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7657B - 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7657B
CN106777657B CN201611138948.9A CN201611138948A CN106777657B CN 106777657 B CN106777657 B CN 106777657B CN 201611138948 A CN201611138948 A CN 201611138948A CN 106777657 B CN106777657 B CN 106777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existing railway
tunnel
area
monitor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389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7657A (zh
Inventor
周顺华
王炳龙
宫全美
杨龙才
肖军华
王长丹
陕耀
季昌
邓翔浩
宋福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11389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7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7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7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7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7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3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现场调研,以明确隧道与既有铁路相交的平面、空间关系,确定既有铁路的加固范围;利用有限元软件形成三维数值模拟,得到隧道穿越既有铁路的影响范围,以确定监测区域并建立监控指标;对监测区域按重要性进行等级划分,包括第一监测区域、第二监测区域以及第三监测区域;结合隧道与既有铁路的平面相交关系,对第一监测区域、第二监测区域以及第三监测区域分别布置不同密度的监测点进而形成监测网;根据监测网,布置相应监测设备,以监测隧道穿越既有铁路施工的铁路变形情况。本发明避免了完全凭人为经验布置监测点的现有布置方式,既确保所布置的监测点为列车安全运营起到重要指示作用,又达到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

Description

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点布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隧道穿越铁路后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地铁隧道施工穿越既有铁路时,由于隧道建设工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既有铁路轨道结构发生沉降和水平位移的概率非常大,若轨道的变形值超过允许值,会给列车的安全运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营,需要对既有铁路线路进行变形监测,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后果进行提前预警。
对于目前在铁路轨道变形监测上使用的全自动监测点是盾构隧道施工期间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指示器,在保障工程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而监测点往往仅凭经验布置,导致出现诸多不合理的监测点布置,从而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对于隧道穿越施工期间铁路的安全状况起不到应有的指示作用。
因此,从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理念出发,提出合适的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尤为重要。一方面能保证为列车安全运营起到重要指示作用,另一方面合适的监测布置方法可节省不必要的监测设备,达到节省人力财力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以避免完全凭人为经验布置监测点的现有布置方式,既确保所布置的监测点为列车安全运营起到重要指示作用,又达到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现场调研,以明确隧道与既有铁路相交的平面、空间关系,确定所述既有铁路的加固范围;
(2)利用有限元软件形成三维数值模拟,得到所述隧道穿越所述既有铁路的影响范围,以确定监测区域并建立监控指标;
(3)对所述监测区域按重要性进行等级划分,包括第一监测区域、第二监测区域以及第三监测区域,所述第一监测区域位于所述既有铁路的主体结构之间的区域,所述加固范围包括平行于所述隧道长度方向的第一加固边缘以及第二加固边缘,所述第二监测区域位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两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固边缘以及所述第二加固边缘所相交围合而成的区域,所述第三监测区域位于所述监测区域内、除所述第一监测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测区域之外的区域;
(4)结合隧道与既有铁路的平面相交关系,对所述第一监测区域、所述第二监测区域以及所述第三监测区域分别布置不同密度的监测点进而形成监测网;
