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21742A -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21742A
CN106821742A CN201710078661.XA CN201710078661A CN106821742A CN 106821742 A CN106821742 A CN 106821742A CN 201710078661 A CN201710078661 A CN 201710078661A CN 106821742 A CN106821742 A CN 106821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puncture
data
user
module
data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86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 health c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包磊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包磊 filed Critical 包磊
Priority to CN2017100786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21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21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217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2423 priority patent/WO201814920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根据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被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模拟模式;控制针灸模拟模块按照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获取针灸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根据针灸模拟之前的用户客观数据来确定针灸模拟信号能够是针灸模拟与用户的匹配度提高,达到精准针灸模拟的效果。并且,在进行针灸之后,还获得了用户的生理数据,从而能够客观对针灸模拟的效果进行评价;且能够根据得到的使用效果数据对针灸模拟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了针灸模拟效果的可控度。

Description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来达到按摩保健的效果,针灸一词涵盖了针与灸这两种穴位刺激方式,在传统的针灸过程中,针,指的是以实体针扎入特定穴位,刺激经脉;灸,则是以温热的材料,如点燃的艾草,来刺激经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过程也开始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利用装置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体感信号的输出,以模拟针和灸的刺激,使得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地享受到针灸带来的益处。
现在的电子针灸仪都是直接开启后进行模拟针灸,具体的针灸穴位和针灸时长由用户根据经验和个人感受进行调节,而个人感觉与人体的实际生理数据的误差较大,与用户的实际状况匹配度不高;并且进行模拟针灸之后对于用户身体状况的改变情况也依赖于用户的个人感觉,针灸模拟效果可控度较低。可见,现有的针灸模拟不能对针灸模拟进行精准的控制,针灸模拟效果可控度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灸模拟精准度及可控度不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生理数据;
根据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
控制针灸模拟模块按照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
获取针灸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生理数据;
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
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针灸模拟模块按照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
效果分析模块,用于获取针灸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先获取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生理数据构成的第一数据参数,然后对应的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即在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是根据针灸模拟之前的用户的实际身体或环境状况来确定的,根据针灸模拟之前的用户客观数据来确定针灸模拟信号能够是针灸模拟与用户的匹配度提高,达到精准针灸模拟的效果。并且,在进行针灸之后,还获得了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从而能够客观对针灸模拟的效果进行评价;且能够根据得到的第二数据参数对针灸模拟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了针灸模拟效果的可控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中针灸模拟信号输出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参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及用户的生理数据;生成与第一数据参数相匹配的模拟模式,模拟模式中指定了需要驱动的针灸模拟模块及针灸模拟信号在针灸模拟模块上的输出模式;基于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时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对模拟模式进行调整;基于调整后的模拟模式,控制装置中的针灸模拟模块向针灸模拟模块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针灸模拟信号包括电刺激信号、加热信号及震动信号。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可穿戴装置进行解释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装置即可穿戴式针灸产品,其可以是由柔性面料制成的衣服、裤子以及手套等,且在柔性面料贴近人体皮肤一侧镶嵌有多个针灸模拟模块,每个针灸模拟模块分布于不同的位置点,以使得用户在穿上该产品之后,各个针灸模拟模块能够贴附于用户身体的各个穴位点。
