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0404B -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0404B
CN106850404B CN201710035356.2A CN201710035356A CN106850404B CN 106850404 B CN106850404 B CN 106850404B CN 201710035356 A CN201710035356 A CN 201710035356A CN 106850404 B CN106850404 B CN 106850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rver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353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50404A (zh
Inventor
袁灿材
高威煌
蔡嘉沛
罗芳柠
李波
陈晓毅
邵荣杰
廖唯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353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0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0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0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50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0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selective forwa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Network services using third party service provi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以得到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第一终端获取与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并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受第二请求,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第一服务器建立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以向第一终端通过该第三方服务号向推送警报消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间可以很方便的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信息交互。可是,这些信息交互中也充斥着大量不利于用户信息安全的危险信息。一个场景中,电信诈骗信息就是一种危险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对该电信诈骗信息进行识别,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诈骗手段,用户的信息安全是无法得到保障的,而且,这种电信诈骗通常都会给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现有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机号在多个终端用户间建立关联,比如,第一终端用户(如用户自身)为关注方,第二终端用户(与该用户相关的家人、亲戚或朋友等)为被关注方,电信诈骗信息在这两类终端用户间传递时是通过关联的手机号进行通信的,这种通信方式是非实时的。另一方面,多个终端用户需要都安装同样的信息安全管理应用,通过该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远程控制来实现防诈骗的信息处理,由于采用这种通信方式的两侧终端都要安装该特定的信息安全管理应用,从而导致交互方式很繁琐,而且多个终端的系统不一定相同,信息安全管理应用是否能支持当前的终端系统等等限制,都会影响到信息处理的结果。然而,相关技术中,对于该问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至少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由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一服务器及第二服务器构成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中;
所述第一服务器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
所述第二服务器将通过第一应用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监听得到的警报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推送的所述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一服务器及第二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
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
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
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中;
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
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
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
将通过第一应用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监听得到的警报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一终端,包括:
请求发起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
发送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第一信息安全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通过第三方服务号根据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所述绑定关系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间建立,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接受单元,用于接受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使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建立绑定关系;
第二信息安全处理单元,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后开启信息安全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安全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由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一服务器及第二服务器构成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所述第一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所述第二服务器将通过第一应用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监听得到的警报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推送的所述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将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后,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第二终端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中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从而通过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来实现多个终端间的关联信息绑定,以便后续能根据该服务号能实时的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只需要在第二终端安装该第一应用,而不需要双侧通信的两个终端都安装该第一应用,简化了交互方式,不受限于终端的系统,确保对警报消息的信息安全处理是及时和准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息交互的各方硬件实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保护示意图;
图6-8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应用场景的多个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9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应用场景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0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应用场景的绑定关系建立示意图;
图11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应用场景的警报消息上报示意图;
图12-15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应用场景的多个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6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应用场景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7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应用场景的guid绑定微信号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陈述了众多的具体细节,以便彻底理解本发明。不过,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没有详细说明公开的公知方法、过程、组件、电路和网络,以避免不必要地使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模糊不清。
