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8044A -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8044A
CN105828044A CN201610302492.9A CN201610302492A CN105828044A CN 105828044 A CN105828044 A CN 105828044A CN 201610302492 A CN201610302492 A CN 201610302492A CN 105828044 A CN105828044 A CN 1058280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t
monitoring
monitoring device
operational ord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24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刚
陈伟
黄国伟
蔡鸿鑫
谭国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3024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80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8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80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监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监控设备、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所述监控设备,用于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监控设备,以控制所述监控设备。通过本发明可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降低硬件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监控设备都是固定放置的摄像头,可将摄像头以平放、吸顶、挂墙壁等方式固定放置,并且摄像头方向是固定的,只能监控摄像机的可视范围,不能够灵活地调整监控角度。若进行多视角监控,就需布置多个摄像头,硬件成本较高。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以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降低硬件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监控设备、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
所述监控设备,用于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监控设备,以控制所述监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应用于包括监控设备、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的监控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监控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监控设备,以控制所述监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控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监控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给监控设备,以通过调整监控设备的监控角度和控制监控设备的移动,调整监控设备所要拍摄的监控区域,可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无需多个监控设备进行监控,降低了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监控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监控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监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监控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11、服务器12以及移动终端13;
所述监控设备11,用于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1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移动侦测图片、探测请求信息以及感应信号等,所述监控设备11采取的监控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移动侦测、无线探针信号检测和感应检测等,通过移动侦测监控方式获得所述移动侦测图片、通过无线探针信号检测获得所述探测请求信息以及通过感应检测获得所述感应信号,通过上述多种监控方式可实现所述监控设备11的多功能监控,进一步锁定监控区域,并保证所述监控设备11无论是在移动还是静止状态下都能够提供监控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设备11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后,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12。
所述服务器12,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1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2还可以对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提高用户查看所述服务器12中所述监控数据的效率。例如,按日期管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和所述感应信号以及对所述探测请求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等,若用户想知道哪天的移动侦测图片,就可以直接根据日期进行查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12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器12绑定的所述移动终端13,例如,与所述服务器12的微信公众号绑定的移动终端13,所述移动终端13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移动终端13可通过扫描带有所述监控设备11的参数的二维码,关注所述监控设备11的微信公众号,即实现所述移动终端13的openid与所述监控设备11的MAC地址的绑定,openid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身份识别框架,可作为所述移动终端13的身份认证。
所述移动终端13,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监控设备,以控制所述监控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3接收到所述报警信息后,可通过访问所述服务器12查看所述报警信息对应的所述监控数据,也可查看所述监控设备11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并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调整所述监控设备11的监控角度、控制所述监控设备11的移动等,所述监控设备11可以为搭载在小车上的监控设备,通过控制小车的行驶路径来实现所述监控设备11的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可应用于不同的监控场景。例如,应用于商铺的监控场景,商铺管理人员通过所述移动终端13远程控制所述监控设备11的监控角度和所述监控设备11的行驶路径,可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无需安装多个监控设备,降低了硬件成本。所述监控设备11可采取移动侦测、无线探针信号检测和感应检测等监控方式判断是否有人入侵商铺,巡视商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若有人入侵,则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13。另外,对于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如存放危险物品的仓库,进行实时监控,防止事故发生,无需人工巡逻,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控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监控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给监控设备,以通过调整监控设备的监控角度和控制监控设备的移动,调整监控设备所要拍摄的监控区域,可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无需多个监控设备进行监控,降低了硬件成本。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监控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21、服务器22以及移动终端23;
所述监控设备21,用于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控设备21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后,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2。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数据包括移动侦测图片、探测请求信息以及感应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设备21采取的监控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移动侦测、无线探针信号检测和感应检测等,通过移动侦测监控方式获得所述移动侦测图片、通过无线探针信号检测获得所述探测请求信息以及通过感应检测获得所述感应信号,通过上述多种监控方式可实现所述监控设备21的多功能监控,进一步锁定监控区域,并保证所述监控设备21无论是在移动还是静止状态下都能够提供监控功能。
所述监控设备21包括摄像装置211、第一控制器212、感应器213以及第二控制器214;
所述摄像装置211,用于拍摄所述监控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211可通过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212,所述摄像装置211包括摄像头和摄像头云台,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所述监控区域,所述摄像头云台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的旋转,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摄像头云台上,通过所述摄像头云台的旋转可带动所述摄像头的旋转。
