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9938A - 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09938A CN106809938A CN201610346697.7A CN201610346697A CN106809938A CN 106809938 A CN106809938 A CN 106809938A CN 201610346697 A CN201610346697 A CN 201610346697A CN 106809938 A CN106809938 A CN 1068099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adding system
- press filtration
- water process
- n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2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processing of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 C02F2103/28—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the processing of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from the paper or cellulose industry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8—Mobile apparatus and plants, e.g. mounted on a vehicl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造纸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包括设有支撑脚与吊环的储酸罐,储酸罐的顶端设有注酸口,所述注酸口通过螺母配合螺栓固定有盖,所述储酸罐的底部设有带阀门的输出管道,所述储酸罐还设有行走轮,支撑脚为可将行走轮抬离地面的液压升降式支撑脚,输出管道为软管,所述螺母包括同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段,所述螺纹孔段的孔壁上设有沿螺母轴向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贯穿所述螺纹孔段。本发明具有能够方便地进行整体转移与吊装且固定盖的螺母不容易滑丝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加酸系统移动不便且连接加酸口的盖的螺母容易产生滑丝现象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造纸污水处理系统中,需要用到加酸系统进行加酸以调整PH值。
在中国专利号为201520268480X、授权公告号为CN204569525U、名称为“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上用的自动加酸系统”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的加酸系统。
现有的加酸系统存在以下不足:输出管道为刚性结构的,故不能够方便地收取而进行整体转移;移动吊装时不便;连接加酸口的盖的螺母容易产生滑丝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地进行整体转移与吊装且固定盖的螺母不容易滑丝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加酸系统移动吊装不便且连接加酸口的盖的螺母容易产生滑丝现象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包括设有支撑脚的储酸罐,所述储酸罐的顶端设有注酸口,所述注酸口通过螺母配合螺栓固定有盖,所述储酸罐的底部设有带阀门的输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酸罐还设有行走轮,所述支撑脚为可将行走轮抬离地面的液压升降式支撑脚,所述输出管道为软管,所述螺母包括同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段,所述螺纹孔段的孔壁上设有沿螺母轴向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贯穿所述螺纹孔段,所述储酸罐设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内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滑齿,所述防滑齿同所述吊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滑齿沿吊环的延伸方向分布。“螺纹孔段”是指螺母上设有螺纹的那一段。本技术方案中的螺母通过在螺纹孔段的螺纹壁上开设沟槽,并且沟槽贯穿整个螺纹孔段,假如螺纹生锈或有杂物,那么在拧动螺母的过程中,锈等杂物会被排挤到沟槽内,而不会卡死在螺母与螺栓的螺纹之间影响螺纹按照正常的轨迹运动、从而导致滑丝的现象发生,拧接螺母前,可在沟槽内滴一些润滑油,当螺母拧接到螺栓上后,多余的润滑油会被储存在沟槽内,起到持久润滑的功能,就算时间长后螺纹生锈,但只要螺纹间稍稍错开一点位置,储存在沟槽内的润滑油又能对螺纹进行润滑,使螺纹能轻松的拧开,不至于滑丝,同时因设计有沟槽,破坏了螺纹的连续性,这样螺母也不易松动,锁紧功能会更强。输出管道设置为软管,进行转移时无需拆卸即能够将叠。需要移动时,支撑脚收起而使得储酸罐通过行走轮进行支撑,这样能够方便地进行转移。使用状态移时安装平台通过支撑脚进行支撑。吊装本发明时,通过吊钩钩在吊环中进行。在吊环的内周面设置防滑齿,能够起到防滑作用,使得吊装时不容易滑动。