在可穿戴装置中,还镶嵌有至少一个控制模块,每个针灸模拟模块分别与该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总线相连。控制模块以通讯总线的方式把控制信息下发至针灸模拟模块后,针灸模拟模块中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依照控制信息来决定需要输出的针灸模拟参数,从而通过输出不同的针灸模拟信号来对用户的各个穴位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刺激。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的可穿戴装置中,还包含着多种不同的体感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肌电传感器及脑电电极等,这些体感传感器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中与各个生理数据相关的各个部位,以采集用户不同的生理数据,如在额头、背部及胸部等部位设置温度传感器,以采集用户的体温数据,在头部多个部位设置脑电电极,以采集用户的脑电数据。
在具体实现中,示例性地,可穿戴装置中还可以安置有电线及电路板,其中,电路板用于固定各类通讯总线以及固定各类连接件公头,使得外壳上具有相应的连接件母头的每个针灸模拟模块能够灵活地与任一电路板上固定的连接件公头进行镶嵌连接,从而保证针灸模拟模块固定在可穿戴装置的预设位置点。上述连接件公头与连接件母头之间的连接结构例如可以是卡扣结构、针式连接器固定结构以及磁吸结构等。此外,电路板及其各个焊接处都包裹有防水胶,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各个反馈模块均可从电路板中拆卸出来,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也可以通过在衣物上固定防水的走线和接插装置,将反馈模块及搭载反馈模块的控制电路板进行整体拆卸,因此,该可穿戴装置能够被洗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针灸模拟模块对应一个身体点位(穴位),且每个针灸模拟模块上集成了电极、加热片及震动模块这三种体感传感器:
每个针灸模拟模块中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当电极数量为一个时,需要至少有两个针灸模拟模块同时接收到基于电刺激参数的控制信息并同时输出电刺激信号,才能在这两个针灸模拟模块对应的两个电极与用户身体之间形成电击回路,从而产生电刺激模拟效果,即对针灸中的“针”进行模拟。当每个针灸模拟模块中电极的数量为两个时,对于任一针灸模拟模块,可以直接在其内部的两个电极与用户身体之间形成电击回路,而产生电刺激模拟效果。
除了电极之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针灸模拟模块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片以及震动模块等元器件。针灸模拟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后,使用内部相应的元器件来做出体感反馈。例如,利用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使得该针灸模拟模块能够在其贴附的人体位置产生相应温度值的艾灸发热效果。
由于石墨烯在发热时,其产生的远红外光谱与艾灸发热时所产生的红外线光谱相似,因此,为了使加热片在人体位置点发热时能够产生与艾灸发热更为相似的模拟效果,示例性地,针灸模拟模块中的加热片可以为石墨烯加热片。当用户身体接收到来自石墨烯加热片所产生的红外线时,能够进一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达到更好的细胞修复性效果。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其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步骤S101,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生理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参数包括第一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
常见的生理数据如心电数据、脑电数据、体温数据、呼吸数据、脉搏数据及血氧饱和度数据等生理数据类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获取的第一生理数据类型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如可以仅包括心电数据、脑电数据及体温数据,也可以包括可穿戴装置所能采集到的用户的所有生理数据。第一环境数据是指用户在使用可穿戴装置进行针灸模拟时,所处的环境的相关数据,如气温数据、湿度数据、亮度数据及噪声数据等。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需要获取到的第一数据参数包括第一环境数据和第一生理数据。在部分实际情况中,只根据生理数据来判断用户的身体状况,从而确定模拟模式有时并不准确,如通过生理数据判断用户出现心跳加速的状况,这些状况既可能是因为病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环境过于封闭时用户心理过度紧张引起的,此时,若只采集人体的心跳数据并不能准确地判断是何种状况,也就无法明确用户的针灸需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确定出用户的实际针灸需求,以输出更为精准的模拟模式,在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的同时,还会采集用户所处的第一环境数据。例如,采集环境的含氧量数据,若含氧量数据远低于正常空气的含氧量,且采集到的用户的心跳数据过快,则判定用户当前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其心跳过快的原因并非是因病理因素引起的,而可能是空气不流通或心理紧张而造成的,那么输出的针灸模拟方案需要起到舒缓的保健效果,则生成与该效果相对应的模拟模式。
步骤S102,根据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
其中,模拟模式是指在进行针灸模拟时,针灸模拟模块中针灸模拟信号的具体输出方案,其包括模拟信号的种类及相应的针灸模拟参数两部分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多种刺激组合来进行针灸模拟,包括采用电刺激信号模拟针刺,采用加热信号模拟灸热,采用震动信号模拟按摩功能。
可穿戴装置在采集到第一生理数据及第一环境数据后,开始对两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确定出用户具体的身体状况。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好具体的身体状况后,可穿戴装置会根据身体状况自动确定所需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相应的模拟模式。优选地,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获取到的数据参数发送给专业数据分析机构或专业人员,以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手段来匹配针灸模拟模块对应的模拟模式。例如,可能通过医学专家对环境数据和生理数据的分析,由医学专家来确定与数据参数匹配的模拟模式,以提高针灸模拟的专业性。
