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7470A - 内燃机用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用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37470A
CN106837470A CN201510883525.9A CN201510883525A CN106837470A CN 106837470 A CN106837470 A CN 106837470A CN 201510883525 A CN201510883525 A CN 201510883525A CN 106837470 A CN106837470 A CN 106837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gas leakage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machin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35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37470B (zh
Inventor
姜成敏
朴哲孝
李载成
郑振镐
吴秉沃
吴光浩
肖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gnitive Car Assessories Co Ltd In Tianjin
Cognitive Keyholed Back Plate Co Ltd
Inzi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gnitive Car Assessories Co Ltd In Tianjin
Cognitive Keyholed Back Pla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gnitive Car Assessories Co Ltd In Tianjin, Cognitive Keyholed Back Pla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gnitive Car Assessories Co Ltd In Tianjin
Priority to CN2015108835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37470B/zh
Priority to KR1020150179796A priority patent/KR101720557B1/ko
Publication of CN106837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7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37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7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13/0405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arranged in covering members apertures, e.g. c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33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with a deflection device, e.g. scre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2013/0438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with a fil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用分离器,作为在由内燃机的冲程生成的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包括:管道,设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罩,并且具有流入漏气的流入口及排出漏气的排出口;回流诱导手段,诱导流入到所述管道的流入口的漏气回流,进而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碰撞分离手段,设置在所述回流诱导手段的下流侧,并由与漏气的碰撞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及排油口,配置在邻接于所述管道排出口的底面,并排出在漏气中分离的蒸发机油。其中,所述碰撞分离手段包括:碰撞分离盖,在其一面具有多个流入喷嘴;碰撞分离外壳,在所述碰撞分离盖和壁体之间形成碰撞分离腔室,所述壁体形成湍流管插入在所述碰撞分离盖形成的所述流入喷嘴。

Description

内燃机用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用分离器,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非常有效地在由内燃机冲程产生的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的内燃机用分离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诸如车辆引擎的内燃机在爆发冲程时,流入空气与燃料及稍微一点的机油等在气缸内部一同爆发。这时,气缸生成由流入空气与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及已蒸发的稍微一点的蒸发机油混合而成的漏气。
这种漏气大部分通过排气歧管向外部排出,但是一部分的漏气无法向排气歧管排出,而是流入到气缸上部的气缸盖罩。因此,为了回收流入到气缸盖罩的漏气中已蒸发的机油的同时将漏气再供应到气缸,进而在内燃机设置分离器。
作为先于本发明的分离器为,已公开了由本发明的申请人申请的韩国注册专利第10-1054035号内燃机用分离器。