另外,本文中尽管多次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或各种阈值或各种应用或各种指令或各种操作)等,不过这些元件(或阈值或应用或指令或操作)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只是用于区分一个元件(或阈值或应用或指令或操作)和另一个元件(或阈值或应用或指令或操作)。例如,第一操作可以被称为第二操作,第二操作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操作,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第一操作和第二操作都是操作,只是二者并不是相同的操作而已。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并不一定是按照所描述的步骤顺序进行处理,可以按照需求有选择的将步骤打乱重排,或者删除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增加实施例中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步骤描述只是可选的顺序组合,并不代表本发明实施例的所有步骤顺序组合,实施例中的步骤顺序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和/或”指的是包括相关联的列举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的可能组合。还要说明的是:当用在本说明书中时,“包括/包含”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和/或它们的组群的存在或添加。
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终端(如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Portable Media Player)、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信息交互的各方硬件实体的示意图,图1中包括:1)关注方的终端和被关注方的终端,这两类终端分别以第一类终端1和第二类终端2进行区分,第一类终端1由多个终端11-14组成,第二类终端2可以由多个终端21-23组成;2)作为管理应用的应用服务器3,比如一个信息安全管理应用,与该应用客户端对应的后台服务器;3)作为第三方服务号的管理服务器4,比如,一个社交应用服务号对应的后台服务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类终端1发送第一请求,请求对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将得到的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记录到服务器4中,第一类终端1发送第二请求给第二类终端2,请求对其进行信息安全关注,第二类终端2接受关注后,得到与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由于在服务器4中存在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和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的绑定关系,因此,在服务器3对第二类终端2监听得到疑似警报或警报后,据此生成警报消息,将警报消息发送给服务器4,服务器根据绑定关系将对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此前已经绑定的微信号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对应的第一终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引入应用(如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可以是手机管家)的第三方服务号(如社交服务号,可以是微信),通过关注该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后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建立第一类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类终端上安装的该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的绑定关系,以通过第三方服务号来实现多个终端间的关联信息绑定,具备实时性。第一类终端不需要安装应用(如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可以是手机管家),第二类终端需要安装应用(如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可以是手机管家),以便通过应用监听到第二类终端存在信息安全时,将生成的警报消息经由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通过其第三方服务号将警报消息据绑定关系发送给对应的第一类终端,以触发安全保护。第二类终端上安装的应用(如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可以是手机管家)始终对第二类终端进行监听,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信息安全。
上述图1的例子只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系统架构实例,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图1所述的系统结构,基于上述图1所述的系统架构,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应用于由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一服务器及第二服务器构成的系统中,通过各方实体的交互来实现信息安全处理。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101)。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应用可以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第三方服务号可以为社交应用服务号,第一终端通过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后续可以通过该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接收各种消息。当第一应用为手机管家,第三方服务号为微信公众账号时,该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具体为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则第二终端被监听到发生信息安全后,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所关注的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接收基于监听内容得到的警报消息。具体,警报消息的生成和如何基于绑定关系通过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传输给第一终端在后续描述中进行阐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如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102)。第一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103)。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受所述第二请求(具体为关注请求),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如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104)。第一服务器(如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105)。第二服务器(如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即对应第一应用的客户端的后台服务器,该客户端与后台以C/S方式通信)将通过第一应用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监听得到的警报消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106)。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三方服务号根据绑定关系定向推送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一终端(107)。第一终端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108)。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为用户A所在的终端,第二终端为用户B所在的终端,在一个实际应用中,用户A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的第三方服务号(微信公众账号,具体为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也就是说是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记录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后续还会基于第二终端所安装的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得到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建立二者间的绑定关系后,将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与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的绑定关系也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内,进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第一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即关注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比如,可以在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触发第二请求后,转发关联亲友开启页面给第二终端,在页面中包含是否接受第二请求的提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打开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根据提示对是否接受绑定进行确认,此时能获取到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接受所述关注请求后,对所述关注请求在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进行确认后,则对该关注请求验证通过。检测是否安装有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若检测到在第二终端本地未安装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则在页面引导下进入管家安装页面以安装该第一应用,获取第一应用的guid,将openid和guid进行绑定。