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91C - 光信息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91C
CN1067791C CN95116609A CN95116609A CN1067791C CN 1067791 C CN1067791 C CN 1067791C CN 95116609 A CN95116609 A CN 95116609A CN 95116609 A CN95116609 A CN 95116609A CN 1067791 C CN1067791 C CN 10677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ssion
light beam
grating
information
play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6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97A (zh
Inventor
野田和男
山崎纲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Conlu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Conlu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Conlux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Conlu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Optical detectors therefor
    • G11B7/131Arrangement of detectors in a multiple arra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0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presence or absence of record in accessible stored position or on turntabl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01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track following only
    • G11B7/0903Multi-beam trac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53Diffractive elements, e.g. holograms or grating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cards or other card-like flat carriers, e.g. flat sheets of optical fil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个由光源产生的激光光束被衍射光栅分成多个光束,即一个用于记录信息的单一主光束和多个分布在彼此相交的两条虚直线上的副光束。一条直线平行于记录介质的光道延伸。最终分成的光束会聚照射到记录介质上,并且这些光束从记录介质反射的分量由相应的光接收元件接收。这样,分布在两条虚直线之一上的主副光束被用来执行对光和沿光轨行进,而且,分布在另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副光束之一用来判决要记录信息的光道是不是空白区,另一个副光束则用来检验信息是不是已正确地记录下来了。

Description

光信息记录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个应用于一种由光学头和记录介质彼此相对往复运动把所需的信息记录到介质上并从介质重放的设备的装置,用于判断介质的一个要记录信息的特定区段是不是还没有记录信息的一个空白区(即此特定区段是不是可用来记录信息),也涉及一个用于验证信息记录工作是不是已在记录介质的一个特定区段正确完成(即所记录信息的妥当性)的装置。
为把信息新记录到诸如光卡一类的一次写入型光信息记录介质上,介质的一个要记录信息的特定区段(即要用于记录信息的光道)当然必须是在其中未曾记录有信息的一个空白区域,这样,就需要预先判断此光道是不是一个空白区。这种对用于记录的光道是不是空白区的判断习惯上以读出登录在目录区的预先规定信息的方式来完成。
此外,在信息已被记录到记录介质上之后,还需要查明或检验信息记录工作是不是已正确完成。为此目的,通常,如在日本公开发布的专利No.55-122216中所典型揭示的那样,信息记录工作仅当处在相对往复运动中的记录介质向前移动期间进行,而信息重放工作仅在记录介质向后移动期间进行,为的是检验新记录的信息的妥当性或正确性。
但是,第一个提到的通过读出登录在目录区的信息来判决记录介质的一个要记录信息的区段是不是一个空白区的方法不是令人满意的方法,因为这一方法需要一个伴随读出所登录的信息而产生的额外的读出判断操作,因而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判断该区段的可用性。
第二个提到的在记录介质向后移动期间检验所记录的信息的妥当性的方法也是有缺陷的,由于只允许在向前移动期间进行信息记录工作的关系,这个方法提供的记录效率差而且很费时间。此外,由于所记录的信息的检验工作要借助于和信息记录方向相反的方向重放所记录的信息来进行,还需要一个额外电路用来颠倒重放信息或所记录的信息的时序。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光信息记录装置,允许简单快捷地判决记录介质的一个用于记录信息的特定区段是不是一个空白区域,而不需要读出登录在目录区的预先规定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光信息记录装置,允许在相对的往复运动中的记录介质的前进或后退期间进行信息记录并随即检验所记录的信息,以达到大大提高记录效率,大大缩短记录时间,并且也取消了对颠倒重放信息或所记录的信息的时序的需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一个光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源;
