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69035B - 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69035B
CN106869035B CN201710182494.3A CN201710182494A CN106869035B CN 106869035 B CN106869035 B CN 106869035B CN 201710182494 A CN201710182494 A CN 201710182494A CN 106869035 B CN106869035 B CN 106869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conduit bridge
conduit
valley
butt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24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69035A (zh
Inventor
戚国顺
黄国
王浩
姜偲
王振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ou Jia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ou Jia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ou Jia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ou Jia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7101824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69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69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9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69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9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8/00Brid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aqueducts, bridges for supporting pipe-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测量放线,在峡谷断面上定出跨越线,在峡谷左、右两岸定出左、右桥墩的位置,左、右桥墩位于跨越线上;⑵在峡谷左、右两岸浇筑左、右桥墩,在左、右桥墩的顶部分别锚固有管道桥连接预埋件;⑶在跨越线的前侧或后侧定出与跨越线相平行的发送线,发送线与跨越线之间的中心距为管道桥宽度的1.2~1.5倍;⑷在峡谷左岸制作管道桥,在峡谷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管道桥与发送装置均位于发送线上;⑸将管道桥沿发送线跨越峡谷;⑹用吊车将管道桥平移至跨越线并固定在左、右桥墩上。该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可以在没有重型吊车的峡谷地区完成管道桥跨越,且工期短,造价低,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桥,尤其涉及一种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属于管道桥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管道要跨越峡谷,首先要安装跨越峡谷两岸的管道桥,然后沿管道桥敷设管道。传统跨越峡谷管道桥的施工方法,需要先沿着峡谷的横跨断面搭设脚手架,而且脚手架需要从峡谷的一侧一直搭设到对岸,俗称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然后在满堂红脚手架上现场制造安装管道桥,焊接组对人员全部在峡谷上方的高空作业,并辅以大起重能力的起重机进行配合施工,这样常规的施工方法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搭设大量的脚手架;且高空作业,增加安全风险,施工质量不如在地面上施工那样容易控制。峡谷的跨度越大,起吊设备的悬臂向峡谷中央伸出的距离越远,对于起吊设备的吨位要求越高。
往往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峡谷的地区都属于欠发达地区,大型起吊设备往往是稀缺资源。面对需要跨越峡谷两岸的管道桥建设任务,如果采用传统的工艺进行施工,首先是工期太长,会影响石油天然气管道整体的施工进度,其次是搭设满堂红脚手架成本太高,再其次是全部是高空作业,安全性差,质量难以控制,最关键的是施工现场难以找到符合要求的大型起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可以在没有重型吊车的峡谷地区完成管道桥跨越,且工期短,造价低,安全性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测量放线,在峡谷断面上定出跨越线,在峡谷左、右两岸定出左、右桥墩的位置,所述左、右桥墩位于所述跨越线上;⑵在峡谷左、右两岸浇筑左、右桥墩,在左、右桥墩的顶部分别锚固有管道桥连接预埋件;⑶在跨越线的前侧或后侧定出与所述跨越线相平行的发送线,所述发送线与所述跨越线之间的中心距为管道桥宽度的1.2~1.5倍;⑷在峡谷左岸制作管道桥,在峡谷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所述管道桥与所述发送装置均位于发送线上;⑸将管道桥沿发送线跨越峡谷;⑹用吊车将管道桥平移至跨越线并固定在左、右桥墩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相互平行的跨越线和发送线相配合,采用在发送线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的方法,使管道桥沿发送线跨越时不会因失去重心导致摔下峡谷,避免了从峡谷的左岸搭设满堂红脚手架一直右岸,大大节省了施工造价,压缩了施工工期,同时避免了在峡谷上方制作管道桥,将高空作业改为在峡谷左岸的平地上制作,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且质量易于控制;此外,不需要悬臂很长的重型吊车起吊管道桥,在欠发达地区或者道路状况差的地区,通过普通的越野吊就可以完成管道桥的吊装。