只有在安装该第一应用后,才能绑定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得到上述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存储于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内。之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开启并运行第一应用,通过第一应用对其进行信息安全监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绑定实际上是将第一终端(如用户A)与第二终端所安装的第一应用(如用户B上的第一应用客户端B)进行绑定,通过客户端B判断存在信息安全时生成警报消息(该警报消息中包括客户端B的guid和具体的警报内容),向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传输该警报消息,之后,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向与客户端B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转发给警报消息,由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对将该警报消息如何发送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进行决策,具体的,根据该绑定关系,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基于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推送该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简单来说,就是客户端B上报警报消息后,向其后台服务器传送对应的用户guid及具体警报内容,从而,可以对该guid此前已经绑定的微信号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所述第一终端(如用户A)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将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后,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第二终端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从而通过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来实现多个终端间的关联信息绑定,以便后续能根据该服务号能实时的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只需要在第二终端安装该第一应用,而不需要双侧通信的两个终端都安装该第一应用,简化了交互方式,不受限于终端的系统,确保对警报消息的信息安全处理是及时和准确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201)。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应用可以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第三方服务号可以为社交应用服务号,第一终端通过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后续可以通过该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接收各种消息。当第一应用为手机管家,第三方服务号为微信公众账号时,该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具体为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则第二终端被监听到发生信息安全后,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所关注的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接收基于监听内容得到的警报消息。具体,警报消息的生成和如何基于绑定关系通过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传输给第一终端在后续描述中进行阐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202)。第一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203)。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受所述第二请求(具体为关注请求),检测本地是否安装有所述第一应用,得到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执行对应的操作,以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204)。具体的,一种方式是:当检测到本地安装有第一应用时,则直接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另一种方式是:当未安装有所述第一应用时,根据应用安装提示来安装所述第一应用后,得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之后,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205)。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206)。在第二终端开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通过第一应用对第二终端的用户操作进行监听(207)。这里,用户操作包括:拨打电话/发送短消息、或接听电话/接收短消息。当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监听到所述用户操作存在信息安全时,生成警报消息(208)。通过所述第一应用上报所述警报消息给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所述警报消息中携带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209)。在一个实际应用中,所述警报消息包括第二终端所安装的手机管家应用的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及具体的警报内容。以便后续,通过该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此前已经绑定的微信号推送警报消息,将具体的警报内容发送给第一终端,使第一终端触发对第二终端的信息安全保护。第一终端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210)。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为用户A所在的终端,第二终端为用户B所在的终端,在一个实际应用中,用户A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的第三方服务号(微信公众账号,具体为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也就是说是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记录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后续还会基于第二终端所安装的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得到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建立二者间的绑定关系后,将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与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的绑定关系也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内,进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第一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即关注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比如,可以在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触发第二请求后,转发关联亲友开启页面给第二终端,在页面中包含是否接受第二请求的提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打开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根据提示对是否接受绑定进行确认,此时能获取到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接受所述关注请求后,对所述关注请求在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进行确认后,则对该关注请求验证通过。检测是否安装有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若检测到在第二终端本地未安装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则在页面引导下进入管家安装页面以安装该第一应用,获取第一应用的guid,将openid和guid进行绑定。只有在安装该第一应用后,才能绑定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得到上述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存储于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内。之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开启并运行第一应用,通过第一应用对其进行信息安全监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绑定实际上是将第一终端(如用户A)与第二终端所安装的第一应用(如用户B上的第一应用客户端B)进行绑定,通过客户端B判断存在信息安全时生成警报消息(该警报消息中包括客户端B的guid和具体的警报内容),向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传输该警报消息,之后,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向与客户端B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转发给警报消息,由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对将该警报消息如何发送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进行决策,具体的,根据该绑定关系,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基于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推送该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简单来说,就是客户端B上报警报消息后,向其后台服务器传送对应的用户guid及具体警报内容,从而,可以对该guid此前已经绑定的微信号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所述第一终端(如用户A)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将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后,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第二终端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从而通过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来实现多个终端间的关联信息绑定,以便后续能根据该服务号能实时的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只需要在第二终端安装该第一应用,而不需要双侧通信的两个终端都安装该第一应用,简化了交互方式,不受限于终端的系统,确保对警报消息的信息安全处理是及时和准确的。