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075B - 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7075B
CN106797075B CN201580028850.5A CN201580028850A CN106797075B CN 106797075 B CN106797075 B CN 106797075B CN 201580028850 A CN201580028850 A CN 201580028850A CN 106797075 B CN106797075 B CN 106797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iltering
metal piece
signal transmission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288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7075A (zh
Inventor
道坚丁九
肖伟宏
杨晔
李春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7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7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7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01Q21/26Turnstile or like antennas comprising arrangements of three or more elongated elements disposed radially and symmetrically in a horizontal plane about a common cent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8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between a radiating element and grou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5/42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using two or more imbricate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包括:四个辐射单元(201),用于为所述辐射单元(201)馈电的巴伦单元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巴伦单元的固定板(202);所述巴伦单元包括两块介质板(203),各所述介质板(203)上印制有两个信号传输单元(301)、一个馈电单元以及两个滤波单元(402),通过在巴伦单元上将该滤波单元(402)构造出LC谐振储能结构,且能够通过调节所述滤波单元(402)来实现在特定的频段内去耦,使得即便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应用到不同频段振子协同工作的场景,则不同频段之间辐射单元(201)在紧密排布时也不会出现强烈的电磁耦合,以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能够保证相关频段内天线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多频多阵列天线技术在基站天线领域内应用的越来越多,虽然多频多阵列天线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系统容量,但是随着不同频段振子协同工作的场景增多,不同频段之间辐射单元在紧密排布时就会出现强烈的电磁耦合,这种电磁耦合会导致相关频段内天线不能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为进行去耦,则将去耦电路包含在了基站天线的馈电结构中,即将馈电和去耦放在了一起,因此在调节谐振的过程中,会影响辐射单元本身的工作状态,从而影响了辐射单元本身的电气性能,而且现有技术中,相邻的振子和辐射单元通过隔离来增加去耦效果,但是这样,不易通过一块PCB板实现一个辐射单元对应多个振子的布局,可制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辐射单元之间的电磁耦合,以保障天线的正常工作的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包括:四个辐射单元(201),用于为所述辐射单元(201)馈电的巴伦单元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巴伦单元的固定板(202);
所述巴伦单元包括两块介质板(203),且两块所述介质板(203)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各所述介质板(203)上印制有两个信号传输单元(301)、一个馈电单元以及两个滤波单元(402),且所述滤波单元(402)用于去耦;
各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且四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顶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辐射单元(201)的底端电气连接,各所述介质板(203)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设置有所述馈电单元,且所述馈电单元的底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
两块所述介质板(203)呈十字交叉相互嵌入在一起,且两块所述介质板(203)高低错位设置;
所述固定板(202)朝向所述巴伦单元的侧面开设有目标缝隙(701),且所述目标缝隙(701)呈十字形结构,以使所述巴伦单元能够插设在所述目标缝隙(701)上,使得所述巴伦单元通过所述目标缝隙(701)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2)上。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
贯穿各所述介质板(20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缝隙结构,以使两块所述介质板(203)通过所述缝隙结构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
两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分别位于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上所述缝隙结构的两侧;
所述馈电单元为L形的馈电片,且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缝隙结构的两侧以及顶端,或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缝隙结构的底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振子,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巴伦单元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巴伦单元可拆卸连接。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振子,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一个滤波模块,或者,各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滤波模块,且各所述滤波单元(402)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相互并联,或各所述滤波单元(402)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相互串联。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
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印制在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顶端和/或底端,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之间相互焊接设置,且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不重叠设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顶端的情况下,所述辐射单元(201)、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辐射单元(201)电气连接,或者,所述滤波单元(402)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电气连接。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底端的情况下,所述辐射单元(201)、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或者,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滤波模块所包括的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数目为两个,且在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顶端和底端的情况下,所述辐射单元(201)、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另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辐射单元(201)以及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或者,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辐射单元(201)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或者,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或者,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以及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