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步骤⑷中制作管道桥包括如下步骤:①用推土机在峡谷左岸沿所述发送线的延长线平整出管道桥预制场地;②在所述管道桥预制场地上浇筑承重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所述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沿发送线的延长线均匀间隔分布,且以发送线为轴线成对对称设置;③在各所述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顶部分别安装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④等离子切割出制作管道桥所需的管件;⑤在所述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上将各管件组对并焊接为管道桥。可以利用左、右桥墩的养护期,浇筑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并制作管道桥,可以压缩总工期,在发送线的延长线前后两侧各浇筑一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与管道桥底部的两根管道桥轴向钢管相对应。与高空作业相比,在平地上浇筑基础支墩利于精确掌握基础支墩的尺寸;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顶部分别安装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为管道桥沿发送线平移创造条件;在平地上制作管道桥有利于缩短制造工期,质量易于控制且安全性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⑷中在峡谷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包括如下步骤:①整理出峡谷左岸到谷底的施工便道,在峡谷的谷底平整出发送架施工场地;②在谷底的发送架施工场地上浇筑发送架基础,所述发送架基础的中心与所述左、右桥墩之间的距离相等;③在所述发送架基础上安装发送架;④在发送架顶部安装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所述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的顶部与所述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的顶部平齐。可以在发送架基础的养护期内完成管道桥的制作,以便进一步压缩工期;发送架位于峡谷中部,使得管道桥的右端到达发送架之前,管道桥呈悬臂伸出,管道桥的重心始终处于左岸上,不会发生倾覆;管道桥的右端到达发送架后即形成两端支撑,管道桥的平移更加稳定;管道桥在推进时,给发送架带来了横向推力,该横向推力的力臂很长,极易造成发送架变形甚至于垮塌,本发明采用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而且保证管道桥沿发送线前进,防止滑落。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的顶部与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的顶部平齐使得管道桥由一端支撑至两端支撑的过渡非常平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⑸中管道桥沿发送线跨越峡谷包括如下步骤:①吊车一通过所述施工便道下到峡谷的谷底,且驻车于所述发送架基础附近备吊;②将推土机置于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之间,推动所述管道桥的左端头使管道桥在所述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上沿发送线向右移动,管道桥的右端逐渐呈悬臂状向峡谷中心伸出;③当管道桥的右端接近峡谷中心时,吊车一钩住管道桥的右端并承受起管道桥的右端重量;④管道桥在推土机的推动下继续向右移动,当管道桥的右端到达峡谷中心时,吊车一将管道桥的右端搁置在所述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上;⑤推土机继续推动所述管道桥的左端头,吊车一继续吊住管道桥的右端,使管道桥在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及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上继续向右移动;⑥当管道桥的右端接近右岸时,峡谷右岸上的吊车二将管道桥的右端吊住,然后吊车一将管道桥松开并通过施工便道回到左岸边;⑦推土机与吊车二共同配合使管道桥在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及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上继续向右移动,直至管道桥的左端位于最后一对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上,此时管道桥的右端到达右岸。推土机抵靠住管道桥的左端头中心,且沿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之间的轴线前进,一方面避免基础支墩对推土机形成干涉,另一方面推土机的推力方向与发送线完全重合,可以防止管道桥的右端在脱离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后,不会偏离发送线;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既可以降低管道桥的前进摩擦力,又可以确保管道桥沿发送线前进。管道桥的右端接近发送架前,管道桥虽为悬臂支撑,但管道桥的重心在峡谷左岸上非常稳定;管道桥的右端接近峡谷中心时吊车一钩住管道桥的右端,随着管道桥继续向右移动,管道桥的重心到达峡谷上方,此时管道桥的右端靠吊车一支撑直至被搁置在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上,形成稳定的两点支撑;管道桥继续向右移动,吊车一仍然吊住管道桥的右端形成左中右三点支撑,管道桥的右端接近右岸时,吊车二将管道桥的右端吊住继续保持三点支撑,吊车一回到左岸边备吊;管道桥的右端到达右岸时,管道桥的左端位于最后一对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上,仍为左中右三点支撑。