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2714A -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2714A
CN114732714A CN202210259330.7A CN202210259330A CN114732714A CN 114732714 A CN114732714 A CN 114732714A CN 202210259330 A CN202210259330 A CN 202210259330A CN 114732714 A CN114732714 A CN 1147327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puncture
module
data
simulation
huma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9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蒋娟
曾晓丽
陈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2593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27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2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27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2Devices for locating such po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针刺手法量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包括: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主控模块、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刺模拟模块、针刺效果评价模块。本发明通过穴位定位模块极大地缩小穴位确定所发生的系统误差,使治疗效果提高,彻底改善现有针刺因操作医生的经验差别或因患者高矮胖瘦的形体差异所致的穴位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通过针刺模拟模块能够根据得到的第二数据参数对针刺模拟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了针刺模拟效果的可控度。

Description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刺手法量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方法。
背景技术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选针具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男性、体壮、形肥,且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女性、体弱、形瘦,而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又如体位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甚至发生折针事故。因此根据病情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的原则。然而,现有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对针刺穴位定位不准确;同时,现在模拟针刺,具体的针刺穴位和针刺时长由用户根据经验和个人感受进行调节,而个人感觉与人体的实际生理数据的误差较大,与用户的实际状况匹配度不高;并且进行模拟针刺之后对于用户身体状况的改变情况也依赖于用户的个人感觉,针刺模拟效果可控度较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对针刺穴位定位不准确;同时,现在模拟针刺,具体的针刺穴位和针刺时长由用户根据经验和个人感受进行调节,而个人感觉与人体的实际生理数据的误差较大,与用户的实际状况匹配度不高;并且进行模拟针刺之后对于用户身体状况的改变情况也依赖于用户的个人感觉,针刺模拟效果可控度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包括:
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主控模块、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刺模拟模块、针刺效果评价模块;
生理指标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患者生理指标数据;
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针刺感应电压信号;
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针刺转动电压信号;
主控模块,与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刺模拟模块、针刺效果评价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
穴位定位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穴位进行定位;
针刺模拟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进行模拟;
针刺效果评价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对针刺效果进行评价。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采集患者生理指标数据;通过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针刺感应电压信号;通过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针刺转动电压信号;
步骤二,主控模块通过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对针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
步骤三,通过穴位定位模块对针刺穴位进行定位;通过针刺模拟模块对针刺进行模拟;
步骤四,通过针刺效果评价模块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对针刺效果进行评价。
进一步,所述穴位定位模块定位方法如下:
(1)通过扫描影像设备扫描人体生成真实人体的立体图像;通过图像增强程序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
(2)通过人体三维建模,生成具有人体穴位标志的虚拟人体,并生成虚拟人体立体图像,建立虚拟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
(3)通过图像组合器,进行人体比例变换和位置校准,使虚拟人体立体图像与真实人体立体图像重叠;根据修改虚拟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作为真实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放入真实人体穴位数据库;
(4)设置一个机械手,根据真实人体穴位数据库中的穴位位置数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移动机械手,对选定穴位进行准确定位。
进一步,所述机械手具有三至六个自由度,带有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探头。
进一步,所述针刺模拟模块模拟方法如下:
1)配置医疗检测设备工作参数,通过医疗检测设备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对获取的数据参数进行校准;
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刺模拟器及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模拟模式;控制所述针刺模拟器按照所述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刺模拟信号;
3)获取针刺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
进一步,所述获取第一数据参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需要采集的所述第一生理数据。
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针刺模拟器及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模拟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参数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一个或多个针刺模拟器的位置;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所述模拟模式,所述模拟模式包括:模拟信号的种类及相应的针刺模拟参数。
进一步,所述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分析,以更新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
进一步,所述获取针刺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预设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
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对所述模拟模式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穴位定位模块穴位定位准确、规范,同一穴位由不同医生操作时或患者高、矮、胖、瘦等个体有差异时,都对穴位定位影响极小,从而极大地缩小穴位确定所发生的系统误差,使治疗效果提高,彻底改善现有针刺因操作医生的经验差别或因患者高矮胖瘦的形体差异所致的穴位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通过针刺模拟模块先获取环境数据和/或用户的生理数据构成的第一数据参数,然后对应的输出针刺模拟信号,即在针刺模拟信号的输出是根据针刺模拟之前的用户的实际身体或环境状况来确定的,根据针刺模拟之前的用户客观数据来确定针刺模拟信号能够是针刺模拟与用户的匹配度提高,达到精准针刺模拟的效果。并且,在进行针刺之后,还获得了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从而能够客观对针刺模拟的效果进行评价;且能够根据得到的第二数据参数对针刺模拟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了针刺模拟效果的可控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刺手法量化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刺手法量化系统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穴位定位模块定位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刺模拟模块模拟方法流程图。
