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5668A - 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以及圆编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以及圆编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5668A
CN106795668A CN201580045326.9A CN201580045326A CN106795668A CN 106795668 A CN106795668 A CN 106795668A CN 201580045326 A CN201580045326 A CN 201580045326A CN 106795668 A CN106795668 A CN 106795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knitted fabric
pin
coil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53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5668B (zh
Inventor
田巻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ta Se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ata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ta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ata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79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5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56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9/4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 D04B9/5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stockings, or portions thereof heel or toe por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2Loop-transfer poi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04B15/92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pneumatic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4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transfer of knitted goods from one machine to another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3/00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23/007Sewing units for assembling parts of knitted panties or closing the stocking toe part
    • D05B23/009Toe clo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致密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及圆编机系统。使移动针(34)在编织针(21)的轴方向上进入,而使移动针(34)与编织针(21)在轴方向上相连。使移动针(34)的前端突起(34e)向内侧偏移。使移动沉降片(49)从编织针(21)沿编织针轴方向转移至移动针(34)。向位于比钩在编织针(21)的最终线圈(26)靠针织物(27)的内侧的内侧线圈(26a)插入移动针(34)的前端突起(34e),针织物(27)从编织针(21)移动至移动针(34)。将移动至移动针(34)的内侧线圈(26a)连圈。比起使最终线圈移动至移动针而进行的连圈,进行连圈的线圈尺寸减小。能够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地致密,耐久性或外观品质提高。

Description

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以及圆编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及圆编机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袜子利用作为圆编机的一种的织袜机,按照罗口(cuff)部、腿部、脚后跟部、脚部、脚尖部的顺序编织。然后,脚尖开口部利用缝纫机缝合而制成袜子。作为缝合(seaming)的方法,一般有被称作连圈(linking)或环结(looping)的方法、及通称作盲缝(rosso)的缝制(sewing)这两种。前者的连圈(linking)或环结(looping)是为了使袜子的开口部的线圈(针织线圈)闭合而将对应的一对线圈一针目一针目地确实缝合的方法。后者的缝制是对准开口部而利用专用缝纫机与袜子的线圈无关地进行一次或多次缝合的方法。
代替利用人手将由织袜机编织的针织物放置在缝纫机上进行缝合,而开发出各种自动地从织袜机的针织部取出并放置于缝纫机单元的针织物移动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通过使用此种针织物移动装置,可自动地进行编织、缝合、移送,从而可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力,而效率佳地制造袜子等圆编制品。
专利文献1的袜子的搬出装置中,在保持着编结成的袜子的脚尖侧的状态下从编织针取下,将所保持的袜子朝背面翻转后,送至设置于装置外的后续步骤(缝纫机),由此能够进行自动缝合。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装置:在环状部分的形成的最后自动地抓取袜子制品,搬运至缝制台,在袜子制品的内侧生成通常的缝合缝(stitched seam)(针目)。
专利文献3中,袜子开口部的缝合方法为连圈方式,将利用圆编机编结至脚尖的袜子布料从圆编机自动地取出,并将脚尖的各线圈间自动地连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662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81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2681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袜子的搬出装置中,利用与编织针筒同步旋转及上下移动的保持构件、突出设置于保持构件的销、及将袜子从保持构件接收的袜子接收件,接收针织成的袜子。然而,销的数比编织针的数少,销设置于从编织针向编织针筒的内侧离开的位置,因而根据针织物的特性一直保持在同一部位的确实性欠佳。
专利文献2的自动缝制装置具有用以抓住袜子制品的最后的部分的可动翼片(blade)与固定翼片,且分别分割为具有多个齿的扇区(sector)。可动翼片与固定翼片具有存在编织针的直径外部与存在编织针的直径内部这样的多个位置。因此,可动翼片与固定翼片需要相对于编织针呈放射状分割配置,为了满足各齿在编织针间转移,例如需要如进行16分割般增多分割数。伴随于此,驱动源的空压作动器还需要按照扇区配置,从而需要多个零件。
而且,专利文献1中与脚尖开口端相连而编成盲缝接缝及废线部,专利文献2中需要在袜子制品的编织步骤的最后编成被称作边缘的部分。废线部或边缘是在将袜子的开口部闭合的利用缝纫机进行的缝制时从袜子制品切离的部分。由此,编成废线部或边缘不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且存在消耗不必要的线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3的缝合管状针织制品的边的方法及装置中,设为使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去除元件且使针织物转移至结合(hook up)台后将针织物成为朝背面翻转状态,以一对线迹中的一线迹接近另一线迹的方式转移,将各线迹间结合(连圈)。所述专利文献3中,因将编织针与移动针在编织针的轴方向上相连而将最终线圈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编织针与移动针的前端彼此相连的部分穿过最终线圈,因而最终线圈的线圈尺寸比其他内侧线圈的线圈尺寸大。因此,若将线圈尺寸增大的最终线圈彼此连圈,则在连圈部分与其他部分,线圈尺寸的连续性会消失,从而连圈部分的致密性欠佳。因此,所述部分强度降低,耐久性出现问题。而且,因破坏了线圈尺寸的均匀性,故外观品质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地致密而耐久性及外观品质提高的连圈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及装置。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编成袜子类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的一端牢固地缝合而不会编成无用的针织部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及圆编机系统。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将由圆编机编织的针织物的一端从圆编机的编织针筒的编织针移动至与编织针相同数量的移动针后,利用缝纫机单元将一端闭合。而且,将钩在编织针的针织物的位于比最终线圈靠内侧的内侧线圈沿针织物的圆周方向分为两半而形成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将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闭合时相向的线圈对准,利用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进行缝合。
优选为在使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时使用移动针。所述情况下,使移动针与编织针在编织针的轴方向上相对地转移,而使移动针的前端部外侧面接近编织针的前端部内侧面。接下来,在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内,从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向内侧放入移动构件,由移动构件的前端部对编织针进行引导。而且,使移动构件从编织针沿编织针的轴方向转移至移动针,将移动针的前端插入至内侧线圈。
本发明的圆编机在将由圆编机编织的针织物的一端从圆编机的编织针筒的编织针移动至与编织针相同数量的移动针后,利用缝纫机单元将一端闭合,且包括移动针单元、移动构件、线圈对准机构、及缝纫机单元。移动针单元对供钩在编织针的针织物的位于比最终线圈靠内侧的内侧线圈插入的移动针进行保持,且沿编织针筒的中心线方向升降,成为移动针从编织针退避的退避状态与移动针接近编织针的接近状态。移动构件在移动针单元为接近状态时,使针织物从编织针向移动针移动。线圈对准机构将内侧线圈沿针织物的圆周方向分为两半而形成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将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闭合时相向的线圈彼此对准。缝纫机单元对由线圈对准机构对准的线圈进行缝合。另外,优选为移动构件在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内,从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的外侧进入至内侧,并由前端部对编织针进行引导。
移动针优选为前端突起朝内侧靠近。由此,能够确实地将移动针插入至针织物的位于比最终线圈靠内侧的内侧线圈。
