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5708B - 齿和用于将所述齿附接到作业机械的接合器 - Google Patents

齿和用于将所述齿附接到作业机械的接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5708B
CN106795708B CN201480080236.9A CN201480080236A CN106795708B CN 106795708 B CN106795708 B CN 106795708B CN 201480080236 A CN201480080236 A CN 201480080236A CN 106795708 B CN106795708 B CN 1067957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ontact surfaces
tooth
wall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02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5708A (zh
Inventor
弗朗西斯科·佩雷斯·索利亚
费尔曼·桑切斯·吉萨多
哈维尔·罗尔·科雷多
豪尔赫·特里格纳·博伊谢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filed Critical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06795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5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7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02F9/2825Mountings therefor using adapt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16Mountings therefor
    • E02F9/2833Retaining means, e.g. 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8Small metalwork for digging elements, e.g. teeth scraper bits
    • E02F9/2808Teeth
    • E02F9/2858Teeth characterised by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接合器附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部的齿(1),所述作业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装载机,所述齿(1)包括用于接纳所述接合器的一部分的腔(103),所述腔(103)在所述齿的所述附接端处从开放端(104)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外工作表面(12,14)之间延伸,底端(105);所述腔(103)由内壁(102)界定;所述内壁(102)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工作表面和所述第二工作外表面(12,14)相关联的内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内向内壁(106,107),以及相对的侧壁互连所述第一和第二内壁(106,107),所述腔限定沿着Y轴延伸的后部(BP),所述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之间,所述腔的开口端(104),沿着Y轴延伸的前部(FP),所述前部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所述腔的底端(105)之间;和在后部中,第一和第二内壁(106,107)各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坦的后接触表面(130a,b;140a,b),所述后接触表面由延伸超出所述一对第一接触表面的后分隔区(132,142)分开。本发明还涉及接合器以及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联接。

Description

齿和用于将所述齿附接到作业机械的接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用于通过接合器附接到作业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装载机)的铲斗的唇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齿附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缘上的接合器。
背景技术
作业机械,例如具有用于挖掘或挖掘的铲斗或挖沟机的挖掘机和装载机,泥土或石头碎屑,通常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齿,通过接合器固定到铲斗上。齿构成可从接合器移除的磨损部件,以便能够用新的齿更换磨损的齿。
为了进行挖掘或铲掘操作,齿应该能够渗透到诸如泥土或泥浆的材料中。为此,齿可以具有细长的外部形状,并且从邻近接合器(朝向铲斗)的附接部分变窄到相对薄的尖端部分。因此,至少朝向齿的末端,齿将呈现齿形状的外观,具有朝向齿的尖端会聚并且会合的两个主表面。
为了获得期望的穿透能力,齿的外部形状因此应当显示足够的长度和合适的纤薄度。
在使用中,齿将承受相当大的载荷,并且通常受到粗糙的环境。因此,齿必须坚固和坚固到足以抵抗断裂。
此外,存在作为替换部件的齿必须以合理的价格可用的一般要求。这提出了减少用于齿的材料的量的期望。对提供足够穿透的外部形状,对齿的强度和坚固性的要求以及减少材料量的需求的要求是发散的。因此,在要求之间找到成功的妥协是一个挑战。为此,过去已经提出了具有不同设计的多种齿。
齿和接合器必须包括用于使得齿能够耦合到接合器的相应特征。这种相应的特征在下文中被称为“耦合”。这种联接应当能够将齿牢固且固定地附接到接合器,并且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坚固性,以便抵抗在使用齿时所涉及的力。
此外,联接器应当期望地允许从接合器移除磨损的齿,并且能够将新齿附接到同一接合器。
总之,希望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联接应满足几个不同的要求。
必须满足对良好功能的联接的需要,同时考虑齿作为整体的一般要求,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些。
为了在齿和接合器之间实现适当的联接,已知的是,为齿提供从齿的附接端延伸的空腔,并且为接合器提供对应于空腔的鼻部,使得齿可以安装在接合器上,并且鼻部布置在空腔内部。为了将齿固定到接合器,已知使用连接销,该连接销延伸通过齿的空腔中的对准的通孔并且穿过接合器的鼻部中的相应的通孔。
接合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固定到刀片上,例如焊接,它们可以作为铸造鼻部的刀片的一部分,或者可以机械地附接。例如,在采矿中,使用三部件系统,其中接合器的鼻部形成铲斗的叶片的一部分,是铸造的鼻部。
在使用附接销的联接器中,期望当使用中的齿承受相当大的载荷时,减小附接销破裂的风险。
这种联接器的另一个问题是,即使在齿使用时附接销不断裂,销也可能变形。变形的销可能非常难以从齿和接合器的通孔移除,因此从接合器移除磨损的齿可能是复杂的。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销必须从通孔中敲出。
该方法是非常不希望的,为了消除其不便,已经提出了所谓的无锤联接器。
鉴于上述,通常希望能够实现具有空腔和相应的鼻部的类型的联接器,连接销可以通过该联接器延伸,并且确保容易地施加和移除连接销,优选地通过锤无人机动。
US20100236108描述了一种用于经由延伸穿过齿的至少一个侧壁的紧固件附接到鼻部(接合器)的挖掘机齿。挖掘机齿包括侧壁,侧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基本上平坦的鼻部接合界面表面,一个表面抵抗齿沿一个方向围绕纵向轴线的旋转,另一个界面表面抵抗齿沿相反方向的旋转。
US5709043描述了一种具有支承面的挖掘齿,所述支承面形成为随着其向后延伸而显着地变宽,以在磨损构件的后端处提供宽的支承表面。支承面与会聚壁和侧壁成钝角设置,以避免应力集中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该齿能够通过接合器将所述齿连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缘,并且提供了关于一个或多个的现有解决方案的替代方案或优点,的上述方面。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合器,该接合器能够通过所述接合器将齿连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缘,并且提供了关于一个或多个的现有解决方案的替代方案或优点,的上述方面。
发明概述
上述第一个目的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1的齿来实现。
上述第二目的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46的接合器来实现。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接合器附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缘的齿,所述作业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装载机,所述齿具有包括两个外部相对的外部工作表面的外部表面,即,第一工作表面和第二工作表面,所述工作表面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宽度,旨在沿着铲斗的所述唇缘延伸,并且具有在附接端和所述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长度,所述工作表面延伸沿着所述长度,同时沿垂直方向会聚,以在所述齿的所述尖端处连接。所述齿还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接合器的一部分的腔,所述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外工作表面之间从所述齿的所述附接端处的开口端延伸到底端;所述空腔由内壁限定。内壁包括第一和第二内部面向的内壁,分别是与所述第一外工作表面和所述第二工作外表面相关联的内表面,以及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内壁相互连接的相对的侧壁。相对的侧壁限定相对的通孔,用于接收延伸通过腔体的销,用于将齿附接到接合器部分,第一轴线X被限定为延伸穿过相对的通孔的中心,第二轴线Y沿着腔体延伸从空腔的开口端朝向空腔的底端,以及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X,Y正交的第三轴线Z,三个轴线X,Y,Z从而形成正交轴系统,由此内壁的每个点可以由笛卡尔坐标(x,y,z)限定。
空腔限定沿着Y轴延伸的后部,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空腔的开口端之间,沿Y轴延伸的前部,前部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空腔的底端之间;以及将所述后部和所述前部互连的台阶部。
在后部中,第一和第二内壁各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后接触表面,每对后接触表面关于由Z轴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β、γ),每对后接触表面由后分隔区域分开,在Z方向上延伸超过所述一对第一接触表面远离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
在前部中,第一和第二内壁各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坦的前接触表面,其关于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
所有接触表面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α),如在平行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的任何平面中所见。
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比相应的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以及
台阶部分的第一和/或第二内壁形成斜面,其中内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底壁接近XY平面,将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
沿着Z轴的第一台阶距离通过第一内壁沿着台阶部分在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前接触表面之间桥接;并且沿着所述Z轴的第二台阶距离通过所述第二内壁沿着所述台阶部分在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桥接;其中0≤D2≤0.80D1
应用在腔的后部中的上述特征将向所提出的齿传达几个优点。
所有接触表面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α),如在平行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的任何平面中所见。
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比相应的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以及
台阶部分的第一和/或第二内壁形成斜面,其中内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底壁接近XY平面,将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
沿着Z轴的第一台阶距离通过第一内壁沿着台阶部分在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前接触表面之间桥接;并且沿着所述Z轴的第二台阶距离通过所述第二内壁沿着所述台阶部分在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桥接;其中0≤D2≤0.80D1
应用在腔的后部中的上述特征将向所提出的齿传达几个优点。
此外,每对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关于并且背离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和Y跨越的平面形成角度(β/γ)轴小于35度。
当成对的后接触表面中的一个有效地将载荷分配到接合器的鼻部的相应的后接触表面时,所涉及的力因此将具有沿朝向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方向作用的分量。这又意味着,当负载施加到接触表面时,其效果将是齿被进一步固定到接合器上。这有助于确保连接。
此外,具有通过后分隔器区域分开的成对的倾斜的后接触表面的布置,在远离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超过倾斜的后接触表面,使得能够实现内壁的轮廓,以及因此还有为了磨损目的而优化的齿的外表面的轮廓。
如上所述,当齿在使用时,第一和第二外工作表面将遭受磨损,从所述外工作表面逐渐地去除材料。通常,磨损将在齿的尖端开始,并且最终,通过继续磨损,缩短齿。如果磨损应该到达齿和接合器之间的接触表面,则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连接将受损,并且必须更换齿。
通常,当经受磨损时,齿的外部工作表面将被改变以便遵循磨损曲线,因为材料将逐渐从齿的第一和第二工作表面移除。因此,第一和/或第二工作表面可以呈现不同于原始形状的弯曲外形。当沿着XZ平面的横向方向观察时,这种磨损曲线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在Z轴上的顶点并且朝向齿的侧壁倾斜的对称曲线。
在所建议的齿中,如果外部工作表面受到磨损并且逐渐符合这种磨损曲线,则将理解,相应内壁的后部接触表面将由延伸超过背部的后部分隔区域保护接触表面。换句话说,后接触表面将是受磨损影响的腔的内壁的最后部分。这确保了即使在发生相当大的磨损时,齿也可以保持稳定地固定在接合器上。
此外,有利地,相应的后接触表面的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区域和最外部分(朝向侧表面)可以沿着大致对应于磨损曲线的曲线定位。因此,可以确保当磨损发生时,接触表面是由此受到影响的最后表面。此外,该装置将很好地利用齿中的材料,因为齿将令人满意地起作用,直到原本设置在外表面和内壁之间的大部分材料被磨损。因此,存在材料的有效使用,因为用于形成齿的材料的相对大部分将可用于使用和磨损。当齿最终磨损并且必须更换时,齿的材料的初始量的相对较小比例保留。
而且,延伸超过腔的第一和第二内壁中的背接触表面的后分隔区使得接合器的鼻部的相应的后分隔区延伸超过接合器的后接触表面。因此,鼻部的后分隔区将向鼻部添加材料,从而可以提高鼻部的强度。
应当理解,上述说明同样适用于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后分割区域以及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后分割区域。
根据实施例,角度(β,γ)小于25度,优选10至20度,优选12至17度,最优选约15度。
通常,应当选择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的相应的倾斜角度,以便实现期望的紧固效果,同时仍然允许在使用期间齿所经受的垂直力的分布。此外,当选择合适的角度时,可以考虑如上所述的磨损曲线的形式。已经发现,上述角度对于提供期望的效果是特别有用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空腔限定了沿着Y轴延伸的后部,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空腔的开口端之间,
沿着Y轴延伸的前部,所述前部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所述腔的底端之间;以及将所述后部和所述前部互连的台阶部。
接触表面设置在空腔的后部和前部中,在第一和第二内部相对的内壁上。当使用时,齿的背面和前面,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将与接合器的相应表面接触,并且因此有效地将施加到齿的力传递到接合器。
当齿在使用中时,经由接合器附接到铲斗,施加到齿的第一或第二外表面并且邻近齿的尖端的垂直负载将频繁出现。此外,这种力可能相对较大。因此,希望联接器能很好地适应于承受这种垂直载荷。
垂直载荷通常从邻近齿的尖端的第一或第二外工作表面传递到空腔的第一或第二内壁的第一或第二接触表面。前和后接触表面将成对工作。如果垂直力朝向邻近齿顶端的第二外壁作用,则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将形成一对,将由垂直力产生的负载传递到接合器的鼻部。
类似地,如果垂直力朝向邻近齿顶端的第一外壁作用,则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前接触表面将形成一对,将载荷传递到接合器的鼻部。
为了使接触表面有效地传递垂直载荷,通常希望接触表面尽可能彼此接近平行,并且尽可能接近Y轴(如在平行于由Y和Z轴)。然而,为了能够将齿装配到接合器上和从接合器上移除齿,可能需要从平行表面稍微偏离。偏差可以高达5度,优选地不超过2度。
因此,所有所述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和前接触表面将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α),如在平行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的任何平面中所见。优选地,角α可以小于2度。
至少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将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相同角度(α)。这限定了在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之间的等分线处的Y轴。
后部沿着Y轴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腔的开口端之间。这意味着整个后部可以位于XZ平面和开口端之间,并且所述后部可以或可以不从XZ平面延伸。或者,后部可以从XZ平面后面的位置延伸到XZ平面上方并且朝向位于XZ平面前方的位置延伸。(背向空腔的开口端的意义和朝向空腔的底端的向前的意义)。
如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一和第二对后接触表面以及相应的后分隔器区域在腔的后部中延伸,因此后接触表面将至少部分地在平面后方延伸由X和Z轴跨越,即在用于附接销的孔的中心的后面。相反,第一和第二前接触表面布置在前部中,前部位于用于附接销的孔的中心的前面。通过这种布置,并且当前和后接触表面如上所述成对工作时,能够实现力分布,这减小了与附接销的孔相邻的齿的区域上的应变。这可以减少在邻近用于连接销的通孔的区域中齿破裂或损坏的风险。
因此,保护连接销装置免于过载。这又意味着在使用齿期间可以保持销的功能,导致稳定的附接和保持容易从接合器移除齿的可能性。
两对第一和第二前接触表面中的至少一对比相应的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和前接触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在不同平面中的布置,其中前接触表面比相应的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有助于受控的力分布保护连接的引脚区域。此外,该布置提供了朝向齿的尖端的方向变窄的空腔,因此遵循对具有朝向尖端逐渐变细的外表面的齿的一般要求。
腔限定了将后部和前部互连的阶梯部分。在阶梯部分中,第一和/或第二内壁形成使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这些表面位于不同平面)互连的斜面。
该斜面应当有利地是弯曲的。优选地,斜面可以是S形的。
应当理解,对于为“斜坡”,斜率应当偏离第一(或第二)后接触表面的平面,并且接近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与第一(或第二)前接触表面。
“斜面”可以包括在台阶部分的内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倾斜区域。
有利地,斜面可以互连前表面和后接触表面,所述前接触表面和后接触表面相互布置,使得如果它们通过直线互连,则这样的线将与跨越的平面形成大于10度,优选大于20度的角度通过X和Y轴。(如在平行于由Y和Z轴跨越的平面的任何平面中看到的,并且参考平面之间的最小角度)。
“基本上平面的”表面在本文中被定义为与具有尺寸D×D的平面假想正方形基本重合的表面,其中与这样的正方形的任何偏差小于0.2D。这样的表面可以是接触表面,只要被限定的其他条件。优选地,本文中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可以是基本上与具有尺寸D×D的平面虚拟正方形重合的表面,其中与这种正方形的任何偏差小于0.1D。
根据实施例,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可以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基本上相同的距离。这提供了第二内壁的相对扁平的形状,这对于装载机应用可能是特别有利的。
根据实施例,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可以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中。
在这种情况下,在空腔的倾斜部分中,第二内壁可以有利地形成互连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的平面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在空腔的倾斜部分中,仅第一内壁将包括斜面)。
所有第一和第二,后和前接触表面可以有利地与Y轴形成小于2度的角α,优选地具有相同的角α。
在后部中,第一内壁将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后接触表面,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所述平面,以便与平面形成角度β由X和Y轴跨越的角度小于35度。此外,该对第一后接触表面由第一后分隔器区域分开,其中内第一壁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延伸超过该对第一接触表面。
类似地,在后部中,第二内壁将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其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形成与由X轴和Y轴跨越的平面小于35度,所述一对第二后接触表面由第二后分隔区域分开,其中所述内第二壁在Z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延伸超过所述一对第二接触表面XY平面。
在空腔的后部中应用的上述特征使得能够提出一种所提出的齿,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若干优点,如上所述。
通常,应当选择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的相应的倾斜角度,以便实现期望的紧固效果,同时仍然允许在使用期间齿所经受的垂直力的分布。此外,在选择角度时可以考虑如上所述的磨损曲线的形式。
为此,角度β可以是10至20度,优选地12至17度,最优选地约15度。
类似地,角度γ可以是10至20度,优选地12至17度,最优选地约15度。
特别是对于齿的第一外表面将经受比第二外表面更大的负荷和更多磨损的应用,第二内壁的角度γ可以小于第一内壁的角度β,有利地为γ是5至15度,β是10至20度。
根据实施例,成对的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基本上从相对的侧壁延伸,并且优选地基本上一直延伸到相应的后分隔物区域。
提供基本上从相对侧壁延伸的后接触表面将使得该对接触表面尽可能大地分离,并且使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载荷传递远离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
基本上从相对的侧壁延伸到相应的后分隔件区域的后接触表面使得能够提供相对较大的后接触表面。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内壁在后部中可基本上由相应的一对后接触表面和相应的后分隔区构成。
通常,当成形齿腔和接合器鼻部时,应避免尖锐的角和边缘,因为任何这种尖锐部分都将冒着引起负载集中的风险,这可能削弱联接。
因此,尽管期望基本上平面的一对后接触表面将基本上从相对的侧壁延伸,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每个侧壁和后接触表面之间提供平滑弯曲的角区域。
根据实施例,包括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的后部可以从Z和X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并且沿着Y轴朝向齿的开口端延伸一段距离,该开口端至少对应于相对孔的最大半径r,优选至少2r。
因此,后接触表面至少部分地位于齿的通孔的后面。这提供了耦合中有利的负载分布,减小了通孔区域中的应力和/或应变。
根据实施例,包括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的后部分也可以在由Z和X轴所跨越的平面的前面延伸,并且优选地在沿着Y轴的一段距离上朝向空腔的底端延伸对应于相对的通孔的至少最大半径r。
因此,后部可以有利地至少在整个通孔上从Z轴和X轴所跨越的平面向前延伸。这种布置可以有助于在槽孔区域中的有利的负载分布。