防滑齿同吊环之间可拆卸连接,能够按照使用需要选择性安装防滑齿,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轮包括轮辐、连接于轮辐的轮辋、连接于轮辋的充气车胎和防扎胎机构,所述防扎胎机构包括滚筒、储气缸、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滚筒的丝杆和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螺纹套,所述滚筒同所述轮辋同轴固定在一起,所述储气缸内设有轴线同所述轮辋的轴线平行的充气活塞,所述充气活塞将所述储气缸隔离出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同所述车胎连通,所述充气活塞通过推杆同所述螺纹套连接在一起,所述滚筒还设有阻止所述螺纹套以所述丝杆为轴相对于所述滚筒转动的止转结构;所述行走轮能够通过改变充气车胎的胎压来时车胎的胎面沿轮辋径向超出或低于所述滚筒的周面。现有的行走轮存在以下不足:当行经具有尖锐物体的路段(以下称为扎胎路段)时容易产生轧胎现象,本技术方案解决了该问题。当要行经扎胎路段时,转动丝杆,丝杆带动螺纹套平移,螺纹套通过推杆驱动活塞朝使密封腔增大的方向移动,使得车胎内的气体流入到密封腔中而使得车胎胎压降低。活塞具体位置为:活塞移动到胎压降低到车胎同地面接触时会瘪到通过滚筒对车辆进行支撑的位置,由于是通过滚筒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车胎不会被尖锐物体戳破。当越过扎胎路段后,反向转动丝杆,使得螺纹套通过推杆驱动活塞朝时密封腔缩小的地方移动,使得密封腔内的气体被重新冲入到车胎内,胎压升高使得行走轮重新通过车胎进行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止转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滚筒的沿轮辋轴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长条孔。结构简单。
所述行走轮还包括使所述滚筒和丝杆之间产生转速差的差速机构,所述丝杆包括输入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入段和输出段通过限力器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套纹连接于所述输出段,所述差速机构包括连接于滚筒的内齿圈、连接于所述输入段的且位于内齿圈内的外齿圈和可拔插地设置于内齿圈与外齿圈之间的离合齿轮。当要通过丝杆驱动充气活塞移动时,将变速齿轮插入到内齿圈和外齿圈之间而将内外齿圈啮合在一起,变速齿轮固定在车架上而防止随行走轮一起转动。此时差数机构能够使得丝杆和螺纹套产生转速差且丝杆的转速高于螺纹套的转速,从而实现螺纹套的平移。能够借助齿轮的转动进行车胎充放气,充放气时省力方便。当活塞移动到极限位置时丝杆的扭矩会增大,增大到超过限力器所能够传动的量时则输入段和输出段之间产生转动而使得不能够继续取得活塞移动而实现自动停止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限力器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入段的第一摩擦片和连接于所述输出段的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抵紧在一起,所述输入段和输出段通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作用来传递力。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为“V”形槽。当螺母拧在螺栓上时,沟槽与螺栓上的螺纹的接触线为斜线,转动时,沟槽的边缘对螺纹上的锈与杂物的刮除效果好,使得螺母与悬挂螺栓之间更不易滑丝。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开口角为20°到60°。既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纳污能力,有能够保证罗牙又足够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槽壁上设有刃。能够提高螺母转动时对螺纹上的锈与杂物的刮除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沟槽为三条或四条,所述沟槽均匀分布在所述螺纹孔段的孔壁上。当螺纹生锈或其上有杂物时,只需将螺母旋转一个较小的角度即不大于60度就能将锈等杂物排到沟槽内,如果不均匀分布,将杂物排到沟槽内所需旋转的角度会比均匀分布所要旋转的角度大,也即防滑丝功能没有均匀分布的好,沟槽的数量如果开得太多,会影响螺母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外表面轴向依次设有导引区、作业区和压接区,所述导引区、作业区和压接区三者的横截面积依次变大,所述作业区为正六棱柱体。六边形较通用,不需特殊工具就可对本螺母进行拧接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管道的出口端设有坠。能够确保输出管道能够沉入水中以避免产生酸雾。