编织针及移动针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构成编织针群及移动针群。移动针群以180°间隔分为第1移动针群及第2移动针群,使第1线圈群移动的第1移动针群安装于固定哈夫盘,使第2线圈群移动的第2移动针群安装于可动哈夫盘。可动哈夫盘经由铰链部反转自如地安装于固定哈夫盘,并选择性地被设定为如下状态,即,固定哈夫盘及可动哈夫盘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打开状态,及第2移动针群的前端接近或接触于第1移动针群的前端而两移动针相连的闭合状态。
优选为在闭合状态下,第1移动针群与第2移动针群将前端在各哈夫盘的半径方向上错开位置而配置。在第1移动针群与第2移动针群的一者的前端形成着收纳另一者的前端的收纳槽,闭合状态下一者的前端收纳于另一者的收纳槽,第1移动针群与第2移动针群在移动针轴方向上相连。所述情况下,能够经由收纳槽,使第1移动针群与第2移动针群确实地在轴方向上连结,从而能够确实地使线圈从一者向另一者转移。
移动构件优选为包括带板状的移动沉降片主体、及具有倾斜部且形成为锐角的前端部的移动沉降片。前端部的厚度比移动沉降片主体的厚度薄,移动沉降片主体的厚度与编织针间的间隙相同。所述情况下,通过插入至各编织针间的移动沉降片主体,在针织物移动时,能够对编织针与移动针前端的位置进行引导,而使线圈移动。另外,沉降片主体的厚度与编织针间的间隙相同包括如下状态,所述状态与以移沉降片主体能够进入至编织针的间隙内且转移的程度在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大致相同。
移动沉降片利用沉降片进退机构,在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内,在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上从外侧插入至内侧。移动沉降片及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利用沉降片升降机构,向内侧线圈插入移动针的前端,使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
优选为在将内侧线圈移动至移动针前,在针织物的上方,向编织针间的间隙插入移动构件后使其下降,由移动沉降片的前端部下表面挤压最终线圈,而使移动前的最终线圈的高度对齐。具有脚后跟部或脚尖部等剩余部分的袜子类的针织物中,即便欲使钩在编织针的针织物的线圈对齐而从针织物下降管抽吸针织物,在剩余部分也有松弛,因而无法使针织物充分拉伸,从而存在针织物的线圈不对齐的情况。通过事先使用移动沉降片使最终线圈的高度对齐,能够消除因线圈的不对齐而线圈钩挂在编织针的钩等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确实地使移动沉降片插入至针织物的下侧。
优选为在针织物移动至移动针后,为了缝合针织物而将针织物送至缝纫机单元,与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针的升降联动而使固定哈夫盘在周方向上旋转。具体而言,优选为包括:针织物移动装置,在内侧线圈移动至移动针后,为了缝合针织物的内侧线圈而使针织物移动至缝纫机单元;及旋转机构,与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针的升降联动而使固定哈夫盘在周方向上旋转。所述情况下,不需要使缝纫机单元沿着针织物移动,从而构成变得简单。
优选为固定哈夫盘侧的移动针在轴方向上具有缝纫机针导槽,在缝纫机针的升降时由缝纫机针导槽对缝纫机针进行引导。所述情况下,在将各最终线圈的内侧线圈连圈的情况下确实地将缝纫机针引导至内侧线圈,而进行确实的缝合。
优选为缝纫机单元选择性地设置在缝纫机针进入至缝纫机针导槽的第1缝合位置、与位于比第1缝合位置靠针织物的内侧的第2缝合位置。而且,在第1缝合位置处进行利用缝纫机单元进行的连圈或第一次的缝制,在第2缝合位置处进行第二次的缝制。所述情况下,在连圈或第一次的缝制后,能够视需要选择第二次的缝制,且可根据袜子的种类选择闭合方。而且,优选为在由配置于固定哈夫盘的内侧的半环、及与半环面对面配置的针织物挤压件夹持针织物后,将内侧线圈从移动针取下而进行第一次的缝制及第二次的缝制。所述情况下,除能够确实地进行缝制外,还能够无线圈的间距制约地进行缝制,因而实现牢固的缝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钩在编织针的针织物的位于比最终线圈靠内侧的内侧线圈沿针织物的圆周方向分为两半而形成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将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闭合时相向的线圈对准,利用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进行缝合,因而与如从前般经由最终线圈将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闭合而将两者连圈的情况相比,连圈部分也为与其他部分相同的线圈尺寸,致密性得以维持,由此耐久性及外观品质提高。即,将最终线圈在将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的情况下,需要使最终线圈穿过编织针与移动针相连而变粗的部分,需要使最终线圈的线圈尺寸比内侧线圈大地编织针织物。因此,在将最终线圈连圈时连圈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线圈尺寸不同,连圈部分的致密性欠佳,但能够消除所述问题。通过将内侧线圈连圈,连圈部分也为与其他部分相同的线圈尺寸,致密性得以维持,从而耐久性及外观品质提高。而且,不仅利用连圈将针织物的一端缝合,还可进行缝制、进而第二次的缝制,从而获得牢固的缝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圆编机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圆编机系统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圆编机的编织已结束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移动针、移动沉降片、编织针等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针织物移动装置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针织物移动装置定位于编织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7是将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8是将移动针单元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打开状态的移动针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闭合状态的移动针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将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移动沉降片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A是表示移动沉降片为退避状态的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的立体图。
图13B是表示移动沉降片为进入状态的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编织针、移动针、移动沉降片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圆编机的上部机构打开而向上方退避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圆编机的上部机构向上方退避后,针织物下降管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7是表示将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定位于编织位置的状态的系统整体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将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定位于编织位置的状态的系统整体的平面图。
图19是表示为了使针织物的最终线圈对齐而移动沉降片为进入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0是移动沉降片下降而使针织物的最终线圈对齐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1是表示移动针下降而在轴方向上与编织针相连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2是对固定哈夫盘侧移动针及可动哈夫盘侧移动针与编织针相连的状态进行比较而表示的侧面图。
图23是表示为了使针织物移动至移动针而移动沉降片为进入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4是表示针织物的最终线圈钩在编织针的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25是表示移动沉降片为进入位置的状态下移动针位于可插入至针织物的最终线圈的内侧线圈的位置的横剖面图。
图26是表示针织物的线圈与移动沉降片、移动针、编织针的关系的侧面图。
图27是表示为了使针织物移动至移动针而移动沉降片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8是表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及针织物下降管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9是表示转移臂旋转而从针织物下降管拔出针织物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0是表示转向管下降而将针织物的下端向转向管内抽吸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1是表示为了将针织物朝背面翻转而转向管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2是表示由夹紧装置握持将针织物朝背面翻转的转向管上部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3是表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下降而可动哈夫盘通过反转装置反转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4是表示移动沉降片下降而进入至可动哈夫盘内的移动针间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5是表示为了将可动哈夫盘的移动针的线圈转移至对应的固定哈夫盘的移动针而移动沉降片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6是表示移动沉降片向上方退避而可动哈夫盘复位到原来的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7是表示转向管支持具及下针织物挤压件上升而将保持于固定哈夫盘的针织物夹持在与半环之间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8是表示将缝纫机单元放置于第1缝合位置,将移动针作为引导而利用连圈缝合针织物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9是表示沿着轴方向形成于移动针的外侧端面的缝纫机针导槽的移动针的立体图。
图40是表示使半环下降,移动针单元向上方退避而将针织物从移动针取下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1是表示为了切断第1缝合完成后的缝纫机线而切割器作动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2是表示转向杆上升而将针织物朝表面翻转并向排出单元搬送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3是表示排出朝背面翻转的针织物后使转向管下降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4是表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回到初始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5是表示用以缝合针织物的一端的针织物缝合方法、缝合的各步骤的流程图。