各所述辐射单元(201)的长度为信号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各所述介质板(203)的高度为信号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长度为信号谐振频率所对应的0.1倍波长至1倍波长之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通过在巴伦单元上设置滤波单元,且将该滤波单元构造出LC谐振储能结构,且能够通过调节所述滤波单元来实现在特定的频段内去耦,使得即便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应用到不同频段振子协同工作的场景,则不同频段之间辐射单元在紧密排布时也不会出现强烈的电磁耦合,以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能够保证相关频段内天线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天线振子的一种应用场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的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的介质板的一种实施例第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的介质板的一种实施例第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减少电磁耦合的一种实施例原理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的介质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的一种实施例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的介质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的介质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二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的介质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二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的介质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二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天线振子的介质板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是如何减少电磁耦合的,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应用场景中,中间一列有两个天线振子101,且所述天线振子101上所设置的辐射单元为低频辐射单元;
所述天线振子101边上的两列有八个天线振子102,且所述天线振子102上所设置的辐射单元为高频辐射单元;
可见,在本应用场景中,因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之间紧密排布,则会在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之间出现强烈的电磁耦合,这种电磁耦合会导致相关频段内天线振子不能正常工作,为减少上述所示的这种电磁耦合现象,则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天线振子的具体结构首先请参见图2所示,以下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的结构进行说明;
所述天线振子包括:四个辐射单元201,用于为所述辐射单元201馈电的巴伦单元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巴伦单元的固定板202;
具体的,所述巴伦单元设置在所述辐射单元201和所述固定板202之间;
更具体的,所述巴伦单元包括两块介质板203;
由图2所示可知,两块所述介质板203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
本实施例对两块所述介质板203具体是如何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的不做限定,且本实施例对两块所述介质板203相互交叉的角度不做限定。
各所述介质板203上印制有两个信号传输单元、一个馈电单元以及两个滤波单元,且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去耦;
以下结合图3和图4所示对所述介质板20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需明确的是,图3和图4所示为所述介质板203结构的一种示例,不做限定;
由图3所示可知,各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即两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的两侧;
因所述巴伦单元包括有两个所述介质板203,则所述巴伦单元一共设置有四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且四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顶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辐射单元201的底端电气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与所述辐射单元201的底端电气连接的连接结构可参见图2所示。
以下结合图4所示对各所述介质板203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结构进行说明:
各所述介质板203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设置有一个所述馈电单元401,且所述馈电单元401的底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可参见图2所示)。
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二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减少辐射单元201之间的电磁耦合的两个所述滤波单元402。
本实施例对所述滤波单元40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所述滤波单元402能够减少辐射单元201之间的电磁耦合即可;
以下结合图5所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滤波单元402能够减少辐射单元201之间的电磁耦合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所设置的所述辐射单元201为高频辐射单元为例;
在多频多阵列环境中,为了减小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之间的互耦,则在高频辐射单元的巴伦单元实现LC谐振储能结构;
通过该LC谐振储能结构能够将低频辐射单元在高频辐射单元上感应出来的能量在LC谐振储能结构中储存起来不参与辐射,从而改善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之间的互耦。
所述LC谐振储能结构的具体的原理如图5所示:
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首先通过闭合第一开关,断开第二开关,通过电压源给电容C充电,然后断开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假设在没有阻尼的情况下,C中存贮的能量将在由L和C串联形成的电路中作电场能量与磁场能量的震荡转化而不损耗,且震荡的中心频率为
Figure GWB0000002917340000091
可见,通过调节L及C大小就能实现在特定的频段上贮存能量。
具体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即可通过所述滤波单元402来模拟电感L和模拟电容C,通过在所述巴伦单元上构造出LC谐振储能结构,再通过调节L及C的大小实现在特定的频段内去耦。
需明确的是,若所述天线振子所设置的所述辐射单元201为低频辐射单元时,其去耦原理与天线振子所设置的所述辐射单元201为高频辐射单元的去耦原理相同,具体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天线振子的所述巴伦单元上设置有所述滤波单元402构造出所述LC谐振储能结构,且能够通过调节所述滤波单元来实现在特定的频段内去耦,使得即便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应用到不同频段振子协同工作的场景,则不同频段之间辐射单元在紧密排布时也不会出现强烈的电磁耦合,以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能够保证相关频段内天线的正常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对两块所述介质板203具体是如何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的进行详细说明,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两块所述介质板203的交叉嵌入方式为一种示例,不做限定;