根据实施例,沿着后部,一对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中的每一个可以沿着X轴至少延伸一段距离为0.2×W1,其中W1是第一或第二内壁,如在平行于由X和Z轴跨越的平面的横截面中所见。
根据实施例,并且特别是对于装载机应用,其中大的垂直负载可能出现在齿的第一外部工作表面处,并且因此被传递到第二后部接触表面,适合的是,在大多数后部,沿着第一后接触表面的X轴的延伸小于沿着相对的第二后接触表面的X轴的延伸。
表述“大部分”在本文中是指至少50%,优选至少70%,最优选至少80%。
当提到后部,台阶部或前部中的任何一个的大部分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是指后部,台阶部或前部的延伸的大部分,沿着Y轴。
这提供了相对宽的第二后接触表面,其用于平衡施加到邻近齿顶端的外第一表面的垂直载荷。
而且,相对窄的第一后接触表面使得能够提供相对宽的第一后分隔器区域。因此,接合器的鼻部可以设置有相对宽的第一后分隔器区域,向接合器添加材料并且用作增强鼻部在其第一侧上的强度的杆。
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分别由第一和第二后分隔区分开。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可以包括一对后分隔件侧表面,其关于并面向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对后分隔表面分别基本上从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延伸。
如前所述,应当避免尖角和边缘,这就是为什么分隔件侧表面可以经由平滑弯曲的结区域接合到背接触表面。
因此,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可以通过相应的一对后分隔器侧表面在所述方向上的延伸来确定。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以及因此相应的后分隔器侧表面可以形成由内壁(例如脊)形成的较大连续结构的一部分。这种较大的连续结构可以延伸穿过后部,台阶部分和前部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分别由第一和第二后分隔区分开。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可以包括一对后分隔件侧表面,其关于并面向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对后分隔表面分别基本上从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延伸。
如前所述,应当避免尖角和边缘,这就是为什么分隔件侧表面可以经由平滑弯曲的结区域接合到背接触表面。
因此,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可以通过相应的一对后分隔器侧表面在所述方向上的延伸来确定。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以及因此相应的后分隔器侧表面可以形成由内壁(例如脊)形成的较大连续结构的一部分。这种较大的连续结构可以延伸穿过后部,台阶部分和前部中的一个或多个。
然而,通常,期望分隔件侧表面形成弯曲或平缓弯曲的部分,同样避免尖锐的边缘或拐角。
根据实施例,对于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该对分隔器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更陡峭的区域,其中在XZ平面中侧表面的切线形成大于45°的角度度与X轴平行,随后是平坦区域,其中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形成小于45度的角度。
因此,一对分隔件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更陡峭区域可以具有沿着Z轴比沿着X轴更大的延伸。由于该表面不旨在承受基本上平行于Z轴施加的任何垂直负载,所以这种构造是合适的。
然而,为了提供足够的强度,同时沿着X轴的较陡峭区域的长度的大部分,在根据实施例的齿和/或接合器中避免负载集中,对于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区域,切线到XZ平面中的分隔件侧表面的角度与X轴朝向Z轴形成大于45度且小于80度的角度,优选地小于70度。
根据实施例,对于第一后分配器区域和/或第二后分配器区域,沿着X轴的平坦区域的长度的大部分,XZ平面中的分配器侧表面的切线可以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X轴朝向Z轴。
因此,平坦区域可以至少沿着其一部分基本上平行于X轴。
在前部中,第一和第二内壁各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其关于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
根据实施例,该对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可以包括位于相同平面中的两个前接触表面,平行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对”的两个表面的定义简单地通过参照在ZY平面的一侧上延伸的表面作为该对中的一个表面中的一个,并且在ZY平面作为该对中的另一表面。
然而,优选的是,该对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包括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的平面的两个前接触表面。
根据实施例,在前部中,第一和/或第二内壁可以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其关于由Z和Y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由Z和Y从而形成相应的角度δ、ε,其中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小于35度。
根据实施例,角度δ和/或角度ε小于25度,优选地10至20度,优选地12至17度,最优选地约15度。
应用在前部中的上述特征将提供与当特征被应用在腔的后部中时基本相同的优点。
优选地,角度δ基本上等于角度β,并且角度ε基本上等于角度γ。因此,第一前和后接触表面将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第二后接触表面和前接触表面将彼此平行地延伸。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和相应的后接触表面可以布置在平行平面中,这些平面处于平移关系,使得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位于更接近于跨越的平面通过Y和Z轴,比相应的后接触表面。
如上所述,特别是对于装载器应用,第二前和后接触表面可以不仅布置在平行平面中,而且布置在相同平面中。
根据实施例,在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分开的部分,其中该对第一和/或该对第二前接触表面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和/或第二前分离器区域分开,其中内部第一和/或第二壁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延伸超过所述一对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
应当理解,通过腔的前部中的分隔器区域分隔接触表面将提供与腔的后部中基本相同的优点。然而,由于力分布,在腔的前部中提供分隔区的优点不像在后面那样明显。此外,由于对齿的穿透的需要其外部形状朝向其尖端变窄,所以提供分隔区域应该与所提供的房间平衡。
因此,尽管该对前接触表面可以由分隔器区域分开,但这不是实现本文前面提到的一些优点所必需的。
前分隔区域可以包括上述涉及后分隔区域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替代地或除上述之外,根据实施例,在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其中该对第一和/或该对第二前接触表面可以通过第一/第二前连接区域连接,其中内部第一壁和/或第二壁在Z方向上沿着或朝向XY平面延伸。
因此,连接区域沿着或朝向XY平面被引导,这与远离XY平面指向的分隔器区域相反。然而,连接区域不具有沿着Z轴线的延伸部分与分隔器区域的延伸部分相当。相反,连接区域将在该对前接触表面之间形成平滑的弯曲连接。
根据实施例,包括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和其间的对应连接区域的连接部分可以形成较大的连续结构的一部分。这种结构可以是包括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并且延伸以便部分地围绕如上所述的连续脊的连续凸缘。
有利地,前部的任何这种连接部分应比前部的分开部分更靠近腔的底端。
根据实施例,在前部中,一对第二和/或第一前接触表面可以通过连接区域连接,至少在朝向腔的底端定位的连接部分中。最优选地,两对第二和第一前接触表面可以在这种连接部分中通过连接区域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空腔的前部的朝向底端的最前部分可以形成大致四边形状,包括相对的侧壁,一对第一接触表面及其连接区域,以及一对第二接触表面与其连接区域接触。
然而,沿着第一壁的连接部分的Y轴的延伸部不需要类似于第二侧壁的连接部的长度。
空腔的阶梯部分在空腔的后部和前部之间延伸。根据定义,空腔的后部是沿着Y轴的长度的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二内壁都分别显示由分隔器区域分隔的一对第一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以及如上所述。空腔的前部是沿着Y轴的长度的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二内壁都显示一对第一或第二前接触表面。
腔体的台阶部分将后部和前部互连。一个或多个基本上平面的接触表面可以可选地从后部或前部延伸到腔的阶梯部分中。(例如,在第二背面相对于第一背面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下,背面部被形成为在第一背面的端部结束,因此,延伸到台阶部分中。
根据实施例,台阶部分可以在第一和/或第二内壁中形成一对倾斜的第一或第二表面,其在相应的后接触表面和相应的前接触表面之间延伸并与之相合。
有利地,该对倾斜的第一表面可以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至少部分地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与相应的前和后接触表面合并。
根据实施例,台阶部分可以形成中间分隔区域,在倾斜的第一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此外在第一后分隔区域和第一前分隔区域或第一前连接区域之间延伸并与其合并。
虽然中间分隔区域可以有利地具有倾斜或阶梯形状,以便遵循齿的一般的,变窄的轮廓,但这不是必需的。前接触表面将比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意味着与这些接触表面互连的台阶部分的表面必须是倾斜的-这是上述的倾斜的第一表面。然而,由于齿的阶梯部分中的分隔区域的目的是为接合器的相应的突出的分隔区域提供空间,这又为接合器提供强度,分隔区域可以布置成在台阶区域。因此,空腔的台阶部分中的分隔器区域被称为“中间”分隔器区域而不是“倾斜”分隔器区域,因为实际上不需要该特定区域将是倾斜的。
因此,第一后分配器区域,中间分配器区域和任何第一前分配器区域可以形成连续的分配器区域,其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的最大延伸从邻近开口端的最大值减小空腔沿着Y轴朝向空腔的底端。
这种连续的分隔器区域可以形成从空腔的开口端朝向其底端延伸的脊。脊可以被如上所述的凸缘部分地包围。
如上所述,分隔区域(背面,前面和/或中间)有助于磨损连接的几个优点。接触表面的分离有助于在围绕齿腔的壁中更均匀的力分布。因此,需要较少的材料来形成足够坚固的齿,并且可以形成具有围绕空腔的相对薄的材料壁的齿。
当考虑接合器的鼻部的分隔区时,反之亦然。在接合器的分隔器区域中,添加更多的材料,有助于接合器的强度。因此,具有接触表面和分隔器区域的布置有助于在可用于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连接的总体积中在齿腔壁和接合器部分之间的有利的体积分布。
分隔器区域可有利地形成连续的分隔器区域,其形状被设置为遵循齿的一般的,变窄的空间。一个山脊。优选地,连续分割区域的高度(Z方向)可以朝向空腔的底端减小。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连续分隔器区域(由后部,中间和/或前部分隔器区域形成)可以延伸穿过腔的后部,并且至少延伸到平面前方的距离r由X和Z轴跨越,其中r是通孔的半径,优选至少1.5r。
因此,连续分隔区域将在齿(或接合器部分)的通孔上延伸,并且对于接合器部分,有助于在通孔的区域中的接合器的强度。
有利地,连续分割区域的高度(z方向)可以朝向底端柔和地减小,优选地在半径R之后。
连续分割区域可以沿着Y轴朝向底端的方向沿Z轴的高度和沿着X轴的宽度减小。其可以有利地是分隔器侧表面的更陡峭的区域,其在高度和宽度(Z和X)上减小。分隔件侧表面的较平坦区域可以然后保持基本上恒定,互连较陡峭区域,直到最终合并到前接触表面中。
有利地,部分或优选地整个连续分割区域可以包括结合背面分割区域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根据本文提出的齿的实施例,对于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区域,一对基本平面的第二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从后分隔件侧表面朝向YZ平面延伸,次级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关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所述平面,以便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形成角度(θ,θ)小于35度。
有利地,基本上平面的第二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
在初始状态下,当接合器的齿和鼻部相互连接时,齿的后分隔区和鼻部不彼此接触。因此,齿的空腔的后分隔物区域的高度略高,并且齿的空腔的后分隔物区域的宽度稍微宽于相应的后分隔物区域的高度和宽度。鼻部。相反,通过前部和后部第一/第二接触表面确保齿和鼻部之间的接触。
然而,在使用期间,并且在特定负载条件下,齿和/或接合器鼻部可能经受内部变形,影响接触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其中齿的后分隔物区域和接合器鼻部的次接触表面彼此接触。因此,次接触表面可以有效地接收齿和接合器受到影响的一些负载的分配。
根据实施例,如上所述的次接触表面也可以应用于前分配器区域和/或中间分配器区域。
根据实施例,可以形成连续的次级接触表面,沿着连续的分隔器区域延伸,例如通过后部,阶梯部分和/或腔的前部。
如上所述,空腔的第一和第二内壁将有效地传递在作用时施加到齿顶端的垂直载荷。然而,齿的尖端也可能受到水平负载。
这种水平载荷一般通过空腔的相对侧表面和接合器的相对侧表面传递到接合器部分。同样,对于第一/第二内壁,侧表面将成对工作。每个工作对将包括延伸穿过腔的前部的前侧表面和延伸穿过腔的后部的后侧表面,所述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位于由Z所跨越的平面的相对侧上和Y轴。
为此,至少在空腔的后部中,相对的侧表面有利地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面的后侧接触表面。
此外,在空腔的前部,相对的侧表面可有利地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坦的前侧接触表面。
优选地,背侧接触表面和前侧接触表面位于不同的平面中。因此,相对的侧壁适于朝向其底端提供更小的空腔形状。
有利地,整个前侧接触表面比整个后侧接触表面更靠近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有利地,相对的前侧接触表面可以基本上从空腔的底端延伸。
根据实施例,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至少从由X轴和Z轴跨越的平面沿着沿着Y轴的空腔的开口端的方向延伸经过距离r,优选地为2r,其中r是通孔的最大半径。
因此,齿和接合器部分可以在通孔周围的区域中保持相对较大,使得尽管存在所述孔,仍可实现足够的材料,从而实现部件的足够的强度。
根据实施例,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可以至少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沿着沿着Y轴的朝向空腔的底端的方向延伸至少距离r,其中r是通孔的最大半径。
有利地,相对的侧表面可以限定将背侧接触表面和前侧接触表面互连的相对的倾斜侧表面。
因此,倾斜侧表面将在朝向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方向上倾斜。
为此,倾斜侧表面可以包括弯曲表面。
根据实施例,该对前侧接触表面和该对背侧接触表面可以优选地与YZ平面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优选地小于2度。
这是因为,与具有第一和第二前后接触表面的情况类似,当考虑负载分布时,优选的是,前侧接触表面和后侧接触表面平行于由Z和Y轴。然而,为了能够组装齿和接合器部分,必须允许稍微偏离齿。
根据实施例,背侧接触表面可以在对应于至少3r的Z轴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其中r是通孔的最大半径。
有利地,背侧接触表面也在由X和Z轴线跨越的平面的前方延伸,至少在距离r上延伸,以便在整个通孔上延伸。优选地,背侧接触表面可以在X和Z轴线的前方延伸至少1.5r的距离。
根据定义,所有后接触表面(侧面,第一或第二)必须在空腔的后部中具有延伸部。然而,后接触表面不需要限制在空腔的后部,而是可以延伸超过由X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后接触表面将具有在由X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之后延伸的一个区域部分以及从由X和Z轴跨越的平面向前延伸的一个区域部分。
后接触表面(侧面,第一或第二)的相应延伸部不需要是相同的。需要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延伸通过整个后部(根据定义)。然而,对于后侧表面不需要相同的,但是有利的是,背侧表面也延伸通过整个后部。
讨论了可能影响齿尖的垂直力和横向力,在工作状态下,现在将简要提及纵向力。纵向力可以作用在齿的尖端上并且通常沿着其长度方向。这种力主要由空腔的内底壁形式的接触表面吸收。
因此,当使用时,空腔的内底壁将接触接合器的自由端,并且力可在其表面之间传递。
描述用于空腔的期望几何形状的替代方式是考虑沿着后部的空腔的轮廓。因此,具有如上所述限定的腔的齿,其中,在后部中,第一和/或第二内壁显示由点x,z形成的轮廓,轮廓关于Z轴对称,并且具有沿X轴的最大宽度WI。
轮廓可以由以下定义:
在大于或等于0.9×WI/2的外围部分中,在一对点(x1,z1)中定义第一最大值abs(z)。
(在这里提到的一对点(x,z)中,x在该对的一个点中将是负的,并且在该对的点中的一个中是正的.x的值在两个点在该对的两个点中,Z将是正的或负的,并且z的值在该对的两个点上是相同的。)
对于小于abs(x1)的abs(x):abs(z)减小直到在一对点(x2,z2)处定义最小abs(z),并且对于小于abs(x2):abs(z)增加,直到在一对点(x3,z3)处定义最大abs(z),其中abs(z3)>abs(z1)>abs(z2)。
点(x1,z1);(x2,z2)和(x3,z3)不需要与第二壁的那些相似。相反,第一内壁的轮廓和第二壁的轮廓的外观可以变化,并且适于各种应用。
“abs(坐标)”是指坐标的绝对值。
应当注意,如果x=0,这可能是(x3,z3)的情况,则该对的两个点将重合。
上述说明解释了允许倾斜表面提供锁定效果的轮廓,以及轮廓在受到磨损时的良好外观。
有利地,abs(z3)-abs(z1)>0.03×WI。这设置了第一壁或第二壁的宽度与后分隔区域的高度之间的关系,这在力分布和强度方面是有利的。
有利地,abs(z3)-abs(z1)<0.6×WI。
根据实施例,(x1,z1);(x2,z2)和(x3,z3)可以在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不同。
点(x1,z1);(x2,z2)和(x3,z3)不需要与第二壁的那些相似。相反,第一内壁的轮廓和第二壁的轮廓的外观可以变化,并且适于各种应用。
“abs(坐标)”是指坐标的绝对值。
应当注意,如果x=0,这可能是(x3,z3)的情况,则该对的两个点将重合。
上述说明解释了允许倾斜表面提供锁定效果的轮廓,以及轮廓在受到磨损时的良好外观。
有利地,abs(z3)-abs(z1)>0.03×WI。这设置了第一壁或第二壁的宽度与后分隔区域的高度之间的关系,这在力分布和强度方面是有利的。
有利地,abs(z3)-abs(z1)<0.6×WI。
根据实施例,(x1,z1)、(x2,z2)和(x3,z3)可以在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不同。
最小z前和后平面都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相同角α。
在第一和/或第二内壁中,最小z前平面比最小z背平面更靠近XY平面,并且在腔的阶梯部分中,所述第一/第二内壁将最小z前平面具有最小z背平面。
实际上,相信上述轮廓和所建议的轮廓中的点之间的关系对于齿和相应的接合器也是有利的,所述齿和相应的接合器不显示与前部和前部相关的其他上述特征,台阶部分。上面提到的几个优点,例如,使得在使用和磨损期间能够使用较少量的材料和有利的行为,可以通过除了上述和实施例中描述的腔之外的其他设计的腔来实现。
因此,上述目的可以通过用于通过接合器附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部的齿来实现,所述齿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两个外部相对的外部工作表面,即第一工作表面(和第二工作表面,工作表面在水平方向(H)上具有宽度(W),旨在沿着铲斗的所述唇缘延伸,并且具有在所述齿的附接端和尖端,所述工作表面沿着所述长度(L)延伸,同时沿垂直方向(V)会聚,以在所述齿的所述尖端处连接,所述齿还包括用于接收一部分所述接合器,所述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外工作表面之间从在所述齿的所述附接端处的开口端延伸到底端;所述腔由内壁限定;所述内壁包括第一和第二内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工作表面和所述第二工作外表面相关联的内表面,以及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内壁的相对侧壁,所述相对侧壁限定相对的通孔,用于接收销延伸通过用于将齿附接到接合器部分的腔,第一轴线X被限定为延伸穿过相对的通孔的中心,第二轴线Y沿着腔从空腔的开口端朝向腔,并且第三轴线Z正交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X,Y,三个轴线X,Y,Z从而形成在原点处相交的正交轴系统,由此内壁的每个点可以由笛卡尔坐标(x,y,z),所述腔限定沿着Y轴延伸的后部,所述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所述腔的开口端之间;和
其中,在所述后部中,对于沿着x轴的每个点y,所述第一后壁和所述第二后壁各自显示由点(x,z)形成的轮廓,所述轮廓关于所述Z轴对称,并且具有沿X轴的最大宽度WI,
轮廓由以下定义:在大于或等于0.9×WI/2的abs(x)的周边部分中,在一对点(x1,z1)中定义第一最大值abs(z)
对于小于abs(x2)的abs(x),对于小于abs(x1)的abs(x),abs(z)减小直到定义最小abs(z),z增大直到在一对点(x3,z3)处定义最大abs(z),其中abs(z3)>abs(z1)>abs(z2)>0.03×WI,优选abs(z3)-abs(z1)<0.6×WI。
有利地,abs(z3)-abs(z1)>0.1×WI。优选地,abs(z3)-abs(z1)<0.3×WI。
如上所述的齿的第二变体可以与上文关于齿的第一变体所提及的任何特征组合。
在如本文所述的齿中,沿着Z轴的第一台阶距离(D1)由第一内壁沿着阶梯部分在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前接触表面之间桥接;并且沿着Z轴的第二台阶距离(D2)在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通过第二内壁沿着台阶部分桥接;其中0≤D2≤0.80D1
在台阶部分中,第一和第二内壁中的至少一个将在相应的前表面和相应的后表面之间形成斜面。因此,台阶部分将桥接在前表面和相应的后表面之间沿着Z轴的距离。
“台阶距离”是在整个台阶部分上,即从后部和台阶部分之间的接合处的后表面到台阶部分和前部部分之间的接合处的前表面测量的。
如果前和后接触表面不平行延伸,则沿着Z轴测量的距离在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平行的不同平面中可具有不同的值。在这种情况下,沿Z轴的最小距离为“阶梯距离”。
第一台阶距离D1和第二台阶距离D2之间的关系将与腔的对称程度相关。
如果第一台阶距离不同于第二台阶距离,则第一和第二前后接触表面不对称地布置。这样的实施例对于诸如加载器应用的某些应用可能是特别有利的。
这种不对称布置可以由0≤D2≤0.80D1定义。
根据实施例,0≤D2≤0.50D1。
根据实施例,D2可以近似为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对前和后接触表面位于相同的平面中。因此,台阶区域可以仅在其第一内壁中包括斜面。该实施例可能特别适合于加载器应用。
应当理解,关于齿进行的特征和优点的上述描述也适用于齿要连接到的接合器。通常,关于齿描述的所有特征在接合器中具有相应的对应物。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齿附接到作业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装载机)的铲斗的唇缘的接合器来实现,该接合器包括用于布置到铲斗和用于布置在齿的相应腔中的鼻部,所述鼻部具有沿水平方向(H)的宽度,旨在沿着所述铲斗的唇部延伸,并且具有长度沿纵向方向(L)从邻近所述接合器的连接器部分的连接器端延伸到自由端,并且具有外壁,所述外壁包括第一外壁和外部相对的第二外壁,外部相对的侧壁,互连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壁,所述鼻部限定了在所述相对的侧壁之间延伸的通孔,用于接收延伸通过所述鼻部以用于将所述齿附接到所述接合器的销,第一轴线X被限定为延伸穿过通孔的中心;第二轴线Y,其沿着鼻部从鼻部的连接器端朝向鼻部的自由端延伸;以及第三轴线Z,其正交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X,Y,三个轴线X,Y,Z从而形成正交轴系,在原点处相遇,由此外壁的每个点可以由笛卡尔坐标(x,y,z)限定,所述后部沿着Y轴延伸,所述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所述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和所述鼻部的连接器端之间,沿着所述Y轴延伸的前部,所述前部位于由X和Z轴线以及鼻部的自由端所跨越的平面;以及将所述后部和所述前部互连的台阶部;在后部中,第一和第二外壁各自包括一对基本平坦的后接触表面,每对后接触表面关于并面向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β,γ),每对后接触表面由后分隔区域分开,在Z方向上延伸超过所述一对第一接触表面远离XY平面;在所述前部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外壁各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坦的前接触表面,所述前接触表面关于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所有接触表面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外表面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α)Y轴,如在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平行的任何平面中看到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比相应的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以及台阶部分的第一和/或第二外壁形成斜面,其中外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底壁接近XY平面,将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互连,第二前接触表面。
