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5523A - 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75523A CN106775523A CN201611087708.0A CN201611087708A CN106775523A CN 106775523 A CN106775523 A CN 106775523A CN 201611087708 A CN201611087708 A CN 201611087708A CN 106775523 A CN106775523 A CN 1067755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trol instruction
- display control
- picture
- proxim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6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9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通过传感器控制终端中的多画面显示,极大程度地化简当前技术中对多画面显示控制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市场不断扩大,这些移动终端的用户群也愈发壮大。尤其是现有的具有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用户使用该移动终端同时播放音乐、查看图片、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等的多个操作,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查看邮件中的附件时,通常的显示方式是显示邮件的界面,然后在显示附件的内容,在显示附件内容的同时将邮件的界面覆盖,然后在手机的显示界面显示一个叠加图标,具体如图10所示,当用户需要重新查看邮件的界面时,通过点击图10中的叠加图标2,然后调取出终端当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的显示界面的缩略图,从缩略图选择对应的邮件界面即可完成邮件界面的再查看,可见该中操作方式非常的繁琐复杂,并且还需要用户在触控屏上直接接触操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遮挡了用户的实现,使得用户体验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旨在解决由于现有多个画面显示控制的操作过程繁琐复杂,而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所述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画面向后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以及默认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所述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以及画面分屏显示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多画面包括:在一个应用开启的多画面、多个不同应用的显示画面、一个应用的显示画面以及该应用中关联显示对象的显示画面。
可选的,所述接近操作包括:触控操作和悬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
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
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可选的,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所述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画面向后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以及默认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所述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以及画面分屏显示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多画面包括:在一个应用开启的多画面、多个不同应用的显示画面、一个应用的显示画面以及该应用中关联显示对象的显示画面。
可选的,所述接近操作包括:触控操作和悬浮操作。
此外,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前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根据用户对终端上的传感器进行的接近操作来控制对显示对象进行多画面显示控制,极大程度地化简当前技术中对多画面显示控制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避免了用户与触摸屏的直接接触,改善了操作时对用户的视线的遮挡。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线性滑动运动的检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轨迹运动的检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上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的分布图;
图10为现有的多画面显示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移动通信单元112、无线互联网单元113、短程通信单元114和位置信息单元115中的至少一个。
移动通信单元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单元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单元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单元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单元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单元。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单元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的单元。位置信息单元的典型示例是GPS(全球定位系统)。根据当前的技术,GPS单元115计算来自三个或更多卫星的距离信息和准确的时间信息并且对于计算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法,从而根据经度、纬度和高度准确地计算三维当前位置信息。当前,用于计算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方法使用三颗卫星并且通过使用另外的一颗卫星校正计算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此外,GPS单元115能够通过实时地连续计算当前位置信息来计算速度信息。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0,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麦克风s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单元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光线传感器141。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单元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单元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单元(UIM)、客户识别单元(SIM)、通用客户识别单元(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单元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
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单元152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音频输出单元152可以在移动终端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60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52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单元181,多媒体单元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单元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1、确定模块22和查询模块23和执行模块24,其中,