以图4和图6所示为例,在组合形成本实施例所示的巴伦单元的两块所述介质板203中,一块介质板203如图4所示,另一块介质板203如图6所示;
贯穿各所述介质板20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缝隙结构;
其中,所述缝隙结构用于以使两块所述介质板203通过所述缝隙结构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
即图4所示的缝隙结构403和图6所示的缝隙结构601,可见,在用于组成一个巴伦单元的两块介质板203中,一个介质板203的缝隙结构较长,如图6所示,另一个介质板203的缝隙结构较短,如图4所示;
两块所述介质板203能够通过相互匹配且相互对应的所述缝隙结构403和所述缝隙结构601相互嵌入在一起,以使两块所述介质板203高低错位设置;
较佳的,通过所述缝隙结构相互嵌入在一起的结构可参见图2所示,由图2所示可知,两块所述介质板203之间的夹角成90度,需明确的是,两块所述介质板203之间的夹角成90度为一种较佳的示例,使得天线振子能够具有良好的双极化特性,抗多径干扰,降低呼损,减少干扰等;
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以两块所述介质板203之间的夹角成90度为一种较佳的示例,不做限定;
因所述两块所述介质板203的所述缝隙结构的长短不同,则使得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03上的所述馈电单元401的结构有所不同;
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03上的所述馈电单元401的形状可为相同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馈电单元401的形状可选的为L形的馈电片;
当然,本实施例对所述馈电单元401的形状为一种示例,不做限定;
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03上的所述馈电单元401的位置是不同的;
如图4所示,当所述介质板203的所述缝隙结构403较短时,则所述馈电单元401位于所述缝隙结构403的底端;
如图6所示,当所述介质板203的所述缝隙结构601较长时,则所述馈电单元401位于所述缝隙结构403的两侧以及顶端;
可见,因两块所述介质板203相互交叉嵌入且呈高低错位设置,则使得位于图4所示的馈电单元401位置较低,位于图6所示的所述馈电单元601位置较高,以使所述馈电单元401和所述馈电单元601呈高低错位设置。
在用于组成一个巴伦单元的两块介质板203所设置的信号传输单元301的设置方式可为相同的,本实施例以图3所示为例对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设置方式进行说明;
由图3所示可知,两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分别位于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上所述缝隙结构403的两侧;
具体的,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可金属贴片,且较大面积的覆盖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上所述缝隙结构403的两侧。
其中,图3为所述缝隙结构403较短时所述介质板203第一面结构示意图,需明确的是,当所述缝隙结构较长时,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设置位置与图3所示相同,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图7所示说明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巴伦单元是如何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02上的;
所述固定板202朝向所述巴伦单元的侧面开设有目标缝隙701;
所述目标缝隙701呈十字形结构,即上述所示的两块相互嵌入在一起的所述介质板203能够插设在所述目标缝隙701上,以使所述巴伦单元能够插设在所述目标缝隙701上,使得所述巴伦单元通过所述目标缝隙701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2上。
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所述巴伦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2上的说明为较佳的示例,不做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对所述巴伦单元和所述辐射单元201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说明;
一种如图2所示,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巴伦单元一体成型设置;
还可参见图8所示,图8为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巴伦单元一体成型设置时,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二面结构示意图;
由图8所示可知,两个所述辐射单元201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03的顶端,以使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巴伦单元一体成型设置。
另一种如图7所示,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巴伦单元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介质板203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凸部702,所述限位凸部702的具体设置位置还可参见图6所示;
在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限位凸部70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插槽703,以使所述限位凸部702能够插设固定在所述限位插槽703内,以使所述辐射单元201能够与所述介质板203可拆卸连接。
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所述巴伦单元和所述辐射单元201之间的结构关系的说明为一种示例,不做限定,只要所述巴伦单元能够为所述辐射单元201馈电即可。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对所述滤波单元402的具体设置方式以及所述天线振子的各器件之间的电连接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各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一个滤波模块,或者,各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滤波模块,且各所述滤波单元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相互并联,或各所述滤波单元402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相互串联。
首先,以各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一个滤波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滤波模块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情况;
第一种请参见图9所示;
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
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印制在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二面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即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隔着所述介质板203至少有部分重叠设置;
且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呈金属贴片结构印制在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二面上,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大面积的所述第一金属件901来模拟图1所示的所述LC谐振储能结构的电容C,所述LC谐振储能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请参见上述所示,在此处不再赘述。
在调节所述第一金属件901所模拟的电容C的大小时,可调节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所重叠的面积,即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所重叠的面积的不同,则使得所述第一金属件901能够模拟不同的电容C的大小。
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顶端;
具体的,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之间相互焊接设置,且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不重叠设置。
