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8549A -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8549A
CN106878549A CN201710041756.4A CN201710041756A CN106878549A CN 106878549 A CN106878549 A CN 106878549A CN 201710041756 A CN201710041756 A CN 201710041756A CN 106878549 A CN106878549 A CN 106878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nfc
ticket
ticket checking
check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17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417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8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8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8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the pass enabling tracking or indicating pres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将移动设备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S2.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与票务信息,并传输至检票端,检票端验证所述票务信息:若验证通过,根据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向移动设备发送修改参数,并于移动设备屏幕显示;S3.移动设备根据检票端发送的修改参数做出反馈:若接受修改,NFC系统按照修改参数更改移动设备系统设置。本发明技术利用NFC技术,在检票端完成用户信息验证之后,进一步传输对用户移动设备行为的限制,保证在特定场合,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给予用户一定的权力和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权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在现场观看电影、体育比赛、各类商业演出或游览旅游景点时,通常需要出示纸质票据。检票工作就是检验持票人所持门票的合法性,放行持有合法票据的持票人,对持有非法门票的持票人不予以放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然而社会越来越趋于电子化,很多之前用纸质票据的场景越来越多的转而支持电子票据,比如说电子门票,电子车票,电子门禁卡等等。然而这些电子的票据目前仅仅只能做到简单的认证授权过程。
“给予权限”一词是指给予权利的同时给出明确的限制。比如说进入图书馆,电影院需要安静;进入飞机,起飞时需要关机或者打开飞行模式;进入博物馆或者档案室禁止拍照等等。
如申请号为CN 201210526788.0的专利文献提供的“一种电子票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该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票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该电子票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电子票据;解析该电子票据内容以获取该电子票据对应的语音信息;及播放所述语音信息以报读所述电子票据内容。
又如申请号为CN 201010242528.1的专利文献提供的“电子票存储设备、电子检票系统及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票存储设备、电子检票系统及方法。电子检票方法包括:预先将所述电子票的基本信息和预设的电子票附加信息相关联;初次检票时,根据所述电子票的基本信息修改所述电子票附加信息;以及当再次对所述电子票进行检票时,通过检测修改后的电子票附加信息对所述电子票进行检票处理。
目前的纸质票据甚至电子票据仅仅能做到文字提醒,不能发挥出电子化的优势。进入某些特殊场合检票时,也不能做到保证用户的移动设备做到特殊场景所需要的设定更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以手机为终端,和检票端进行权限认证之后,给予被授权方的手机一定的设定限制,并在手机上弹出具体的权限声明,在用户同意后,给予权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包括:
S1.将移动设备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
S2.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与票务信息,并传输至检票端,检票端验证所述票务信息:
若验证通过,根据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向移动设备发送修改参数,并于移动设备屏幕显示;
S3.移动设备根据检票端发送的修改参数做出反馈:
若接受修改,NFC系统按照修改参数更改移动设备系统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于检票端预设标准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检票端接收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参数信息并保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对比预设标准参数与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参数,并获取修改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若移动设备不接受修改,则申请重新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需要解除修改时,移动设备与终端NFC系统连接,还原移动设备初始系统设置。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移动设备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
传输模块,用于传输移动设备系统设置参数信息与票务信息至检票端;
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票务信息是否通过;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与验证移动设备是否接受检票端发送的修改参数。
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存模块,用于保存移动设备系统设置参数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还原模块,用于还原移动设备初始系统设置。
本发明技术利用NFC技术,在检票端完成用户信息验证之后,进一步传输对用户移动设备行为的限制,保证在特定场合,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给予用户一定的权力和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将移动设备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
S2.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与票务信息,并传输至检票端,检票端验证所述票务信息:
若验证通过,根据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向移动设备发送修改参数,并于移动设备屏幕显示;
若验证不通过,检票端返回错误信息,并于移动设备屏幕显示;
S3.移动设备根据检票端发送的修改参数做出反馈:
若接受修改,NFC系统按照修改参数更改移动设备系统设置;
若不接受修改,则检票端闸机不予通过。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1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CM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工作频率为13.56MHz,但是使用这种手机支付方案的用户必须更换特制的手机。目前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
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
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RF-field),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NFC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loadmodulation)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此通信机制与基于ISO14443A、MIFARE和FeliCa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因此,NFC发起设备在被动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连接和初始化过程检测非接触式智能卡或NFC目标设备,并与之建立联系。