步骤S103,控制针灸模拟模块按照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其中针灸模拟信号包括电刺激信号、加热信号及震动信号。
在确定好模拟模式后,可穿戴装置会控制针灸模拟模块,根据模拟模式来对用户输出针灸模拟信号,进行针灸模拟。如上文,在模拟模式中,每一种针灸模拟信号都设置了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对于电刺激信号,其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包括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等。在对针刺入效果进行模拟时,只控制电极向人体位置输出单次电刺激信号;在对运针效果进行模拟时,每隔该电击间隔,在该电击时长内控制电极以预设的电击频率向人体位置输出该电击强度的电刺激信号。例如,若电击间隔为1秒,电击时长为9秒,电击强度为20V,那么,每隔1秒,在持续9秒的时间内控制电极以预设的10KHz的频率向人体位置输出20V的电刺激信号。
对于加热信号,其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包括温控模式、温控强度和温控时间,其中,温控模式包括升温、降温和保持三种;温控强度可以为升温的度数、降温的度数,也可以为具体的温度值;温控时间代表升温、降温或保持的持续时间。
对于震动信号,其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包括震动强度、震动频率和震动时间,能够在人体穴位处通过震动按摩并刺激穴位。
一个针灸模拟模块可以输出多种类型的针灸模拟信号来进行全方位的针灸模拟。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电刺激信号来模拟针刺,输出加热信号模拟灸热以及输出震动信号来模拟按摩。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若任意一种针灸模拟信号所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为空值,则代表针灸模拟模块不需要对此类针灸模拟信号进行输出。其中,若电刺激信号所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中的电刺激频率为空值,则不对针灸模拟模块内部的电极进行电击控制,即不产生任何电刺激信号。
由于在实际针灸场景中,针刺、按摩、灸热通常都不是在同一时刻进行的,存在先后的执行顺序,因此,为了提高针灸模拟效果,在可穿戴装置确定好模拟模式后,除了确定出各个针灸模拟模块之外,还确定出每个针灸模拟模块对各类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先后顺序。
步骤S104,获取针灸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其中,第二数据参数包括第二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第二生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针灸模拟时还会实时获取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其中第二数据参数中包含的第二生理数据及第二环境数据的具体内容,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如第二生理数据中包括的用户生理数据种类,既可与第一生理数据包括的用户生理数据种类相同,也可以包括用户所有的生理数据种类。本发明实施例中并没有对基于第二数据参数的预设处理方法进行限定,具体处理方法亦可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当第二生理数据中包括的用户生理数据种类与第一生理数据相同时,可以将第二生理数据与第一生理数据进行比较并对模拟模式进行调整,来作为对第二生理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
作为S104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分析,以更新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到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具有多种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利用使用效果数据来评估该次针灸模拟的使用效果,以及根据该次使用效果数据来对下次针灸模拟的模拟模式进行调整,详见下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第二环境数据主要有两个目的:1、直接利用环境数据来判断用户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合针灸,并记录至使用效果数据以供分析使用,如当监测到环境数据中气温过低,而过低的气温下并不适合用户进行针灸,此时,判定用户所处的环境不适合针灸,并停止对用户的针灸模拟。2、利用环境数据+第二生理数据综合分析的模式,增强用户模拟针灸时的身体状况判定的准确性,以便后续对第二生理数据的分析,使得生成的使用效果数据更加准确。例如:当用户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状况时,只通过用户的心电数据及呼吸数据,难以判断出用户是处于紧张状况还是运动状态,但此时可以通过同时监测用户身体多个部位的湿度数据,并结合环境的湿度数据进行比较来进行判定,若用户身体的各部分湿度明显高于环境湿度,则认为是运动后引起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无需对模拟模式进行调整,而当用户身体的湿度没有明显高于环境湿度时,则认为用户可能出现了紧张的状况,此时可穿戴装置会先对用户进行放松按摩,之后再进行针灸模拟。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二,在步骤S101之前,还包括:
步骤S201,获取用户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是指用户的身体症状信息,如肩酸、心跳加快、发烧及头痛等症状。
步骤S202,根据特征信息确定需要采集的第一生理数据。由于用户有时难以确定自己真正的身体状况,为了方便用户在不确定自己身体状况时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直接输入自己的症状信息,如心跳加快、发烧及头痛等症状。可穿戴装置在接收用户输入的症状后,根据这些症状判断用户可能的身体状况,并将这些身体状况所以可能导致出现异常的生理数据,均作为第一数据参数中所需采集的第一生理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的实际症状信息来确定所要采集的生理数据,使得身体状况的判定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同时减小了本发明中对第一生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的工作量。
作为步骤S102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三,包括:
步骤S301,将第一数据参数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一个或多个针灸模拟模块的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的参考参数用于对获取到的第一数据参数比较分析,以得出用户的身体状况(即比较结果),例如高血压、高血糖、心率不齐、腰椎劳损,等等。对应于不同的用户身体状况,需要在对应的穴位上实施针灸方案,因此,在确定出用户的身体状况之后,本发明实施例会根据用户的身体状况来确定所需激活的相应穴位位置的针灸模拟模块。
步骤S302,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模拟模式包括:模拟信号的种类及相应的针灸模拟参数。由于每个穴位的针灸模拟方案都可能会有所区别,如有些穴位需要电刺激+加热+震动进行同时刺激,而有些穴位只需要电刺激即可,因此每个针灸模拟模块对应的模拟模式也可能会有所区别,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好需要驱动的针灸模拟模块之后,再根据特征值对每个针灸模拟模块对应的模拟模式进行确定。例如:在S301中,若第一数据参数与预设的参数参数比较之后,发现用户处于肌肉疲劳状态,此时,会激活相应的针灸模拟模块,并对这些针灸模拟模块激活相应的肌肉放松的模拟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数据参数与参考参数进行比较,自动确定所需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相应的模拟模式,使得针灸模拟得到精准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步骤S103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四,包括:
步骤S401,获取模拟模式中的针灸模拟信号的种类及针灸模拟参数。其中,每种针灸模拟信号对应一个模拟单元,由模拟单元模拟其对应的针灸刺激,并输出相应的针灸模拟信号,如电击单元用以输出电刺激信号、加热单元用以输出加热信号以及震动单元用以输出震动信号。由上文可知,每个穴位的针灸模拟方案都可能会有所区别,而不同的针灸模拟方案所需要激活的模拟单元也有所不同。
步骤S402,根据模拟信号的种类激活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单元,模拟单元包括:电击单元,加热单元及震动单元。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模拟模式中包含的针灸模拟信号的种类,来确定针灸模拟模块所需激活的模拟单元,如当模拟模式中包含着电刺激信号及震动信号,则激活相应的电击单元与震动单元,用以后续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
步骤S403,模拟单元根据其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在确定好所需激活的模拟单元后,针灸模拟模块根据模拟模式中的针灸模拟参数,控制模拟单元输出相应的针灸模拟信号,如震动单元按照模拟模式中的震动强度、震动频率以及震动时间三个针灸模拟参数,来输出相应的震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针灸模拟模块按照模拟模式中的模拟信号种类及相应的针灸模拟参数,来进行针灸模拟信号的准确输出,使得针灸模拟得以量化控制,使得针灸模拟可以实现精准的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步骤S104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五,包括:
步骤S501,采集与第一生理数据种类相同的生理数据,作为第二数据参数中的第二生理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第二生理数据与第一生理数据包括的用户生理数据种类相同,以便与第一生理数据进行比较及分析处理。
步骤S502,将第二数据参数与第一数据参数中对应的生理数据进行比较,并得出使用效果数据。将第二数据参数与第一数据参数中对于的生理数据一一进行比较,当第二生理数据中有发生变化的生理数据时,则说明该次针灸模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如第二生理数据中的血压数据有明显的降低,则说明本次针灸模拟对血压调节有一定作用,并将比较结果记录为使用效果数据。应当理解地,并非每次针灸模拟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时由于针灸模拟参数的不合适,反而会产生用户使用后不适的效果,如当震动按摩的强度过高时,可能会使用户肌肉出现损伤的情况,此时的不适效果也应当记录至使用效果数据之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用户针灸模拟前后的相同类型的数据参数进行比较,得出的比较结果能有效地反映出用户的实际针灸模拟使用效果,使得得出的使用效果数据更加可靠。
与本发明实施例五相似的另一实施例,将用户所有可采集到的生理数据中存在异常的生理数据,作为所需采集分析的第二生理数据,并该第二生理数据与第一生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用户针灸模拟模拟前后身体状况的变化,以及针灸模拟后的实际身体状况,并分析得出相应的实际效果数据。与本发明实施例五比较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异常生理数据的判断采集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处理器资源,对可穿戴装置的芯片带来较大的负载,并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才能得出使用效果数据。应当理解地,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总体劣于发明实施例五,但本发明实施例仍可作为S104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六,还包括:
步骤S105,将存在异常的生理数据作为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具体步骤为:检测用户的第一生理数据,并根据存在异常的第一生理数据确定第一数据参数中所需采集的生理数据。其中,第一生理数据既可以是用户的所有生理数据,也可以是常见身体检查时所需采集的生理数据,具体可由技术人员及医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生理数据优选为可穿戴装置所能采集到的所有的生理数据。
在实际情况中,在对用户的生理数据进行获取时,若获取到的用于进行匹配的生理数据类型过多,会给可穿戴装置的处理芯片带来极大的计算负担,处理的时间变长,而若生理数据类型过少,又会对用户身体状况的判定准确率产生影响。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地保证身体状况判定的准确率,同时减少判定处理的时间,减少处理器运算负荷,会将存在异常的生理数据作为所需采集的生理数据,用于进行模拟模式匹配,使得匹配过程的计算压力大大减小,并且也能够对身体状况判定的准确率进行保障。
作为步骤S102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七,包括:
步骤S701,生成与第一数据参数相匹配的多组模拟模式。