由图9所示,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呈金属细带线结构且弯折设置;
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通过小面积的且呈细带线结构的所述第二金属件902来模拟图1所示的所述LC谐振储能结构的电感L,所述LC谐振储能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请参见上述所示,在此处不再赘述。
在调节所述第二金属件902所模拟的电感L的大小时,可调节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面积,即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面积的不同,则使得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能够模拟不同的电感L的大小。
以下对在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顶端的情况下,所述滤波模块的电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从空间结构上,所述辐射单元201、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从电连接结构上,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辐射单元201电气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顶端与所述辐射单元201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电气连接。
第二种请参见图10所示;
图10所示的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的具体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与图9所示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图10所述的滤波模块与图9所示的滤波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波模块的电连接结构不相同;
如图10所示的滤波模块的电连接结构上,所述滤波单元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电气连接。
具体的,在所述介质板203的顶端设置有金属化过孔1001,以使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顶端能够穿过所述金属化过孔1001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电气连接。
第三种请参见图11所示;
图11所示的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的设置方式请参见图9所示,在此处不再赘述,相对于图9所示图11所示的所述滤波模块的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的设置位置和电连接结构是不同的;
如图11所示可知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底端;
以下对在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底端的情况下,所述滤波模块的电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从空间结构上,所述辐射单元201、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从电连接结构上,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顶端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第四种中,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的具体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与图11所示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本种设置方式中所述的滤波模块与图11所示的滤波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波模块的电连接结构不相同;
在本种设置方式中,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
具体的,在所述介质板203的底端设置有金属化过孔(所述金属化过孔的具体设置方式请参见图9所示,具体在本种设置方式中不再赘述),以使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能够穿过所述金属化过孔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
第五种请参见图6所示;
图6所示的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的具体设置方式与图9所示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图6所述的滤波模块与图9所示的滤波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波模块的设置位置和电连接结构不相同;
如图6所示,所述滤波模块所包括的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数目为两个,且在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顶端和底端;
以下对在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顶端和底端的情况下,所述滤波模块的电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从空间结构上,所述辐射单元201、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另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从电连接结构上,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辐射单元201以及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具体的,位于所述介质板203顶端的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辐射单元201和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顶端电气连接;
位于所述介质板203底端的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以及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第六种中,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的具体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与图6所示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本种设置方式中所述的滤波模块与图6所示的滤波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波模块的电连接结构不相同;
在本种设置方式中,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辐射单元201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
具体的,位于所述介质板203顶端的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辐射单元201和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顶端电气连接;
位于所述介质板203底端的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
更具体的,在所述介质板203底端设置有金属化过孔,以使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能够穿过所述金属化过孔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化过孔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03底端。
第七种,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的具体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与图6所示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本种设置方式中所述的滤波模块与图6所示的滤波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波模块的电连接结构不相同;
在本种设置方式中,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
具体的,位于所述介质板203顶端的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以及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顶端电气连接;
在所述介质板203的顶端设置有金属化过孔,以使第二金属件902能够穿过所述金属化过孔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电气连接;
