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21741A -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21741A
CN106821741A CN201710078573.XA CN201710078573A CN106821741A CN 106821741 A CN106821741 A CN 106821741A CN 201710078573 A CN201710078573 A CN 201710078573A CN 106821741 A CN106821741 A CN 106821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human body
mode
electric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85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0785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217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2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2174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2420 priority patent/WO201814920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用于控制从时刻t起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包,获取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反馈模块按照所述针灸模拟参数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包括: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根据加热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和/或根据震动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震动模块进行震动控制。本发明能够通过电刺激、加热及震动的方式全方位地模拟针灸过程,提高了对针灸过程的模拟仿真度。

Description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通过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来达到按摩保健的效果,针灸一词涵盖了针与灸这两种穴位刺激方式,在传统的针灸过程中,针,指的是以实体针扎入特定穴位,刺激经脉;灸,则是以温热的材料,如点燃的艾草,来刺激经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过程也开始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利用可穿戴装置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体感信号的输出,以模拟针和灸的刺激,使得用户能够足不出户地享受到针灸带来的益处。
市面上现有的可穿戴式针灸产品通常只能通过电击的方式进行穴位刺激,且其电刺激信号的输出方案均是由厂商预先设置在芯片中的,针对不同的穴位,电刺激信号的输出频率、信号幅度等参数都是固定不变的,对针灸过程的模拟仿真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可穿戴式针灸产品对针灸过程的模拟仿真度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包括:
获取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用于控制从时刻t起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包,获取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反馈模块按照所述针灸模拟参数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包括:
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根据加热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和/或根据震动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震动模块进行震动控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用于控制从时刻t起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包,获取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反馈模块按照所述针灸模拟参数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包括:
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根据加热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和/或根据震动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震动模块进行震动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电刺激、加热及震动的方式全方位地模拟针灸过程,且以单位时刻作划分,分时刻地对反馈模块进行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控制,使得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能够根据不同的客观因素进行灵活调整,提高了对针灸过程的模拟仿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击模式为其他模式时电刺激参数的波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可穿戴装置进行解释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装置即可穿戴式针灸产品,其可以是由柔性面料制成的衣服、裤子以及手套等,且在柔性面料贴近人体皮肤一侧镶嵌有多个反馈模块,每个反馈模块分布于不同的位置点,以使得用户在穿上该产品之后,各个反馈模块能够贴附于用户身体的各个穴位点。在可穿戴装置中,还镶嵌有至少一个控制模块,每个反馈模块分别与该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总线相连。控制模块以通讯总线的方式把控制信息下发至反馈模块后,反馈模块中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依照控制信息来决定需要输出的针灸模拟参数,从而通过输出不同的针灸模拟信号来对用户的各个穴位点进行不同方式的刺激。