一个衍射光栅装置,用于把由所述激光源产生的激光分成一个用于记录光束的主光束,和用作重放光束的第一副光束,以及用作跟踪光束第二副光束,其中记录光束照射要记录信息的光道上,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前照射到所述光道上;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重放光束对所述光道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判定所述的光道是否是没有记录信息的空白区域,如果所述光道被确定是空白的,选择所述的光道用于进行记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衍射光栅装置是一个具有包含两个光栅的衍射光栅结构,两个光栅的光栅凹线间隔互不相同,彼此构成一个预先规定的角度,并且两个光栅中的第一个光栅允许第一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一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沿着光道的横轴x延伸,两个光栅中的第二个光栅允许第二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二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相对光道的横轴x偏离一个预定的角度(θt)。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光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源;
一个衍射光栅装置,用于把由所述激光源产生的激光分成一个用于记录光束的主光束,和用作重放光束的第一副光束,以及用作跟踪光束第二副光束,其中记录光束照射要记录信息的光道上,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后照射到所述光道上;
验证装置,用于根据重放光束对所述光道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利用重放光束,检验记录在所述光道上的信息的妥当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衍射光栅装置是一个具有包含两个光栅的衍射光栅结构,两个光栅的光栅凹线间隔互不相同,彼此构成一个预先规定的角度,并且两个光栅中的第一个光栅允许第一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一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沿着光道的横轴x延伸,两个光栅中的第二个光栅允许第二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二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相对光道的横轴x偏离一个预定的角度(θt)。
根据第一和第二形态的装置的这些特性可以组合起来以
获得综合的有利效果。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
光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源;
一个衍射光栅装置,用于把由所述激光源产生的激光分成一个用于记录光束的主光束,和用作重放光束的第一副光束,以及用作跟踪光束第二副光束,其中记录光束照射要记录信息的光道上,第一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前照射到所述光道上,第二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后照射到所述光道上;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重放光束对所述光道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判定所述的光道是否是没有记录信息的空白区域,如果所述光道被确定是空白的,选择所述的光道用于进行记录,
验证装置,用于根据重放光束对所述光道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利用重放光束,检验记录在所述光道上的信息的妥当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衍射光栅装置是一个具有包含两个光栅的衍射光栅结构,两个光栅的光栅凹线间隔互不相同,彼此构成一个预先规定的角度,并且两个光栅中的第一个光栅允许第一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一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沿着光道的横轴x延伸,两个光栅中的第二个光栅允许第二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二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相对光道的横轴x偏离一个预定的角度(θt)。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由光源产生的激光束被衍射光栅装置分成一个单个的主光束和四个副光束,这些光束分布在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上,每条直线上有两个副光束。这些光束会聚并照射到记录介质上,主副光束从记录介质反射的分量由多个(比如说8个)光接收元件接收。会聚并照射到记录介质上的主光束用于记录信息并完成基于常规象散技术的对光工作,而分布在虚直线之一上的两个副光束被用来执行基于常规的三光束技术的沿光轨行进工作。分布在另一条虚直线上的两个副光束以一个预先定好的间隔或距离照射到一个信息记录光道上,以便两个副光束中的一个在光束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运动方向上领前于主光束的光束被用来判决要记录信息的光道是不是一个空白区,而另一紧随主光束之后的副光束则被用来检验信息是不是已被正确记录在该光道上。