沿着Z轴的第一台阶距离(D1)由第一外壁沿着阶梯部分在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前接触表面之间桥接;并且沿着Z轴的第二台阶距离(D2)由第二外壁沿着台阶部分(SP)桥接在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其中0≤D2≤0.80D1。
连接器部分可以形成用于将接合器附接到铲斗的部分。然而,术语连接器部分还包括作为指向铲斗的其余部分的铲斗的整体部分铸造的接合器的部分。
根据实施例,角度(β,γ)小于25度,优选地10至20度,优选地12至17度,最优选地约15度。
根据实施例,第二外壁的角度γ小于第一外壁的角度β,优选地,γ为5至15度,β为10至20度。
根据实施例,成对的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基本上从相对的侧壁延伸,并且优选地基本上延伸到相应的后分隔物区域。
根据实施例,包括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的后部至少从由Z和X轴跨越的平面延伸,并且沿着Y轴在朝向连接器端的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对应于至少相对的通孔的最大半径(r),优选至少2r。
根据实施例,包括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的后部部分也在由Z和X轴线跨越的平面的前面延伸,并且优选地在沿着Y轴线的一段距离上在朝向自由端的方向上延伸,至少所述通孔的最大半径(r)。
根据实施例,一对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中的每一个至少在沿着X轴的一段距离上延伸0.2×W1,其中W1是第一/第二外壁沿着X的延伸轴。
根据实施例,在整个后部的大部分中,沿着第一后接触表面的X轴的延伸小于沿着相对的第二后接触表面的X轴的延伸。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包括围绕ZY平面对称并且背向ZY平面的一对分隔器侧表面。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物区域的一对分隔物侧表面基本上分别从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延伸。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通过相应的一对分隔器侧表面在所述方向上的延伸来确定。
根据实施例,通过鼻部的后部的大部分,第一后分隔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大于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在邻近鼻部的连接器端处具有最大值,并且沿着Y轴朝向鼻部的自由端减小一部分。
根据实施例,对于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一对分隔器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包括更陡峭的区域,其中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平面形成大于45度的角度随后是平坦区域,其中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形成小于45度的角度。
根据实施例,该对分隔件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较陡峭区域沿着Z轴线比沿着X轴线具有更大的延伸。
根据实施例,对于第一后分配器区域和/或第二后分配器区域,沿着沿X轴的较陡峭区域的长度的大部分,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形成大于45度且小于80°的角度其中X轴朝向Z轴。
根据实施例,对于第一后分配器区域和/或第二后分配器区域,沿着沿着X轴的平坦区域的长度的大部分,XZ平面中的分配器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平面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轴朝向Z轴。
根据实施例,对于第一和/或第二后分离器区域,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从分隔件侧表面朝向YZ平面延伸,第二/第二后接触表面是对称的围绕和面向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θ,θ)。
根据实施例,基本上平面的第二第一/第二后接触表面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第一/第二后接触表面。
根据实施例,后部沿着y轴的一部分延伸,其中对于沿x轴的每个点y,第一和/或第二外壁显示由点(x,z)形成的轮廓,轮廓是对称的围绕Z轴并且具有沿着X轴的宽度WI,轮廓由以下定义:在大于或等于0.9×WI/2的abs(x)的周边部分中,限定第一最大值abs(z)在一对点(x1,z1)中,
对于小于abs(x1)的abs(x),abs(z)减小,直到在(x2,z2)处定义最小abs(z)
对于小于abs(x2)的abs(x),z增加直到在(x3,z3)处定义最大abs(z),其中abs(z3)>abs(z3)-abs(z1)>0.03×WI,优选abs(z3)-abs(z1)<0.6×WI。
有利地,abs(z3)-abs(z1)>0.1×WI。优选地,abs(z3)-abs(z1)<0.3×WI。
根据实施例,(x1,abs(z1));(x2,abs(z2))和(x3,abs(z3))可以在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之间不同。
根据实施例,在前部中,第一和/或第二外壁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其关于并面向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δ,ε)。
根据实施例,角度δ和/或角度ε小于25度,优选地10至20度,优选地12至17度,最优选地约15度,优选地角度δ基本上等于角度β,以及角度ε基本上等于角度γ。
根据实施例,在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分开的部分,其中该对第一和第二前接触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都由第一或第二前分离器区域分开,其中外第一或第二壁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延伸超过所述一对第一或第二前接触表面。
根据实施例,在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互连部分,其中第一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对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都通过第一或第二前连接区域连接,其中外第一/第二壁沿Z方向沿着或朝向XY平面延伸。
根据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分比所述分开部分更靠近鼻状部分的自由端。
根据实施例,阶梯部分中的第二外壁形成斜面,接近由X和Y轴线跨越的平面,同时朝自由端延伸,将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互连。
根据实施例,在阶梯部分中,第一和/或第二外壁与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以及与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至少在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与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斜面。
根据实施例,所述斜面是弯曲的,优选地形成S形。
根据实施例,由所述斜面连接的所述第一前和后接触表面被布置成使得如果它们通过直线互连,则这样的线将从大于10度的角度,优选地大于20度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
根据实施例,在阶梯部分中,第一和/或第二外壁形成一对倾斜的第一表面,其关于由Z和Y轴线跨越的平面对称,在第一和/或第二后壁之间延伸并与其合并接触表面和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
根据实施例,在阶梯部分中,第一和/或第二外壁形成中间分隔区域,在第一或第二倾斜后表面之间延伸,此外在第一或第二后分隔区域和第一后分隔区域之间延伸并与第一或第二后分隔区域合并,或第二前部分隔区或连接区。
根据实施例,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区域和相应的中间分隔区域形成连续的分隔区域,其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最大延伸从邻近连接器端的最大值减小沿着Y轴朝向鼻部的自由端。
根据实施例,至少在后部中,相对的侧表面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面的后侧接触表面,至少在前部中,相对的侧表面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面的前侧接触表面,后侧接触表面和前侧接触表面位于不同的平面中。
根据实施例,整个前侧接触表面比整个后侧接触表面更靠近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
根据实施例,相对的前侧接触表面基本上从鼻部的自由端延伸。
根据实施例,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至少从由X轴和Z轴跨越的平面沿着沿着Y轴线的鼻部的连接器端的方向延伸经过距离r,优选地2r,其中r是通孔的最大半径。
根据实施例,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至少在距离r上至少从由X轴和Z轴跨越的平面沿着沿着Y轴线朝向鼻部的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其中r是通孔的最大半径。
根据实施例,相对的侧表面限定将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和前侧接触表面互连的相对的倾斜侧表面。
根据实施例,倾斜侧表面包括弯曲表面。
根据实施例,该对前侧表面和该对后侧表面与YZ平面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优选小于2度。
根据实施例,背侧接触表面在对应于至少3r的Z轴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其中r是通孔的最大半径。
根据实施例,鼻部的自由端包括外端壁。
根据实施例,角度α在0.5和5度之间,最优选地在1和3度之间。
在第二变型中,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齿附接到作业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装载机)的铲斗的唇缘的接合器来实现,该接合器包括用于布置到铲斗的连接器部分,和用于布置在齿的相应空腔中的鼻部,所述鼻部具有沿水平方向(H)的宽度,旨在沿着所述桶的唇缘延伸,并且具有在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长度邻近所述接合器的连接器部分的连接器端部,到自由端,并且具有外壁,所述外壁包括第一外壁和外部相对的第二外壁,以及外部相对的侧壁,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外部所述鼻部限定了在所述相对的侧壁之间延伸的通孔,用于接收延伸通过所述鼻部以用于将所述齿附接到所述接合器的销,第一轴线X被限定为延伸穿过所述通孔的中心,第二轴线Y沿着鼻部从鼻部的连接器端朝向鼻部的自由端延伸,
第三轴线Z正交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X,Y,
三个轴线X,Y,Z由此形成正交轴系统,在原点处相遇,由此外壁的每个点(可以由笛卡尔坐标(x,y,z)
其中所述鼻部限定沿着Y轴延伸的后部,所述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所述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所述后部中的所述鼻部的连接端之间,对于每个点y沿着x轴,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各自显示由点(x,z)形成的轮廓,轮廓关于Z轴对称并且具有沿着X轴的最大宽度WI,
轮廓由以下定义:在大于或等于0.9×WI/2的abs(x)的周边部分中,在一对点(x1,z1)中定义第一最大值abs(z)
对于小于abs(x1)的abs(x),abs(z)减小,直到在(x2,z2)处定义最小abs(z)
对于小于abs(x2)的abs(x),abs(z)增加直到在(x3,z3)处定义最大abs(z),其中abs(z3)和abs(z3)-abs(z1)>0.03×WI,优选abs(z3)-abs(z1)<0.6×WI。
有利地,abs(z3)-abs(z1)>0.1×WI。优选地,abs(z3)-abs(z1)<0.3×WI。
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具有被设计成与如上所述的接合器配合的腔的齿来实现。
在齿的附接端,空腔的开口端由内壁限定,并且被齿的外壁包围,其可以形成齿壁边缘。
接合器的鼻部从联接部延伸,其中联接部形成围绕鼻部的基部的边缘。轮缘的形状可以有利地对应于齿的齿壁边缘,使得当齿和接合器组装时,轮缘将面向所述齿壁边缘,并且齿的外壁和联接部分的接合器将形成具有通常具有光滑外观的组装外表面。
边缘和齿壁边缘可以有利地设计成彼此紧密配合,以便阻止碎屑进入鼻部和齿腔的内壁之间。
当在本文中参考XY平面或YX平面时,其涉及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并且类似的定义适用于涉及三个正交轴X,Y,Z的其它平面。
附图简要说明
从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包括其特定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齿,接合器和附接销的实施例;
图2a是图1的齿和接合器组装时从上方看的垂直视图;
图2b是图1的齿和接合器组装时的水平视图;
图2c是图2的齿和接合器组装时的横截面图;
图3和图4是图1的齿的立体图;
图5和图5’是沿图1的齿的Z和Y轴取的横截面图;
图6a、6’、6”和图6b至6d是沿图5’所示的截面的齿的横截面;
图7是沿图1的X和Y轴截取的齿的横截面;
图8是图1的接合器的立体图;
图9和图9’是图1的接合器的侧面图;
图10a至10d是图1的接合器的横截面,截取自沿图9’所示的截面;
图11和图12是齿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1的齿的俯视图;
图14a-c是图11的齿的横截面,截取自沿图13所示截面;
图15是接合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视图,与图11所示的齿共同使用;
图16是图15的接合器的俯视图;
图17a至17c是图15的接合器的横截面,截取自沿图16所示的截面;和
图18是沿着X和Z轴线截取的图2c的组装的齿和接合器的横截面;
图19是三部分系统中的齿和接合器的立体图;和
图20示出了图19的三部分系统的其它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示例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如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公开的特征可以组合。相似的数字指代相同的元件。为了简洁和/或清楚,不一定详细地描述公知的功能或结构。
在若干附图示出相同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应当理解,在整个说明书中可以参考指示一个附图中的特征的附图标记,即使在该实施例的每个附图中不重复该附图标记。
在下文中,将总体描述本文提出的齿和接合器的特征以及其实现的功能和优点。为了更好地理解,还将参考在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特征和/或优点不限于所描绘的实施例,而是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应用于各种设计。
本公开总体上在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通过接合器附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缘的齿。这种齿的外部设计可以根据其期望的目的来选择,例如挖掘,铲掘等。然而,通常,这样的齿将在用于将齿连接到铲斗的唇缘的联接部分之间延伸,通常经由接合器,以及用于穿透到待加工材料中的尖端部分。
通常,齿将在纵向方向上从所述联接部分延伸到齿的尖端。此外,齿将在沿着铲斗的唇部的方向上具有延伸部,以下称为“水平”方向。最后,齿将具有沿着垂直于纵向和水平方向的方向的延伸,即“厚度”。该方向在本文中被称为“垂直方向”。通常,沿着所述垂直方向的厚度在齿的联接部分处最大,并且朝向齿的顶端减小。
与上述一致,齿具有包括两个外部相对的外部工作表面,即第一工作表面和第二工作表面的外表面。工作表面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宽度,用于当布置到铲斗的唇部时沿铲斗的唇缘延伸。工作表面具有在齿的附接端和所述齿的尖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工作表面将沿着所述长度以齿状方式延伸,同时沿垂直方向会聚,并且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工作表面在所述齿的所述末端处连接。
在使用时,工作表面旨在指向铲斗的前/后以用于执行工作操作,因此它们可以被视为分别形成铲斗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桶的嘴唇。
齿的外表面还可以限定相对的外侧壁,其基本上仅沿着竖直和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将第一和第二工作表面互连。
通常,第一外工作表面可以是旨在从铲斗的内侧延续的工作表面,并且第二外工作表面可以是旨在从铲斗的外侧延续的表面。
齿包括用于接纳所述接合器的一部分的腔,所述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外工作表面之间从在所述齿的所述附接端处的开口端延伸到底端。所述腔被设计成用于将齿附接到接合器,如下面将描述的。
因此,齿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接合器的一部分的腔,所述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外工作表面之间从在所述齿的所述附接端处的开口端延伸到底端;所述空腔由内壁限定。
内壁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工作表面和所述第二工作外表面相关联的内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内向内壁,以及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内壁相互连接的相对侧壁。
相对的侧壁限定了相对的通孔,用于接收延伸通过腔的销,用于将齿附接到接合器。
因此,相对的通孔可允许插入销,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穿过腔。因此,设想的是,销将大体上沿着铲斗的唇缘延伸。这种销将允许将齿牢固地紧固到接合器。
在第二方面,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将齿附接到作业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装载机)的铲斗的唇缘的接合器。接合器包括用于布置到铲斗的连接器部分和用于布置在齿的相应腔中的突出部分。
连接器部分可以具有能够附接到铲斗的唇缘的任何期望的形状。常规地,通过焊接。例如,连接器部分可以显示叉形外观,限定两个分叉的腿部分,在其之间可以布置铲斗的唇缘。接合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固定到刀片上,例如焊接,作为铸造鼻部的刀片的一部分或机械附接。例如在采矿中,使用三部分系统,如图19和20所示,其中接合器的鼻部形成桶的叶片的一部分,鼻部是铸造鼻部。因此,可能的是,连接器部分形成铲斗的叶片的一部分,该解决方案被称为铸造鼻部。
使用如上所述的方向,连接器部分通常将允许铲斗的唇缘沿“水平”方向布置。
接合器的鼻部从连接器部分沿着纵向方向从连接器端(朝向连接器部)延伸到自由端。鼻部限定外壁,该外壁设计成使得鼻部配合到相应的齿的空腔中,并且能够在齿和接合器之间联接。
为了使接合器的鼻部能够紧固在齿的联接部分中,鼻部设置有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通孔,对应于齿的通孔。因此,销可以插入通过齿的联接部分和接合器的鼻部的组件。
为了将齿附接到接合器,将齿的空腔放置在鼻部上,并且将连接销固定在由齿的通孔和接合器的通孔形成的通道中。
现在转到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3至图7所示的齿的第一实施例以及图8至图10所示的接合器的相应的第一实施例来说明上述特征。
图1示出了齿1的第一实施例,以及用于将齿1附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缘的接合器2的第一实施例,以及用于将齿附接到接合器的附接销3。图2a,2b和2c示出了当互连时的齿和接合器。
齿1具有包括两个外部相对的外部工作表面的外表面,即第一工作表面12和第二工作表面14,工作表面12,14在水平方向H上具有宽度,旨在沿着铲斗,并且具有在所述齿的附接端和尖端16之间延伸的长度L,工作表面12,14沿着所述长度L延伸,同时沿垂直方向V会聚,使得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工作表面12,14连接在齿的所述尖端16处。
第一和第二工作表面12,14形成齿的主要外表面区域,并且在使用中将指向铲斗的前/后以用于执行工作操作。
齿1的外表面还限定相对的外侧壁17,其基本上仅沿着竖直和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将第一和第二外壁12,14相互连接。
为了将齿1连接到接合器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合器2又被固定到作业机械的铲斗上,齿1包括从齿的与齿尖相对的附接端延伸的空腔103 16齿。
因此,如图3所示,齿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接合器的一部分的空腔103,空腔103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相对的外工作表面12,14之间从在齿的所述附接端处的开口端104延伸到底端腔103由内壁102限定。
齿1还在齿1的外壁中限定相对的通孔109.相对的通孔109形成用于接收延伸穿过齿的联接部分的销的通道,该通道大致沿水平方向H延伸穿过齿1。
接合器2用于将齿附接到作业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装载机)的铲斗的唇部。为此,接合器2包括用于布置到铲斗的连接器部分22和用于布置在齿1的相应空腔103中的前端部分203。
连接器部分22可以具有能够附接到铲斗的唇缘的任何期望的形状。在图1至2c和图8至图10所述的实施例中,连接器部分形成叉形结构23,其具有两个竖直分开的腿部,其中可以定位桶的唇缘。因此,铲斗的唇部将被布置成大致沿着水平方向H延伸。
如图所示,如图8和10a至10d所示,鼻部203沿着纵向方向L从连接器端204延伸到自由端205,并且具有外壁202。
外壁202包括第一外壁206和相对的第二外壁207,第一和第二外壁206,207在水平方向H上延伸,当布置到桶上时,其沿着其唇缘延伸。
此外,外壁202包括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内壁206,207的相对侧壁208。
通孔209沿水平方向H延伸通过鼻部203。
为了将齿1附接到接合器2,将鼻部203引入到空腔103中,并且将连接销3固定在由齿1的通孔109和接合器的通孔209形成的通道中。
当齿1固定到布置在桶的唇缘处的接合器2时,齿和接合器装置准备好使用。
如上所述,齿1被设计成使得第一外壁12和第二外壁14将是齿的主要“工作表面”,并且因此有效地执行挖掘,铲掘等的工作操作。
因此,在使用中,将出现来自大致竖直方向V并施加到第一外壁12或第二外壁14并且邻近齿的尖端16的相对大的力。
此外,纵向力可以从大致纵向方向L施加到齿16的末端的最末端,并且可以施加水平力,该水平力主要作用在外侧表面17上。
自然地,力分成垂直,纵向和水平力是对当使用齿和接合器时出现的实际力的简化。然而,当设计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联接时,这种简化的概念仍然是有用的,并且将在下文中用于解释本文所述的齿和接合器的行为。
在本文中将理解,术语“垂直”,“水平”和“纵向”仅相对于齿和接合器限定。
“水平”是指平行于接合器将要附接的铲斗的唇缘沿其延伸的方向的方向。
“纵向”是指齿和接合器从分别朝向铲斗定位的附接端或连接器端延伸的方向,并且朝向齿的尖端或鼻部的自由端延伸,垂直于水平方向
“垂直”是指垂直于水平和纵向方向的方向。
虽然参照附图的实施例描述了上述方向,但是认为其描述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可以容易地应用于齿和接合器的其他实施例。
应当理解,当在使用时垂直地,水平地或纵向地指向的力施加到齿的尖端,这些力将通过在齿和接合器之间形成的接触传递到接合器部分的齿和接合器的鼻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描述,即齿,现在将通过描述空腔而继续,所述空腔由内壁界定。
内壁包括第一和第二朝内的内壁,分别是与所述第一外工作表面和所述第二工作外表面相关联的内表面。
因此,第一和第二内壁将主要涉及施加到第一或第二外工作表面的垂直力的传递。
除了第一和第二内壁之外,内壁包括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内壁的相对侧壁。
此外,相对的侧壁限定了相对的通孔,用于接收延伸通过腔的销,用于将齿附接到接合器部分。
因此,从上文可以看出,通孔因此可以布置成使得延伸穿过孔的销将在大致平行于铲斗的唇部的方向(即,水平方向H)上延伸。
为了能够进一步限定齿的特征,可以限定延伸穿过相对的通孔的中心的第一轴线X.
第二轴线Y可以被限定为沿着空腔从空腔的开口端朝向空腔的底端延伸,并且第三轴线Z可以被限定为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X,Y正交。
三个轴线X,Y,Z由此形成正交轴系统,在原点处相遇,由此内壁的每个点可以由笛卡尔坐标(x,y,z)限定。
从上述定义,可以得出,延伸穿过通孔的轴线X将基本上平行于上述水平方向H。
然而,尽管轴线Z通常将延伸以具有沿着垂直方向V的分量,但是轴线Z不需要平行于垂直方向V。
类似地,尽管轴线Y将通常延伸以具有沿着纵向方向L的分量,但是轴线Y不需要平行于纵向方向L。
这是因为齿的腔不需要与齿的一般外形完全对准。相反,存在变化的空间,例如。呈齿的部分纵向延伸超过空腔的形状。总之,如本文所讨论的水平,垂直和纵向方向将被视为空间中的大致方向,并且仅用于一般解释,这就是为什么不需要更精确的定义。相反,具体地限定X,Y和Z轴,并且将参考这些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举例说明上述特征,现在将参考齿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具体参考图3至图5。
图3至图5示出了具有空腔103的齿的实施例,空腔由内壁102限定。
内壁102包括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朝内的内壁106,107,分别是与所述第一工作表面12和所述第二工作表面14相关联的内表面。