现有技术的分离器构成为,如图1所示包括:管道10,与内燃机的气缸盖罩(HC)配置成一体,并由挡板54在流入到流入口52的漏气中一次分离蒸发机油;圆心分离器60,将经过管道10的漏气通过圆形流路62旋转的同时二次分离蒸发机油;旋流器70,越向排出侧其内径则越被扩张,将漏气涡流的同时三次分离蒸发机油;减震腔室80,减震漏气的压力的同时具有排放孔82;及调节器90,将漏气调节为已设定的压力。
这种现有技术的分离器的构成为,流入到流入口的漏气按顺序地移动圆心分离器60及旋流器70的同时,通过减震腔室80向排出孔82排出的同时分离蒸发机油,并向配置在旋流器70的机油孔72排出。
但是,现有技术的分离器为,因涡流漏气的旋流器70增加其内部的压力差,据此向机油孔72再排出的蒸发机油因旋流器70的压力无法被顺畅地排出,因此降低了机油再排放效率。
据此,现有技术的分离器为,通过调节器90将漏气调节为已设定的压力,但是存在构成及制作复杂且提高制造成本的缺点。
再则,现有技术的分离器为,再排出已被分离的蒸发机油的机油孔72只配置在旋流器70,据此在挡板54或圆心分离器60分离的蒸发机油被分离之后无法立即排出,要沿着底面移动至机油孔72的路径变长,因此存在机油再排出效率非常低的缺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 10-1054035 B1(2011.08.03)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分离器,其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产生活跃的湍流,因此能够有效地在漏气中分离且回收蒸发机油。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由内燃机用分离器达成,其作为在由内燃机的冲程生成的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包括:管道,设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罩,并且具有流入漏气的流入口及排出漏气的排出口;回流诱导手段,诱导流入到所述管道的流入口的漏气回流,进而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碰撞分离手段,设置在所述回流诱导手段的下流侧,并由与漏气的碰撞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及排油口,配置在邻接于所述管道排出口的底面,并排出在漏气中分离的蒸发机油,所述碰撞分离手段,包括:碰撞分离盖,在其一面具有多个流入喷嘴,碰撞分离外壳,形成碰撞分离腔室,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为与所述碰撞分离盖结合并通过碰撞通过所述流入喷嘴流入的漏气以分离蒸发机油,所述碰撞分离外壳配置有形成插入于所述流入喷嘴的湍流管的壁体。
在这里,所述湍流管优选为,外径形成小于形成在所述碰撞分离盖的流入喷嘴的内径,在所述流入喷嘴与湍流管之间形成流动漏气的间隙。
并且,所述湍流管优选为,在其外径形成间隔器,保持所述湍流管的外径与所述流入喷嘴的内径之间形成的间隙。
并且,所述间隔器优选为形成倾斜,所述倾斜从所述流入喷嘴的入口越向后方越远离所述湍流管。
另外,所述湍流管优选为,沿着其外径形成多个贯通孔,并通过所述贯通孔使漏气流动。
并且,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优选为,在所述碰撞分离外壳内中由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区划而成,所述碰撞空间及分离空间通过疏通开口进行疏通。
并且,所述碰撞分离外壳优选为包括:第二壁体,对于所述碰撞分离盖的外侧周围以水平方向形成,进而封闭碰撞分离盖的后方;第三壁体,对于所述第二壁体以垂直方向连接,并且形成所述湍流管;第四壁体,对于所述第三壁体以水平方向连接,并且形成流出漏气的漏气用排气口;及第五壁体,对于所述第四壁体以垂直方向连接,并且在其下部形成流出在漏气中分离出的蒸发机油的机油用排油口。
另外,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优选为,在其内部配置有使漏气通过的多孔性材质的过滤器。
这时,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优选为,在所述碰撞分离外壳内中由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区划而成,所述碰撞空间及分离空间通过疏通开口进行疏通,所述过滤器介入于所述疏通开口。
并且,介入于所述疏通开口的所述过滤器优选为,为使其从所述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的底面隔离,在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的底面形成凸起来支撑过滤器。
并且,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优选为,在所述碰撞分离外壳内由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区划而成,而所述过滤器封闭在所述分离空间的上部形成的漏气用排气口。
并且,所述分离空间优选为,在其内侧面形成固定槽来固定所述过滤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为,将根据回流诱导部件的曲面引导部向上流入的漏气沿着水平轴线周围回流,通过这一简单的构造具有非常有效地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的优点。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多个流入喷嘴在碰撞分离腔室内非常容易的产生负压,据此向碰撞分离外壳的碰撞分离腔室内高速流入漏气,进而漏气的碰撞作用提高,据此能够非常有效地分离蒸发机油。