所述第一控制器212,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监控区域中有物体移动时,生成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并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2;和/或在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探测请求信息时,从所述探测请求信息中提取所述其他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该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所述监控区域中有物体移动时,对有物体移动的所述监控区域进行拍照并保存,生成所述移动侦测图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终端设备在开启WiFi功能时,会向周围不断的发出探测请求信息,所述监控设备21可检测到所述探测请求信息,并获取所述探测请求信息,通过修改所述第一控制器212中的无线模块驱动程序,从所述探测请求信息中提取出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MAC地址和信号强度,可根据MAC地址确定所述其他终端设备,通过信号强度获取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判断在所述监控设备21的监控区域是否有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入侵,所述无线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212可以为WRTnode主控板,并通过curl方式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和/或从所述探测请求信息中提取的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22,所述WRTnode主控板是采用openwrt操作系统实现的智能路由器,体积比较小,不仅可作为智能路由器使用,还可用于物联网开发。
所述感应器213,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监控设备21的周围有光线变化时,生成所述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21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213可以为红外热释电感应器,红外热释电感应器可以检测所述监控设备21的周围是否有红外线变化,主要体现为人体或动物的移动等。
所述第二控制器214,用于接收所述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212,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器212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器214可以为arduino单片机,所述第二控制器214接收到所述感应信号后,将所述感应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212中的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212,所述通信模块可以为串口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控制器212与所述第二控制器214之间的串口双向通信,所述第一控制器212通过curl方式将所述感应信号上传至所述服务器2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212包括:
移动侦测模块2121、无线探针模块2122以及无线中继模块2123;
所述移动侦测模块2121,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监控区域中有物体移动时,生成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并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发送给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
所述无线探针模块2122,用于在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探测请求信息时,从所述探测请求信息中提取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该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探针模块2122包括但不限于WiFi探针模块,所述WiFi探针模块可以集成在WiFi模块中。
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用于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和/或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运营商网络模块等,所述运营商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移动运营商网络、联通运营商网络、电信运营商网络等。
所述服务器22,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22还可以对所述监控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提高用户查看所述服务器22中所述监控数据的效率。例如,按日期管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和所述感应信号以及对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中的MAC地址进行分类管理,按时段统计同一MAC地址的信号强度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22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与所述服务器22绑定的所述移动终端23,例如,与所述服务器22的微信公众号绑定的移动终端23,所述移动终端23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移动终端23可通过扫描带有所述监控设备21的参数的二维码,关注所述监控设备21的微信公众号,即实现所述移动终端23的openid与所述监控设备21的MAC地址的绑定,openid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身份识别框架,可作为所述移动终端23的身份认证。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信息包括移动侦测报警信息、探测报警信息以及感应报警信息;
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生成模块221、第二生成模块222以及第三生成模块223;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221,用于根据所述移动侦测图片生成所述移动侦测报警信息,并将所述移动侦测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23;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222,用于根据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探测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探测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23;
所述第三生成模块223,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生成所述感应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感应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23。
所述移动终端23,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监控设备21,以控制所述监控设备2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23接收到所述报警信息后,可通过访问所述服务器22查看所述报警信息对应的所述监控数据,也可查看所述监控设备21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并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调整所述监控设备21的监控角度、控制所述监控设备21的移动等,所述监控设备21可以为搭载在小车上的监控设备,通过控制小车的行驶路径来实现所述监控设备21的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系统可应用于不同的监控场景。例如,应用于商铺的监控场景,商铺管理人员通过所述移动终端23远程控制所述监控设备21的监控角度和所述监控设备21的行驶路径,可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无需安装多个监控设备,降低了硬件成本。所述监控设备21可采取移动侦测、无线探针信号检测和感应检测等监控方式判断是否有人入侵商铺,巡视商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若有人入侵,则将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23。另外,对于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如存放危险物品的仓库,进行实时监控,防止事故发生,无需人工巡逻,降低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设备21还包括驱动装置215;
所述第一控制器212,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23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21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212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23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后,可以将所述操作指令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214。
所述第二控制器214,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器212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摄像装置211和/或所述驱动装置21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调整所述监控设备21的监控角度、控制所述监控设备21的移动等。
所述摄像装置211,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调整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摄像装置211包括摄像头和摄像头云台,所述摄像头云台接收到调整所述监控设备21的监控角度的操作指令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调整所述摄像头云台的旋转来调整所述摄像头的监控角度,以调整所述摄像头所要拍摄的监控区域。