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之前,所述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警报消息,从所述警报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在所述绑定关系中查询到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警报消息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发送给对应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终端。在一个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为用户A,第二终端为用户B,第三方服务号为微信服务号时,则当微信后台服务器接受到用户B的客户端传送的GUID及警报信息后,通过该第三方的微信服务号消息接口下发警报消息到用户A的微信服务号中去。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进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第一终端在所述关联亲友开启页面中触发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转发给第二终端进行是否接受第二请求的确认。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中解除所述绑定关系后,将解除绑定请求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接收到所述解除绑定请求,停止生成所述警报消息,同时也停止通过所述第一应用上报所述警报消息给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在一个实际应用中,停止发送警报机制,是当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号)解除绑定后将其反馈到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中,则第一应用停止生成及发送对应GUID的警报消息给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号)的后台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增加指令接口,则第一应用通过该指令接口向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号)的后台服务器传送包括警报内容及guid的警报消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对第二终端所安装的第一应用,及对被关注者的应用客户端增加无网络判断机制,通过通知栏进行提醒。通知栏提醒出现的频率控制,如每天最多出现一次、二次;每周最多出现三次等。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得到的通讯行为,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通讯行为进行监听,以得到通讯号码。第二终端查询所述通讯号码是否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所述第一号码库中存储有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已标记号码的各种类型。当所述通讯号码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直接触发信息安全保护。比如,第一终端(如用户A)的亲友,即第二终端(如用户B)误接了诈骗电话,或者主动拨打了诈骗电话,则用户A会第一时间收到微信通知,提醒用户A帮助用户B识别骗局,采用本地优先识别,如果识别失败,则启动通过云识别诈骗电话通话状况进行预警的机制,即:通过第三方的微信服务号实现他人辅助警示提醒,让亲友“用户B”识别诈骗份子,远离诈骗。关注者“用户A”只需要通过关注第三方的微信服务好,不论手机是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不管是否安卓了客户端,一样能够使用该功能,实时保护亲友防止受到电信诈骗。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通讯号码未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则第二终端将所述通讯号码发送给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将所述通讯号码与本地的第二号码标记库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对所述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的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类型(如诈骗,骚扰,快递,广告推销等类型),在通讯行为的通话时长符合上报触发条件(如通话时长超过预设的时间)时,上报包含所述通讯类型的警报消息给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即在识别出第二终端(即上述亲友“用户B”)与诈骗电话通话、点击或执行诈骗短信相关内容时,则根据通讯号码“号码类型”和触发条件来生成需要上报的警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系统,如图4所示,系统包括:第一终端41、第二终端42、第一服务器43及第二服务器44。第一终端可以为发起关注的关注方,第二终端可以为被关注方,第一服务器可以为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可以为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其中,第一终端41,用于: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如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第二终端42,用于: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如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第一服务器(如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43,用于: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一终端;及第二服务器(如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44,用于:监听到第二终端存在信息安全时,上报所生成的警报消息给第一服务器(如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41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请求发起单元411,用于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发送单元412,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第一信息安全处理单元413,用于接收到通过第三方服务号根据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所述绑定关系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间建立,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标识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终端42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接受单元421,用于接受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获取单元422,用于获取与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使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建立绑定关系;第二信息安全处理单元423,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后开启信息安全保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为用户A所在的终端,第二终端为用户B所在的终端,在一个实际应用中,用户A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的第三方服务号(微信公众账号,具体为手机管家的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也就是说是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记录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后续还会基于第二终端所安装的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得到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建立二者间的绑定关系后,将第一标识信息(如openid)与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的绑定关系也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内,进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第一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即关注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比如,可以在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触发第二请求后,转发关联亲友开启页面给第二终端,在页面中包含是否接受第二请求的提示。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打开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根据提示对是否接受绑定进行确认,此时能获取到第二标识信息(如guid)。