为了更好理解上面的以及其他的特性,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
图1是一个简要侧视图,示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光头的一个结构实例;
图2是一个平面视图,示出在采用三光束技术沿光轨行进的情形下,从图1的光头照射到记录介质上的多个会聚光束的一个布排实例;
图3a至3c是平面视图,示出用在图1的光头中的衍射光栅装置的一个实例;
图4是一个平面视图,示出用在图1的光头中的光接收单元的多个元件的布排实例;
图5是一个电路实例的电路原理图,用于合成和交换来自图4的光接收元件的输出信号;
图6是一个曲线图,说明照射到记录介质上的会聚光束的强度随被记录的信息变化的一个事例;
图7是一个方框图,说明一个改进电路的结构实例,此电路甚至在光接收元件的输出信号电平由于光束强度随被记录的信息变化而波动的场合能消除输出信号电平的波动。
图8是一个平面视图,示出在采用推挽技术沿光道行进的情形下,从图1的光头照射到记录介质上的多个会聚光束的一个布排实例;以及
图9是一个平面视图,示出在采用推挽技术沿光轨行进的情况下,光接收元件的一个布排实例。
图1示出用在根据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中的光头1的一个结构实例。在这一例子中,采用常规的象散技术对光,采用常规的三光束技术沿光轨行进。图1中,由半导体激光器2产生的发散的激光光束3通过平行校正透镜4转换成经过平行校正的光束5,随后通过衍射光栅装置6分成多个光束,这多个光束穿过光束分离器7并通过物镜9会聚和照射到记录介质9上。记录介质9,例如说,是一个光卡。
由图2看得很清楚,介质9的记录区包括:用于引导光束的导轨10,以此方式确保各光束在同一时刻照射到同一个光道上,以及每一个均位于导轨10之间的信息记录光道11。通常,信息以沿着记录光道11的中心线的“凹坑”形式记录。
如在图2中典型示出的,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从光头1照射到记录介质9上的多个光束包括一个会聚主光束12,一个分布在两条虚直线131和132之一上的第一组两条会聚副光束141和142,这两条虚直线彼此相交于主光束12的点上,以及一个分布在另一条虚直线132上第二组两条会聚副光束151和152。在这一例子中,虚直线132平行于信息记录光道11延伸,而虚直线131则相对于直线132偏转一个预先规定的斜交角θt
用于把平行校正过的光束5分成多个光束的衍射光栅装置6可以,例如说,由两块玻璃平板组成,每一块平板具有如图3a和3b所示的预先规定的衍射半光栅61或62,彼此叠起来就组成如图3c所示的衍射光栅63。另一个办法是,衍射光栅装置6可由单块或整块玻璃板构成,玻璃板上有二个用来形成如图3c所示衍射光栅63的半光栅。
经过平行校正的光束5穿过图3c所示的衍射光栅63,以光束5的一半通过半光栅61,而以光束5的另一半则通过半光栅62(即光束5的中心与半光栅61和62之间的边界重合)。于是,穿过半光栅61的平行校正光束5被分成主光束12和两个副光束141和142(虽然实际上光束5被分成从一阶到高阶的衍射光的许多光束,但这里仅叙述一阶的衍射光束),而穿过半光栅62的光束5则被分成主光束12和两个副光束151和152。在这一情形,两根直线131和132之间的斜交角θt由光栅61和62之间的一个角度θt决定,两个副光光束141和142之间以及两个副光束151和152之间的距离或间隔则由相应的半光栅61和62的光栅凹线之间的间隔决定,这就是说,光栅凹线间隔越窄,副光束间隔就变得越宽。
会聚并照射到记录介质9上的主光束12是相对大光功率的零阶衍射光,并且来作信息记录和重放以及基于常规散象技术的对光。定位在对信息记录通道11的夹角为θt的方向延伸的虚直线131上的两个副光束141和142用于沿轨行进,这个行进基于使用(例如说)相邻两条导轨10为示踪基准的常规三光束技术。由于象散技术和三光束技术是众所周知的技术,因而在这里将不作详细叙述。其余两个定位在另一条平行于信息记录通道11延伸的虚直线132上的副光束151和152用于信息重放,目的是判决记录通道11是不是空白的,即有什么信息记录在其中,如果是这样,则检验信息是不是已被正确记录(即所记录的信息的妥当性)。
在光头1对记录介质在图2的X方向相对运动这样一种情形,使用领前于主光束12的副光束151完成信息重放工作,并且一挨判定记录光道11空白,即在其中没有记录任何信息,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控制光头1,借助使用主光束12使信息记录工作直接作用到记录光道11上。但是,如果判定记录光道有任何信息记录在其中,则控制光头1顺序地跳到下一个相邻信息记录光道,以找出一个空白的信息记录光道,并随即把信息记录到找得的空白光道上。在这里使用的光头1的“相对运动”一词应当解释为适用于下面的任何一种情形:即固定光头1位置,移动记录介质9的情形;固定记录介质9位置,移动光头1的情形以及光头1和记录介质9两者均移动的情形。
跟随在主光束12之后的副光束152也用在信息重放中,但这个重放的目的是用来检验所记录的信息的妥当性,即用主光束12新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当然,如果光头1对记录介质9的相对运动方向与X方向相反,副光束151和152对主光束12的位置关系就要倒过来,因而光束151和152的功能也要同上面所说的相反。
在图1所示的光头1中,会聚并照射在记录介质9上的主光束12和四个副光束141、142、151和152部份地从介质9沿原路反射回物镜8,在那里光束恢复为各自平行校正的光分量。这些平行校正的光分量随后经光束分离器7反射,由光接收透镜16缩小,并经象散后再由光接收单元17接收。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光接收单元17包括中部的四个光接收元件17a、17b、17c和17d,置于此单元17的中部接收主光束12的反射光,旁边的光接收元件17e和17f接收副光束141和142的反射光,边上的光接收元件17g和17h接收到副光束151和152的反射光。