图2中:1、生理指标采集模块;2、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3、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4、主控模块;5、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6、穴位定位模块;7、针刺模拟模块;8、针刺效果评价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针刺手法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采集患者生理指标数据;通过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针刺感应电压信号;通过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针刺转动电压信号;
S102,主控模块通过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对针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
S103,通过穴位定位模块对针刺穴位进行定位;通过针刺模拟模块对针刺进行模拟;
S104,通过针刺效果评价模块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对针刺效果进行评价。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包括:生理指标采集模块1、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2、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3、主控模块4、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5、穴位定位模块6、针刺模拟模块7、针刺效果评价模块8。
生理指标采集模块1,与主控模块4连接,用于采集患者生理指标数据;
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2,与主控模块4连接,用于采集针刺感应电压信号;
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3,与主控模块4连接,用于采集针刺转动电压信号;
主控模块4,与生理指标采集模块1、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2、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3、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5、穴位定位模块6、针刺模拟模块7、针刺效果评价模块8连接,用于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5,与主控模块4连接,用于对针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
穴位定位模块6,与主控模块4连接,用于对针刺穴位进行定位;
针刺模拟模块7,与主控模块4连接,用于对针刺进行模拟;
针刺效果评价模块8,与主控模块4连接,用于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对针刺效果进行评价。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穴位定位模块6定位方法如下:
S201,通过扫描影像设备扫描人体生成真实人体的立体图像;通过图像增强程序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
S202,通过人体三维建模,生成具有人体穴位标志的虚拟人体,并生成虚拟人体立体图像,建立虚拟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
S203,通过图像组合器,进行人体比例变换和位置校准,使虚拟人体立体图像与真实人体立体图像重叠;根据修改虚拟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作为真实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放入真实人体穴位数据库;
S204,设置一个机械手,根据真实人体穴位数据库中的穴位位置数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移动机械手,对选定穴位进行准确定位。
本发明提供的机械手具有三至六个自由度,带有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探头。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针刺模拟模块7模拟方法如下:
S301,配置医疗检测设备工作参数,通过医疗检测设备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对获取的数据参数进行校准;
S30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刺模拟器及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模拟模式;控制所述针刺模拟器按照所述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刺模拟信号;
S303,获取针刺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获取第一数据参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需要采集的所述第一生理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针刺模拟器及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模拟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参数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一个或多个针刺模拟器的位置;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所述模拟模式,所述模拟模式包括:模拟信号的种类及相应的针刺模拟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分析,以更新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获取针刺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预设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
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对所述模拟模式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包括:
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主控模块、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刺模拟模块、针刺效果评价模块;
生理指标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患者生理指标数据;
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针刺感应电压信号;
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针刺转动电压信号;
主控模块,与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穴位定位模块、针刺模拟模块、针刺效果评价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
穴位定位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穴位进行定位;
针刺模拟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对针刺进行模拟;
针刺效果评价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对针刺效果进行评价。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手法量化系统的针刺手法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手法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生理指标采集模块采集患者生理指标数据;通过针刺感应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针刺感应电压信号;通过针刺转动信号采集模块采集针刺转动电压信号;
步骤二,主控模块通过针刺信号量化分析模块对针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
步骤三,通过穴位定位模块对针刺穴位进行定位;通过针刺模拟模块对针刺进行模拟;
步骤四,通过针刺效果评价模块根据生理指标变化对针刺效果进行评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定位模块定位方法如下:
(1)通过扫描影像设备扫描人体生成真实人体的立体图像;通过图像增强程序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增强处理;
(2)通过人体三维建模,生成具有人体穴位标志的虚拟人体,并生成虚拟人体立体图像,建立虚拟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
(3)通过图像组合器,进行人体比例变换和位置校准,使虚拟人体立体图像与真实人体立体图像重叠;根据修改虚拟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作为真实人体各穴位位置坐标数据放入真实人体穴位数据库;
