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7179B - 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7179B
CN106807179B CN201710062891.7A CN201710062891A CN106807179B CN 106807179 B CN106807179 B CN 106807179B CN 201710062891 A CN201710062891 A CN 201710062891A CN 106807179 B CN106807179 B CN 106807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gas
adsorption tank
oi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28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7179A (zh
Inventor
白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628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7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7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7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7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7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B01D5/0033Other features
    • B01D5/0036Multiple-effect condensation; Fractional cond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Condensation of vapours; Recovering volatile solvents by condensation
    • B01D5/0033Other features
    • B01D5/0054General arrangements, e.g. flow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conden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5/00Recovery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gases, e.g. natural gas
    • C10G5/02Recovery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gases, e.g. natural gas with solid ad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5/00Recovery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gases, e.g. natural gas
    • C10G5/06Recovery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gases, e.g. natural gas by cooling or compre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2259/40088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 B01D2259/4009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using hot ga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包括油气进口、第一阀组、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三级油气冷凝器、止回阀、吸附罐组、第二阀组、洁净气排放口,第一阀组由位于所述吸附罐组下方的进气阀组和真空阀组并联连接组成;第二阀组由位于所述吸附罐组上方的排气阀组和平衡吹扫阀门并联连接组成;平衡吹扫阀门、吸附罐组、真空阀组、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三级油气冷凝器和止回阀依次连接,且所述止回阀再与所述油气进口连接;油气进口与所述进气阀组、吸附罐组、排气阀组和洁净气排放口依次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油气是一种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一般是含有挥发性有机气体和大量不凝性气体的混合物。
现有的主流油气回收处理工艺的技术方法,一般为冷凝+吸附工艺、压缩冷凝+膜+吸附工艺、吸附+吸收工艺等。
1、冷凝+吸附工艺,需要使油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和不凝性气体未分开时相变,此时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分压力非常低,对应地,挥发性有机气体的相变温度点很低,只有降低冷凝温度才能使其相变,比如通常的用于汽油油气的冷凝+吸附工艺,其设计温度为-75℃。冷凝+吸附工艺还对不凝性气体以及不凝性气体中可能的水分相变等提供低温冷量,做了无用功。吸附分离的高浓度油气,引入装置入口与新鲜油气混合,略微提高了进入冷凝系统的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分压力,使油气冷凝。但是这样白白浪费了吸附系统的分离作用(脱附出的高浓度油气又在系统入口被新鲜油气稀释),使脱附气再次循环增加了冷凝和吸附两个系统的负担,再次增大了能耗。
2、压缩冷凝+膜+吸附工艺,通过对油气的压缩使油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压力升高,从而提高其冷凝相变的温度点,再通过膜及活性炭等的分离作用,使分离的高浓度油气返回入口与进口气体混合继续压缩冷凝,同样地,已分离的油气被再次引入入口与新鲜油气混合,降低了脱附出的高浓度油气的分压力,从而使装置能耗上升,投资加大。
3、吸附+吸收工艺,较好地解决了以上两种工艺分离气再次循环,引起脱附气稀释,而造成能耗增加的缺点。通过把脱附气直接脱出,直接用吸收剂吸收,未被完全吸收的部分油气再与入口新鲜油气混合再次循环处理,这就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整体能耗,但若采用与油气不同物质的高效吸收剂时,又引入 了新的物质——吸收剂,又牵涉吸收剂的分离再生问题,使问题复杂化。故,目前运行装置多是采用同物质吸收,如汽油油气吸附+吸收回收装置,采用活性炭吸附,油库储罐引过来的冷汽油吸收的工艺。汽油的吸收效率非常低,需要大量新鲜冷汽油作为吸收剂,而且一般油气回收处理装置都装在装卸油区,离油库储罐区较远,这种工艺将增加吸收剂循环系统的投资,且必须现场安装调试,不能工厂标准化组装成标准设备。
除以上工艺外,现有最接近本发明的油气回收方法是,中国发明专利CN201110090661中提到的一种吸附+冷凝的工艺,此工艺从大思想上解决了冷凝+吸附等类似工艺的能耗问题,又解决了吸附+吸收工艺的吸收剂导致设备成本增加等问题。但是该工艺吹扫时引入了新物质——加热的氮气,浪费了热能和氮气资源,而且该工艺只是针对如其专利中的提到的甲苯和空气的混合气等相变温度较高的特殊的单物质油气,这些单组份物质对相变温度高,对能耗不敏感。对于汽油油气等需要低温下的较大相变负荷的混合物油气,是完全无法采用此工艺的。
由于真空泵的实际抽气流量并不是恒定值,在真空泵的起始抽气阶段,其排气量非常大,抽出的需相变的油气较多,此时需要的“冷负荷”很大,采用专利CN201110090661时将无法保证其制冷温度,从而导致大量未相变油气再次循环进入吸附系统。如以1000Nm3/h的汽油油气采用吸附法回收来说,其干式真空泵的配置达到1500~2000Nm3/h,也就是说,在启动瞬间其高浓度油气达到1500~2000Nm3/h,这么大的油气流量其冷凝相变负荷是非常巨大的,经过HYSYS模拟计算,其值近700KW,远大于采用冷凝+吸附工艺的油气回收设备的能耗。若采用变频控制真空泵实际流量,则为了满足在10~20分钟内脱附完成的工艺要求,干式真空泵需要增加几个数量级才能达到此速率要求,造成干式真空泵的投资剧增。