图5示出用于处理各个光接收元件的输出信号的电路实例20,在采用象散技术的情形下,对光控制信号F以计算器18的输出的形式得到,计算器18对光接收元件17a、17b、17c和17d的输出信号执行算述运算“(17a+17c)-(17b+17d)”。在采用三光束技术的情形,沿光轨行进控制信号T则以计算器19的输出的形式得到,计算器19对光接收元件17e和17f的输出信号执行算术运算”(17e-17f)”。
判决记录介质9用于信息记录的一个特定光道是不是空白(即要记录信息的光道是不是一个空白区)的信号是根据接收副光束151和152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17g和17h的输出信号得出的。检验用主光束12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的信号也是根据接收副光束151和152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17g和17h的输出信号得出的。在光头1对记录介质9以图2的X方向相对运动的情形,接收副光束151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17g的输出信号被提出来作为“判决记录介质9用于信息记录的一个特定光道是不是空白的信号”,而接收副光束152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17h的输出信号则被提出来作为“检验用主光束12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的信号”。另一方面,在光头1对记录介质9沿X方向的反方向相对运动的情形,接收副光束152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17h的输出信号被提出来作为“判决记录介质9用于信息记录的一个特定光道是不是空白的信号”,而接收副光151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17g的输出则被提出来作为“检验用主光束12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的信号”。
因此,在图5的电路20中,根据对记录介质9的相对往复运动的方向,光接收元件17g和17h输出端的相应连接状态通过开关S1和S2进行转换,以得到“判决记录介质9用于信息记录的特定光道是不是空白的信号A”和“检验用主光束12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的信号B”。更准确地说,在光头1对记录介质9以图2的X方向相对运动的情形,开关S1和S2分别与接点R1和R2连接,以便接收副光束151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17g的输出信号被提出作为“判决记录介质9用于信息记录的特定光道是不是空白的信号A”,和接收副光束152的反射光的光接收元件17h的输出信号被提出作为“检验使用主光束12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的信号B”。另一方面,在光头1对记录介质9沿X方向的反方向相对运动的情形,开关S1和S2分别与接点V1和V2连接,以便把光接收元件17h的输出信号提出作为信号A,并把光接收元件17g的输出信号提出作为信号B。
根据上述信号A就能判决记录介质9的特定光道是不是空白,根据上述信号B就能检验用主光束12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例如,记录到记录介质9上的信息信号可以预先存在存储器里,以便随着信号B的产生同步读出信息信号进行比较与核对。
如果要记录到记录介质9上的是数字信息,则由光头1照射到记录介质9上的会聚光束,比如说,当要记录一个信息凹坑时,置功率密度为“L1”,当没有信息凹坑要记录时,置功率密度为“L0”,如图6所示,例如将功率密度L1和L0之比大致定为10∶1。于是,当要记录一个信息凹坑时,会聚光束的功率密度增加,使得记录介质的反射光强度也增加。因而,用图5的电路得出的判决信号A和检验信号B的电平出现一个增量。这样,判决信号A和验证信号B的电平便由于存在和不存在所记录的信息凹坑而发生所不希望的波动。如果对信号A和B的电平波动置之不理,将不可能对记录介质9用于信息记录的特定光道是不是空白进行准确判断,以及对所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进行准确检验。计算器18和19的输出信号-对光和沿光轨行进控制信号由于两个都是差分输出的关系,仅出现小量的波动。
图7是说明一个改进电路结构的方框图,该电路即使在光接收元件17g和17h的输出信号电平由于所记录的信息中存在和不存在信息凹坑而发生波动时,也能消除输出信号电平的波动,从而用来准确执行判决记录介质9用于记录的特定部分是不是空白和检验所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
在图7的电路中,供记录的每个信息信号都加到输入端24并馈给分路放大器25,在放大器的输出端26和27产生输出信号。要记录一个信息凹坑时,输出端26和27的信号电平上升,而没有信息凹坑要记录时则下降。分路放大器25的输出26耦合到光头1调制半导体激光器2(图1)。光头1的会聚光束28照射到记录介质9上,使得要记录的信息借助光束功率密度的变化从信息凹坑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一部分照射光从记录介质9反射而被光接收单元17接收。然后光接收单元17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图5的电路20中,该电路再输出前面提到的信号F、T、A和B。
信号A加到差分放大器30的正(+)输入端,而信号B则加到差分放大器31的正(+)输入端。分路放大器25的另一输出加到差分放大器30和31的相应负(-)输入端。于是,在差分放大器30和31中,就从信号A和B的相应电平中减去了输出27的电平。这样,分路放大器25的输出信号27的电平随着被记录的信息信号中存在和不存在凹坑信息而变化,就使得差分放大器30和31的负输入信号电平随着被记录的信息信号中存在和不存在凹坑信息而变化。如此,判决信号A和检验信号B的电平均受被记录的信息信号差分放大,结果是,用被记录的信息信号消除了电平波动。结果,差分放大器30能提供允许准确判决光头1当前访问的信息记录光道是不是空白的信号A′。同样地,差分放大器31能提供准确重放光头1刚刚写在当前访问的信息记录光道上的信息的重放信号B′。