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碰撞分离手段由碰撞分离盖与碰撞分离外壳构成,并且在碰撞分离盖的流入喷嘴的内部插入湍流管进而在使漏气的移动时形成湍流,进而漏气的碰撞作用提高,据此提高蒸发机油的分离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碰撞分离腔室由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区划的构造,漏气通过流入喷嘴高速流入到碰撞分离腔室的碰撞空间,进而能够非常有效的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并且在分离空间中因蒸发机油与漏气的比重差异能够进行非常有效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分离器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的剖面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中的碰撞分离手段的剖面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中的碰撞分离手段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形成湍流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的其他实施例的剖面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管道 110:流入口
120:排出口 130:凸起
140:固定槽 150:排油口
151:集油器 152:机油排出口
200:回流诱导手段 210:回流诱导部件
215:曲面引导部 300:碰撞分离手段
310:碰撞分离外壳 311:湍流管
311a:间隔器 311b:贯通孔
312:第二壁体 313:第三壁体
314:第四壁体 315:第五壁体
316:疏通开口 317:漏气用排气开口
318:机油用排油开口 320:碰撞分离盖
321:流入喷嘴 330:碰撞分离腔室
331:碰撞空间 332:分离空间
400: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法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使用的用语不得被通常性的或词典性的意义限定,而是只可解释为以发明人为了最优选的方法说明自身的发明,以能够适当定义用语的概念为原则符合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意义与概念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的剖面立体图。参照图面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的构成包括:配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罩的管道100;在管道100内诱导漏气回流进而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的回流诱导手段200;在管道100内由根据与漏气的碰撞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的碰撞分离手段300。
管道100为,配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罩并且由移送漏气的管体构造构成。这种管道100与气缸盖罩形成一体或也可与气缸盖罩分开单独制作后进行组装。
管道100为,在其一侧形成流入由内燃机冲程而产生的漏气的流入口110,而在其另一侧形成排出漏气的排出口120。
流入口110形成在管道100的一侧底面,据此引导漏气使漏气通过流入口110向上流入。
在邻接于管道100的排出口120的底面形成排油口150,排油口150(参照图2)具有集油器151与机油排出口152,其中集油器151收集经过回流诱导手段200与碰撞分离手段300的同时在漏气中分离出来的蒸发机油,而机油排出口152排出由集油器151收集的蒸发机油。
回流诱导手段200为,进行诱导使流入到管道100的流入口110的漏气沿着水平轴线周围回流(参照图2箭头RC),如此根据漏气回流,在漏气内含有的蒸发机油因其离心力可被一次分离。
优选为,回流诱导手段200包括设置在流入口110一侧边缘位置的回流诱导部件210。再则,回流诱导部件210在流入口110的一侧边缘位置向上延长,并在回流诱导部件210的上部形成曲面引导部215。
这种曲面引导部215形成曲面,以使通过管道100的流入口110向上流入的漏气沿水平轴线周围回流。另外,曲面引导部215形成对应于流入口110面积的大小,据此通过流入口110向上流入的漏气沿着曲面引导部215的内周面能够稳定地进行其回流。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由回流诱导部件210的曲面引导部215非常稳定地诱导漏气回流,进而不仅大幅度提高蒸发机油的分离效率,还因为其回流诱导构造非常简单进而能够大幅度节省制造成本。
另外,碰撞分离手段300的构成为,其设置在回流诱导手段210的下流侧,根据与被回流手段210回流的漏气碰撞,以使蒸发机油在漏气中分离出来。并且根据图3及图4说明这种碰撞分离手段300。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中的碰撞分离手段的剖面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中的碰撞分离手段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面进行说明,碰撞分离手段300构成包括:在一面具有多个流入喷嘴321的碰撞分离盖320;配置有湍流管311的壁体,并在碰撞分离盖320与壁体之间形成碰撞分离腔室330的碰撞分离外壳310。其中,其湍流管311插入于形成在碰撞分离盖320的流入喷嘴321。
碰撞分离盖320为,在其一面形成多个流入喷嘴321,但是优选为流入喷嘴321为在碰撞分离盖320的一面向碰撞分离外壳310延长形成。
这时,流入喷嘴321形成为沿着漏气的流动方向其内径逐渐变小,进而通过生成负压能够非常高速地流入到碰撞分离外壳310,据此在碰撞分离腔室330内漏气的碰撞作用提高,进而提高蒸发机油的分离效率。
另外,碰撞分离外壳310位于碰撞分离盖320的后方,进而在碰撞分离外壳310与碰撞分离盖320之间形成碰撞空间331。尤其是,碰撞分离外壳310为,在与碰撞分离盖320面对的壁面形成湍流管311,而湍流管311被插入于流入喷嘴321并通过在湍流管311与流入喷嘴321之间形成的间隙(S)使漏气流动。