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在接受所述关注请求后,对所述关注请求在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进行确认后,则对该关注请求验证通过。检测是否安装有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若检测到在第二终端本地未安装第一应用(如手机管家),则在页面引导下进入管家安装页面以安装该第一应用,获取第一应用的guid,将openid和guid进行绑定。只有在安装该第一应用后,才能绑定第一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得到上述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存储于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内。之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开启并运行第一应用,通过第一应用对其进行信息安全监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绑定实际上是将第一终端(如用户A)与第二终端所安装的第一应用(如用户B上的第一应用客户端B)进行绑定,通过客户端B判断存在信息安全时生成警报消息(该警报消息中包括客户端B的guid和具体的警报内容),向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传输该警报消息,之后,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向与客户端B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转发给警报消息,由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对将该警报消息如何发送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进行决策,具体的,根据该绑定关系,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基于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推送该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简单来说,就是客户端B上报警报消息后,向其后台服务器传送对应的用户guid及具体警报内容,从而,可以对该guid此前已经绑定的微信号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如用户A)。所述第一终端(如用户A)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如微信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将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后,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第二终端本地安装的第一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中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从而通过第一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来实现多个终端间的关联信息绑定,以便后续能根据该服务号能实时的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只需要在第二终端安装该第一应用,而不需要双侧通信的两个终端都安装该第一应用,简化了交互方式,不受限于终端的系统,确保对警报消息的信息安全处理是及时和准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接受所述第二请求后,检测本地是否安装有所述第一应用;当安装有所述第一应用时,则直接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当未安装有所述第一应用时,根据应用安装提示来安装所述第一应用后,得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开启并运行所述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对第二终端的用户操作进行监听;所述用户操作包括:拨打电话/发送短消息、或接听电话/接收短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当通过所述第一应用监听到所述用户操作存在信息安全时,生成警报消息;通过所述第一应用上报所述警报消息给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所述警报消息中携带与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进一步用于:接收到所述警报消息,从所述警报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在所述绑定关系中查询到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警报消息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发送给对应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进一步用于: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进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在所述关联亲友开启页面中触发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转发给第二终端进行是否接受第二请求的确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进一步用于: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中解除所述绑定关系后,将解除绑定请求发送给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接收到所述解除绑定请求,停止通过所述第一应用上报所述警报消息给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得到的通讯行为;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对所述通讯行为进行监听,以得到通讯号码;查询所述通讯号码是否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所述第一号码库中存储有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已标记号码的各种类型;当所述通讯号码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直接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当所述通讯号码未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则将所述通讯号码发送给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应用的后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通讯号码与本地的第二号码标记库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对所述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的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类型,在通讯行为的通话时长符合上报触发条件时,上报包含所述通讯类型的警报消息给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涉及终端和服务器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终端和服务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流程描述的实施例所描述内容。
以一个现实应用场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阐述如下:
在信息安全处理场景中,对于电信诈骗而言,如何在关注者和被关注者间建立有效的监控和预警机制,从而实现信息安全保护,是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关注者指:通过第三方微信服务号发起关系的用户,当被关注者接到诈骗电话或短信时,将会接受到微信服务号的通知;被关注者指:通过关注者的关注请求链接的被保护用户。
对于上述问题,如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保护方案,包括:1)关心建立过程。具体的,对于安卓手机客户端A,先验证A手机号,A给B发送短信,B下载安卓手机客户端,验证B手机号,至此完成关系的建立。2)监听到有诈骗风险。具体的,监听到B有诈骗风险,B客户端上报,云端接受,下发到A客户端,A收到信息(如警报消息)。这种现有的方式,仅仅只能在双方都是安卓手机并且都安装了客户端的时候才能进行防诈骗,而未综合考虑用户的使用条件,进而使得使用该功能时具有较多的限制条件。
以常用的一种保护方案为例进行说明,可以通过客户端以手机号的方式来进行关注者与被关注的关系的建立,然后当被关注者的客户端监听到有诈骗的风险发生时,再通过云端给关注者的客户端发送消息。而这种解决方式比较比较难做到实时的通知,并且通知的方式也较难引起注意,比较难满足真正防诈骗的需求。并且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关注者和被关注者双方都要求是安卓手机,并且都安装了手机客户端,限制条件比较多,让用户群比较受限。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关注者和被关注者双方都要求是安卓手机,并且都安装了手机客户端,限制条件比较多;关注者和被关注者关系建立的流程也复杂;消息发送的速度慢、效率低。而针对上述场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基于信息安全应用,如手机管家的防诈骗功能,通过第三方的服务器号如微信服务号搭桥,打破了“双方都要有安装应用-手机管家”的局限,更大限度扩宽了用户覆盖。使得关注者可以在无需安装信息安全应用的前提下,打破了安卓和iOS平台的限制,只需关注微信服务号便可以帮助亲友防诈骗。具体的,分为以下的两个应用场景进行分别阐述。
应用场景一:通过第三方服务号进行电信防诈骗。
如图6-8为用户界面示意图。其中,图6为关注者发起关注的流程对应的界面示意图;图7为被关注者接受关注的流程对应的界面示意图,图8为当被关注者有诈骗风险时,关注者接收到微信消息流程对应的界面示意图。
如图9所示为实现上述各个用户界面处理流程的具体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关注手机管家微信服务号;
步骤402、关注者A发送关注请求给被关注者B;
步骤403、判断被关注者B是否接受关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4,否则,结束当前流程;
步骤404、判断被关注者B是否安装手机管家客户端,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5;否则,执行步骤406;
步骤405、在手机管家客户端内通过关注;
步骤406、下载手机管家客户端后转入执行步骤405;
步骤407、关系建立完成监听诈骗事件;
步骤408、判断被关注者B是否有诈骗风险,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09;否则,转入执行步骤407;