差分放大器30的输出信号A′馈入判决电路29,由该电路根据信号A′执行判决过程。例如,若信号A′的电平与预先规定的非空白电平一致,则判决是电路29判定该记录光道不空;反之,判决电路29则判该记录光道为空白。根据判决电路29的判决输出信号可以执行必要的操作。例如,若判决电路29判定该记录光道为空白,则向该光道记录信息的工作继续进行,而如果判决电路29判定该记录光道不空,则使光头1访问另一个信息记录光道,等等。
在图7的例子中,分路放大器25的输出信号27还供给存储被记录信息的原始信号的延迟电路32,并用与重放信号B′的时间同步的方式延迟输出这个信号。延迟电路32的这个输出(被记录信息的原始信号)和差分放大器31输出的重放信号B′馈给比较器33进行比较和核对,以确定这两个信号是不是互相一致。由比较器33的最后结果输出信号,就可能迅捷地检验刚刚记录在记录介质9上的信息是不是正确。也就是说,比较器33的输出信号在哪里显示“不一致”,就判定那里有一个记录错误,并可以执行诸如显示错误和重新记录信息一类的任何适当的操作处理。
当上面所作的叙述与采用象散技术对光的情形有关时,其他相当的技术,如已知的“刀刃口”、“临界角”或者“棱镜”技术都可用于这个目的(请参见,例如日本公开发布的专利No.HEI3-142720)。
此外,当所作的叙述与采用三光束技术沿光轨行进的情形有关时,十分有名的推挽技术可以用于这一目的在应用推挽技术的情形。下,只要把两根直线131和132之间的斜交角置为θp而不是θt就完全足够了,这样,副光束141和142照射到相应的导轨10的中心线上并且每一个光束141和142的反射光都被每一个光接收元件17e和17f所接收,同样地,光接收元件17e或17f也分成两个半元件,为的是提取这两个半元件的各自输出之间差分输出。例如,在副光束141的反射光被光接收元件17e接收的情形,元件17e可以分成如图9所示的两个半元件17el和17e2,这样,半元件17el和17e2的相应输出供给差分放大器19,差分放大器19自己再执行差分运算“17e1-17e2”,输出沿光轨行进控制信号T,在这一情形下,另一个光接收元件17f就不用了。另一方面,如果副光束142的反射光由光接收元件17f接收,则元件17f可以分成两个半元件以便最终得到沿光轨行进控制信号T,在这一情形,另一个光接收元件17e也就不用了。
用于光头的衍射光栅装置可以不是一种每块具有如图3a和3a所示半光栅的两块玻璃平板61和62组成;而是例如可以采用两块叠放在一起的普通光栅,每一块都在整个表面上刻有光栅凹线的其他形式。
此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为了形成分布在相交于单一主光束的两条直线上的多个副光束,采用了一个单光源和一个衍射光栅装置,该衍射光栅装置包括两个具有不同光栅凹线间隔并定位成彼此相交一个预先规定的角度,但这些部件可以由多个光源提供的多光束激光器代替。用于本发明的记录介质9当然可以不是如所述的光卡,而是另外如光盘式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光记录介质。同样应当明白的是,记录介质9也可以是可重写型的而不是一次写入型的。
正如此前所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记录光束访问用于记录的光道时,一个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前先照射到同一光道上,为的是根据重放光束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判断用作记录的光道是不是一个空白区。借助这个特性,就可以迅捷地判决用作记录的光道是不是一个空白区,而不需要读出登录在目录区的光道信息。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根据重放光束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检验信息是不是已经恰当地记录在光道上。借助这一特性,就能够立刻检验刚刚记录的信息是不是正确,因而不需光头相对同一光道作记录和重放(检验)的往复(向前/向后)运动。即是说,在光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的一次往复运动中,能够在向前移动期完成对一个光道的记录和重放(检验)工作,并能在向后移动期间完成对另一光道的记录和重放(检验)工作。这就实现了提高记录效率和缩短记录所需的总时间。另外,因为检验已记录的信息的重放工作已在向前的方向中做完,就没有必要提供用于颠倒重放的信息或已记录的信息的时序的电路等等。这些特性实现了简化结构、缩小体积、节省费用以及提高装置的工作速度。

Claims (6)

1.一种光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源;
一个衍射光栅装置,用于把由所述激光源产生的激光分成一个用于记录光束的主光束,和用作重放光束的第一副光束,以及用作跟踪光束第二副光束,其中记录光束照射要记录信息的光道上,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前照射到所述光道上;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重放光束对所述光道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判定所述的光道是否是没有记录信息的空白区域,如果所述光道被确定是空白的,选择所述的光道用于进行记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衍射光栅装置是一个具有包含两个光栅的衍射光栅结构,两个光栅的光栅凹线间隔互不相同,彼此构成一个预先规定的角度,并且两个光栅中的第一个光栅允许第一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一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沿着光道的横轴x延伸,两个光栅中的第二个光栅允许第二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二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相对光道的横轴x偏离一个预定的角度(θt)。