本发明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油气回收处理装置进行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具有工艺简单、设备紧凑、能耗较小、运 行成本低、操作费用低、投资回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油气排放浓度远远小于国家标准的无二次污染且回收收益好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进口、第一阀组、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三级油气冷凝器、止回阀、吸附罐组、第二阀组、洁净气排放口,其中:
所述第一阀组由位于所述吸附罐组下方的进气阀组和真空阀组并联连接组成;
所述第二阀组由位于所述吸附罐组上方的排气阀组和平衡吹扫阀门并联连接组成;
所述平衡吹扫阀门、吸附罐组、真空阀组、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三级油气冷凝器和止回阀依次连接,且所述止回阀再与所述油气进口连接;
所述油气进口与所述进气阀组、吸附罐组、排气阀组和洁净气排放口依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罐组包括并联连接的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所述左吸附罐和/或右吸附罐由若干个小吸附罐串联或并联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组由进油气左阀门和进油气右阀门并联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的下部连接;
所述真空阀组由真空左阀门和真空右阀门并连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的下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吹扫阀门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的上部连接;
所述排气阀组由出油气左阀门和出油气右阀门并联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的上部连接。
一实施例,还包括除霜排气左阀门,所述除霜排气左阀门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左阀门和平衡吹扫阀门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左吸附罐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一实施例,还包括除霜排气右阀门,所述除霜排气右阀门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右阀门和平衡吹扫阀门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右吸附罐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一实施例,还包括除霜排气左阀门和除霜排气右阀门,其中:
所述除霜排气左阀门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左阀门和平衡吹扫阀门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左吸附罐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所述除霜排气右阀门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右阀门和平衡吹扫阀门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右吸附罐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级制冷机组,所述一级制冷机组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20~+30℃。
进一步的,还包括载冷系统,所述载冷系统提供低温载冷剂并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50~-20℃。
进一步的,所述载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蓄冷箱、载冷剂循环泵和二级制冷机组,其中:
所述蓄冷箱的出口与所述载冷剂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载冷剂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二级制冷机组中的蒸发器入口相连,所述二级制冷机组中的蒸发器出口与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中的载冷剂入口通道相连,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中的载冷剂通道出口与所述蓄冷箱的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所述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80~-50℃。
优选的,所述干式真空泵为干式螺杆真空泵、干式涡旋真空泵、干式旋片真空泵、爪型干式真空泵或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优选的,所述罗茨真空泵为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变频器,所述第一变频器与所述罗茨真空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罗茨真空泵使其启动时不过载。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变频器,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干式真空泵连接, 用于控制所述干式真空泵的转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待处理油气经油气进口进入,与从油气冷凝系统排出的极少量未冷凝油气混合后,经进气阀组进入对应活性炭吸附罐,油气经进油气左阀门进入左吸附罐,并在左吸附罐中被吸附剂吸附拦截,剩余洁净尾气被吸附热升温后经出油气左阀门排入大气,左吸附罐吸附油气的同时,右吸附罐在再生,再生和吸附的交替时间为10~20分钟;
步骤2:再生时间设定为20分钟,右吸附罐开始再生时,真空右阀门打开,同时干式真空泵启动,待干式真空泵运行1~5分钟后或检测到吸附罐的压力为10~90KPa时,罗茨真空泵启动帮助干式真空泵继续抽真空,再生时间达到10~15分钟后或根据正在进行再生的右吸附罐内的压力达到1~15KPa时,平衡吹扫阀门打开,对右吸附罐补入左吸附罐加热过的洁净尾气,使活性炭再生更加彻底,平衡吹扫阀门打开1~3分钟后,真空泵停止抽气,同时真空右阀门关闭,平衡吹扫阀门继续打开补气,使抽完真空的右吸附罐内的压力逐渐恢复常压后关闭或左右吸附罐切换时关闭,以待下次与左吸附罐的交替运行;
步骤3:经过罗茨真空泵抽真空后的高浓度脱附气输送至干式真空泵,干式真空泵抽出的高浓度脱附气经一级油气冷凝器预冷却后,少部分油气冷凝,未冷凝的气体部分进入主要起冷凝作用的二级油气冷凝器,并在其中使温度降至-50~-20℃,剩余部分未冷凝的油气经三级油气冷凝器后,未冷凝的极少部分不凝性气体与入口新鲜的油气混合,参与再次循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待处理油气经油气进口进入,与从油气冷凝系统排出的极少量未冷凝油气混合后,经进气阀组进入对应活性炭吸附罐,油气经进油气右阀门进入右吸附罐,并在右吸附罐中被吸附剂吸附拦截,剩余洁净尾气被吸附热升温后经出油气右阀门排入大气,右吸附罐吸附油气的同时,左吸附罐在再生,再生和吸附的交替时间为10~20分钟;