步骤409、关注者A接收到通知。
对上述流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双方建立关联关系
1)微信服务号的粉丝-用户A与其亲友B的管家的客户端(guid)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由于系统的限制,亲友B必须安装手机管家;用户A则不要求,且用户A可以是安卓手机,也可以是iPhone)。
2)用户在微信服务号打开服务页面时,记录下用户A的微信openid。
3)引导用户B下载安卓管家客户端后,获取用户B的安卓管家客户端guid。
4)最后将用户A的微信微信openid与户B的安卓管家客户端guid进行关系的绑定,建立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
图10所示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在服务号内进入开启界面,此步骤中,可以记录openid;
步骤502、转发页面给亲友;
步骤503、亲友打开页面,进行确认;此步骤中,可以进行微信授权以获取openid;
步骤504、判断是否装有手机管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5;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5、进入管家h5页面;
步骤506、引导下载手机管家后转入执行步骤505;
步骤507、确认并开启手机管家。此步骤中,可以获取guid并记录绑定关系。
二、客户端号码库智能匹配
1)作为被关注者的用户B在接到电话或者拨出电话时,通过与客户端本地及云端号码库进行匹配,判断号码类型,并在符合触发条件时,向服务器传送对应的用户GUID及警报内容。
2)判断用户是否与诈骗电话通话、点击或执行诈骗短信相关内容,若是则生成警报信息,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1212947560000221
Figure BDA0001212947560000231
表1
需要指出的是,本具体实现中,实现的内容包括:a1增加指令接口,并向服务器传送警报内容及用户guid;a2)停止发送警报机制——当服务号解除绑定,反馈到客户端,客户端停止生成及发送对应guid的警报;a3)被关注者的客户端增加无网络判断机制,通过通知栏提醒如下:(通知栏提醒出现的频率控制:每天最多出现1次、2次、每周最多出现3次。采用通知栏提醒,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1212947560000232
Figure BDA0001212947560000241
表2
三、微信服务号消息推送
当后台接受到用户A的客户端传送的GUID及警报信息后,通过第三方微信服务号消息接口下发警报信息到用户B的微信服务号中去,如图11所示。
本应用场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给予他人(如亲友)辅助的警示提醒,实现了对信息安全的多重保障。以信息安全应用为手机管家为例,虽然有些用户安装了手机管家,使用骚扰拦截功能,有时也会粗心大意,存在误操作情况。围绕用户基于诈骗电话的行为动作,给关注者推送不同程度的警示提醒,让关注者更清楚更有效地辅助亲友防范诈骗。他人辅助提醒,多重保障,让手机生活更安全。通过第三方的微信服务号建立绑定关系,远程保护亲友。基于手管的防诈骗功能,通过微信搭桥,打破了“双方都要有手管”的局限,更大限度扩宽了用户覆盖。
应用场景二:通过识别用户通讯行为状况后通过第三方服务号进行预警
本应用场景所针对的具体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安装具有骚扰拦截功能的安全软件的情况下,当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出现号码标记界面,显示号码类型,如诈骗电话、房产中介等。现有技术的缺点为:1)拨打或接听电话时无法出现号码标记界面,造成用户无法直观判断来电类型。这主要是安卓机型适配的问题,随着手机厂商不断地新机上市,适配问题会严重滞后。2)必须依托用户对安卓手机及安全软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见识。而对于年纪较大的用户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门槛。
对于上述问题,在该应用场景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云识别诈骗电话通话状况进行预警的方案,通过第三方的微信服务号实现他人(如亲友)辅助警示提醒,让他人识别诈骗份子,远离诈骗。关注者只需要通过关注第三方的微信服务好,不论手机是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不管是否安卓了客户端,一样能够使用该功能,实时保护亲友防止受到电信诈骗。该应用场景采用的技术方案所未公开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应用场景一的内容,对于应用场景一中,他人辅助提醒,多重保障,让手机生活更安全。通过第三方的微信服务号建立绑定关系,远程保护亲友。基于手管的防诈骗功能,通过微信搭桥,打破了“双方都要有手管”的局限,更大限度扩宽了用户覆盖这些方面的技术实现同样适用。二者有区别的是,本应用场景可以本地优先识别,如果识别失败,则启动云端的识别。对于识别而言,号码标记指:针对通讯号码进行号码库匹配识别号码类型,如中介电话、诈骗电话等。标记号码库指:指的是已被标记识别电话号码类型(类型包括诈骗电话、中介、推销及黄页等)的数据源。就识别而言,具体的,是通过识别用户通讯行为状况,如拨打诈骗电话或者接听电话时间过长等,对客户端关联的微信服务号下发消息提醒,辅助用户判断通讯行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无论机型是否已经适配,号码标记界面是否显示,当监听到用户拨打或接听电话时,则通过号码库进行匹配判断并上报,后台根据不同通讯类型通过微信服务号下发消息至用户绑定的微信号。可通过绑定他人的微信号辅助提醒用户,对年纪较大用户而言,多一重保障。可以适用于受限于安卓系统机型适配问题引发的无法显示界面内容(如诈骗电话)的场景,根据具体场景需要下发消息通知提醒。
如图12-15所示为用户界面示意图。其中,图12为手机管家微信服务号二维码的示意图,通过扫码进行关注。图13为发起关注的示意图,发起关注时,在手机管家服务号中,点击“亲友防骗”入口,并点击“关注亲友”将页面分享给想要关注的亲友。图14为亲友接受邀请的示意图,接受邀请时,会提醒亲友安装或更新最新版本的手机管家,亲友接受邀请后,完成绑定流程。图15为防骗提醒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为实现上述各个用户界面处理流程的具体实现,包括的内容为:监听用户的通讯行为,获取电话号码并与号码库匹配判断。优先与客户端本地标记号码库进行智能匹配判断,若无法识别电话类型,在联网状态下,与云端标记号码库进行匹配判断。若判断为诈骗电话,则根据下表3进行具体行为类型及通话时长的监听分析并上报。
Figure BDA0001212947560000261
表3
客户端上报后,向服务器传送对应的用户GUID及警报内容,并对该GUID此前已经绑定的微信号推送警报消息,如图11所示。
图16所示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用户操作/拨打/接听电话;
步骤602、客户端获取通讯号码;
步骤603、判断客户端号码库匹配是否诈骗号码,为是时,执行步骤604;否则,执行步骤605;
步骤604、向后台发送警报编码后,转入执行步骤607;
步骤605、判断是否联网,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06;
步骤606、判断云端号码库匹配是否诈骗号码,为是时,执行步骤607;
步骤607、后台接受编码;
步骤608、向服务号发送消息模板;
步骤609、用户B收到服务号推送消息。
如图17所示为利用guid绑定微信号流程,包括的步骤为:、
步骤701、A进入管家公众号;
步骤702、A进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
步骤703、A发送邀请给亲友B;
步骤704、亲友B打开页面,进行确认;
步骤705、判断亲友B手机是否装有管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706;否则,执行步骤707;
步骤706、B进入管家H5页面;
步骤707、B引导下载手机管家后转入执行步骤706;
步骤708、B确认并开启。
本应用场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避免因安卓系统机型适配问题而界面无法显示,导致产品服务缺陷,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帮助用户获取信息。对安卓系统缺乏了解的用户(包括老龄用户)而言,是一种较好的避免电信诈骗的方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由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一服务器及第二服务器构成的系统,所述第一服务器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后台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本地安装的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中;
所述第一服务器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
第二终端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得到的通讯行为;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对所述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号码;
第二终端查询所述通讯号码是否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所述第一号码库中存储有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已标记号码的各种类型;
当所述通讯号码未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时,第二终端将所述通讯号码发送给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通讯号码与本地的第二号码标记库中的通讯号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
所述第二服务器对所述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的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类型,在通讯行为符合上报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通讯类型及所述上报触发条件生成警报消息;
所述第二服务器将生成的所述警报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推送的所述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接受所述第二请求后,检测本地是否安装有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
当安装有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时,则直接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当未安装有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时,根据应用安装提示来安装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后,得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终端开启并运行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对第二终端的用户操作进行监听;