管道桥在跨越峡谷的过程中采用工地上常见的推土机推进,仅使用了两台普通的越野吊,管道桥在前进过程中始终得到很好的支撑,加上吊车的帮助,跨越十分安全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⑹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撤掉推土机,吊车一将管道桥的左端头吊住;②吊车一和吊车二同时起吊,将管道桥整体拎起,并从发送线平移至跨越线;③将管道桥的左、右两端分别落在左、右桥墩上,且分别固定在所述管道桥连接预埋件上。跨越完成后,管道桥的两端同时被吊车一和吊车二整体吊起,平移到跨越线上并落在左、右桥墩上,由于发送线与跨越线距离很近,吊车一和吊车二的转臂距离非常近,非常安全,不需要悬臂很长的重型吊车,吊车一起到了一车两用的作用,既协助了管道桥的轴向移动,又实现了管道桥的横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桥包括沿跨越线方向延伸呈矩形分布的四根管道桥轴向钢管,四根管道桥轴向钢管之间通过横向支撑及斜向支撑相互连接为一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包括支撑在底部某根管道桥轴向钢管下方的基础支墩导辊,所述基础支墩导辊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管道桥轴向钢管的轴线,所述基础支墩导辊的内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基础支墩导辊轴上,所述基础支墩导辊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上,所述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基础支墩导向装置底板上,所述基础支墩导向装置底板分别锚固在所述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顶部。底部两根管道桥轴向钢管支撑在多个基础支墩导辊上,管道桥向前移动时,基础支墩导辊在轴承作用下绕基础支墩导辊轴转动,既对管道桥形成多点支撑,又大大降低了管道桥轴向平移的摩擦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所述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的内侧分别设有向上伸出的基础支墩限位板,两所述基础支墩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基础支墩限位板的下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基础支墩导辊轴上。每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上沿发送线形成多对基础支墩限位板夹在同一根管道桥轴向钢管的两侧,限制了管道桥轴向钢管的偏移,保证了管道桥沿发送线稳定前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顶部连线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与管道桥中部相对应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高于两端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使得管道桥在制造过程中天然形成了中部高两端低的预拱结构,预拱结构可以补偿管道桥因自重和承载管道的重量而产生的挠曲变形,改善管道桥建成后的受力状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送架包括锚固在所述发送架基础中的四根发送架立柱,四根发送架立柱之间通过水平支撑及斜支撑连为一体,所述发送架的顶部固定有发送架平台,一对所述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对称固定在所述发送架平台上;所述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包括支撑在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下方的发送架导辊,所述发送架导辊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管道桥轴向钢管的轴线,所述发送架导辊的内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发送架导辊轴上,所述发送架导辊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发送架导辊轴铰座上,所述发送架导辊轴铰座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发送架导向装置底板上,所述发送架导向装置底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发送架平台上。底部两根管道桥轴向钢管同时支撑在发送架导辊上,管道桥向前移动时,发送架导辊在轴承作用下绕发送架导辊轴转动,既对管道桥形成支撑,又大大降低了管道桥轴向平移的摩擦力,还减轻了发送架顶部受到的横向推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的外侧分别设有发送架限位板,两所述发送架限位板的下端分别焊接在相应的发送架导辊轴上。一对发送架限位板分别夹在两根管道桥轴向钢管的外侧,限制了管道桥的偏移,与基础支墩限位板夹共同保证了管道桥在发送架上沿发送线稳定前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区域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高程图。
图3为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支撑管道桥时的状态图。
图4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支撑管道桥时的状态图。
图5为推土机将管道桥向峡谷中心推出时的状态图。
图6为管道桥右端到达峡谷中心采用吊车一起吊的状态图。
图7为管道桥右端越过峡谷中心后的状态图。
图8为管道桥右端接近峡谷右岸时的状态图。
图9为管道桥右端到达峡谷右岸后的状态图。