获取模块21,用于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所述接近操作包括:触控操作和悬浮操作;
所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具体是设置在终端的屏幕内、背面外壳中、以及终端两侧边框上,优选的,该传感器沿着终端的长度方向设置,例如,设置在终端屏幕的中部位置、背面的中部和中上部位置、侧边框的中部位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来进行设置,只要能方便用户自身操作的位置均可。
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21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
查询模块23,用于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24,用于对显示对象执行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终端中装载着各种各样的应用,为了用户便于用户对终端中各应用的界面进行调用显示,现有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都支持同时运行多个应用,并且可以将当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的界面进行叠加显示,但是现有的叠加显示是终端显示屏中只能显示一个界面,而其他界面是在终端的后台运行,当用户需要调用之前的显示的界面或者其他运行的应用的界面时,通过点击终端上的叠加图标,然后调取出终端当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的显示界面的缩略图,从缩略图选择对应的邮件界面即可完成邮件界面的再查看。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是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来实现,具体可以是通过检测用户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上的按压力度、滑动轨迹、滑动方向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对当前选中的显示对象进行多画面显示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终端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也可以称之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或者是电容式接近开关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可简称为传感器;如图6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容式接近传感既可以通过检测手指与传感器的距离来判断是否触发传感器,也可以通过检测手指在传感器上按压的力度来判断是否触发,当通过距离来实现是否需要进行触发时,具体是根据检测到的传感器电容值C来确定用户是否接近传感器,以及接近程度,比如较远、较近、轻触、重触等等;当通过按压力度来实现是否需要进行触发时,具体是根据检测按压传感器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用于表征用户按压程度,按压程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具体如下:
根据电容的计算公式C=(εS)/d可知:
在图6a所示的场景下,没有用户手指靠近传感器,传感器的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d为无限大,此时电容值C=0;
在图6b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接近传感器,用户手指作为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此时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d较小,此时电容值C=(εS)/d大于0;因此可以根据是否存在电容值来确定是否有手指接近;具体的触发电容值可以根据传感器所设置在终端中的不同位置的使用要求而定,比如,可以预见的是,终端处于握持状态下时,终端的侧边的传感器一般都会有被用户的手指和手掌所按压接触的,那么,设置在终端的侧边的传感器的触发电容值可以设置为较大的值,相应的,终端的其他部位的传感器的触发电容值则可以设置为较小的值,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在图6c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轻轻按压到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其中一个极板,此时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d为传感器到终端的外壳的距离,也即是终端的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轻按,因此两个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小,电容值较小;
在图6d所示的场景下,用户手指用力按压到传感器上,用户手指作为其中一个极板,此时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d为终端的壳的厚度D,此时电容值C=(εS)/D;由于用户是重按,因此两个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S较大,电容值较大;也就是说,可以根据电容值的大小,来确定用户按压程度(轻按或者重按)。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申请可以基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在手机等终端表面的滑动、按压、按压大小(力度)等参数。值得一提的是,电容式运动位移传感器的特点是可以检测任何材质的物体,包括生物体或者无机物等等,其中生物体包括人体,常用的就是人的手指部分,用户大多是采用手指来对终端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终端内设置有多个传感器,主要包括:
设置在终端侧面的以长度方向排列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具有至少一排,可以有两排或者多排;一般的设置方式中,终端侧面的传感器设置在中部位置或者中上部位置,终端的侧面的中部位置是设置的重心,这是由于用户在操作终端的过程中,手指位于这些位置的时间较长,比如竖屏握持时,终端的侧面的下部一直处于被握持的状态,而最方便作为操作位置的是侧边的中部位置,也即是在手机握持状态下,拇指最方便接触的位置。由于侧部的形状是狭长型的,对于沿长度方向的位移运动的检测的适应性较好,因此,设置在终端侧部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用户的按压、直线滑动等操作。当然,设置在终端侧部的传感器仍然可以检测用户的宽度方向上的滑动、按压(点击)等位移运动。同理,对于设置在终端背面的传感器与侧面的设置是一致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由于终端背面的面积较大,因此其设置的传感器数量相对比侧边的要些。
设置在终端的背部的传感器,其中背部的上部和下部是背部设置传感器的重心,同样是由于用户在操作终端的过程中,手指在这些部分的运动比较方便。由于终端的背部的面积较大,因此设置的传感器的个数和与面积也可以较大,可以排列设置多个传感器,组成如图9中的矩阵;这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用户的按压、直线滑动、轨迹滑动等等操作。但是由于终端的正面是屏幕,需要进行多画面的显示以及供给用户进行其他触控操作,这时再通过触控屏幕的方式控制传感器就会造成误触,因此,用户在正面触发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时,应当采用悬浮操作的方式,优选的,在终端正面的上部或者下部位置进行悬浮操作。
在此基础之上,获取模块21还用于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或两侧的至少一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获取接近位置参数。其中,接近位置参数可以包括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接近操作类型可以包括点击、滑动,而接近位置则可以包括终端背面、终端侧面,以及具体在终端背面中部位置、中上部位置,终端左侧面中部位置、中上部位置,终端右侧面中部位置、中上部位置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接近操作类型以及接近位置均属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可直接检测到的内容;请参考图7,图7示出了一种接近操作类型包括线性滑动时,获取模块21获取接近位置参数的情况。在T1时刻,检测到传感器1被按压,在T2时刻,检测到传感器2被按压,那么:
线性滑动方向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
