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9336B -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9336B
CN106779336B CN201611079182.1A CN201611079182A CN106779336B CN 106779336 B CN106779336 B CN 106779336B CN 201611079182 A CN201611079182 A CN 201611079182A CN 106779336 B CN106779336 B CN 106779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ge
engineering
module
approval
per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791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9336A (zh
Inventor
安晶
王斌
徐友武
刘学然
刘元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Dingh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10791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9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9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9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9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9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根据所述输入指令的类别创建问题报告、创建更改申请、创建更改通知以及执行更改审批。仅当所述更改审批通过时,执行工程更改,并将更改工程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以存储管理。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所述审批流程设置有规则处理和操作处理,用于控制流程的审批,以增强更改的质量和流程的控制效果,所述方法使工程更改实施更加简单、可控、高效,同时提高了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工程更改带来的成本。

Description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正在努力寻找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研发质量的方法,希望能够有效缩短整个产品研发的生命周期。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虽然各单元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例如CAD、CAM)已日益成熟,但它们都自成体系,彼此之间缺少了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用,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孤岛”。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Data Management,PDM)应运而生。
制造业的产品从论证阶段、规划阶段、初样阶段和正样阶段,再到设计定型、工艺设计、生产制造,最后到销售和售后维护,整个流程复杂而且周期长。从企业实际业务看,工程更改不仅涉及到产品研究所,而且涉及到工艺室、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质检部门,工程更改从提出到实施时间长、参与的部门和员工多、实施难度大。如何提高工程更改的可控性、可见性,并形成规范的、流程闭环的更改流程体系,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简单、可控、高效的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工程更改不可控、更改时间长等缺点。
就工程更改方法而言,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更改方法,应用于PDM,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所述输入指令的类别;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问题报告指令,创建问题报告,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问题报告的第一编码;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申请指令,创建更改申请,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申请的第二编码;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通知指令,创建更改通知,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通知的第三编码;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更改审批指令,且当所述更改审批通过时,执行工程更改,并将更改工程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以存储管理。
就装置而言,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更改装置,应用于PDM,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确定所述输入指令的类别;
问题报告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问题报告指令,创建问题报告,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问题报告的第一编码;
更改申请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申请指令,创建更改申请,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申请的第二编码;
更改通知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通知指令,创建更改通知,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通知的第三编码;
