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71342A -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1342A
CN106871342A CN201710062693.0A CN201710062693A CN106871342A CN 106871342 A CN106871342 A CN 106871342A CN 201710062693 A CN201710062693 A CN 201710062693A CN 106871342 A CN106871342 A CN 106871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xhaust apparatus
conditioning
wind speed
out d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26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振棠
高玉平
陈国强
王明剑
袁前
黄松斌
倪小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00626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1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1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1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是否为用户设定模式;若是,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若否,则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所述出风密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通过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从而实现不同的出风风速。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吹风感是由于空气温度和风速(房间的湿度和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的局部有冷感,导致的不舒适的感觉。为降低用户的吹风感,一般通过控制空调的出风风速来调节吹风感。例如,目前广泛使用调节室内风机转速的方法来调节出风风速,从而调节吹风感,以满足用户对空调舒适度的要求。然而,通过调节风机转速的方法调节吹风感受风机转速种类(风档)的限制,一种风机转速只能对应一种出风风速,可调节性较小,且调节幅度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调节空调的吹风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是否为用户设定模式;若是,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若否,则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微孔出风装置;或者至少两个格栅出风装置;或者至少一个微孔出风装置和至少一个格栅出风装置。
可选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不同;或者,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之间切换。
可选地,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包括: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其中,所述出风装置组合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
可选地,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还包括:若空调出风装置已经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并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空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出风风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是否为用户设定模式;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运行模式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不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微孔出风装置;或者至少两个格栅出风装置;或者至少一个微孔出风装置和至少一个格栅出风装置。
可选地,所述切换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不同;或者,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切换单元包括:检测子单元,用于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切换子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其中,所述出风装置组合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
可选地,所述切换单元还包括:风档调节子单元,用于若空调出风装置已经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所述切换子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风档调节子单元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时,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在空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出风风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或者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从而实现了空调的不同的出风风速;并且,本发明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出风装置和/或出风装置组合进行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实现了通过感测吹风感对空调中的出风装置的自动切换;另外,本发明中出风装置的切换还可以结合不同的风档,使空调出风风速更加多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步骤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步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及其所包括的空调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所述切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所述切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方法示意图。
所述空调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相同或不同,所述出风密度具体可以为相同风档或内风机转速或风速下出风装置的单位面积的出风量。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当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相同时,通过任意一个出风装置单独使用以及不同数量的出风装置的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例如,出风装置A和B的出风密度相同,通过单独使用A或B,或叠加使用A和B的组合提供两种不同的出风密度;当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不同时,通过各个出风装置单独使用和/或不同数量、不同密度的出风装置的任意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例如,出风装置A、B和C的出风密度不同,可以分别单独使用,和/或叠加组成出风装置组合AB、AC、BC和ABC。应注意,若空调包括三个以上出风装置,其中可以既有出风密度相同的出风装置,又有出风密度不同的出风装置。例如,出风装置A、B和C,其中A与B的出风密度相同,A与C的出风密度不同。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为至少两个微孔出风装置。微孔出风装置具体为具有多个微孔的微孔式出风面板,单个微孔的孔径为0.5mm-50mm。其中,对于微孔出风装置,出风密度的大小与微孔孔径大小和微孔分布的密度(单位面积分布的微孔数量)大小相关,在微孔孔径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分布的密度越大,出风密度越大,微孔分布的密度越小,出风密度越小;微孔分布的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孔径越大,出风密度越大,微孔孔径越小,出风密度越小。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为出风密度不同的至少两个格栅出风装置(即,出风格栅),所述格栅出风装置(出风格栅)例如包括网孔出风装置。或者,在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微孔出风装置和至少一个格栅出风装置。即,所述空调中的出风装置即包括微孔出风装置也包括格栅出风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0、步骤S120a或步骤S120b。
步骤S110,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是否为用户设定模式。
具体地,空调的运行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定模式、自由运行模式和设定风档运行模式。在用户设定模式下,通过空调遥控器、空调控制面板或用户终端(例如手机,其中手机安装有用于控制空调的应用,即手机APP)接收用户发出的用户控制指令,并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根据用户控制命令提高/降低风档等。在自由运行模式下,系统自动控制空调的运行,例如,根据室内温度控制空调风档等。在设定风档运行模式下,空调以设定的风档运行。其中,若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执行步骤S120a;若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不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执行步骤S120b。
步骤S120a,若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为用户设定模式,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