步骤B:再生时间设定为20分钟,左吸附罐开始再生时,真空左阀门打开,同时干式真空泵启动,待干式真空泵运行1~5分钟后或检测到吸附罐的压力为 10~90KPa时,罗茨真空泵启动帮助干式真空泵继续抽真空,再生时间达到10~15分钟后或根据正在进行再生的左吸附罐内的压力达到1~15KPa时,平衡吹扫阀门打开,对左吸附罐补入右吸附罐加热过的洁净尾气,使活性炭再生更加彻底,平衡吹扫阀门打开1~3分钟后,真空泵停止抽气,同时真空左阀门关闭,平衡吹扫阀门继续打开补气,使抽完真空的左吸附罐内的压力逐渐恢复常压后关闭或左右吸附罐切换时关闭,以待下次与右吸附罐的交替运行;
步骤C:经过罗茨真空泵抽真空后的高浓度脱附气输送至干式真空泵,干式真空泵抽出的高浓度脱附气经一级油气冷凝器预冷却后,少部分油气冷凝,未冷凝的气体部分进入主要起冷凝作用的二级油气冷凝器,并在其中使温度降至-50~-20℃,剩余部分未冷凝的油气经三级油气冷凝器后,未冷凝的极少部分不凝性气体与入口新鲜的油气混合,参与再次循环。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待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和/或三级油气冷凝器中至少一个油气冷凝器结霜需除霜时,油气进口停止输入新鲜油气,连接在一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一级制冷机组启动热氟冲霜程序,同时,连接在二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载冷系统中的二级制冷机组和载冷剂循环泵以及连接在三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三级制冷机组停止运行,且确保二级油气冷凝器内未充满低温载冷剂;
当除霜排气左阀门位于左吸附罐上时,左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左阀门或右吸附罐上的出油气右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出油气右阀门或除霜排气左阀门排出;
当除霜排气右阀门位于右吸附罐上时,右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右阀门或左吸附罐上的出油气左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出油气左阀门或除霜排气右阀门排出;
当除霜排气左阀门位于左吸附罐上、除霜排气右阀门位于右吸附罐上时,左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左阀门或右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右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 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除霜排气右阀门或除霜排气左阀门排出。
进一步的,在步骤2或步骤B中,所述罗茨真空泵通过变频器控制,使其启动时不会过载,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启动压力为10~90KPa。
进一步的,在步骤2或步骤B中,所述干式真空泵采用变频器控制,用以控制油气流量。
进一步的,在步骤3或步骤C中,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由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其两端的一级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20~+30℃。
进一步的,在步骤3或步骤C中,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由载冷系统通过载冷剂循环泵提供冷量,所述载冷系统由所述二级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在第一次启动设备前,需先将所述载冷系统的温度降至-50~-20℃,绝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在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内相变冷凝,且由于所述载冷系统内设置有蓄冷式载冷箱,可以瞬间提供较大冷量,使高浓度油气在此相变冷凝。
进一步的,在步骤3或步骤C中,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由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其两端的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80~-50℃。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与传统的先冷凝、后吸附的油气回收装置相比,只有其能耗的40%,极大的节约了能耗;与传统的吸附结合吸收式油气回收装置相比,节约了吸收剂管线的投资,将传统工艺需要现场施工的部分变成了厂内成套,节约了现场施工时间,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
(2)本发明通过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的搭配,增加了脱附的后期阶段的抽速,提高了系统达到较高真空的时间,从而减小了前级干式真空泵的大小,节约了投资成本。
(3)本发明通过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与二级载冷系统的搭配,解决了吸附+冷凝工艺用于高浓度油气时,真空泵抽速与冷量难以匹配的问题。
(4)本发明通过平衡吹扫阀的设置,利用了自身的吸附热,不必再引入其 他加热的惰性气体,节省了惰性气体消耗,也节约了热能。
(5)本发明中采用2组并列设置的吸附罐,2组吸附罐交替用于吸附和解析处理,提高了油气回收效率。
(6)本发明采用吸附和冷凝的工艺组合,既提高了油气处理效率,又降低了装置能量消耗。
(7)本发明利用三级分步冷凝,使得高沸点与低沸点的有机物相互分离,提高了所回收有机物的浓度。
(8)本发明对于经处理后的少量不凝气体,通过油气进口与新鲜的油气混合进行二次吸附,保证了全过程没有超标的尾气排放。
(9)本发明油气回收装置中罗茨真空泵和/或干式真空泵等多处设备采用变频控制,有效减少了能耗。
(10)本发明所有部件都可使用常规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占用空间少,安全可靠,工艺简单,易于实施,回收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油气的深度回收处理,可靠性强,回收效率高,在同等回收条件下,本发明较之传统的油气回收装置,能耗低,处理效率高。
(11)本发明在深度冷凝之前先进行吸附从而将空气排掉,可大大减少因对空气和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深度制冷而浪费的能耗。本发明通过先吸附的方式,有效拦截了VOC,而空气和空气中的大部分水分得以排除,不至于像先冷凝、后吸附的工艺那样不到几小时就需要除霜。
(12)本发明油气回收装置的油气回收率可达99%左右,尾气排放浓度小于120mg/m3,达到国家最新标准要求,可有效防止收发油品时向大气中排放油气,降低了环境污染和火灾爆炸的隐患,给用户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的第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的第四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罗茨真空泵;
2-干式真空泵;
3-一级油气冷凝器;
4-二级油气冷凝器;
5-三级油气冷凝器;
6-进油气左阀门;
7-进油气右阀门;
8-真空左阀门;
9-真空右阀门;
10-平衡吹扫阀门;
11-除霜排气左阀门;
12-出油气左阀门;
13-出油气右阀门;
14-左吸附罐;
15-右吸附罐;
16-一级制冷机组;
17-蓄冷箱;
18-载冷剂循环泵;
19-二级制冷机组;
191-二级制冷机组的蒸发器;
20-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