这种,湍流管311形成小于形成在碰撞分离盖320的流入喷嘴321的内径的外径,进而在流入喷嘴321与湍流管311之间形成间隙(S)。与此相同,若在碰撞分离外壳310形成湍流管311,则通过流入喷嘴321流入的漏气的一部分通过在流入喷嘴321的内径与湍流管311外径之间形成的间隙(S)流动,而剩余漏气则流入到湍流管311之后与堵住湍流管311的固定端碰撞,进而分离蒸发机油。
形成这种湍流管311的碰撞分离外壳310与碰撞分离盖320也可形成一体,但是如图4所示也可由拆卸构造构成。再则,位于碰撞分离外壳310前方的碰撞分离盖320为,在其一面外侧周围形成勾形状的挂钩手段(未图示),或者在与碰撞分离外壳310相互接触的碰撞分离盖320的一面形成螺孔(未图示)进而也可螺纹结合。
另外,形成在碰撞分离外壳310的湍流管311形成插入于流入喷嘴321时保持间隙(S)的间隔器311a。间隔器311a为,形成在湍流管311的外径,在湍流管311插入于流入喷嘴321时,使湍流管311的轴线与流入喷嘴321的轴线在同一线上,进而能够保持固定的在湍流管311与流入喷嘴321之间形成的一定的间隙。
并且,在如上所述的湍流管311的外径形成间隔器311a时,也可引导湍流管311能够被顺利地插入于流入喷嘴321,为此间隔器311a如图4的圆圈所示形成倾斜,其倾斜为从流入喷嘴321的入口越向后方则越远离湍流管311的外径。
如上所述,若在间隔器311a形成倾斜,则在组装碰撞分离盖320与碰撞分离外壳310的同时湍流管311被插入于流入喷嘴321时,湍流管311被形成在间隔器311a的倾斜引导进而湍流管311能够被顺利地插入于流入喷嘴321,并且能够保持固定的湍流管311与流入喷嘴321之间的间隙。
另外,向湍流管311与流入喷嘴321之间的间隙(S)流动漏气时,为了使湍流的形成更加活跃,在湍流管311形成多个贯通孔311b。
这种贯通孔311b以与湍流管311的轴线交叉的方向形成,通过流入喷嘴321流入到湍流管311的漏气的一部分在湍流管311内徘徊之后重新返回到湍流管311的入口,而剩余漏气则通过贯通孔311b向在湍流管311的外径与流入喷嘴321内径之间形成的间隙(S)流动。
如上所述,若通过湍流管311的贯通孔311b吐出漏气,则与向湍流管311的外径与流入喷嘴321的内径之间形成的间隙(S)流动的漏气混合的同时形成湍流来进行不规则的流动,因此在碰撞分离腔室330内漏气的碰撞作用提高,进而提高蒸发机油的分离效率。
另外,碰撞分离外壳310为,与管道100形成一体,或者也可对于管道100被分开制造来坚固地接合于管道100及气缸盖罩。
这种碰撞分离外壳310构成包括:第二壁体312,沿着碰撞分离盖320的一面外侧周围气密地接触,并且对于碰撞分离盖320以水平方向连接;第三壁体313,对于第二壁体312以垂直方向连接,并且形成湍流管311;第四壁体314,对于第三壁体313以水平方向连接;第五壁体315,对于第四壁体314以垂直方向连接。并且,根据图5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由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形成湍流的剖面图。参照图面进行说明,碰撞分离外壳310为,由与碰撞分离盖320结合的第二壁体312、第三壁体313、第四壁体314、第五壁体315形成碰撞分离腔室330。第二壁体312被配置为封闭碰撞分离盖320的上端与第三壁体313的上端的构造。
第三壁体313为,对于第一壁体311以水平方向隔离,而在第三壁体313的下部形成疏通开口316,通过这种疏通开口316可使漏气通过。
并且,根据第三壁体313由以垂直方向直立的构造构成,据此通过流入喷嘴321流入的漏气与第三壁体313直接碰撞,进而能够顺利地进行由漏气的碰撞从而分离蒸发机油。
在第三壁体313的中间部分以水平方向延长连接第四壁体314,而在第四壁体314形成以垂直方向贯通的漏气用排气开口317。
这种漏气用排气开口317由在第四壁体314中以垂直方向贯通的多个贯通孔构造构成,据此已分离蒸发机油的漏气比重更轻于蒸发机油,因此能够通过漏气用排气开口317以垂直方向顺利地流出。
在第五壁体315的下端形成以水平方向贯通的机油用排油开口318,如此根据在第五壁体315下端配置有机油用排油开口318,已被分离出的蒸发机油因其与漏气之间的比重差异能够被更加顺利地分离,同时通过机油用排油开口318能够非常顺利地向排油口150流出。
如上所述,根据碰撞分离外壳310的壁体312、313、314、315以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形成的构造,具有如下优点:在碰撞分离腔室330内由漏气碰撞分离蒸发机油的作用提高,进而能够在漏气中切实地分离蒸发机油。
另外,碰撞分离腔室330为在碰撞分离外壳310内由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区划而成,并且使碰撞空间331及分离空间332构成为通过疏通开口316疏通。
对于这种碰撞分离腔室330的碰撞空间331及分离空间332的区划构成将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由碰撞分离盖、第二壁体312、及第三壁体313形成碰撞空间331,由第三壁体313、第四壁体314及第五壁体315形成分离空间332。
尤其是,碰撞分离腔室330被第三壁体313区划为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这种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通过疏通开口316相互疏通。
另外,在分离空间332上侧(即,第四壁体314)配置有漏气用排气开口317,并且在其下侧(即,第五壁体315的下端)配置有机油用排油开口318。
据此,在碰撞空间331内碰撞的漏气通过疏通开口316,进而在分离空间332中因比重差异漏气与蒸发机油被有效的分离。
尤其是,如图5所示比重轻的漏气通过漏气用排气开口317排出(参照图3的箭头G),与此同时比重重的机油通过机油用排油开口318排出(参照图3的箭头O),进而能够非常有效的进行分离。
如上所述,根据碰撞分离腔室330由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区划的构造,漏气通过流入喷嘴321高速流入到碰撞分离腔室330的碰撞空间331,进而使蒸发机油非常有效的在漏气中分离出来。
并且,具有如下的优点:根据在分离空间332内配置在上侧的漏气用排气开口317与配置在下侧的机油用排油开口318,能够更加有效地执行通过漏气与蒸发机油比重差异的分离作用。