若空调运行模式为用户设定模式,则只需要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具体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至少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不同。例如,所述空调包括密度不同的两个出风装置A和B,出风装置A的出风密度大于出风装置B的出风密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例如,皮肤的舒适度),选择切换到出风密度较大的出风装置,或切换到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例如,当前正在使用出风装置A,用户感觉到皮肤表面有吹风感,不太舒适,则可以发出用户控制指令,将出风装置切换为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B。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控制空调的出风装置由出风装置A切换到出风装置B。用户可以通过空调控制面板或者空调遥控器或者与空调绑定的可对空调进行控制的终端(例如手机)发出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具体可以为风速增大/减小指令,或者风速等级选择指令。为不同风档下不同出风密度的出风装置分别设置风速等级,用户可以通过风速增大/减小指令增减风速等级,或者通过选择不同风速等级对应的风速等级选择指令设置或切换风速等级。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可以通过滑动门的方式实现切换。
(2)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之间切换。
具体地,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出风装置进行叠加,可以组成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其中任意一组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小于所述出风装置组合中任意一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例如,所述空调包含两个密度不同的出风装置A和B,出风装置A的出风密度大于出风装置B的出风密度,出风装置A与出风装置B可叠加组成出风装置组合AB,其中,A、B、AB的出风密度大小关系为A>B>AB。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可以通过滑动门的方式实现切换或叠加组合。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出风密度的大小,为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即,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各个装置任意叠加而组合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密度等级。出风密度相同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对应相同的出风密度等级;出风密度相对较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高于出风密度相对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例如,上述举例中,出风装置A、出风装置B和出风装置组合AB的出风密度大小关系为A>B>AB,则将出风装置A、出风装置B和出风装置组合AB的出风密度等级分别设置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命令中的出风密度等级对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其任意组合进行切换。
步骤S120b,若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不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步骤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S120b具体包括步骤S121、步骤S122和步骤S123。
步骤S121,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
吹风感主要与空气温度和空气速度(风速)相关,因此可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与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满足一定关系,确定空调出风温度是否有吹风感。具体而言,空调以一设定风档(例如,用户预先设定的风档或空调开机默认风档)运行时,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以及预定检测点风速。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具体可以为空调蒸发器温度,所述室内平均温度可通过空调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预定检测点为室内距空调出风口的水平距离为预定距离,且距地面的高度为预定高度的点;例如,根据人体平均身高和使用空调时人体与空调的一般距离,可以将该预定检测点设置为距离空调出风口的水平距离为2m,且距地面高度为1.3m的点,从而,基于检测到的预定检测点风速判断空调吹风到达人体时,人体皮肤是否有吹风感。所述预定检测点的风速,可通过在出风口设置测速传感器,利用散热率法进行检测(将测速传感器至于待测流体中,利用其散热率与流体流速成比例的性质,通过测定传感器的散热率,得到流体流速)。
步骤S122,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
所述吹风感参数是用于判断空调是否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吹风感的中间参数,通过判断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判断空调是否有吹风感。所述吹风感参数是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得到的。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以及预定检测点风速,并利用公式(1)计算所述吹风感参数θ:
θ=(Tx-Tr)-7.8(V-0.15) (1)
其中,TX为空调设备温度,Tr为室内平均温度,V为预定检测点风速,数字“7.8”为温度修正系数,数字“0.15”为风速修正系数。
步骤S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
例如,所述预定范围为-1.7℃至1.1℃之间,所述预定风速为0.35m/s,则判断吹风感参数θ是否满足-1.7℃≦θ≦1.1℃,以及预定检测点风速V是否满足V≦0.35m/s。
步骤S124,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的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根据上述步骤S123的判断结果,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小于预定风速,则空调当前的出风风速适宜,不需要切换空调出风装置,继续使用空调当前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空调当前的出风风速不适宜,则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出风装置组合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将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叠加,可组成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其中,任意一组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小于所述出风装置组合中任意一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例如,空调包含两个密度不同的出风装置A和B,出风装置A的出风密度大于出风装置B的出风密度,出风装置A与出风装置B可叠加组成出风装置组合AB,其中,A、B、AB的出风密度大小关系为A>B>AB。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出风密度的大小,为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密度等级,其中,出风密度相同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对应相同的出风密度等级;出风密度相对较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高于出风密度相对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例如,上述举例中出风装置A、出风装置B和出风装置组合AB的出风密度大小关系为A>B>AB,将它们的出风密度等级分别设置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切换到出风密度等级比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至少低一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例如,当前出风装置A等级为一级,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等级比出风装置A低一级的出风装置B。
上述步骤S121-S124可以循环执行,即执行步骤S124后,返回继续执行步骤S121,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并执行步骤S122根据检测到的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并接下来执行步骤S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若在步骤S123中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小于预定风速,则继续使用当前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若在步骤S123中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执行步骤S124,接下来再返回执行检测步骤S121并接着执行计算步骤S122、判断步骤S123和切换步骤S124,直到已经切换到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步骤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步骤S120b还包括步骤S125。
步骤S125,若空调出风装置已经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并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所述风档,例如根据内风机转速从高到低相应分为强风档、高风档、中风档、低风档等。上述步骤S121-步骤S124是在风档不变的情况下对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若已经切换到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时,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可以对空调进行降风档调节,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