所述驱动装置215,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监控设备21的移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215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监控设备21的移动,所述驱动装置215可以为电机,所述监控设备21可以为搭载在小车上的监控设备,小车可以为履带式、滚轮式等,可以通过控制小车上的电机控制所述监控设备21的行驶路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所述监控设备21的监控角度和通过所述驱动装置215控制所述监控设备21的移动,调整所述监控设备21所要拍摄的监控区域,可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无需多个监控设备进行监控,降低了硬件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还用于: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23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21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23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后,可以通过串口通信模块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2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器214包括:
摄像控制模块2141、设备移动模块2142以及感应接收模块2143;
所述摄像控制模块2141,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摄像装置211,以使得所述摄像装置211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调整所述监控设备21的监控角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控制模块2141接收到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后,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摄像头云台,以通过所述摄像头云台的旋转控制所述摄像头所要拍摄的监控区域。
所述设备移动模块2142,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中继模块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驱动装置215,以使得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监控设备的移动;
所述感应接收模块2143,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器213发送的所述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以使得所述无线中继模块2123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器22。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控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监控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给监控设备,以通过调整监控设备的监控角度和控制监控设备的移动,调整监控设备所要拍摄的监控区域,可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无需多个监控设备进行监控,降低了硬件成本。
实施例三: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监控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监控设备、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的监控系统,所述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301中,监控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在步骤S302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在步骤S303中,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监控设备,以控制所述监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方法可以使用在前述对应的监控系统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详情参见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所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上述功能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别,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控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监控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操作指令发送给监控设备,以通过调整监控设备的监控角度和控制监控设备的移动,调整监控设备所要拍摄的监控区域,可实现大范围、多视角监控,且无需多个监控设备进行监控,降低了硬件成本。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监控设备、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
所述监控设备,用于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监控设备,以控制所述监控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数据包括移动侦测图片、探测请求信息以及感应信号;
所述监控设备包括摄像装置、第一控制器、感应器以及第二控制器;
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拍摄所述监控区域;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监控区域中有物体移动时,生成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并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和/或在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探测请求信息时,从所述探测请求信息中提取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该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感应器,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监控设备的周围有光线变化时,生成所述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器,以使得所述第一控制器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
移动侦测模块、无线探针模块以及无线中继模块;
所述移动侦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监控区域中有物体移动时,生成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并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发送给所述无线中继模块;
所述无线探针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探测请求信息时,从所述探测请求信息中提取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该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中继模块;
所述无线中继模块,用于将所述移动侦测图片和/或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还包括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器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摄像装置和/或所述驱动装置;
所述摄像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调整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角度;
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监控设备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二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
摄像控制模块、设备移动模块以及感应接收模块;
所述摄像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中继模块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摄像装置,以使得所述摄像装置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调整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角度;
所述设备移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中继模块发送的所述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驱动装置,以使得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操作指令控制所述监控设备的移动;
所述感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器发送的所述感应信号,并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中继模块,以使得所述无线中继模块将所述感应信号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息包括移动侦测报警信息、探测报警信息以及感应报警信息;
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第二生成模块以及第三生成模块;
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侦测图片生成所述移动侦测报警信息,并将所述移动侦测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其他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所述探测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探测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感应信号生成所述感应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感应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监控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监控数据,并将所述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生成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给所述监控设备,以控制所述监控设备。