位于所述介质板203底端的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
在所述介质板203的底端设置有金属化过孔,以使第二金属件902能够穿过所述金属化过孔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
第八种,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的具体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与图6所示相同,在此处不再赘述,本种设置方式中所述的滤波模块与图6所示的滤波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滤波模块的电连接结构不相同;
在本种设置方式中,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2顶端以及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具体的,位于所述介质板203顶端的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2顶端和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顶端电气连接;
在所述介质板203的顶端设置有金属化过孔,以使第二金属件902能够穿过所述金属化过孔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电气连接;
位于所述介质板203底端的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底端以及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以下以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多个滤波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2所示,图12为各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两个滤波模块,需明确的是,各所述滤波单元402可包括大于两个的所述滤波模块,图12仅仅为一种示例;
如图12所示各所述滤波单元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1201之间相互并联;
各所述滤波模块1201的具体设置方式,设置位置以及电连接结构请参见上述实施例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只要各所述滤波单元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1201之间相互并联即可。
当然,各所述滤波单元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1201之间相互并联为一种示例,各所述滤波单元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还可相互串联,具体不做详述。
需明确的是,上述对所述滤波模块的说明为一种示例,不做限定,只要所述滤波模块能够改善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之间的互耦即可;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金属件902来模拟电感L,通过所述第一金属件901来模拟电容C,通过在巴伦单元上构造出图1所示的所述LC谐振储能结构,再通过调节L及C的大小实现在特定的频段内去耦,从而改善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之间的互耦,有效的改善了高频辐射单元及低频辐射单元的辐射指标。
以下对所述天线振子的各器件的尺寸进行说明,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对所述天线振子的各器件的尺寸为一种示例,不做限定,只要改善高频辐射单元和低频辐射单元之间的互耦即可。
各所述辐射单元201的长度为信号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各所述介质板203的高度为信号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的长度为信号谐振频率所对应的0.1倍波长至1倍波长之间。
所述信号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所辐射的信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
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辐射单元(201),用于为所述辐射单元(201)馈电的巴伦单元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巴伦单元的固定板(202);
所述巴伦单元包括两块介质板(203),且两块所述介质板(203)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各所述介质板(203)上印制有两个信号传输单元(301)、一个馈电单元以及两个滤波单元(402),且所述滤波单元(402)用于去耦;
各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且四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顶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辐射单元(201)的底端电气连接,各所述介质板(203)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设置有所述馈电单元,且所述馈电单元的底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一个滤波模块,或者,各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滤波模块,且各所述滤波单元(402)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相互并联,或各所述滤波单元(402)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相互串联;
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
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印制在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底端,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之间相互焊接设置,且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不重叠设置;
所述辐射单元(201)、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或者,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2.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辐射单元(201),用于为所述辐射单元(201)馈电的巴伦单元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巴伦单元的固定板(202);
所述巴伦单元包括两块介质板(203),且两块所述介质板(203)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各所述介质板(203)上印制有两个信号传输单元(301)、一个馈电单元以及两个滤波单元(402),且所述滤波单元(402)用于去耦;
各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且四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顶端分别与四个所述辐射单元(201)的底端电气连接,各所述介质板(203)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上设置有所述馈电单元,且所述馈电单元的底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的底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一个滤波模块,或者,各所述滤波单元(402)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滤波模块,且各所述滤波单元(402)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相互并联,或各所述滤波单元(402)所包括的所述滤波模块之间相互串联;
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金属件(901)和第二金属件(902);
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印制在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二面上,且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所述第二金属件(90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件(901)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第一金属件(901)之间相互焊接设置,且所述第二金属件(902)和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在空间上不重叠设置;