图46A是表示利用连圈进行的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6B是表示利用缝制进行的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6C是表示利用两次的缝制进行的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6D是表示利用连圈与缝制进行的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7是表示将缝纫机单元放置于第1缝合位置且不进行移动针的引导而进行针织物的第一次缝制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8是表示将缝纫机单元放置于第2缝合位置而进行针织物的第二次的缝制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9是表示为了将第二次的缝制完成后的缝纫机线切断而切割器作动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圆编机系统10包括圆编机11、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及针织物移动装置13。如图3所示,圆编机11包括横杆14、剪刀台15、闩锁环(latchring)16、线轨迹装置17、沉降片头18、编织针筒19、针织物下降管20或未图示的线供给部等。
如图4所示,多个编织针21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距并列设置于编织针筒19的上端。沉降片25以编织针21间的间隙且通过凸轮驱动在编织针筒19的半径方向上进退自如地设置于沉降片头18。通过所述各部联动,如周知般,相对于编织针21由针织纱依次形成线圈,如图3所示,作为针织物27的袜子按照罗口部27a、腿部27b、脚后跟部27c、脚部27d、脚尖部27e的顺序编织成筒状。
如图1所示,在圆编机11的侧方附设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包括缝纫机单元100、针织物朝背面翻转单元101、排出单元102。通过所述各单元100~单元102联动,在缝合针织物27(参照图3)的开口缘部后,可排出至未图示的制品接收盒等中。
如图5所示,针织物移动装置13包括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及使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转移的转移机构31。转移机构31包括升降旋转轴32、转移臂33。升降旋转轴32通过引导筒部36而沿铅垂方向转移自如地且绕铅垂轴旋转自如地受到支持。升降旋转轴32的上部固定着转移臂33。转移臂33的前端安装着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转移臂33与引导筒部36之间安装着摆动气缸37。摆动气缸37以升降旋转轴32为中心,使转移臂33在水平面内例如旋转90°。通过所述旋转,使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向如图17所示圆编机11的编织针筒19的上方区域(以下称作编织平台)、及如图1所示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的转向管110的上方区域(以下称作缝合平台)转移。
如图5所示,在升降旋转轴32的下端从下开始依序串联连接着臂上下第1气缸32a、臂上下第2气缸32b、臂上下第3气缸32c。通过选择性地驱动一个或多个所述气缸32a~气缸32c,升降旋转轴32沿铅垂方向升降,从而转移臂33在一连串步骤中被设定为必要高度。
如图6所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包括移动针单元40及移动沉降片单元41。移动针单元40包括保持着移动针34的固定哈夫盘43、可动哈夫盘44、及保持这些的移动针保持筒45。移动针单元40在编织针筒19的上方利用转移臂33(参照图5)升降,使保持于编织针21的针织物27从编织针21完全移动至固定哈夫盘43及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
移动针保持筒45经由轴承50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移动装置基座51。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装置基座51固定着转移臂33的一端。如图6所示,移动针保持筒45被上下地分割为上保持筒部45a与下保持筒部45b,之间固定着移动针旋转齿轮52。如图7所示,在移动针旋转齿轮52连着马达53的驱动齿轮53b。通过马达53的旋转,移动针旋转齿轮52进行旋转,由此可经由移动针保持筒45使各哈夫盘43、哈夫盘44旋转。由所述马达53、移动针旋转齿轮52、移动针保持筒45等构成旋转机构106。旋转机构106如图40所示,在利用缝纫机单元100缝合针织物27的内侧线圈26a(参照图24)时,与缝纫机针107的升降联动地使固定哈夫盘43间歇旋转,将缝纫机针107确实地插入至各内侧线圈26a,缝纫机线108穿过各内侧线圈26a,能够每一针目地连圈。而且,如图47、图48所示,即便在将针织物27从移动针34取下的状态下,当在由半环60与下针织物挤压件115夹持针织物27的状态下,与缝纫机针107的升降联动地使固定哈夫盘43间歇旋转时,也能够与线圈的间隔无关地以指定的间隔缝制针织物27。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与缝纫机针协动的弯针(looper needle)省略图示。而且,缝纫机线也不限于一根,也可使用两根、三根、及多根线。
如图8所示,固定哈夫盘43在哈夫盘主体43a的外周面具有移动针保持槽43b,在所述移动针保持槽43b内放置移动针34,由支持具43c从上开始挤压而构成。可动哈夫盘44也与固定哈夫盘43同样地构成,包括哈夫盘主体44a、保持移动针34的移动针保持槽44b、及支持具44c。由此,第1移动针群安装于固定哈夫盘43,第2移动针群安装于可动哈夫盘44。固定哈夫盘43与可动哈夫盘44利用铰链部46,将可动哈夫盘44相对于固定哈夫盘43能够旋转(反转)180°地安装。而且,固定哈夫盘43的支持具43c固定于移动针保持筒45。
如图9所示,通常状态下固定哈夫盘43及可动哈夫盘44成为移动针34在圆周方向上相连的打开状态。所述状态下,如图19~图21、图23~图25所示,从编织针21向移动针34进行针织物27的交付。如图10所示,当可动哈夫盘44反转而对准固定哈夫盘43时,所述哈夫盘43、哈夫盘44成为闭合状态。所述闭合状态下,如图33所示,各哈夫盘43、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前端彼此接触而相连,因而,由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保持的针织物开口的一半的内侧线圈26a分别对准于由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保持的剩余一半的内侧线圈26a。如此内侧线圈26a被对准的针织物27移动至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后(参照图35),如图38所示,利用缝纫机单元100进行缝合。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实地进行闭合状态下的移动针34彼此的连结,使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稍小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因此,如图10的表示放大部分的Z1般,在将可动哈夫盘44闭合时,成为相对于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在哈夫盘43的半径方向上偏移(offset)的状态。所述偏移的状态下,在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前端,在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前端所处的部分设置着前端收纳槽34a。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前端进入所述前端收纳槽34a。如此,通过将反转时的上下的移动针34在半径方向上稍微偏移而配置,与使移动针34的前端彼此对接而相连的情况相比,能够确实地进行两移动针34的连结。
如图8所示,在移动针保持筒45沿铅垂方向形成着插通孔45c,所述插通孔45c中升降自如地配置着锁紧轴56。锁紧轴56的下端部进入可动哈夫盘44的锁紧槽44d,限制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锁紧轴56的上端固定着锁紧环57。
如图7所示,以覆盖移动针旋转齿轮52的方式,在移动针保持筒45安装着可动哈夫盘44的锁紧罩55。锁紧罩55包括锁紧气缸55a与挡块55b。锁紧环57通过锁紧气缸55a而升降,下降时锁紧轴56的下端部进入锁紧槽44d(参照图8),限制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当利用锁紧气缸55a将锁紧环57提升而触碰到挡块55b并停止时,锁紧轴56的下端部从锁紧槽44d拔出,因而,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限制被解除。
移动针保持筒45的上部升降自如地安装着半环升降筒58。在半环升降筒58经由升降轴59而固定着半环60。升降轴59被上下分割,并升降自如地安装于移动针保持筒45。如图6所示,半环升降筒58包含内筒58a与外筒58b,这些以筒心为中心旋转自如地构成。如图7所示,在外筒58b的上方,气缸安装板61经由撑条61a安装于锁紧罩55。气缸安装板61与外筒58b之间,安装着半环下降第1气缸62a、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所述半环下降第1气缸62a或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被选择性地驱动,由此从使半环60向上方退避的第1位置(参照图36~图38),下降至将针织物27从移动针34取下的第2位置(参照图40、图47、图48),或用以切断缝合后的缝纫机线108的第3位置(参照图41、图49)。所述下降时能够将缝纫机线108从缝合后的针织物27切断。
如以上所述,由移动针旋转齿轮52及马达53、挤压缝合时的针织物开口部的半环60及所述半环60的升降机构68、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锁紧机构69等,构成线圈对准机构。线圈对准机构的各部联动,由此如以后说明般,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的缝合平台上,针织物27的开口的一半重合于另一半,进行缝纫机线108的缝合及缝纫机线108的切断。
如图7所示,移动沉降片单元41包括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及使其在铅垂方向上升降的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71。如图11所示,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从下开始依次包括头72、基座73、移动沉降片49、沉降片带75、凸轮保持环76、凸轮77、盖体78、旋转环79、固定螺杆74、及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头72安装于环状的基座73。
移动沉降片49设置为与编织针21相同的数量,进入头72的放射槽72a,在头72的半径方向上呈放射状配置且转移自如地得到保持。如图12所示,移动沉降片49包括带板状的移动沉降片主体49a、及形成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内侧端部的前端部49b。前端部49b具有倾斜部49d且形成为锐角。前端部49b、倾斜部49d形成得比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厚度薄。而且,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厚度与编织针21间的间隙相同。另外,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厚度与编织针21间的间隙相同包括如下状态,所述状态与以移动沉降片主体49a能够进入至编织针21间的间隙内且转移的程度在两者之间留有空余的状态大致相同,不同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在间隙内无法进退的严格意义。移动沉降片49的外侧端面形成着带槽49g。如图11所示,带槽49g中放入橡胶制或螺旋弹簧制沉降片带75。沉降片带75对移动沉降片49朝向内侧施力。