CN201610302492.9A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Pending CN1058280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2492.9A CN105828044A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2492.9A CN105828044A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8044A true CN105828044A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8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2492.9A Pending CN105828044A (zh) 2016-05-09 2016-05-09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804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838A (zh) * 2016-09-22 2016-12-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预警系统
CN106534799A (zh) * 2016-12-08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监控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06850404A (zh) * 2017-01-18 2017-06-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N107105411A (zh) * 2017-05-27 2017-08-29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开关面板的移动智能终端轨迹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7911667A (zh) * 2017-11-28 2018-04-13 上海思依暄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监控服务器及系统
CN107911671A (zh) * 2017-12-21 2018-04-13 北京时代网星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现场监控系统
CN110661584A (zh) * 2019-09-02 2020-01-07 鹏城实验室 监控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540023A (zh) * 2020-05-15 2020-08-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设备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10335U (zh) * 2011-07-06 2012-05-02 蔡利雄 隐蔽型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器
CN102572780A (zh) * 2012-01-12 2012-07-11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物理特性自动注册无线终端的方法
CN102724480A (zh) * 2012-06-07 2012-10-10 深圳市鼎盛威电子有限公司 3g实时视频监控系统
CN202904780U (zh) * 2012-11-30 2013-04-24 成都思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
US20130258109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Funai Electric Co., Ltd. Monitor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10335U (zh) * 2011-07-06 2012-05-02 蔡利雄 隐蔽型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器
CN102572780A (zh) * 2012-01-12 2012-07-11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物理特性自动注册无线终端的方法
US20130258109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Funai Electric Co., Ltd. Monitoring apparatus
CN102724480A (zh) * 2012-06-07 2012-10-10 深圳市鼎盛威电子有限公司 3g实时视频监控系统
CN202904780U (zh) * 2012-11-30 2013-04-24 成都思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838B (zh) * 2016-09-22 2019-04-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预警系统
CN106254838A (zh) * 2016-09-22 2016-12-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预警系统
CN106534799A (zh) * 2016-12-08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监控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06850404A (zh) * 2017-01-18 2017-06-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N106850404B (zh) * 2017-01-18 2022-05-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安全处理方法、系统、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N107105411A (zh) * 2017-05-27 2017-08-29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开关面板的移动智能终端轨迹监测系统和方法
CN107911667A (zh) * 2017-11-28 2018-04-13 上海思依暄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监控服务器及系统
CN107911671A (zh) * 2017-12-21 2018-04-13 北京时代网星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现场监控系统
CN107911671B (zh) * 2017-12-21 2024-02-20 北京时代网星科技有限公司 施工现场监控系统
CN110661584A (zh) * 2019-09-02 2020-01-07 鹏城实验室 监控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661584B (zh) * 2019-09-02 2022-05-06 鹏城实验室 监控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540023A (zh) * 2020-05-15 2020-08-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设备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40023B (zh) * 2020-05-15 2023-03-21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设备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8044A (zh) 一种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KR102215569B1 (ko) 홈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EP3729391B1 (en) Monitoring system for securing networks from hacker drones
CN103338350B (zh) 施工运输安全监管系统
CN108255196A (zh) 智慧路灯、智慧路灯系统及其控制无人机的方法
KR20150018037A (ko) 관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관제 방법
US2015027918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of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4070540A (zh) 工业巡检机器人
WO2020151428A1 (zh) 实景3d智能视觉监控系统及方法
KR101512018B1 (ko) 차량번호 판독시스템
CN203600262U (zh) 工业巡检机器人
CN104967814A (zh) 监控设备互联控制方法及系统
KR102372560B1 (ko) 차량을 영상으로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5982273B2 (ja) 撮影システム
KR101584352B1 (ko) 모듈형침입감지유니트와 이벤트촬영수단을 이용한 스마트기반 지능형 방범시스템
KR20180099098A (ko) 촬영 대상의 움직임 추적 기능을 가진 융합형 영상 감시 시스템
KR102428477B1 (ko) 이동객체 검출을 위한 이동식 cctv 카메라 시스템.
CN204795078U (zh) 基于频谱感知的智能家居系统
KR20180126740A (ko) 유휴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보안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장치 및 서버
KR101431115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감시 장치
CN205453960U (zh) 基于wifi局域网组建的远距离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204069187U (zh) 一种远程监控系统
CN111935245B (zh) 一种基于交友云平台的智能移动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KR20130011344A (ko) 단말용 원격 감시 시스템
CN105575079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联网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