(5)根据监测网,布置相应监测设备,以监测隧道穿越既有铁路施工的铁路变形情况。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资料收集及现场调研主要包括穿越段土层工程、水文性质;既有铁路等级,行车密度,运营速度及周边环境;既有铁路是否加固,加固形式如何;隧道尺寸,间距,平纵断面;隧道与既有铁路的平面及空间关系等。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有限元软件对隧道穿越铁路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得到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范围,即可以确定既有铁路变形监测范围。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按照监测目的、监测点类别和监控指标等为依据,划分监测区域的重要性等级,例如,可将既有铁路变形监测区域按照重要性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即分别对应第一监测区域、第二监测区域以及第三监测区域。其中一级指既有铁路轨道结构主体部分,二级指预警监控部分(缓冲部分),三级指除一级、二级所述部分外的影响范围内其他部分区域。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结合隧道与铁路的平面相交关系,利用步骤(3)中得到既有铁路变形监测布置网。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一级监测区域具体是指既有铁路轨道结构主体部分,它直接监控既有铁路轨道结构水平位移及沉降,在隧道穿越既有铁路期间,对列车安全运营起到直接预警作用,所述二级监测区域具体是指预警监控部分,即缓冲部分,它一般处于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影响边界与一级监测区域之间,对列车安全运营起到提前预警作用,它的变形即使反馈给施工方,使之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所述三级监测区域具体是指除一级、二级所述部分外的影响范围内其他部分区域,它监控可能会对轨道结构造成安全隐患区域,例如影响区域内的电化杆,既有铁路加固范围与未加固范围结合处。
本发明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提供了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得到隧道施工期间,既有铁路变形监测区域,监测点覆盖整个监测区域,即包括既有铁路轨道结果主体部分,预警监控部分(缓冲部分),除一级、二级所述部分外的影响范围内其他部分区域三方面,能够以最少的点获得足够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避免了不必要监测项目,并且对于不同重要性等级的监测区域在布点密度及监测频率区别对待,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布设监测点,对构建隧道穿越既有铁路期间,既有铁路变形预测预警系统,预防突发事故等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图1通过模拟得到监测范围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基于图2监测区域按重要性等级划分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3本发明监测点具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了解土层地质情况及隧道1与既有铁路2相交的平面、空间关系。
具体地,得到的隧道1与既有铁路2相交的平面关系如图1所示,包括既有铁路2、隧道1的线路走向、间距、曲线度,相交角度等以及既有铁路2的加固范围3。其中,该加固范围3是建造铁路时就有的加固范围,比如桩板结构加固,高压旋喷桩加固等。
(2)以步骤(1)中得到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隧道1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2的影响范围,确定监测区域4,并建立相应的监控指标;
具体地,得到的影响范围即此次监测项目中的监测区域4,监测指标为各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及沉降。
(3)如图3所示,依据监测目的、监测点的类别及监控指标为依据,对监测区域4按重要性等级划分,Ⅰ为重要性等级一级监测区域(即第一监测区域),指既有铁路2轨道结构主体部分,Ⅱ为重要性等级二级监测区域(即第二监测区域),指预警监控部分(缓冲部分),Ⅲ为重要性等级三级监测区域(即第三监测区域),指除一级、二级所述部分外的影响范围内其他部分区域。
(4)如图4所示,结合隧道1与既有铁路2的平面相交关系,确定监测点合理的布置密度,对于Ⅰ区域,在隧道1中心轴线与既有铁路2相交处布置一个测点a,在加固范围3内沿既有铁路2走向每隔5m布置一个测点A。对于Ⅱ区域,在隧道1进入加固范围3前在隧道1轴线正上方布置2个测点b,进入加固范围3内布置3个测点B,分别位于隧道1轴线正上方及两隧道1轴线中心处,对于Ⅱ区域的另一侧,测点布置方法与隧道1进入Ⅰ区域之前的Ⅱ区域类似。其中,图4中,方块大黑点标示的是沿隧道1中心轴线布置的监测点b/B,圆形小黑点是指在隧道1中心轴线与铁路线平面交叉点处布置的监测点a/A,均是监测点的一部分。对于Ⅲ区域,在监测区域4内的重要电化杆进行布置测点,在既有铁路2的加固范围3与未加固范围交界处布置测点,即三角小黑点c,间隔8m,最终生成既有铁路2变形监测布置网。以此,布置先两个后三个监测点是根据实际加固区域,并考虑测点布置经济性及观测合理性来定的,得到的数据能够满足实际要求,即对可对铁路运行是否安全进行提前判断。更具体地,一级监测区域具体是指既有铁路轨道结构主体部分,它直接监控既有铁路轨道结构水平位移及沉降,在隧道穿越既有铁路期间,对列车安全运营起到直接预警作用,所述二级监测区域具体是指预警监控部分,即缓冲部分,它一般处于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影响边界与一级监测区域之间,对列车安全运营起到提前预警作用,它的变形即使反馈给施工方,使之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所述三级监测区域具体是指除一级、二级所述部分外的影响范围内其他部分区域,它监控可能会对轨道结构造成安全隐患区域,例如影响区域内的电化杆,既有铁路加固范围与未加固范围结合处。
(5)根据步骤(4)中确定的变形监测布置网,依据既有铁路2变形监测项目,布置相应监测设备,以监测隧道1下穿既有铁路2施工下,铁路变形情况。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现场调研,以明确隧道与既有铁路相交的平面、空间关系,确定所述既有铁路的加固范围;
利用有限元软件形成三维数值模拟,得到所述隧道穿越所述既有铁路的影响范围,以确定监测区域并建立监控指标;