凸轮77包含在周方向上分割的凸轮主体77a,所述凸轮主体77a呈环状地由固定螺杆74连结。凸轮主体77a通过凸轮保持环76与盖体78而在盖体78的半径方向上转移自如地受到夹持。在盖体78,用以将凸轮主体77a在大致半径方向上引导的导槽78a设置为凸轮主体77a的个数的2倍。在旋转环79,在与半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着凸轮槽79a。
固定螺杆74贯通各凸轮槽79a及导槽78a,螺固于凸轮主体77a。旋转环79旋转自如地保持于盖体78。在旋转环79形成着向外侧突出的突部79b。而且,在基座73延伸设置着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基端部安装用的托架部73b。在所述突部79b与托架部73b安装着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
移动沉降片49通过沉降片带75而被朝向内侧施力,因而,移动沉降片49的突起49c抵接于凸轮77的外周面。通过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杆80a出没,旋转环79旋转规定角度。
如图13A所示,在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杆80a突出的状态下,固定螺杆74位于凸轮槽79a的外侧端部。由此,凸轮77(参照图11)成为大径,成为移动沉降片49后退的退避状态。
而且,如图13B所示,在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杆80a被拉进的状态下,固定螺杆74位于凸轮槽79a的内侧端部。由此,凸轮77为小径,移动沉降片49因沉降片带75的向内侧的施力而前进,成为进入状态。
如图14所示,在移动沉降片49为进入状态下,从编织针筒19的外侧朝向内侧在半径方向上将移动沉降片49插入至编织针21间的间隙。前端部49b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相比,以随着朝向前端而逐渐变薄的方式倾斜切断两侧面的上侧部分,因而,可确实地将移动沉降片49插入至编织针21间的间隙。而且,插入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位于编织针21间的间隙,因而,可将编织针21在周方向上进行引导。另外,前端部49b除以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之外,也可形成为比移动沉降片主体49a薄的固定的厚度。
如图7所示,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71包括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气缸71b、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气缸71c、移动沉降片上升移动气缸71d、气缸安装板71e。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安装于移动装置基座51与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的基座73之间,对这些基座彼此的间隔进行调节。在气缸安装板71e安装着固定于移动装置基座51的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气缸71b、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气缸71c、移动沉降片上升移动气缸71d的作用点。通过选择性地驱动所述各气缸71a~气缸71d,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可从上升最高的第1位置(参照图6)起依序下降至第2位置(参照图27)、第3位置(参照图19)、第4位置(参照图20),通过对这些位置进行切换,而可使移动沉降片49在规定的范围内升降。
通过使用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及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71使各部联动,而可使编织针筒19的针织物27移动至移动针34。而且,在使针织物27移动至移动针34后,利用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使可动哈夫盘44反转,将缝合的开口部分的半周的内侧线圈26a彼此对准,并由缝纫机单元100缝合,由此袜子完成。
如图40所示,缝纫机单元100包括:缝纫机主体103,将缝纫机主体103放置于脚尖开口部的转移机构104,用以选择转移机构104的向脚尖开口部的接近量的缝纫机进退定位气缸104b,从上下方向夹着并保持脚尖开口部的脚尖开口部保持机构105,以及使脚尖开口部旋转的旋转机构106。
针织物朝背面翻转单元101如图31所示包括:转向管110,供转向管110的下端部插入而升降的下侧管升降机构111,转向管夹紧机构112,转向杆113(参照图42、图43),以及转向杆升降机构(未图示)。
以下,按照圆编机系统10的动作顺序,将各部的构成及其动作一并进行说明。如图45所示,圆编机系统10包括移送准备步骤ST1、针织物移动装置转移步骤ST2、针织物线圈对齐步骤ST3、针织物移动步骤ST4、针织物转移步骤ST5、针织物朝背面翻转步骤ST6、脚尖开口部对准步骤ST7、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针织物朝表面翻转、排出步骤ST9、装置复位步骤ST10的各步骤,依序对这些进行处理。
移送准备步骤ST1中,进行如下的处理。图3表示圆编织刚结束后的编织平台的纵剖面。另外,以下的各纵剖面中,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仅表示剖面(端面),省略其内侧可看见的构件。由剪刀台15切断线的刚编织后的针织物27将最终线圈26钩在各编织针21(参照图24),并收纳于针织物下降管20内。包含剪刀台15、闩锁环16、线轨迹装置17的上部装置安装于横杆14。横杆14通过未图示的气缸而沿铅垂方向摆动。通过所述摆动而在如图2、图3所示圆编机11的编织针筒19中闩锁环16等面对面的编织位置,与如图15、图16所示闩锁环16等从编织位置向上方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位。
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针织物下降管20经由未图示的阀而连结于吸风机(suctionblower),针织物27在针织物下降管20内被朝向下方抽吸。针织物下降管20虽省略图示,但构成为通过多个气缸而在上层、中层、下层的三阶段的位置升降。横杆14向上方旋转时,剪刀台15、闩锁环16、线轨迹装置17转移至退避位置(参照图16)。
如图16所示,沉降片头18上的沉降片凸轮18a或橡胶沉降片凸轮(未图示)为作用状态,沉降片25在编织针21间在编织针筒19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转移,沉降片25的卡止爪脱离编织针21。由此,卡止爪对针织物27的卡止被解除。接下来,编织针21上升至非编成水平高度,成为从编织针筒19向上方突出最多的状态。而且,针织物下降管20上升而放置于上层。由此,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位于编织针21的舌针(latch)(也称作钩针(latchneedle))21a的附近(参照图26)。接下来,使编织针筒19旋转,使编织针21与移动针34成为对应的位置关系后停止,并利用未图示的锁紧装置进行锁紧以使编织针筒19不会意外地旋转。然后,图7所示的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筒71b、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筒71c成为伸长状态,准备移动沉降片49的下降定位用的挡块。
针织物移动装置转移步骤ST2中进行如下的处理。首先,当从图15的状态起,使摆动气缸37的杆向收缩方向作用而转移臂33旋转时,如图17、图18所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向编织针筒19的上方即编织平台转移,成为图6的状态。
针织物线圈对齐步骤ST3中进行如下的处理。图5所示的臂上下第1气缸32a、臂上下第2气缸32b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针34从图6的位置下降,并如图19所示,停止于从移动位置算起10mm上方的位置。而且,来自针织物下降管20的抽吸停止。接下来,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参照图7)为非作用状态(自由的状态),如图19所示,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因自重而下降至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气缸71b伸长状态的高度。而且,利用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移动沉降片49从图13A所示的退避状态成为图13B所示的进入状态。
然后,如图20所示,针织物下降管20下降而位于中层的位置。而且,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气缸71b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下降至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气缸71c的伸长状态的高度。利用因所述下降而为进入状态的移动沉降片49使针织物27下降,各最终线圈以在铅垂方向上为固定位置(同一水平高度)的方式对齐。由此,能够使移动沉降片49一直以固定位置接触针织物。
针织物移动步骤ST4中进行如下的处理。首先,如图21所示,移动沉降片49处于退避位置。而且,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气缸71c(参照图7)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沉降片49下降至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与沉降片盖体18b接触的高度。进而,臂上下第3气缸32c(参照图5)成为收缩状态。由此,如图22所示,移动针34的前端与编织针21的背面接触或接近。
接下来,成为从如图13A所示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杆突出的状态,到如图13B所示杆隐没的状态,移动沉降片49从退避位置变为进入位置。由此,如图26所示,移动沉降片49插入至针织物27下侧。
图24表示最终线圈26钩在编织针21的状态的编织针21周边的针织物27。图25表示在编织针21间的间隙内,在半径方向上从外侧朝向内侧插入移动沉降片49的状态的编织针21周边的针织物27。图26表示在编织针21间插入了移动沉降片49的状态的侧面。所述状态下移动针34位于内侧线圈26a的上方,因而能够将针织物27从下向上提升,而使内侧线圈26a向移动针34转移。
如图22所示,移动针34下降而在相对于编织针21在上下方向上相连的移动位置,成为移动针34的外侧前端面与编织针21的内侧背面接触的状态或接近的状态。如此,成为接触的状态或接近的状态取决于,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稍小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因此,在两哈夫盘43、哈夫盘44为打开状态时,若编织针21接近移动针34,则两者间的间隙不同,正因为可动哈夫盘侧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小,而在可动哈夫盘侧的移动针34与编织针21之间形成间隙。然而,如图26所示,为对于线圈尺寸能够容许的间隙。因此,能够使编织针21与移动针34在铅垂方向上大致一体化,且将针织物27的内侧线圈26a确实移动至移动针34。
此时,如图25所示,在最终线圈26保持于编织针21的状态下,与编织针21隔开固定距离的移动针34因与内侧线圈26a面对面,故能够确实地使移动针34插入至同一接缝的内侧线圈26a。尤其因移动针34具有突出成三角锥状的前端突起34e,前端突起34e成为向内侧偏移的状态,因与编织针21稍微隔开,故使移动针34确实地插入至位于比最终线圈26靠内侧的内侧线圈26a。