21-止回阀;
22-除霜排气右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加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气进口、第一阀组、罗茨真空泵1、干式真空泵2、一级油气冷凝器3、二级油气冷凝器4、三级油气冷凝器5、止回阀21、吸附罐组、第二阀组、洁净气排放口,其中:
所述第一阀组由位于所述吸附罐组下方的进气阀组和真空阀组并联连接组成;
所述第二阀组由位于所述吸附罐组上方的排气阀组和平衡吹扫阀门10并联连接组成;
所述平衡吹扫阀门10、吸附罐组、真空阀组、罗茨真空泵1、干式真空泵2、一级油气冷凝器3、二级油气冷凝器4、三级油气冷凝器5和止回阀21依次连 接,且所述止回阀21再与所述油气进口连接;
所述油气进口与所述进气阀组、吸附罐组、排气阀组和洁净气排放口依次连接。
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罐组包括并联连接的左吸附罐14和右吸附罐15,本发明中采用两组并列设置的吸附罐,两组吸附罐交替用于吸附和解析处理,提高了油气回收效率。优选的,所述左吸附罐14和/或右吸附罐15可由若干个小吸附罐串联或并联组成。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所述左吸附罐14由若干个小吸附罐串联或并联组成,2种情况;所述右吸附罐15可由若干个小吸附罐串联或并联组成,2种情况;所述左吸附罐14和右吸附罐15可由若干个小吸附罐串联或并联组成,2种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组由进油气左阀门6和进油气右阀门7并联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14和右吸附罐15的下部连接;
所述真空阀组由真空左阀门8和真空右阀门8并连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14和右吸附罐15的下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吹扫阀门10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14和右吸附罐15的上部连接;
所述排气阀组由出油气左阀门12和出油气右阀门13并联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14和右吸附罐15的上部连接。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除霜排气左阀门11,所述除霜排气左阀门11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左阀门12和平衡吹扫阀门10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左吸附罐14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除霜排气右阀门22,所述除霜排气右阀门22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右阀门13和平衡吹扫阀门10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右吸附罐15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除霜排气左阀门11和除霜排气右阀门22,其中:
所述除霜排气左阀门11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左阀门12和平衡吹扫阀门10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左吸附罐14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所述除霜排气右阀门22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右阀门13和平衡吹扫阀门10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右吸附罐15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进一步的,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一级制冷机组16,所述一级制冷机组16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3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3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20~+30℃。
进一步的,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载冷系统,所述载冷系统提供低温载冷剂并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4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4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50~-20℃。
具体的,所述载冷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蓄冷箱17、载冷剂循环泵18和二级制冷机组19,其中:
所述蓄冷箱17的出口与所述载冷剂循环泵18的入口相连,所述载冷剂循环泵18的出口与所述二级制冷机组19中的蒸发器191入口相连,所述二级制冷机组中的蒸发器191出口与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4中的载冷剂入口通道相连,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4中的载冷剂通道出口与所述蓄冷箱17的入口相连。本实施例中,载冷系统为开式水循环系统,当需要除霜时,二级油气冷凝器4中的载冷剂能够靠重力全部回流至所述蓄冷箱17中,减小除霜时的负荷。
进一步的,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20,所述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20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5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5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80~-50℃。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20的制冷量非常小,只有极小部分轻组分在此相变。当油气组分中的轻组分含量较少时,此机组可以省略。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干式真空泵2为干式螺杆真空泵、干式涡旋真空泵、干式旋片真空泵、爪型干式真空泵或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罗茨真空泵1为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进一步的,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变频器(未图示)和第二变频器(未图示),所述第一变频器与所述罗茨真空泵1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罗茨真空泵1使其启动时不过载。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干式真空泵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干式真空泵2的转速。所述罗茨真空泵1和/或干式真空泵2等多处设备采用变频控制,有效减少了能耗。
实施例二