实际情况中,即使是同一种身体状况,医师也会根据用户实际情况的不同,提供多个不同的按摩保健的针灸方案。例如:针对一些身体机能较好用户,在提供普通针灸方案的同时,还会提供一个可选的加大刺激强度的针灸方案,而针对一些身体机能较弱的用户,在提供普通针灸方案的同时,还会提供一个可选的减小刺激强度的针灸方案。虽然不同的针灸方案其针灸周期、针灸成本等都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却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余地,使得用户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针灸方案。因此,相比于只确定一个模拟模式,用户无法对确定好的模拟模式进行选择或者更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给用户提供更适合其实际情况的模拟模式,预先生成多个不同的模拟模式以供用户选择。
步骤S702,接收用户输入的模式选择指令,并根据模式选择指令,从多组模拟模式中选取出一组模拟模式。
用户在选择好想要的模拟模式之后,发出相应的模式选择指令。可穿戴装置则根据用户输入的模式选择指令,从生成的多个模拟模式中选取最终的模拟模式。本发明实施例预先生成多个模拟模式,并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最终需要采用的模拟模式,使得用户拥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也使得得出的最终的模拟模式能更加适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使得针灸模拟效果的精确度更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八,包括:
S801,检测用户的身体状态。
在传统的中医针灸理论中,将人体的身体状态分为虚惫状态及邪盛状态,同时还认为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起到补虚的作用,而机体处于邪盛而表现实热,闭证的实证情况下,针刺可起到泻实的作用。基于该中医针灸理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S102确定好模拟模式后,会检测用户的生理数据,并根据检测到的生理数据判断用户的实际身体状态,进而确定后续对模拟模式的调整。
S802,当身体状态为虚惫状态时,在模拟模式中设置在用户进行吸气时进行电刺激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当用户处于虚惫状态时,需要利用针灸进行补虚,根据传统中医针灸理论中的呼吸补泻理论,认为人体呼气时进针可以起到补虚的效果,因此,此时在用户呼气时进行针灸效果最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出用户处于虚惫状态时,会对模拟模式进行修改,设置为用户呼气时才开始进行电刺激。
S803,当身体状态为邪盛状态时,在模拟模式中设置在用户进行呼气时进行电刺激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当用户处于邪盛状态时,需要利用针灸进行泻实,根据传统中医针灸理论中的呼吸补泻理论,认为人体吸气时进针可以起到泻实的效果,因此,此时在用户吸气时进行针灸效果最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出用户处于邪盛状态时,会对模拟模式进行修改,设置为用户吸气时才开始进行电刺激。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补泻理论与本发明进行应用结合,使得用户的针灸模拟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九,还包括:
步骤S901,获取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
现有技术中,可穿戴装置只能依靠预先存储的模拟模式对用户进行针灸模拟,且只能在针灸模拟开始前或者停止后,才能对模拟模式进行设置调整,同时,每次针灸模拟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即与之前的针灸模拟没有任何关联,这使得模拟模式适用性的匹配度较低。
步骤S902,基于获取到的第二数据参数对模拟模式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为用户提供可控性更高、精确度更高的针灸模拟,在确定好模拟模式后,还会根据历史保存的第二数据参数,对本次确定的模拟模式进行调整,如震动强度过大导致了用户出现肌肉损伤的情况,在读取到该第二数据参数后,本发明实施例会将该次的模拟模式中震动强度进行限制,以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以一实例进行说明,如在上一次针灸模拟时,当针灸模拟电刺激强度为60V时,用户心电数据及呼吸数据均出现异常,在第二数据参数中进行记录,在此次生成模拟模式后,对上一次的第二数据参数进行分析,判定60V电刺激强度过高,需要进行减弱,并设定当次电刺激强度不能大于60V。
作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十,包括:
步骤S1001,基于模拟模式,控制装置中的针灸模拟模块向针灸模拟模块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并同时获取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针对针灸模拟时,根据第二数据参数实时反馈调节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会实时采集分析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根据得到的使用效果数据实时反馈调整正在执行的模拟模式。例如:当监测到第二生理数据及第二环境数据任意一个或两个出现超过预设阈值时,判定其使用效果数据异常,可穿戴装置停止对用户的针灸模拟,以保证用户使用时的安全。其中,第二生理数据及第二环境数据对应的预设阈值,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步骤S1002,基于获取到的第二数据参数对模拟模式进行实时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实时获取针灸模拟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对针灸模拟的模拟模式进行实时调节,使得针灸模拟能够实现实时适应用户的实际情况需求,并能保证用户在进行针灸模拟时的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十一还包括:
步骤S1101,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由于不同用户对针灸的承受能力会有所差别,如小孩子和老人对针灸的承受能力都较弱,其在针灸模拟时的刺激强度应当更小。为了能自适应的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模拟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在生成模拟模式之后,还需读取用户输入的个人信息数据。个人信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性别、年龄及疾病史等。
步骤S1102,根据个人信息对模拟模式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人员会预先在可穿戴装置中,存储好个人信息数据与模拟模式对应的调整关系,如当用户年龄小于18岁时,模拟模式中所有刺激强度均降为原本的0.7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读取到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之后,根据个人信息数据与模拟模式对应的调整关系,对生成的模拟模式进行修改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合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对生成的模拟模式进行修改调整,使得最终生成的模拟模式更加符合用户的个人情况。