图中:L1.跨越线;L2.发送线;1.左桥墩;2.右桥墩;3.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4.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a.基础支墩导辊;4b.基础支墩导辊轴;4c.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4d.基础支墩导向装置底板;4e.基础支墩限位板;5.管道桥;5a.管道桥轴向钢管;6.发送架;6a.发送架立柱;6b.发送架平台;7.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a.发送架导辊;7b.发送架导辊轴;7c.发送架导辊轴铰座;7d.发送架导向装置底板;7e.发送架限位板;8.推土机;9.吊车一;10.吊车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测量放线,在峡谷断面上定出跨越线L1,在峡谷左、右两岸定出左桥墩1、右桥墩2的位置,左桥墩1、右桥墩2位于跨越线L1上;⑵在峡谷左、右两岸浇筑左桥墩1、右桥墩2,在左桥墩1、右桥墩2的顶部分别锚固有管道桥连接预埋件;⑶在跨越线L1的前侧或后侧定出与跨越线L1相平行的发送线L2,发送线L2与跨越线L1之间的中心距为管道桥5宽度的1.2~1.5倍;⑷在峡谷左岸制作管道桥5,在峡谷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管道桥5与发送装置均位于发送线L2上;⑸将管道桥5沿发送线L2跨越峡谷;⑹用吊车将管道桥5平移至跨越线L1并固定在左桥墩1、右桥墩2上。
如图1所示,通过相互平行的跨越线L1和发送线L2相配合,采用在发送线L2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的方法,使管道桥5沿发送线L2跨越时不会因失去重心导致摔下峡谷,避免了从峡谷的左岸搭设满堂红脚手架一直右岸,大大节省了施工造价,压缩了施工工期,同时避免了在峡谷上方制作管道桥5,将高空作业改为在峡谷左岸的平地上制作,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且质量易于控制;此外,不需要悬臂很长的重型吊车起吊管道桥,在欠发达地区或者道路状况差的地区,通过普通的越野吊就可以完成管道桥5的吊装。
步骤⑷中制作管道桥5包括如下步骤:①用推土机8在峡谷左岸沿发送线L2的延长线平整出管道桥预制场地;②在管道桥预制场地上浇筑承重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沿发送线L2的延长线均匀间隔分布,且以发送线L2为轴线成对对称设置;③在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的顶部分别安装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④等离子切割出制作管道桥5所需的管件;⑤在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上将各管件组对并焊接为管道桥5。
可以利用左桥墩1、右桥墩2的养护期,浇筑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并制作管道桥5,可以压缩总工期,在发送线L2的延长线前后两侧各浇筑一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与管道桥底部的两根管道桥轴向钢管5a相对应。与高空作业相比,在平地上浇筑基础支墩利于精确掌握基础支墩的尺寸;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的顶部分别安装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为管道桥5沿发送线L2平移创造条件;在平地上制作管道桥5有利于缩短制造工期,质量易于控制且安全性高。
步骤⑷中在峡谷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包括如下步骤:①整理出峡谷左岸到谷底的施工便道,在峡谷的谷底平整出发送架施工场地;②在谷底的发送架施工场地上浇筑发送架基础,发送架基础的中心与左桥墩1、右桥墩2之间的距离相等;③在发送架基础上安装发送架6;④在发送架6顶部安装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的顶部与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的顶部平齐。
可以在发送架基础的养护期内完成管道桥5的制作,以便进一步压缩工期;发送架6位于峡谷中部,使得管道桥5的右端到达发送架6之前,管道桥5呈悬臂伸出,管道桥5的重心始终处于左岸上,不会发生倾覆;管道桥5的右端到达发送架6后即形成两端支撑,管道桥5的平移更加稳定;管道桥5在推进时,给发送架6带来了横向推力,该横向推力的力臂很长,极易造成发送架6变形甚至于垮塌,本发明采用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而且保证管道桥5沿发送线L2前进,防止滑落。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的顶部与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的顶部平齐使得管道桥5由一端支撑至两端支撑的过渡非常平稳。
如图5至图9所示,步骤⑸中管道桥5沿发送线L2跨越峡谷包括如下步骤:①吊车一9通过施工便道下到峡谷的谷底,且驻车于发送架基础附近备吊;②将推土机8置于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之间,推动管道桥5的左端头使管道桥5在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上沿发送线L2向右移动,管道桥5的右端逐渐呈悬臂状向峡谷中心伸出;③当管道桥5的右端接近峡谷中心时,吊车一9钩住管道桥5的右端并承受起管道桥5的右端重量;④管道桥5在推土机8的推动下继续向右移动,当管道桥5的右端到达峡谷中心时,吊车一9将管道桥5的右端搁置在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上;⑤推土机8继续推动管道桥5的左端头,吊车一9继续吊住管道桥5的右端,使管道桥5在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及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上继续向右移动;⑥当管道桥5的右端接近右岸时,峡谷右岸上的吊车二10将管道桥5的右端吊住,然后吊车一9将管道桥5松开并通过施工便道回到左岸边;⑦推土机8与吊车二10共同配合使管道桥5在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及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上继续向右移动,直至管道桥5的左端位于最后一对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的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上,此时管道桥5的右端到达右岸。