如图27所示,移动沉降片上升移动气缸71d成为伸长状态,由移动沉降片49使针织物27上升到移动针34的上部。由此,在针织物27的内侧线圈26a进入至移动针34的状态下,由移动沉降片49阻止来自移动沉降片49的针织物27的脱落,从而内侧线圈26a被确实地保持于各移动针34。另外,如图22所示,固定哈夫盘侧的移动针34的前端与编织针21的背面接触,编织针21能够朝向内侧稍微摆动,从而内侧线圈26a不会在这些接触部分卡止,而能够顺畅地从编织针21移动至移动针34。这是因为,虽省略图示,但在编织针筒19的编织针保持槽内,在编织针筒19的半径方向上能够稍微摆动地收纳编织针21。而且,移动针34的前端突起34e向内侧偏移地配置,因而将移动针34确实地向内侧线圈26a插入引导。
针织物转移步骤ST5中进行如下的处理。首先,臂上下第1气缸32a~第3气缸32c(参照图5)成为伸长状态,如图28所示,移动装置基座51恢复至转移高度(上层)。而且,针织物下降管20上升至上层。接下来,在解除编织针筒19的旋转锁紧后,使编织针筒19旋转,编织针21达到成为被沉降片25遮蔽的高度的浮子水平高度(float level)之前,编织针21下降。由此,在下一步骤中,即便使转移臂33摆动,针织物27也不会与编织针21接触地将针织物27从针织物下降管20拉抽。
接下来,通过使摆动气缸37(参照图5)向杆伸长的方向发挥作用,如图29所示,转移臂33朝向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而开始旋转。然后,转移至图2所示的位置。接下来,针织物下降管20处于下层位置。接下来,如图3所示,横杆14从退避位置向编织位置摆动,在编织位置放置剪刀台15、闩锁环16、线轨迹装置17,而开始下一次编织。
如图30所示,未图示的抽吸切换阀成为打开状态,从转向管110进行抽吸。接下来,臂上下第1气缸32a~第3气缸32c(参照图5)成为收缩的状态,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处于下层位置。接下来,未图示的抽吸切换阀成为闭合状态,停止从转向管110进行抽吸。
针织物朝背面翻转步骤ST6中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如图31所示,通过转向管支持具109的上升而转向管110上升,转向管110穿过针织物27中。由此,针织物被朝背面翻转。接下来,如图32所示,转向管夹紧机构112的升降气缸112a伸长而下降后,夹紧气缸112b发挥作用而保持转向管110。接下来,仅转向管支持具109下降。接下来,移动沉降片49处于退避位置后,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沉降片49向上方退避。
脚尖开口部对准步骤ST7中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如图33所示,可动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从退避位置转移至能够作用于可动哈夫盘44的位置。而且,锁紧罩55的锁紧气缸55a成为伸长状态而可动哈夫盘44的锁紧被解除。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具有供使可动哈夫盘44反转的反转销44e插入的反转销承接部85a,通过旋转180°而将可动哈夫盘44反转。当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作动时,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以成为一直线状的方式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接触(参照图10)。接下来,反转锁紧机构69作动,可动哈夫盘44闭合的状态得以维持。然后,可动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回到退避位置。
如图34所示,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发挥作用成为伸长的状态,使移动沉降片49转移至下方后,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成为进入状态,移动沉降片49的前端上端部进入至钩在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内侧线圈26a的下端部。接下来,如图35所示,移动沉降片上升移动气缸71d成为伸长状态,可动哈夫盘44侧的移动针34的内侧线圈26a被朝向上方提升,转移至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
如图36所示,移动沉降片49达到退避位置后,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沉降片49向上方退避。接下来,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再度上升后,反转锁紧机构69不发挥作用而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状态的锁紧被解除。然后,由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进行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复原后,锁紧罩55的锁紧气缸55a成为收缩的状态,可动哈夫盘44成为离开固定哈夫盘的打开状态后,再度被锁紧。然后,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下降而转移至退避位置。
如图37所示,转向管支持具109及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上升而在与半环60之间夹持针织物27。
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中进行如下处理。所述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如图46A~图46D所示,可选择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第4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D这4种。
如图46A所示,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以连圈方式进行缝合,具有连圈步骤、针织物取下步骤、缝纫机线切断步骤。首先,连圈步骤中,如图38所示,利用马达53(参照图7)使移动针旋转齿轮52旋转,使缝合开始部转移至缝纫机针107的位置。然后,在将缝纫机进退定位气缸104b拉长的状态下,将缝纫机进退气缸104a拉长,将缝纫机主体103放置于第1缝合位置。接下来,对缝纫机主体103进行驱动,与缝纫机针107的动作联动而驱动马达53,由此,利用缝纫机针107将内侧线圈26a逐针目地以连圈状态缝合。另外,最终线圈26成为由连圈的缝纫机线108包覆的状态。
如图39所示,在移动针34的固定哈夫盘43的半径方向外侧面,沿着移动针34的轴方向形成剖面例如为V字形或半圆形、圆弧形的缝纫机针导槽34b。而且,移动针34的下端部(前端部)包括朝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34c、及与移动针34的轴方向平行的平坦面34d。缝纫机针导槽34b在倾斜面34c开口。因此连圈状态下的缝合中,缝纫机针107进入缝纫机针导槽34b而下降,故而将缝纫机针107的前端确实地引导至保持于移动针34的内侧线圈26a内。由此,能够对每个内侧线圈26a确实地进行缝合。
如图26、图39所示,移动针34的前端突起34e变尖成三角锥状。如图26所示,前端突起34e形成于移动针34的内侧面的延长线上,结果,成为前端突起34e向内侧偏移的状态。所述前端突起34e向内侧偏移而在前端形成着倾斜面34f。在针织物27通过移动沉降片49的上升而向上方移动时,倾斜面34f发挥着供前端突起34e进入至内侧线圈26a的引导面的功能。因此,移动针34能够确实进入至内侧线圈26a,基于内侧线圈26a移送针织物27或使针织物27闭合。
针织物取下步骤中,如图40所示,在成为将半环下降第1气缸62a拉长的状态后,使臂上下第1气缸32a成为伸长的状态,使移动针34例如上升20mm,将缝合的内侧线圈26a从移动针34中拔出。此时,针织物27由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与半环60夹持的状态得以维持。然后利用缝纫机主体103将缝纫机线108的空环例如制作成10针目左右。
缝纫机线切断步骤中,如图41所示,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成为伸长状态,由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与半环60夹持的针织物27的位置向下方转移。然后,切割器进退气缸120向伸长方向作动,切割器121进入缝纫机线108的空环的上部。接下来,切割器上下气缸122成为伸长状态而将切割器121放置于空环的切断位置。接下来,切割器进退气缸120成为收缩的状态,利用切割器121的退避动作将空环切断。然后,使切割器上下气缸122成为收缩状态而使切割器121回到初始的位置。以上为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
如图46B所示,第2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B具有针织物取下步骤、缝制步骤、缝纫机线切断步骤。针织物取下步骤及缝纫机线切断步骤为与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相同的处理,省略说明。另外,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的针织物取下步骤中,因在连圈步骤后进行的关系,在针织物取下步骤的最后利用缝纫机主体103制作10针目左右的空环,但本步骤中因无连圈步骤,故省略。
缝制步骤中,利用马达53(参照图7)使移动针旋转齿轮52旋转,使缝合开始部转移至缝纫机针107的位置。然后,在缝纫机进退定位气缸104b伸长的状态下,将缝纫机进退气缸104a拉长,将缝纫机主体103放置于第1缝合位置。接下来,如图47所示,对缝纫机主体103进行驱动,与缝纫机针107的动作联动而驱动马达53,由此,利用缝纫机针107缝制针织物。马达53的驱动间距不依存于线圈的间距而能够任意设定。另外,最终线圈26为由缝制的缝纫机线108包覆的状态。继针织物的缝制结束后,利用缝纫机主体103将缝纫机线108的空环例如制作成10针目左右。
如图46C所示,第3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C在针织物取下步骤、缝制步骤、缝纫机线切断步骤后,具有第二次的缝制步骤、缝纫机线切断步骤。另外,针织物取下步骤、第一次的缝制步骤、缝纫机线切断步骤为与第2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B相同的处理,而省略说明。第二次的缝制步骤中,如图48所示,成为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再次收缩的状态,使由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与半环60夹持的针织物27的位置向上方转移。接下来,利用马达53(参照图7)使移动针旋转齿轮52旋转,使缝合开始部转移至缝纫机针107的位置。然后,当缝纫机进退定位气缸104b为收缩的状态时,缝纫机进退气缸104a进而伸长,缝纫机主体103放置于第2缝合位置。接下来,对缝纫机主体103进行驱动,与缝纫机针107的动作联动而驱动马达53,由此,利用缝纫机针107对与针织物的最初的缝合位置不同的位置进行缝制。马达53的驱动间距不依存于线圈的间距而能够为任意。另外,最终线圈26及最初的缝纫机线108为由本缝制的缝纫机线108包覆的状态。继针织物的缝制结束后,利用缝纫机主体103将缝纫机线108的空环例如制作成10针目左右。
第二次的缝纫机线切断步骤中,如图49所示,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成为伸长状态,由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与半环60夹持的针织物27的位置向下方转移。然后,切割器进退气缸120向伸长方向作动,切割器121进入缝纫机线108的空环的上部。接下来,切割器上下气缸122成为伸长状态而将切割器121放置于空环的切断位置。接下来,切割器进退气缸120成为收缩的状态,利用切割器121的退避动作将空环切断。然后,使切割器上下气缸122成为收缩状态而使切割器121回到初始的位置。以上为第3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C。