对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的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的运作进行说明,若通过管道100的流入口110漏气向上流入到管道100内,则根据回流诱导手段200的回流诱导部件210的曲面引导部215漏气沿水平轴线周围回流,并且根据这种漏气的回流作用,在漏气内含有的蒸发机油则因其离心力被一次分离。
另外,漏气在管道100内向下流侧回流的同时向碰撞分离手段300的碰撞分离盖320流动。向碰撞分离盖320流动的漏气流动到流入喷嘴321的同时,其一部分漏气向在流入漏嘴321与湍流管311之间的间隙(S)流动,而剩余漏气则流入到湍流管311之后在湍流管311内徘徊之后重新返回或者通过形成在湍流管311的贯通孔311b被排除来与沿着间隙(S)流动的漏气混合来形成湍流,进而在碰撞分离腔室330内漏气的碰撞作用提高,进而提高蒸发机油的分离效率。
在碰撞分离外壳310的第一壁体311中经过多个流入喷嘴321的同时高速流入到碰撞分离外壳310的碰撞分离腔室330,如此被高速流入的漏气在第二壁体312及第三壁体313进行非常强烈的碰撞,因此能够非常有效地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并且如此被分离的蒸发机油沿着碰撞分离腔室330的底面经过第五壁体315的机油用排油开口318向排油口150流出。
与此同时已分离蒸发机油的漏气则经过第四壁体314的漏气用排气开口317向管道100的排出口120排出。
根据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具有如下的优点:根据回流诱导部210的曲面引导部215将向上流入的漏气沿着水平轴线周围回流,通过这一非常简单的构造,能够非常有效地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
并且,根据本发明,因多个流入喷嘴321能够在碰撞分离腔室330内非常容易地生成负压,据此漏气被高速流入到碰撞分离外壳310的碰撞分离腔室330,进而提高漏气的碰撞作用,据此蒸发机油被非常有效的分离。
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碰撞分离手段300由碰撞分离盖320与碰撞分离外壳310构成,并且在碰撞分离盖320的流入喷嘴321内部插入湍流管311在漏气的移动中形成湍流,进而漏气的碰撞作用提高,据此提高蒸发机油的分离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碰撞分离腔室330由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区划的构造,漏气通过流入喷嘴321被高速流入到碰撞分离腔室330的碰撞空间,进而能够非常有效地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并且在分离空间332中蒸发机油与漏气因其比重差异能够被非常有效的分离。
另外,本发明不被上述说明的实施例限定,而是在未超出本发明要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修改及变形而实施,这种修改及变形的增加也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
例如,在碰撞分离腔室330配置有过滤器,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异物质收集及蒸发机油的分离。并且根据图6及图7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参照图面进行说明,碰撞分离腔室330内部配置有使漏气通过的多孔性材质的过滤器400,因此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分离在碰撞空间331向分离空间332移动的蒸发机油,还能由过滤器400收集包括于漏气的异物质。
优选为,多孔性材质的滤波器400被介入于连接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的疏通开口316,因此漏气在碰撞空间331向分离空间移动中通过过滤器的同时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
如上所述,在过滤器400介入于疏通开口316时,为使过滤器400从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的底面隔离,在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的底面形成凸起130来支撑过滤器400。
如上所述,若过滤器400因凸起130从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的底面隔离,则在过滤器400与碰撞空间331及分离空间332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隙,形成在碰撞空间331分离出的蒸发机油通过所述间隙向分离空间332顺利流出的流路,进而容易地排出蒸发机油。
另外,所上所述的多孔性材质额过滤器400也可配置在连接碰撞空间331与分离空间332的疏通开口316,但是根据情况也可配置在形成在分离空间332上部的漏气用排气开口317。并且,根据图7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用分离器的其他实施例的剖面立体图。参照图面进行说明,为了在向分离空间332移动的漏气通过漏气用排气开口317被排出之前收集蒸发机油与异物质,在漏气用排气口317配置有过滤器400。
据此,过滤器400为,为了封闭漏气用排气开口317使向分离空间332移动的漏气向分离空间的外部排出,必须使其漏气通过过滤器400。
如上所述,过滤器400为了封闭漏气用排气开口317,分离空间332如图7所示在其内侧面形成插入过滤器400的两端并进行固定的固定槽140进而能够固定过滤器400。
并且,根据情况在分离空间332的内侧面代替如图7的固定槽140形成如图6所示的凸起以使凸起插入于过滤器400,进而也可将过滤器400设置在漏气用排气开口317。
如上所述,若在碰撞分离腔室330配置有过滤器400,则漏气在移动的途中蒸发机油被凝结在过滤器,进而不仅能够提高分离效率,还能够过滤在漏气中包含的异物质。

