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3608B -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3608B
CN106793608B CN201510835051.0A CN201510835051A CN106793608B CN 106793608 B CN106793608 B CN 106793608B CN 201510835051 A CN201510835051 A CN 201510835051A CN 106793608 B CN106793608 B CN 106793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notch
buffer
electronic equipment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50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93608A (zh
Inventor
靳宏志
高原
韩高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8350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3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3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3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93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3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该显示模组可以包括:显示功能组件,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通过缓冲层装配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一侧;其中,所述壳体的边缘处的预设位置形成一缺口,且所述缺口与所述电子设备中预设运动部件的运动轨迹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区域;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与所述缺口无关的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缓冲部采用第一硬度的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硬度可在所述显示功能组件装配至所述壳体时使所述缓冲部陷入所述缺口并阻挡所述运动轨迹。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降低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的同时,确保电子设备具备良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中集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导致电子设备的整机体积随之增大,影响了电子设备原本的便携性。
因此,如何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功能组件,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通过缓冲层装配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一侧;其中,所述壳体的边缘处的预设位置形成一缺口,且所述缺口与所述电子设备中预设运动部件的运动轨迹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区域;
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与所述缺口无关的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缓冲部采用第一硬度的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硬度可在所述显示功能组件装配至所述壳体时使所述缓冲部陷入所述缺口并阻挡所述运动轨迹。
可选的,所述缓冲部的构成材料包括:泡棉。
可选的,所述缓冲层还包括:
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对应于所述缺口的第二区域,可在所述显示功能组件装配至所述壳体时覆盖所述缺口;
其中,所述遮挡部采用第二硬度的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硬度可在所述显示功能组件装配至所述壳体时阻止所述遮挡部陷入所述缺口并阻挡所述运动轨迹。
可选的,所述遮挡部的构成材料包括:塑料或金属。
可选的,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缓冲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面与所述遮挡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缓冲层还包括:
局部缓冲块,位于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之间,以提供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之间的缓冲。
可选的,所述局部缓冲块与所述缓冲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为LCD显示模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和预设运动部件;
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可选的,所述预设运动部件包括:卡托结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开设缺口,使得预设运动部件的运动轨迹与该缺口存在重叠,使得该重叠区域在该预设运动部件与壳体之间实现了区域共用,有助于减小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占用、实现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同时,通过将缓冲部设置于与缺口无关的第一区域,使得缓冲部在提供显示功能组件与壳体之间的缓冲功能的同时,避免该缓冲部因陷入缺口中而对预设运动部件的运动轨迹造成阻挡,有助于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A是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一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一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2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一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缺口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二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二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缺口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二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缺口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三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三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缺口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之三示出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缺口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A是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是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如图1A-1B所示,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1、壳体2、预设运动部件3之间相互堆叠,则三者所需的厚度为D=d1+d2+d3;其中,d1为显示模组1的厚度、d2为壳体2的厚度、d3为预设运动部件3的厚度。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壳体2的结构改进,以期降低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如图2A所示,可以在壳体2的边缘处的预设位置形成一缺口21,且该缺口21与该电子设备中预设运动部件3的运动轨迹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区域;换言之,实际上相当于将该预设运动部件3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缺口21内部。
比如图2B所示,当整个预设运动部件3的运动轨迹完全重叠于缺口21,表明该预设运动部件3被完全容纳于缺口21中,从而将该预设运动部件3的厚度d3容纳于壳体2的厚度d2中,则显示模组1、壳体2和预设运动部件3的厚度总和D变化为D=d1+d2。当然,根据预设运动部件3被容纳于缺口21的比例不同,显示模组1、壳体2和预设运动部件3的厚度总和D的数值也相应变化,则d1+d2≤D<d1+d2+d3。
然而,单独改动壳体2的结构时,将导致如下问题:
如图1A-1B、图2A-2B所示,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功能组件11和缓冲层。其中,显示功能组件11的背部通过缓冲层装配于电子设备的壳体2的一侧(即图1A-2B中所示的上侧);同时,缓冲层包括缓冲部12,且在图2A-2B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缓冲部12位于该显示功能组件11的整个背部。
但是,出于良好的缓冲性能,缓冲部12通常采用诸如泡棉等软质材料制成,比如该缓冲部12的材料具有第一硬度,且该第一硬度必然可在该显示功能组件11装配至该壳体2时使该缓冲部12陷入该缺口21并阻挡预设运动部件3的运动轨迹。比如图2C所示,缓冲部12的泡棉等材料会沿缺口21陷入,并阻挡预设运动部件3的运动轨迹。
举例而言,假定预设运动部件3为电子设备中的卡托结构,那么壳体2上的缺口21实际上是作为该卡托结构对应的卡槽;相应地,用户需要将该卡托结构从卡槽中拉出,并在置入扩展卡后将该卡托结构重新插入卡槽中。那么,如果缓冲部12从缺口21处陷入,那么很可能阻挡卡托结构的拉出或插入过程,导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到明显的阻挡,并且可能使卡托结构在运动过程中划伤缓冲部12的泡棉等材料,造成损坏。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了对缓冲层的结构改进,包括:
实施例一
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3A-3C所示,可以限制缓冲部12的设置区域,使得缓冲部12仅设置于显示功能组件11的背部与缺口21无关的第一区域13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缓冲部12设置于第一区域13处,比如在图3B中,缓冲部12恰好在缺口21处缺失,使得缓冲部12的泡棉等材料无法陷入缺口21内,从而避免对预设运动部件3造成阻挡。