NFC工作模式分为以下两种:
(1)卡模式(Card emulation):这个模式其实就是相当于一张采用RFID技术的IC卡。可以替代大量的IC卡(包括信用卡)场合商场刷卡、公交卡、门禁管制,车票,门票等等。此种方式下,有一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卡片通过非接触读卡器的RF域来供电,即便是寄主设备(如手机)没电也可以工作。
(2)点对点模式(P2P mode):这个模式和红外线差不多,可用于数据交换,只是传输距离较短,传输创建速度较快,传输速度也快些,功耗低(蓝牙也类似)。将两个具备NFC功能的设备链接,能实现数据点对点传输,如下载音乐、交换图片或者同步设备地址薄。因此通过NFC,多个设备如数码相机、PDA、计算机和手机之间都可以交换资料或者服务。
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
NFC、红外线、蓝牙同为非接触传输方式,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征,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其技术本身没有优劣差别。
NFC手机内置NFC芯片,比原先仅作为标签使用的RFID更增加了数据双向传送的功能,这个进步使得其更加适合用于电子货币支付的;特别是RFID所不能实现的,相互认证和动态加密和一次性钥匙(OTP)能够在NFC上实现。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通过NFC手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获取海报信息等。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
NFC和蓝牙(Bluetooth)都是短程通信技术,而且都被集成到移动电话。但NFC不需要复杂的设置程序。NFC也可以简化蓝牙连接。
NFC略胜蓝牙的地方在于设置程序较短,但无法达到低功率蓝牙(Bluetooth LowEnergy)的速度。在两台NFC设备相互连接的设备识别过程中,使用NFC来替代人工设置会使创建连接的速度大大加快:少于十分之一秒。NFC的最大数据传输量424kbit/s远小于Bluetooth V2.1(2.1Mbit/s)。虽然NFC在传输速度与距离比不上蓝牙(小于20cm),但相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这让NFC特别适用于设备密集而传输变得困难的时候。相对于蓝牙,NFC兼容于现有的被动RFID(13.56MHz ISO/IEC 18000-3)设施。NFC的能量需求更低,与蓝牙V4.0低功耗协议类似。当NFC在一台无动力的设备(比如一台关机的手机,非接触式智能信用卡,或是智能海报)上工作时,NFC的能量消耗要小于低功耗蓝牙V4.0。对于移动电话或是移动消费性电子产品来说,NFC的使用比较方便。NFC的短距离通信特性正是其优点,由于耗电量低、一次只和一台机器链接,拥有较高的保密性与安全性,NFC有利于信用卡交易时避免被盗用。NFC的目标并非是取代蓝牙等其他无线技术,而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于检票端预设标准参数。
标准参数,即移动设备中各项功能参数,某些特定场合对移动设备的系统设置有特殊需要,
例如:
进入图书馆,电影院需要安静;此时应调整移动设备至静音模式或者振动模式,以避免打扰他人。
进入飞机,移动设备需要关机或者打开飞行模式;此时,对于手机等通讯设备应保持全程关闭状态,对于平板电脑等应处于未开启网络连接功能等。
进入博物馆或者档案室禁止拍照;此时,应关闭移动设备照相以及摄影功能等。
移动设备的各项功能开启或者关闭可设置于标准参数内。
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检票端接收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参数信息并保存。
移动设备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后,NFC系统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并将所获取的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保存。
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对比预设标准参数与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参数,并获取修改参数。
将所获取的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与预设的标准参数进行比对,若发现移动设备某些不应该开启的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此时系统将该功能内容加入修改参数中。
例如:
进入图书馆时,系统从获取的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中得知,该移动设备处于铃声模式,这与标准参数中移动设备应处于静音模式或者振动模式不符合,则将“调整设备至静音模式或者振动模式”加入修改参数内。
所述步骤S3中,若移动设备不接受修改,则申请重新验证。
若用户选择不接受修改,则检票端闸机不予通过,此时用户虽然票务信息验证通过,但是用户移动设备设置不符合要求。用户可以选择重新验证,直至接受修改,才能通过。
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需要解除修改时,移动设备与终端NFC系统连接,还原移动设备初始系统设置。
当用户离开时,可以连接至终端NFC系统,此时,系统根据之前保存的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还原用户初始系统设置。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
连接模块100,用于移动设备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
传输模块200,用于传输移动设备系统设置参数信息与票务信息至检票端;
验证模块300,用于验证所述票务信息是否通过;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与验证移动设备是否接受检票端发送的修改参数。
系统还包括获取模块400,用于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
系统还包括保存模块500,用于保存移动设备系统设置参数信息。
系统还包括还原模块600,用于还原移动设备初始系统设置。
本系统在工作时,移动设备通过连接模块100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
获取模块400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与票务信息,并通过传输模块200传输至NFC系统,保存模块500保存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检票端验证模块300验证票务信息是否通过:
若验证不通过,检票端返回错误信息,并于移动设备屏幕显示
若验证通过,对比预设标准参数与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参数,并获取修改参数,并于移动设备屏幕显示;
用户对是否接受修改做出选择:
若接受修改,NFC系统按照修改参数更改移动设备系统设置;
若不接受修改,则检票端闸机不予通过,可申请重新验证。
当需要解除修改时,移动设备与终端NFC系统连接,还原模块600根据保存的初始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还原移动设备初始系统设置。
本发明技术利用NFC技术,在检票端完成用户信息验证之后,进一步传输对用户移动设备行为的限制,保证在特定场合,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给予用户一定的权力和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移动设备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
S2.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与票务信息,并传输至检票端,检票端验证所述票务信息:
若验证通过,根据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向移动设备发送修改参数,并于移动设备屏幕显示;
S3.移动设备根据检票端发送的修改参数做出反馈:
若接受修改,NFC系统按照修改参数更改移动设备系统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于检票端预设标准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检票端接收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参数信息并保存。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对比预设标准参数与移动设备系统设置信息参数,并获取修改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若移动设备不接受修改,则申请重新验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需要解除修改时,移动设备与终端NFC系统连接,还原移动设备初始系统设置。
7.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移动设备与检票端NFC系统进行近场点对点连接;
传输模块,用于传输移动设备系统设置参数信息与票务信息至检票端;
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票务信息是否通过;