在具体实现中,示例性地,可穿戴装置中还可以安置有电线及电路板,其中,电路板用于固定各类通讯总线以及固定磁吸公头,使得外壳上具有磁吸母头的每个反馈模块能够利用磁吸之间的吸力,灵活地与任一电路板上固定的磁吸公头进行镶嵌连接,从而固定在可穿戴装置的预设位置点。此外,电路板及其各个焊接处都包裹有防水胶,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各个反馈模块均可从电路板中拆卸出来,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也可以通过在衣物上固定防水的走线和接插装置,将反馈模块及搭载反馈模块的控制电路板进行整体拆卸,因此,该可穿戴装置能够被洗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反馈模块对应一个身体点位(穴位),且每个反馈模块上集成了电极、加热片及震动模块这三种体感传感器:
每个反馈模块中电极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当电极数量为一个时,需要至少有两个反馈模块同时接收到基于电刺激参数的控制信息并同时输出电刺激信号,才能在这两个反馈模块对应的两个电极与用户身体之间形成电击回路,从而产生电刺激模拟效果,即对针灸中的“针”进行模拟。当每个反馈模块中电极的数量为两个时,对于任一反馈模块,可以直接在其内部的两个电极与用户身体之间形成电击回路,而产生电刺激模拟效果。
除了电极之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反馈模块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片以及震动模块。反馈模块在接收到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息后,使用内部相应的元器件来做出体感反馈。例如,利用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使得该反馈模块能够在其贴附的人体位置产生相应温度值的艾灸发热效果。
由于石墨烯在发热时,其产生的远红外光谱与艾灸发热时所产生的红外线光谱相似,因此,为了使加热片在人体位置点发热时能够产生与艾灸发热更为相似的模拟效果,示例性地,反馈模块中的加热片可以为石墨烯加热片。当用户身体接收到来自石墨烯加热片所产生的红外线时,能够进一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达到更好的细胞修复性效果。
基于上文所描述的可穿戴装置,接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的实现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流程的执行主体即为上述可穿戴装置中的控制模块,如图1所示:
在S101中,获取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用于控制从时刻t起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控制数据包用于控制一个反馈模块从一个时刻起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其中,针灸模拟信号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电刺激信号、温度控制信号及震动信号,这三种信号分别通过电极、加热片和震动模块输出至人体位置,以分别带来电击、加热和震动的体感模拟。因此,每个反馈模块对应一个身体点位(穴位),且每个反馈模块上集成了电极、加热片及震动模块这三种体感传感器。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出了一种控制数据包的帧格式,该帧格式的构成包括作为帧头的起始控制帧以及体感数据帧。
(一)起始控制帧中携带了若干字节的控制数据:
示例性地,如表1所示,该起始控制帧中包括了4个字节的控制数据,分别为控制帧字节1、控制帧字节2、控制帧字节3及控制帧字节4,每个控制帧字节可以根据针灸模拟信号输出的需要写入相应的数据内容,例如,可以用控制帧字节来表明控制数据包所对应的身体点位,或者表明该控制数据包是否需要被控制模块所屏蔽,即在当前时刻该控制数据包对应的身体点位不输出针灸模拟信号。
表1
(二)体感数据帧中携带了顺序写入的上述三种体感传感器对应的体感控制数据:
在体感数据帧中,每种体感传感器对应的体感控制数据可以用于表明该体感传感器相关的体感控制模式,或者用于描述该体感传感器相关的体感功能实现。示例性地,如表2所示,每种体感传感器对应4个字节的体感控制数据,分别为体感控制模式字节1、体感功能字节1、体感功能字节2及体感功能字节3。
表2
表3示出了一个完整的控制数据包的帧结构示例,从表3中可以看出,该体感控制数据包的帧头为4字节的起始控制帧,体感数据帧中顺序写入了上述三种体感传感器的体感控制数据,且每种体感传感器的体感控制数据为4个字节。
表3
示例性地,表4示出了上述三种体感传感器所分别对应的体感控制数据帧的帧结构:
表4
电击模式 电击间隔 电击时长 电击强度
温控模式 温控强度 温控时间 保留字节
震动模式 震动强度 震动频率 震动时间
在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过程中,若采用上文所述的帧格式生成控制数据包,一方面可以将三处体感传感器的体感控制数据整合为统一的数据格式,有效地消除体感传感器因来自不同的供应商而导致的碎片化现象,另一方面,将多种不同类型的体感传感器的体感控制数据写入一个数据包中进行传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包现象的出现,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个控制数据包依照各自对应的时序排序之后,便可以构成控制文件,一个控制文件用于控制一个反馈模块对针灸模拟信号进行输出,因此,在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行为被触发之后,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到每个时刻的控制数据包:
S201,加载控制文件,所述控制文件由多个控制数据包依时序排列得到,每个控制数据包分别与一个时刻对应。
S202,从所述控制文件中读取与时刻t对应的所述控制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需要输出针灸模拟信号的反馈模块,加载该反馈模块对应的控制文件,该控制文件由多个控制数据包排列得到,控制数据包的排列以时间为顺序,例如按照每个控制数据包对应的生效时间点从先到后进行排列,每个控制数据包控制反馈模块从一个时刻起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因此,在对针灸模拟信号进行输出时,依序从控制文件中读取出控制数据包,用于依时序控制该反馈模块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在S102中,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包,获取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如上文所述,在控制数据包中,针对每一种针灸模拟信号都设置了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对于加热信号,其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包括温控模式、温控强度和温控时间,其中,温控模式包括升温、降温和保持三种;温控强度可以为升温的度数、降温的度数,也可以为具体的温度值;温控时间代表升温、降温或保持的持续时间。