线性滑动长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
线性滑动的速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与滑动时间t1(t1=T2-T1)的商v=L1/t1。
如图9所示,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标识及预存的标识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用户的点击位置,根据电容出现的时长来确定用户的点击类型,如长按、重按、双击/三击等,而同时点击的点击点数量则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同时出现电容的传感器数量来计算。
如图8所示,图8示出了一种接近操作类型为轨迹滑动时,获取模块21获取接近位置参数的情况。在T1时刻,检测到传感器1被按压,在T2时刻,检测到传感器2被按压,在T3时刻,检测到传感器3被按压,那么:轨迹的形状,就是从传感器1经过传感器2到传感器3所形成的轨迹,形成轨迹的速度就是传感器1到传感器2的距离与时长之间的比值,以及传感器2到传感器3的距离与时长的比值,再取其平均数,包括算数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等等。轨迹的位置,则是根据传感器的标识以及预存的标识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检测轨迹的传感器在终端中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各接近位置参数,包括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等等,并不限定于一种,多种的接近位置参数可以组合使用;比如,其中一种接近位置参数所包括的接近操作类型为点击,接近位置为终端正面;另一种接近位置参数所包括的接近操作类型为线性滑动,接近位置为终端背部和侧边中部。这两者之间属于不同的交互逻辑,仍然可以进行组合,按照特定的先后顺序以及间隔的时间,将两者组合使用,组合之后可作为一个接近位置参数,例如,在一个支持多屏显示的终端中需要将邮件中的附件打开,但同时也需要查看邮件中的显示内容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先通过传感器开启多屏显示,将终端分为两个显示区域,在该基础上,用户在终端的屏幕上方进行悬浮操作,首先选择邮件的界面,并将其该界面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中,然后中第一显示区域中选中邮件中的附件,最后将附件移动到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对于上述的所有操作均是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采集。
查询模块23用于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当前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其中,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就是对终端的多个显示画面的进行切换显示的操作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以及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其中,所述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画面向后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以及默认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所述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以及画面分屏显示控制指令。
当所述接近位置在终端正面时,对应的接近操作为悬浮操作,若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为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组时,用户通过手在终端屏幕上方进行悬浮操作,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类型查询对应的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例如,用户输入的悬浮操作为从终端屏幕的左侧向右侧悬浮滑动,则对应的控制指令应当为画面向后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也即是恢复上一次显示的画面;
若输入的悬浮操作为从终端屏幕的右侧向左侧悬浮滑动,则对应的控制指令应当为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也即是打开当前显示画面的下一级显示画面,比如是邮件中的附件;
当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为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时,用户通过手在终端屏幕上方进行悬浮操作,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类型查询对应的分屏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例如,所述终屏幕包括上显示屏和下显示屏,用户在屏幕上方输入的悬浮操作为从屏幕的下端向上端悬浮滑动,其对应的控制指令为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也即是将与当前显示界面相关联的显示界面切换至另一显示界面上显示,比如,在下显示屏中显示的是邮件的主界面,这时通过手在屏幕上滑动,将选中的邮件中的附件通过悬浮操作调整到上显示屏中显示,从而实现了将邮件以及邮件中的附件进行分屏显示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中的多画面可以是在一个应用开启的多画面、多个不同应用的显示画面、一个应用的显示画面以及该应用中关联显示对象的显示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近操作的操作位置为终端的背面时,其对应的接近操作为触控操作,在该基础上的触控操作过程与用户在正面的操作相同,只是不同的是正面的是悬浮,与终端不接触,背面的是触控,直接与终端接触。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根据用户对终端上的传感器进行的接近操作来控制对显示对象进行多画面显示控制,极大程度地化简当前技术中对多画面显示控制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避免了用户与触摸屏的直接接触,改善了操作时对用户的视线的遮挡。
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的控制器180可以包括本实施例中的获取模块21、确定模块22、查询模块23、执行模块24的功能,此时,上述的实施例可以为:
首先,在终端对画面开启状态下,控制器180通过设置在终端背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预先设置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该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用于触发对终端当前显示的显示对象进行放大显示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终端可以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至少一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根据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当前接近操作类型和接近位置,然后将其与相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则执行该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对显示对象进行画面显示控制处理。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组成示意图,包括:输入输出(IO)总线31、处理器32、RAM 33、内存34和传感器35;其中,
输入输出(IO)总线31分别与自身所属的终端的其它部件(处理器32、存储器33、内存34)连接,并且为其它部件提供传送线路。
处理器32通常控制自身所属的服务器的总体操作。例如,处理器32执行计算和确认等操作。其中,处理器3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32至少需要具备这样的功能: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至少一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根据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当前接近操作类型和接近位置,然后将其与相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则执行该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对显示对象多画面的显示控制处理。