对空调降风档的同时,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使得在该风档下出风风速达到最大),并返回继续循环执行步骤S121-S124,直到已经切换到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继续执行步骤S125将空调的风档再降低至少一档,并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返回步骤继续执行步骤S121-S124,以此类推,直到空调的风档已经降到最低档(即,内风机转速降到最低)无法再调节。其中,当风档无法调节时可以在空调显示面板上或空调遥控器上或用户终端上进行提示。
本发明上述步骤能实现在自由运行模式、设定风档运行模式等非用户设定模式下,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自动切换,即,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其中,在自由运行模式、设定风档运行模式等非用户设定模式下,若接收到用于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的用户控制指令或其他用户控制指令(例如,风档控制指令),则空调自动切换到用户设定模式,即,不再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而是以用户设定的风档及出风装置运行。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空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出风风速的步骤。
所述出风风速可以作为用户控制空调出风装置切换的参考依据,用户根据空调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出风风速,对所述密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或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空调及其所包括的空调控制装置。
所述空调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相同或不同,所述出风密度具体可以为相同风档或内风机转速或风速下出风装置的单位面积的出风量。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当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相同时,通过任意一个出风装置单独使用以及不同数量的出风装置的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例如,出风装置A和B的出风密度相同,通过单独使用A或B,或叠加使用A和B的组合提供两种不同的出风密度;当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不同时,通过各个出风装置单独使用和/或不同数量、不同密度的出风装置的任意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例如,出风装置A、B和C的出风密度不同,可以分别单独使用,和/或叠加组成出风装置组合AB、AC、BC和ABC。应注意,若空调包括三个以上出风装置,其中可以既有出风密度相同的出风装置,又有出风密度不同的出风装置。例如,出风装置A、B和C,其中A与B的出风密度相同,A与C的出风密度不同。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为至少两个微孔出风装置。微孔出风装置具体为具有多个微孔的微孔式出风面板,单个微孔的孔径为0.5mm-50mm。其中,对于微孔出风装置,出风密度的大小与微孔孔径大小和微孔分布的密度(单位面积分布的微孔数量)大小相关,在微孔孔径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分布的密度越大,出风密度越大,微孔分布的密度越小,出风密度越小,即,微孔分布越密集出风密度越大,微孔分布越稀疏出风密度越小;微孔分布的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孔径越大,出风密度越大,微孔孔径越小,出风密度越小。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为至少两个格栅出风装置(即,出风格栅),所述格栅出风装置(出风格栅)例如包括网孔出风装置。在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微孔出风装置和至少一个格栅出风装置,即,所述空调中的出风装置即包括微孔出风装置也包括格栅出风装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所述空调及其所包括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所述空调1包括空调控制装置100,所述空调控制装置100包括确定单元110和切换单元120。
其中,确定单元110用于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是否为用户设定模式。切换单元120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110确定所述运行模式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若所述确定单元110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不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
具体地,空调的运行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定模式、自由运行模式和设定风档运行模式。在用户设定模式下,通过空调遥控器、空调控制面板或用户终端(例如手机,其中手机中安装有用于控制空调的应用,即手机APP)接收用户发出的用户控制指令,并根据用户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根据用户控制命令提高/降低风档等。在自由运行模式下,系统自动控制空调的运行,例如,根据室内温度控制空调风档等。在设定风档运行模式下,空调以设定的风档运行。若确定单元110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为用户设定模式,则切换单元120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所述出风密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具体地,切换单元120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至少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之间切换。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不同。例如,所述空调包括密度不同的两个出风装置A和B,出风装置A的出风密度大于出风装置B的出风密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例如,皮肤的舒适度),选择切换到出风密度较大的出风装置,或切换到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例如,当前正在使用出风装置A,用户感觉到皮肤表面有吹风感,不太舒适,则可以发出用户控制指令,将出风装置切换为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B。切换单元120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控制空调的出风装置由出风装置A切换到出风装置B。用户可以通过空调控制面板或者空调遥控器或者与空调绑定的可对空调进行控制的终端(例如手机)发出用户控制指令。所述用户控制指令,具体可以为风速增大/减小指令,或者风速等级选择指令。为不同风档下不同出风密度的出风装置分别设置风速等级,用户可以通过风速增大/减小指令增减风速等级,或者通过选择不同风速等级对应的风速等级选择指令设置或切换风速等级。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可以通过滑动门的方式实现切换。
(2)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之间切换。
具体地,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出风装置进行叠加,可以组成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其中任意一组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小于所述出风装置组合中任意一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例如,所述空调包含两个密度不同的出风装置A和B,出风装置A的出风密度大于出风装置B的出风密度,出风装置A与出风装置B可叠加组成出风装置组合AB,其中,A、B、AB的出风密度大小关系为A>B>AB。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可以通过滑动门的方式实现切换或叠加组合。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出风密度的大小,为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即,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各个装置任意叠加而组合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密度等级。出风密度相同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对应相同的出风密度等级;出风密度相对较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高于出风密度相对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例如,上述举例中,出风装置A、出风装置B和出风装置组合AB的出风密度大小关系为A>B>AB,则将出风装置A、出风装置B和出风装置组合AB的出风密度等级分别设置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中的出风密度等级对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其任意组合进行切换。
若确定单元110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不是用户设定模式,则切换单元120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切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单元120包括检测子单元121、计算子单元122、判断子单元123和切换子单元124。
检测子单元121用于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子单元122用于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判断子单元123用于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切换子单元124用于若判断子单元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其中,所述出风装置组合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