本发明中,先获取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生理数据构成的第一数据参数,然后对应的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即在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是根据针灸模拟之前的用户的实际身体或环境状况来确定的,根据针灸模拟之前的用户客观数据来确定针灸模拟信号能够是针灸模拟与用户的匹配度提高,达到精准针灸模拟的效果。并且,在进行针灸之后,还获得了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从而能够客观对针灸模拟的效果进行评价;且能够根据得到的使用效果数据对针灸模拟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了针灸模拟效果的可控度。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装置的结构框图。
参照图12,该针灸模拟信号输出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121,用于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生理数据。
模式确定模块122,用于根据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
输出控制模块123,用于控制针灸模拟模块按照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
效果分析模块124,用于获取针灸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特征信息。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特征信息确定需要采集的第一生理数据。
进一步地,模式确定模块122,包括:
位置确定子模块,用于将第一数据参数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一个或多个针灸模拟模块的位置。
模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模拟模式包括:模拟信号的种类及相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进一步地,效果分析模块124,包括:
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分析,以更新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
进一步地,效果分析模块124,包括:
效果获取模块,用于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
模式调整模块,用于基于获取到的第二数据参数对模拟模式进行调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系统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所述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
控制所述针灸模拟模块按照所述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
获取针灸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数据参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需要采集的所述第一生理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针灸模拟模块及所述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参数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一个或多个针灸模拟模块的位置;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所述针灸模拟模块的所述模拟模式,所述模拟模式包括:模拟信号的种类及相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分析,以更新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针灸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预设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
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对所述模拟模式进行调整。
6.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
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灸模拟模块及所述针灸模拟模块的模拟模式;
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针灸模拟模块按照所述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
效果分析模块,用于获取针灸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特征信息;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需要采集的第一生理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确定模块,包括:
位置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参数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一个或多个针灸模拟模块的位置;
模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所述针灸模拟模块的所述模拟模式,所述模拟模式包括:模拟信号的种类及相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效果分析模块,包括:
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分析,以更新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效果分析模块,包括:
效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
模式调整模块,用于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对所述模拟模式进行调整。