如图46D所示,第4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D在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后,具有第3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C的第二次的缝制步骤、缝纫机线切断步骤。各步骤与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及第3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C相同,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以上所述,因对比最终线圈26靠内侧的线圈26a(参照图25)进行连圈或缝制,故优选为最终线圈26使用长丝纱捻线(Filament Twisted Yarn,FTY)的线。FTY一般用作袜子的里线,包含具有伸缩性的例如聚胺基甲酸酯与聚酯,细且伸缩性优异。由此,最终线圈26即便由连圈或缝合的缝纫机线108包覆,鼓起的情况少,从而不会破坏袜子的外观品质。而且,在对针织物27的内侧线圈26a插入移动针34的前端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具有弹力的FTY等的线,最终线圈26容易密接于编织针21,能够将移动针34的前端确实插入至位于所述最终线圈26的内侧的内侧线圈26a。另外,对供移动针34插入的内侧线圈为最终线圈26的前一个线圈26a进行了说明,也可将移动针34插入至最终线圈26以前的前两个或其以上的前一个线圈。而且,也可在前一个线圈或前两个线圈等混合存在的状态下插入移动针34。而且,最终线圈26也可设为与内侧线圈26a相同的线。
因选择4种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D中的任一个将脚尖开口部缝合,故除根据针织物的厚度或设计等进行仅利用连圈的缝合之外,还能够利用1台圆编机系统10实现更牢固的缝合。当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D结束时,使缝纫机进退气缸104a与缝纫机进退定位气缸104b收缩而缝纫机主体103被放置于退避位置。
在针织物朝表面翻转、排出步骤ST9中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如图42所示,喷出口侧抽吸切换阀(未图示)成为打开状态,经由排出单元102从转向管110进行抽吸。接下来,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下降而处于退避位置,转向管支持具109也暂时转移至最下层。然后,转向杆113与转向管支持具109一并上升,将针织物27在转向管110内提升,由此,针织物27再次以针织物27的表侧成为表面的方式反转,经由图1所示的排出单元102的排出管102a排出至未图示的制品接收盒。然后,喷出口侧抽吸切换阀成为闭合状态,排出管102a的抽吸被解除。而且,半环下降第1气缸62a、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成为收缩的状态,半环60向上方退避。而且,转向管支持具109进而上升而处于上层位置。
装置复位步骤ST10中进行如下的处理。首先,如图43所示,夹紧气缸112b成为收缩的状态,而转向管110的保持从夹紧机构112过渡到转向管支持具109。然后转向管支持具109与转向杆113及转向管110一并下降而放置于下层。
接下来,图43所示的夹紧机构112的升降气缸112a成为收缩的状态,夹紧管112c向上方退避。而且,臂上下第2气缸32b、臂上下第3气缸32c向伸长方向作动,转移臂33被放置于上层的位置。所述上层位置中,转移臂33在水平面内能够转移。
通过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由圆编机11编织针织物27后,利用针织物移动装置13送到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使脚尖开口部闭合后,经由排出单元102排出到制品接收盒。而且,在利用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将脚尖开口部闭合时在圆编机11中编织下一个针织物27,从而可效率佳地生产袜子类等针织物27。
图45是将所述各步骤ST1~步骤ST10在流程图汇总而成者。本实施方式为一种针织物缝合方法,为了将由圆编机11编织的针织物27的一端闭合而使针织物27从圆编机11的编织针筒19移动至针织物移动装置13,包括移送准备步骤ST1、针织物移动装置转移步骤ST2、针织物线圈对齐步骤ST3、针织物移动步骤ST4、针织物转移步骤ST5、针织物朝背面翻转步骤ST6、脚尖开口部对准步骤ST7、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针织物朝表面翻转、排出步骤ST9、及装置复位步骤ST10。
移送准备步骤ST1中,如图3、图16所示,相对于由圆编机11编织的针织物27,使圆编机11的上部装置从编织位置转移至退避位置,使保持于圆编机11的编织针21的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参照图26)转移至编织针21的舌针21a的下方,而使圆编机11的编织针筒19停止在固定位置。
针织物移动装置转移步骤ST2中,如图6所示,使移取有针织物27的内侧线圈26a的针织物移动装置13转移至圆编机11的正上方。针织物线圈对齐步骤ST3中,如图20所示,使针织物移动装置13的移动沉降片49与针织物27接触而下降,将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的高度在铅垂方向上在固定位置处对齐。针织物移动步骤ST4中,如图21、图23、图27所示,使移动沉降片49转移至超过编织针21的钩的高度,使针织物27的内侧线圈26a移动至移动针34。
针织物转移步骤ST5中,如图28~图30所示,利用针织物移动装置13使针织物27从编织平台向缝合平台转移。
针织物朝背面翻转步骤ST6中,如图31、图32所示,将转向管110插入至针织物27内而使针织物27朝背面翻转。
脚尖开口部对准步骤ST7中,如图33所示,在将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对准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后,如图34所示,利用移动沉降片单元41的移动沉降片49,使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内侧线圈26a移动至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
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中,如图46A~图46D所示,可配合针织的袜子等制品的用途,选择ST8A、ST8B、ST8C、ST8D。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为一次连圈的方法,如图38所示,利用缝纫机线108将重合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内侧线圈26a彼此每一线圈(每一针目)地缝合。此时,利用固定哈夫盘43的旋转机构106而与缝纫机针的升降联动地对针织物27的各内侧线圈26a逐一针目地进行传送,从而利用缝纫机线108确实地将内侧线圈26a每一针目地缝合。而且,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中,如图39所示,因由移动针34的缝纫机针导槽34b在缝纫机针的升降时对缝纫机针进行引导,故可确实地使缝纫机针穿过各内侧线圈38a内。
第2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B为一次缝制的方法,在缝制前,如图40所示,在针织物27由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与半环60夹持的状态下将内侧线圈26a从移动针34拔出,从而可利用缝纫机无线圈的间距制约地进行缝制。
第3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C为在第2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B后进而进行缝制的方法,可使缝纫机单元100如图48所示,在转移后再次缝制而提高缝合部的强度。
第4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D为在第1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A后进而进行缝制的方法,与第3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8C同样地,可使缝纫机单元100如图48所示,在转移后再次缝制而提高缝合部的强度。
针织物朝表面翻转、排出步骤ST9中,如图42所示,通过将转向杆113插入至针织物内,在转向管110内使针织物27朝表面翻转。然后,转向管110内朝表面翻转的针织物27被抽吸,如图1所示,经由排出单元102的排出管102a而排出到设置于圆编机11的外部的未图示的制品接收盒。
装置复位步骤ST10中,如图43、图44所示,各作动部成为初始的位置状态,而等待下一个针织物编结。
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移动针插入至位于比最终线圈靠内侧的内侧线圈,将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但还可通过更换为移动针的前端突起向外侧偏移的最终线圈用移动针,而将移动针插入至最终线圈而将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所述情况下,还可代替内侧线圈,而将最终线圈彼此连圈。
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将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时,使比最终线圈靠内侧的线圈移动至移动针,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时,如所述般,也可使用前端突起向外侧偏移的移动针而使针织物预先移动至最终线圈,以从利用所述最终线圈使针织物移动的移动针向其内侧线圈移动的方式,将中间针插入至内侧线圈,而最终由内侧线圈保持针织物。所述情况下,将内侧线圈在针织物的圆周方向上分为两半,而形成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将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闭合时相向的线圈对准,利用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进行缝合。中间针也可为为了连圈而保持针织物的尖针或在移动至尖针前的阶段保持针织物的针织物保持针。
例如,如专利第4268136号公报记载般,在具有如下步骤的情况下:
1.将编织针所保持的最终线圈移动至移动针(线迹的去除元件)的第1针织物移动步骤,
2.将保持移动针的哈夫盘(crown)对准,使相向的最终线圈转移至一哈夫盘的最终线圈对准步骤,
3.在移动针保持最终线圈的状态下,将缝纫机单元(结合台)的尖针(结合刺状突起)插入至最终线圈,使针织物向尖针侧移动的第2针织物移动步骤,
4.利用缝纫机单元将针织物的最终线圈连圈(结合)的连圈步骤,
第2针织物移动步骤中,在移动针保持最终线圈的状态下将缝纫机单元的尖针插入至内侧线圈,使针织物向尖针侧移动。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地致密,而提高耐久性及外观品质。
而且,如专利第5389830号公报中记载般,在具有如下步骤的情况下:
1.将编织针保持的最终线圈移动至移动针(拾取构件)的第1针织物移动步骤,
2.在由移动针保持最终线圈的状态下将缝纫机单元(环结台)的尖针(尖端(spike))插入至最终线圈,将针织物向尖针侧移动的第2针织物移动步骤,
3.将保持尖针的哈夫盘(半环状要素)对准,而使相向的最终线圈向一哈夫盘转移的最终线圈对准步骤,
4.利用缝纫机单元将最终线圈连圈(环结)的连圈步骤,
第2针织物移动步骤中,在移动针保持最终线圈的状态下将缝纫机单元的尖针插入至内侧线圈,将针织物向尖针侧移动。进而,最终线圈对准步骤中,将保持尖针的哈夫盘对准,将相向的内侧线圈转移至一哈夫盘。由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地致密,而提高耐久性及外观品质。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将内侧线圈连圈时每一针目地使缝纫机线穿过一次,缝纫机线的穿过次数不仅可为一次也可设为两次以上。而且,通过将缝纫机线多次穿过的区域设为内侧线圈的闭合开始数线圈与闭合结束数线圈,而可加强连圈的闭合部分。而且,缝纫机线多次穿过的部分不限于闭合开始或闭合结束的区域,也可为适宜的区域。而且,关于穿过内侧线圈的缝纫机线,也可例如替换为每次数个间距地穿过。例如可将缝纫机线穿过一次的线圈与穿过两次的线圈交替,进而也可设为每次数个间距地多次穿过缝纫机位置的线圈。
符号的说明
10:圆编机系统
11:圆编机
12: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
13:针织物移动装置