更改设计模块,用于若所述输入指令为更改审批指令,且当所述更改审批通过时,执行工程更改,并将更改工程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以存储管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创建问题报告、创建更改申请、创建更改通知以及执行更改审批,使企业的工程更改处于可控状态。仅当所述更改审批通过时,执行工程更改,并将更改工程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从而实现工程更改的闭环管理。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方法使工程更改实施更加简单、可控、高效,同时提高了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更改装置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更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5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子步骤S253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00-工程更改装置;110-接收处理模块;111-问题报告创建模块;112-更改申请创建模块;113-更改通知创建模块;114-更改设计模块;120-校验模块;130-分发模块;140-录入模块;150-权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工程更改问题来自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效的工程更改流程和方法能够保持产品数据的规范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工程更改关系到产品的设计、工艺、研发文档、装配组件、自制件、标准件、外购件、供应商、客户等一系列活动。有效的工程更改管理(EngineeringChange Management,ECM)可以规范更改与审核的流程,使工程更改有章可循,并处于严格的可控状态。
高效的工程更改,关乎企业是否能够更好地设计制造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较快地回应市场需求,在市场这块宝地中始终立于有利地位。高效的工程更改管理,使得企业不断地积累具有自身特色的更改知识库,从而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减少更改次数。当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从更改系统中寻找解决方法,进而提高更改效率和产品研发质量,减少更改成本。本发明结合企业实践,优化了工程更改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方便用户使用工程更改,规避产品研发的效率与质量冲突,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更改装置100的功能模块框图。所述工程更改装置100包括接收处理模块110、校验模块120、分发模块130、录入模块140以及权限模块150。所述接收处理模块110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确定所述输入指令的类别,然后根据相应的指令,通过问题报告创建模块111、更改申请创建模块112、更改通知创建模块113以及更改设计模块114执行相应的操作。
具体地,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问题报告(Problem Report,PR)指令,所述问题报告创建模块111生成用于标识所述问题报告的第一编码,并弹出创建问题报告的对话框。用户可以根据所述对话框预设的信息输入问题报告信息,例如所述第一编码、创建人、创建日期等信息,所述问题报告信息可以通过所述对话框呈现给用户。当用户输入完所述问题报告信息并确定后,所述工程更改装置100将创建问题报告,并提示用户问题报告创建成功以及存放位置。其中,可以对必填项、相互制约项进行约束,对于一级、重大更改强制进行更改分析。所述问题报告创建模块111在创建所述问题报告后,可通过所述接收处理模块110输入查看问题报告信息的指令,所述问题报告信息可以通过属性表单呈现给用户,用户可执行签入、签出及修改所述问题报告属性表单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问题报告可以用于捕捉有关问题或增强功能的信息,以启动更改流程。例如确认和重现任何已观察到的问题或记录增强功能的特殊请求所需的信息。附加属性记录问题的严重性,并设置优先级用于解决与其他PR相关的问题。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申请(Change Request,CR)指令,所述更改申请创建模块112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申请的第二编码,并弹出所述创建更改申请的对话框。用户可以根据所述对话框预设的信息输入更改申请信息,例如第二编码、申请人以及申请日期等信息。所述更改申请信息可通过所述对话框呈现给用户。当用户输入完所述更改申请信息并确定后,所述工程更改装置100开始创建更改申请,并为更改申请与选择的问题报告和所述问题报告的对象(例如问题零组件)建立关系,同时通过所述对话框可以提醒客户创建更改申请成功以及存放位置。其中可以对必填项、相互制约项进行约束。用户在创建所述更改申请成功后,可查询所述更改申请的信息,所述更改申请信息可以通过属性表单呈现给用户,用户可执行签入、签出及修改所述更改申请属性表单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更改申请用于申请更改工程并捕获与该更改相关的业务决策。所述更改申请提出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成本估计和更改所带来的好处。实际解决方案(例如新的零组件版本)会在更改通知中实施。所述更改申请可以是对所述问题报告的响应,除非决策者跳过了更改分析这一阶段,直接实施更改。一个单独的更改申请可以对多个问题报告中标识的问题进行分组和更正。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通知(Change Notice,CN)指令,所述更改通知创建模块113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通知的第三编码,并弹出所述创建更改通知的对话框。用户可以根据所述对话框预设的信息输入更改通知信息,例如第三编码、创建人以及创建日期等信息。所述更改通知信息可通过所述对话框呈现给用户。当用户输入完所述更改通知信息并确定后,所述工程更改装置100开始创建更改通知,并与所述问题报告和所述更改申请建立联系,以读取相应表单的属性(例如读取问题报告属性表单),同时通过所述对话框可以提醒客户创建更改通知成功以及存放位置。其中可以对必填项、相互制约项进行约束。用户在创建所述更改通知成功后,可查询所述更改通知的信息,所述更改通知信息可以通过属性表单呈现给用户,用户可执行签入、签出及修改所述更改通知属性表单的操作。所述用户在签出更改通知属性表单后,可以在更改列表中显示更改前后的物料信息,以及选择在制品的处理方式。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更改审批指令,通过校验模块120开始校验用户在更改审批流程的输入信息。例如,校验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当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与当前登录用户一致时,发起更改流程,若不一致,就不发起流程,并通过对话框提示登录用户如“对象所有者与您不一致,不允许提交流程!”等类似的内容;校验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报告的受理状态,仅当所述问题报告受理后,才进行所述工程更改或校验所述问题报告的更改等级;校验所述更改申请的发布状态,当确定所述更改申请已发布后,输出校验所述更改申请的任务节点的审核通过;校验所述更改通知的创建状态,当确定创建了所述问题报告相关联的所述更改通知信息后,输出校验所述更改通知的任务节点的审核通过。