2.一种光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源;
一个衍射光栅装置,用于把由所述激光源产生的激光分成一个用于记录光束的主光束,和用作重放光束的第一副光束,以及用作跟踪光束第二副光束,其中记录光束照射要记录信息的光道上,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后照射到所述光道上;
验证装置,用于根据重放光束对所述光道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利用重放光束,检验记录在所述光道上的信息的妥当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衍射光栅装置是一个具有包含两个光栅的衍射光栅结构,两个光栅的光栅凹线间隔互不相同,彼此构成一个预先规定的角度,并且两个光栅中的第一个光栅允许第一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一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沿着光道的横轴x延伸,两个光栅中的第二个光栅允许第二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二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相对光道的横轴x偏离一个预定的角度(θt)。
3.一种光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源;
一个衍射光栅装置,用于把由所述激光源产生的激光分成一个用于记录光束的主光束,和用作重放光束的第一副光束,以及用作跟踪光束第二副光束,其中记录光束照射要记录信息的光道上,第一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前照射到所述光道上,第二重放光束在记录光束之后照射到所述光道上;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重放光束对所述光道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判定所述的光道是否是没有记录信息的空白区域,如果所述光道被确定是空白的,选择所述的光道用于进行记录,
验证装置,用于根据重放光束对所述光道的照射产生的重放信号,利用重放光束,检验记录在所述光道上的信息的妥当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衍射光栅装置是一个具有包含两个光栅的衍射光栅结构,两个光栅的光栅凹线间隔互不相同,彼此构成一个预先规定的角度,并且两个光栅中的第一个光栅允许第一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一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沿着光道的横轴x延伸,两个光栅中的第二个光栅允许第二副光束以下述方式照射,即在光道上连接主光束和第二副光束的光点之间的假想线相对光道的横轴x偏离一个预定的角度(θt)。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根据要记录的信息调制由所述激光光源产生的激光的功率密度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要记录的信息差分放大所述重放信号以实现控制消除所述重放信号的电平波动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重放光束沿所述光道延伸的方向定位在所述记录光束两侧,重放光束的使用随所述光束相对于所述光道的移动方向而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重放光束沿所述光道延伸的方向定位在所述记录光束两侧,重放光束的使用随所述光束相对于所述光道的移动方向而改变。
CN95116609A 1994-08-26 1995-08-25 光信息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7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225594A JPH0863749A (ja) 1994-08-26 1994-08-26 光学的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25594/1994 1994-08-26
JP225594/94 1994-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97A CN1139797A (zh) 1997-01-08
CN1067791C true CN1067791C (zh) 2001-06-27

Family

ID=1683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66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7791C (zh) 1994-08-26 1995-08-25 光信息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5909418A (zh)
EP (1) EP0698880B1 (zh)
JP (1) JPH0863749A (zh)
KR (1) KR960008722A (zh)
CN (1) CN1067791C (zh)
CA (1) CA2156115C (zh)
DE (1) DE69524008T2 (zh)
TW (1) TW301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63749A (ja) * 1994-08-26 1996-03-08 Nippon Conlux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430125B1 (en) * 1996-07-03 2002-08-06 Zen Research (Ireland),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magnification error in a multi-beam optical disk drive
