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6255A -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6255A
CN106856255A CN201510904209.5A CN201510904209A CN106856255A CN 106856255 A CN106856255 A CN 106856255A CN 201510904209 A CN201510904209 A CN 201510904209A CN 106856255 A CN106856255 A CN 106856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cable
waveguide cable
section
medium wave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42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042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6255A/zh
Priority to JP2016235552A priority patent/JP6937114B2/ja
Priority to DE102016224301.2A priority patent/DE102016224301A1/de
Priority to US15/374,526 priority patent/US1023655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856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6255A/zh
Priority to JP2021116827A priority patent/JP7147021B2/ja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2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with invariable factor of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waveguides or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 H01P5/16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 H01P5/1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 H01P5/188Conjugate devices, i.e. devices having at least one port decoupled from one other port consisting of two coupled guides, e.g. directional couplers the guides being dielectric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waveguides or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1Manufacturing waveguides or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waveguides or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1Manufacturing waveguides or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1/006Manufacturing dielectric wavegu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6Dielectric waveguides, i.e. without a longitudinal condu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aveguides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相邻,从而使得电磁波信号能够通过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电磁耦合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上。在本发明中,利用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定向耦合特性,提出了两根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侧面-侧面”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高精度的端面切割和对齐,因此,降低了介质波导线缆的接续难度和成本。

Description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方法和连接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端面-端面”连接方式将两根介质波导线缆接续在一起,这与将两根光缆接续在一起的方式基本相同,需要先对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端面进行高精度的切割,然后将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端面精确对齐,使得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才能够实现两根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连接。
在现有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技术中,由于需要对介质波导线缆的端面进行精确切割和对齐,通常,切割和对齐误差一般要控制在0.01mm以下,导致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其方便地实现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接续,降低了介质波导线缆的接续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相邻,从而使得电磁波信号能够通过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电磁耦合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电磁耦合区域被定义为耦合区间;在所述耦合区间内,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在轴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耦合长度;并且,在所述耦合区间内,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的中心线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被定义为耦合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耦合长度和所述耦合间距被设定成使得在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在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过程中的损耗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基于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截面形状、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参数以及所述电磁波信号的工作频率来确定所述耦合长度和所述耦合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中的每个至少包括纤芯和包裹在纤芯上的用于保护纤芯的包覆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具有矩形、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等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纤芯具有矩形、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等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中的每个还包括包裹在所述包覆层上的外保护层;并且前述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在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前,剥除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上的外保护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包括:保持装置,适于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相邻,从而使得电磁波信号能够通过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电磁耦合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电磁耦合区域被定义为耦合区间;在所述耦合区间内,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在轴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耦合长度;并且,在所述耦合区间内,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的中心线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被定义为耦合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耦合长度和所述耦合间距被设定成使得在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在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过程中的损耗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基于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截面形状、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参数以及所述电磁波信号的工作频率来确定所述耦合长度和所述耦合间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件,具有适于定位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部件,具有适于定位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第二定位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彼此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调节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与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耦合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彼此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便调节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耦合间距。