所述辐射单元(201)、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另一个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辐射单元(201)以及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或者,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辐射单元(201)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或者,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以及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底端电气连接;或者,
所述滤波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顶端以及所述固定板(202)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介质板(203)呈十字交叉相互嵌入在一起,且两块所述介质板(203)高低错位设置;
所述固定板(202)朝向所述巴伦单元的侧面开设有目标缝隙(701),且所述目标缝隙(701)呈十字形结构,以使所述巴伦单元能够插设在所述目标缝隙(701)上,使得所述巴伦单元通过所述目标缝隙(701)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贯穿各所述介质板(20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缝隙结构,以使两块所述介质板(203)通过所述缝隙结构相互交叉嵌入在一起;
两个所述信号传输单元(301)分别位于所述介质板(203)的第一面上所述缝隙结构的两侧;
所述馈电单元为L形的馈电片,且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缝隙结构的两侧以及顶端,或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缝隙结构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巴伦单元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辐射单元(201)与所述巴伦单元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辐射单元(201)的长度为信号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各所述介质板(203)的高度为信号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件(901)和所述第二金属件(902)的长度为信号谐振频率所对应的0.1倍波长至1倍波长之间。
CN201580028850.5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Active CN106797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8557 WO2017035726A1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7075A CN106797075A (zh) 2017-05-31
CN106797075B true CN106797075B (zh) 2020-08-07

Family

ID=5818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28850.5A Active CN106797075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6173B2 (zh)
EP (1) EP3333980B1 (zh)
CN (1) CN106797075B (zh)
WO (1) WO20170357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8036B2 (en) * 2017-05-12 2021-09-21 Tongyu Communication Inc. Integrated antenna unit, multi-array antenn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of same
EP3624262B1 (en) 2017-06-01 2024-02-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ual-polarized radiation unit, antenna,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834183B (zh) * 2017-10-30 2023-12-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小型化双频双极化滤波天线
CN108493602B (zh) * 2018-05-22 2023-06-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双极化双工天线及其构成的双频基站天线阵列
CN108598700B (zh) * 2018-06-08 2024-02-02 佛山市安捷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带介质天线
US10938121B2 (en) * 2018-09-04 2021-03-02 Mediatek Inc. Antenna module of improved performances
CN110931952B (zh) 2018-09-20 2021-12-2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和通信设备
CN109687129B (zh) * 2018-12-20 2021-02-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滤波天线阵列
CN111384594B (zh) 2018-12-29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频辐射体、多频阵列天线和基站
KR102125803B1 (ko) * 2019-05-10 2020-06-23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불요 공진 억제 기능을 가지는 기지국 안테나 방사체
CN110429374B (zh) * 2019-07-29 2024-04-05 华南理工大学 宽带双极化滤波基站天线单元、基站天线阵列及通信设备
CN112490646B (zh) * 2019-09-12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和天线的加工方法
CN112582781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辐射元件以及基站天线
CN113054419A (zh) * 2019-12-27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3131194B (zh) * 2019-12-31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天线及通信设备
CN111934090B (zh) * 2020-06-30 2022-12-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实现辐射贴片慢波小型化的双端口双极化滤波天线及应用
CN212412198U (zh) * 2020-07-28 2021-01-26 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高频振子结构以及基站天线
CN112186341B (zh) * 2020-09-29 2021-12-28 华南理工大学 基站天线、低频辐射单元及辐射臂
CN112635988B (zh) * 2020-12-17 2024-02-09 立讯精密工业(滁州)有限公司 天线振子单元
CN113725598B (zh) * 2021-09-06 2023-11-17 嘉兴美泰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滤波特性的宽带高增益双极化基站天线
WO2024008276A1 (en) * 2022-07-05 2024-01-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tenna as well as mobile communication cell site
CN115173062B (zh) * 2022-09-08 2022-11-15 北京信诺飞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增益高隔离小型化机载北斗抗干扰阵列天线
CN115473042B (zh) * 2022-09-15 2023-04-14 安徽大学 一种宽带5g圆极化滤波天线
CN116191026B (zh) * 2023-02-01 2024-02-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多频段双极化天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6857A1 (en) * 2004-02-20 2005-08-24 Alcatel Dual polarized antenna module
CN101847783A (zh) * 2009-03-25 201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极化振子天线
CN102800965A (zh) * 2012-07-23 2012-11-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宽带宽波束双极化偶极子天线
CN104022354A (zh) * 2014-06-18 2014-09-03 广东工业大学 窄间距的低sar高隔离的mimo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6536A (en) * 1985-08-15 1987-08-11 Canadian Marconi Company Crossed-drooping dipole antenna