本发明还包括可拆式连接机构,所述防滑齿通过所述可拆式连接机构同所述吊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可拆式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吊环的插孔、活动连接于所述防滑齿的插块和驱动插块插到所述插孔内的驱动弹簧。安装拆卸防滑齿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插块为球形,所述插块同所述钩体之间为球面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拆卸防滑齿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式连接机构还包括支撑碗,所述驱动弹簧通过所述支撑碗同所述插块抵接在一起,所述支撑碗和所述插块之间为球面配合。能够提高弹簧驱动插块时的可靠性和插块转动时的通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碗的支撑插块的面上设有镜面层。插块转动时的通畅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防滑齿设有助力孔。拆卸下防护齿时,通过将杆体(如内六角扳手)插入阻力孔中外拉防滑齿来进行用力,拆卸防滑齿时的方便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助力孔位于防滑齿齿宽方向的端面上。插入杆体到阻力孔中时的方便性好。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方便地进行移动;螺母的螺纹上开设沟槽,沟槽的边缘能将与螺栓的螺纹上的锈等杂物刮落,并容纳在沟槽内,同时还能在装配螺母时于沟槽内储存润滑油,在拧动螺纹时对螺纹起到润滑作用,使得多次拆装都不易产生滑丝现象;能够方便地进行吊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行走轮的剖视放大示意图,该图中为车胎气压不够而只能通过滚筒进行支撑的状态。
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行走轮的剖视放大示意图,该图中为车胎气压够而通过充气车胎进行支撑的状态。
图5为螺母的轴向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向示意图。
图7为吊环和防滑齿的连接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储酸罐1、支撑脚11、输出管道12、阀门13、坠14、注酸口15、盖16、螺栓17、行走轮2、轮辋21、轮辐22、充气车胎23、防扎胎机构29、滚筒291、止转结构2911、储气缸292、充气活塞2921、密封腔2922、推杆2923、气道2924、螺纹套293、丝杆294、输入段2941、限力器2942、第一摩擦片29421、第二摩擦片29422、锁紧力调节螺栓29423、输出段2943、差速机构295、内齿圈2951、外齿圈2952、离合齿轮2953、连接轴2954、吊环4、防滑齿41、助力孔411、防滑齿齿宽方向的端面412、可拆式连接机构42、插孔421、插块422、驱动弹簧423、支撑碗424、镜面层425、螺母6、沟槽61、导引区62、作业区63、压接区64、刃65、沟槽的开口角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包括设有支撑脚的储酸罐1。储酸罐1设有一对吊环4。吊环4的内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滑齿41。防滑齿41沿吊环4的延伸方向分布。防滑齿41同吊环4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储酸罐1的下端设有支撑脚11、输出管道12和行走轮2。支撑脚11为液压升降式支撑脚。支撑脚11完全伸长时能够将行走轮2抬离地面。输出管道12为软管。输出管道12设有阀门13。输出管道12的出口端设有坠14。行走轮2包括轮辐22、连接于轮辐的轮辋21和连接于轮辋的充气车胎23。储酸罐1的顶端设有注酸口15。每一个注酸口15都设有盖16。盖16通过螺栓17配合螺母6固定在注酸口15上。
参见图2,行走轮2还包括防扎胎机构29。防扎胎机构29包括滚筒291、储气缸292、螺纹套293、丝杆294和差速机构295。轮辋21设有充气车胎23。滚筒291同轮辋21同轴固定在一起。滚筒291和轮辋21沿轮辋21的轴向分布。滚筒291设有止转结构2911。止转结构2911为设置于滚筒291的沿轮辋轴向延伸的长条孔。储气缸292设置在滚筒291的筒壁内。储气缸292为和滚筒291同轴的环形缸。储气缸292内设有充气活塞2921。充气活塞2921的轴线同轮辋21的轴线平行。充气活塞2921将储气缸292隔离出密封腔2922。密封腔2922通过气道2924同充气车胎23连通。充气活塞2921通过至少两根推杆2923同螺纹套293连接在一起。推杆2923沿滚筒291的周向分布。推杆2923一一对应地穿过构成止转结构2911的长条孔。丝杆294穿设于滚筒291。丝杆294包括输入段2941、限力器2942和输出段2943。输出段2943的一端同滚筒291转动连接在一起,该端还同滚筒291之间还沿滚筒291轴向卡接在一起即丝杆294不能够沿滚筒291的轴向移动。输出段2943的另一端通过限力器2942同输出段2943连接在一起。螺纹套94螺纹套设在输出段2943上。差速机构295包括内齿圈2951、外齿圈2952和离合齿轮2953。内齿圈2951连接于滚筒291的内周面上。外齿圈2952连接于输入段2941。外齿圈2952位于内齿圈2951内即二者位于同一个平面。离合齿轮2953设有连接轴2954。
参见图3,限力器2942包括第一摩擦片29421和第二摩擦片29422和锁紧力调节螺栓29423。第一摩擦片29421连接于输入段2941。第二摩擦片29422连接于输出段2943。第一摩擦片29421和第二摩擦片29422在锁紧力调节螺栓29423的顶紧作用下抵紧在一起而通过摩擦作用来传递力。还可以通过转动锁紧力调节螺栓29423来调节第一摩擦片29421和第二摩擦片29422之间的摩擦来来使得能够传动的力的大小。
参见图4,使用时,轮辐22同储酸罐1连接在一起。充气活塞2921处于该位置时充气车胎23由于气体流道了密封腔2922中而使得胎压不够,此时是通过滚筒291对安装平台进行支撑而实现行走的,从而避免行经扎胎路段时充气车胎23被扎破。
当要恢复正常的胎压而通过充气车胎支撑进行行走时,将离合齿轮2953插入到内齿圈2951和外齿圈2952之间而使得内齿圈2951同外齿圈2952通过离合齿轮2953啮合在一起。离合齿轮2953还通过连接轴2954同动力小车3固定在一起。然后使行走轮正转,在差速机构295的作用下丝杆294的转速高于螺纹套293的转速、螺纹套293还相对于丝杆294产生向右的平移,平移的结构为驱动充气活塞2921右移使得密封腔2922中的气体压缩到充气车胎23中,使得行走轮通过充气车胎23支撑住进行行走。当充气活塞2921右移到同滚筒291抵接在一起时,丝杆294的扭矩会增大、使得限力器2942打滑,从而自动实现转动。同理,当有给充气轮胎99放气而实现通过滚筒291进行支撑时,使行走轮反转即可,反转的结果为丝杆驱动充气活塞2921左移,使得充气车胎23内的气体流入到密封腔2922中,使得充气车胎23能够瘪下而通过滚筒291进行支撑。