所述验证模块还用与验证移动设备是否接受检票端发送的修改参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设备系统设置参数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存模块,用于保存移动设备系统设置参数信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还原模块,用于还原移动设备初始系统设置。
CN201710041756.4A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6878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1756.4A CN106878549A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1756.4A CN106878549A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8549A true CN106878549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58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1756.4A Pending CN106878549A (zh) 2017-01-20 2017-01-20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854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7932A (zh) * 2018-02-06 2018-08-24 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309759A (zh) * 2018-10-19 2019-02-05 如皋福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飞行模式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825173A (zh) * 2020-11-03 2021-05-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卡片交易安全验证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4405A1 (en) * 2007-01-23 2008-07-24 Fredrik Toor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evice
CN102187649A (zh) * 2008-10-20 2011-09-1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利用近场通信设置移动设备操作模式
CN102651783A (zh) * 2011-02-28 2012-08-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模式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6210249A (zh) * 2015-05-07 2016-12-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254633A (zh) * 2016-07-25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手机模式调整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4405A1 (en) * 2007-01-23 2008-07-24 Fredrik Toor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evice
CN102187649A (zh) * 2008-10-20 2011-09-1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利用近场通信设置移动设备操作模式
CN102651783A (zh) * 2011-02-28 2012-08-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模式的自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6210249A (zh) * 2015-05-07 2016-12-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254633A (zh) * 2016-07-25 2016-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手机模式调整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37932A (zh) * 2018-02-06 2018-08-24 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解锁的方法及系统
CN109309759A (zh) * 2018-10-19 2019-02-05 如皋福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飞行模式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825173A (zh) * 2020-11-03 2021-05-2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卡片交易安全验证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12825173B (zh) * 2020-11-03 2024-02-09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卡片交易安全验证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3077B2 (en)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coupling modes
CN102404025B (zh) 一种终端和处理支付业务的方法
CN102480564B (zh) 具备nfc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
US7748636B2 (en) Portable identity card reader system for physical and logical access
CN103176818B (zh) 使用nfc的安全媒体应用程序启动
US200702067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ransaction ove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imalsina et al. NFC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obile payment: Overview and comparison
EP1886260A2 (en) Method of securely reading data from a transponder
EP2218238A1 (en) Transaction authentication
Shobha et al. NFC and NFC payments: A review
Nagashree et al.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06878549A (zh)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设备权限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04240080A (zh) 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Arslan et al. A public transport fare collection system with smart phone based NFC interface
Ali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in smart university and digital library: comprehensive study
US20140258530A1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access rights to a product or a service
CN10629528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模块
Kuma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udwadkar et al.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 mobile phones
WO2015101439A1 (en) Method for securing a completion step of an online transaction
KR20160093197A (ko) 비접촉 매체를 이용한 무선 결제 방법
CN111222864A (zh) 车联网安全支付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Sawari et al.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NFC) as halal detection application
CN208369622U (zh) 非接触式身份认证系统
Imhontu et al. A survey 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 mobile phones & PD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