CN201710078661.XA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821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8661.XA CN106821742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112423 WO2018149202A1 (zh) 2017-02-14 2017-11-22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8661.XA CN106821742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21742A true CN106821742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28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8661.XA Pending CN106821742A (zh) 2017-02-14 2017-02-14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21742A (zh)
WO (1) WO2018149202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2732A (zh) * 2018-01-30 2018-08-14 深圳市前海未来无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肌肉电刺激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WO2018149197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198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202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201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207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10151160A (zh) * 2019-05-20 2019-08-23 深圳市问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经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585591A (zh) * 2019-07-31 2019-12-20 毕宏生 一种基于神经反馈的大脑视觉检测分析设备和方法
CN111803349A (zh) * 2019-04-11 2020-10-23 蒋德峰 一种基于呼吸周期的中医经脉疏通导引仪
CN114732714A (zh) * 2022-03-16 2022-07-12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6113Y (zh) * 2008-12-30 2009-12-09 于汉岗 一种多功能水疗鞋
CN201524215U (zh) * 2009-11-05 2010-07-14 虞正阳 人体脊柱修复仪
CN102715887A (zh) * 2012-05-04 2012-10-10 北京工业大学 物联网人体智能接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98244A (zh) * 2014-10-20 2015-03-11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医疗实时监护定位系统
CN104887501A (zh) * 2015-06-12 2015-09-09 合肥市徽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运用物联网技术的针灸诊疗系统平台
CN104997630A (zh) * 2015-06-10 2015-10-28 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 运用物联网技术的针灸诊疗系统平台
CN105943021A (zh) * 2016-05-13 2016-09-21 赵伟 一种可穿戴心脏节律监测装置和心律监测系统
CN106308772A (zh) * 2016-09-12 2017-01-11 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95002Y (zh) * 2008-02-21 2009-02-18 郑胜键 以微电脑控制的电子针灸穴道按摩服
CN202654114U (zh) * 2012-03-16 2013-01-09 北京工业大学 中医人体经络诊疗可穿戴系统
CA2923119A1 (en) * 2015-03-05 2016-09-05 148646 Canada Inc. Therapeutic energy transfer apparel and method
CN105078747A (zh) * 2015-08-21 2015-11-25 云南安瑞国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手机调控互动式透穴针灸系统
CN106345057B (zh) * 2016-09-26 2019-01-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电针刺激智能塑身内衣系统
CN106859954A (zh) * 2017-02-14 2017-06-20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551786A (zh) * 2017-02-14 2017-04-05 包磊 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669035A (zh) * 2017-02-14 2017-05-17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21742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包磊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6726536B (zh) * 2017-02-14 2019-12-24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59955A (zh) * 2017-02-14 2017-06-20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691841A (zh) * 2017-02-14 2017-05-24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56113Y (zh) * 2008-12-30 2009-12-09 于汉岗 一种多功能水疗鞋
CN201524215U (zh) * 2009-11-05 2010-07-14 虞正阳 人体脊柱修复仪
CN102715887A (zh) * 2012-05-04 2012-10-10 北京工业大学 物联网人体智能接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4398244A (zh) * 2014-10-20 2015-03-11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医疗实时监护定位系统
CN104997630A (zh) * 2015-06-10 2015-10-28 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 运用物联网技术的针灸诊疗系统平台
CN104887501A (zh) * 2015-06-12 2015-09-09 合肥市徽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运用物联网技术的针灸诊疗系统平台