不需要充放气时,将离合齿轮2953从第一摩擦片29421和第二摩擦片29422之间拔出。
参见图5,螺母6的螺纹孔段的孔壁上设有三条沟槽61,沟槽61沿螺纹孔段的轴向延伸,沟槽61贯穿整个螺纹孔段,沟槽61均匀分布在螺纹孔段的孔壁上,即沟槽61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沟槽61为“V”形槽。沟槽的开口角B为20°到60°。沟槽61的槽壁上设有刃65。
参见图6,螺母6的外表面沿轴向依次设有导引区62、作业区63和压接区64。导引区62、作业区63和压接区64三者的横截面积依次变大,压接区64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上端面为一平面,圆柱体的上端面与侧面为圆弧过渡。压接区64的下端连有一体结构的作业区63,压接区64与作业区63为圆锥面过渡。作业区63为正六棱柱体。作业区63的下端面连有一体结构的导引区62,导引区62为平头球冠状。
参见图5,拧上螺母6时,为了下次取下方便,在螺母6的螺纹孔段的内壁上涂上少量的润滑油,多余的润滑油会被刮到沟槽内,则此处储存的润滑油能在下次取下本螺母时对螺纹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使得防滑丝效果会更好。
参见图7,吊环4还设有可式连接机构42。防滑齿41设有助力孔411。助力孔411位于防滑齿齿宽方向的端面412上。防滑齿41通过可拆式连接机构82同吊环4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可拆式连接机构82包括插孔421、插块422、驱动弹簧423和支撑碗424。插孔421设置于吊环4。插块422为球形。插块422位于防滑齿41内。驱动弹簧423位于防滑齿41内。支撑碗424位于防滑齿41内。驱动弹簧423通过支撑碗424同插块422抵接在一起。支撑碗424和插块422之间为球面配合。
参见图8,插块422同吊环4之间为球面配合。支撑碗424的支撑插块的面上设有镜面层425。
参见图7到图8,使用时通过将杆体插在助力孔411中外拉防滑齿41而实现将防滑齿41从吊环4上取下,安装时直接插进去即可。
Claims (10)
1.一种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包括设有支撑脚的储酸罐,所述储酸罐的顶端设有注酸口,所述注酸口通过螺母配合螺栓固定有盖,所述储酸罐的底部设有带阀门的输出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酸罐还设有行走轮,所述支撑脚为可将行走轮抬离地面的液压升降式支撑脚,所述输出管道为软管,所述螺母包括同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段,所述螺纹孔段的孔壁上设有沿螺母轴向延伸的沟槽,所述沟槽贯穿所述螺纹孔段,所述储酸罐设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内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防滑齿,所述防滑齿同所述吊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防滑齿沿吊环的延伸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括轮辐、连接于轮辐的轮辋、连接于轮辋的充气车胎和防扎胎机构,所述防扎胎机构包括滚筒、储气缸、穿设且转动连接于滚筒的丝杆和螺纹连接在丝杆上的螺纹套,所述滚筒同所述轮辋同轴固定在一起,所述储气缸内设有轴线同所述轮辋的轴线平行的充气活塞,所述充气活塞将所述储气缸隔离出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同所述车胎连通,所述充气活塞通过推杆同所述螺纹套连接在一起,所述滚筒还设有阻止所述螺纹套以所述丝杆为轴相对于所述滚筒转动的止转结构;所述行走轮能够通过改变充气车胎的胎压来时车胎的胎面沿轮辋径向超出或低于所述滚筒的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滚筒的沿轮辋轴向延伸的长条孔,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长条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还包括使所述滚筒和丝杆之间产生转速差的差速机构,所述丝杆包括输入段和输出段,所述输入段和输出段通过限力器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套纹连接于所述输出段,所述差速机构包括连接于滚筒的内齿圈、连接于所述输入段的且位于内齿圈内的外齿圈和可拔插地设置于内齿圈与外齿圈之间的离合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力器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入段的第一摩擦片和连接于所述输出段的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抵紧在一起,所述输入段和输出段通过所述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作用来传递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为“V”形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槽壁上设有刃。