在根据本发明的前述各个实施例中,利用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定向耦合特性,提出了两根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侧面-侧面”连接方式。这种“侧面-侧面”连接不需要高精度的端面切割和对齐,只需将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贴近,形成紧耦合即可。通过调整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耦合长度和耦合间距,能够实现电磁波信号从一根介质波导线缆传输到另一根介质波导线缆。因此,本发明降低了介质波导线缆的接续难度和成本。
本发明将应用介质波导之间的定向耦合特性,将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贴近,形成较紧密的耦合;当信号沿介质波导线缆进入耦合段后,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一根介质波导上的能量可以较彻底地转移到与之耦合的另一根介质波导上,实现信号的连接。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利用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定向耦合特性来实现两根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侧面-侧面”连接方式的原理图;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横向剖视图;
图3a显示根据示例1的图2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等于15mm;
图3b显示根据示例2的图2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等于22mm;
图3c显示根据示例3的图2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等于30mm;
图4显示根据示例1、示例2和示例3的图2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耦合时的插入损耗;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横向剖视图;
图6a显示根据示例1的图5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等于12mm;
图6b显示根据示例2的图5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等于24mm;
图7a显示根据示例1的图5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耦合时的理论插入损耗和实际插入损耗;和
图7b显示根据示例2的图5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的耦合时的理论插入损耗和实际插入损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相邻,从而使得电磁波信号能够通过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之间的电磁耦合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上。
第一实施例
下面根据图1至图4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
图1显示利用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之间的定向耦合特性来实现两根介质波导线缆100、200之间的“侧面-侧面”连接方式的原理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介质波导线缆100、200之间的“侧面-侧面”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被定位成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图1中字母L标示的这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图1中字母L标示的这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的侧面相邻,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能够产生有效的电磁耦合。这样,电磁波信号y能够通过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电磁耦合(图1中虚线所示,但是,请注意这根虚线,只是为了形象化的表达,不代表任何物理、数学上的电磁耦合或电磁传输)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
为了能够使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能够产生有效的电磁耦合,如图1所示,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d必须小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能够产生电磁耦合的最大距离值。
为了便于解释和说明,在本文中,如图1所示,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电磁耦合区域被定义为耦合区间。如图1所示,在该耦合区间内,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在轴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耦合长度L。并且,如图1所示,在该耦合区间内,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的中心线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被定义为耦合间距d。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耦合长度L和耦合间距d被设定成使得在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y在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过程中的损耗最小。这样,能够保证在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y能够基本完全地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保证信号传输的品质。
通常而言,耦合长度L和耦合间距d可以基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截面形状、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参数以及电磁波信号的工作频率来确定。
图2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横向剖视图。
如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中的每个至少包括纤芯110、210和包裹在纤芯110、210上的用于保护纤芯110、210的包覆层120、220。
下面将根据图2至图4来说明耦合长度L(在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参数、电磁波信号的工作频率和耦合间距d确定的情况下)对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
图3a显示根据示例1的图2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L=15mm。
图3b显示根据示例2的图2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L=22mm。
图3c显示根据示例3的图2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L=30mm。
在图2至图3所示的示例1、示例2和示例3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具有矩形截面,并且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纤芯110、210具有圆形截面。
在图2至图4所示的示例1、示例2和示例3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纤芯110、210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2.1,损耗角等于0.0002。
在图2至图3所示的示例1、示例2和示例3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外包覆层120、220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5.4,损耗角等于0.0001。
在图2至图3所示的示例1、示例2和示例3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截面尺寸为1mm×0.8mm,纤芯110、210的直径等于0.4mm。
在图2至图3所示的示例1、示例2和示例3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耦合间距d=1.1mm。
在图2至图3所示的示例1、示例2和示例3中,电磁波信号的中心工作频率大致为140GHz。
图4显示根据示例1、示例2和示例3的图2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耦合时的插入损耗。
图4中的曲线1表示耦合长度L=15mm时的插入损耗,曲线2表示耦合长度L=22mm时的插入损耗,曲线3表示耦合长度L=30mm时的插入损耗。
如图4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电磁波信号的中心工作频率大致为140GHz时,耦合长度L=15mm时的插入损耗最小,耦合长度L=22mm和30mm时的插入损耗较大,特别是耦合长度L=22mm时的插入损耗最大。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可以设定耦合长度L=15mm,因为此时的插入损耗最小,电磁波信号能够基本上无损耗地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
尽管未图示,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中的每个还可以包括包裹在包覆层120、220上的外保护层。此时,在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前,还需要剥除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的外保护层,以露出包覆层120、220。
第二实施例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横向剖视图。
如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中的每个至少包括纤芯110’、210’和包裹在纤芯110’、210’上的用于保护纤芯110’、210’的包覆层120’、220’。
下面将根据图5至图7来说明耦合长度L(在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截面形状、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参数、电磁波信号的工作频率和耦合间距d确定的情况下)对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