CN105943021A (zh) * 2016-05-13 2016-09-21 赵伟 一种可穿戴心脏节律监测装置和心律监测系统
CN106308772A (zh) * 2016-09-12 2017-01-11 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9197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198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202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201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WO2018149207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8392732A (zh) * 2018-01-30 2018-08-14 深圳市前海未来无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肌肉电刺激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1803349A (zh) * 2019-04-11 2020-10-23 蒋德峰 一种基于呼吸周期的中医经脉疏通导引仪
CN110151160A (zh) * 2019-05-20 2019-08-23 深圳市问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经络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585591A (zh) * 2019-07-31 2019-12-20 毕宏生 一种基于神经反馈的大脑视觉检测分析设备和方法
CN114732714A (zh) * 2022-03-16 2022-07-12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9202A1 (zh)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1742A (zh)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6859955A (zh)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691841A (zh)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Balters et al. Capturing emotion reactivity through physiology measurement as a foundation for affective engineering in engineering desig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
CN106726536A (zh) 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US11311732B2 (en) Coordinating musculoskeletal and cardiovascular hemodynamics
CN102895002B (zh) 超声波传感器系统
CN105338890B (zh) 确定生命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Masood et al. Modeling mental stress using a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Sun et al. Activity-aware mental stress detection using physiological sensors
MXPA04002314A (es) Aparato, metodo y producto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a que produce o dirige movimientos en correlacion sinergica coordinada con actividad fisiologica.
WO2018149204A1 (zh)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59954A (zh)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551786A (zh) 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10099603A (zh) 使用睡眠生理学进行生物特征识别的系统和方法
Zheng et al. Multi-modal physiological signals based fear of heights analysis in virtual reality scenes
CN106669036A (zh) 针灸模拟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Fedorov Time series analysis in self-regulating systems
Jillich Acquisition,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data from physiological sensors for biofeedback applications
Celka et al. Energy Balance: Holistic Health Quantification
Gleba et al. Use of portable biofeedback devices for correction of the functional state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Choi Minimally-invasive wearable sensors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for mental stress detection
Tu High-Precision and Personalized Wearable Sensing Systems for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TEMİ PULSE OXSIMETER AND HEART-RATE SENSOR
Cerutti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MODELING: MULTISCALE AND MULTIORGAN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1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good health car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B 6A-F, central 9, SCC, Wenxin three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Bao Lei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