所述校验模块120在所述问题报告受理之后,还用于将所述更改等级与所述数据库中预设的所述问题报告等级比较,若所述更改等级为重大更改或一级更改,则需进一步审核;若所述更改等级为二级更改、三级更改,输出所述问题报告等级比较的任务节点的审核通过。具体地,例如,二、三级更改审批属于部门内部审核,所有更改申请对象发起更改分析流程后,不管它的更改等级高低,必须进行二、三级更改审批,然后根据其更改等级决定其接下来到达的审批节点,二、三级更改审核通过后,可以直接发布更改通知,一级更改要进行一级更改审批,重大更改需要产品管理委员会审批。当所述更改通知发布后,需要将更改的工程下发给相关部门,如制造、采购、销售等部门,通过更改设计模块114,执行相关更改操作并反馈执行结果。
所述分发模块130可以用于设置更改流程节点的责任方,将流程任务节点的责任方设置成指定节点的审核者;还用于工程更改的下发与反馈。例如,下发并通知相关部门工程更改的相关任务,反馈更改任务执行状况。
当所述更改对象完成更改审批流程,并添加了发布状态,所述录入模块140可以用于将所述更改审批流程的签审信息录入到所述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上,同时可以将所述工程更改录入到更改管理系统(Change Management System,CMS),以方便用户查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验模块120上可以设置有处理机(例如Handler)。所述处理机可以包括规则处理子模块(例如Rule Handler)和操作处理子模块(例如ActionHandler)。所述规则处理子模块可以用于校验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当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与当前登录用户一致时,则发起更改流程;所述操作处理子模块可以用于自动将所述更改审批流程的签审信息录入所述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对话框还可以显示提醒用户输入指令有误的提示信息。例如,在审批流程的校验中,所述校验模块120可以通过处理机检查该问题报告表单上预设的“更改原因”、“是否进一步分析”、“更改等级”等属性是否已维护。若未维护则不审批不通过,并通过对话框提示审批者“请维护问题报告属性!”,上述的审批者可以是平台/项目经理。当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时,审批者在执行审批时,所述校验模块120可以通过处理机检查该问题报告关联的更改申请是否已存在,若不存在,则审批不通过,并通过对话框提示用户“未创建与问题报告关联的更改申请!”;若存在,则检查该更改申请对象的最新版本是否已经发布,如果未发布,则审批不通过,并通过对话框提示用户“与问题报告关联的更改申请未发布!”。当设计更改完成审批时,所述校验模块120可以通过处理机检查该问题报告关联的更改通知是否已存在,若不存在,则审批不通过,并通过对话框提示审批者“未创建与问题报告关联的设计更改通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更改设计模块114还可以用于技术更改单的创建、编码处理、属性表录入与显示、审批的设计以及更改前后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的比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权限模块150可以设置有第一权限、第二权限和第三权限。其中,所述第一权限为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具有对象的读权限、写权限、删除权限及更改对象所有权的权限;所述第二权限为流程中审批者查看流程对象的权限,但不可修改数据,可以在特殊的节点,出于功能实现的需要会添加可写权限(例如在重大更改的审核节点添加批注);所述第三权限为用户查看工程更改的数据信息的只读权限,不具有写权限和删除权限。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可以通过所述权限模块150,将所述更改对象的数据信息授权给其他用户,使其他用户可以访问所述数据信息。
请参照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程更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下对上述方法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工程更改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所述输入指令的类别。
步骤S220,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问题报告指令,创建问题报告,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问题报告的第一编码。
步骤S230,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申请指令,创建更改申请,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申请的第二编码。
步骤S240,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通知指令,创建更改通知,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通知的第三编码。
步骤S250,若所述输入指令为更改审批指令,且当所述更改审批通过时,执行工程更改,并将更改工程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以存储管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10-S240依次由图1中所示的接收处理模块110、问题报告创建模块111、更改申请创建模块112以及更改通知创建模块113执行,所述步骤S250由校验模块120和更改设计模块114执行,所述步骤S210-S250的详细描述可以分别参照对所述接收处理模块110、问题报告创建模块111、更改申请创建模块112、更改通知创建模块113、校验模块120以及更改设计模块114的具体描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50中的执行工程更改可以是更改设计。只有更改通知对象可以提交更改设计的流程。当更改通知发布后,将需要更改的工程下发到相关部门,如制造、采购、销售等部门,执行相关更改操作并反馈执行结果,此时所述工程更改完成,报告的问题结束处理。所述更改设计中可以增加回退步骤,例如,部门负责人审核或指定审批节点执行拒绝操作,流程回到问题报告的提交节点。