RAM43存储处理器可读、处理器可执行的软件代码,其包含用于控制处理器32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指令(即软件执行功能)。在本实施例中,RAM33至少需要存储有实现处理器32执行上述功能需要的程序。
其中,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中,实现获取模块201、开启模块207、确定模块202、查询模块203及执行模块204的功能的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33中,并由处理器32执行或编译后执行。
内存34,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储器。内存34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传感器35,其设置如图9所示,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对应的电容,并传输到处理器32。
在本实施例中,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正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再根据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再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第三实施例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包括:
S401、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
在该步骤中,所述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具体是设置在终端的屏幕内、背面外壳中、以及终端两侧边框上,优选的,该传感器沿着终端的长度方向设置,例如,设置在终端屏幕的中部位置、背面的中部和中上部位置、侧边框的中部位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来进行设置,只要能方便用户自身操作的位置均可。
所述接近操作包括触控操作和悬浮操作,当所述接近操作为悬浮操作时,所述接近位置参数包括用户在上方输入的悬浮操作在屏幕上方的空间位置信息,以及悬浮操作的类型;当所述接近操作为接触操作时,所述接近位置参数包括用户在终端背面或者侧边框上直接接触的坐标位置信息,以及触控操作的类型。
S402、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
该接近操作类型可以理解为是用户在空间上的滑动轨迹等参数。
S403、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
S404、执行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对显示对象进行多画面显示控制处理。
终端中装载着各种各样的应用,为了用户便于用户对终端中各应用的界面进行调用显示,现有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都支持同时运行多个应用,并且可以将当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的界面进行叠加显示,但是现有的叠加显示是终端显示屏中只能显示一个界面,而其他界面是在终端的后台运行,当用户需要调用之前的显示的界面或者其他运行的应用的界面时,通过点击终端上的叠加图标,然后调取出终端当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的显示界面的缩略图,从缩略图选择对应的邮件界面即可完成邮件界面的再查看。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是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和两侧边框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来实现,具体可以是通过检测用户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上的按压力度、滑动轨迹、滑动轨迹中终止点与起始点的距离等参数,计算这些参数所对应的放大比例值,最后根据得到的放大比例值对当前选中的显示对象进行放大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终端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也可以称之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或者是电容式接近开关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可简称为传感器;如图6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容式接近传感既可以通过检测手指与传感器的距离来判断是否触发传感器,也可以通过检测手指在传感器上按压的力度来判断是否触发,当通过距离来实现是否需要进行触发时,具体是根据检测到的传感器电容值C来确定用户是否接近传感器,以及接近程度,比如较远、较近、轻触、重触等等;当通过按压力度来实现是否需要进行触发时,具体是根据检测按压传感器的接触面积,该接触面积用于表征用户按压程度,按压程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大。
本申请可以基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在手机等终端表面的滑动、按压、按压大小(力度)等参数。值得一提的是,电容式运动位移传感器的特点是可以检测任何材质的物体,包括生物体或者无机物等等,其中生物体包括人体,常用的就是人的手指部分,用户大多是采用手指来对终端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终端内设置有多个传感器,主要包括:
设置在终端侧面的以长度方向排列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具有至少一排,可以有两排或者多排;一般的设置方式中,终端侧面的传感器设置在中部位置或者中上部位置,终端的侧面的中部位置是设置的重心,这是由于用户在操作终端的过程中,手指位于这些位置的时间较长,比如竖屏握持时,终端的侧面的下部一直处于被握持的状态,而最方便作为操作位置的是侧边的中部位置,也即是在手机握持状态下,拇指最方便接触的位置。由于侧部的形状是狭长型的,对于沿长度方向的位移运动的检测的适应性较好,因此,设置在终端侧部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用户的按压、直线滑动等操作。当然,设置在终端侧部的传感器仍然可以检测用户的宽度方向上的滑动、按压(点击)等位移运动。同理,对于设置在终端背面的传感器与侧面的设置是一致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是由于终端背面的面积较大,因此其设置的传感器数量相对比侧边的要些。
设置在终端的背部的传感器,其中背部的上部和下部是背部设置传感器的重心,同样是由于用户在操作终端的过程中,手指在这些部分的运动比较方便。由于终端的背部的面积较大,因此设置的传感器的个数和与面积也可以较大,可以排列设置多个传感器,组成如图9中的矩阵;这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用户的按压、直线滑动、轨迹滑动等等操作。但是由于终端的正面是屏幕,需要进行多画面的显示以及供给用户进行其他触控操作,这时再通过触控屏幕的方式控制传感器就会造成误触,因此,用户在正面触发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时,应当采用悬浮操作的方式,优选的,在终端正面的上部或者下部位置进行悬浮操作。
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或两侧的至少一个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获取接近位置参数。其中,接近位置参数可以包括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接近操作类型可以包括点击、滑动,而接近位置则可以包括终端背面、终端侧面,以及具体在终端背面中部位置、中上部位置,终端左侧面中部位置、中上部位置,终端右侧面中部位置、中上部位置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接近操作类型以及接近位置均属于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可直接检测到的内容;请参考图7,图7示出了一种接近操作类型包括线性滑动时,获取接近位置参数的情况。在T1时刻,检测到传感器1被按压,在T2时刻,检测到传感器2被按压,那么:
线性滑动方向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
线性滑动长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
线性滑动的速度为:传感器1对应的位置到传感器2对应的位置的距离长度L1与滑动时间t1(t1=T2-T1)的商v=L1/t1。