推土机8抵靠住管道桥5的左端头中心,且沿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之间的轴线前进,一方面避免基础支墩对推土机8形成干涉,另一方面推土机8的推力方向与发送线L2完全重合,可以防止管道桥5的右端在脱离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后,不会偏离发送线L2;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既可以降低管道桥5的前进摩擦力,又可以确保管道桥5沿发送线L2前进。管道桥5的右端接近发送架6前,管道桥5虽为悬臂支撑,但管道桥5的重心在峡谷左岸上非常稳定;管道桥5的右端接近峡谷中心时吊车一9钩住管道桥5的右端,随着管道桥5继续向右移动,管道桥5的重心到达峡谷上方,此时管道桥5的右端靠吊车一9支撑直至被搁置在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上,形成稳定的两点支撑;管道桥5继续向右移动,吊车一9仍然吊住管道桥5的右端形成左中右三点支撑,管道桥5的右端接近右岸时,吊车二10将管道桥5的右端吊住继续保持三点支撑,吊车一9回到左岸边备吊;管道桥5的右端到达右岸时,管道桥5的左端位于最后一对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上,仍为左中右三点支撑。管道桥5在跨越峡谷的过程中采用工地上常见的推土机8推进,仅使用了两台普通的越野吊,管道桥5在前进过程中始终得到很好的支撑,加上吊车的帮助,跨越十分安全可靠。
步骤⑹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撤掉推土机8,吊车一9将管道桥5的左端头吊住;②如图9所示,吊车一9和吊车二10同时起吊,将管道桥5整体拎起,并从发送线L2平移至跨越线L1;③将管道桥5的左、右两端分别落在左桥墩1、右桥墩2上,且分别固定在管道桥连接预埋件上。跨越完成后,管道桥5的两端同时被吊车一9和吊车二10整体吊起,平移到跨越线L1上并落在左桥墩1、右桥墩2上,由于发送线L2与跨越线L1距离很近,吊车一9和吊车二10的转臂距离非常近,非常安全,不需要悬臂很长的重型吊车,吊车一9起到了一车两用的作用,既协助了管道桥5的轴向移动,又实现了管道桥5的横向移动。
管道桥5包括沿跨越线L1方向延伸呈矩形分布的四根管道桥轴向钢管5a,四根管道桥轴向钢管5a之间通过横向支撑及斜向支撑相互连接为一体。
如图3所示,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4包括支撑在底部某根管道桥轴向钢管5a下方的基础支墩导辊4a,基础支墩导辊4a的轴线垂直于管道桥轴向钢管5a的轴线,基础支墩导辊4a的内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基础支墩导辊轴4b上,基础支墩导辊轴4b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4c上,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4c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基础支墩导向装置底板4d上,基础支墩导向装置底板4d分别锚固在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的顶部。底部两根管道桥轴向钢管5a支撑在多个基础支墩导辊4a上,管道桥5向前移动时,基础支墩导辊4a在轴承作用下绕基础支墩导辊轴4b转动,既对管道桥5形成多点支撑,又大大降低了管道桥5轴向平移的摩擦力。
两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4c的内侧分别设有向上伸出的基础支墩限位板4e,两基础支墩限位板4e之间的间距与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5a的直径相适配,基础支墩限位板4e的下端分别焊接在基础支墩导辊轴4b上。每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上沿发送线L2形成多对基础支墩限位板4e夹在同一根管道桥轴向钢管5a的两侧,限制了管道桥轴向钢管5a的偏移,保证了管道桥沿发送线L2稳定前进。
如图2所示,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的顶部连线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与管道桥5中部相对应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高于两端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3,使得管道桥5在制造过程中天然形成了中部高两端低的预拱结构,预拱高度为h,预拱结构可以补偿管道桥5因自重和承载管道的重量而产生的挠曲变形,改善管道桥5建成后的受力状况。
如图4所示,发送架6包括锚固在发送架基础中的四根发送架立柱6a,四根发送架立柱6a之间通过水平支撑及斜支撑连为一体,发送架6的顶部固定有发送架平台6b,一对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对称固定在发送架平台6b上;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7包括支撑在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5a下方的发送架导辊7a,发送架导辊7a的轴线垂直于管道桥轴向钢管5a的轴线,发送架导辊7a的内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发送架导辊轴7b上,发送架导辊轴7b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发送架导辊轴铰座7c上,发送架导辊轴铰座7c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发送架导向装置底板7d上,发送架导向装置底板7d分别固定在发送架平台6b上。底部两根管道桥轴向钢管5a同时支撑在发送架导辊7a上,管道桥5向前移动时,发送架导辊7a在轴承作用下绕发送架导辊轴7b转动,既对管道桥5形成支撑,又大大降低了管道桥5轴向平移的摩擦力,还减轻了发送架6顶部受到的横向推力。
两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5a的外侧分别设有发送架限位板7e,两发送架限位板7e的下端分别焊接在相应的发送架导辊轴7b上。一对发送架限位板7e分别夹在两根管道桥轴向钢管5a的外侧,限制了管道桥5的偏移,与基础支墩限位板4e夹共同保证了管道桥5在发送架6上沿发送线L2稳定前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8)