AU772455B2 (en) 1999-02-19 2004-04-29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entertainment system that employs it
JP3679643B2 (ja) * 1999-02-26 2005-08-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1034945A (ja) * 1999-07-22 2001-02-09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未記録領域検出方法
US7012875B2 (en) * 2000-09-06 2006-03-14 Hitachi, Lt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using focal shift signals to control spherical aberration
KR20020072214A (ko) * 2001-03-09 2002-09-14 소니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광디스크장치 및 광디스크장치를 위한 제어방법
JP2003045051A (ja) * 2001-07-31 2003-02-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EP1516321A1 (en) * 2002-06-12 2005-03-2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JP4074280B2 (ja) 2004-06-24 2008-04-09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装置
CN100351920C (zh) * 2004-06-24 2007-11-28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光信息记录装置
JP4212522B2 (ja) * 2004-07-06 2009-01-21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KR20060011150A (ko) * 2004-07-29 2006-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션의 오픈 여부를 판단하는 광디스크 재생장치 및 그방법
JP4321469B2 (ja) * 2005-03-24 2009-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135106A (ja) * 2005-11-11 2007-05-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電流増幅回路、及び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978589B1 (en) * 2007-08-06 2011-07-1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write performance during optical recording
US8451702B2 (en) * 2011-08-22 2013-05-28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irect read after write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
JP2014211924A (ja) * 2011-08-31 2014-11-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およ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JP2013093088A (ja) * 2011-10-07 2013-05-16 Panasonic Corp 光記録再生装置
US9875769B1 (en) 2016-08-22 2018-01-2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ptical storage system divider based draw verification with digitally synthesized writing laser pulse signal
US9911450B1 (en) 2016-08-22 2018-03-0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ptical storage system divider based draw verification with automatic bias or delay adjustment
US9899055B1 (en) 2016-08-22 2018-02-2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ptical storage system divider based draw verification
US10176837B2 (en) 2016-11-18 2019-01-08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Optical storage system divider based DRAW verification with high frequency writing strategy patter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77642A2 (en) * 1981-10-15 1983-04-27 BURROUGHS CORPORATION (a Michigan corporation) Three beam optical memory system