所述用户操作包括:拨打电话/发送短消息、或接听电话/接收短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监听到所述用户操作存在信息安全时,生成警报消息,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上报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二服务器,所述警报消息中携带与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警报消息,从所述警报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服务器在所述绑定关系中查询到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警报消息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发送给对应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进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关联亲友开启页面中触发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转发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是否接受第二请求的确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中解除所述绑定关系后,将解除绑定请求发送给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所述解除绑定请求,停止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上报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二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通讯号码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直接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9.一种信息安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一服务器及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
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
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
接受所述第二请求,获取与本地安装的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中;
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得到的通讯行为;
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对所述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号码;
查询所述通讯号码是否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所述第一号码库中存储有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已标记号码的各种类型;
当所述通讯号码未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时,将所述通讯号码发送给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用于:
建立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得到的绑定关系;
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于:
将所述通讯号码与本地的第二号码标记库中的通讯号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
对所述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的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类型,在通讯行为符合上报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通讯类型及所述上报触发条件生成警报消息;
将生成的警报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
接受所述第二请求后,检测本地是否安装有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
当安装有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时,则直接获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当未安装有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时,根据应用安装提示来安装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后,得到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
开启并运行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对第二终端的用户操作进行监听;
所述用户操作包括:拨打电话/发送短消息、或接听电话/接收短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
当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监听到所述用户操作存在信息安全时,生成警报消息,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上报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二服务器,所述警报消息中携带与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对应的第二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
接收到所述警报消息,从所述警报消息中解析出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在所述绑定关系中查询到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
将所述警报消息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发送给对应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终端。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进一步用于:
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进入关联亲友开启页面;
在所述关联亲友开启页面中触发所述第二请求,将所述关联亲友开启页面转发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是否接受第二请求的确认。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进一步用于:
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中解除所述绑定关系后,将解除绑定请求发送给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
接收到所述解除绑定请求,停止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上报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二服务器。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进一步用于:
当所述通讯号码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直接触发信息安全保护。
17.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请求发起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操作发起第一请求,请求对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进行关注,对所述第三方服务号关注成功后,得到与所关注的第三方服务号相关的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所述第一服务器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
发送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触发第二请求,请求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进行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关注,将所述第二请求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第一信息安全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三方服务号根据绑定关系定向推送的警报消息后,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触发信息安全保护;所述绑定关系在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间建立,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本地安装的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相关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警报消息为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得到的通讯行为;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对所述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号码;第二终端查询所述通讯号码是否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所述第一号码库中存储有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已标记号码的各种类型;当所述通讯号码未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时,第二终端将所述通讯号码发送给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后台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通讯号码与本地的第二号码标记库中的通讯号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所述第二服务器对所述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的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类型,在通讯行为符合上报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通讯类型及所述上报触发条件生成警报消息;所述第二服务器将生成的所述警报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所述警报消息给所述第一终端。