(4)设置一个机械手,根据真实人体穴位数据库中的穴位位置数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移动机械手,对选定穴位进行准确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具有三至六个自由度,带有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探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模拟模块模拟方法如下:
1)配置医疗检测设备工作参数,通过医疗检测设备获取第一条件数据参数,所述数据参数包括环境数据和/或所述用户的生理数据;对获取的数据参数进行校准;
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被激活的针刺模拟器及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模拟模式;控制所述针刺模拟器按照所述模拟模式对所贴附的人体位置输出针刺模拟信号;
3)获取针刺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数据参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确定需要采集的所述第一生理数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参数,确定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针刺模拟器及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模拟模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参数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参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设置在可穿戴装置上的一个或多个针刺模拟器的位置;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激活的所述针刺模拟器的所述模拟模式,所述模拟模式包括:模拟信号的种类及相应的针刺模拟参数。
8.如权利要求5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包括:
对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分析,以更新用户的使用效果数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针刺模拟时的用户的第二数据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参数进行预设处理预设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
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第二数据参数对所述模拟模式进行调整。
CN202210259330.7A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7327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9330.7A CN114732714A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9330.7A CN114732714A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2714A true CN114732714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7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9330.7A Pending CN114732714A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271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3566A (zh) * 2002-08-30 2003-04-30 延自强 虚拟现实针灸穴位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691841A (zh) * 2017-02-14 2017-05-24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21742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包磊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6859954A (zh) * 2017-02-14 2017-06-20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59955A (zh) * 2017-02-14 2017-06-20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7153760A (zh) * 2017-05-04 2017-09-12 天津大学 针刺手法与穴位效应的量化分析系统
CN112420158A (zh) * 2020-11-24 2021-02-26 郭敏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3566A (zh) * 2002-08-30 2003-04-30 延自强 虚拟现实针灸穴位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691841A (zh) * 2017-02-14 2017-05-24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21742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包磊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6859954A (zh) * 2017-02-14 2017-06-20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59955A (zh) * 2017-02-14 2017-06-20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7153760A (zh) * 2017-05-04 2017-09-12 天津大学 针刺手法与穴位效应的量化分析系统
CN112420158A (zh) * 2020-11-24 2021-02-26 郭敏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7856B (zh) 一种医学模拟训练系统和方法
KR101780319B1 (ko) 3차원 경혈 매핑 장치 및 방법
Pöhlmann et al. Evaluation of Kinect 3D sensor for healthcare imaging
CN102525795B (zh) 一种足部按摩机器人快速自动定位方法
KR101416282B1 (ko) 네추럴 인터렉션 기반 건강 및 재활운동 기능성 측정 평가 시스템
KR20080005798A (ko) 모션트랙킹 기술과 증강현실 기법을 활용한 인지 및행동장애 재활 지원시스템
CN109645994A (zh) 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系统辅助评估视觉定位的方法
CN113081796A (zh) 一种针灸穴位智能定位的系统及方法
AU2013375297A1 (en) Surgical training system
CN114743674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外科手术工效学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Ouyang et al. Bio-inspired haptic feedback for artificial palpation in robotic surgery
CN114732714A (zh) 一种针刺手法量化系统及方法
WO20210289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apy guidance and navigation assistance
CN111326232A (zh) 一种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鉴别异常步态形式的方法
CN116631252A (zh) 一种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体格检查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15778333B (zh) 一种视觉定位寸、关、尺脉搏穴位的方法和装置
Bosco et al. Multiple coordinate systems and motor strategies for reaching movements when eye and hand are dissociated in depth and direction
KR20200080534A (ko) 가상현실 기반 이비인후과 및 신경외과 시뮬레이터의 수술 평가 시스템
Sengül et al. Visual and force feedback time-delays change telepresence: Quantitative evidence from crossmodal congruecy task
Coughlin et al. Automated eye tracking system calibration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alukder et al. EOG based home automation system by cursor movement using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CN204049622U (zh) 一种中医脉诊仪
Wang et 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n exergame system of knee with the Azure Kinect
CN116153510B (zh) 矫正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智能矫正镜
Derado et al. A shape-based glaucoma index for tomographic ima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