如图9所示,可以根据传感器的标识及预存的标识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用户的点击位置,根据电容出现的时长来确定用户的点击类型,如长按、重按、双击/三击等,而同时点击的点击点数量则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同时出现电容的传感器数量来计算。
如图8所示,图8示出了一种接近操作类型为轨迹滑动时,获取模块21获取接近位置参数的情况。在T1时刻,检测到传感器1被按压,在T2时刻,检测到传感器2被按压,在T3时刻,检测到传感器3被按压,那么:轨迹的形状,就是从传感器1经过传感器2到传感器3所形成的轨迹,形成轨迹的速度就是传感器1到传感器2的距离与时长之间的比值,以及传感器2到传感器3的距离与时长的比值,再取其平均数,包括算数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等等。轨迹的位置,则是根据传感器的标识以及预存的标识与位置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检测轨迹的传感器在终端中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各接近位置参数,包括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等等,并不限定于一种,多种的接近位置参数可以组合使用;比如,其中一种接近位置参数所包括的接近操作类型为点击,接近位置为终端正面;另一种接近位置参数所包括的接近操作类型为线性滑动,接近位置为终端背部和侧边中部。这两者之间属于不同的交互逻辑,仍然可以进行组合,按照特定的先后顺序以及间隔的时间,将两者组合使用,组合之后可作为一个接近位置参数,例如,在一个支持多屏显示的终端中需要将邮件中的附件打开,但同时也需要查看邮件中的显示内容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先通过传感器开启多屏显示,将终端分为两个显示区域,在该基础上,用户在终端的屏幕上方进行悬浮操作,首先选择邮件的界面,并将其该界面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中,然后中第一显示区域中选中邮件中的附件,最后将附件移动到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对于上述的所有操作均是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进行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以及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其中,所述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画面向后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以及默认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所述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以及画面分屏显示控制指令。
当所述接近位置在终端正面时,对应的接近操作为悬浮操作,若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为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组时,用户通过手在终端屏幕上方进行悬浮操作,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类型查询对应的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例如,用户输入的悬浮操作为从终端屏幕的左侧向右侧悬浮滑动,则对应的控制指令应当为画面向后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也即是恢复上一次显示的画面;
若输入的悬浮操作为从终端屏幕的右侧向左侧悬浮滑动,则对应的控制指令应当为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也即是打开当前显示画面的下一级显示画面,比如是邮件中的附件;
当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为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时,用户通过手在终端屏幕上方进行悬浮操作,根据用户输入的操作类型查询对应的分屏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不同的操作类型对应不同的控制指令;
例如,所述终屏幕包括上显示屏和下显示屏,用户在屏幕上方输入的悬浮操作为从屏幕的下端向上端悬浮滑动,其对应的控制指令为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也即是将与当前显示界面相关联的显示界面切换至另一显示界面上显示,比如,在下显示屏中显示的是邮件的主界面,这时通过手在屏幕上滑动,将选中的邮件中的附件通过悬浮操作调整到上显示屏中显示,从而实现了将邮件以及邮件中的附件进行分屏显示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中的多画面可以是在一个应用开启的多画面、多个不同应用的显示画面、一个应用的显示画面以及该应用中关联显示对象的显示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接近操作的操作位置为终端的背面时,其对应的接近操作为触控操作,在该基础上的触控操作过程与用户在正面的操作相同,只是不同的是正面的是悬浮,与终端不接触,背面的是触控,直接与终端接触。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根据用户对终端上的传感器进行的接近操作来控制对显示对象进行多画面显示控制,极大程度地化简当前技术中对多画面显示控制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避免了用户与触摸屏的直接接触,改善了操作时对用户的视线的遮挡。
第四实施例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包括:
S501、设置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
在该步骤中,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和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其中,所述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画面向后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以及默认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所述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以及画面分屏显示控制指令。
S502、获取接近位置参数;
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获取接近位置参数具体是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正面和两侧边框内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而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
S503、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
S504、根据确定的接近操作类型和接近位置,查找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若查找到,则进入S505,若未找到,则回到S502;
S505、执行该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对显示对象进行多画面显示控制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包括:预先设置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背面、正面和两侧边框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获取对终端对应面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根据采集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显示对象执行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通过传感器控制显示对象进行多画面显示,极大程度地化简当前技术中对多画面显示控制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也避免了用户与触摸屏的直接接触,改善了操作时对用户的视线的遮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当前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所述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画面向后切换控制指令、以及默认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所述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以及画面分屏显示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画面包括:在一个应用开启的多画面、多个不同应用的显示画面、一个应用的显示画面以及该应用中关联显示对象的显示画面。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操作包括:触控操作和悬浮操作。