参见图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待处理油气经油气进口进入,与从油气冷凝系统(一级油气冷凝器3、二级油气冷凝器4和三级油气冷凝器5)排出的极少量未冷凝油气混合后,经进气阀组进入对应活性炭吸附罐,油气经进油气左阀门6进入左吸附罐14,并在左吸附罐14中被吸附剂吸附拦截,剩余洁净尾气被吸附热升温后经出油气左阀门12排入大气,左吸附罐14吸附油气的同时,右吸附罐15在再生,再生和吸附的交替时间为10~20分钟;
步骤2:再生时间设定为20分钟,右吸附罐15开始再生时,真空右阀门9打开,同时干式真空泵2启动,待干式真空泵2运行1~5分钟后或检测到吸附罐的压力为10~90KPa时,罗茨真空泵1启动帮助干式真空泵2继续抽真空,再生时间(抽真空时间)达到10~15分钟后或根据正在进行再生的右吸附罐15内的压力达到1~15KPa时,平衡吹扫阀门10打开(平衡吹扫阀门10为口径较小的双向流通阀门,以限制平衡气流量),对右吸附罐15补入左吸附罐14加热过的洁净尾气,使活性炭再生更加彻底,平衡吹扫阀门10打开1~3分钟后,真空泵停止抽气,同时真空右阀门9关闭,平衡吹扫阀门10继续打开补气,使抽完真空的右吸附罐15内的压力逐渐恢复常压后关闭或左右吸附罐切换时关闭,以待下次与左吸附罐14的交替运行;
步骤3:经过罗茨真空泵1抽真空后的高浓度脱附气输送至干式真空泵2,干式真空泵2抽出的高浓度脱附气经一级油气冷凝器3预冷却后,少部分油气冷凝,未冷凝的气体部分进入主要起冷凝作用的二级油气冷凝器4,并在其中使温度降至-50~-20℃,剩余部分未冷凝的油气经三级油气冷凝器5后,未冷凝的极少部分不凝性气体与入口新鲜的油气混合,参与再次循环。
实施例三
参见图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待处理油气经油气进口进入,与从油气冷凝系统(一级油气冷凝器3、二级油气冷凝器4和三级油气冷凝器5)排出的极少量未冷凝油气混合后,经进气阀组进入对应活性炭吸附罐,油气经进油气右阀门7进入右吸附罐15,并在右吸附罐15中被吸附剂吸附拦截,剩余洁净尾气被吸附热升温后经出油气 右阀门13排入大气,右吸附罐15吸附油气的同时,左吸附罐14在再生,再生和吸附的交替时间为10~20分钟;
步骤B:再生时间设定为20分钟,左吸附罐14开始再生时,真空左阀门6打开,同时干式真空泵2启动,待干式真空泵2运行1~5分钟后或检测到吸附罐的压力为10~90KPa时,罗茨真空泵1启动帮助干式真空泵2继续抽真空,再生时间(抽真空时间)达到10~15分钟后或根据正在进行再生的左吸附罐14内的压力达到1~15KPa时,平衡吹扫阀门10打开(平衡吹扫阀门10为口径较小的双向流通阀门,以限制平衡气流量),对左吸附罐14补入右吸附罐15加热过的洁净尾气,使活性炭再生更加彻底,平衡吹扫阀门10打开1~3分钟后,真空泵停止抽气,同时真空左阀门8关闭,平衡吹扫阀门10继续打开补气,使抽完真空的左吸附罐14内的压力逐渐恢复常压后关闭或左右吸附罐切换时关闭,以待下次与右吸附罐15的交替运行;
其中,在吸附罐再生脱附时,本实施例中的真空系统采用罗茨真空泵1与干式真空泵2的串联组合真空机组,典型的配置为:干式真空泵2的大小与原吸附+吸收工艺的真空泵配置一样大,加变频器控制干式真空泵2的转速以控制油气流量,罗茨真空泵1也加变频器使其启动时不会过载。也可以将干式真空泵2配置得比正常吸附+吸收等工艺的真空泵抽速小一半左右,干式真空泵2不加变频控制,而二级罗茨真空泵1加变频控制使其启动时不会过载或直接采用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本实施例中,在步骤2或步骤B中,所述罗茨真空泵1通过变频器控制,使其启动时不会过载,所述罗茨真空泵1的启动压力为10~90KPa。所述干式真空泵2采用变频器控制,用以控制油气流量。罗茨真空泵1配置抽速大小为干式真空泵2的2~5倍,脱附系统设计真空度为500Pa(A)~3KPa(A),其中尤以1KPa(A)最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将高浓度脱附气的最大负荷降低为传统吸附+吸收工艺脱附气最大负荷的一半以内。
步骤C:经过罗茨真空泵1抽真空后的高浓度脱附气输送至干式真空泵2,干式真空泵2抽出的高浓度脱附气经一级油气冷凝器3预冷却后,少部分油气冷凝,未冷凝的气体部分进入主要起冷凝作用的二级油气冷凝器4,并在其中使 温度降至-50~-20℃,剩余部分未冷凝的油气经三级油气冷凝器5后,未冷凝的极少部分不凝性气体与入口新鲜的油气混合,参与再次循环。
具体的,在步骤3或步骤C中,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3由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其两端的一级制冷机组16提供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20~+30℃。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4由载冷系统通过载冷剂循环泵18提供冷量,所述载冷系统由所述二级制冷机组19提供冷量,在第一次启动设备前,需先将所述载冷系统的温度降至-50~-20℃,绝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在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4内相变冷凝,且由于所述载冷系统内设置有蓄冷箱17,可以瞬间提供较大冷量,使高浓度油气在此相变冷凝。通过实际运行和模拟计算可知,由以上方法选择的真空泵机组约在5分钟左右抽至50KPa(A),也就是说,只要设计的蓄冷箱17满足此5分钟左右的升温即可满足制冷要求。通过二级制冷机组的蒸发器191设置在载冷剂循环泵18与二级油气冷凝器4之间的结构,使得载冷剂循环泵18每次泵出的载冷剂,都被二级制冷机组19再次制冷,使得送入二级油气冷凝器4的载冷剂温度比蓄冷箱17低3~5℃(根据设计泵流量和二级制冷机制冷量调节),强化了换热效果。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5由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其两端的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20提供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80~-50℃。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待一级油气冷凝器3、二级油气冷凝器4和/或三级油气冷凝器5中至少一个油气冷凝器结霜需除霜时,油气进口停止输入新鲜油气,连接在一级油气冷凝器3两端的一级制冷机组16启动热氟冲霜程序,同时,连接在二级油气冷凝器4两端的载冷系统中的二级制冷机组19和载冷剂循环泵18以及连接在三级油气冷凝器5两端的三级制冷机组20停止运行,且确保二级油气冷凝器4内未充满低温载冷剂;
当除霜排气左阀门11位于左吸附罐14上时,左吸附罐14上的除霜排气左阀门11或右吸附罐15上的出油气右阀门13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2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3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4和三级油气冷凝器5,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出油气右阀门13或除霜排气左阀门11排出;
当除霜排气右阀门22位于右吸附罐15上时,右吸附罐15上的除霜排气右阀门22或左吸附罐14上的出油气左阀门12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 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2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3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4和三级油气冷凝器5,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出油气左阀门12或除霜排气右阀门22排出;
当除霜排气左阀门11位于左吸附罐14上、除霜排气右阀门22位于右吸附罐15上时,左吸附罐14上的除霜排气左阀门11或右吸附罐15上的除霜排气右阀门22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3,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4和三级油气冷凝器5,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除霜排气右阀门22或除霜排气左阀门11排出。