19:编织针筒
21:编织针
26:最终线圈
26a:内侧线圈
27:针织物
33:转移臂
34:移动针
34b:缝纫机针导槽
40:移动针单元
41:移动沉降片单元
43:固定哈夫盘
44:可动哈夫盘
45:移动针保持筒
46:铰链部
49:移动沉降片
70: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
71: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
85:可动哈夫盘反转驱动部
100:缝纫机单元
101:针织物朝背面翻转单元
102:排出单元
103:缝纫机主体
106:旋转机构
107:缝纫机针
115:下针织物挤压件

Claims (24)

1.一种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将由圆编机编织的针织物的一端在从所述圆编机的编织针筒的编织针移动至与所述编织针相同数量的移动针后,利用缝纫机单元将所述一端闭合,
所述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将钩在所述编织针的所述针织物的位于比最终线圈靠内侧的内侧线圈沿所述针织物的圆周方向分为两半而形成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将所述第1线圈群与所述第2线圈群闭合时相向的线圈对准,利用所述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进行缝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在使针织物从所述编织针移动时使用所述移动针,使所述移动针与所述编织针在所述编织针的轴方向上相对地转移,而使所述移动针的前端部外侧面接近所述编织针的前端部内侧面,
在所述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内,从所述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向内侧放入移动构件,由所述移动构件的前端部对所述编织针进行引导,
使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编织针沿所述编织针的轴方向转移至所述移动针,使所述移动针的前端插入至所述内侧线圈,将所述针织物从所述编织针移动至所述移动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所述移动针的前端突起朝向内侧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所述编织针及所述移动针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构成编织针群及移动针群,
所述移动针群以180°间隔分为第1移动针群及第2移动针群,使所述第1线圈群移动的所述第1移动针群安装于固定哈夫盘,使所述第2线圈群移动的所述第2移动针群安装于可动哈夫盘,
所述可动哈夫盘经由铰链部反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哈夫盘,并选择性地被设定为如下状态,即,所述固定哈夫盘及所述可动哈夫盘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打开状态,及所述第2移动针群的前端接近或接触于所述第1移动针群的前端而两移动针相连的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第1移动针群与所述第2移动针群将前端在所述各哈夫盘的半径方向上错开位置而配置,在所述第1移动针群与所述第2移动针群的一者的前端形成着收纳另一者的前端的收纳槽,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一者的前端收纳于所述另一者的收纳槽,所述第1移动针群与所述第2移动针群在移动针轴方向上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构件为包括带板状的移动沉降片主体、及具有倾斜部且形成为锐角的所述前端部的移动沉降片,
所述前端部的厚度比所述移动沉降片主体的厚度薄,且所述移动沉降片主体的厚度与所述编织针间的间隙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所述移动沉降片利用沉降片进退机构,在所述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内,在所述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上从外侧插入至内侧,
所述移动沉降片及所述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利用沉降片升降机构,向所述内侧线圈插入所述移动针的前端,使所述针织物从所述编织针移动至所述移动针。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在将所述内侧线圈移动至所述移动针前,在所述针织物的上方,向所述编织针间的间隙插入所述移动构件后使其下降,由所述移动构件的前端部下表面挤压所述最终线圈,而使移动前的所述最终线圈的高度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4、5、引用4或5的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在使所述内侧线圈移动至所述移动针后,为了缝合所述内侧线圈而将所述针织物转移至所述缝纫机单元,与所述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针的升降联动而使所述固定哈夫盘在周方向上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所述固定哈夫盘侧的所述移动针在轴方向上具有缝纫机针导槽,在所述缝纫机针的升降时由所述缝纫机针导槽对所述缝纫机针进行引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所述缝纫机单元选择性地设置在所述缝纫机针进入至所述缝纫机针导槽的第1缝合位置、与所述缝纫机针位于比所述第1缝合位置靠所述针织物的内侧的第2缝合位置,且能够进行所述第1缝合位置处的利用所述缝纫机单元进行的连圈或第一次的缝制、所述第2缝合位置处的第二次的缝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其中由配置于所述固定哈夫盘的内侧的半环、及与所述半环面对面地配置的针织物挤压件夹持所述针织物后,将所述内侧线圈从所述移动针取下而进行所述第一次的缝制及第二次的缝制。
13.一种圆编机系统,将由圆编机编织的针织物的一端在从所述圆编机的编织针筒的编织针移动至与所述编织针相同数量的移动针后,利用缝纫机单元将所述一端闭合,所述圆编机系统包括:
移动针单元,对供钩在所述编织针的所述针织物的位于比最终线圈靠内侧的内侧线圈插入的移动针进行保持,沿所述编织针筒的中心线方向升降,而成为所述移动针从所述编织针退避的退避状态与所述移动针接近所述编织针的接近状态;
移动构件,在所述移动针单元为所述接近状态时,使所述针织物从所述编织针移动至所述移动针;
线圈对准机构,将所述内侧线圈沿所述针织物的圆周方向分为两半而形成第1线圈群与第2线圈群,将所述第1线圈群与所述第2线圈群闭合时相向的线圈彼此对准;以及
缝纫机单元,将由所述线圈对准机构对准的所述线圈彼此缝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移动针单元为所述接近状态时,在所述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内,在所述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上从外侧进入至内侧,并由前端部对所述编织针进行引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所述移动针具有在保持于所述移动针单元的状态下朝向离开所述编织针的方向靠近的前端突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所述编织针及所述移动针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构成编织针群及移动针群,
所述移动针单元包括:对使所述第1线圈群移动的第1移动针群进行保持的固定哈夫盘,及对使所述第2线圈群移动的第2移动针群进行保持的可动哈夫盘,
所述可动哈夫盘经由铰链部反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哈夫盘,并选择性地被设定为如下状态,即,所述固定哈夫盘及所述可动哈夫盘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打开状态,及所述第2移动针群的前端接近或接触于所述第1移动针群的前端而两移动针相连的闭合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第1移动针群与所述第2移动针群将前端在所述各哈夫盘的半径方向上错开位置而配置,在所述第1移动针群与所述第2移动针群的一者的前端形成着收纳另一者的前端的收纳槽,所述闭合状态下所述一者的前端收纳于所述另一者的收纳槽,所述第1移动针群与所述第2移动针群在移动针轴方向上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所述移动构件为包括带板状的移动沉降片主体、及具有倾斜部且形成为锐角的前端部的移动沉降片,
所述前端部的厚度比所述移动沉降片主体的厚度薄,且所述移动沉降片主体的厚度与所述编织针间的间隙相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包括:
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将所述移动沉降片在所述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内,在所述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上从外侧插入至内侧;以及
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使所述移动沉降片及所述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沿所述编织针的轴方向转移,向所述内侧线圈插入所述移动针的前端,使所述针织物从所述编织针移动至所述移动针。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在将所述内侧线圈移动至所述移动针前,在所述针织物的上方,向所述编织针间的间隙插入所述移动沉降片后使其下降,由所述移动沉降片的前端部下表面挤压所述最终线圈,而使移动前的所述最终线圈的高度对齐。
21.根据权利要求16、17、引用16或17的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包括:针织物移动装置,在所述内侧线圈移动至所述移动针后,为了缝合所述内侧线圈而使所述针织物移动至所述缝纫机单元;以及
旋转机构,与所述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针的升降联动而使所述固定哈夫盘向周方向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所述固定哈夫盘侧的所述移动针在轴方向上具有缝纫机针导槽,在所述缝纫机针的升降时由所述缝纫机针导槽对所述缝纫机针进行引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所述缝纫机单元选择性地设置在所述缝纫机针进入至所述缝纫机针导槽的第1缝合位置、与位于比所述第1缝合位置靠所述针织物的内侧的第2缝合位置,且能够进行所述第1缝合位置处的利用所述缝纫机单元进行的连圈或第一次的缝制、所述第2缝合位置处的第二次的缝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圆编机系统,其中由配置于所述固定哈夫盘的内侧的半环、及与所述半环面对面地配置的针织物挤压件夹持所述针织物后,将所述内侧线圈从所述移动针取下而进行第一次的缝制及第二次的缝制。
CN201580045326.9A 2014-08-29 2015-03-24 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以及圆编机系统 Active CN1067956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6630 2014-08-29
JP2014-176630 2014-08-29
PCT/JP2015/058877 WO2016031282A1 (ja) 2014-08-29 2015-03-24 丸編機の編地縫合方法及び丸編機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668A true CN106795668A (zh) 2017-05-31