此外,内壁102包括内部相对的侧壁108,其互连所述第一和第二内壁106,107。相对的侧壁108通常是与外侧壁相关联的内表面。
相对的侧壁108限定了相对的通孔109,用于接收延伸通过腔103的销3,用于将齿1附接到接合器2.当穿过通孔109布置时,销3因此将沿大致平行的方向到要被布置齿的铲斗的唇部,即水平方向H,如上所述。
三个轴线X,Y和Z的定义可以参照图3至图5所述的实施例进行,如下:第一轴线X被定义为延伸穿过相对的通孔109的中心,第二轴线Y沿着腔103从腔的开口端104朝向腔的底端105延伸,并且第三轴线Z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X,Y正交。
在图中,可以看出三个轴线X,Y,Z如何形成正交轴系统,在原点处相遇,其中内壁102的每个点可以由笛卡尔坐标x,y,z限定。
空腔限定了沿着Y轴延伸的后部,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和空腔的开口端之间,以及沿着Y轴延伸的前部,前部部分位于由X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和空腔的底端之间;以及将所述后部和所述前部互连的台阶部。
因此,接触表面设置在腔的后部和前部中,在第一和第二内部相对的内壁上。当使用时,齿的背面和前面,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将与接合器的相应表面接触,并且因此有效地将施加到齿的力传递到接合器。
当齿在使用中时,经由接合器附接到铲斗,施加到齿的第一或第二外表面以及在齿的尖端处的垂直负载将频繁出现,并且将是相对较大的力。因此,期望联接器很好地适于承受这种垂直负载。
垂直负载通常从邻近齿的尖端的第一或第二外工作表面传递到腔的第一和第二内壁的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将成对工作。如果垂直力作用于齿的尖端的第二外壁,则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将形成一对,将载荷传递到接合器的鼻部。
类似地,如果垂直力作用于齿的尖端的第一外壁,则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前接触表面将形成一对,将载荷传递到接合器的鼻部。
为了使接触表面有效地传递垂直载荷,通常希望接触表面尽可能彼此接近平行,并且尽可能接近Y轴(如在平行于由Y和Z轴)。然而,为了能够将齿装配到接合器上和从接合器上移除齿,需要从平行表面稍微偏离。偏差可以高达5度,优选地不超过2度。
因此,所有所述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和前接触表面将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α),如在平行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的任何平面中所见。优选地,角α可以小于2度。
至少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将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相同角度(α)。这限定了在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之间的等分线处的Y轴。
后部沿着Y轴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腔的开口端之间。如下面将要描述的,具有相应的后分隔区的第一和第二对后接触表面在后部区域中延伸,因此后接触表面将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由X和Z轴,即在用于附接销的孔的中心的后面。相反,第一和第二前接触表面布置在前部中,前部位于用于附接销的孔的中心的前面。由于这种布置,并且当前和后接触表面成对工作时,能够实现力分布,这减小了在邻近用于连接销的孔的齿的区域上的应变。这将减小在邻近用于附接销的孔的区域中齿破裂或损坏的风险,并且因此使得能够使用较少的材料。
因此,保护连接销装置免于过载。这进而调用在齿使用期间保持销的功能,导致附接的稳定功能并且保持从接合器移除齿的可能性。
第一前接触表面比第一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具有第一和/或第二后部以及在不同平面中延伸的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的布置,其中前接触表面定位成比由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受控的力分布保护连接的销区域。此外,该布置提供了空腔在朝向齿的尖端的方向上变得更窄,因此遵循对具有朝向尖端逐渐变细的外表面的齿的一般要求。
腔限定了将后部和前部互连的阶梯部分。在阶梯部分中,第一和/或内壁形成将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前接触表面互连的斜面。
该斜面应当有利地是弯曲的。优选地,斜面可以是S形的。
应当理解,对于为“斜面”,斜面应当偏离第一后接触表面的平面,并且接近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与第一前接触表面互连。
有利地,斜面可以互连前接触表面和后接触表面,前表面和后接触表面布置成使得如果它们通过直线互连,则这样的线将从由X跨越的平面大于10度,优选地大于20度的角度和Y轴。
为了举例说明上述特征,现在将参考附图的实施例,并且再次特别地参考图1和2。
所示的齿包括空腔103.第一壁106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并且第二壁107包括一对相对的,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因此,腔限定了后部BP,其中第一和第二内壁106,107均包括一对第一/第二后接触表面。
此外,在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空腔103的底端105之间的前部FP中,第一壁106和第二壁107各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坦的前接触表面110a,110b,120a,b,关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因此,空腔103限定前部,其中第一和第二内壁106,107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110a,b;120a,b。这些表面将在本申请后面更详细地描述。
如图所示,基本上平面的接触表面可以是由内壁形成的轮廓的较大部分的一部分,例如凸缘或搁架。
为了确定是否可以限定基本上平坦的接触表面,可以控制是否存在满足被认为“基本上平面”的要求的部分的一部分,即,与具有尺寸DxD的平面假想正方形重合,其中任何与这种正方形的偏差小于0.2D。满足这些条件的区域可以是提供本文定义的其他条件的接触表面。
在图1至图10的实施例中,一对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和一对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都位于第一内壁106的结构上,形成沿着侧壁108和底壁105.因此,凸缘大致为U形。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是腔的后部中的凸缘的基本平坦部分。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是空腔的前部中的凸缘的基本上平坦的部分。
在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之间限定有阶梯部分SP。在台阶部分中,第一内壁106是倾斜的,以便将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与第一前接触表面110连接。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台阶部分中,可以看到形成接触表面的凸缘如何接近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因此,一对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中的每一个位于与相应的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不同的平面中,并且整个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位于更靠近由X轴和Y轴比整个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a,b。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和第一接触表面110a,b经由阶梯部分互连。
沿着Z轴的第一台阶距离D1由第一内壁106沿着台阶部分SP在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之间桥接。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和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b在相同的平面中延伸。然而,可以想到替代实施例,其中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和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b以与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相似的关系布置。因此,在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可以存在沿着Z轴线的第二台阶距离D2,其由第二内壁107沿着台阶部分SP桥接。第一台阶距离D1和第二台阶距离D2之间的关系将与腔的对称程度相关。
如果第一台阶距离D1不同于第二台阶距离D2,则第一和第二前后接触表面不对称地布置。这样的实施例对于诸如加载器应用的某些应用可能是特别有利的。
这种不对称布置可以由0≤D2≤0.80D1定义。
根据实施例,0≤D2≤0.50D1。
然而,如附图的实施例所示,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和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b也可以布置在与X所跨越的平面基本相同的距离处,Y轴,使得D2为零或接近零。实际上,有利地,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和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b可以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中。
在这种情况下,在空腔的倾斜部分中,第二内壁107可以有利地形成互连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的一对平面表面。
在图1-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位于第一内壁106的结构上,形成沿着侧壁108和底壁105延伸的凸缘。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在沿着YZ平面的截面中看时,该凸缘基本上是平面的。
类似地,第二后和前接触表面140a,b,120a,b位于第二内壁107的结构上,形成沿着侧壁108和底壁105延伸的凸缘。
有利地,倾斜部分中的第二内壁107的平坦表面可以相对于XY平面显示类似于第二后接触表面和前接触表面的角α的角α。
所有第一和第二,后和前接触表面110,120,130,140与Y轴形成小于2度的角α。
在所示实施例中,所有第一和第二,后和前接触表面也与Y轴形成小于2度的相同角α。
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并且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b将一起工作以传递施加到邻近齿的尖端的第二外壁的垂直负载,并且第二后接触表面140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将一起工作以传递垂直施加到齿的尖端的第一外壁的负载。
继续现在对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般性描述,在后部中,第一内壁将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后接触表面,其关于并且背离由Z所跨越的平面对称,Y轴,以便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β。此外,该对第一后接触表面由第一后分隔器区域分开,其中内第一壁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延伸超过该对第一接触表面。
类似地,在后部中,第二内壁将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其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形成与由X轴和Y轴跨越的平面小于35度,所述一对第二后接触表面由第二后分隔区域分开,其中所述内第二壁在Z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延伸超过所述一对第二接触表面XY平面。
转到图1和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10中所示,在后部中,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关于由Z轴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小于35度,并且该对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由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分开,其中内第一壁106延伸超过该对第一接触表面130a,b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
同样地,该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关于并且背离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和Y跨越的平面形成角度γ轴线小于35度,该对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由第二后分隔区域142分开,其中内第二壁107在Z方向上从第一接触表面140a,XY平面。
在空腔的后部中应用的上述特征可以向所提出的齿传达几个优点,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些。
参考图1-10所示的实施例,所提出的后部BP能够在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联接中实现有利的力分布。
当齿1连接到接合器2时,齿和接合器之间的接触将发生在成对的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130a,b;140a,b之间;但不在第一和第二后分隔物区132、142处,分离各对接触表面130a,b;140a,b。因此腔103的内壁102的第一和第二后分隔区域132、142是内壁102的不旨在与接合器2接触的部分。
因此,沿着后部BP,在第一内壁106和第二内壁107中的每一个中,齿1和接合器2之间的接触将在两个接触表面130a,b;140a,b上发生,它们沿X轴间隔开。这意味着,应分布在后部BP中的负载分布在平行工作的两个分离的平面接触表面之间。这本身将减少出现在齿材料中的负载的集中。特别地,背接触表面通过后分隔器区域132、142的分离将抑制沿着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在齿的中心处出现在齿材料中的力集中。避免力集中引起齿开裂或断裂的较小风险。因此,可以减小齿壁(在第一/第二内壁106,107和相应的外工作表面12,14之间)的厚度,这使得能够使用较少量的材料。
此外,每对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130a,b;140a,140b关于并且背离由Z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β。
当成对的后接触表面130a,b;140a,b是向相应的后接触表面230a,b的主动分配负载;240a,b,因此所涉及的力的方向将具有朝向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作用的分量。这又意味着,当负载施加到接触表面130a,130b;140a,b上时,其效果将是齿1进一步固定到接合器2上。这有助于牢固的联接。
此外,成对的倾斜的后接触表面130a,b由后分隔器区域132,142分开的,在远离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超过倾斜的后接触表面的内壁106,106a,140a,b使得能够实现内壁106,107的轮廓14的齿被优化用于磨损目的。
如上所述,当齿在使用时,第一和第二外壁12,14将受到磨损,从所述外壁12,14逐渐移除材料。通常,磨损将在齿的尖端16处开始,并且逐渐缩短齿。如果磨损应该到达齿1和接合器2之间的接触表面130a,b;140a,b,则在磨损到达接触表面之前,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连接将受损,并且齿必须更换。
通常,当经受磨损时,齿的外壁将根据磨损曲线而改变,因为材料将逐渐从齿的第一和第二工作表面移除。因此,第一和/或第二工作表面可呈现弯曲的外部形状。当沿着XZ平面的横向方向观察时,这种曲线可以被描述为具有在Z轴上的顶点并且朝向齿的侧壁倾斜的对称曲线。
在图中所示的齿中,如果外工作表面12,14受到磨损并且逐渐符合这种曲线,则将理解的是,接触表面130a,b;140a,b将由于后分隔器区域132、142延伸超出表面而被保护。换句话说,接触表面130a,b;140a,b将是将受到磨损影响的腔103的内壁106、107的最后部分。这确保了即使在发生相当大的磨损时,齿1仍将稳固地固定在接合器上。
此外,有利地,后分隔区132,142和后接触表面130a,b;140a,b的最外部分(朝向侧表面108)可以沿着大致对应于磨损曲线的曲线定位。因此,可以确保当发生磨损时,接触表面是由此产生的最后表面。此外,该布置将最佳地使用齿中的材料,因为齿将起到令人满意的作用,直到外壁的大多数材料被有效地磨损。因此,齿的材料将被有效地使用,因为用于齿的大部分材料实际上可用于使用和磨损。当齿最终磨损并且必须更换时,齿的材料的初始量的相对较小比例保留。
此外,延伸超出后接触表面130a,b的后分隔区132,142;140a,腔体的第一和第二内壁使得接合器2的鼻部232、242的相应的后分隔区域延伸超过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因此,鼻部的后分隔区232、242将向鼻部部分添加材料,由此可以确保鼻部的足够的强度。
应当理解,上述说明适用于第一接触表面130a,b和第一后分隔区132,以及第二接触表面140a,b和第二后分隔区142。
描述用于空腔的期望几何形状的替代方式是考虑后部中空腔的轮廓,如将在下文中参考图6”做出的。因此,具有如上所述限定的腔的齿,其中,在后部中,第一壁显示由点x,z形成的轮廓,轮廓关于Z轴对称并且具有最大宽度WI。
轮廓由以下定义:
在大于或等于0.9×WI/2的外围部分中,在一对点(x1,z1)中定义第一最大值abs(z)
对于小于abs(x2)的abs(x),abs(z)减小直到在(x2,z2)处定义最小abs(z)增加直到在(x3,z3)处定义最大abs(z)。
这同样适用于在腔的后部中面向第一壁(106)的第二壁(107)。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外观可以改变,以适应于各种应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6”中,至少一对(x1,abs(z1));(x2,abs(z2))和(x3,abs(z3))在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之间不同。这意味着后部部分关于XY平面是不对称的,这对于某些应用可能是期望的。
根据其他实施例,对(x1,abs(z1));(x1,abs(z1))可以等于第一内壁的(x2,abs(z2))和(x3,abs(z3));(x2,abs(z2))和(x3,abs(z3))。这可以对应于关于XY平面对称的后部,这对于某些应用可能是期望的。
上述描述捕获了包括用于提供如上所述的锁定效果的倾斜表面的轮廓,并且适于符合磨损曲线,导致在相当大的磨损之后联接器的有利行为,如也在以上。
有利地,abs(z3)-abs(z1)>0.03×WI。这设置了第一壁或第二壁的宽度与后分隔区域的高度之间的关系,这在力分布和强度方面是有利的。
有利地,abs(z3)-abs(z1)<0.6×WI。
应当理解,通过上述描述,在(x1,z1)和(x2,z2)之间,轮廓通常遵循直线abs(z)=kxabs(x)+K,其中k和K是常数。直线对应于基本平坦的后接触表面。
常数k=tan(β或γ),其中β或γ与上面已经描述的一致。
最小z点(在(x2,z2)处)将限定在基本平坦的后接触表面和后分隔物区域之间的结中。
应当理解,以上关于齿进行的特征和优点的描述也适用于齿要紧固的接合器。通常,关于齿描述的所有特征在接合器中具有相应的对应物。
参考附图的实施例,存在用于将齿附接到作业机械(例如挖掘机或装载机)的铲斗的唇缘的接合器2,接合器2包括用于布置到铲斗的连接器部分22,和用于布置在齿1的相应腔中的鼻部203,鼻部203在水平方向H上具有宽度,当配置到铲斗上的接合器沿着其唇部延伸时,在纵向方向L上从连接器部分22处的连接器端204延伸到自由端205,并且具有外壁202,外壁202包括第一外壁206和外部相对的下部外壁207,以及将所述上部内壁206和下部内壁207互连的外部相对的侧壁208,鼻部203包括在所述相对侧壁208之间延伸的通孔209,用于接收延伸通过鼻部203的销,用于将齿1附接到接合器2,
第一轴线X被限定成延伸穿过通孔209的中心,
第二轴线Y,其沿着鼻状部分203从鼻状部分的连接器端204朝向鼻状部分的自由端205延伸,以及
第三轴线Z正交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线X,Y,
三个轴线X,Y,Z由此形成正交轴系统,在原点处相遇,由此内壁102的每个点可以由笛卡尔坐标(x,y,z)限定,其中鼻部部分203限定了后部分,其沿着Y轴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鼻部的连接器端204之间,沿Y轴延伸的前部,前部位于跨越平面通过X和Z轴线和鼻部的自由端205;连接所述后部和所述前部的台阶部分;在后部中,第一和第二外壁206,207,
每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
每对后接触表面关于并面向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β,γ,
每对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由背离分隔器区域232、242分开,所述背面分隔器区域232、242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延伸超过所述一对第一接触表面230a,b;
在前部中,第一和第二外壁206,207各自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前接触表面,其关于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
所有接触表面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α,如在XZ平面中所见,
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210a,b,220a,b)比相应的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更靠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台阶部分的第一和/或第二外壁(206,207)形成斜面,其中外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底壁接近XY平面,将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相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
图1和图2所示的接合器的实施例。此外,在图7至10中还示出了一种接合器,其中在后部中,对于沿x轴的每个点y,第一和/或第二外壁(206,207)显示由点(x,z)轮廓关于Z轴对称并且具有沿着X轴的宽度WI,
轮廓由以下定义:
在大于或等于0.9×WI/2的外围部分中,在一对点(x1,z1)中定义第一最大值abs(z)
对于小于abs(x1)的abs(x),abs(z)减小,直到在(x2,z2)处定义最小abs(z),和
对于小于abs(x2)的abs(x),abs(z)增加直到在(x3,z3)处定义最大abs(z)
其中abs(z3)>abs(z1)>abs(z2),(x1,z1)和(x2,z2)之间延伸,而第一后分隔物区域在点(x2,z2)(x2负)和(x2,z2)),包括最大abs(z)、(x3),z3),其中abs(z3)-abs(z1)>0.03×WI。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abs(z3)-abs(z1)<0.6×WI。
有利地,角度β和γ小于35度且大于5度。
对于某些应用,角度β和γ可以基本相等。
然而,对于其他应用,角度β和γ可有利地不同。
通常,应当选择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的相应的倾斜角度,以便实现期望的紧固效果,同时仍然允许在使用期间齿所经受的垂直力的分布。此外,考虑如上所述的磨损曲线的形式。
为此,并且特别是对于齿的第一外表面12将经受比第二外表面14更大的负载和更多磨损的应用,角度γ可以小于角度β。
成对的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优选基本上从相对的侧壁延伸。这将使得该对接触表面尽可能大地分离,并且使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载荷传递远离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
通常,当形成齿腔和接合器鼻部时,应避免尖锐的拐角和边缘,因为任何这种尖锐部分将易于产生负载集中,并且因此成为联接的弱部分的风险。
因此,如附图的实施例所示,尽管期望基本上平坦的一对后接触表面130a,b;140a,b将基本上从相对的侧壁108延伸,但是应当理解,在每个侧壁108和后接触表面130a,b之间的平滑弯曲的角区域;140a,b。
有利地,至少第一后接触表面可以从由Z和X轴线跨越的平面延伸并且沿着Y轴线朝向齿的开口端延伸一段距离,对应于相对的孔的至少最大半径r。优选至少2r。
此外,第一后接触表面可以在由Z和X轴跨越的平面的前方延伸,例如大约距离r。
一对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中的每一个可以沿着X轴线至少延伸0.2×W的距离,其中W是第一/第二内壁沿着X轴的延伸,在平行于由X和Z轴跨越的平面的横截面中看到。
特别是对于装载机应用,并且如在所示实施例中,其中大的垂直负载可能出现在齿的第一外工作面处,并且因此被传递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在后部区域的大部分区域中,沿着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的X轴的延伸小于沿着相对的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的X轴的延伸。
表述“大部分”在本文中是指至少50%,优选至少70%,最优选至少80%。
这提供了相对宽的第二后接触表面,其用于平衡施加到邻近齿顶端的外第一表面的垂直载荷。
此外,相对窄的第一后接触表面使得能够提供相对宽的第一后分隔物区域。因此,接合器的鼻部可以设置有相对较宽的后分隔区域,向接合器添加材料并用作增强鼻部在其第一侧上的强度的杆。
齿的接触表面的上述特征同样适用于接合器的接触表面。
在附图中所示的接合器的实施例中,特别是在图8-10中,其中角度(β,γ)小于25度,优选为10至20度,优选为12至17度,最优选为约15度。
第二外壁207的角度γ可以小于第一外壁206的角度β,优选地,γ为5至15度,β为10至20度。
成对的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基本上从相对的侧壁208延伸,并且优选地基本上延伸到相应的后分隔器区域232,242。