运行实例:
以1000Nm3/h吸附+冷凝汽油油气回收处理设备为例,由于参与循环的再生气极少,活性炭的装填容量比吸附+吸收工艺小10%左右。
前级干式真空泵2选用800m3/h,罗茨真空泵1选用4000m3/h,真空系统投资约比直接选用干式真空泵(约需2000m3/h)低一半。
一级制冷机组16选用10HP高温涡旋机,可在高温段提供约40KW的制冷量,中低温时提供约10KW左右的制冷量,除霜时提供约50KW的制热量。
二级载冷剂循环泵18流量为40吨/小时,载冷剂采用乙二醇水溶液,其比热容约为3KJ/kg·K。
二级制冷机组19选用100HP低温螺杆机,带经济器运行时在低温段约能提供100KW制冷量。
三级制冷机组20选用5HP*2复叠式制冷机组,在低温段大约提供1.5KW制冷量。
以上总体运行能耗大约为120KW,比采用-75℃冷凝+吸附工艺的汽油油气回收设备节约了180KW(-75℃先冷凝后吸附的油气回收工艺,其能耗约为0.3KW/Nm3)。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与传统的先冷凝、后吸附的油气回收装置相比,只有其能耗的40%,极大的节约了能耗;与传统的吸附结合吸收式油气回收装置相比,节约了吸收剂管线的投资,将传统工艺需要现场施工的部分变成了厂内成套,节约了现场施工时间,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
(2)本发明通过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的搭配,增加了脱附的后期阶段的抽速,提高了系统达到较高真空的时间,从而减小了前级干式真空泵的大小,节约了投资成本。
(3)本发明通过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与二级载冷系统的搭配,解决了吸附+冷凝工艺用于高浓度油气时,真空泵抽速与冷量难以匹配的问题。
(4)本发明通过平衡吹扫阀的设置,利用了自身的吸附热,不必再引入其他加热的惰性气体,节省了惰性气体消耗,也节约了热能。
(5)本发明采用吸附和冷凝的工艺组合,既提高了油气处理效率,又降低了装置能量消耗。
(6)本发明利用三级分步冷凝,使得高沸点与低沸点的有机物相互分离,提高了所回收有机物的浓度。
(7)本发明对于经处理后的少量不凝气体,通过油气进口与新鲜的油气混合进行二次吸附,保证了全过程没有超标的尾气排放。
(8)本发明所有部件都可使用常规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占用空间少,安全可靠,工艺简单,易于实施,回收效果好,特别适用于油气的深度回收处理,可靠性强,回收效率高,在同等回收条件下,本发明较之传统的油气回收装置,能耗低,处理效率高。
(9)本发明在深度冷凝之前先进行吸附从而将空气排掉,可大大减少因对空气和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深度制冷而浪费的能耗。本发明通过先吸附的方式,有效拦截了VOC,而空气和空气中的大部分水分得以排除,不至于像先冷凝、后吸附的工艺那样不到几小时就需要除霜。
(10)本发明油气回收装置的油气回收率可达99%左右,尾气排放浓度小于120mg/m3,达到国家最新标准要求,可有效防止收发油品时向大气中排放油气, 降低了环境污染和火灾爆炸的隐患,给用户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气进口、第一阀组、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三级油气冷凝器、止回阀、吸附罐组、第二阀组、洁净气排放口、载冷系统、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除霜排气左阀门和除霜排气右阀门,其中:
所述第一阀组由位于所述吸附罐组下方的进气阀组和真空阀组并联连接组成;
所述第二阀组由位于所述吸附罐组上方的排气阀组和平衡吹扫阀门并联连接组成;
所述平衡吹扫阀门、吸附罐组、真空阀组、罗茨真空泵、干式真空泵、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三级油气冷凝器和止回阀依次连接,且所述止回阀再与所述油气进口连接;
所述油气进口与所述进气阀组、吸附罐组、排气阀组和洁净气排放口依次连接;
所述吸附罐组包括并联连接的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所述左吸附罐和/或右吸附罐由若干个小吸附罐串联或并联组成;
所述平衡吹扫阀门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的上部连接;
所述排气阀组由出油气左阀门和出油气右阀门并联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的上部连接;
所述除霜排气左阀门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左阀门和平衡吹扫阀门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左吸附罐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所述除霜排气右阀门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油气右阀门和平衡吹扫阀门之间,且同时与所述右吸附罐的上部连接,另一端连接大气;
所述载冷系统提供低温载冷剂并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50~-20℃;
所述第一变频器与所述罗茨真空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罗茨真空泵使其启动时不过载;
所述第二变频器与所述干式真空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干式真空泵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组由进油气左阀门和进油气右阀门并联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的下部连接;
所述真空阀组由真空左阀门和真空右阀门并连连接组成,并分别与所述左吸附罐和右吸附罐的下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级制冷机组,所述一级制冷机组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冷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蓄冷箱、载冷剂循环泵和二级制冷机组,其中:
所述蓄冷箱的出口与所述载冷剂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载冷剂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二级制冷机组中的蒸发器入口相连,所述二级制冷机组中的蒸发器出口与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中的载冷剂入口通道相连,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中的载冷剂通道出口与所述蓄冷箱的入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所述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的两端,用于提供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的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8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真空泵为干式螺杆真空泵、干式涡旋真空泵、干式旋片真空泵、爪型干式真空泵或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罗茨真空泵为气冷式罗茨真空泵。
8.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待处理油气经油气进口进入,与从油气冷凝系统排出的极少量未冷凝油气混合后,经进气阀组进入对应活性炭吸附罐,油气经进油气左阀门进入左吸附罐,并在左吸附罐中被吸附剂吸附拦截,剩余洁净尾气被吸附热升温后经出油气左阀门排入大气,左吸附罐吸附油气的同时,右吸附罐在再生,再生和吸附的交替时间为10~20分钟;