吹风感主要与空气温度和空气速度(风速)相关,因此可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与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满足一定关系,确定空调出风温度是否有吹风感。具体而言,空调以一设定风档(例如,用户预先设定的风档或空调开机默认风档)运行时,检测子单元121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以及预定检测点风速。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具体可以为空调蒸发器温度,可通过空调蒸发器感温包检测;所述室内平均温度可通过空调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预定检测点为室内距空调出风口的水平距离为预定距离,且距地面的高度为预定高度的点;例如,根据人体平均身高和使用空调时人体与空调的一般距离,可以将该预定检测点设置为距离空调出风口的水平距离为2m,且距地面高度为1.3m的点,从而,基于检测到的预定检测点风速判断空调吹风到达人体时,人体皮肤是否有吹风感。所述预定检测点的风速,可通过在出风口设置测速传感器,利用散热率法进行检测(将测速传感器至于待测流体中,利用其散热率与流体流速成比例的性质,通过测定传感器的散热率,得到流体流速)。
计算子单元122根据检测子单元121检测到的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所述吹风感参数是用于判断空调是否会对人体皮肤产生吹风感的中间参数,通过判断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判断空调是否有吹风感。所述吹风感参数是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得到的。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计算子单元122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以及预定检测点风速,并利用公式(1)计算所述吹风感参数θ。
判断子单元123判断计算子单元122计算得到的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例如,所述预定范围为-1.7℃至1.1℃之间,所述预定风速为0.35m/s,则判断吹风感参数θ是否满足-1.7℃≦θ≦1.1℃,以及预定检测点风速V是否满足V≦0.35m/s。
若判断子单元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则确定空调当前的出风风速适宜,不需要切换空调出风装置,继续使用空调当前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若判断子单元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可确定空调当前的出风风速不适宜,则切换子单元124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可以相同或不同,所述出风装置组合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将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叠加,可组成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其中,任意一组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小于所述出风装置组合中任意一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例如,空调包含两个密度不同的出风装置A和B,出风装置A的出风密度大于出风装置B的出风密度,出风装置A与出风装置B可叠加组成出风装置组合AB,其中,A、B、AB的出风密度大小关系为A>B>AB。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出风密度的大小,为所述出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分别设置对应的出风密度等级,其中,出风密度相同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对应相同的出风密度等级;出风密度相对较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高于出风密度相对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例如,上述举例中出风装置A、出风装置B和出风装置组合AB的出风密度大小关系为A>B>AB,将它们的出风密度等级分别设置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若判断子单元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切换子单元124将空调的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等级比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的出风密度等级至少低一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例如,当前出风装置A,等级为一级,若判断子单元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切换子单元124将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等级比出风装置A低一级的出风装置B。
切换子单元124切换出风装置后,检测子单元121继续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子单元122根据检测子单元检测到的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判断子单元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若判断子单元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在预定范围内,且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小于预定风速,则继续使用当前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若判断子单元123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切换子单元124仍然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即,循环进行检测、判断和切换,直到已经切换到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切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切换单元120还包括风档调节子单元125。
风档调节子单元125用于若空调出风装置已经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时,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对空调进行降风档调节,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并且,所述切换子单元124在所述风档调节子单元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时,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所述风档,例如可以根据内风机转速从高到低相应分为强风档、高风档、中风档、低风档等。在风档不变的情况下,若已经切换到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时,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仍然不满足预定关系,或者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风档调节子单元125对空调进行降风档调节,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同时切换子单元124将空调的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检测子单元121、计算子单元122、判断子单元123和切换子单元124继续进行检测、计算、判断和出风装置的切换,直到已经切换到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若判断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仍然不满足预定关系,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风档调节子单元125将空调的风档再降低至少一档,切换子单元124再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以此类推,直到空调的风档已经降到最低档(即,内风机转速降到最低)无法再调节。其中,当风档无法调节时可以在空调显示面板上或空调遥控器上或用户终端上进行提示。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空调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在空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出风风速。所述出风风速可以作为用户控制空调出风装置切换的参考依据,用户根据空调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出风风速,对所述密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或组合。
以上对本发明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进行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根据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或者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从而实现了空调的不同的出风风速;并且,本发明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出风装置和/或出风装置组合进行切换,提高了用户使用空调的舒适性,实现了通过感测空调的吹风感对空调中的出风装置的自动切换;另外,本发明中出风装置的切换还可以结合不同的风档,使空调出风风速更加多样。
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实施,那么可将功能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予以传输。其它实例及实施方案在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精神内。举例来说,归因于软件的性质,上文所描述的功能可使用由处理器、硬件、固件、硬连线或这些中的任何者的组合执行的软件实施。此外,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控制装置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是否为用户设定模式;
若是,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
若否,则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微孔出风装置;或者至少两个格栅出风装置;或者至少一个微孔出风装置和至少一个格栅出风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不同;或者,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包括:
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
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