请参照图3,图3是图2中步骤S250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步骤S250的子步骤可以是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251,校验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当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与当前登录用户一致时,则发起更改流程。
子步骤S252,校验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报告的受理状态。
子步骤S253,当所述问题报告受理后,进行所述工程更改或校验所述问题报告的更改等级。
子步骤S254,校验所述更改申请的发布状态,当所述更改申请已发布,输出校验所述更改申请的审核通过。
子步骤S255,校验所述更改通知的创建状态,当创建了所述问题报告相关联的所述更改通知,输出校验所述更改通知的审核通过。
子步骤S256,设置更改流程节点的责任方,将流程任务节点的责任方设置成指定节点的审核者。
子步骤S257,当所述更改对象完成更改审批流程,并添加了发布状态,自动将所述更改审批流程的签审信息录入所述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上,并将所述工程更改同步到更改管理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子步骤S251-S255由图1中的校验模块120执行,其详细描述可参照对所述校验模块120的描述。所述子步骤S256、S257分别由图1中的分发模块130和录入模块140执行,其详细描述可参照对所述分发模块130、录入模块140的描述。所述分发模块130为当前任务节点指定责任方。例如,首先获取指定任务节点的所有签审人,再获取最后修改签审对象的用户,并将其设置成当前任务的责任方。所述录入模块140在更改对象结束审批流程后,自动将流程各节点审批信息写入表单的属性中。
具体地,例如在子步骤S251的问题报告提交的节点上设置规则处理,通过规则处理子模块检查流程目标对象的所有者是否与流程发起人相同,若不同,不允许提交流程。在子步骤S252中的校验受理状态的节点上设置操作处理,通过操作处理子模块设置该节点分支判断条件,若问题报告受理条件为真(True,T),则流程流向指派更改设计任务节点,否则直接发布问题报告,不允许更改设计。在子步骤S254的发布节点上设置操作处理,通过操作处理子模块将所有审批节点的审批意见、审核者和审核时间自动写入表单的相应属性上,并在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上显示,方便用户查看更改审批信息。上述的操作处理和规则处理都需要通过当前流程任务节点获取根任务节点,再获取流程目标对象及目标对象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在设置上述处理机时,通过关联关系获取更改对象。例如获取引用了该问题报告的更改申请对象,引用关系为“问题报告”关系。首先可以在所述数据库中定义一个关系类型,然后再调用程序语言获得引用关系中的主对象。同时,所述第一用户还可以在所述数据库中预设客户化错误信息文本,并配合上述的对话框显示错误信息。所述程序语言包括但不限于JAVA程序语言、C程序语言或SQL语言,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的创建可以利用输入的指令通过管理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提供的表格信息,然后创建表单对象,最后调用程序语言设置表单类型,并且设置其ID、描述等属性。所述管理系统可以是,但不限于Teamcenter系统、Windchill系统以及Smart Team系统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在创建了所述属性表单之后,还可以对表单渲染处理。例如定义表单渲染类,在该类中设置属性显示的值、格式和位置,使用表单类对表单进行渲染,然后将渲染好的表单添加到滚动面板中,让创建更改对象的用户界面更加清晰简单,容易操作。所述第一用户还可以渲染在配置文件中指定更改对象版本属性表使用的表单类,当双击属性表时弹出自定义表单页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编码、第二编码和第三编码是一种根据数据库中预设的编码规则而生成的用于唯一标识更改对象的编码。例如,所述第一编码可以由年份(2位数字)、文档代码(固定的91)、类型(1位数字)、产品特征码(3位数字)、流水码(4位数字),共12位数字组成。所述第一编码用于在管理系统中标识创建问题报告,通过所述第一编码可查询与所述第一编码对应的问题报告,具体的编码,如169101580001。所述第二编码可以是由CR和所述第一编码组成,具体的编码,如CR169101580001。所述第三编码可以年份(2位数字)、文档代码(固定的92)、产品特征码(3位数字)、流水码(5位数字),共12位数字组成,具体的编码,如169215800001,所述第二编码和第三编码的作用与所述第一编码类似。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编码和第三编码的文档代码不同,可以取其他数字,上述的产品特征码的获取方式可以如下:
首先将产品大类与产品特征码一一对应,他们之间以“:”分隔,然后将两者通过调用程序语言录入到所述数据库的站点首选项中;所述接收处理模块110读取该首选项的值,并把该值放到数组中,然后调用程序语言将字符串值以“:”分隔成两个字符串,前一部分是产品大类,后一部分是产品特征码。
在子步骤S252和子步骤S253之间,可以增加更改分析的子步骤,该子步骤分析所述工程更改的影响,例如分析更改零件的使用关系、更改后对产品的影响范围以及更改后引起的呆滞物料等。用户可以对重大变更、一级变更强制要求作更改分析,一旦要求作分析,问题报告审批流程在该节点等待,直到更改分析完成;可以不对二级更改和三级更改做分析。
请参照图4,图4为图3中子步骤S253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子步骤S253的子步骤可以是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S2531,校验所述更改等级。
子步骤S2532,将所述更改等级与所述数据库中预设的所述问题报告等级比较。
子步骤S2533,若所述更改等级为二级更改、三级更改,输出所述问题报告等级比较的审核通过。
子步骤S2534,若所述更改等级为重大更改或一级更改,则需进一步审核。