步骤2:再生时间设定为20分钟,右吸附罐开始再生时,真空右阀门打开,同时干式真空泵启动,待干式真空泵运行1~5分钟后或检测到吸附罐的压力为10~90KPa时,罗茨真空泵启动帮助干式真空泵继续抽真空,再生时间达到10~15分钟后或根据正在进行再生的右吸附罐内的压力达到1~15KPa时,平衡吹扫阀门打开,对右吸附罐补入左吸附罐加热过的洁净尾气,使活性炭再生更加彻底,平衡吹扫阀门打开1~3分钟后,真空泵停止抽气,同时真空右阀门关闭,平衡吹扫阀门继续打开补气,使抽完真空的右吸附罐内的压力逐渐恢复常压后关闭或左右吸附罐切换时关闭,以待下次与左吸附罐的交替运行;
在步骤2中,所述罗茨真空泵通过变频器控制,使其启动时不会过载,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启动压力为10~90KPa;所述干式真空泵采用变频器控制,用以控制油气流量;
步骤3:经过罗茨真空泵抽真空后的高浓度脱附气输送至干式真空泵,干式真空泵抽出的高浓度脱附气经一级油气冷凝器预冷却后,少部分油气冷凝,未冷凝的气体部分进入主要起冷凝作用的二级油气冷凝器,并在其中使温度降至-50~-20℃,剩余部分未冷凝的油气经三级油气冷凝器后,未冷凝的极少部分不凝性气体与入口新鲜的油气混合,参与再次循环;
还包括以下步骤:
待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和/或三级油气冷凝器中至少一个油气冷凝器结霜需除霜时,油气进口停止输入新鲜油气,连接在一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一级制冷机组启动热氟冲霜程序,同时,连接在二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载冷系统中的二级制冷机组和载冷剂循环泵以及连接在三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三级制冷机组停止运行,且确保二级油气冷凝器内未充满低温载冷剂;
当除霜排气左阀门位于左吸附罐上时,左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左阀门或右吸附罐上的出油气右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出油气右阀门或除霜排气左阀门排出;
当除霜排气右阀门位于右吸附罐上时,右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右阀门或左吸附罐上的出油气左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出油气左阀门或除霜排气右阀门排出;
当除霜排气左阀门位于左吸附罐上、除霜排气右阀门位于右吸附罐上时,左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左阀门或右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右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除霜排气右阀门或除霜排气左阀门排出。
9.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待处理油气经油气进口进入,与从油气冷凝系统排出的极少量未冷凝油气混合后,经进气阀组进入对应活性炭吸附罐,油气经进油气右阀门进入右吸附罐,并在右吸附罐中被吸附剂吸附拦截,剩余洁净尾气被吸附热升温后经出油气右阀门排入大气,右吸附罐吸附油气的同时,左吸附罐在再生,再生和吸附的交替时间为10~20分钟;
步骤B:再生时间设定为20分钟,左吸附罐开始再生时,真空左阀门打开,同时干式真空泵启动,待干式真空泵运行1~5分钟后或检测到吸附罐的压力为10~90KPa时,罗茨真空泵启动帮助干式真空泵继续抽真空,再生时间达到10~15分钟后或根据正在进行再生的左吸附罐内的压力达到1~15KPa时,平衡吹扫阀门打开,对左吸附罐补入右吸附罐加热过的洁净尾气,使活性炭再生更加彻底,平衡吹扫阀门打开1~3分钟后,真空泵停止抽气,同时真空左阀门关闭,平衡吹扫阀门继续打开补气,使抽完真空的左吸附罐内的压力逐渐恢复常压后关闭或左右吸附罐切换时关闭,以待下次与右吸附罐的交替运行;
在步骤B中,所述罗茨真空泵通过变频器控制,使其启动时不会过载,所述罗茨真空泵的启动压力为10~90KPa;所述干式真空泵采用变频器控制,用以控制油气流量;
步骤C:经过罗茨真空泵抽真空后的高浓度脱附气输送至干式真空泵,干式真空泵抽出的高浓度脱附气经一级油气冷凝器预冷却后,少部分油气冷凝,未冷凝的气体部分进入主要起冷凝作用的二级油气冷凝器,并在其中使温度降至-50~-20℃,剩余部分未冷凝的油气经三级油气冷凝器后,未冷凝的极少部分不凝性气体与入口新鲜的油气混合,参与再次循环;
还包括以下步骤:
待一级油气冷凝器、二级油气冷凝器和/或三级油气冷凝器中至少一个油气冷凝器结霜需除霜时,油气进口停止输入新鲜油气,连接在一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一级制冷机组启动热氟冲霜程序,同时,连接在二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载冷系统中的二级制冷机组和载冷剂循环泵以及连接在三级油气冷凝器两端的三级制冷机组停止运行,且确保二级油气冷凝器内未充满低温载冷剂;
当除霜排气左阀门位于左吸附罐上时,左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左阀门或右吸附罐上的出油气右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出油气右阀门或除霜排气左阀门排出;
当除霜排气右阀门位于右吸附罐上时,右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右阀门或左吸附罐上的出油气左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出油气左阀门或除霜排气右阀门排出;
当除霜排气左阀门位于左吸附罐上、除霜排气右阀门位于右吸附罐上时,左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左阀门或右吸附罐上的除霜排气右阀门打开,吸入洁净空气或氮气,洁净空气或氮气经干式真空泵输送入一级油气冷凝器加热,加热后的洁净空气或氮气先后经过二级油气冷凝器和三级油气冷凝器,使两个油气冷凝器加热除霜,然后经除霜排气右阀门或除霜排气左阀门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或步骤C中,所述一级油气冷凝器由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其两端的一级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20~+30℃。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或步骤C中,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由载冷系统通过载冷剂循环泵提供冷量,所述载冷系统由所述二级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在第一次启动设备前,需先将所述载冷系统的温度降至-50~-20℃,绝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在所述二级油气冷凝器内相变冷凝,且由于所述载冷系统内设置有蓄冷式载冷箱,可以瞬间提供较大冷量,使高浓度油气在此相变冷凝。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或步骤C中,所述三级油气冷凝器由通过密闭管线连接于其两端的三级复叠式制冷机组提供冷量并控制油气温度在-80~-50℃。
CN201710062891.7A 2017-01-26 2017-01-26 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Active CN106807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2891.7A CN106807179B (zh) 2017-01-26 2017-01-26 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2891.7A CN106807179B (zh) 2017-01-26 2017-01-26 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7179A CN106807179A (zh) 2017-06-09