18.一种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接受单元,用于接受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请求;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本地安装的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相关的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一服务器中,使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建立绑定关系;所述第一服务器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号的后台服务器;
第二信息安全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得到的通讯行为;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信息安全管理应用对所述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号码;
第二终端查询所述通讯号码是否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所述第一号码库中存储有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已标记号码的各种类型;
当所述通讯号码未处于本地的第一号码库中时,第二终端将所述通讯号码发送给第二服务器,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通讯号码与本地的第二号码标记库中的通讯号码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识别出所述通讯号码为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对所述存在信息安全的号码的通讯行为进行监听,得到通讯类型,并在通讯行为符合上报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通讯类型及所述上报触发条件生成警报消息,将生成的所述警报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一服务器利用所述第三方服务号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定向推送警报消息给第一终端后开启信息安全保护;所述第二服务器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的后台服务器。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安全处理方法。
CN201710035356.2A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Active CN106850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5356.2A CN106850404B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35356.2A CN106850404B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0404A CN106850404A (zh) 2017-06-13
CN106850404B true CN106850404B (zh) 2022-05-13

Family

ID=59124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35356.2A Active CN106850404B (zh) 2017-01-18 2017-01-18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04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4173B (zh) * 2018-09-03 2023-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服务分发平台中的服务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1538596B (zh) * 2020-04-23 2023-06-2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处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09439B (zh) * 2023-09-13 2024-03-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交互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839A (zh) * 2015-11-25 2016-04-13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站数据安全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5828044A (zh) * 2016-05-09 2016-08-03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6131133A (zh) * 2016-06-24 2016-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浏览历史记录信息查看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7699B2 (en) * 2008-10-01 2014-09-16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subscriber activity
CN105763635B (zh) * 2016-04-15 2020-07-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6101154A (zh) * 2016-08-23 2016-11-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防护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839A (zh) * 2015-11-25 2016-04-13 山东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站数据安全的告警方法及装置
CN105828044A (zh) * 2016-05-09 2016-08-03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06131133A (zh) * 2016-06-24 2016-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浏览历史记录信息查看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0404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877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emergency data related to emergency sessions
EP3136677A1 (en) Voice verif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4376263B (zh) 应用程序行为拦截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05312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80457B (zh) 一种基于边界检测的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检测方法
CN109246741B (zh) 用于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CN104468551A (zh) 一种基于广告拦截节省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341795A1 (en) Instant messaging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152094B (zh) 用于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方法
CN106850404B (zh)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N103733601A (zh) 将多个电话线附着到单个移动电话或者陆线电话
CN105721511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身份验证方法
CN109688273B (zh) 一种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027380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809440B (zh) 在线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7508746B (zh)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548054B (zh) eSIM卡的主从设备切换方法、从设备及eSIM卡管理服务器
CN117715048A (zh) 电信诈骗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62947A1 (fr) Methode de filtrage de messages pour fournir une fonction de type"ne pas deranger"
EP2897393A2 (en) Mobile management message distribution and active on-network determination
CN111245804A (zh) 终端设备的通信安全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246242A (zh) 一种基于终端服务器的报警推送方法
CN106302937A (zh) 通讯骚扰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US201701878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availability signaling
KR20150047378A (ko) 보이스 피싱 방지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