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9911A - 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9911A
CN106859911A CN201710024380.6A CN201710024380A CN106859911A CN 106859911 A CN106859911 A CN 106859911A CN 201710024380 A CN201710024380 A CN 201710024380A CN 106859911 A CN106859911 A CN 106859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recovery
passive exercise
active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43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Yaskawa Service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Yaskawa Service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Yaskawa Service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Yaskawa Service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243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9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9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178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for active exercising, the apparatus being also usable for passive exerci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03Analysing the course of a movement or motion sequences during an exercise or trainings sequence, e.g. swing for golf or tenn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03Analysing the course of a movement or motion sequences during an exercise or trainings sequence, e.g. swing for golf or tennis
    • A63B24/0006Computerised comparison for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motion sequences or the course of a movement
    • A63B2024/0009Computerised real time comparison with previous movements or motion sequences of the us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根据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由此,通过设置康复训练的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自动选择训练模式,并在训练强度的目标达到后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训练,确保训练者的训练强度,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Description

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以及一种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在脑卒中和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强度的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在相关技术中,上下肢康复训练器大多提供一种定时的训练设置模式,即在训练开始时,医生设置好被动训练速度、主动训练阻力、训练模式,再设置一个训练时间,然后开始训练。当训练时间达到预设训练时间后,训练自动结束。但是,相关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对于被动训练,一定时间内的被动训练强度将随着训练速度发生变化,对于主动训练模式,训练强度完全取决于训练者主动用力的情况,训练效果难以有效控制。
因此,相关技术中康复训练的定量训练方法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能够确保训练者的训练强度,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康复训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根据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先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并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然后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并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设置康复训练的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自动选择训练模式,并在训练强度的目标达到后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训练,确保训练者的训练强度,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且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均大于零,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交替地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且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且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大于零,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被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如果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且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大于零,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主动训练,并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包括:获取被动训练过程中所述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转速和累计转动圈数;根据所述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被动训练转速计算所述康复训练器带动所述上肢和/或下肢运动的累计路径长度;根据所述累计路径长度获取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包括:获取主动训练过程中所述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所述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根据所述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所述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计算训练者的累积做功;根据所述训练者的累积做功获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模块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设置康复训练的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自动选择训练模式,并在训练强度的目标达到后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训练,确保训练者的训练强度,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且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均大于零,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交替地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且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康复训练器工作于所述被动训练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被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如果所述康复训练器工作于所述主动训练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主动训练,并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被动训练过程中所述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转速和累计转动圈数,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被动训练转速计算所述康复训练器带动所述上肢和/或下肢运动的累计路径长度,以及根据所述累计路径长度获取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主动训练过程中所述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所述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所述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计算训练者的累积做功,以及根据所述训练者的累积做功获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康复训练器,包括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康复训练器,通过设置康复训练的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自动选择训练模式,并在训练强度的目标达到后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训练,确保训练者的训练强度,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的方框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康复训练器。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