6.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终端多画面开启状态下,通过设置在终端内的各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分别获取对终端的接近操作产生的接近位置参数;
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接近位置参数,确定在终端进行的接近操作对应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
根据预设的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与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的映射关系,查询接近操作类型、接近位置对应的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并对所述显示对象执行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所述画面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画面向前切换显示控制指令、画面向后切换显示控制指令、以及默认画面切换显示控制指令。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画面显示控制指令包括: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所述分屏切换控制指令组包括:关联显示对象的分屏显示控制指令、以及画面分屏显示切换指令。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画面包括:在一个应用开启的多画面、多个不同应用的显示画面、一个应用的显示画面以及该应用中关联显示对象的显示画面。
10.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近操作包括:触控操作和悬浮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87708.0A CN106775523A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87708.0A CN106775523A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75523A true CN106775523A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891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87708.0A Pending CN106775523A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7552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97479A (zh) * | 2020-08-11 | 2020-11-06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界面切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99641A (zh) * | 2013-08-21 | 2013-11-20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传感模组及终端 |
CN104679427A (zh) * | 2015-01-29 | 2015-06-03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分屏显示方法和系统 |
CN105677231A (zh) * | 2016-02-23 | 2016-06-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关联应用分屏显示装置、方法及终端 |
-
2016
- 2016-11-30 CN CN201611087708.0A patent/CN10677552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99641A (zh) * | 2013-08-21 | 2013-11-20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控制的方法、传感模组及终端 |
CN104679427A (zh) * | 2015-01-29 | 2015-06-03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分屏显示方法和系统 |
CN105677231A (zh) * | 2016-02-23 | 2016-06-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关联应用分屏显示装置、方法及终端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97479A (zh) * | 2020-08-11 | 2020-11-06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界面切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05286B (zh)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折叠屏终端 | |
KR101531193B1 (ko) | 맵 제어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단말기 | |
KR101658087B1 (ko)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의 증강현실을 이용한 정보 표시 방법 | |
CN109917979B (zh) | 一种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WO2020258929A1 (zh) | 文件夹界面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8509122B (zh) | 一种图像分享方法及终端 | |
KR20170006766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 |
KR20160009428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06527930A (zh) | 一种终端应用控制装置和方法 | |
EP3699743B1 (en) | Image view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
KR102077677B1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
CN106775160A (zh) | 一种终端多应用切换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6843672A (zh) | 一种终端锁屏操作装置和方法 | |
WO2019120190A1 (zh) | 拨号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6843716A (zh) | 一种终端桌面切换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7239184B (zh) | 一种触屏触控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06527852A (zh) | 一种终端应用栏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6775305A (zh) | 一种终端快速调用装置和方法 | |
CN109542311B (zh) |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20150111834A (ko)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09889654B (zh)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6708385A (zh) | 一种终端多级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6708404A (zh) | 一种终端分屏悬浮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6598449A (zh) | 一种终端分屏显示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6775523A (zh) | 一种终端多画面显示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