US5977931A (en) * 1997-07-15 1999-11-02 Antenex, Inc. Low visibility radio antenna with dual polarization
US6072439A (en) * 1998-01-15 2000-06-06 Andrew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tenna for dual polarization
US7209096B2 (en) * 2004-01-22 2007-04-24 Antenex, Inc. Low visibility dual band antenna with dual polarization
US7138952B2 (en) * 2005-01-11 2006-11-21 Raytheon Company Array antenna with dual polarization and method
US7639204B2 (en) * 2006-05-15 2009-12-29 Antenex, Inc. Low visibility, fixed-tune, wide band and field-diverse antenna with dual polarization
US7592963B2 (en) * 2006-09-29 2009-09-22 Intel Corporation Multi-band slot resonating ring antenna
US9407012B2 (en) * 2010-09-21 2016-08-02 Ruckus Wireless, Inc. Antenna with dual polarization and mountable antenna elements
KR101166090B1 (ko) * 2010-10-12 2012-07-23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다중 대역 mimo안테나
JP5309193B2 (ja) * 2011-07-19 2013-10-09 電気興業株式会社 偏波ダイバーシチ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US8775901B2 (en) * 2011-07-28 2014-07-08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Data recovery for defective word lines during programming of non-volatile memory arrays
US9054410B2 (en) * 2012-05-24 2015-06-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Dipole strength clip
CN202856894U (zh) 2012-07-05 2013-04-03 石河子大学 一种基于arm的智能化农作物图像采集装置
US20140049439A1 (en) * 2012-08-17 2014-02-20 Jimmy Ho Compact dual-polarized multiple directly fed & em coupled stepped probe element for ultra wideband performance
CN202855894U (zh) * 2012-09-18 2013-04-0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隔离度双单元mimo阵列天线
US20140111396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ual Band Interleaved Phased Array Antenna
US9368880B2 (en) * 2012-11-16 2016-06-14 Alcatel Lucent Multi-sector antenna structure
US9276329B2 (en) * 2012-11-22 2016-03-0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Ultra-wideband dual-band cellular basestation antenna
EP3130036A1 (en) * 2014-04-11 2017-02-15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of eliminating resonances in multiband radiating arrays
EP3138157A1 (en) * 2014-04-30 2017-03-08 Agence Spatiale Européenne Wideband reflectarray antenna for dual polarization applications
US10476293B2 (en) * 2016-04-06 2019-11-12 Analog Devices, Inc. Flexible energy harvesting antenna
US10177464B2 (en) * 2016-05-18 2019-01-08 Ball Aerospace & Technologies Corp. Communications antenna with dual polar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6857A1 (en) * 2004-02-20 2005-08-24 Alcatel Dual polarized antenna module
CN101847783A (zh) * 2009-03-25 201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极化振子天线
CN102800965A (zh) * 2012-07-23 2012-11-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宽带宽波束双极化偶极子天线
CN104022354A (zh) * 2014-06-18 2014-09-03 广东工业大学 窄间距的低sar高隔离的mimo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3980A4 (en) 2018-07-25
EP3333980B1 (en) 2020-03-11
US10476173B2 (en) 2019-11-12
EP3333980A1 (en) 2018-06-13
WO2017035726A1 (zh) 2017-03-09
CN106797075A (zh) 2017-05-31
US20180191083A1 (en) 2018-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7075B (zh) 一种用于多频天线双极化的天线振子
US10446923B2 (en) Antenna array with reduced mutual coupling effect
CN108511913B (zh) 基站天线及其双极化天线振子
CN113287230B (zh) 天线装置及终端
CN106463830B (zh) 天线装置
US10381747B2 (en) Multiple polarized antenna
WO2012088837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阵列天线及其实现方法
EP2346114A2 (en) Dual-frequency / polarization antenna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CN112038751A (zh) 超紧凑超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
CN112751155B (zh) 电子设备
US20140125541A1 (en) End fire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8292794B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110854548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US11063350B2 (en) Edge enabled void antenna apparatus
CN104600422A (zh) 一种双极化共轴八木天线系统
KR101085887B1 (ko) 이동통신 기지국용 이중대역 이중편파 안테나
KR101498161B1 (ko) 이동통신 기지국용 이중대역 이중편파 안테나
US9112258B1 (en) Electrically small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EP3091608B1 (en) Antenna system and antenna module with a parasitic element for radiation pattern improvements
CN105449354B (zh) 一种采用费马‑阿基米德螺旋槽线双过孔电磁带隙结构的低互耦天线阵
US11637373B2 (en) Multi-band antennas having enhanced directors therein that inhibit radiation interference across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KR101038654B1 (ko) 다중배열 패턴 안테나
Mandal et al. Comparison of antennas for radio frequency energy harvesting in 0.2–2.4 GHz range
CN205178014U (zh) 电路板及具有该电路板的电子装置
EP3886250B1 (en) Multi-band antennas having enhanced directors therein that inhibit radiation interference across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