图6a显示根据示例1的图5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L=12mm。
图6b显示根据示例2的图5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耦合示意图,其中耦合长度L=24mm。
在图5至图6所示的示例1和示例2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具有矩形截面,并且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纤芯110’、210’具有矩形截面。
在图5至图6所示的示例1和示例2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纤芯110、210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2.14,损耗角等于0.0001。
在图5至图6所示的示例1和示例2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外包覆层120’、220’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5.4,损耗角等于0.0002。
在图5至图6所示的示例1和示例2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截面尺寸为1mm×0.8mm,纤芯110、210的截面尺寸为0.2mm×0.4mm。
在图5至图6所示的示例1和示例2中,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耦合间距d=1.1mm。
在图5至图6所示的示例1和示例2中,电磁波信号的中心工作频率大致为140GHz。
图7a显示根据示例1的图5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耦合时的理论插入损耗(实线所示)和实际插入损耗(虚线所示);和图7b显示根据示例2的图5所示的两根相邻的介质波导线缆100’、200’的耦合时的理论插入损耗(实线所示)和实际插入损耗(虚线所示)。
如图7a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电磁波信号的中心工作频率大致为140GHz时,耦合长度L=12mm时的实际插入损耗最小(虚线所示),并且实际插入损耗(虚线所示)与理论插入损耗(实线所示)基本重合。
如图7b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电磁波信号的中心工作频率大致为140GHz时,耦合长度L=24mm时的实际插入损耗较大(虚线所示),并且实际插入损耗(虚线所示)与理论插入损耗(实线所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根据上面的分析,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设定耦合长度L=12mm,因为此时的插入损耗最小,电磁波信号能够基本上无损耗地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
在本发明中,第一质波导线缆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以及他们的纤芯的尺寸和形状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第一质波导线缆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以及他们的纤芯可以具有任意合适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圆形、矩形、多边形、椭圆形等。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的实施例
尽管未图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于以“侧面-侧面”连接方式来接续两根介质波导线缆的接续装置。该接续装置可以包括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适于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的侧面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侧面相邻,从而使得电磁波信号能够通过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电磁耦合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保持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部件,具有适于定位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部件,具有适于定位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第二定位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可以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彼此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调节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耦合长度L。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彼此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便调节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耦合间距d。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前述保持装置也可以包括夹持机构,用于夹持住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的侧面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侧面相邻,从而使得电磁波信号能够通过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电磁耦合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电磁耦合区域被定义为耦合区间;
在所述耦合区间内,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在轴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耦合长度(L);并且
在所述耦合区间内,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的中心线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被定义为耦合间距(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长度(L)和所述耦合间距(d)被设定成使得在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在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过程中的损耗最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截面形状、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参数以及所述电磁波信号的工作频率来确定所述耦合长度(L)和所述耦合间距(d)。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中的每个至少包括纤芯(110、210)和包裹在纤芯(110、210)上的用于保护纤芯(110、210)的包覆层(120、2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具有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纤芯(110、210)具有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中的每个还包括包裹在所述包覆层(120、220)上的外保护层;并且
前述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前,剥除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的外保护层。
9.一种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包括:
保持装置,适于定位一根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一根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使得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的侧面与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侧面相邻,从而使得电磁波信号能够通过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电磁耦合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电磁耦合区域被定义为耦合区间;
在所述耦合区间内,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在轴向上的长度被定义为耦合长度(L);并且
在所述耦合区间内,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的中心线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被定义为耦合间距(d)。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长度(L)和所述耦合间距(d)被设定成使得在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信号在从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传输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过程中的损耗最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截面形状、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参数以及所述电磁波信号的工作频率来确定所述耦合长度(L)和所述耦合间距(d)。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包括:
第一定位部件,具有适于定位所述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的第一定位槽;和
第二定位部件,具有适于定位所述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的第二定位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彼此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便调节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与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耦合长度(L)。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介质波导线缆接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彼此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以便调节所述一段第一介质波导线缆(100)和所述一段第二介质波导线缆(200)之间的耦合间距(d)。