Claims (7)

1.一种内燃机用分离器,作为在由内燃机的冲程生成的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道,设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罩,并且具有流入漏气的流入口及排出漏气的排出口;
回流诱导手段,诱导流入到所述管道的流入口的漏气回流,进而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
碰撞分离手段,设置在所述回流诱导手段的下流侧,并由与漏气的碰撞在漏气中分离蒸发机油;及
排油口,配置在邻接于所述管道排出口的底面,并排出在漏气中分离的蒸发机油,
所述碰撞分离手段,包括:
碰撞分离盖,在其一面具有多个流入喷嘴,
碰撞分离外壳,形成碰撞分离腔室,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为与所述碰撞分离盖结合并通过碰撞通过所述流入喷嘴流入的漏气以分离蒸发机油,
所述碰撞分离外壳配置有形成插入于所述流入喷嘴的湍流管的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湍流管为,
外径形成小于形成在所述碰撞分离盖的流入喷嘴的内径,在所述流入喷嘴与湍流管之间形成流动漏气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湍流管为,在其外径形成间隔器,保持所述湍流管的外径与所述流入喷嘴的内径之间形成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器形成倾斜,所述倾斜从所述流入喷嘴的入口越向后方越远离所述湍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为,在其内部配置有使漏气通过的多孔性材质的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碰撞分离腔室为,
在所述碰撞分离外壳内中由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区划而成,所述碰撞空间及分离空间通过疏通开口进行疏通,
所述过滤器介入于所述疏通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介入于所述疏通开口的所述过滤器为,
为使其从所述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的底面隔离,在碰撞空间与分离空间的底面形成凸起来支撑过滤器。
CN201510883525.9A 2015-12-04 2015-12-04 内燃机用分离器 Active CN106837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3525.9A CN106837470B (zh) 2015-12-04 2015-12-04 内燃机用分离器
KR1020150179796A KR101720557B1 (ko) 2015-12-04 2015-12-16 내연기관용 세퍼레이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3525.9A CN106837470B (zh) 2015-12-04 2015-12-04 内燃机用分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7470A true CN106837470A (zh) 2017-06-13
CN106837470B CN106837470B (zh) 2019-07-05

Family

ID=58503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3525.9A Active CN106837470B (zh) 2015-12-04 2015-12-04 内燃机用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20557B1 (zh)
CN (1) CN1068374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013A (zh) * 2018-02-09 2019-08-16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油分离器
CN110945215A (zh) * 2017-08-08 2020-03-31 株式会社利富高 油分离器
CN111075535A (zh) * 2018-10-19 2020-04-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分离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5054B (zh) * 2018-12-10 2023-09-22 宁波赛铂睿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发动机多层次油气分离装置
CN116096471A (zh) * 2020-08-20 2023-05-09 康明斯滤清系统公司 具有倾斜挡板的全向流通式导流构件
KR102530575B1 (ko) * 2021-05-21 2023-05-10 주식회사 대승엔지니어링 고도산화공정을 이용한 부압충돌 탈취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3824A (ja) * 2003-07-01 2005-01-27 Uchihama Kasei Kk オイルミスト捕集装置
CN101868287A (zh) * 2007-11-20 2010-10-20 乐金华奥斯株式会社 机油分离器
KR101314958B1 (ko) * 2012-08-29 2013-10-04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내연기관용 엔진오일 세퍼레이터
CN203463168U (zh) * 2012-09-10 2014-03-0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油雾分离器
CN203532001U (zh) * 2012-10-17 2014-04-0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油雾分离器