1.一种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测量放线,在峡谷断面上定出跨越线,在峡谷左、右两岸定出左、右桥墩的位置,所述左、右桥墩位于所述跨越线上;⑵在峡谷左、右两岸浇筑左、右桥墩,在左、右桥墩的顶部分别锚固有管道桥连接预埋件;⑶在跨越线的前侧或后侧定出与所述跨越线相平行的发送线,所述发送线与所述跨越线之间的中心距为管道桥宽度的1.2~1.5倍;⑷在峡谷左岸制作管道桥,在峡谷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所述管道桥与所述发送装置均位于发送线上;⑸将管道桥沿发送线跨越峡谷;⑹用吊车将管道桥平移至跨越线并固定在左、右桥墩上;步骤⑷中制作管道桥包括如下步骤:①用推土机在峡谷左岸沿所述发送线的延长线平整出管道桥预制场地;②在所述管道桥预制场地上浇筑承重的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所述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沿发送线的延长线均匀间隔分布,且以发送线为轴线成对对称设置;③在各所述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顶部分别安装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④等离子切割出制作管道桥所需的管件;⑤在所述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上将各管件组对并焊接为管道桥;步骤⑷中在峡谷的谷底中部安装发送装置包括如下步骤:①整理出峡谷左岸到谷底的施工便道,在峡谷的谷底平整出发送架施工场地;②在谷底的发送架施工场地上浇筑发送架基础,所述发送架基础的中心与所述左、右桥墩之间的距离相等;③在所述发送架基础上安装发送架;④在发送架顶部安装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所述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的顶部与所述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的顶部平齐;步骤⑸中管道桥沿发送线跨越峡谷包括如下步骤:①吊车一通过所述施工便道下到峡谷的谷底,且驻车于所述发送架基础附近备吊;②将推土机置于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之间,推动所述管道桥的左端头使管道桥在所述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上沿发送线向右移动,管道桥的右端逐渐呈悬臂状向峡谷中心伸出;③当管道桥的右端接近峡谷中心时,吊车一钩住管道桥的右端并承受起管道桥的右端重量;④管道桥在推土机的推动下继续向右移动,当管道桥的右端到达峡谷中心时,吊车一将管道桥的右端搁置在所述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上;⑤推土机继续推动所述管道桥的左端头,吊车一继续吊住管道桥的右端,使管道桥在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及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上继续向右移动;⑥当管道桥的右端接近右岸时,峡谷右岸上的吊车二将管道桥的右端吊住,然后吊车一将管道桥松开并通过施工便道回到左岸边;⑦推土机与吊车二共同配合使管道桥在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及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上继续向右移动,直至管道桥的左端位于最后一对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上,此时管道桥的右端到达右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⑹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撤掉推土机,吊车一将管道桥的左端头吊住;②吊车一和吊车二同时起吊,将管道桥整体拎起,并从发送线平移至跨越线;③将管道桥的左、右两端分别落在左、右桥墩上,且分别固定在所述管道桥连接预埋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桥包括沿跨越线方向延伸呈矩形分布的四根管道桥轴向钢管,四根管道桥轴向钢管之间通过横向支撑及斜向支撑相互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支墩滚动导向装置包括支撑在底部某根管道桥轴向钢管下方的基础支墩导辊,所述基础支墩导辊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管道桥轴向钢管的轴线,所述基础支墩导辊的内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基础支墩导辊轴上,所述基础支墩导辊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上,所述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基础支墩导向装置底板上,所述基础支墩导向装置底板分别锚固在所述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基础支墩导辊轴铰座的内侧分别设有向上伸出的基础支墩限位板,两所述基础支墩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基础支墩限位板的下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基础支墩导辊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排管道桥预制基础支墩的顶部连线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架包括锚固在所述发送架基础中的四根发送架立柱,四根发送架立柱之间通过水平支撑及斜支撑连为一体,所述发送架的顶部固定有发送架平台,一对所述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对称固定在所述发送架平台上;所述发送架滚动导向装置包括支撑在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下方的发送架导辊,所述发送架导辊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管道桥轴向钢管的轴线,所述发送架导辊的内腔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发送架导辊轴上,所述发送架导辊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发送架导辊轴铰座上,所述发送架导辊轴铰座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发送架导向装置底板上,所述发送架导向装置底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发送架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底部管道桥轴向钢管的外侧分别设有发送架限位板,两所述发送架限位板的下端分别焊接在相应的发送架导辊轴上。