其中,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在开始训练前有用户例如医生设定,医生可根据训练者的康复训练阶段设定不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以进行不同强度的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
S2: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
也就是说,可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选择康复训练器的训练模式,其中,训练模式包括被动训练模式、主动训练模式和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切换模式。即言,可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自动设置训练模式。
S3: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也就是说,在康复训练器进行被动训练时可记录本体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并且在康复训练器进行主动训练时可记录本体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其中,如果未进行被动训练,则被动训练累计强度为零,如果未进行主动训练,则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为零。
S4: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也就是说,在训练过程中实时计算训练强度,当训练强度达到相应的目标强度后控制康复训练器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的主动和被动训练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且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均大于零,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交替地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且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且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大于零,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被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如果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且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大于零,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主动训练,并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也就是说,如果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则康复训练器工作于主动训练模式,可控制康复训练器仅进行主动训练,在主动训练过程中可实时计算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并在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如果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则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模式,可控制康复训练器仅进行被动训练,在被动训练过程中可实时计算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并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如果主动、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均不为零,则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切换模式,可控制康复训练器交替地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实时计算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即被动训练时对被动训练强度进行累计,主动训练时对主动训练强度进行累计,在其中一项训练达到目标例如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可通过康复训练器的交互界面和/或语音装置进行提示,并控制康复训练器进行训练例如主动训练,并在另一项训练达到目标例如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即训练完成后,可控制康复训练器的交互界面显示本次训练的训练结果例如所用训练时间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包括:获取被动训练过程中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转速和累计转动圈数;根据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被动训练转速计算康复训练器带动上肢和/或下肢运动的累计路径长度;根据累计路径长度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
也就是说,可以康复训练器在被动训练状态时带动肢体运动的累计路径长度作为训练强度,该累计路径长度可以通过被动训练状态下电机的转动圈数、电机的转速和机械传动关系计算得到。
其中,电机的转速与被动训练速度有关,即在康复训练器以恒速模式运行时,可根据设定的被动训练速度获取电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包括:获取主动训练过程中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根据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计算训练者的累积做功;根据训练者的累积做功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也就是说,可以康复训练器在主动训练状态时训练者的累积做功为训练强度,该训练者的累积做功可以通过主动状态下电机的转动圈数和电机提供的阻力计算得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还可通过计算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电流、反电动势来计算电机向外做功或者外界对电机做功来计算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开始训练前,医生可根据患者当前状况设置需要达到的训练强度即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被动训练速度和主动训练阻力,然后康复训练器开始训练。如果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主动训练模式,如果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模式,如果主动、被动训练强度均不为零,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切换模式。在被动训练模式,当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自动停止训练。在主动训练模式,当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自动停止训练。在主被动训练模式中,当一项训练的累计强度达到目标强度后,康复训练器通过交互界面和/或语音装置进行提示,当两项训练的累计强度都达到相应的目标强度后,自动停止训练。并且,当训练完成后,康复训练器可通过交互界面显示训练所用时间等其他训练结果。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包括如图2所示的以下步骤:
S101:设置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被动训练速度和主动训练阻力。
S102:控制康复训练器开始训练。
S103:判断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是否为零。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07。
S104: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主动训练模式。
S105:训练并计算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S106:判断训练目标是否达成。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15;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105。
S107:判断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是否为零。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8;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11。
S108: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模式。
S109:训练并计算被动训练累计强度。
S110:判断训练目标是否达成。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15;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109。
S111: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切换模式。
S112:训练并计算被动训练累计强度。
S113:判断其中一项训练目标是否达成,并判断两项训练目标是否达成。
如果一项训练目标达成,则执行步骤S114;如果两项训练目标达成,则执行步骤S115;如果一项训练目标未达成或两项训练目标未达成,则返回步骤S112。
S114:控制康复训练器饿交互界面和/或语音装置进行提示,返回步骤S112。
S115:训练自动结束。
S116:显示训练所用时间等其他训练结果。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先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并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然后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并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设置康复训练的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自动选择训练模式,并在训练强度的目标达到后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训练,确保训练者的训练强度,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如图3所示,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1和控制模块102。