KR101544727B1 (ko) * 2014-06-17 2015-08-17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내연기관용 세퍼레이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54035B1 (ko) 2009-05-15 2011-08-03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내연기관용 세퍼레이터
DE102013106332A1 (de) * 2013-06-18 2014-12-18 Thyssenkrupp Presta Teccenter Ag Ölabscheide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3824A (ja) * 2003-07-01 2005-01-27 Uchihama Kasei Kk オイルミスト捕集装置
CN101868287A (zh) * 2007-11-20 2010-10-20 乐金华奥斯株式会社 机油分离器
KR101314958B1 (ko) * 2012-08-29 2013-10-04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내연기관용 엔진오일 세퍼레이터
CN203463168U (zh) * 2012-09-10 2014-03-0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油雾分离器
CN203532001U (zh) * 2012-10-17 2014-04-09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油雾分离器
KR101544727B1 (ko) * 2014-06-17 2015-08-17 인지컨트롤스 주식회사 내연기관용 세퍼레이터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5215A (zh) * 2017-08-08 2020-03-31 株式会社利富高 油分离器
US11319846B2 (en) 2017-08-08 2022-05-03 Nifco Inc. Oil separator
CN110131013A (zh) * 2018-02-09 2019-08-16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油分离器
CN110131013B (zh) * 2018-02-09 2022-02-2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油分离器
CN111075535A (zh) * 2018-10-19 2020-04-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分离器
CN111075535B (zh) * 2018-10-19 2022-05-0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分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7470B (zh) 2019-07-05
KR101720557B1 (ko) 2017-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7470A (zh) 内燃机用分离器
JP5193193B2 (ja) 気液混合物を分離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2655797A (zh) 电动吸尘器
WO2015029845A1 (ja)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圧縮機
CN212092807U (zh) 旋风分离器和压缩机
CN103431810B (zh) 一种旋风分离式尘杯
JP2015529294A (ja) 車両燃料付属品
CN204996275U (zh) 一种光伏组件层压真空泵油气分离器
CN109236658A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TW201941814A (zh) 以多重氣旋濾塵的粉塵收集裝置
CN106661979A (zh) 内燃机用分离器
JP4425951B2 (ja) ブローバイガス用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CN109139189A (zh) 用于国六发动机的闭式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油气分离器
CN102525349A (zh) 真空吸尘器
CN102588041A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105593481B (zh) 油分离器
CN208839267U (zh) 液体分离器
CN109139188A (zh) 一种滤板气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107476849B (zh) 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和车辆
CN109098817A (zh) 一种滤板油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09671041U (zh) 一种滤板气驱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JP4352228B2 (ja) ブリーザ装置
CN105422215B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组合物及其油气分离方法
CN109236412A (zh) 一种滤板式自适应调压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02537407U (zh) 真空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