后部包括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在朝向连接器端204的方向上至少从由Z和X轴跨越的平面延伸并且在沿着Y轴的距离上延伸,至少对应于相对的通孔209的最大半径r。
后部包括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也在由Z和X轴线跨越的平面的前面并且沿着Y轴线在朝向自由端205的方向上延伸,该自由端至少对应于通孔209的最大半径r。
一对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中的每一个沿着X轴线的至少一段距离延伸0.2×WI,其中WI是第一/第二外壁206、207沿着X轴的延伸。
在整个后部的大部分中,沿着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b的X轴的延伸小于沿着相对的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b的X轴的延伸。
再次转向齿,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分别由第一和第二后分隔区分开。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区域可以包括围绕ZY平面对称并且面向ZY平面的一对分隔件侧表面。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区域分别基本上从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延伸。
如前所述,应避免尖锐的角和边缘,这就是为什么分隔件侧表面可以经由平滑弯曲的结区接合到背接触表面。
因此,第一/第二后分配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可以通过相应的一对分配器侧表面在所述方向上的延伸来确定。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10所示,第一和第二后分隔区132、142各自包括一对分隔件侧表面134、144,它们关于ZY平面对称并面向ZY平面。成对的分隔件侧表面134,144分别大致从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130a,b;140a,b延伸。
后分隔器区域以及因此的分隔器侧表面可以形成形成在内壁(例如脊)上的轮廓的较大部分的一部分。
在图1-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脊形成在第一壁106中,基本上从空腔的开口端104沿着Y轴延伸。在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之间,脊形成包括一对第一分隔件侧表面134的第一后分隔件区域132。
脊沿着Y轴延伸超过第一背接触表面130a,b,并且进入阶梯部分,这将在本申请中稍后描述。
类似地,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壁107中形成第二脊,其基本上从空腔的开口端104沿着Y轴延伸。在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b之间,脊形成包括一对第二分隔件侧表面144的第二后分隔件区域142。
对于不对称应用,例如对于装载机,并且如图示的实施例中所示,在大多数第一背部和背部部分上,第一背部分离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最大延伸长度大于第二背部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分割区域。
如上所述,该构造有利于在使用期间将最大和最频繁的垂直力施加到齿的外部第一表面的应用。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从邻近腔的开口端的最大值沿Y轴朝向腔的底端减小。
随着后分配器区域在Z方向上的延伸朝向腔的底端减小,可以设计具有朝向其顶端变窄的外表面的齿,如所期望的那样,以确保在齿进入时齿充分穿透使用。此外,将理解的是,在齿腔的第一和第二后部中,分离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的后分隔器区域的优点是最显着的。
空腔的分隔件侧表面通常不旨在与接合器的鼻部接触。因此,只要齿配合在预期的接合器的鼻部上,就可以允许分隔件侧表面的形状的一些变化。
然而,通常,希望分隔件侧表面形成弯曲或轻微固化的部分,同样避免尖锐的边缘或拐角。
优选地,所述一对分割器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更陡峭的区域,其中,所述XZ平面中的所述侧表面的切线与所述X轴形成大于45度的角,随后是平坦区域,其中切线到XZ平面中的侧表面与X轴形成小于45度的角度。
因此,后分隔器区域将沿着Z轴以与接触表面相邻的接触表面的距离增加,在邻近接触表面处以快速增加速率增加,并且在与Z轴相邻的区域中较慢或根本不增加。
因此,一对分割器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更陡峭区域沿着Z轴比沿着X轴具有更大的延伸。由于该表面不旨在承受基本上平行于Z轴施加的任何垂直负载,所以这种构造是合适的。
然而,为了在避免齿和/或接合器中的负载集中的同时提供足够的强度,期望沿着沿着X轴的更陡峭区域的长度的大部分,一对分隔件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更陡峭区域,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朝向Z轴形成大于45度,小于80度的角度。
在该对分隔件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较平坦区域中,沿着沿着X轴的其长度的大部分,XZ平面中的分隔件侧表面的切线可以与X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朝向Z轴。
因此,平坦区域可以至少沿着其一部分基本上平行于X轴。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后分隔件132和第二后分隔件142的成对的侧表面134,144中的每一个包括更陡峭区域134’,144’,其中,在XZ中的侧表面的切线平面与X轴形成大于45度的角度,接着是平坦区域134’,144”’,其中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形成小于45度的角度。
因此,一对分割器侧表面134’,144’中的每一个的更陡峭区域沿着Z轴比沿着X轴具有更大的延伸。
此外,沿着沿着X轴的较陡峭区域134’的长度的大部分,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朝向Z轴形成大于45度且小于80度的角度。
在沿着X轴的其长度的大部分,在该对分隔件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较平坦区域134’,144’中,XZ平面中的分隔件侧表面的切线可以形成较小角度5度,X轴朝向Z轴。
因此,平坦区域至少沿着其大部分基本上平行于X轴。
上述关于齿的分隔区域的特征同样适用于接合器的鼻部的分隔区域。然而,特征自然地倒置,使得形成上述分隔区域的脊对应于由鼻部形成的突出肋。
图8至图10所示的接合器的实施例是接合器,其中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232、242包括一对分隔器侧表面234、244,其关于并面向ZY平面。
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232、242的一对分隔件侧表面234,244分别基本上从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延伸。
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区232、242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通过相应的一对分隔件侧表面234、244在所述方向上的延伸来确定。
通过鼻部的后部的大部分,第一后分隔器区域232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的延伸大于第二后分隔器区域242在Z方向上远离XY的延伸平面。
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232、242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在邻近鼻部的连接器端204处具有最大值,并且沿着Y轴朝向鼻部的自由端减小部分205。
对于第一和/或第二分隔物区域,一对分隔物侧表面234,244中的每一个包括更陡峭区域234’,244’,其中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形成大于45度的角度与X轴平行,随后是平坦区域234’,244’,其中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形成小于45度的角度。
一对分隔件侧表面234,244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较陡峭区域234’,244’沿着Z轴线比沿着X轴线具有更大的延伸。
对于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区域,沿着沿着X轴的大部分陡峭区域234’,234’长度,XZ平面中的侧表面的切线形成大于45度且小于80度,X轴朝向Z轴。
对于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沿着沿着X轴的大部分平坦区域234’,234’长度,XZ平面中的分隔器侧表面的切线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其中X轴朝向Z轴。
当齿和接合器组装时,接触分别发生在齿的接触表面和接合器的接触表面之间,而不是在后分隔区域。因此,应当调整特征的相对尺寸,使得当齿和接合器的接触表面接触时,在齿的分隔器区域和接合器之间获得间隙。
在第一和第二前部中,基本上平坦的接触表面可以有利地类似于第一和后部中的布置来布置。
因此,在前部中,第一内壁可以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前接触表面,该第一前接触表面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小于35度。
此外,在前部中,第二内壁可以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前接触表面,该第二前接触表面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该平面,以便形成角度ε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小于35度。
有利地,角度δ和/或角度ε为10至20度,优选12至17度,最优选约15度。
优选地,角度δ基本上等于角度β,并且角度ε基本上等于角度γ。因此,第一前和后接触表面将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第二后接触表面和前接触表面将彼此平行地延伸。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7所示,前部FP,第一内壁106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其关于由Z轴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该平面,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的三角形小于35度。
类似地,在前部FP中,第二内壁107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b,其关于由Z轴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形成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角度ε小于35度。
有利地,角度δ和/或角度ε小于25度,优选10至20度,优选12至17度,最优选约15度。
如上所述,第一前和后接触表面可以布置在平行平面中,这些平面处于平移关系,使得第一前接触表面定位成更靠近由Y和X轴跨越的平面,比第一后接触表面。
对于装载机或其他非对称应用,第二前和后接触表面可以不仅布置在平行平面中,而且布置在同一平面中。
在前部中,一对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可以由第一/第二前分隔区域分开,其中内第一/第二壁在Z方向上延伸超过一对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从XY平面至少沿着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的延伸部沿Y轴的分开部分。
应当理解,通过在腔的前部中的前部分隔器区域分隔接触表面将提供与腔的后部中基本相同的优点。然而,由于力分布,在腔的前部中提供分隔区的优点不像在后面那样明显。此外,由于对齿的穿透的需要需要其外部形状朝向其尖端变窄,因此前部分隔区域的设置必须与所提供的房间相平衡。
因此,尽管该对前接触表面可以有利地由前分隔区分开,但是这不是实现本文先前提及的一些优点所必需的。
替代地或除此之外,在前部和/或前部中,一对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可以通过第一/第二前连接区域连接,其中内第一/第二壁在Z方向上延伸至少沿着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的延伸部沿着Y轴的连接部分朝向XY平面的方向。
因此,连接区域指向XY平面,这与远离XY平面指向的分隔器区域相反。然而,连接区域不具有沿着Z轴线的延伸部分与分隔器区域的延伸部分相当。相反,连接区域将在该对前接触表面之间形成平滑的弯曲连接。
在图1至10所示的实施例中,一对第一和第二前接触表面110a,b;120a,b沿着Y轴从空腔的底端105延伸。在从所述底端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分中,各对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110a,b;120a,b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前连接区域113、123连接。在前连接区域113、123中,内部第一/第二壁106、107将该对第一/第二接触表面互连,并且朝向XY平面延伸。
在其他实施例中,成对的第一和第二前接触表面也可以延伸超过连接部分,更远离空腔的底端沿着Y轴。这里,连接部分之后可以是分隔部分,其中一对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前分隔区域分隔开。在第一/第二前分隔区域中,内第一/第二壁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延伸超过一对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第一/第二前接触表面110、120和其间的连接区域113、123的连接部分形成如前所述的形成凸缘的结构的一部分,并且其形成具有第一/第二背接触表面。
一般来说,任何这种连接部分应当比分割部分(如果存在)更靠近腔的底端。
在所示实施例中,空腔的朝向底端的端部可以形成大致四边形的形状,这可以在图2中看到。6d,包括相对的侧壁,一对第一接触表面110a,b及其连接区域113,以及一对第二接触表面120a,b及其连接区域123。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前接触表面110a,b;120a,b基本上从空腔103的底端105延伸。
然而,可以设想其中第一内壁的连接部分的长度不必与第二内壁的连接部分的长度相似的实施例。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对第二前接触表面120位于与该对第二后接触表面140基本相同的平面中。
如图5所示,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140几乎延伸到开口端104,其上形成接触表面的凸缘仅在与开口端104相邻的最外区域处偏离相应的平面。
第二前接触表面120可被描述为从由X和Z轴跨越的平面延伸,并且一直向前延伸到底端105。
因此,后部和前部包括连续的第二后部和第二前部接触表面140、120,其也延伸穿过台阶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可能精确地限定第二后接触表面140和第二前接触表面120之间的限制。然而,这不是必需的,以便限定它们在齿中的存在。
当齿1被布置在相应的接合器部分2上时,表面在本文中被定义为“接触表面”不需要在实际情况下在整个表面上实际进行接触。实际上,最可能用于实际接触的表面至少当考虑施加到齿1的尖端的向下垂直负载时,第二后接触表面140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发生。
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110、120可以在空腔中进一步向后延伸,其中它们可以被前分隔区域分开,前分隔区域在Z方向上延伸超过接触表面,远离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
结合齿描述的上述特征自然同样适用于接合器的鼻部。参考附图的实施例,图8-10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在前部中,第一和/或第二内壁206、207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210a,b;220a,b朝向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以便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增量。
在前部区域FP中,第二内壁207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其关于由Z轴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以便形成角度ε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小于35度。
角度δ和/或角度ε可以小于25度,优选为10至20度,优选为12至17度,最优选为约15度,优选地,角度δ基本上等于角度β,角度ε为基本上等于角度γ。
在前部中,存在分开的部分,其中一对第一和第二前接触表面210a,b;220a,b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由第一或第二前分隔器区域212、222分隔开,其中外第一或第二壁206、207延伸超过该对第一或第二前接触表面210a,b;220a,b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
在前部中,存在互连部分,其中至少一对,优选两对第一或第二前接触表面210a,b;220a,b通过第一或第二前连接区域213、223连接,其中外第一/第二壁206、207沿Z方向沿着或朝向XY平面延伸。
连接部分比所述分开部分更靠近鼻状部分的自由端205。
再次参考对齿的描述,空腔的阶梯部分在空腔的后部和前部之间延伸。根据定义,空腔的后部是沿着Y轴的长度的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二内壁都显示一对第一/第二后接触表面,其由后分隔器区域分隔开,并且。空腔的前部是沿着Y轴的长度的部分,其中第一和第二内壁都显示一对第一或第二前接触表面,其关于Z和Y轴对称地布置。
腔体的台阶部分将后部和前部互连。一个或多个基本上平面的接触表面可以可选地从后部或前部延伸到腔的阶梯部分中。
然而,台阶部分将至少互连第一后接触表面和位于不同平面中的第一前接触表面。为此,台阶部分包括斜面。
在台阶部分中,第一内壁可以有利地与第一后接触表面,第一后分隔器区域以及与第一前接触表面合并。
有利地,台阶部分包括形成S形的斜面,以便与所述表面合并。
为此,台阶部分可以形成一对倾斜的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该平面,在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后接触表面之间延伸并与第一后接触表面合并表面。
此外,台阶部分可以形成中间分隔区域,在中间第一后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此外在第一后分隔区域和第一前分隔区域之间延伸并与其合并。
虽然中间分隔区域可以有利地具有倾斜或阶梯形状,以便遵循齿的一般的,变窄的轮廓,但这不是必需的。前接触表面将比后接触表面更靠近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意味着互连这些接触表面的表面必须是倾斜的-这是上述倾斜的第一表面。然而,由于齿的台阶部分中的中间分隔区域的目的是为接合器的相应的突出分隔区域提供空间,这又为接合器提供强度,分隔区域可以布置成具有其他形状台阶区域。因此,空腔的台阶部分中的分隔器区域被称为“中间”分隔器区域而不是“倾斜”分隔器区域,因为实际上不需要该特定区域将是倾斜的。
因此,第一后分配器区域,中间分配器区域和任何第一前分配器区域可以形成连续的分配器区域,其在远离XY平面的Z方向上的最大延伸从邻近开口端的最大值减小空腔沿着Y轴朝向空腔的底端。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图1-10所示,空腔103的第一内壁106在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之间形成这样的斜面。
台阶部分的第一内壁106与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第一后分隔件区域132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汇合。为此,台阶部分形成一对中间第一后表面150a,b,其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该平面,在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之间延伸并与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b。
此外,台阶部分形成中间分隔器区域152,其在中间第一后表面150a,b之间延伸,并且还在第一后分隔器区域132和第一前分隔器区域112之间延伸并与第一后分隔器区域132和第一前分隔器区域112合并。
因此,如前所述,台阶部分的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b,第一后表面150a,b和第一前接触表面110一起形成凸缘。凸缘大致为U形并且沿着腔103的侧壁108和底壁105延伸。
第一后分隔器区域132,中间分隔器区域152和前分隔器区域112形成连续的分隔器区域。连续分隔器区域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延伸从邻近腔的开口端104的最大值沿着Y轴朝向腔105的底端减小,其中连续分隔器区域与第一前接触表面110和连接表面。
因此,连续分割区域等于如前所述的在第一内壁106中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脊。脊被如上所述的壁架包围。
上述特征类似地适用于接合器的鼻部。参考附图,参照图7至图10,描述了一种接合器,其中在台阶部分中,第一内壁与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b,第一后分隔器区域232和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b合并,形成所述斜面230a,b至少在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b之间。
台阶部分中的第二外壁207形成斜坡260a,b,其接近由X和Y轴线跨越的平面,同时朝向自由端205延伸,将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b与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b。
在阶梯部分中,第一和/或第二外壁206,207与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232、242以及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210a,b;230a,b,至少在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之间形成所述斜面250a,b;260a,240a,b和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210a,b;220a,b。
斜面是弯曲的,形成S形。
第一前和后接触表面210a,b;230a,b;220a,b;240a,b,通过所述斜坡250a,b;260a,b连接布置成使得如果它们通过直线互连,则这样的线将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成大于10度,优选地大于20度的角度。
台阶部分,第一和/或第二内壁106,107形成一对倾斜的第一表面250a,b;260a,b,关于由Z和Y轴线跨越的平面对称,在第一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之间延伸并与其合并和对应的第一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210a,b;220a,b。
在阶梯部分中,第一和/或第二外表面206、207形成中间分隔区域252;其在第一或第二倾斜后表面250a,b之间延伸,并且此外在第一或第二后分隔区232、242和第一或第二前分隔区212、222之间延伸并与其合并。
第一和/或第二后分隔器区域232、242和相应的中间分隔器区域252、262形成连续的分隔器区域,其在Z方向上远离XY平面的最大延伸从邻近连接器端的最大值减小204沿着Y轴朝向鼻部205的自由端。
如上所述,分隔区对磨损连接有几个优点。接触表面的分离有助于在围绕齿腔的壁中更均匀的力分布。因此,需要较少的材料来形成足够坚固的齿,并且可以形成具有围绕空腔的相对薄的壁的齿。
当考虑接合器的鼻部的分隔区时,反之亦然。在接合器的分隔器区域中,添加更多的材料,有助于接合器的强度。因此,具有接触表面和分隔器区域的布置有助于齿腔和可用于齿和接合器之间的连接的体积的接合器部分之间的有利分配。
有利地,分隔器区域(后部,中间和前部(如果存在))可以形成沿着齿延伸的连续分隔器区域。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这种连续的分隔器区域形成结构,即脊。
连续分隔器区域可以有利地成形为遵循齿的一般的,变窄的空间,意味着连续的分隔器区域(Z方向)的高度可以优选地朝向腔的底端减小。
有利地,第一和/或第二连续分隔器区域可以延伸穿过后部,并且在由X和Z轴跨越的平面的前方,至少延伸到由X和Z轴跨越的平面前方的距离r,其中r是通孔109的半径,优选地为1.5r。
因此,连续分隔区域将在齿1(或接合器2)的通孔上延伸,并且对于接合器2,在通孔209的区域上有助于接合器2的强度。
有利地,连续分割区域的高度(z方向)可以柔和地减小,优选地遵循半径R。
随着连续分割器区域沿着Z轴的尺寸和宽度减小,分割器侧表面的更陡峭的区域在高度和宽度(Z和X)上减小。分隔件侧表面的较平坦区域保持基本上恒定,互连较陡峭区域,直到最终合并到前接触表面中。
如上所述,空腔的第一和第二内壁将有效地传递在作用时施加到齿顶端的垂直载荷。然而,齿的尖端也可能受到水平负载。
这种水平载荷一般通过空腔的相对侧表面和接合器的相对侧表面传递到接合器部分。此外,对于第一/第二内壁,侧表面将成对地工作,包括延伸穿过第一和前部的前侧表面以及延伸穿过第一和后部的后侧表面,所述前侧和后侧表面位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的相对侧上。
对于第一/第二接触表面,如果考虑负载分布,优选的是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平行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然而,为了能够组装齿和接合器部分,必须允许稍微偏离齿。
根据定义,所有后接触表面(侧面,第一或第二)必须在空腔的后部中具有延伸部。然而,后接触表面不需要限制在空腔的后部,而是可以在由X和Z轴跨越的平面上继续它们的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后接触表面将具有在由X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之后延伸的一个区域部分以及从由X和Z轴跨越的平面向前延伸的一个区域部分。
现在回到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如图1至10所示,在后部BP中,相对的侧表面108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坦的后侧接触表面170a,b。在前部中,相对的侧表面108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坦的前侧接触表面180a,b。