当然,除了图3B所示的“缓冲部12恰好在缺口21处缺失”的情况之外,如图3C所示,缓冲部12的缺失区域可以大于缺口21,也必然能够确保缓冲部12的泡棉等材料无法陷入缺口21内,从而避免对预设运动部件3造成阻挡。
实施例二
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4A-4C所示,显示模组1中的缓冲层还可以包括:遮挡部14,该遮挡部14位于该显示功能组件11的背部对应于该缺口21的第二区域15,可在该显示功能组件11装配至该壳体2时覆盖该缺口21;其中,该遮挡部14采用第二硬度的材料构成,该第二硬度可在该显示功能组件11装配至该壳体2时阻止该遮挡部14陷入该缺口21并阻挡该运动轨迹。举例而言,比如该遮挡部14的构成材料可以包括: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塑料;或者,也可以采用金属等其他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在保证缓冲层的完全性的同时,能够利用遮挡部14的材料硬度,确保其不会陷入缺口21中。比如图4B-4C所示,当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使缓冲部12靠近该壳体2的一面与该遮挡部14靠近该壳体2的一面平齐;换言之,当显示模组1与壳体2进行装配后,缓冲部12必然由于挤压而发生形变(厚度减小),如图4B-4C所示,此时可以确保缓冲部12与遮挡部14的底面平齐或基本平齐。
当然,遮挡部14并非不能够陷入缺口21中。比如图4B-4C所示,遮挡部14的底部与预设运动部件3的顶部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因而可以通过控制好陷入的深度,确保该遮挡部14即便陷入缺口21中,也能够避免对预设运动部件3的运动轨迹造成遮挡。
需要说明的是:
在图4B中,遮挡部14直接设置于显示功能组件11的背部;而在图4C中,缓冲层12还可以包括:局部缓冲块16,位于该遮挡部14与该显示功能组件11的背部之间,以提供该遮挡部14与该显示功能组件11之间的缓冲。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遮挡部14采用硬质材料,因而类似于缓冲部12为显示功能组件11与壳体2之间提供缓冲作用,也可以通过局部缓冲块16在遮挡部14与显示功能组件11之间提供缓冲作用。其中,该局部缓冲块16与该缓冲部1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但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可以为LCD显示模组或者其他类型,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比如在一些情况下,该显示模组还具备触摸功能,或者能够与触摸功能模组进行配合使用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功能组件,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通过缓冲层装配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一侧;其中,所述壳体的边缘处的预设位置形成一缺口,且所述缺口与所述电子设备中预设运动部件的运动轨迹存在至少一部分重叠区域;
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与所述缺口无关的第一区域;其中,所述缓冲部采用第一硬度的材料构成,所述第一硬度可在所述显示功能组件装配至所述壳体时使所述缓冲部陷入所述缺口并阻挡所述运动轨迹;
所述缓冲层还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对应于所述缺口的第二区域,可在所述显示功能组件装配至所述壳体时覆盖所述缺口;其中,所述遮挡部采用第二硬度的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硬度可在所述显示功能组件装配至所述壳体时阻止所述遮挡部陷入所述缺口并阻挡所述运动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的构成材料包括:泡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构成材料包括:塑料或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缓冲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面与所述遮挡部靠近所述壳体的一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还包括:
局部缓冲块,位于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的背部之间,以提供所述遮挡部与所述显示功能组件之间的缓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缓冲块与所述缓冲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LCD显示模组。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预设运动部件;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运动部件包括:卡托结构。
CN201510835051.0A 2015-11-25 2015-11-25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793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5051.0A CN106793608B (zh) 2015-11-25 2015-11-25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5051.0A CN106793608B (zh) 2015-11-25 2015-11-25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3608A CN106793608A (zh) 2017-05-31
CN106793608B true CN106793608B (zh) 2019-06-18

Family

ID=5896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5051.0A Active CN106793608B (zh) 2015-11-25 2015-11-25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360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88939U (zh) * 2014-01-24 2014-07-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液晶屏幕及移动终端
CN204316553U (zh) * 2014-11-24 2015-05-06 深圳市欧拓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触摸屏的智能手机
CN105071821A (zh) * 2015-07-31 2015-11-1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17638B1 (ko) * 2010-02-01 2012-03-0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바일 기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88939U (zh) * 2014-01-24 2014-07-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液晶屏幕及移动终端
CN204316553U (zh) * 2014-11-24 2015-05-06 深圳市欧拓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触摸屏的智能手机
CN105071821A (zh) * 2015-07-31 2015-11-1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3608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2074B2 (en)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device with reinforcing support member
US20210345741A1 (en) Composite protective case for phones, othe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other apparatus
CN107205533B (zh) 用于壳体端口的桥形加强件
US9136897B2 (en) One piece co-formed exterior hard shell case with an elastomeric liner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US10236928B2 (en) Molded mobile device case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having hinged access
JP6449885B2 (ja) 空気を注入することによって膨らんだ表面を有する電子装置ケースおよびダイアリー、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048847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US20190380461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inger gesture runway
KR101203445B1 (ko) 액체에 민감한 전자 제품들에서의 또는 그와 관련된 개선점들
CN106793608B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150029691A1 (en) Device housing for recei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0542802B1 (en) Cas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7660861A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壳体
JP6471361B2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用パッキン
US20220265015A1 (en) Cas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013918A1 (en) Molded mobile device case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US2013014827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2061435A1 (en) Display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KR20150012975A (ko) 장식용 보강부재를 갖는 모바일기기용 보호케이스
JP6072597B2 (ja) 樹脂成形品
CN110839325A (zh) 壳体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KR200466416Y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의 보호 커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