对所述监测区域按重要性进行等级划分,包括第一监测区域、第二监测区域以及第三监测区域,所述第一监测区域位于所述既有铁路的主体结构之间的区域,以供监控所述既有铁路及轨道结构的水平位移及沉降,形成直接预警区域,所述加固范围包括平行于所述隧道长度方向的第一加固边缘以及第二加固边缘,所述第二监测区域位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两外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固边缘以及所述第二加固边缘所相交围合而成的区域,进而形成预警监控的缓冲区域,以供及时反馈施工方并调整施工参数,所述第三监测区域位于所述监测区域内、除所述第一监测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测区域之外的区域,进而形成安全隐患区域;
结合隧道与既有铁路的平面相交关系,对所述第一监测区域、所述第二监测区域以及所述第三监测区域分别布置不同密度的监测点进而形成监测网;
对于第一监测区域布置所述监测点的过程包括:在所述隧道中心轴线与所述既有铁路的相交处布置一个测点,在所述加固范围内沿所述既有铁路长度方向每隔5m布置一个测点;
对于所述第二监测区域布置所述监测点的过程包括:在所述隧道进入所述加固范围前,于所述隧道的轴线正上方布置2个测点,进入所述加固范围内位于隧道轴线正上方及两隧道轴线中心处分别布置3个测点;
对于所述第三监测区域布置所述监测点的过程包括:在所述既有铁路的加固范围与未加固范围的交界处布置测点;
根据所述监测网,布置相应监测设备,以监测隧道穿越既有铁路施工的铁路变形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现场调研以明确隧道与既有铁路相交的平面、空间关系的过程包括:
确定穿越段土层工程、水文性质;确定既有铁路等级,行车密度,运营速度及周边环境;确定既有铁路是否加固,加固形式如何;确定隧道尺寸,间距,平纵断面。
CN201611138948.9A 2016-12-12 2016-12-12 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Active CN106777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8948.9A CN106777657B (zh) 2016-12-12 2016-12-12 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38948.9A CN106777657B (zh) 2016-12-12 2016-12-12 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7657A CN106777657A (zh) 2017-05-31
CN106777657B true CN106777657B (zh) 2020-07-17

Family

ID=58880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38948.9A Active CN106777657B (zh) 2016-12-12 2016-12-12 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7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1193B (zh) * 2018-06-14 2019-08-1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通过高精度测量支座变形量来计算桥梁基础沉降位移的方法
CN109139019A (zh) * 2018-09-04 2019-01-04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潜埋暗挖隧道下穿地铁既有线路的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
CN110033178A (zh) * 2019-03-28 2019-07-1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新建工程穿越既有道路设施风险等级的评定方法
CN110173305B (zh) * 2019-07-01 2021-05-11 施甸县保施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断层处隧道结构全寿命监测预警方法
CN110307036B (zh) * 2019-07-01 2021-05-11 施甸县保施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变截面处隧道结构全寿命监测预警方法
CN110145369B (zh) * 2019-07-01 2021-05-11 施甸县保施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超浅埋偏压隧道结构全寿命监测预警方法
CN112836956B (zh) * 2021-01-29 2023-04-18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隧道风险监测的点位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13188523A (zh) * 2021-03-16 2021-07-30 山东大学 一种上覆车站下穿通道横向加固位移信息采集方法
CN113124826B (zh) * 2021-04-13 2023-03-10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沉降的监测方法
CN113446994A (zh) * 2021-06-10 2021-09-28 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建地铁施工邻近既有车站结构的立体智能化监测方法
CN115199329B (zh) * 2022-06-28 2023-04-11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越既有地铁线路工程自动化监测预警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33410A (ja) * 2009-12-25 2011-07-07 Tokyo Electric Power Services Co Ltd トンネル覆工の変状監視方法
CN102506809A (zh) * 2011-11-23 2012-06-2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运营维护阶段结构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
CN102678179A (zh) * 2012-05-11 2012-09-1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拱顶变形下沉安全预警的方法
CN103810524A (zh) * 2014-03-08 2014-05-2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预测地下铁路建设过程中地表沉降的方法