CN106795668B CN106795668B (zh) 2018-04-17

Family

ID=5539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5326.9A Active CN106795668B (zh) 2014-08-29 2015-03-24 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以及圆编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187633B1 (zh)
KR (1) KR101783287B1 (zh)
CN (1) CN106795668B (zh)
TR (1) TR201904912T4 (zh)
TW (1) TWI537444B (zh)
WO (1) WO201603128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2281A (zh) * 2019-04-19 2019-07-05 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托物机构的管状织物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0055689A (zh) * 2018-01-18 2019-07-26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合管状针织物开口端的缝纫机及其编织方法
CN113818146A (zh) * 2021-10-24 2021-12-21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干涉的对目式袜子缝制装置以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6884A (zh) * 2019-01-21 2019-04-05 杨志林 一种管状织物的缝合装置及方法
IT201900017141A1 (it) * 2019-09-24 2021-03-24 Da Kong Entpr Co Ltd Dispositivo di cucitura o di rimagliatura per la chiusura di un manufatto tubolare a maglia
CN113493955B (zh) * 2020-03-19 2022-10-28 典洋针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高密度织物的移圈装置及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308A (zh) * 2002-10-21 2006-01-18 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管状针织物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CN1800466A (zh) * 2004-12-28 2006-07-12 弗朗哥·夏卡 在单面针织物圆纬机上生成针织物和筒形袜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70737A (zh) * 2008-03-10 2011-02-09 罗纳地股份公司 在用于袜类等的圆型针织机上管状针织物件的生产循环结束时用于在其轴向端封闭管状针织物件的方法和装置
CN203700746U (zh) * 2013-11-15 2014-07-09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袜机针板
WO2014111206A1 (en) * 2013-01-16 2014-07-24 Lonati S.P.A. Method for closing automatically an axial end of a tubular manufacture and for unloading it in an inside-out configuration,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5074071A (zh) * 2013-04-12 2015-11-18 斯塔乌布利意大利股份公司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物的方法和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7888A (en) 1934-07-28 1936-07-14 Scott & Williams Inc Weight device
JPS5116557B2 (zh) 1972-12-12 1976-05-25
JP2002266208A (ja) 2001-03-14 2002-09-18 Nagata Seiki Co Ltd 靴下を機外に搬出する搬出方法および搬出装置
JP4030853B2 (ja) * 2002-10-23 2008-01-09 永田精機株式会社 靴下移し装置
IT1392646B1 (it) * 2009-01-30 2012-03-16 N T A S R L Dispositivo di prelievo di una calza da un macchinario cilindric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tubolari con estremita cucita
TWI448595B (zh) * 2010-04-06 2014-08-11 Da Kong Entpr Co Ltd Sock body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308A (zh) * 2002-10-21 2006-01-18 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管状针织物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CN1800466A (zh) * 2004-12-28 2006-07-12 弗朗哥·夏卡 在单面针织物圆纬机上生成针织物和筒形袜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70737A (zh) * 2008-03-10 2011-02-09 罗纳地股份公司 在用于袜类等的圆型针织机上管状针织物件的生产循环结束时用于在其轴向端封闭管状针织物件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11206A1 (en) * 2013-01-16 2014-07-24 Lonati S.P.A. Method for closing automatically an axial end of a tubular manufacture and for unloading it in an inside-out configuration,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5074071A (zh) * 2013-04-12 2015-11-18 斯塔乌布利意大利股份公司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物的方法和机器
CN203700746U (zh) * 2013-11-15 2014-07-09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袜机针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5689A (zh) * 2018-01-18 2019-07-26 大康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合管状针织物开口端的缝纫机及其编织方法
TWI749282B (zh) * 2018-01-18 2021-12-11 大康織機股份有限公司 縫合管狀針織物開口端之縫紉機及其編織方法
CN109972281A (zh) * 2019-04-19 2019-07-05 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托物机构的管状织物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09972281B (zh) * 2019-04-19 2024-05-03 浙江嘉志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托物机构的管状织物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3818146A (zh) * 2021-10-24 2021-12-21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干涉的对目式袜子缝制装置以及方法
CN113818146B (zh) * 2021-10-24 2022-11-29 浙江罗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干涉的对目式袜子缝制装置以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5668B (zh) 2018-04-17
EP3187633A4 (en) 2017-09-06
TW201610255A (zh) 2016-03-16
KR101783287B1 (ko) 2017-10-23
WO2016031282A1 (ja) 2016-03-03
EP3187633A1 (en) 2017-07-05
EP3187633B1 (en) 2019-03-06
KR20170033447A (ko) 2017-03-24
TR201904912T4 (tr) 2019-05-21
TWI537444B (zh) 2016-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1784B (zh) 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与装置
CN106795668B (zh) 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以及圆编机系统
RU2085637C1 (ru)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краев вязаного трубчатого издел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RU2114226C1 (ru)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двух кромок вязаного на кругловязальной машине трубчатого изделия, в частности стачивания мыска носк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EP237797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loops from the knitting machine needle
CN101501259B (zh) 用于编织管状编织制品及用于缝合所述制品的接合点的系统及方法
CZ20011295A3 (cs) Způsob a zařízení pro ąití ąpičky ponoľky
JPH0860502A (ja) 円筒状ストッキング編機からのストッキング搬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04016847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tubular knitted articles and in particular for closing the toe
JP5854364B1 (ja) 丸編機の編地縫合方法及び丸編機システム
CN113825868B (zh) 用于生产具有闭合的趾部的管状针织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US1986753A (en) Knitting machine
CZ20023450A3 (cs) Způsob výroby hadicovitého úpletu a jednoválcový okrouhlý pletací stroj
CZ289128B6 (cs) Okrouhlý pletací stroj
CZ20023715A3 (en) Method for closing toes in knit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