在本实施例中,子步骤S2531-S2534是通过图1中所示的校验模块120执行的,所述子步骤S2531-S2534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对所述校验模块120的描述。当需要进一步审核时,需要通过负责该流程审核的审核者审批,审批通过后再发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程更改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设置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的第一权限;设置所述更改审批中的审批者的第二权限;设置在所述工程更改发布后的用于所述用户查看的第三权限。其步骤是由图1中所示的权限模块150执行的,所述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对所述权限模块150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管理系统的客户端界面设置有工程更改菜单,方便用户使用工程更改功能,以实现工程更改。所述第一用户可以通过调用程序语言,使得所述工程更改菜单更加清晰美观。例如,所述第一用户在构造函数中初始化资源管理应用菜单(ExplorerApplication Menu Bar);利用菜单(例如Jmenu)创建一个菜单对象,再利用添加菜单命令(例如add Menu Item)、分隔菜单命令(例如add Separator),以实现菜单的清晰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程更改方法在设置规则处理和操作处理之前,还可以包括注册处理机。详细的注册步骤可以如下所述:首先自定义一个回调函数,在该函数中调用程序语言注册每个处理机,并指定每个处理机的名称;再通过回调函数来注册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DLL),并指定DLL的名称;将编译好的DLL通过所述录入模块140录入到所述数据库中。
在本实施例中,创建更改对象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以问题报告为例。用户在所述管理系统的客户端界面输入新建问题报告指令(例如点击新建问题报告的菜单项),弹出预设有产品类型的对话框,产品类型包括装载机、压路机以及挖掘机等,选择正确的产品类型(例如挖掘机),点击确定,在弹出的新建问题报告对话框填入相关信息(例如问题的内容及创建人等),创建问题报告。在执行创建问题报告操作前,要先检查页面输入是否正确,包括必填属性、相互制约属性的检查。对于必填属性的输入框,第一用户可以设置“*”标识,如果必填的输入框为空,则提示用户属性为必填。当用户成功创建了更改对象后,则提示用户更改对象创建成功,以及创建后存放的位置。当用户在新建更改申请或更改通知时,需要先选择对应的问题报告,通过接收处理模块110创建更改申请或更改通知与问题报告之间的引用关系。如果没有选择问题报告,可以通过对话框提示用户“创建更改对象需基于问题报告,请选择问题报告!”等内容。所述用户在是管理系统的客户端中双击问题报告版本属性表,自动弹出属性对话框。上述的第一用户可以是工程更改装置100的设计者,用户可以是所述工程更改装置100的使用者。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创建问题报告、创建更改申请、创建更改通知以及执行更改审批,使企业的工程更改处于可控状态。仅当所述更改审批通过时,执行工程更改,并将更改工程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从而实现工程更改的闭环管理。所述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方法使通过更改分析可以避免产生呆滞物料,工程更改实施更加简单、可控、高效,同时提高了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减少了更改成本。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工程更改方法,应用于产品数据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所述输入指令的类别;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问题报告指令,创建问题报告,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问题报告的第一编码;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申请指令,创建更改申请,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申请的第二编码;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通知指令,创建更改通知,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通知的第三编码;
若所述输入指令为更改审批指令,且当所述更改审批通过时,执行工程更改,并将更改工程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以存储管理;所述更改审批包括:
校验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当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与当前登录用户一致时,发起更改流程;
校验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报告的受理状态;
当所述问题报告受理后,进行所述工程更改或校验所述问题报告的更改等级;
校验所述更改申请的发布状态,当所述更改申请已发布,输出校验所述更改申请的审核通过;
校验所述更改通知的创建状态,当创建了所述问题报告相关联的所述更改通知,输出校验所述更改通知的审核通过;
设置更改流程任务节点的责任方,将所述流程任务节点的责任方设置成指定节点的审核者;
当所述更改对象完成更改审批流程,并添加了发布状态,自动将所述更改审批流程的签审信息录入到所述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上,将所述工程更改录入到更改管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更改审批流程的根节点设置有规则处理,用于校验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当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与当前登录用户一致时,则发起更改流程;
在发布节点设置有操作处理,用于自动将所述更改审批流程的签审信息录入所述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改审批在所述问题报告受理之后还包括:
校验所述更改等级;
将所述更改等级与所述数据库中预设的问题报告等级比较,若所述更改等级为重大更改或一级更改,则需进一步审核;
若所述更改等级为二级更改、三级更改,输出校验所述更改等级的审核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更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的第一权限;
设置所述更改审批中的审批者的第二权限;
设置在所述工程更改发布后的用于所述用户查看的第三权限,其中:
所述第一权限包括读权限、写权限、删除权限以及所述更改对象所有权的权限,所述第二权限包括读权限,所述第三权限为只读权限。
5.一种工程更改装置,应用于产品数据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并确定所述输入指令的类别;
问题报告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问题报告指令,创建问题报告,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问题报告的第一编码;
更改申请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申请指令,创建更改申请,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申请的第二编码;
更改通知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输入指令为创建更改通知指令,创建更改通知,并生成用于标识所述更改通知的第三编码;
更改设计模块,用于若所述输入指令为更改审批指令,且当所述更改审批通过时,执行工程更改,并将更改工程的数据信息录入数据库以存储管理;
所述装置还包括校验模块、分发模块和录入模块,其中:
所述校验模块用于校验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当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与当前登录用户一致时,发起更改流程;校验所述用户输入的问题报告的受理状态;当所述问题报告受理后,进行所述工程更改或校验所述问题报告的更改等级;校验所述更改申请的发布状态,当所述更改申请已发布,输出校验所述更改申请的审核通过;校验所述更改通知的创建状态,当创建了所述问题报告相关联的所述更改通知,输出校验所述更改通知的审核通过;
所述分发模块用于设置更改流程任务节点的责任方,将所述流程任务节点的责任方设置成指定节点的审核者;
当所述更改对象完成更改审批流程,并添加了发布状态,所述录入模块用于将所述更改审批流程的签审信息录入到所述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上,同时将所述工程更改录入到更改管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更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上设置有规则处理子模块和操作处理子模块,其中:
所述规则处理子模块用于校验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当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与当前登录用户一致时,则发起更改流程;
所述操作处理子模块用于自动将所述更改审批流程的签审信息录入所述更改对象的属性表单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更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模块在所述问题报告受理之后,还用于将所述更改等级与所述数据库中预设的问题报告等级比较,若所述更改等级为重大更改或一级更改,则需进一步审核;若所述更改等级为二级更改、三级更改,输出校验所述更改等级的审核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更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权限模块,所述权限模块用于:
设置所述更改对象的所有者的第一权限;
设置所述更改审批中的审批者的第二权限;
设置在所述工程更改发布后的用于所述用户查看的第三权限,其中:
所述第一权限包括读权限、写权限、删除权限以及所述更改对象所有权的权限,所述第二权限包括读权限,所述第三权限为只读权限。
CN201611079182.1A 2016-11-29 2016-11-29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779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9182.1A CN106779336B (zh) 2016-11-29 2016-11-29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79182.1A CN106779336B (zh) 2016-11-29 2016-11-29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9336A CN106779336A (zh) 2017-05-31
CN106779336B true CN106779336B (zh) 2020-12-25

Family

ID=58901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79182.1A Active CN106779336B (zh) 2016-11-29 2016-11-29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93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5396B (zh) * 2017-07-04 2021-02-26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解析特征包mbom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18169A (zh) * 2018-07-28 2019-01-01 万翼科技有限公司 节点信息的修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26980A (zh) * 2018-11-29 2019-05-07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流程检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48801A (zh) * 2019-05-28 2019-10-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错误流转更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1961A (zh) * 2020-01-10 2020-05-22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流程变更的方法及系统