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170a,b从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沿着Y轴在朝向空腔的开口端105的方向上延伸距离r,其中r是通孔的最大半径通孔109。
此外,后侧接触表面170a,b在对应于至少3r的Z轴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其中r是通孔109的最大半径。
背侧接触表面170a,b沿着Y轴的延伸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后部BP沿着Y轴的延伸。
相反,如图所示,背侧接触表面170a,b可以在XZ平面之前延伸到倾斜部分SP中。
后侧接触表面170a,b和前侧接触表面180a,b位于不同的平面中,使得整个前侧接触表面180a,b位于比整个前侧接触表面180a,b更靠近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背侧接触表面170a,b。
相对的前侧接触表面180a,b可基本从空腔的底端105延伸。
在所示实施例中,在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170a,b和前侧接触表面180a,b之间,限定中间侧表面190a,b。相对的中间侧表面190a,b是弯曲的。换句话说,侧壁的倾斜不必限于腔的限定的“阶梯部分”。
所述一对前侧表面和所述一对后侧表面与所述YZ平面形成小于2度的角度。
上述关于齿的侧表面的特征同样适用于接合器。参考附图,描述了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至少在后部中,相对的侧表面208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坦的后侧接触表面270a,b,并且在至少在前部中,相对的侧表面208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坦的前侧接触表面280a,b。
后侧接触表面270a,b和前侧接触表面280a,b位于不同的平面中。相对的侧表面208还限定将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270a,b和前侧接触表面280a,b互连的相对的倾斜侧表面290a,b。
当齿和接合器互连时,相应的前侧和后侧接触表面170a,b;270a,b;190a,b;290a,b旨在彼此接触。然而,在任何倾斜的中间侧区域180a,b;280a,b中不发生接触。因此,齿和接合器可以相对于彼此设计,使得当相应的前侧表面和后侧表面彼此接触时,沿着倾斜侧部区域没有接触。
讨论了可能影响齿尖的垂直力和横向力,在工作状态下,现在将简要提及纵向力。纵向力可以作用在齿的尖端上并且通常沿着其纵向方向。这种力主要由空腔的内底壁形式的接触表面吸收。
如图2c所示,空腔的内底壁105因此将接触接合器的尖端部分205,并且力可在其表面之间传递。
参考附图,参考图7至10,公开了接合器的实施例,其中至少在后部中,相对的侧表面208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面的后侧接触表面270a,b,并且至少在前部,相对的侧表面208包括相对的,基本上平坦的前侧接触表面280a,b。
背侧接触表面270a,b和前侧接触表面280a,b位于不同的平面中。整个前侧接触表面280a,b比整个后侧接触表面270a,b更靠近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相对的侧表面208限定将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270a,b和前侧接触表面280a,b互连的相对的倾斜侧表面290a,b。倾斜侧表面290a,b包括弯曲表面。
相对的前侧接触表面280a,b大致从鼻部的自由端205延伸。
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270a,b至少在距离r处至少从由X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沿着沿着Y轴线朝向鼻部的连接器端205的方向延伸,其中r是通孔209的最大半径。
相对的背侧接触表面270a,b至少在距离r上至少从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沿着沿着Y轴线朝向鼻部的自由端205的方向延伸,其中r是通孔209的最大半径。
一对前侧表面280和一对后侧表面270与YZ平面形成小于5度的角度,优选小于2度。
后侧接触表面270a,b在对应于至少3r的Z轴方向上延伸一距离,其中r是通孔209的最大半径。
鼻部的自由端205包括内底壁。
齿1和接合器2之间的联接可有利地设计成使得形成联接件的平滑外表面。这对于图2a-2c中的齿和接合器的第一实施例来说明。
在齿1的附接端,空腔的开口端104由内壁102限定,并且被齿的外壁包围,形成齿壁边缘。接合器2的鼻部从连接部延伸,连接部形成包围鼻部的基部的边缘。边缘的形状对应于齿的齿壁边缘,使得当齿和接合器组装时,边缘将面向所述齿壁边缘,并且齿的外壁和齿的联接部分接合器将形成具有通常具有光滑外观的组装外表面。
边缘和齿壁边缘可以有利地设计成彼此紧密配合,以便阻止碎屑进入鼻部和齿腔的内壁之间。
现在将参考图11-14描述齿的第二实施例。在图15至17中示例了接合器的相应的第二实施例。图11至17的实施例类似于结合图1至图17的实施例所描述的那些。这种类似的特征通常具有类似的附图标记。
在下面对图11至17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关注先前未参照图1至图10的实施例描述的特征。图11至17示出了其中D1近似等于D2的实施例。然而,所描述的特征同样地并且类似地适用于其中0≤D2≤0.80D1的实施例。
在齿的第二所示实施例中,腔在第一和第二后分隔区中的至少一个中包括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第二后接触表面,其从分隔件侧表面朝向YZ平面延伸,所述次级第一/第二背接触表面关于由Z和Y轴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所述平面,以便与由X和Y轴跨越的平面形成角度(θ,θ)小于35度。
在初始状态下,当接合器的齿和鼻部相互连接时,齿的后分隔区和鼻部不彼此接触。因此,齿的空腔的分隔区域的高度略高,并且齿的空腔的分隔区域的宽度略微宽于鼻部的相应分隔区域的宽度。相反,通过前部和后部第一/第二接触表面确保齿和鼻部之间的接触。
然而,在使用期间,并且在某些负载条件下,齿和/或接合器鼻部可能经受内部磨损和/或变形,影响接触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产生磨损情形,其中分隔区域的次接触表面可以彼此接触。因此,次接触表面可有效地接收齿和接合器受到影响的一些负载的分配。
在图1和2所述的齿的实施例中,如图11至14所示,在第一和第二后分隔区132、142中,存在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第二后接触表面136a,b;146a,b,从分隔件侧表面朝向YZ平面延伸。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136a,b关于由Z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该平面,以便与由X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θ。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146a,146b关于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θ。
基本上平面的第二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136a,b;146a,b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后接触表面130a,b;140a,b。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成对的次接触表面136a,b;146a,146b沿着Y轴基本上沿着整个分隔器区域延伸,并且在其可以穿过后部部分,倾斜部分和/或前部部分时延伸。
与次级接触表面相关的特征类似地适用于接合器的鼻部。参考附图,参考图15至17,描述了接合器的实施例,其中一对基本上平面的第二/第二后接触表面236a,b;246a,b从分隔件侧表面朝向YZ平面延伸,次级第一/第二后接触表面236a,b;246a,b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所述平面,以便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度θ。
基本上平面的第二/第二后接触表面236a,b;246a,b基本上平行于相应的第一/第二后接触表面230a,b;240a,b。
可以根据上述设计许多替代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特征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应用,以及对齿和接合器的不同要求。
本文所述的接合器被描述为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直接附接到铲斗,并且齿直接联接到该整体结构。通常,优选的是,接合器确实是一个整体结构。然而,可以设想其他实施例,其中接合器是多件式结构,例如包括互连到第二件的第一件,其中第一件要附接到铲斗,第二件要联接到齿。
齿优选地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可以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组合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不同的改变,修改等将变得显而易见。
因此,应当理解,前述是各种示例实施例的说明,并且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虽然上述公开内容由接合器和通常不对称的类型的齿构成,即,其中0≤D2≤0.80D1,但是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特征和优点也可以通过接合器和即大致对称的齿,即0.80D1<D2<=1。因此,D1和D2之间的关系可以改变以适应耦合的不同预期应用。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是开放式的,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特征、元件、步骤、组件或功能,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步骤、组件、功能或其群组。

Claims (125)

1.一种用于经由接合器附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缘的齿(1),
所述齿具有包括两个外部相对的外部工作表面的外表面,即第一工作表面(12)和第二工作表面(14),所述第一工作表面(12)和所述第二工作表面(14)在水平方向(H)上具有宽度(W),用于沿着铲斗的唇缘延伸,并且具有在所述齿的附接端和尖端(16)之间延伸的长度(L),所述第一工作表面(12)和所述第二工作表面(14)沿着所述长度(L)同时在垂直方向(V)上会聚,以在所述齿的所述尖端(16)处连接,
所述齿(1)还包括
用于接纳所述接合器的一部分的腔(103),所述腔(103)在所述齿的所述附接端处在外部相对的所述第一工作表面(12)和所述第二工作表面(14)之间从开口端(104)延伸至底端(105);所述腔(103)由内壁(102)界定;
所述内壁(102)包括
内向的第一内壁(106)和内向的第二内壁(107),其分别是与所述第一工作表面(12)和所述第二工作表面(14)相关联的内表面,以及
相对的侧壁(108),将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所述第二内壁(107)相互连接,
相对的侧壁(108)限定相对的通孔(109),用于接收延伸通过腔(103)的销,用于将齿(1)附接到接合器部分,
被限定为延伸穿过相对的通孔(109)的中心的第一轴线X,
沿着所述腔(103)从所述腔的开口端(104)朝向所述腔的底端(105)延伸的第二轴线Y,以及
正交于所述第一轴线X和所述第二轴线Y的第三轴线Z,
第一轴线X、第二轴线Y和第三轴线Z由此形成正交轴系统,在原点处相遇,由此内壁(102)的每个点由笛卡尔坐标(x,y,z)限定,
特征在于所述腔限定:
沿着Y轴延伸的后部(BP),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腔的开口端(104)之间,
沿所述Y轴延伸的前部(FP),所述前部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所述腔的所述底端(105)之间;和
连接所述后部和所述前部的台阶部分(SP),
在所述后部中,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所述第二内壁(107),
每个包括一对平面的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一对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
每对第一后接触表面和每对第二后接触表面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且背离所述平面,以便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分别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β和角γ,
每对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每对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由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第二后分隔区域(142)分隔开,第一内壁(106)和第二内壁(107)在Z轴方向上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超过一对后接触表面;
在所述前部中,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所述第二内壁(107)各自包括一对平面的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一对平面的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
所有接触表面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α,在平行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所有平面中所见,
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比相应的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更靠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在所述台阶部分中,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或所述第二内壁(107)形成斜面,其中第一内壁(106)和/或所述第二内壁(107)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底端(105)接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从而使得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以及相应的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互相连接,
其中沿所述Z轴的第一台阶距离D1在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之间沿着所述台阶部分(SP)由所述第一内壁(106)桥接;和
其中沿所述Z轴的第二台阶距离D2在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沿所述台阶部分(SP)由第二内壁(107)桥接;其中0≤D2≤0.80D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β和角γ分别小于2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β和角γ分别为10至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β和角γ分别为12至17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β和角γ分别为1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所述第二内壁(107)的角γ小于所述第一内壁(106)的角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γ为5至15度,角β为10至2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一对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从所述相对的侧壁(108)延伸到相应的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第二后分隔区域(142)。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包括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的所述后部至少从由Z轴和X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在沿着Y轴的朝向齿的开口端(104)的距离上延伸,所述距离对应于相对的通孔(109)的最大半径r。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包括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的所述后部也在由Z轴和X轴所跨越的平面前面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齿,其中,所述后部在沿着Y轴朝向腔(103)的底端(105)的距离上延伸,所述距离对应于相对的通孔(109)的最大半径r。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一对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中的每一个在沿着X轴延伸至少0.2×WI的距离,其中WI是第一内壁(106)/第二内壁(107)沿X轴的延长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在整个所述后部的大部分中,沿着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的X轴的延伸小于沿着所述相对的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的X轴的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142)包括一对分隔件的侧表面,一对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关于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朝向对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齿,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142)的一对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从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齿,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142)在Z轴方向上远离所述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延伸通过相应的一对分隔件的侧表面在所述Z轴方向上的延伸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齿,其中,通过所述腔的后部的大部分,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在远离所述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Z轴方向上的延伸是大于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在远离所述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Z轴方向上的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齿,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142)在Z轴方向上远离所述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延伸在邻近所述腔的开口端(104)处最大,并且沿着Y轴朝向腔(103)的底端减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齿,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142),一对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包括:更陡峭区域(134’,144’),其中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中的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的切线与所述X轴形成大于45度的角,随后是更平坦区域(134”,144”),其中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中的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形成小于45度的角。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齿,其中一对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所述更陡峭区域(134’,144’)具有沿着Z轴比沿着所述X轴更大的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齿,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沿着朝向所述X轴的所述更陡峭区域(134’,144’)的大部分长度的方向,其中在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中的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朝向Z轴形成大于45度小于80度的角。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齿,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沿着朝向沿着X轴的平坦区域(134”,144”)大部分长度的方向,其中在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中的分隔件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朝向Z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齿,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一对平面的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136a,136b)和/或一对平面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146a,146b)从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朝向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所述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136a,136b)/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146a,146b)关于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136a,136b)/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146a,146b)分别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η和角θ。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齿,其中平面的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136a,136b)/平面的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146a,146b)平行于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
2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在所述后部中,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或所述第二内壁(107)显示由点(x,z)形成的轮廓,所述轮廓是对称的围绕Z轴并且具有沿着X轴的宽度WI,
轮廓由以下定义:在大于或等于0.9×WI / 2的abs(x)的周边部分中,在一对点(x1,z1)中定义第一最大值abs(z),
对于小于abs(x1)的abs(x):abs(z)减小,直到在点(x2,z2)处定义最小abs(z),和
对于小于abs(x2)的abs(x):abs(z)增加,直到在点(x3,z3)处定义最大abs(z),
其中abs(z3)> abs(z1)> abs(z2),
并且一对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和/或一对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在所述点(x1,z1)和点(x2,z2)之间延伸,其中[abs(z3)-abs(z1)]>0.03 WI。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齿,其中[abs(z3)-abs(z1)]<0.6×WI。