其中,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其中,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在开始训练前有用户例如医生设定,医生可根据训练者的康复训练阶段设定不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以进行不同强度的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
控制模块102用于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也就是说,控制模块102可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选择康复训练器的训练模式,其中,训练模式包括被动训练模式、主动训练模式和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切换模式。即言,控制模块102可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自动设置训练模式。
控制模块102在设置好训练模式后控制康复训练器开始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实时计算训练强度,当训练强度达到相应的目标强度后,控制模块102控制康复训练器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的主动和被动训练强度。具体地,控制模块102可在康复训练器进行被动训练时记录本体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并在康复训练器进行主动训练时记录本体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未进行被动训练,则被动训练累计强度为零,如果未进行主动训练,则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为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且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均大于零,控制模块102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交替地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且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模式,控制模块102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被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如果康复训练器工作于主动训练模式,控制模块102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主动训练,并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也就是说,如果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则康复训练器工作于主动训练模式,控制模块102可控制康复训练器仅进行主动训练,在主动训练过程中可实时计算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并在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如果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则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模式,控制模块102可控制康复训练器仅进行被动训练,在被动训练过程中可实时计算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并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如果主动、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均不为零,则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切换模式,控制模块102可控制康复训练器交替地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实时计算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即被动训练时对被动训练强度进行累计,主动训练时对主动训练强度进行累计,在其中一项训练达到目标例如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模块102可通过康复训练器的交互界面和/或语音装置进行提示,并控制康复训练器进行训练例如主动训练,并在另一项训练达到目标例如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02在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即训练完成后,可控制康复训练器的交互界面显示本次训练的训练结果例如所用训练时间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02进一步用于,获取被动训练过程中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转速和累计转动圈数,并根据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被动训练转速计算康复训练器带动上肢和/或下肢运动的累计路径长度,以及根据累计路径长度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
也就是说,控制模块102可以康复训练器在被动训练状态时带动肢体运动的累计路径长度作为训练强度,该累计路径长度可以通过被动训练状态下电机的转动圈数、电机的转速和机械传动关系计算得到。
其中,电机的转速与被动训练速度有关,即在康复训练器以恒速模式运行时,可根据设定的被动训练速度获取电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02进一步用于,获取主动训练过程中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并根据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计算训练者的累积做功,以及根据训练者的累积做功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也就是说,控制模块102可以康复训练器在主动训练状态时训练者的累积做功为训练强度,该训练者的累积做功可以通过主动状态下电机的转动圈数和电机提供的阻力计算得到。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控制模块102还可通过计算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电流、反电动势来计算电机向外做功或者外界对电机做功来计算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开始训练前,医生可根据患者当前状况设置需要达到的训练强度即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被动训练速度和主动训练阻力,然后康复训练器开始训练。如果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控制模块102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主动训练模式,如果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控制模块102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模式,如果主动、被动训练强度均不为零,控制模块102则控制康复训练器工作于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切换模式。在被动训练模式,当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自动停止训练。在主动训练模式,当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自动停止训练。在主被动训练模式中,当一项训练的累计强度达到目标强度后,控制模块102通过交互界面和/或语音装置进行提示,当两项训练的累计强度都达到相应的目标强度后,自动停止训练。并且,当训练完成后,控制模块102可通过交互界面显示训练所用时间等其他训练结果。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模块根据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通过设置康复训练的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自动选择训练模式,并在训练强度的目标达到后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训练,确保训练者的训练强度,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方框示意图。如图4所示,康复训练器2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康复训练器,通过设置康复训练的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可自动选择训练模式,并在训练强度的目标达到后自动停止训练,从而实现定量训练,确保训练者的训练强度,提升康复训练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
根据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
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且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均大于零,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交替地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且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且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大于零,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被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如果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为零且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大于零,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主动训练,并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包括:
获取被动训练过程中所述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转速和累计转动圈数;
根据所述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被动训练转速计算所述康复训练器带动所述上肢和/或下肢运动的累计路径长度;
根据所述累计路径长度获取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包括:
获取主动训练过程中所述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所述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
根据所述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所述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计算训练者的累积做功;
根据所述训练者的累积做功获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6.一种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主动训练目标强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进行被动训练和/或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的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或主动训练的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和/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且所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均大于零,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交替地进行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和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且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所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康复训练器工作于所述被动训练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被动训练,并获取被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被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如果所述康复训练器工作于所述主动训练模式,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对训练者的上肢和/或下肢进行主动训练,并获取主动训练累计强度,以及在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达到主动训练目标强度时控制所述康复训练器停止训练。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被动训练过程中所述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转速和累计转动圈数,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被动训练转速计算所述康复训练器带动所述上肢和/或下肢运动的累计路径长度,以及根据所述累计路径长度获取所述被动训练累计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主动训练过程中所述康复训练器的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所述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并根据所述电机的累计转动圈数和所述电机提供的主动训练阻力计算训练者的累积做功,以及根据所述训练者的累积做功获取所述主动训练累计强度。
11.一种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康复训练器的定量训练装置。
CN201710024380.6A 2017-01-13 2017-01-13 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 Pending CN106859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4380.6A CN106859911A (zh) 2017-01-13 2017-01-13 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4380.6A CN106859911A (zh) 2017-01-13 2017-01-13 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9911A true CN106859911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57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4380.6A Pending CN106859911A (zh) 2017-01-13 2017-01-13 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99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4793A (zh) * 2017-07-07 2017-09-19 广州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轨迹运动的上肢康复训练方法
CN111671615A (zh) * 2020-06-01 2020-09-18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机器人的训练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5158A1 (en) * 2010-12-14 2012-06-28 Rehabtek Llc. Wearable and convertible passive and active movement training robo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006415A (zh) * 2012-12-25 2013-04-03 上海大学 上肢运动训练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142383A (zh) * 2013-03-22 2013-06-12 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康健运动训练器的主被动实现方法
CN103751989A (zh) * 2014-01-22 2014-04-3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下肢力量智能训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97320A (zh) * 2016-05-19 2016-07-27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一种智能化居家健身车恒功输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5158A1 (en) * 2010-12-14 2012-06-28 Rehabtek Llc. Wearable and convertible passive and active movement training robo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3006415A (zh) * 2012-12-25 2013-04-03 上海大学 上肢运动训练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142383A (zh) * 2013-03-22 2013-06-12 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康健运动训练器的主被动实现方法
CN103751989A (zh) * 2014-01-22 2014-04-3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下肢力量智能训练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97320A (zh) * 2016-05-19 2016-07-27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一种智能化居家健身车恒功输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4793A (zh) * 2017-07-07 2017-09-19 广州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基于轨迹运动的上肢康复训练方法
CN111671615A (zh) * 2020-06-01 2020-09-18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康复机器人的训练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94294B1 (ko)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사용자 전자 장치를 이용하여 재활 프로그램을 실행하는 재활 시스템
US11806564B2 (en) Method of gait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with differential pressure system
CN102110191B (zh) 锻炼引导系统
EP2780090B1 (en) Heart rate based training system
US10342461B2 (en) Method of gait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with differential pressure system
CN104540557B (zh) 训练装置
CN105120945B (zh) 具有脉冲控制的电刺激系统
CN102407003B (zh) 通用锻炼指导系统及方法
US7766793B2 (en) Passive-type exercising device and its control device
CN112043556A (zh) 康复训练系统和存储有康复训练的评价程序的可供计算机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09793644A (zh) 步态评估装置、步态训练系统和步态评估方法
KR101030614B1 (ko) 마사지기
CN106691772A (zh) 执行训练课程程序
CN105307733B (zh) 提供独立的振动和偏置控制的肌肉骨骼振动系统
CN106859911A (zh) 康复训练器及其定量训练方法和定量训练装置
JP2013511330A5 (zh)
CN107847223A (zh) 吞咽障碍检查装置、吞咽障碍检查方法、吞咽障碍治疗装置以及刺激电流设定方法
CN104043153A (zh) 一种用于人工心脏压力与流量控制的装置与控制方法
CN109662880A (zh) 按摩机
US8518071B2 (en) Driving device for a device for the local puncturing of a skin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device
CN106422203A (zh) 一种基于镜像疗法的光电多模态反馈的上肢康复训练方法
CN107438460A (zh) 一种智能服装及训练方法
CN102209578B (zh) 具有对称度指示装置的肢体锻炼设备
CN101816576A (zh) 闭环肌松药效监测及注射方法和闭环肌松注射装置
US20020198080A1 (en) Train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