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
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其中,所述出风装置组合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还包括:
若空调出风装置已经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并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空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出风风速。
7.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空调的运行模式是否为用户设定模式;
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运行模式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
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不是用户设定模式,则根据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对空调中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进行切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微孔出风装置;或者至少两个格栅出风装置;或者至少一个微孔出风装置和至少一个格栅出风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进一步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不同;或者,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控制指令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和/或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至少一组出风装置组合之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
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空调设备温度、室内平均温度和预定检测点风速计算吹风感参数;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风速;
切换子单元,用于若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出风装置切换到出风密度相对于正在使用的出风装置的出风密度较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其中,所述出风装置组合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出风装置叠加组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还包括:
风档调节子单元,用于若空调出风装置已经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小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判断所述吹风感参数不在预定范围内或者所述预定检测点风速大于预定风速,则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
所述切换子单元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风档调节子单元将空调的风档降低至少一档时,将所述空调的出风装置切换到空调中出风密度最大的出风装置或出风装置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在空调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出风风速。
1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出风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7-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出风装置通过单独使用和/或叠加使用提供不同的出风密度。
CN201710062693.0A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871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2693.0A CN106871342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2693.0A CN106871342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1342A true CN106871342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65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2693.0A Pending CN106871342A (zh) 2017-01-24 2017-01-24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13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4297A (zh) * 2020-09-28 2021-01-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1072A (ja) * 2002-09-10 2004-04-02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8190779A (ja) * 2007-02-05 200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4697060A (zh) * 2015-02-13 2015-06-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25078A (zh) * 2016-08-31 2016-12-1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47453A (zh) * 2016-08-31 2016-12-2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CN106322638A (zh) * 2015-06-30 2017-01-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1072A (ja) * 2002-09-10 2004-04-02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8190779A (ja) * 2007-02-05 2008-08-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04697060A (zh) * 2015-02-13 2015-06-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2638A (zh) * 2015-06-30 2017-01-1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225078A (zh) * 2016-08-31 2016-12-1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47453A (zh) * 2016-08-31 2016-12-2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井伤宇市: "《空气调节手册》", 30 September 198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4297A (zh) * 2020-09-28 2021-01-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2254297B (zh) * 2020-09-28 2022-09-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0235B (zh) 一种空调及其送风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88270B (zh) 一种送风控制方法和送风设备
US10625193B2 (en) Intelligent air-conditioning controll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4566862B (zh) 空调导风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23483B (zh) 空调器运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09246B (zh)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87562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157183B (zh) 一种空调器调节控制方法
CN107576009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6524404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05650811A (zh) 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05353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控制方法
CN107883539A (zh) 空调控制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87180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6765972B (zh) 空调器随身感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55172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9150590A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7026210B2 (ja) 空気調和機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875900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40207A (zh)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986314A (zh) 空调器的智能送风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CN109595765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空调器
KR100894131B1 (ko) 실내 환경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66825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EP362706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