2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在所述前部中,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或所述第二内壁(107)包括一对平面的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一对平面的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关于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分别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δ和角ε。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δ和/或角ε分别小于25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δ和/或角ε分别是10至20度。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δ和/或角ε分别是12至17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δ和/或角ε分别是15度。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δ等于角β,并且角ε等于角γ。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齿,其中,在所述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分开部分,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中的至少一个,由第一前分隔区域(112)或第二前分隔区域(122)分开,其中所述第一内壁(106)或所述第二内壁(107)延伸超过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或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在Z轴方向上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齿,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中的两者,由第一前分隔区域(112)或第二前分隔区域(122)分开,其中所述第一内壁(106)或所述第二内壁(107)延伸超过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或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在Z轴方向上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齿,其中,在所述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互连部分,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或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中的至少一个通过第一前连接区域(113)或第二前连接区域(123)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内壁(106)/所述第二内壁(107)沿Z轴方向沿着或朝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齿,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或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中的两者通过第一前连接区域(113)或第二前连接区域(123)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内壁(106)/所述第二内壁(107)沿Z轴方向沿着或朝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齿,其中所述互连部分比所述分开部分更靠近所述腔的底端(105)。
3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所述台阶部分的第二内壁(107)形成接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斜面,同时朝向底端(105)延伸,将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和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互连。
3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在所述台阶部分中,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或所述第二内壁(107)与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合并,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142)和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至少在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与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之间形成斜面(150a,150b;160a,160b)。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齿,其中所述斜面(150a,150b; 160a,160b)是弯曲的。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齿,其中所述斜面(150a,150b; 160a,160b)形成S形。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齿,其中由所述斜面(150a,150b;160a,160b)连接的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布置成使得如果它们通过直线互连,则这样的线将从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成大于10度的角。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齿,其中由所述斜面(150a,150b;160a,160b)连接的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120a,12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140a,140b)布置成使得如果它们通过直线互连,则这样的线将从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成大于20度的角。
4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在所述台阶部分中,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或所述第二内壁(107)形成一对斜面,其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在第一后接触表面(130a,130b)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和相应的第一前接触表面(110a,110b)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延伸并与之合并。
4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齿,其中,在所述台阶部分中,所述第一内壁(106)和/或所述第二内壁(107)形成中间分隔区域(152,162),所述中间分隔区域在中间第一后表面或第二后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此外在第一后分隔区域(132)或第二后分隔区域(142)和第一前分隔区域(112)或第二前分隔区域(122)之间延伸并与之合并。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齿,其中,第一后分隔区域(132)和/或第二后分隔区域(142)和相应的中间分隔区域(152,162)形成连续的分隔区域,其在Z轴方向上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最大延伸从邻近空腔的开口端(104)的最大值沿着Y轴朝向腔的底端(105)减小。
4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至少在所述后部中,所述相对的侧壁(108)包括相对的、平面的后侧接触表面(170a,170b),并且至少在所述前部中,相对的侧壁包括相对的、平面的前侧接触表面(180a,180b),所述后侧接触表面(170a,170b)和所述前侧接触表面(180a,180b)位于不同的平面。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齿,其中,整个前侧接触表面(180a,180b)比整个后侧接触表面(170a,170b)更靠近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齿,其中,相对的所述前侧接触表面(180a,180b)从所述腔的底端(105)延伸。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齿,其中,相对的所述后侧接触表面(170a,170b)至少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沿朝向所述腔的开口端(104)的方向沿着Y轴在距离r上延伸,其中r是通孔(109)的最大半径。
5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齿,其中,相对的所述后侧接触表面(170a,170b)至少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沿朝向所述腔的底端(105),沿着Y轴,至少在距离r上延伸,其中r是通孔(109)的最大半径。
52.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齿,其中所述相对的侧壁(108)限定将相对的所述后侧接触表面和相对的所述前侧接触表面互连的相对的倾斜侧表面(190)。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齿,其中所述倾斜侧表面(190)包括弯曲表面。
54.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齿,其中一对前侧接触表面和一对后侧接触表面与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5度的角。
55.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齿,其中一对所述前侧接触表面和一对所述后侧接触表面与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2度的角。
56.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齿,其中所述后侧接触表面(170a,170b)在Z轴方向上延伸对应于至少3r的一段距离,其中r是通孔(109)的最大半径。
5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腔的底端(105)包括内底壁。
5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α在0.5和5度之间。
5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其中所述角α在1和3度之间。
6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齿(1),其中在第一内壁(106)和第二内壁(107)之间存在点(x1,abs(z1))、点(x2,abs(z2))和点(x3,abs(z3)),其中至少有一点异于另外两点。
6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1),其中所述作业机械是挖掘机或装载机。
62.一种用于将齿附接到作业机械的铲斗的唇缘的接合器(2),所述接合器(2)包括用于布置到铲斗或在铲斗处的连接器部分(22)和用于布置在齿(1)的相应腔中的鼻部(203),
所述鼻部(203)在水平方向(H)上具有宽度,旨在沿着铲斗的唇缘延伸,并且具有长度,
所述长度从邻近所述接合器的连接器部分(22)的连接器端(204)沿纵向(L)延伸到自由端(205),
并且具有外壁(202),
所述外壁(202)包括第一外壁(206)和外部相对的第二外壁(207),并且
包括外部相对的侧壁(208),将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所述第二外壁(207)互连,
所述鼻部(203)限定在所述相对的侧壁(208)之间延伸的通孔(209),用于接收延伸通过所述鼻部(203)以将所述齿(1)附接到所述接合器(2)的销,
第一轴线X被限定为延伸穿过通孔(209)的中心,
第二轴线Y,其沿着所述鼻部(203)从所述鼻部的所述连接器端(204)朝向所述鼻部的所述自由端(205)延伸,以及
第三轴线Z正交于所述第一轴线X和第二轴线Y,
第一轴线X、第二轴线Y和第三轴线Z由此形成正交轴系统,在原点处相遇,由此外壁(202)的每个点由笛卡尔坐标(x,y,z)限定,
特征在于所述鼻部(203)限定:
沿着Y轴延伸的后部(BP),后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鼻部的连接器端(204)之间,
沿所述Y轴延伸的前部(FP),所述前部位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与所述鼻部(203)的自由端(205)之间;和
将所述后部(BP)和所述前部(FP)互连的台阶部分(SP);
在所述后部中,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所述第二外壁(207)每个包括一对平面的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一对平面的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
每对第一后接触表面和每对第二后接触表面关于并面向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第一后接触表面和第二后接触表面分别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β和角γ,
每对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每对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由第一后分隔区域(232)和第二后分隔区域(242)分隔开,第一外壁(206)和第二外壁(207)在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Z轴方向上延伸超过一对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
在所述前部中,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所述第二外壁(207)均包括一对平面的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一对平面的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第一前接触表面和第二前接触表面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
所有接触表面与Y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α,在平行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所有平面中所见,
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比相应的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更靠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在所述台阶部分中,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或所述第二外壁(207)形成斜面,其中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底壁接近所述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使得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以及相应的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或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互相连接,
其中沿所述Z轴的第一台阶距离D1由所述第一外壁(206)沿着所述台阶部分(SP)桥接在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之间;和
其中沿所述Z轴的第二台阶距离D2由所述第二外壁(207)沿着所述台阶部分(SP)桥接在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和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之间;其中0≤D2≤0.80D1。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β和角γ分别小于25度。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β和角γ分别是10至20度。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β和角γ分别是12至17度。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β和角γ分别是15度。
67.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第二外壁(207)的角γ小于所述第一外壁(206)的角β。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γ为5至15度和角β是10到20度。
69.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一对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从所述相对的侧壁(208)延伸到相应的后分隔区域。
70.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包括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的所述后部至少从由Z轴和X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并且在沿着Y轴方向上延伸一段距离,在朝向连接器端(204)的方向上延伸,所述距离对应于相对的通孔(209)的最大半径r。
71.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包括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的所述后部还在由Z轴和X轴所跨越的平面的前面延伸。
72.根据权利要求71中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后部在沿着Y轴的一段距离上沿朝向自由端(205)的方向延伸,所述距离对应于通孔(209)的最大半径r。
73.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一对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中的每一个在沿着所述X轴延伸至少为0.2×WI的距离,其中WI是第一外壁(206)/第二外壁(207)沿X轴的延长。
74.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后部的整个大部分上,沿着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的X轴的延伸小于沿着相对的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的X轴的延伸。
75.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2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242)包括一对分隔件的侧表面,一对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关于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并远离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2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242)的一对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从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延伸。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2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242)在Z轴方向上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延伸部分由相应的一对分隔件的侧表面限定。
78.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接合器,其中,通过所述鼻部的后部的大部分,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232)在Z轴方向上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延伸大于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242)在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Z轴方向上的延伸。
79.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2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242)在Z轴方向上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延伸在邻近鼻部的所述连接器端(204)处最大,并且沿着Y轴朝向鼻部(203)的自由端逐渐减小。
80.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所述一对分隔件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包括更陡峭区域(234’,244’),其中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中的所述侧表面的切线与所述X轴形成大于45度的角,随后是平坦区域(234’’,244’’),其中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中的所述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形成小于45度的角。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接合器,其中,一对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中的每一个的所述更陡峭区域(234’,244’)沿着Z轴比沿着X轴具有更大的延伸。
82.根据权利要求80或81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沿着朝向所述X轴的所述更陡峭区域(234’,234’)的大部分长度的方向,其中在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中的所述分隔件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朝向Z轴形成大于45度且小于80度的角。
83.根据权利要求80或81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沿着朝向X轴的大部分平坦区域(234”,244”)长度的方向,在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中的分隔件的侧表面的切线与X轴朝向Z轴形成小于5度的角。
84.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对于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一对平面的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236a,236b)和/或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246a;246b)从分隔件的侧表面朝向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236a,236b)/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246a,246b)关于并面向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因此以便,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236a,236b)/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246a,246b)分别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η和角θ。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平面的次级第一后接触表面(236a,236b)/平面的次级第二后接触表面(246a,246b)平行于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
86.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后部中,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或所述第二外壁(207)显示由点(x,z)形成的轮廓,关于Z轴对称并且具有沿着X轴的宽度WI,
轮廓由以下定义:在大于或等于0.9×WI / 2的abs(x)的周边部分中,在一对点(x1,z1)中定义第一最大值abs(z),
对于小于abs(x1)的abs(x):abs(z)减小,直到在一对点(x2,z2)处定义了最小abs(z),和
对于小于abs(x2)的abs(x):abs(z)增加直到在一对点(x3,z3)处定义最大abs(z),
其中abs(z3)> abs(z1)> abs(z2),
并且一对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和/或一对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在所述点(x1,z1)和点(x2,z2)之间延伸,其中[abs(z3)-abs(z1)]>0.03×WI。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接合器,其中abs(z3)-abs(z1)<0.6×WI。
88.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前部中,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或所述第二外壁(207)包括一对平面的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或一对平面的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关于和面向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δ,和/或关于并且背离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以便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35度的角ε。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δ和/或所述角ε分别小于25度。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δ和/或所述角ε分别是10至20度。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δ和/或所述角ε分别是12至17度。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δ和/或所述角ε分别是15度。
93.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δ等于角β,并且角ε等于角γ。
