形电枢结构基本相同,包括连接部13、第一固定部121,第二固定部122以及振动部11。振动部11,第一固定部121以及第二固定部122由连接部13延伸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部还可以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的形状或者异形件,而不限于图7所示的长方形。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21和第二固定部122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21a和第二表面122b。第一表面121a和第二表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一容纳空间c。
所述振动部11与连接部13之间具有一折叠部14。如图7所示,该折叠部14使振动部11的第一底端a1与第一固定部121和/或第二固定部122的第二底端a2不平齐,令振动部11位于形成的容纳空间c内。亦即,所述振动部11的位于第一固定部121的第一宽度x内。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121a和第二表面122b为相对平行并且对称设置的表面。相对应的,第一固定部121和第二固定部122也可以对称设置,具有与线圈结构两侧相适应的形状,以将电枢固定于线圈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121a和第二表面122b也可以为非平行设置和/或部分相对。
图8和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折叠部1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9所示,该折叠部14具有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之间错开,分别用以连接连接部13和振动部11,以使振动部11与连接部13处于不相同的水平面上,令振动部能够上移至所述容纳空间c内。
如图8所示,折叠部14可以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具有特定斜率的斜面组成。例如,可以由两个斜面组成,或者更多、更少的斜面。如图9所示,该折叠部14还可以采用一些合适的异形弯曲面来形成具有不相同高度的第一端141和第二端14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折叠部14还可以由不同的斜面和异形弯曲面进行组合形成。
由于振动部11的水平面位于第一固定部121的第一宽度x内。如图10所示,容纳图6所示的电枢的线圈结构20的高度能够缩减,小于2倍的第一宽度x,也可以令振动部11保持在线圈结构的中间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振动部11的水平面可以位于第一固定部121和第二固定部122相对的表面的中点(即第一宽度x的一半)。这样的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缩减线圈结构20的高度。这样的,线圈结构20的高度为第一宽度x时,也可以容纳电枢,使振动部11穿过线圈结构20的开口并悬置在线圈结构中部的位置,沿垂直方向振动。
一方面,通过该折叠部14的设置,能够将振动部11的位置上移,进入到第一固定部121和/或第二固定部122形成的容纳空间中,从而减少线圈结构20所需要的最低高度,有利于进一步的缩减动铁单元的体积并保持足够的声压级。
另一方面,电枢在振动过程中,期望尽可能的减少非垂直方向上的振动以确保更好的输出声音。折叠部14的存在,例如斜面相交形成的横向筋141,可以客观上很大程度的减少振动部11在横向方向上的摆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更长且厚度较薄的振动部11也可以更好的避免振动部11的水平振动。
动铁单元中的电枢通常是平且薄的导磁材料构成(如铁镍合金或者其它相似材料),为磁通量的流动提供通道。在使用时,为缩减体积或者形成对应的电枢立体结构,将薄片状的导磁材料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折叠、粘接或者焊接等形成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电枢。
为获得图6或图7所示的电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首先通过冲压等方式,从原始薄板材中获得如图11所示的形状的薄片。该薄片呈E字形,从本体延伸形成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三个延伸部。其中,第一延伸部11作为电枢振动部,第二延伸部121、第三延伸部122作为两侧固定部。
然后,沿图11所示的虚线折叠该薄片,从而获得图6所示的电枢10。其中,虚线1表示沿虚线,朝纸面向内的方向折叠。虚线2表示沿虚线,朝纸面朝外的方向折叠。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分别获得电枢中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并使用拼接等方式,将其进行拼接后获得图6所示的电枢。由于电枢的尺寸、性能以及装配等要求,使用一体成型的折叠方式可能是更为推荐的,获得图6所示的电枢的方式。
图11仅显示了一种可能的折叠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的线圈结构需要,使用其它可能的折叠方式以获得以上实施例公开的电枢。例如,将图11所示的虚线倾斜一定的角度,折叠出斜面。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薄片形状。如图12所示,该薄片包括从薄片主体延伸出的,作为电枢振动部的第一延伸部11,作为两侧固定部的第二延伸部121、第三延伸部122。
第二延伸部121与第三延伸部122之间为对称设置,与薄片主体之间还存在一个弯曲部14。该弯曲部14具有一定的弧度,使得第二延伸部121与第三延伸部122之间的宽度小于薄片主体的宽度。折叠虚线b有两条,对称设置在与弯曲部14平齐的位置。
如图12所示,沿虚线翻折后,第二延伸部121与第三延伸部122可以与第一延伸部11垂直,设置在线圈结构的两侧,用以固定电枢的位置。并且,由于弯曲部14的存在,可以使得第一延伸部11在翻折后,位于第一延伸部121与第三延伸部122之间相对的表面之间,取得与图6所示的电枢相类似的效果(即振动部11在第一固定部121或者第二固定部122的相对表面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从而减少线圈结构所需要的高度,缩减动铁单元的体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的将电枢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动铁单元中。在应用装配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动铁单元的需求对电枢的具体结构进行的调整、变换以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具有较小体积的动铁单元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拼装,或者加入到其它合适的音频设备中,作为其中的全部或者部分发声元件。例如,可以将两个或者三个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铁单元同时放置在一个较小的耳机容纳空间中,分别用于播放低频、中频以及高频音频信号,提供优秀的声音播放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较小体积的动铁单元作为发声单元,设置在助听器中。这样的助听器能够具有更小的体积和具有更高的输出音量,便于用户的使用和佩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枢,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