EP0589670A1 (en) * 1992-09-24 1994-03-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22216A (en) * 1979-03-13 1980-09-19 Toshiba Corp Magnetic card read/write control unit
JPS59117740A (ja) * 1982-12-24 1984-07-07 Hitachi Ltd ビデオデイスクプレ−ヤ
US4670869A (en) * 1984-01-03 1987-06-02 Magnetic Peripherals Inc. Switching laser beam apparatus with recombined beam for recording
US5267226A (en) * 1987-12-03 1993-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switchable spot-functions
JP2583273B2 (ja) * 1988-04-04 1997-02-19 株式会社日本コンラックス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3238623A (ja) * 1990-02-16 1991-10-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カードへのデータ記録方法
JPH0863749A (ja) * 1994-08-26 1996-03-08 Nippon Conlux Co Ltd 光学的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77642A2 (en) * 1981-10-15 1983-04-27 BURROUGHS CORPORATION (a Michigan corporation) Three beam optical memory system
EP0589670A1 (en) * 1992-09-24 1994-03-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909418A (en) 1999-06-01
CA2156115A1 (en) 1996-02-27
CA2156115C (en) 1999-02-23
JPH0863749A (ja) 1996-03-08
EP0698880B1 (en) 2001-11-21
CN1139797A (zh) 1997-01-08
KR960008722A (ko) 1996-03-22
TW301744B (zh) 1997-04-01
DE69524008T2 (de) 2002-07-25
DE69524008D1 (de) 2002-01-03
EP0698880A3 (en) 1997-02-26
EP0698880A2 (en) 1996-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91C (zh) 光信息记录装置
CN1154985C (zh) 光检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及其光信息再现设备
DE69809608T2 (de) Optischer Kopf mit einer zu vielen optischen Plattenformaten kompatiblen Objektivlinse
JP2583273B2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S61296535A (ja) 光学式記録再生装置
CN1197268A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方法
CN1044419C (zh) 兼容光学扫描装置
EP0316959B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051430A (zh) 光栅物镜和光栅光束整形器及含上述元件的光学扫描装置
CN1083131C (zh) 多层信息存贮系统
CN1058348C (zh) 用于光记录介质的跟踪设备
CN1031368C (zh) 信息面的光学扫描装置
EP0589670B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CN1208223A (zh) 激光头装置
CN100346408C (zh) 光学头装置
US6034933A (e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 on and from optical record medium
US20030151989A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iffraction grating with non-grating light receiving area
JPH02183453A (ja) 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H11175989A (ja) トラッキング制御方式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評価方式および光ヘッド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808577A (zh) 衍射元件和具有该衍射元件的光学拾取设备
JPH0661132B2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方法
JPH0512700A (ja) 光ヘツド装置
JPH0482021A (ja) 光記録再生装置
CN1348173A (zh) 散焦误差信号检测装置和方法及寻道方法检测装置和方法
JPS6262436A (ja)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