对于震动信号,其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包括震动强度、震动频率和震动时间,能够在人体穴位处通过震动按摩并刺激穴位。
对于电刺激信号,其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包括电击模式、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在对针刺入效果进行模拟时,只控制电极向人体位置输出单次电刺激信号;在对运针效果进行模拟时,控制电极以一定的电击频率向人体位置输出持续的电刺激信号。优选地,电击模式可以包括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除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具体地:
若电击模式为第一模式,令电极停止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若电击模式为第二模式,控制电极维持从时刻t-1起所采用的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向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基于时刻t对应的控制数据包中的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控制电极以预设的有效刺激频率向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模式即为关闭功能模式,第二模式即为不处理模式。控制数据包中电刺激参数的电击模式为第一模式时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式与与电刺激参数为空值时的输出方式相同,即令反馈模块中的电极不输出任何电刺激信号。
第一模式适用于需要中止输出电刺激信号的情况之下。假设依照控制数据包中的电刺激参数,需要控制反馈模块1从时刻t=0s起持续输出15秒且电击强度为10V的电刺激信号,而用户在t=3s时感觉不适,想要暂停接受电击刺激,则发出电击停止指令后,可穿戴装置中的控制模块生成另一控制数据包,且该控制数据包中所标识的电击模式为第一模式,用于控制反馈模块1从该控制数据包所对应的时刻起,停止输出原先已确定的10V电刺激信号。
当反馈模块接收到的控制数据包中电击模式为第二模式时,表示该反馈模块从当前时刻t起直至在接收到下一控制数据包之前,依然不改变时刻t之前所采用的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即该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与时刻t-1起所采用的电刺激参数相同。
第二模式适用于在持续输出电刺激信号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其它刺激方式的情况之下。若时刻t对应的控制数据包只用于控制反馈模块输出电刺激信号,而从时刻t+1起需要控制反馈模块输出震动信号,此时却又仍需输出与时刻t相同的电刺激信号,则在生成上述t+1时刻所对应的控制数据包时,只需写入具体的震动参数,并令电击模式为第二模式,而无需再写入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保持默认值。在t+1时刻,反馈模块读取对应的控制数据包后,只要从控制字节中读取到的电击模式为第二模式,则直接读取表示其他类型针灸模拟参数的控制字节,不再读取以及考虑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的具体值。可见,通过使用该第二模式,能够提高了控制数据包的生成效率以及提高反馈模块对针灸模拟参数的读取效率,降低延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控制数据包中的任意数量控制字节来存储从时刻t起所采用的电击模式。若用于存储从时刻t起所采用的电击模式的控制字节数量为N个,则用该N个控制字节可以表示出28N种不同的电击模式。例如,当控制字节的数量为两个时,可以表示出28*2=256种不同的电击模式,则除了上述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之外,电击模式还包括第三模式、第四模式以及第五模式等254种其他模式。示例性地,若该两个控制字节的具体值为“0000000000000001”,则表示当前的电击模式为第一模式。
图3示出了电击模式为其他模式时电刺激参数的波形图,其中,p为单次电刺激脉冲时长;u为电击强度;T1+T2为电刺激周期;T1为电刺激周期内的有效刺激时长;T2为电击间隔,电击间隔内的电击强度为零,即不输出电刺激信号;n*(T1+T2)为电击时长;在T1内,电刺激脉冲的出现频率为有效刺激频率。
特别地,在对针刺入效果进行模拟时,若控制数据包中电刺激参数的有效刺激频率与电击时长的乘积为1,则只控制反馈模块中的电极在当前时刻内向人体位置输出单次电刺激信号。相对于用户而言,只能在该反馈模块所贴附的身体位置感觉到一次电击,如同在临床针灸中,被针刺入了用户的一个穴位。
假设图3中第一个电刺激脉冲产生的时刻为t,则根据图3中每个时间点所对应的各个电击强度以及有效刺激频率,控制所述反馈模块中的电极以该有效刺激频率向人体位置输出该电击强度的电刺激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模拟方法基于电击模式、电击时长、电击强度以及电击间隔等多种电刺激参数来实现,通过电击强度来模拟进针深度,通过电击模式中的有效刺激频率来模拟捻针速度、捻针频率,并且在不同的时刻,根据电刺激参数的不同,能够使得各个反馈模块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刺激信号,准确地控制每个反馈模块所需输出针灸模拟信号的电击时长,避免了整个针灸模拟过程只能输出常恒量的电刺激信号,因而极大程度地实现了对传统针灸手法的模拟。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若所述电击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基于所述电击间隔、所述电击时长和所述电击强度,控制所述电极以预设的有效刺激频率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具体地,由图4可知,在一个控制数据包所包含的电刺激参数中,在上述电击时长的各个电刺激周期的各个有效刺激时长之内,有效刺激频率都是固定的,但每个电刺激周期的有效刺激时长T1之内,有效刺激频率可能不是恒量。换句话说,在T1之内,尽管需要持续输出电刺激信号,但是有效刺激频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生改变。当有效刺激时长T1之内,有效刺激频率不是恒量时,可能连续出现的几个有效刺激频率及其分别对应的分时刺激时长共同形成该电击模式下的分时有效刺激频率组合,且各个所述分时刺激时长的总和为所述有效刺激时长;当有效刺激时长T1之内,有效刺激频率是恒量时,该电击模式则只包含一种有效刺激频率。多种电击模式之中,除了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之外,每一种有效刺激频率或者有效刺激频率组合均对应一种其他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对运针效果进行模拟的情况之下。若在当前时刻从某个反馈模块所对应的控制数据包中获取到的电刺激参数包括第四模式(其他模式)、电击间隔、电击时长以及电击强度等参数值,且第四模式中包含有有效刺激时长和唯一的有效刺激频率,则令该反馈模块在当前的一段电击时长内,每隔所述电击间隔,在所述有效刺激时长内控制电极以该有效刺激频率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所述电击强度的电刺激信号。例如,若电击间隔为1秒,电击时长为9秒,电击强度为20V,第四模式对应的有效刺激频率为10KHz,有效刺激时长为2秒,那么,从当前时刻开始的9秒内,每隔1秒,则控制电极以10KHz的频率向人体位置输出20V的电刺激信号,且该电刺激信号需要持续2秒。