CN201510904209.5A 2015-12-09 2015-12-09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6856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4209.5A CN106856255A (zh) 2015-12-09 2015-12-09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和装置
JP2016235552A JP6937114B2 (ja) 2015-12-09 2016-12-05 誘電体導波路ケーブルを結合させる方法
DE102016224301.2A DE102016224301A1 (de) 2015-12-09 2016-12-07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dielektrischen Wellenleiterkabeln
US15/374,526 US10236553B2 (en) 2015-12-09 2016-12-09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upling dielectric waveguide cables
JP2021116827A JP7147021B2 (ja) 2015-12-09 2021-07-15 誘電体導波路ケーブルを結合させ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4209.5A CN106856255A (zh) 2015-12-09 2015-12-09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6255A true CN106856255A (zh) 2017-06-16

Family

ID=5877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4209.5A Pending CN106856255A (zh) 2015-12-09 2015-12-09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6553B2 (zh)
JP (2) JP6937114B2 (zh)
CN (1) CN106856255A (zh)
DE (1) DE102016224301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94959A (en) * 1952-03-01 1957-06-04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Directional coupler for all-dielectric waveguide
CN1344041A (zh) * 2000-09-08 2002-04-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定向耦合器、天线设备和雷达系统
JP2004007365A (ja) * 2002-03-28 2004-01-08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誘電体回路でなるミリ波フロントエンドとその応用
CN104282974A (zh) * 2013-07-03 2015-01-14 香港城市大学 波导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1343A (en) * 1975-06-30 1978-05-23 Epsilon Lambda Electronics Corp. Insular waveguide directional coupler
JPS5214430A (en) * 1975-07-24 1977-02-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hoto connector
JPS5927524B2 (ja) * 1978-11-30 1984-07-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分布結合型分波器
GB2038017B (en) * 1978-12-20 1982-11-24 Standard Telephones Cables Ltd Optical fibre directional coupler
US4536058A (en) * 1981-09-10 1985-08-20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iber optic directional coupler
US4556855A (en) * 1983-10-31 1985-12-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RF Components and networks in shaped dielectrics
JPH04138404A (ja) * 1990-09-28 1992-05-12 Kyocera Corp 光ファイバカップラと光ファイバカップラの整列部材
US5263104A (en) * 1991-11-27 1993-11-16 Yellapu Anjan Optical fiber directional coupler housing
JP2000022411A (ja) * 1998-07-06 2000-01-21 Murata Mfg Co Ltd 方向性結合器、方向性結合器装置、可変減衰器及び送受信装置
JP2003195094A (ja) * 2001-12-26 2003-07-09 Kyocera Corp ファイバ型複合機能部品とこれを用いた光ファイバ増幅器及びase光源
KR20030090238A (ko) * 2002-05-21 2003-11-28 코모텍 주식회사 모드변환반사기를 이용한 비방사유전체 선로 혼합기
JP2004128918A (ja) * 2002-10-03 2004-04-22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回路装置を備える高周波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高周波回路装置の測定装置
JP5436964B2 (ja) * 2009-07-24 2014-03-05 タツタ電線株式会社 3波長光合波器
JP2011217251A (ja) * 2010-04-01 2011-10-27 Mmex Inc Nrdガイド変調器
US8515220B1 (en) * 2012-04-12 2013-08-20 Raytheon Company Optical fiber coupler for coupling signal beams into a non-circularly shaped optical beam
US9373878B2 (en) * 2013-03-19 2016-06-2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electric waveguide with RJ45 connector
CN106876856B (zh) * 2015-12-14 2020-12-22 泰连公司 具有介电波导和导电波导的波导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94959A (en) * 1952-03-01 1957-06-04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Directional coupler for all-dielectric waveguide
CN1344041A (zh) * 2000-09-08 2002-04-1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定向耦合器、天线设备和雷达系统
JP2004007365A (ja) * 2002-03-28 2004-01-08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誘電体回路でなるミリ波フロントエンドとその応用
CN104282974A (zh) * 2013-07-03 2015-01-14 香港城市大学 波导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68507A (ja) 2021-10-21
JP2017108403A (ja) 2017-06-15
US10236553B2 (en) 2019-03-19
US20170170541A1 (en) 2017-06-15
JP7147021B2 (ja) 2022-10-04
DE102016224301A1 (de) 2017-06-14
JP6937114B2 (ja)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33455A (en) Method for joining optical fibre bundles
US77692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lexible elongate elements
US8731363B2 (en) Optical fiber management device
EP0531921A2 (en) Redundant length treatment mechanism for optical fiber at terminal of optical cable
CN104081234B (zh) 多芯光纤带
US2008029642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lexible lines
JP2016061871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4787625A (zh) 光纤卷取用卷轴以及光纤卷盘
EP4053610A1 (en) Intermittent-connection-type optical fiber tap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termittent-connection-type optical fiber tape
CN103840580A (zh) 一种电磁线圈及其骨架、制造方法
CN105492357A (zh) 光纤卷绕用线轴以及光纤
ES2837358T3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agrupación de hilos superconductores de alta temperatura
CN106856255A (zh) 介质波导线缆接续方法和装置
US9746629B2 (en) Fiber-bundle assembly for maintaining a select order in an optical fiber cable
CN105099017B (zh) 电机、定子铁芯及其定子冲片
US6879761B2 (en) Multi axis ribbon
US11009668B2 (en) Optical fiber ribbon and optical fiber cable
EP3377930B1 (en)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CN109716191B (zh) 光纤单元以及光缆
CN115173196A (zh) 光纤激光器热沉及光纤激光装置
EP3518012A1 (en) Optical fiber unit and optical fiber cable
SE534438C2 (sv) Bränsleknippe och spridarband
CN101924432B (zh) 缠绕柔性铁心的方法
US11385424B2 (en) Optical fiber sid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esign method
EP2818902A1 (en) Improvements in interconnection systems between circuit boards for signal switch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