在连接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一表面;
在连接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至少部分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的部分形成一容纳空间;
振动部,所述振动部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折叠部,所述折叠部具有错开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所述振动部及连接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垂直方向上的第一宽度;所述振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宽度的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由若干个依次连接的斜面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由若干个曲面段连接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具有相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振动部以及折叠部为一体结构。
8.一种动铁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受话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枢;
所述电枢的固定部设置在动铁单元的线圈结构的两侧,所述振动部穿过所述线圈结构的开口,悬置在线圈结构内。
9.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铁受话器。
10.一种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话器。
CN201710240861.0A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Pending CN106878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0861.0A CN106878890A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0861.0A CN106878890A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8890A true CN106878890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62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0861.0A Pending CN106878890A (zh) 2017-04-13 2017-04-13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889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682A (zh) * 2018-03-28 2018-07-31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枢结构
WO2022021820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715A (zh) * 2009-05-11 2012-04-25 美商楼氏电子有限公司 低轴向振动的接收器电枢和组件
CN202385273U (zh) * 2011-09-30 2012-08-15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动铁式传声器/换能器的电枢装置
CN202679613U (zh) * 2012-01-04 2013-01-16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动铁式受话器/扬声器的抗机械冲击电枢装置
CN206042349U (zh) * 2016-08-23 2017-03-22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声转换装置的电枢
CN206790706U (zh) * 2017-04-13 2017-12-22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715A (zh) * 2009-05-11 2012-04-25 美商楼氏电子有限公司 低轴向振动的接收器电枢和组件
CN202385273U (zh) * 2011-09-30 2012-08-15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动铁式传声器/换能器的电枢装置
CN202679613U (zh) * 2012-01-04 2013-01-16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动铁式受话器/扬声器的抗机械冲击电枢装置
CN206042349U (zh) * 2016-08-23 2017-03-22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声转换装置的电枢
CN206790706U (zh) * 2017-04-13 2017-12-22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7682A (zh) * 2018-03-28 2018-07-31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枢结构
WO2022021820A1 (zh) * 2020-07-31 2022-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8496U (zh) 扬声器
CN202334867U (zh) 用于骨导式助听器和扬声装置的动铁式传声器单元
CN101960868A (zh) 扬声器装置用振动方向转换部及扬声器装置
CN104902401B (zh) 发声器模组
CN209526876U (zh) 一种扬声器
CN208210250U (zh) 耳机
CN106878890A (zh)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CN208798212U (zh) 扬声器
CN102696238B (zh) 扬声器、以及具备该扬声器的音响设备
CN204157049U (zh) 多音圈同轴同音源扬声器
CN206790706U (zh) 一种电枢、动铁受话器、耳机及助听器
KR20160108518A (ko) 다중 진동막 스피커
WO2018233410A1 (zh) 振膜及设有该振膜的微型发声器
CN205693884U (zh) 一种具有双华司结构的微型扬声器
CN202019444U (zh) 一种振膜以及采用该振膜的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101227767A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103338426B (zh) 微型扬声器及其振动系统制作方法
CN208638658U (zh) 振膜及应用该振膜的扬声器
CN206993397U (zh) 振动组件以及包括该振动组件的发声器
CN205596325U (zh) 电声换能器
CN201718027U (zh) 一种压电平板扬声器用的柔性配重结构
CN114666715A (zh) 一种fpc和焊盘一体成型的扬声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5545909U (zh) 动圈式扬声器
CN209017255U (zh) 耳机
CN101511048B (zh) 具有新型振动系统的电声转换器及其振动系统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