若上述例子的第四模式中并未包含有唯一的有效刺激频率,而包含有分时有效刺激频率组合,且该分时有效刺激频率组合中包含有两个有效刺激频率及两个有效刺激频率分别对应的分时刺激时长,则令该反馈模块在当前的一段电击时长内,每隔所述电击间隔,在所述有效刺激时长的第一个分时刺激时长内控制电极以第一个有效刺激频率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所述电击强度的电刺激信号,在第二个分时刺激时长内控制电极以第二个有效刺激频率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所述电击强度的电刺激信号。例如,若第一种有效刺激频率为10Khz,分时刺激时长为0.5s,第二种有效刺激频率为15Khz,分时刺激时长为0.7s,其他电刺激参数与上述例子相同,则从当前时刻开始,控制电极以10KHz的频率向人体位置输出20V的电刺激信号,且该电刺激信号需要持续0.5秒,然后,控制电极以15KHz的频率向人体位置输出20V的电刺激信号,且该电刺激信号需要持续0.7秒。此后每隔1秒,重复执行上述控制操作,直至从该当前时刻开始经过了9秒的时长。
具体地,一个控制数据包的电刺激参数中,T1以及T2不超过1.5秒。有效刺激时长T1与电击间隔T2的具体值存储于控制数据包的一个字节当中。在该字节的四个高比特位存储有效刺激时长T1,在该字节的四个低比特位存储电击间隔T2,每个比特位对应的时长为0.1秒。例如,当该字节为“01001011”时,则表示有效刺激时长T1为0.4秒,电击间隔为1.1秒。若控制数据包中上述字节的四个低比特位均为零,则表示电击间隔为零,此时表示在整个电击时长内,需要持续输出电刺激信号。
优选地,电刺激参数中的电击强度与电击模式相对应。一种电击模式所对应的电击强度可以是一个恒量值或一个分时电击强度组合。当电击模式所对应的电击强度为恒量值时,表示在该电击模式所对应的各个有效刺激时长内,无论有效刺激频率是否发生改变,均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该固定大小的电击强度的电刺激信号。若电击模式所对应的电击强度为分时电击强度组合时,该分时电击强度组合可以包含两个及以上的电击强度及每个电击强度分别对应的分时电击时长。假设分时电击强度组合包含两个电击强度,则令该反馈模块在当前的一段电击时长内,每隔所述电击间隔,在所述有效刺激时长的第一个分时电击时长内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第一电击强度的电刺激信号,在第二个分时电击时长内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第二电击强度的电刺激信号。其中,各个分时电击时长的总和与电击模式中各个分时刺激时长的总和相同。
在S103中,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反馈模块按照所述针灸模拟参数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包括:
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根据加热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和/或根据震动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震动模块进行震动控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若在当前时刻,控制数据包内某一类的针灸模拟信号对应的参数为空,则代表该时刻反馈模块不需要对此类针灸模拟信号进行输出。另外,由于如上文所述,至少需要有两个电极与用户身体之间形成电击回路,才能产生有效的电刺激效果,因此,若当前时刻控制数据包内的电刺激参数不为空,那么控制文件所传达的控制信息,需要保证可穿戴装置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电刺激、加热及震动的方式全方位地模拟针灸过程,且以单位时刻作划分,分时刻地对反馈模块进行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控制,能够灵活地控制各类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顺序及输出方式,使得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能够根据不同的客观因素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更佳的按摩放松效果。
接下来基于上文所述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对实际可运行的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案进行说明:在针灸过程中的第1秒,输出单次电刺激信号以模拟针刺入;第2秒,加热片快速加热到60摄氏度,以让人体皮肤感觉到温热;第3秒及第4秒,以低电击强度和低电击频率持续输出电刺激信号,以模拟运针,与此同时,将加热片的温度降低到45摄氏度,并令震动模块在第3秒及第4秒时持续震动;第5秒,加热片停止加温、震动模块停止震动,电刺激信号持续输出,直至针灸过程结束。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4,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41,获取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用于控制从时刻t起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解析单元42,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包,获取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控制单元43,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反馈模块按照所述针灸模拟参数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包括:
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根据加热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以及根据震动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震动模块进行震动控制。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41包括:
加载子单元,加载控制文件,所述控制文件由多个控制数据包依时序排列得到,每个控制数据包分别与一个时刻对应。
读取子单元,从所述控制文件中读取与时刻t对应的所述控制数据包。
可选地,若所述电刺激参数不为空,所述控制单元33具体用于:
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43具体用于:
控制电极向人体位置输出单次电刺激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刺激参数包括电击频率、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所述控制单元43具体用于: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第一模式,令所述电极停止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第二模式,控制所述电极维持从时刻t-1起所采用的电刺激方式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根据所述电击间隔、所述电击时长和所述电击强度,控制所述电极以预设的有效刺激频率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用于控制从时刻t起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包,获取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反馈模块按照所述针灸模拟参数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包括:
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根据加热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和/或根据震动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震动模块进行震动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控制数据包,包括:
加载控制文件,所述控制文件由多个控制数据包依时序排列得到,每个控制数据包分别与一个时刻对应;
从所述控制文件中读取与时刻t对应的所述控制数据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反馈模块按照所述针灸模拟参数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包括:
若所述电刺激参数不为空,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参数包括电击模式、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所述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包括: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第一模式,令所述电极停止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第二模式,控制所述电极维持从时刻t-1起所采用的电刺激方式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根据所述电击间隔、所述电击时长和所述电击强度,控制所述电极以预设的有效刺激频率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包括:
控制电极向人体位置输出单次电刺激信号。
6.一种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控制数据包,所述控制数据包用于控制从时刻t起的针灸模拟信号输出;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控制数据包,获取对应的针灸模拟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反馈模块按照所述针灸模拟参数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针灸模拟信号,包括:
根据电刺激参数控制电极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根据加热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加热片进行温度控制,和/或根据震动参数对贴附在所述人体位置的震动模块进行震动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加载子单元,用于加载控制文件,所述控制文件由多个控制数据包依时序排列得到,每个控制数据包分别与一个时刻对应;
读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控制文件中读取与时刻t对应的所述控制数据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刺激参数不为空,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可穿戴装置中的至少两个电极分别向预设的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参数包括电击模式、电击间隔、电击时长和电击强度,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第一模式,令所述电极停止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第二模式,控制所述电极维持从时刻t-1起所采用的电刺激方式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若所述电击模式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外的其他模式,根据所述电击间隔、所述电击时长和所述电击强度,控制所述电极以预设的有效刺激频率向所述人体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控制电极向人体位置输出单次电刺激信号。
CN201710078573.XA 2017-02-14 2017-02-14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8217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8573.XA CN106821741A (zh) 2017-02-14 2017-02-14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112420 WO2018149200A1 (zh) 2017-02-14 2017-11-22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8573.XA CN106821741A (zh) 2017-02-14 2017-02-14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21741A true CN106821741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2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8573.XA Pending CN106821741A (zh) 2017-02-14 2017-02-14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21741A (zh)