CN106807179B true CN106807179B (zh) 2023-04-11

Family

ID=59111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2891.7A Active CN106807179B (zh) 2017-01-26 2017-01-26 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71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6752B (zh) * 2017-06-27 2021-08-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油气回收吸附罐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
CN107899381B (zh) * 2017-12-18 2020-08-14 常州大学 一种不停机除霜的油气吸附-冷凝处理装置及油气回收方法
CN109464879A (zh) * 2018-11-22 2019-03-15 天津市振津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撬装式沥青油气回收装置
CN110314482A (zh) * 2019-07-03 2019-10-11 江苏中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铝箔生产用热处理炉油气回收系统及其油气回收方法
CN110975850A (zh) * 2019-12-10 2020-04-10 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抽真空装置、方法与油气回收系统
CN111234859A (zh) * 2020-04-03 2020-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一种固定式航煤油气回收系统
CN113797701A (zh) * 2021-09-28 2021-12-17 青岛诺诚化学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真空与微波协同作用的活性炭再生系统及工艺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9461Y (zh) * 2005-12-27 2007-04-18 温州瑞气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三塔流程变压吸咐气体分离装置
CN102527073A (zh) * 2010-12-16 2012-07-0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及油气回收方法
RU2497573C1 (ru) * 2012-07-13 2013-11-10 Андрей Владиславович Курочкин Способ осушки и очистки природных газ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3830991A (zh) * 2013-12-19 2014-06-04 赵胜 有机溶剂吸附回收的真空脱附系统及方法
CN103877827A (zh) * 2014-02-25 2014-06-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和工艺
CN206730791U (zh) * 2017-01-26 2017-12-12 上海聚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除霜的吸附冷凝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9461Y (zh) * 2005-12-27 2007-04-18 温州瑞气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三塔流程变压吸咐气体分离装置
CN102527073A (zh) * 2010-12-16 2012-07-0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吸附-冷凝复合式油气回收装置及油气回收方法
RU2497573C1 (ru) * 2012-07-13 2013-11-10 Андрей Владиславович Курочкин Способ осушки и очистки природных газ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3830991A (zh) * 2013-12-19 2014-06-04 赵胜 有机溶剂吸附回收的真空脱附系统及方法
CN103877827A (zh) * 2014-02-25 2014-06-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和工艺
CN206730791U (zh) * 2017-01-26 2017-12-12 上海聚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除霜的吸附冷凝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7179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7179B (zh) 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
CN103394267B (zh) 一种结合冷凝和吸附的油气回收装置
CN106731445B (zh) 一种有效防止吸附温升的吸附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方法
CN108043064B (zh) 一种VOCs回收工艺及系统
CN101579596A (zh) 冷凝加吸附组合工艺油气回收装置及方法
TWI381879B (zh)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gas - like hydrocarbons
CN109224756A (zh) 一种使用深冷冷凝法回收VOCs的撬装系统
CN105032112A (zh) 一种新型吸收-吸附-冷凝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系统
CN206008358U (zh) 一种冷凝法油气回收系统
CN104888490B (zh) 一种VOCs气体的冷凝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102441310A (zh) 油气回收方法和装置
CN106512645A (zh)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及油气回收方法
CN206730791U (zh) 一种带除霜的吸附冷凝装置
CN104857735A (zh) 一种VOCs气体的冷凝吸附回收装置
CN107456839A (zh) 利用冷凝吸附法的油气回收装置及吸附与脱附的切换装置
CN102911703A (zh) 油气回收方法
CN212141530U (zh) 小型车载式VOCs回收处理设备
CN212253363U (zh) 压缩冷凝吸附法油气处理系统
CN102921269A (zh) 油气回收装置
CN212818960U (zh) 三级复叠冷凝冷量再利用吸附组合式油气回收装置
CN206499997U (zh) 一种利用吸附冷凝工艺的蓄能式油气回收装置
CN112870907A (zh) 一种高压浅冷组合式VOCs气体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4952335U (zh) 一种油气回收集成系统
CN112628600A (zh) C5-pfk混合气体分离提纯系统
CN103523417A (zh) 储油罐呼吸气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