US8800859B2 (en) * 2008-05-20 2014-08-12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rveying using RFID devices
CN105089698A (zh) * 2014-05-13 2015-11-2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中心 一种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沉降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0859B2 (en) * 2008-05-20 2014-08-12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rveying using RFID devices
JP2011133410A (ja) * 2009-12-25 2011-07-07 Tokyo Electric Power Services Co Ltd トンネル覆工の変状監視方法
CN102506809A (zh) * 2011-11-23 2012-06-20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铁路运营维护阶段结构变形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
CN102678179A (zh) * 2012-05-11 2012-09-1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拱顶变形下沉安全预警的方法
CN103810524A (zh) * 2014-03-08 2014-05-2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预测地下铁路建设过程中地表沉降的方法
CN105089698A (zh) * 2014-05-13 2015-11-2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中心 一种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沉降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下穿大型铁路站场的地铁车站施工对线路》;李兆平 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130;第5569-5575页 *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对线路结构的影响研究》;罗浩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20140215;第C033-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7657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7657B (zh) 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铁路变形监测点布置方法
CN107503757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盾构隧道智能施工辅助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4092210B (zh) 一种具备n-2开断快速扫描功能的在线静态安全分析方法
CN105089698A (zh) 一种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沉降控制方法
CN106649912A (zh) 一种地铁隧道盾构下穿既有铁路设施的沉降预测方法
CN103775128B (zh) 用于立体交叉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方法
CN102946069B (zh) 特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系统
CN108709856A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109598102A (zh) 煤矿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iu et al. A quota-based GHG emissions quantification mode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stations in China
CN209280028U (zh) 测量隧道水土压力分布及隧道变形规律的实验装置
CN106017572A (zh) 一种船闸人字门健康状态在线监测的传感器布置方法
CN108491620A (zh) 地铁隧道穿越桩基和路基沉降量预测的拟合度检验方法
CN107967548A (zh) 核燃料公路运输的概率安全评价方法
Yao et 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flash flood disasters: a case of Lingbao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in China
CN103775089B (zh) 基于爆破震动的立体交叉隧道施工的分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088639A (zh) 穿孔肋拉杆约束矩形钢管外包自密实混凝土加固rc柱
CN105714666B (zh) 一种基于双层交通混凝土箱梁桥横向加劲环
CN109653096A (zh) 一种山区下穿既有线框构桥的施工方法
CN205822508U (zh) 一种剪力墙内的钢板拉筋结构
CN103775098B (zh) 基于列车震动的立体交叉隧道施工的分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Bu et al. Semi-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of high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s under seismic action
CN207923071U (zh) 一种基于bim的道床钢筋笼
CN106897517A (zh) 高速铁路沿线大风监测优化布网自动搜索方法
CN104878694B (zh) 一种简单的桥面铺装标高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