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的出口端设有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式连接机构,所述防滑齿通过所述可拆式连接机构同所述吊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可拆式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吊环的插孔、活动连接于所述防滑齿的插块和驱动插块插到所述插孔内的驱动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为球形,所述插块同所述钩体之间为球面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46697.7A CN106809938A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46697.7A CN106809938A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09938A true CN106809938A (zh) | 2017-06-09 |
Family
ID=5910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46697.7A Pending CN106809938A (zh) | 2016-05-24 | 2016-05-24 | 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09938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66304A (en) * | 1979-11-20 | 1981-07-08 | Vn Proizv Ob Celljuloszno | Method for recovery of wastewater residues |
CN201896839U (zh) * | 2010-11-24 | 2011-07-13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固定螺母 |
CN204569525U (zh) * | 2015-04-29 | 2015-08-19 | 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上使用的自动加酸系统 |
CN105583269A (zh) * | 2016-01-26 | 2016-05-18 | 浙江沪新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 | 钢管折弯机 |
-
2016
- 2016-05-24 CN CN201610346697.7A patent/CN10680993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66304A (en) * | 1979-11-20 | 1981-07-08 | Vn Proizv Ob Celljuloszno | Method for recovery of wastewater residues |
CN201896839U (zh) * | 2010-11-24 | 2011-07-13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固定螺母 |
CN204569525U (zh) * | 2015-04-29 | 2015-08-19 | 福建省展化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系统上使用的自动加酸系统 |
CN105583269A (zh) * | 2016-01-26 | 2016-05-18 | 浙江沪新不锈钢制造有限公司 | 钢管折弯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78041A (zh) | 一种具有清障功能的管道检测机器人 | |
CN111941170A (zh) | 一种能对不同管径管道内壁打磨装置 | |
CN103192660B (zh) | 一种可张开式车轮及具有该车轮的水陆汽车 | |
CN205672611U (zh) | 原油脱水罐 | |
CN106809938A (zh) | 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 |
CN205773572U (zh) | 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 |
CN106807115A (zh) | 原油脱水罐 | |
CN105858854A (zh) | 造纸污泥压滤水处理用加酸系统 | |
CN105863509A (zh) | 原油开采用钻井机 | |
CN106812465A (zh) | 移动方便的钻井机 | |
CN207641062U (zh) | 沉降槽刮泥机 | |
CN205672612U (zh) | 设有吊环的汇流型原油脱水罐 | |
CN107137956A (zh) | 设有吊环的汇流型原油脱水罐 | |
CN108386856B (zh) | 一种烟道清理装置 | |
CN106833726A (zh) | 原油脱水系统 | |
CN106809545A (zh) | 设有油水判别机构的储油罐 | |
CN106812125A (zh) | 一种水陆两用浮油收集车 | |
CN218140893U (zh) | 一种便于定位装配的湿式制动驱动桥 | |
CN106812209A (zh) | 吊装方便的污水提升系统 | |
CN215971461U (zh) | 一种耐磨损的沙滩车用刹车关节 | |
CN106809949A (zh) | 污水处理用便掉型uasb反应系统 | |
CN106812504A (zh) | 石油海上开采平台 | |
CN204056021U (zh) | 手摇式备胎起落器 | |
CN213089423U (zh) | 一种钢丝绳外置润滑装置及前置式捞油车 | |
CN210734265U (zh) | 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雪地车主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