CN201710182494.3A 2017-03-24 2017-03-24 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Active CN106869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2494.3A CN106869035B (zh) 2017-03-24 2017-03-24 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2494.3A CN106869035B (zh) 2017-03-24 2017-03-24 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9035A CN106869035A (zh) 2017-06-20
CN106869035B true CN106869035B (zh) 2018-10-09

Family

ID=5917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2494.3A Active CN106869035B (zh) 2017-03-24 2017-03-24 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69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9850B (zh) * 2020-12-31 2022-06-28 浙大城市学院 过河隧道封航围堰施工粒料货物倒运栈桥平台及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44996A1 (fr) * 1999-01-28 2000-08-03 Tomio Fukui Procede permettant l'installation d'une conduite ou d'un tube similaire sur une montagne au moyen d'un cable
CN102192368B (zh) * 2010-03-03 2014-06-25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大跨度架空管道滑移安装方法
CN101818829B (zh) * 2010-03-09 2011-07-20 成都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跨山谷架空管道施工方法
CN103526699B (zh) * 2013-10-21 2015-06-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桥悬吊钢索的更换方法
CN104060544B (zh) * 2014-07-10 2016-01-13 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道悬索跨越桥桥身安装的施工工艺
RU2610367C2 (ru) * 2015-07-03 2017-02-09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ранспорта нефти и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Транснефть" (ООО "НИИ Транснефть") Однопролетный переход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 над естественными преградам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9035A (zh) 201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86688B (zh) 轨道式楼层内混凝土布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12328B (zh) 带吊挂层的张弦预应力钢结构网架整体二步提升施工方法
CN214220561U (zh) 建筑倾斜立面变向轨式吊篮施工平台
CN109853404A (zh) 钢桁梁桥悬拼架设方法
CN106381814B (zh) 折形钢腹板连续箱梁移动吊机模架悬浇结构及其施工工法
CN203334664U (zh) 超长悬挑桁架结构高空模板支撑系统
CN107571392A (zh) 一种用于横张法预应力预制小箱梁施工的制梁台座
CN109680619A (zh) 一种适用于环境限制大的钢桁梁吊索拱桥施工方法
CN106869035B (zh) 跨越峡谷管道桥的安装方法
CN208534068U (zh) 一种发电厂房预制吊车梁架设的牵引滑移系统
CN108442715A (zh) 一种发电厂房预制吊车梁架设的牵引滑移系统及施工工艺
CN108166505A (zh) 一种基坑高稳定性支撑装置及方法
CN206233120U (zh) 折形钢腹板连续箱梁移动吊机模架悬浇结构
CN202689491U (zh) 下撑式悬挑脚手架
CN107013046A (zh) 一种大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矫正方法
CN203821248U (zh) 一种钢管拱主拱拼装支撑体系
CN206957175U (zh) 一种平面尺寸及高度可调的操作平台
CN205444692U (zh) 树枝状钢管混凝土成束柱
CN202766974U (zh) 一种不需要满堂支架的盖梁承重架
CN101818829B (zh) 跨山谷架空管道施工方法
CN214570055U (zh) 一种钢筋笼施工用承重吊装支架
CN103981810A (zh) 一种钢管拱主拱拼装支撑体系
CN209383344U (zh) 一种钢柱水平运输及提升装置
CN205116776U (zh) 支架通道结构
CN203613462U (zh) 预制托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