94.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分开部分,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中的至少一个由第一前分隔区域(212)或第二前分隔区域(222)分开,其中所述第一外壁(206)或第二外壁(207)延伸超过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或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在Z轴方向上在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分开部分,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中的两者由第一前分离器区域或第二前分离器区域(212,222)分开,其中所述第一外壁(206)或第二外壁(207)延伸超过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或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在Z轴方向上在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96.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互连部分,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或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中的至少一个由第一前连接区域(213)或第二前连接区域(223)连接,其中第一外壁(206)/第二外壁(207)沿Z轴方向上沿着或朝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前部中,存在至少一个互连部分,其中一对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或一对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中的两者由第一前连接区域(213)或第二前连接区域(223)连接,其中第一外壁(206)/第二外壁(207)沿Z轴方向上沿着或朝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延伸。
98.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互连部分比所述分开部分更靠近鼻部的自由端(205)。
99.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台阶部分中的所述第二外壁(207)形成接近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斜面,同时朝向所述自由端(205),将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和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互连。
100.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台阶部分中,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或所述第二外壁(207)与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合并,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2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242)以及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30a,230b)至少在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与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之间形成斜面(250a,250b,260a,260b)。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斜面是弯曲的。
102.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斜面形成S形。
103.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由所述斜面(250a,250b;260a,260b)连接的所述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或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布置成使得如果它们通过直线互连,则这样的线将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大于10度的角。
104.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由所述斜面(250a,250b;260a,260b)连接的所述第一所述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或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布置成使得如果它们通过直线互连,则这样的线将与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大于20度的角。
105.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台阶部分中,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或所述第二外壁(207)形成一对斜面,其关于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对称,在所述第一后接触表面(230a,230b)和/或所述第二后接触表面(240a,240b)和相应的第一前接触表面(210a,210b)和/或所述第二前接触表面(220a,220b)之间延伸并与其合并。
106.根据权利要求94或103所述的接合器,其中,在所述台阶部分中,所述第一外壁(206)和/或所述第二外壁(207)形成中间分隔区域(252,262),所述中间分隔区域在第一倾斜的后表面或第二倾斜的后表面之间延伸,并且此外在第一后分隔区域(232)或第二后分隔区域(242)和第一前分隔区域(212)或第二前分隔区域(222)之间延伸并与之合并。
107.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后分隔区域(232)和/或所述第二后分隔区域(242)和相应的中间分隔区域(252,262)形成连续的分隔区域,其在Z轴方向上远离由X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的延伸从邻近鼻部的连接器端(204)的最大值沿着Y轴朝向鼻部(203)的自由端减小。
108.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至少在所述后部中,所述相对的侧壁(208)包括相对的、平面的后侧接触表面(270a,270b),以及至少在前部中,相对的侧壁(208)包括相对的、平面的前侧接触表面(280a,280b),所述后侧接触表面(270a,270b)和所述前侧接触表面(280a,280b)位于不同的平面中。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整个前侧接触表面(280a,280b)比整个后侧接触表面(270a,270b)更靠近由Z轴和Y轴所跨越的平面。
110.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相对的前侧接触表面(280a,280b)从鼻部的自由端(205)延伸。
111.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相对的所述后侧接触表面(270a,270b)至少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沿着Y轴朝向所述鼻部的连接器端(204)在距离r上延伸,其中r是通孔(209)的最大半径。
112.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相对的所述后侧接触表面(270a,270b)至少从由X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沿Y轴朝向所述鼻部的自由端(205)至少在距离r上延伸,其中r是所述通孔(209)的最大半径。
113.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相对的所述侧壁(208)限定将相对的所述后侧接触表面(270a,270b)和所述前侧接触表面(280a,280b)互连的相对的倾斜侧表面(290a,290b)。
114.根据权利要求113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倾斜侧表面(290a,290b)包括弯曲表面。
115.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一对所述前侧接触表面和一对所述后侧接触表面与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5度的角。
116.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一对所述前侧接触表面和一对所述后侧接触表面与由Y轴和Z轴所跨越的平面形成小于2度的角。
117.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后侧接触表面(270a,270b)在Z轴方向上延伸对应于至少3r的一段距离,其中r是最大通孔(209)的半径。
118.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鼻部的自由端(205)包括外端壁。
119.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α在0.5和5度之间。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接合器,其中所述角α在1和3度之间。
121.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接合器(2),其中,
在第一外壁(206)和第二外壁(207)之间存在有点(x1,abs(z1))、点(x2,abs(z2))和点(x3,abs(z3)),其中至少有一点异于另外两点。
122.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接合器(2),其中,所述作业机械是挖掘机或装载机。
123.一种具有腔的齿,所述腔设计成与如权利要求62至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配合。
124.一种车辆,包括铲斗,其上布置有如权利要求62至122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器。
125.一种与根据权利要求62至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接合器一体形成的铲斗。
CN201480080236.9A 2014-04-28 2014-04-29 齿和用于将所述齿附接到作业机械的接合器 Active CN106795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4382156 2014-04-28
EP14382156.9 2014-04-28
PCT/EP2014/058702 WO2015165505A1 (en) 2014-04-28 2014-04-29 Tooth and adaptor for attachment of the tooth to a working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708A CN106795708A (zh) 2017-05-31
CN106795708B true CN106795708B (zh) 2021-04-09

Family

ID=5062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0236.9A Active CN106795708B (zh) 2014-04-28 2014-04-29 齿和用于将所述齿附接到作业机械的接合器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4637B2 (zh)
EP (1) EP3137691B1 (zh)
JP (1) JP6391810B2 (zh)
KR (1) KR102204569B1 (zh)
CN (1) CN106795708B (zh)
AP (1) AP2016009576A0 (zh)
AU (1) AU2014392256B2 (zh)
BR (1) BR112016025243B1 (zh)
CA (1) CA2945618C (zh)
CL (1) CL2016002743A1 (zh)
ES (1) ES2687369T3 (zh)
IL (1) IL248583B (zh)
MX (1) MX362678B (zh)
MY (1) MY181252A (zh)
NZ (1) NZ726601A (zh)
PE (1) PE20161422A1 (zh)
PL (1) PL3137691T3 (zh)
PT (1) PT3137691T (zh)
RU (1) RU2652043C1 (zh)
UA (1) UA116844C2 (zh)
WO (1) WO2015165505A1 (zh)
ZA (1) ZA201608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08418B2 (en) 2016-05-13 2019-12-17 Hensley Industries, Inc. Stabilizing features in a wear member assembly
SE542369C2 (sv) * 2016-05-23 2020-04-14 Combi Wear Parts Ab Slitdelssystem
CN113187014B (zh) * 2016-06-13 2023-06-30 爱斯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固定到土方作业设备的地面接合耐磨零件的装卸系统
USD803901S1 (en) 2016-12-15 2017-11-28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3275S1 (en) 2016-12-15 2017-11-21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6758S1 (en) 2016-12-15 2018-01-02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10480162B2 (en) 2016-12-15 2019-11-19 Caterpillar Inc. Implement ground engaging tip assembly having tip with tapered retention channel
USD805562S1 (en) 2016-12-15 2017-12-19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3897S1 (en) 2016-12-15 2017-11-28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6139S1 (en) 2016-12-15 2017-12-26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3899S1 (en) 2016-12-15 2017-11-28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3274S1 (en) 2016-12-15 2017-11-21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10494793B2 (en) 2016-12-15 2019-12-03 Caterpillar Inc. Implement tip assembly having tip with support rib
USD803900S1 (en) 2016-12-15 2017-11-28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6141S1 (en) 2016-12-15 2017-12-26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6759S1 (en) 2016-12-15 2018-01-02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5112S1 (en) 2016-12-15 2017-12-12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6142S1 (en) 2016-12-15 2017-12-26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3898S1 (en) 2016-12-15 2017-11-28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06140S1 (en) 2016-12-15 2017-12-26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10480161B2 (en) 2016-12-15 2019-11-19 Caterpillar Inc. Implement tip assembly having tip with wear indicator
USD803902S1 (en) 2016-12-15 2017-11-28 Caterpillar Inc. Tip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40441S1 (en) 2016-12-15 2019-02-12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KR101817064B1 (ko) * 2017-08-09 2018-01-10 성보공업주식회사 굴삭기의 버킷용 투스
USD832310S1 (en) 2017-08-30 2018-10-30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905765S1 (en) 2019-03-07 2020-12-22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888785S1 (en) 2019-03-07 2020-06-30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MX2023000689A (es) * 2020-07-17 2023-02-13 Metalogenia Research & Tech Sl Adaptador y elemento de desgaste con un pasador dispuesto en un punto de bajos esfuerzos.
USD945499S1 (en) 2020-11-18 2022-03-08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USD945498S1 (en) 2020-11-18 2022-03-08 Caterpillar Inc. Adapter for a ground engaging machine implement
WO2022256874A1 (en) * 2021-06-09 2022-12-15 Bradken Resources Pty Limited Wear assembly
WO2022256869A1 (en) * 2021-06-09 2022-12-15 Bradken Resources Pty Limited Wear assembly
US11879235B2 (en) 2021-09-02 2024-01-23 Caterpillar Inc. Tip with thru-hole and pin retaining geometry
EP4419755A1 (en) * 2021-10-21 2024-08-28 CQMS Pty Ltd "an excavator wea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9419A (en) 1950-01-12 1954-09-21 American Brake Shoe Co Excavating bucket adapter for replaceable tooth points
US3675350A (en) * 1970-04-13 1972-07-11 Amsted Ind Inc Dipper tooth assembly
US6735890B2 (en) 2001-07-06 2004-05-18 Esco Corporation Wear assembly
SU1838524A3 (ru) * 1989-08-04 1993-08-30 Esko Corp Узел крепления зуба рабочего органа землеройной машины
ES2088698T3 (es) * 1993-08-30 1996-08-16 Baz Service Ag Diente excavador.
JP3827073B2 (ja) * 2001-11-09 2006-09-27 株式会社樋口製作所 土木工事用ショベル機械におけるバケット用掘削兼整地具
ATE448366T1 (de) * 2003-12-05 2009-11-15 Metalogenia Sa Verschleissanordnung und komponenten davon, die für zum bewegen von materialien wie erde und steine verwendete maschinen bestimmt ist
MY149408A (en) * 2005-08-30 2013-08-30 Esco Corp Wear assembly for excavating machines
JOP20190303A1 (ar) * 2006-02-17 2017-06-16 Esco Group Llc تجميعة مقاومة للتآكل
ES2555177T3 (es) * 2006-03-30 2015-12-29 Esco Corporation Conjunto de desgaste
CA2551312A1 (en) * 2006-06-28 2007-12-28 Amsco Cast Products (Canada) Inc. Tooth and adaptor assembly
CN200955165Y (zh) * 2006-09-26 2007-10-03 宁波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斗齿与齿座的配合结构
KR20100097314A (ko) * 2009-02-26 2010-09-03 강승호 굴삭기용 버켓
US7980011B2 (en) * 2009-03-23 2011-07-19 Black Cat Blades Ltd. Fully stabilized excavator tooth attachment
EP3184701B1 (en) * 2009-03-23 2023-01-18 Black Cat Wear Parts Ltd. Fully stabilized excavator tooth attachment
US8261472B2 (en) * 2009-03-23 2012-09-11 Black Cat Blades Ltd. Retrofitted excavator tooth attachment
UA108940C2 (uk) * 2011-07-05 2015-06-25 Утримуючий пристрій, утримуюча система між охоплюючим компонентом і охоплюваним компонентом, охоплюючий компонент і охоплюваний компонент для екскаваторів і їм подібних машин
US8943716B2 (en) * 2011-10-10 2015-02-03 Caterpillar Inc. Implement tooth assembly with tip and adapter
CN202370031U (zh) * 2011-11-01 2012-08-08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铲斗斗齿及挖掘机铲斗
FR2983880B1 (fr) * 2011-12-08 2014-11-21 Afe Metal Systeme mecanique comprenant une piece d'usure et un support, et godet comprenant au moins un tel systeme mecanique
CN102864813B (zh) * 2012-07-26 2016-12-07 宁波禾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挖掘机铲斗齿、齿座及其组件
ES2918624T3 (es) * 2013-01-25 2022-07-19 Cqms Pty Ltd Conjunto desgastable para excavadora
WO2015165504A1 (en) * 2014-04-28 2015-11-05 Metalogenia Research & Technologies S.L. Tooth and adaptor for attachment of the tooth to a work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1608227B (en) 2018-05-30
EP3137691A1 (en) 2017-03-08
JP2017514051A (ja) 2017-06-01
KR102204569B1 (ko) 2021-01-19
US10294637B2 (en) 2019-05-21
BR112016025243A2 (pt) 2017-08-15
BR112016025243B1 (pt) 2021-02-09
AU2014392256B2 (en) 2019-05-09
MY181252A (en) 2020-12-21
IL248583B (en) 2019-03-31
NZ726601A (en) 2019-05-31
US20170067230A1 (en) 2017-03-09
CN106795708A (zh) 2017-05-31
EP3137691B1 (en) 2018-07-04
PT3137691T (pt) 2018-10-18
CL2016002743A1 (es) 2017-01-27
PE20161422A1 (es) 2017-01-08
WO2015165505A1 (en) 2015-11-05
RU2652043C1 (ru) 2018-04-24
MX2016014211A (es) 2017-02-13
CA2945618A1 (en) 2015-11-05
MX362678B (es) 2018-10-08
KR20160147866A (ko) 2016-12-23
ES2687369T3 (es) 2018-10-24
PL3137691T3 (pl) 2019-02-28
IL248583A0 (en) 2016-12-29
AU2014392256A1 (en) 2016-12-08
AP2016009576A0 (en) 2016-11-30
CA2945618C (en) 2021-06-01
JP6391810B2 (ja) 2018-09-19
UA116844C2 (uk) 2018-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5708B (zh) 齿和用于将所述齿附接到作业机械的接合器
KR102199157B1 (ko) 치형부 및 이 치형부를 작업 기계에 부착하기 위한 어댑터
CA2899458C (en) An excavator wear assembly
JP2002520524A (ja) 複数部片掘削歯組立体
AU2016203502B2 (en) Ground engaging to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6

Address after: Gothenburg

Applicant after: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Address before: Spain Barcelona

Applicant before: METALOGENIA RES &AM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