CN111754196B (zh) * 2020-06-29 2024-05-03 苏州美能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残疾辅具申请流程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59479B (zh) * 2020-07-09 2024-02-20 宁波智讯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Pdm系统中工程变更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859480B (zh) * 2020-07-09 2023-12-12 宁波智讯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560A (zh) * 2007-02-26 2008-09-03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基于网格的分布存储数据文件共享系统构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0344B2 (ja) * 2001-01-29 2009-04-0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ワークフローサーバ、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2479205B (zh) * 2010-11-26 2014-03-05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变更单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2855546A (zh) * 2012-08-31 2013-01-02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性项目管理系统
CN105354652A (zh) * 2015-08-26 2016-02-24 吕曼 一种工程建设项目智能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560A (zh) * 2007-02-26 2008-09-03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基于网格的分布存储数据文件共享系统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9336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9336B (zh)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US75743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artifacts to identify elements of a component business model
CA2937017C (en) Integrated design application
US20160140501A1 (en) Collaborative project execution in the cloud
US20200363920A1 (en) Automated process discovery and facilitation within a cloud business application
US201501427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ision Driven 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US200401226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ing workflow management with business intelligence
US20100031263A1 (en) Process model lean notation
US20130144880A1 (en) Business partner grouping
US11803553B2 (en) Providing triggers based on one-to-many or many-to-one relationships in a system of record
Blumöhr et al. Variant configuration with SAP
US20180089602A1 (en) Transformation of process model specification between formats
US9047575B2 (en) Creative process modeling and tracking system
Rokis et al. Exploring Low-Code Development: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WO2014061093A1 (ja) 画面作成装置および画面作成方法
Choudhary et al. A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pproach to transform business process simulation to BPMN model
US11295260B2 (en) Multi-process workflow designer
US20160070832A1 (en) Mode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a process or system
US20060287874A1 (en)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application sales opportunities
US2014014918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artifacts to identify elements of a component business model
CN115222345A (zh) 一种审核作业方法及装置
CN115699042A (zh) 用于验证分析众包环境中的设备故障模型的协同系统和方法
Tanaga et al.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 Prototype And Lead Time Analysis
US20240104424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ork center
US11789941B2 (en) Systems, methods, application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providing triggers in a system of reco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0

Address after: 224007 No. 5, South hope Avenue, Yan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CHENG DINGHE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1166 Century Avenu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