WO (1) WO201814920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9200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0767A (zh) * 2015-04-16 2015-07-01 周基清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app控制的低频脉冲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4949591U (zh) * 2015-09-19 2016-01-13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缓解鼠标手的护腕
CN105708225A (zh) * 2016-04-07 2016-06-29 深圳市小煷伴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坐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54114U (zh) * 2012-03-16 2013-01-09 北京工业大学 中医人体经络诊疗可穿戴系统
CN102715887A (zh) * 2012-05-04 2012-10-10 北京工业大学 物联网人体智能接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A2923119A1 (en) * 2015-03-05 2016-09-05 148646 Canada Inc. Therapeutic energy transfer apparel and method
CN104856793A (zh) * 2015-06-17 2015-08-26 常州凯南迪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缓解和治疗打鼾的手表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45057B (zh) * 2016-09-26 2019-01-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电针刺激智能塑身内衣系统
CN106669036A (zh) * 2017-02-14 2017-05-17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21741A (zh) * 2017-02-14 2017-06-13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669037A (zh) * 2017-02-14 2017-05-17 包磊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61039A (zh) * 2017-02-14 2017-06-20 包磊 体感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0767A (zh) * 2015-04-16 2015-07-01 周基清 一种可穿戴便携式app控制的低频脉冲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4949591U (zh) * 2015-09-19 2016-01-13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缓解鼠标手的护腕
CN105708225A (zh) * 2016-04-07 2016-06-29 深圳市小煷伴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坐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49200A1 (zh) * 2017-02-14 2018-08-23 深圳市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49200A1 (zh)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9954A (zh)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61039A (zh) 体感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系统
CN106669035A (zh)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669037A (zh)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691841A (zh)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726536A (zh) 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821742A (zh) 一种针灸模拟方法及装置
CN106859955A (zh) 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US5692907A (en) Interactive cardiac rhythm simulator
CN106923942B (zh) 基于人体肌电信号控制的上下肢运动辅助系统
CN106861038A (zh) 体感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系统
CN106648107A (zh) 一种vr场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498091A (zh) 佩戴式多功能触觉电刺激腕带
Quiroz-Juárez et al. Quasiperiodicity route to chaos in cardiac conduction model
CN106821741A (zh) 针灸模拟信号的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9621206A (zh) 磁刺激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睡眠障碍治疗系统
JPWO2019210092A5 (zh)
CN106551786A (zh) 一种针灸模拟信号输出方法及装置
Nazari et al. Modified modeling of the heart by applying nonlinear oscillators and designing proper control signal
CN106669036A (zh) 针灸模拟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Susswein et 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fictive feeding in Aplysia: coupling between a large neuron with plateau potentials activity and a spiking neuron
CN107066091A (zh) 一种脑机接口p300信号特征体感诱发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4745286U (zh) 多功能婴童安抚睡眠装置
CN107844193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方法及交互系统
Kang et al. Personal sensory VR interface utilizing wearable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